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7400000008

第8章 《新民丛报》

[创刊时间]1902年2月。

[创刊地点]日本横滨。

[创刊背景]

《新民丛报》是戊戌变法后资产阶级改良思潮最有代表性的刊物。它以“维新吾民”为宗旨,即《大学》“新民”之意。本报为半月刊。梁启超主编。撰稿人有韩文举、蒋智由、马君武等。分图画、论说、学说、时局、政治、史传、中国近事、海外汇报、教育、小说等栏。初期着重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输入欧美资产阶级各派思想;宣传变法维新、力倡“民族主义”;激烈抨击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积极鼓吹和推进新文体。语言明白流畅,文笔生动犀利,深受读者欢迎。畅销时,一期售至一万三千余份。后在革命形势高涨下,坚持立宪保皇,反对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并与《民报》就革命与保皇、民主立宪与君主立宪、“土地国有”等问题展开论战,遭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严正驳斥。1907年冬停刊。共出九十六期。有汇编本。

[作者梁启超小传]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1873年生于广东省新会县。幼年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希望通过科举的门径进入仕途,并于1889年年考中了举人。1890年,他谒见康有为,得知许多新道理、新知识,眼界大开,“自是决然舍去旧学”,成为康有为的得意门生和有力助手。

中日甲午战争后,梁启超与康有为一起致力于维新运动:1895年,协助康有为发动了有名的“公车上书”;1896年,担任《时务报》主笔,以生动流畅的文字宣传新思想,在社会上发生了重大影响;1897年,任湖南时务学堂总教习;1898年,到京师筹办保国会并主持大学堂译书局事务。戊戌政变后逃亡日本。

从1898年底到1903年初,梁启超在《清议报》和《新民丛报》上发表了大量文章,宣传西方思想,批判封建思想,抨击当政的守旧派,推动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启蒙运动。在政治上,梁氏基本上是主张改良主义。随着革命运动的深入发展,他的思想日趋保守,1906年至1907年,连续发表了《开明专制论》、《暴动与外国干涉》等文,与革命派进行了激烈的论战。1907年,又组织政闻社,以推动立宪运动为主要目标。

辛亥革命后,梁启超依靠袁世凯,组织进步党,并担任过熊希龄内阁的司法总长等职。1915年,因反对帝制,策动并参加了武装反袁起义。

1917年,又出任段祺瑞内阁的财政总长。1917年底,他离开政界,从事学术活动。1918年底,赴欧考察。

晚年的梁启超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学术著作和讲学活动方面,曾执教于清华研究院,并一度担任京师图书馆馆长。1929年1月,病逝在北京协和医院。他的著作由后人集中起来,编为《饮冰室合集》。

[创刊词译文]

《本馆告白》

粱启超

本报取《大学》新民之义。

本报取《大学》中的新民之义。笔者以为要想使旧的变为新的国家,首先使人民的思想呈现出新的面貌。中国之所以不能振兴。是由于人民智慧尚未开启,缺乏一种公法意识。所以本报针对这一问题,应采取融合中西方教育的方法,为我国的教育方针,广泛搜集政学理论为我国的知者之本。

本报以教育为主导,以政论为依托,但是从整个世界来看,有重在国家主义教育的趋势,所以政治也不能不讲。其目的是为了引导人民从思想意识上得以提升。至于政府目前所做的几件事的得与失,在此就不费笔墨了。

本报是为国家的前途着想,以国家民族的公益为目的。所提观点是极为公平的,决不偏于哪一个党派。不要有汉武帝时期那个灌夫式的骂座之语,以致影响国家的民风,因为错误并不在他一个人;也不用危险激烈的语言,目的是为了国家和民族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得以醒悟。

[焦点评析]

对于中国的政治制度,梁启超主张渐进的改良。他虽然在《新民丛报》上发表过一些比较激烈的言辞,甚至厉言“必取数千年横暴混浊之政体,破碎而齑粉之,使数千万如虎、如狼、如蝗、如蝻、如蜮、如蛆之官吏,失其社鼠城狐之凭藉”。然而,就创刊词而言,则可窥见其“持论”必须“公平”的主张。1903年,梁启超赴美洲游历,他对美国的繁荣不胜折服,同时也进一步认识到美国的富强是由于有民主制度作基础,有完美的宪法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更重要的是有高素质的国民。相比之下,中国人的素质太差,中国根本不具备实行共和制度的条件,以当时中国人的缺点,若行共和制度,“无异于自杀其国也”,必须“陶冶锻炼吾国民二十年、三十年乃至五十年”后,再“与之谈华盛顿之事”。他还对中国的革命史进行研究,认为中国历史上的革命皆为“私人野心的革命”。它造成强权横行、暴力和动乱不已、百姓倍受苦难、社会停滞甚至倒退。在他看来,中国需要的是理性的、和平的改革,而不是非理性的暴力革命。至此,《新民丛报》已完全站在了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派的对立面。1905年11月,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在东京创刊,向《新民丛报》发起攻击,双方展开了一场空前激烈的思想宣传战。

梁启超主编《时务报》时,已经声名大噪,自通都大邑,下至僻壤穷陬,无不知有新会梁氏者。戊戌后的几年里,他更成为中国舆论界执牛耳者。《清议报》、《新民丛报》不胫而走,梁氏所宣传的新学说、新知识,使无数人倾倒,他几乎将整个思想界造成了他的天下,全社会都受他的影响,接受他的领导。1902年,黄遵宪在致梁启超的信中称:“《清议报》胜《时务报》远矣,今之《新民丛报》又胜《清议报》百倍矣。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罗浮洞中一猴,一出而逞妖作怪,东游而后,又变为《西游记》之孙行者,七十二变,愈出愈奇。吾辈猪八戒,安所容置喙乎,惟其合掌膜拜而已。”后来的学者对梁启超的宣传业绩也给予极高的评价,李剑农称他是“言论界之骄子”,林语堂则将他视为“中国新闻史上最伟大的人物”。

梁启超之所以拥有巨大的影响力,首先在于他准确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宣传了一整套先进的、新颖的资产阶级思想学说,用新的现代意识、现代理论来阐发自己的政治主张,为正处在新旧过渡时期的人们开启了智慧的源泉,指出了前进的方向。如在创刊词中,他宣传要“维新吾国”必“先维新吾民”,这是因为“中国所以不振,由于国民公德缺乏,智慧未开,故本报专对此病而药治之”。梁启超在其《新民说》中,号召人们必须具有资产阶级爱国思想和独立自主的奋斗精神,人人“自护其权利”,“勿为古人之奴隶”,痛斥汉学宋学的种种封建传统学理观念,号召“勿为世俗之奴隶”,而大力发挥勇敢进取意志。从创刊词生发开去的这种宣传,结合对西方文化学术思想的大量介绍,完全符合当时人们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需要,因而受到热烈的欢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郭沫若在《少年时代》中说:

梁任公在当时确实不失为一个革命家的代表。他是生在中国的封建制度被资本主义冲破了的时候,他负戴着时代的使命,标榜自由思想而与封建的残垒作战。在他那新兴气锐的言论之前,差不多所有的旧思想、旧风习都好像狂风中的败叶,完全失掉了它的精彩。二十年前的青少年——换句话说,就是当时有产阶级的子弟——无论是赞成或反对,可以说没有一个没有受过他的思想或文字的洗礼的。

19和20世纪交替的数年中,随着新学堂的兴办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产生了新式知识分子群。这批人二十岁上下、血气方刚、志向不凡,他们不满清廷的专制统治,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强烈要求改变现状,对新思想、新知识充满渴望。读了梁启超的宣传文字,他们眼前顿时呈现出一个气象万千的新世界,无不欢欣激动。《新民丛报》第16号曾刊载一篇《读新民丛报感而作歌》,其所受感动激励,可为上述作一印证:

瓯滨一士空山居,朝朝局促困书帷,忽从海外得鸿秘,脑球意界颇发舒。有时徘徊起立疾拨扉,蓦然狂走周旋数十围,思想自由入非非,忽跃九天忽蛰九渊脑电飞。有时放眼碧海穷尾阃,潮来潮去洪钧。大气相吸嘘,晓日初出月溢涌,丈夫对此生雄图……

梁启超的贡献较同代的任何人都大。“这种大量新鲜知识打开了原来只知四书五经孔孟老庄的封建传统文化的人们(特别是青年)的眼界,看到了世界原来有那么大那么多和那么丰富。更为重要的是,在这种新鲜知识中,介绍进来了大量新鲜的理论、观点、标准、尺度,使人们知道了原来除了古圣昔贤之外,世界还有那么多精深博雅的思想和道理、原则和方法。也正是从封建文化与资产阶级文化这种对比映照中,才使人们更感自己民族的落后,才更强烈地燃烧起救国和革命的热情。一切夜郎自大、坐井观天、抱残守缺、因循守旧,都在这种知识和观念的宣传介绍中不攻自破,褪去神圣的颜色,失去其不可侵犯的尊严,而受到理性的怀疑和检验。这就正是启蒙的力量和启蒙的意义。”美国学者张灏认为:梁启超比五四青年更早促进中国文化由传统向现代转化。他指出:梁启超塑造的一代新民。与现代中国之间的联系,要比五四“新青年”更具有代表性。他还说:“梁启超的国民理想看来对过去半个世纪来各个思想流派中的绝大部分中国知识分子都有着持久的吸引力。”

在创刊词的写作中,他使用浅近文言,并以口头平易之语入文,以求通俗易懂地说明新思理;他打破传统古文的清规戒律,自由灵活地运用各种字句语调,不避排偶,不避长比,不避语录典故,这种“新文体”的创刊词,特别适用于大众宣传,对于当时的青年学子更是别具魅力。他的《少年中国说》便是一篇典型作品: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裈裈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少年中国,与国无疆!

如此富于激情与气势的文字,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和穿透力,大量形象生动的譬喻错综排列,用诗文合一的手法极力铺展,在层叠的排比、对比、对偶句中夹以韵文,造成强烈的节奏感。读了这样恣肆奔放、酣畅淋漓的文章。是不能不受到震荡和感动的。胡适曾深有感受地说:“梁先生的文章,明白晓畅之中,带着浓挚的热情,使读的人不能不跟着他走,不能不跟着他想。”梁启超的学生吴其昌在一本介绍梁启超生平事迹的小册子里对晚清一班“青年文豪”的文章风格进行了一番比较。他认为:谭嗣同的文章壮丽顽艳但不够通俗;夏曾佑的文章夹杂着庄子及佛学语言,不易为广大读者接受;章太炎的文章高古淹雅,有王充《论衡》之遗风,但深奥难懂;严复的文章学汉魏诸子,精深邃密而缺乏气魄;林纾的文章恬淡条畅但只适小品;至于陈三立、马其昶、章士钊等人的文字,也都有明显的缺陷。吴其昌认为:真正能够做到“雷鸣潮吼,恣睢淋漓,叱咤风云,震骇心魄,时或哀感曼鸣,长歌代哭,湘兰汉月,血沸神销,以饱带情感之笔,写流利畅达之文,洋洋万言,雅俗共赏,读时则摄魂忘疲,读竟或怒发冲冠,或热泪湿纸,此非阿谀,惟有梁启超之文如此耳!”这段评论。出自梁启超学生之笔,难免有溢美的成分,但仅就风格及影响而言,称梁启超的文章冠绝时人,应当说是符合实际的。

在主编《新民丛报》期间,梁启超还对报纸的功能和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一套自由主义的报学主张,为中国近代报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理念。

梁启超强调,报纸要具有史家之精神,鉴既往,示将来,引导国民走上进步之途。“凡欲造成一种新国民者。不可不将其国古来误谬之理想,摧陷廓清,以变其脑质。而欲达此目的,恒须借他社会之事物理论,输入之而调和之,如南北极之寒流与赤道之热流相剂而成新海潮,如常雪界之冷气与地平之热气相摩而成新空气,故交换智识,实惟人生第一要件,而报馆天职,则取万国之新思想,以贡于其同胞也。”报纸传播新思想,必然会与旧思想、旧势力发生冲突,报人要具有坚持真理的大无畏精神,甘以一身为万矢的。同时,对各种外来思想,也不能不加选择地盲目宣传,还应当“校本国之历史,察国民之原质,审今后之时势,而知以何种思想为最有利而无病,而后以全力鼓吹之”。

此外,梁启超还提出了衡量报纸之良否的四条标准:一是宗旨定而高,二是思想新而正,三是材料富而当,四是报事速而确。他所阐述的一系列办报主张,是在吸收国外先进报学理论,总结自己的办报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标志着近代国人对报业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些主张对于报界提高办报水平、充分发挥报纸的社会功能、争取言论自由的权利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梁启超,已毫无疑问地成为中国近代以报刊为阵地进行启蒙宣传的著名人物,从1898年到1903年是他报刊生涯中的旭日时期。他在近代报刊政论文体的基础上开创的“报章体”(或称“时务文体”),打破了传统格式,摒弃了陈词套语,采用或文或白,或中或外,时杂以俚语、韵语等生活语言,新鲜生动,叙事论理糅和着作者的感情,对读者的感染力极强,在当时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学贯中西的大手笔,当他在政治上成为阻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绊脚石后。最终还是被摘去了舆论界骄子的桂冠。

然而,平心而论,梁启超在其躬行改良思想上,那种始终如一的渐进革命之精神,则是表里如一的:“持论务极公平,不偏一党派,不为灌夫骂座之语,以败坏中国者,咎非专在一人也;不为危险激烈之言,以导中国进步当以渐进也。”

同类推荐
  • 票号鼻祖雷履泰

    票号鼻祖雷履泰

    雷履泰(1770-1849)山西平遥人,中国票号创始人。出身经商世家的雷履泰,虽遭家道衰落,但一颗高傲而永不言败的心始终在苦苦追寻着某种希冀,虽然不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然朱陶公的经商之道也可孜孜追求,无奈在“有钱方为贵”的世界里实难施展才华。
  • 缺陷管理

    缺陷管理

    不怕企业有缺陷,就怕企业无视缺陷。让本书给你的企业做一个全面的体检,清倒企业垃圾,重塑完美企业管理。
  • 罗伯特议事规则操作指南

    罗伯特议事规则操作指南

    《罗伯特议事规则》是美国民间流传150余年的会议组织指导手册,被称为“美国民间的议事宪法”,它被广泛运用在政府机构、企业组织、民间团体的议事活动之中。本书既忠实于原著,对罗伯特议事的原则。规则、操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又结合中国的国情,对《罗伯特议事规则》的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补充。本书结构合理,层次清楚,每节内容后,配有结合实际的各种练习,是一本操作性强的会议组织指导手册。对中国各种组织如何组织好会议、提高会议效率,将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 总经理如何管控财务

    总经理如何管控财务

    制定符合企业的财务战略,作为一个总经理要学会管控财务,这包括两方面:其一是管好财务的人,控制好作为源头的市场和经营环节,本书主要介绍总经理应该如何管控财务,从而让企业发展没有后顾之忧。,其二是管好财务的事。总经理要了解财务人员的职能,做好企业整体的规划和统筹。只有做到这两方面。才能控制好企业的财务风险
  • 管理学知识全知道

    管理学知识全知道

    社会在交流中不断融合,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管理学也逐渐与经济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数学等各种学科不断融合,管理研究的层次在不断深入,管理理论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但更多的时候,人们需要的只是能够实际操作的、简便的、高效的组织管理原则。企业的管理涉及人力资源、财务、组织、生产经营等各个方面,《管理学知识全知道》介绍了企业管理的常识、战略决策、制度执行、成本利润、识人用人、市场营销、权利使用、团队精神、企业创新、企业文化等方面。《管理学知识全知道》具体阐述了企业管理人如何更好地管理企业,为读者展现了全新的管理知识大全。本书由静涛主编。
热门推荐
  • 极品总裁小可爱

    极品总裁小可爱

    零零的群:178143034她,一个从农村出来,为了抗拒命运的女孩儿,因为奶奶的话,表面安静、固执、坚强、在遇到他后,她渐现本色、他,一个出身贵气家庭,却因为父母从小留下的阴影,腹黑、霸道、危险,遇到她后,才知道什么是劫,她就是他的劫!情节1“哧,呲”一辆车急驶过来,开车的司机停下昂贵的车,拍拍胸脯下来,对这场“肇事”的肇事者骂骂咧咧。车子带过的风将她的帽子弄飞了,女孩儿往一边跑去捡了帽子,找了一面镜子,重新戴好子走了。车上的男人看着车外正对着他车的后视镜的女孩,她的那头飘逸长发很快消失了,十足一个还在发育中的小男孩,他的心里起了涟漪,渐渐泛起了浓浓的兴趣。情节2“你是谁?”女孩盯着男人的眼睛看了半天,奇怪了,她不明白为什么在他的眼睛里竟然会看到自己影子。“我们结婚吧!”男人底下头吻住了女孩诱惑人心的红唇,没想到她的滋味亦如她的人一样,充满神秘。她和他去了民政局,出来的时候,手上多了两个红色的小本本。情节3“你要相见儿子,就按照上面写的做!”对着她,他冰冷地宣布着他的决定,对上那个容颜依然美丽的女子。想起了那日,她为了早日见到儿子,能让儿子健康的回到她的身边,看都没看那份协议,就签上了自己的大名......男人安奈住心里的悸动,告诉自己,不要在乎,不再在乎,那些多余的在乎,只能......男呸脚:她说:“我们不适合!”只因为她的心再次被他占据。他说:“我太冲动了了,对不起!”说完,温柔的为她披上外衣,送她回家了。温暖!她说:“代言活动已经结束,你还来找我作甚么?”疾言厉色。他说:“我们之间永远没有结束!”说罢,拉过她,欺上她的唇。恶心!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而是爱到痴迷却不能说我爱你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爱你而是想你痛彻心脾却只能深埋心底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而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而是明知道真爱无敌却装作毫不在意......本文有宠亦有虐,有霸道亦有放手,有固执亦有放弃,要看最后结局,且看零慢慢为大家分析来!收藏评语鞠躬
  • 父亲和她们

    父亲和她们

    小说里的两个男女主人公综合了中国历史转折时期知识分子的人生,他们曾经是我少年时代的偶像,他们年轻时都曾满怀激情,意气风发,追求自由和梦想。几十年后,我发现他们不但回归了现实和平庸,而且变成了又一代奴性十足的卫道者。他们的人生,是不是就是中国人的人生缩影?
  • 花落未殇

    花落未殇

    一叶落花飘荡尘世伴随着风的叹息伴随着爱的真谛原来,爱情总是在不知不觉当中降临只是,这样的爱情真的会是长久的么?或者他们的爱情是某个人的游戏而已……
  • 夫君女子不好欺

    夫君女子不好欺

    本文女主聪明可爱,她有点调皮,有点小坏,但绝对善良,并非万能。男主狠戾霸道,有点那个。。。我出生名门世家,家教极严,人前是温婉可人的"大家闺秀"但自小生性顽劣,爱招惹些小麻烦,是个真正的"麻烦精"我以为我会一直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下去一纸圣旨让我远嫁异国他乡所嫁的夫君传闻生性暴戾,无人肯嫁为了娘亲,嫁便嫁了嫁过去之后,发现所嫁之人居然是曾欺负过自己的人眼里不由得冒不火来,女人怎能让男人欺负?夫君,咱们就走着瞧吧!柳征初次见到苏月影时,她在恶整自己的朋友再见时,她女扮男装逛妓院和自己抢女人.嫁给自己后,新婚之夜却将自已绑起来谈条件人前是端庄的大家闺秀,人后是耍尽小聪明的"坏"女人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她?推荐自己的文:《丑妃无敌》:丑女不丑,帅哥很帅《坏坏相公倒霉妻》:聪慧可人的女主,腹黑的男主《娘子你别太嚣张》:男扮女装,女扮男装反串《夫君,女子不好欺!》:《错惹狂帝》:《王爷让偶轻薄下》:被人退婚不是可耻的事情,而是生命的新生《劣妻》:夜给自己建了一个群,群号:45841753,非铁杆勿入,定期清理群成员,敲门砖:潇湘帐户名+喜欢的文名
  • 中国文学大作(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中国文学大作(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本文主要从中国古代文学精品和中国现代文学精品两大分类阐述中国文学大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大怪医

    大怪医

    以医入道未济世,功德十万方问仙!这是一个穿越修真者行走现代人间的有趣的故事。
  • 宠妃无度:狂妄大侍妾

    宠妃无度:狂妄大侍妾

    她是金牌猎人,以猎杀罪犯为生,身手矫健,性格狂妄。一朝穿越,她成了一个病死王爷的陪葬侍妾,好不容易保住一条小命,却被王妃欺辱,继子坑害,人人当她还是柔弱无能的下等侍妾,想要害她性命。她斗毒妇,整渣男,呛皇帝,与病弱王爷联手掀起翻天巨浪。要誓众人俯首称臣,再不敢造次。只是那冷淡无情没有人味的王爷怎么突然变得这般热情?病娇王爷稍稍靠近,温文一笑:“本王给你送一道餐后甜点如何?”“不要。”孟青珺断然拒绝。病娇王爷马上变脸,威胁道:“不要也得要。本王将自己做为甜点送给你,岂容你拒绝?”孟青珺抵死不从,...
  • 五个孩子和一个怪物

    五个孩子和一个怪物

    五个兄弟姐妹到乡下度假,在那里,他们碰到了一位能帮助他们实现所有愿望的沙地精灵,孩子们这下高兴坏了……沙精作法他们变得漂亮无比,可保姆却不认识他们了,还把他们赶出家门;沙精给他们变出很多钱,可这些钱不但不能用,还害得他们差点被警察抓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