第四章 言语打动人心——会来事儿的人要能说会道 (2)
故事中的这个人正是利用了弹性语言的妙处成功回中了对方的问题。
在生活中还常常会出现这么一种情况,正面回答别人的问题不行,反面回答对己也不利,不回答根本就做不到。面对这种让人颇伤脑筋的问题,最佳的办法便是采取迂回战术,让语言保持适当的弹性。这是一种高超的说话技巧,有心之人可以尝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大家都知道一个人如果吃得不卫生,便可能生病,这叫做“病从口入”。与之相对应的是,一个人如果说话不注意分寸,不懂技巧,便有可能得罪别人而遭殃,这就叫做“祸从口出”。想要避免“祸从口出”并不难,关键还在于让语言保持一定的弹性。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百兽之王的狮子想吃其他兽类,但得有借口,于是张开大口让百兽闻自己的嘴巴是香还是臭。首先是狗熊,它闻后如实地说:“有股肉的腥臭味。”
狮子怒道:“你不尊重我,留你何用!”将它吃掉了。
第二天,轮到猴子来闻。鉴于狗熊的教训,它乖巧地说:“哟,好一股肉的清香味啊!”
狮子又怒道:“你溜须拍马,留你何用!”又将它吃掉了。
第三天,轮到兔子来闻。它知道,说臭要被吃掉,说香也要被吃掉,于是它凑到狮子嘴边,故意闻得十分认真,却老不开口说话。
狮子急了,催它快说。
它便说道:“报告大王,我昨晚受了风寒,感冒鼻塞,闻了这么久,实在闻不出是臭还是香。等我好了,鼻子通了,再来闻吧。”狮子无奈,只好放了它。
兔子在这里巧妙地回避了狮子所提出的问题,而用“无可奉告”来表明自己的态度,这种走第三条道路的方法,实在是它求得生存机会的唯一出路。
另外,当你想指出别人的缺点时,最好也不要直接说出来,而要避开问题的关键,换一种方式来表达。
巧妙回避不宜直言的问题,还有很多种不同的方式,你可以采用类比的方式,借助事实说话,也可以含糊其辞,在一些不必要、不可能或不便于把话说得太实、太死的时候,利用模糊语言让你的表意更有弹性,这样就会让别人的问题有如打在海绵上一样,瞬间失去冲击力。这种说话的技巧如若合理运用,便能化解生活中的许多烦恼和尴尬,也能将即将到来的祸端化解于无形。
既要有所问,更要有所不问
与别人交往时,总离不开问。在这个过程中,会来事儿的人懂得把握好其中的度,做到有所问,有所不问。
明知故问,就是明明知道也要问。比如,问对方最得意的事,问对方最想让大家知道的事,问对方不便说,只能借你的口说出的事。这样,你就可以赢得别人的好感,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使双方的心更贴近。
但日常交际中,有些不该问的,即使你想问,也不要去问,诸如:“你今年多大啦”“为什么还不结婚呀”,这样的话题,有时对方不便作答,自然会对你的问话产生反感,甚至因此而讨厌你,对你敬而远之。
有些人是无事不问,他们最喜欢探问别人的私事及秘密新闻,有时为了增加他们闲谈的资料,有时仅仅是为满足好奇心,即使与自己无关的事,仍然喜欢追问到底。如果是适当的关心,会令人觉得舒心,但若整天刨根问底,则十分令人厌烦。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事,往往具有不可估量的杀伤力。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本能的维护自己内心秘密的情绪,遇到别人不得体的询问,就可能自然产生逆反心理,这就造成一种有时问者尚不经意,被问者常常不由心生厌烦。
无事不问会使自己变得浅薄庸俗,也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朋友。与别人交谈时,有些话题是不宜问的。比如在与别人交际中,为了避免引起别人的不快,一定要避免提问对方的隐私,像“哪年出生的”、“你一个月挣多少钱”、“你为什么还不结婚”、“你是不是在外面有份兼职”,打听这些个人隐私容易惹人反感,甚至导致“战争”爆发。
在你打算问对方某个问题的时候,最好先在脑中过一遍,看这个问题是否涉及对方的隐私,如果涉及了,要尽可能地避免,这样对方不仅会乐意接受你,还会因你在应酬中得体的问话与轻松的交谈而对你产生好印象,为继续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方不知道的问题也不宜问。如果你不能确定对方能否充分地回答你的问题,那么你还是不问为佳。比如你问一位医生:“去年发生在本市的肝炎病例有多少?”这个问题对方很可能答不上来,因为一般的医生谁也不会去费神记这些数字。要是对方回答说“不清楚”,不仅使答者失面子,问者自己也会感到没趣。
有些问题不宜刨根问底。比方说,你问对方住在哪里,对方回答说“在北京”或说“在香港”,那你就不宜问下去。如果对方高兴让你知道,他一定会主动地说出,而且还会说“欢迎光临”之类的话。否则,别人就是不想让你知道,你不必再问了。此外,在问其他类似问题时,也要注意掌握问话尺度,要适可而止。
不要问同行的营业情况。同行相忌,这是一般人的心理,在激烈竞争的社会里,往往人都不愿意把自己的营业情况或秘密告诉一个可能的竞争对手。即使你问到这方面的问题,也只会自讨没趣。
在人际交往中,不该问的问题想问也不要问,凡是对方不愿意别人知道的事情都应该避免问。要时刻记住一点,交往的目的是引起对方的兴趣,不是使其感到没趣。
当个巧打圆场的和事老
人与人之间有时难免会产生隔阂或交际阻碍,这时就需要故意设置一个“第三者”,即消除阻碍的中介。
人际交往中需要和事老。充当这个角色的,是那些机智并且有着好口才的会来事儿的人。有时候,双方陷入僵局,顾及脸面,谁也不愿放下姿态,给对方台阶,这时和事老就大有用武之地了。和事老最高超的功夫,就是打圆场。
所谓打圆场,是指交际双方争吵或处于尴尬境地时,由和事老出面站在第三者角度进行调解。
慈禧太后爱看京戏,高兴时常赏赐艺人东西。一次,她看完杨小楼的戏后,把他召到眼前,指着满桌子的糕点说:“这些赐给你,带回去吧!”
杨小楼叩头谢恩,但他不想要糕点,于是便壮着胆子说:“叩谢老佛爷,这些尊贵之物,小民不敢领受,请另外恩赐点……”
“要什么?”慈禧心情不错,并未发怒。
杨小楼又叩头说:“老佛爷洪福齐天,不知可否赐个字给小民?”
慈禧听了,一时高兴,便让太监捧来笔墨纸砚,举笔一挥,就写了一个“福”字。
站在一旁的小王爷,看了慈禧写的字,悄悄地说:“福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杨小楼一看,心想:这字写错了,若拿回去必遭人议论,弄不好还有犯上之罪;不拿回去也不好,慈禧太后一怒就会要了自己的命。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他急得直冒冷汗。
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慈禧太后也觉得不好意思,既不想让杨小楼拿走错字,又不好意思要过来。
旁边的李莲英脑子一动,笑呵呵地说:“老佛爷之福,比世上任何人都要多出一‘点’呀!”杨小楼一听,脑筋转过弯来,连忙叩首,说道:“老佛爷福多,这万人之上之福,奴才怎么敢领呢!”慈禧太后正为下不来台而发愁,听他这么一说,连忙顺水推舟,笑着说:“好吧,隔天再赏赐你吧。”就这样,李莲英使二人摆脱了窘境。
李莲英打圆场的功夫堪称一流,既消除了双方的尴尬,又让当事双方都对他心存感激。
凡事都有诀窍,打圆场也有打圆场的学问。归纳起来,打圆场的学问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说明实情,引导自省
当双方为某件小事争论不休,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时,和事老无论对哪一方进行褒贬过分的表态,都犹如火上浇油,甚至会引火烧身,不利于争端的平息。因此,和事老此时只能比较客观地将事情的真相说清楚,而不加任何评论,让双方消除误会,从事实中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或错误,引导他们各自作自我批评,使矛盾得到解决,达到团结的目的。
2.岔开话题,转移注意力
如果是非原则性的争论,双方各执己见,而这场争论又没有必要继续下去,那么作为和事老又该如何打圆场呢?如果力陈己见,理论一番,恐怕不会奏效。这时,不妨岔开话题,转移争论双方的注意力。
3.归纳精华,公正评价
假如争论的问题有较大的异议而双方又都有偏颇,眼看观点越来越接近,但出于自尊心,双方都不肯服输,那么和事老应考虑双方的面子,将双方见解的精华归纳起来,也将双方的糟粕整理出来,做出公正的评论,阐述较为全面的双方都能接受的意见。这样,就把争论引导到理论的探讨、观点的统一上来了。但不能“各打五十大板”,因为,所谓“各打五十大板”是不分青红皂白、是非曲直的,那样乱批一气不利于解决问题,是不可取的。
4.调虎离山,暂息战火
有的争论,发展下去就成了争吵,甚至大动干戈,如果双方火气正旺,大有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之势,和事老即可当机立断,借口有什么急事(如有人找,或有急电),把其中一人支开,让他们暂时分开,等他们火气消了,冷静下来,争端也就消除了。
其实,和事老还有一层更高的境界,那就是在平息事端之后,不居功,不自傲,不盛气凌人。他可以把事情做得不露痕迹,并且是“人情做到底,送佛到西天”,把面子还给别人。
当然,打圆场的方法还有很多,关键在于你的随机应变和临场发挥能力,这既要求你综合运用口才和智慧,同时也是会做人的一种表现。打圆场,不偏袒是一条重要原则,只有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上才能得人心。
心事不要随便说出来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片私人领域,在这里我们埋藏了许多心事。心事是自己的秘密,只可留给自己,千万不要随便说出口,也许它会成为别人要挟你的把柄,到最后让你追悔莫及。
很多人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心里藏不住事,有一点点喜怒哀乐,总想找个人谈谈。更有甚者,不分时间、对象、场合,见什么人都把心事往外说。
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对,好的东西要与人分享,坏的东西当然不能让它沉积在心里,要说可以,但不能“随便”说,因为每个倾诉对象都是不一样的,说心里话的时候一定要有“心机”,该说则说,不该说的千万别说。
王平刚入职场时,怀着很单纯的想法,像大学时代对朋友无话不说一样,常将自己的一些经历及想法毫不设防地对同事讲。王平工作不久,就因出色的表现成为部门经理的热门人选。可他曾无意中告诉同事,他的父亲与董事长私交甚好。于是,大家对他的关注集中在他与董事长的私人关系上,而忽视了他的工作能力。最后,董事长为了显示“公平”,任命一个能力和王平差不多的职员为部门经理。
如果王平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也许就能得到这个升职的机会。老板们都欣赏公私分明的员工,敬业不仅意味着勤奋工作,更意味着以大局为重,不把私事带到工作领域中。
同事毕竟是工作伙伴,他们不可能像家人那样完全地包容你、体谅你。通常情况下,同事之间保持一种平等、礼貌的伙伴关系就可以了,而一些隐私的东西,最好别拿出来。
一定要把握好保护隐私的尺度,那么到底哪些是需要保护的隐私呢?
个人信息可分为绝对隐私、非隐私、相对隐私三大类,前两种较好把握。比如,会对工作产生重大影响的家庭背景、亲人朋友关系、情感,可能影响他人对你的道德评价;与传统相悖的生活方式,与上司、重要人物的私交等信息,都是需要保护的绝对隐私。说话时,最好权衡利弊,全面考虑这些信息在曝光后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一件事在一个环境中说出来无伤大雅,但换一个环境则可能成为敏感“雷区”,这就属于相对隐私。要分清这类隐私,得先弄清你所处的环境。该如何面对相对隐私呢?切记一点,千万不要把同事当心理医生。
打好隐私保卫战,无论是办公室、洗手间,还是走廊,只要是在公司里,都不要谈论私生活;不要在同事面前表现出和上司超越一般上下级的关系;即使在私下里,也不要随便对同事谈论自己的过去和隐秘思想;如果和同事成了朋友,不要常在其他同事面前表现得太过亲密;对于涉及工作的问题,要公正,有独到的见解,不拉帮结派。有些人喜欢打听别人的隐私,对这类同事要有礼有节,不能说的就礼貌而坚决地说“不”。
千万不要把分享隐私当成打造亲密同事关系的途径。同事也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的,都有着善良和平常的心计。我们不妨学着换位思考,站在同事的角度想一想,也许更能理解为什么有些话不该说,有些事不该让别人知道。全面地看问题,有助于你权衡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保护隐私,一来是为了让自己不受伤害,二来是为了更好地工作。不过,也没有必要草木皆兵,若对一切问题都三缄其口,也很容易让人觉得你不近人情。有时,拿自己的缺点自嘲一把,或和大家一起开自己无伤大雅的玩笑,会让人觉得你有气度、很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