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6600000005

第5章 章太炎读书,要有自己的创见

章太炎读书,要有自己的创见(1869~1936年)即章炳麟。浙江分杭人。早年宣传变法,加入同盟会。著有《訄书》、《国故论衡》、《章氏丛书》等。

章太炎是晚清时代的革命文豪、经学大师。鲁迅称赞他是“有学问的革命家”。也有学者赞誉他为“有革命经历的学问家”。章太炎无论在中国革命史,还是在文化史上都享有盛名,占有显著地位。他是20世纪前期难得的文化泰斗,在中国经学、史学、文字学、诸子学、社会学、哲学、佛学,乃至中医学诸领域都有建树。

1935年,章太炎在江苏苏州创设国学讲习班,亲自主讲,同时发行《制言》半月刊杂志,倡导读书救国。这位文化泰斗对于读书治学有着独到的认识和方法。

学贵以自得,勿轻易效人

章太炎小时体弱多病,早年治小学,后来涉猎经史,多半是自学。他“年十七,浏览周、秦、汉氏之书,于深山乔木间,冥志覃思,然后学有途径,一以荀子、太史公、刘子政为权度。”他找到了自己治学的榜样,把荀况、司马迁、刘向视为楷模。在当时许多文人士子都热心科举考试、谋求升官发财时,他却选择与众不同的专心治学的道路,到杭州西湖孤山的诂经精舍,拜晚清经学大师俞樾为师,一学就是八年,从此奠定了终身事业的坚实基础。

在诂经精舍学习期间,章太炎领悟到读书方法的重要性。他强调独立思考,个人自修,他说:“学问只在自修,事事要先生讲,讲不了许多。予小时多病,因弃八股,治小学,后乃涉猎经史,大概自求者为多。”个人自修是增长知识与才干的主要途径。在论及“博学”时他说:“博学要有自己的心得,有自己的创见,否则就是读尽了天下书,也只是书笥,装了些别人的东西,而不是自己独有的东西。”关于向前人学习的问题,他说:“学问是无止境的,后人应比前人更进一步;学习外国的东西,也要独立思考,有新发现,追随抄袭,是没有出路的。”章太炎在求学的道路上,较早地运用了独立思考、自学为主的学习方法,从而使他迅速地增长了才干,在诂经精舍成为出类拔萃的学员。他写了约五十万言的《春秋左传读》,并开始吸收和引用西学,同时写有《膏兰室札记》,“字字征实,不蹈空言,语语心得,不因成说。”文字间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他在自学中总结了一套严谨务实的治学方法:一审名实,二重佐证,三戒妄牵,四守凡例,五断隋感,六汰华辞。章太炎成才不仅是因为知识积累丰厚,更重要的是掌握了方法。正如同样有了砖瓦沙石,有人可以盖起高楼大厦,有人只会垒个鸡窝狗洞,其中能否掌握技巧和方法是个关键。

“读书有不明白处,则问之”,这也是章太炎自学的一种方法,他认为:“为学无常师,左右采获,深疾守家法,违实录者。”他在青年时代结识了许多良师益友,得到多方面的帮助、关心和鼓励。他在诂经精舍向一些有学问的老师和朋友请教问题,彼此切磋,互相砥砺。《礼记·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章太炎的博学多才,除了个人勤奋努力以外,师友的帮助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学贵以自得,勿轻易效人。”这是章太炎对学生的要求,也是他一生在读书、治学、救国中对自己的要求,目的要人们摆脱旧传统、旧势力、旧习俗的束缚。不随波逐流。章太炎在青年时代就追求高尚情操,关心国家的命运,读书、治学、救国成了他历经磨难而不悔的终身追求。

1894年,章太炎二十六岁时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他受到极大震动,奋笔疾书,写了《独居记》,发出了探索挽救民族危亡道路的第一声呼喊。以后他走出了宁静的书斋,告别恩师,凭他的如椽之笔走上了救国之路,成为“有学问的革命家”。同时他也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推向高峰,与西方新学结合起来,建筑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著述四百多万字,成为中国近代国学研究的巨匠。尽其广博,努力培育人才

章太炎因写《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为邹容的《革命军》作序而被捕入狱。这就是有名的“苏报案”。三年后出狱,流亡日本,这是章太炎因反清救国第三次流亡日本。在流亡期间他的学问日益精进,硕果累累。他在《自定年谱》中写道:“余学虽有师友讲习,然得于忧患者多。自三十九岁亡命日本,提奖光复,未尝废学。东国佛藏易致,购得读之,其思益深。始治小学音韵,遍览清世大师著撰,犹谓未至。久乃专读大徐原本,日翻数页,至十余周。以《说解》正文比较,疑义冰释。先后成《小学答问》、《新方言》、《文始》三书,又为《国故论衡》、《齐物论释》,《訄书》亦多所修治矣。”多难兴才,章太炎在逆境中不畏艰苦,勇于奋进。

“尽其广博,以诒逖近”,章太炎以自己的才学努力培育人才。当时在日本留学的鲁迅、许寿裳、钱玄同、黄侃、朱希祖、沈兼士、朱宗莱、龚宝铨、周作人等人,都在这个时候成为章太炎的学生。

章太炎的教学态度是极其认真的。那时他经济拮据,每日仅素食两顿,有时还挨饿,但讲起课来,却神采奕奕,精力过人,逐字解释,滔滔不绝。每逢星期日,章太炎寓所的小小陋室里,总是春风满座,师生十来人,环绕一张矮矮的小桌,席地而坐,章太炎从早晨八点一直讲到正午,历四小时而不休息。章太炎脾气暴烈是很有名的,但他对待学生却温文尔雅,从不发火。他时常提一些问题要学生回答,自由发言,答错了也不要紧。有一次他问道:“文学的定义是什么?”鲁迅回答说:“文学和学说不同,学说所以启人思,文学所以增人感。”章太炎听后,略一沉思说:“这样分法虽较胜于前人,然仍有不当。”接着指出了“不当”之处。讲课之余,章太炎还时常与弟子们一块聊天,诙谐间作,妙语连珠,气氛十分活跃。弟子们也无拘束,争相发言。钱玄同讲话最频繁,而且在席上一会儿从这边爬到那边,一会儿又从那边爬到这边,鲁迅便给他起了个绰号日“爬来爬去”。

在因“苏报案”被拘期间,章太炎写过一篇《癸卯狱中自己》,认为自己在倡导革命、创建民族国家方面所能作出的贡献,别人也可以作出,而他在创建新型民族文化方面所能作出的贡献,则几乎无人可以替代。

孙中山与章太炎正式定交是在日本。孙中山利用会党内部的结盟仪式,邀请兴中会同志一百多人作陪,举行定交盛大宴会。“酒逢知己干杯少”,在宴中,章太炎神采飞扬,谈笑风生,有敬不拒,频频碰杯,连饮七十多杯,竟然没有醉态。章太炎的博闻广识,以及他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谙熟,给了孙中山很大的启发和帮助。两人在谈到都城建制时,章太炎引经据典、滔滔不绝。他们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土地问题、赋税问题、典章制度等问题都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孙中山敬佩章太炎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力,章太炎也被孙中山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所折服。两个人,就像两个磁场一样相互吸引着,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五四”运动的巨匠们,鲁迅、周作人、钱玄同等出于他的门下,陈独秀、胡适、吴虞等都受到他深刻的影响;站在新文化运动对立面的一批文化保守主义者,如当时《学衡》派的主将们,也或出自他的门下,或与他交往密切。章太炎以他的为人、思想、学业等方面,深刻地影响了那一代的人,许多人在他的熏陶下,学术上卓有成就。

饭可不吃,书仍要讲

章太炎在最后一次讲学时身体已极度虚弱,不能进食,但仍强打精神,执卷临坛,夫人苦苦劝阻,他却坚定地说:“饭可不吃,书仍要讲”。

章太炎一生奔走革命,颠沛流离,被通缉,人监狱,几无宁静之日,而学术上的成就又那么大,这除了有超凡的天赋外,还有便是他的勤奋。从几件小事可见他除了探究学问,对生活琐事是不予注重的。流亡日本主办《民报》时,由《民报》社到宿舍,天天必走的路竟多次走错,走入邻舍,入门后经主人提醒才恍然大悟;平时吃饭,如桌上有几样菜,他只吃放在面前的菜,其他则视而不见,家里人知道他的这种习惯,就常调换菜的位置,他竟全然不知;一次他宴请亲朋,正在宾客满堂将开宴之际,他却不见了,到处找寻才发现在厕所里独立凝思,把宴客一事已忘得一干二净;半夜他会突然起身,伏案挥笔,常常到天已大亮,还不觉察。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章太炎讲学也常常能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他藏书并不重视书的版本,有一部《十三经注》,只是普通的石印本,因为翻阅次数太多,已变成活页,有一次,他给学生讲《尚书》,翻着翻着,稍不留神,书竟作蝴蝶飞,散落满地,引得哄堂大笑,而他竟毫不介意,言谈自若。讲得兴奋时烟一根接着一根抽,转身写黑板时,拿手中的纸烟在黑板上猛划,写完,也不看是否写上了,转过身来仍旧滔滔不绝地讲起来,另一只手中的粉笔也就被误认为是香烟,只见他把粉笔伸到口中,狂吸几口。学员们忍俊不禁,都笑了起来,他自己却全然不知,依旧神情自若地讲……

“国不幸衰亡,学术不绝,民犹有所观感,庶几收硕果之效,有复阳之望”。他认为国家虽然衰亡,但是学术不绝,为了复兴国家,应该向人民传播国学,用国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民族自尊心。

鲁迅这样评说章太炎:“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垢袁世凯的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曲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模。”

朱怡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图书馆

同类推荐
  • 点燃生命的火炬

    点燃生命的火炬

    点燃你生命中的火炬,对于生活中那些习惯抱怨的人,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吧。人们常会对他避而远之;在工作中也很少有人会因为坏脾气以及抱怨、嘲弄等消极负面的情绪而获得奖励和晋升
  • 35岁前一定要作的88个选择

    35岁前一定要作的88个选择

    在人生的长河中,35岁前是人生最具激情、最有创造力和最容易成功的时期。可以说,35岁前是人生中的黄金时期,也是走向成功最关键的阶段。本书以发展的眼光立足于当前社会,充分结合人们在35岁以前的特质,总结了这一阶段必须要作的88个选择,帮助读者设定人生目标、规划职业生涯、掌握高效学习和工作的方法、熟悉为人处世的艺术。35岁以前,有了这88个选择,会让渴望成功的人少走很多弯路,能让人活得更轻松、更幸福,拥有更精彩的人生。
  • 从零开始读懂口才学

    从零开始读懂口才学

    《从零开始读懂口才学》,被读者誉为是最有中国味的魅力口才,带领读者学习中国文化的精彩之处,分享睿智过人的说话之道,探究中国语言艺术的博大精深,领悟其中的为人之道。让你一分钟说到对方心窝里,三分钟打破僵局,跟客户成交,跟陌生人成为好朋友。
  • 弘一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

    弘一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

    弘一大师以大才子、大学者与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他的演讲稿与辑录的处世格言被梁实秋、林语堂等文化巨擘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这其中蕴藏的人生智慧像珍珠一样闪光,弘一大师的智慧人生也常常能给我们启示。
  • 畅行天下的女人社交书

    畅行天下的女人社交书

    拥有好人缘的女性,不仅修养佳、EQ好,外貌不重要,人情世故占第一。社交是一门艺术,需要每一位女性从外在修饰到内在涵养,从知己到了解他人心思、博得人心,进而赢得信任及好感。
热门推荐
  • 东女国传说

    东女国传说

    清朝乾隆年间,在四川西部的嘉绒藏区发生了一场罕见的征讨战争,史称“清廷征讨大小金川”,民间称“乾隆打金川”。泽旺编著的《东女国传说》从文学的角度,展示了这一波澜壮阔的史诗画面,揭示了史诗背后令人欷歔的人文情结。《东女国传说》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浓郁,是一部丰富多彩的嘉绒藏区风情画卷。
  • 来自星星的我

    来自星星的我

    外星妹子逃命逃到地球啦!地球正陷在末日危机中啦!然后妹子被地球美人杀了!然后地球美人被别人杀啦!然后妹子活过来进化成地球美人的样子就跑去杀人啊不对是杀怪物啦!顺便美女救英雄什么的抱得英雄归啦!
  • 致无尽关系

    致无尽关系

    这是一部散发着浓浓中国味道的小说。小说从过年临近,一家三口回老家过年写起,不避俗、不避土,贴近了纠缠如乱麻的世情、人情,在夫妻、父子、母女、兄弟、公媳、婆媳、妯娌、姑嫂、姑侄诸种关系中,家族内部的血缘关系所决定的人的真实情感、真实境遇由此得以凸显……
  • 夫君请让道

    夫君请让道

    女扮男装不是她的错,被一大群男人追着跑那更不是她严鸾吾的错了!
  • 灭世神图

    灭世神图

    有无上至强者,以绝大神通,跨越九世轮回,铸就至强战体,欲屠神救世,少年楚乾,意外得到星穹神力,灵魂入驻到被尘封了的至强战体之上,从此勇猛精进,步步生花,令无上天才俯首,让绝世人雄折腰,辉映万族,独步天下,秉承战体铸造者遗愿,以无敌之姿,屠神灭仙,雄霸乾坤!
  • QQ杀三国

    QQ杀三国

    酒喝到一定程度,是会穿越的。我的三国却又不是我的三国。
  • 血型与星座A

    血型与星座A

    血型影响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一本带有神秘科学色彩的《血型与星座A》,将引领你踏上认清自己、了解他人的探索之旅。在轻松的探索旅程中 你将意外发现A型人独特的性格解码、职场潜能的法则、婚姻爱情的视点攻略、健康的养生秘诀以及轻松理财的灵活小妙招。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一生要小心对待的50件事

    一生要小心对待的50件事

    本书作者用坦率、大胆的语言,列举了一生中需要小心处理的50件事,针对遭遇羞辱该如何应对、面对谣言报以何种态度、跳槽是否正当时、如何看待分手、怎样看待试婚等实际问题,提出解决之道,引导人生方向,解答人生困惑,是广大读者必备的一本人生枕边书。
  • 鸾倾宫之如妃当道

    鸾倾宫之如妃当道

    一朝为妃,宫中权势瞬间倾倒。恩宠于身,傲然新旧容颜更替。如玥满心以为,这是她入宫以来最好的时候。大权在手,能与皇后分庭抗礼。恩宠不减,即便新人娇艳,可皇上的心始终怜惜自己。岂料小公主的夭折,再度掀起后宫里血雨腥风的争斗。刺骨的伤痛背后,竟然是蓄谋已久的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