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6600000005

第5章 章太炎读书,要有自己的创见

章太炎读书,要有自己的创见(1869~1936年)即章炳麟。浙江分杭人。早年宣传变法,加入同盟会。著有《訄书》、《国故论衡》、《章氏丛书》等。

章太炎是晚清时代的革命文豪、经学大师。鲁迅称赞他是“有学问的革命家”。也有学者赞誉他为“有革命经历的学问家”。章太炎无论在中国革命史,还是在文化史上都享有盛名,占有显著地位。他是20世纪前期难得的文化泰斗,在中国经学、史学、文字学、诸子学、社会学、哲学、佛学,乃至中医学诸领域都有建树。

1935年,章太炎在江苏苏州创设国学讲习班,亲自主讲,同时发行《制言》半月刊杂志,倡导读书救国。这位文化泰斗对于读书治学有着独到的认识和方法。

学贵以自得,勿轻易效人

章太炎小时体弱多病,早年治小学,后来涉猎经史,多半是自学。他“年十七,浏览周、秦、汉氏之书,于深山乔木间,冥志覃思,然后学有途径,一以荀子、太史公、刘子政为权度。”他找到了自己治学的榜样,把荀况、司马迁、刘向视为楷模。在当时许多文人士子都热心科举考试、谋求升官发财时,他却选择与众不同的专心治学的道路,到杭州西湖孤山的诂经精舍,拜晚清经学大师俞樾为师,一学就是八年,从此奠定了终身事业的坚实基础。

在诂经精舍学习期间,章太炎领悟到读书方法的重要性。他强调独立思考,个人自修,他说:“学问只在自修,事事要先生讲,讲不了许多。予小时多病,因弃八股,治小学,后乃涉猎经史,大概自求者为多。”个人自修是增长知识与才干的主要途径。在论及“博学”时他说:“博学要有自己的心得,有自己的创见,否则就是读尽了天下书,也只是书笥,装了些别人的东西,而不是自己独有的东西。”关于向前人学习的问题,他说:“学问是无止境的,后人应比前人更进一步;学习外国的东西,也要独立思考,有新发现,追随抄袭,是没有出路的。”章太炎在求学的道路上,较早地运用了独立思考、自学为主的学习方法,从而使他迅速地增长了才干,在诂经精舍成为出类拔萃的学员。他写了约五十万言的《春秋左传读》,并开始吸收和引用西学,同时写有《膏兰室札记》,“字字征实,不蹈空言,语语心得,不因成说。”文字间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他在自学中总结了一套严谨务实的治学方法:一审名实,二重佐证,三戒妄牵,四守凡例,五断隋感,六汰华辞。章太炎成才不仅是因为知识积累丰厚,更重要的是掌握了方法。正如同样有了砖瓦沙石,有人可以盖起高楼大厦,有人只会垒个鸡窝狗洞,其中能否掌握技巧和方法是个关键。

“读书有不明白处,则问之”,这也是章太炎自学的一种方法,他认为:“为学无常师,左右采获,深疾守家法,违实录者。”他在青年时代结识了许多良师益友,得到多方面的帮助、关心和鼓励。他在诂经精舍向一些有学问的老师和朋友请教问题,彼此切磋,互相砥砺。《礼记·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章太炎的博学多才,除了个人勤奋努力以外,师友的帮助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学贵以自得,勿轻易效人。”这是章太炎对学生的要求,也是他一生在读书、治学、救国中对自己的要求,目的要人们摆脱旧传统、旧势力、旧习俗的束缚。不随波逐流。章太炎在青年时代就追求高尚情操,关心国家的命运,读书、治学、救国成了他历经磨难而不悔的终身追求。

1894年,章太炎二十六岁时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他受到极大震动,奋笔疾书,写了《独居记》,发出了探索挽救民族危亡道路的第一声呼喊。以后他走出了宁静的书斋,告别恩师,凭他的如椽之笔走上了救国之路,成为“有学问的革命家”。同时他也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推向高峰,与西方新学结合起来,建筑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著述四百多万字,成为中国近代国学研究的巨匠。尽其广博,努力培育人才

章太炎因写《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为邹容的《革命军》作序而被捕入狱。这就是有名的“苏报案”。三年后出狱,流亡日本,这是章太炎因反清救国第三次流亡日本。在流亡期间他的学问日益精进,硕果累累。他在《自定年谱》中写道:“余学虽有师友讲习,然得于忧患者多。自三十九岁亡命日本,提奖光复,未尝废学。东国佛藏易致,购得读之,其思益深。始治小学音韵,遍览清世大师著撰,犹谓未至。久乃专读大徐原本,日翻数页,至十余周。以《说解》正文比较,疑义冰释。先后成《小学答问》、《新方言》、《文始》三书,又为《国故论衡》、《齐物论释》,《訄书》亦多所修治矣。”多难兴才,章太炎在逆境中不畏艰苦,勇于奋进。

“尽其广博,以诒逖近”,章太炎以自己的才学努力培育人才。当时在日本留学的鲁迅、许寿裳、钱玄同、黄侃、朱希祖、沈兼士、朱宗莱、龚宝铨、周作人等人,都在这个时候成为章太炎的学生。

章太炎的教学态度是极其认真的。那时他经济拮据,每日仅素食两顿,有时还挨饿,但讲起课来,却神采奕奕,精力过人,逐字解释,滔滔不绝。每逢星期日,章太炎寓所的小小陋室里,总是春风满座,师生十来人,环绕一张矮矮的小桌,席地而坐,章太炎从早晨八点一直讲到正午,历四小时而不休息。章太炎脾气暴烈是很有名的,但他对待学生却温文尔雅,从不发火。他时常提一些问题要学生回答,自由发言,答错了也不要紧。有一次他问道:“文学的定义是什么?”鲁迅回答说:“文学和学说不同,学说所以启人思,文学所以增人感。”章太炎听后,略一沉思说:“这样分法虽较胜于前人,然仍有不当。”接着指出了“不当”之处。讲课之余,章太炎还时常与弟子们一块聊天,诙谐间作,妙语连珠,气氛十分活跃。弟子们也无拘束,争相发言。钱玄同讲话最频繁,而且在席上一会儿从这边爬到那边,一会儿又从那边爬到这边,鲁迅便给他起了个绰号日“爬来爬去”。

在因“苏报案”被拘期间,章太炎写过一篇《癸卯狱中自己》,认为自己在倡导革命、创建民族国家方面所能作出的贡献,别人也可以作出,而他在创建新型民族文化方面所能作出的贡献,则几乎无人可以替代。

孙中山与章太炎正式定交是在日本。孙中山利用会党内部的结盟仪式,邀请兴中会同志一百多人作陪,举行定交盛大宴会。“酒逢知己干杯少”,在宴中,章太炎神采飞扬,谈笑风生,有敬不拒,频频碰杯,连饮七十多杯,竟然没有醉态。章太炎的博闻广识,以及他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谙熟,给了孙中山很大的启发和帮助。两人在谈到都城建制时,章太炎引经据典、滔滔不绝。他们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土地问题、赋税问题、典章制度等问题都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孙中山敬佩章太炎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力,章太炎也被孙中山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所折服。两个人,就像两个磁场一样相互吸引着,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五四”运动的巨匠们,鲁迅、周作人、钱玄同等出于他的门下,陈独秀、胡适、吴虞等都受到他深刻的影响;站在新文化运动对立面的一批文化保守主义者,如当时《学衡》派的主将们,也或出自他的门下,或与他交往密切。章太炎以他的为人、思想、学业等方面,深刻地影响了那一代的人,许多人在他的熏陶下,学术上卓有成就。

饭可不吃,书仍要讲

章太炎在最后一次讲学时身体已极度虚弱,不能进食,但仍强打精神,执卷临坛,夫人苦苦劝阻,他却坚定地说:“饭可不吃,书仍要讲”。

章太炎一生奔走革命,颠沛流离,被通缉,人监狱,几无宁静之日,而学术上的成就又那么大,这除了有超凡的天赋外,还有便是他的勤奋。从几件小事可见他除了探究学问,对生活琐事是不予注重的。流亡日本主办《民报》时,由《民报》社到宿舍,天天必走的路竟多次走错,走入邻舍,入门后经主人提醒才恍然大悟;平时吃饭,如桌上有几样菜,他只吃放在面前的菜,其他则视而不见,家里人知道他的这种习惯,就常调换菜的位置,他竟全然不知;一次他宴请亲朋,正在宾客满堂将开宴之际,他却不见了,到处找寻才发现在厕所里独立凝思,把宴客一事已忘得一干二净;半夜他会突然起身,伏案挥笔,常常到天已大亮,还不觉察。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章太炎讲学也常常能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他藏书并不重视书的版本,有一部《十三经注》,只是普通的石印本,因为翻阅次数太多,已变成活页,有一次,他给学生讲《尚书》,翻着翻着,稍不留神,书竟作蝴蝶飞,散落满地,引得哄堂大笑,而他竟毫不介意,言谈自若。讲得兴奋时烟一根接着一根抽,转身写黑板时,拿手中的纸烟在黑板上猛划,写完,也不看是否写上了,转过身来仍旧滔滔不绝地讲起来,另一只手中的粉笔也就被误认为是香烟,只见他把粉笔伸到口中,狂吸几口。学员们忍俊不禁,都笑了起来,他自己却全然不知,依旧神情自若地讲……

“国不幸衰亡,学术不绝,民犹有所观感,庶几收硕果之效,有复阳之望”。他认为国家虽然衰亡,但是学术不绝,为了复兴国家,应该向人民传播国学,用国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民族自尊心。

鲁迅这样评说章太炎:“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垢袁世凯的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曲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模。”

朱怡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图书馆

同类推荐
  • 总统书架:美国总统推荐的读书计划

    总统书架:美国总统推荐的读书计划

    美国历届总统最为推崇的案头藏书。你可以没看过这些书,但一定要警惕看过这些书的人美国五届总统共同推荐的励志奇书除《圣经》之外,对奥巴马影响最大的人生智慧。
  • 成功必须要克服的人性弱点

    成功必须要克服的人性弱点

    成功首先是克服自身人性的弱点的过程,人性弱点是成功真正的障碍,只有认清和克服人性的弱点,才能走向卓越。本书介绍了人性中种种妨碍人们走向成功的弱点和缺陷,同时阐述了克服这些弱点的方法和途径,帮助人们认清自己人性的弱点,剔除自己迈向成功的最大阻碍,从而顺利抵达成功的彼岸。
  • 能说会做是靓女

    能说会做是靓女

    女人要获得幸福的人生,有两点至关重要。一是说得好,二是办事高。说话办事是最难的,难就难在,如何把难说的话巧妙地说出口而让人欣然接受,如何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里,把难办的事情办成,如何把家庭生活中的摩擦用话语和行动巧妙地彻底消除,如何在别人提出要求而你又无能为力的时候,得体地拒绝别人,如何自如地应对社会上的交往,做到受人欢迎,又不受到伤害。阅读本书,你就能找到答案!
  • 礼仪金说5:商务礼仪

    礼仪金说5:商务礼仪

    本书乃金正昆教授讲礼仪系列丛书之商务礼仪。书中,金教授以浅显易懂、平实幽默的语言风格,通过大量的详实的事例阐述了商务礼仪的基本理念、商务交往中要遵循的原则,以及如何把尊重、礼貌、热情用恰到好处的形式,规范地表达出来。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便可学习到最实用的商务礼仪。
  • 说话与办事(小故事大道理)

    说话与办事(小故事大道理)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缤纷的世界里,总会经历这样或那样的事情。事情如何解决并要解决得好?只有靠我们说高品质的话、办高品质的事。正是基于”让平凡的人都能很好地表达、愉快地做事”的理念,我们特别编写了这本书。这本书包括近300余个故事。关于说话,著名的交际大师戴尔·卡耐基说过这样一段话:“赞美要慷慨,称许要真诚。这样人们就会珍惜你的话。把他们视为珍宝,并且一辈子都重复着它们——在你已经忘记以后,还重复着它们。”一谈到说话,就离不开办事,有这样一句话:“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资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是利己的根基。”
热门推荐
  • 茶道:中国生活艺术读本

    茶道:中国生活艺术读本

    茶是一种生活状态的表现,也是生命积淀的形象化表述。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茶不是一种简单的生活消费品,而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了解茶道,才能了解中国人的生活之道。中国人对茶倾注了极大的热忱,也将自己的生命意识灌注到了茶香、茶话、茶情之中。从茶杯中氤氲飘起的水雾,就像中国人轻松自如的处世状态;浸泡在茶壶中的芬芳,就像中国人淡雅闲适的生活情怀。这便是茶之道,也是中国人的生活之道和艺术之道。
  • 决胜中考招招灵

    决胜中考招招灵

    在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上,总会有几个重要的人生关口。在初中阶段,一个最大、最重要的“坎儿”,就是中考。望子成龙是许多家长共同的目标,为了使孩子能拥有良好的修养、光辉的前程,能立足于未来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即使中考只是建立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选拔性考试,但对家长来说,中考却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考试。对此,一位家长这样说道: “如今,高考门槛降低了,录取率逐年增高,对于考生年龄又放开了,年纪再大也能考,机会很多。可中考就不一样了,一锤子买卖,考砸了,也没有什么补救的机会。所以,一定要帮孩子把好中考关。
  • 红线传

    红线传

    独家收录“红线传系列”的近五万字未发表作品,超值典藏七篇系列力作,集结成册以飨读者。故事主角为红线,忘言,爱德华三个盗窃世家的青年人和他们的父亲莫奇?罗宾、管家J所组成。就像是一天分为白昼与黑夜,红线游走于黑白之间——这种命运在她成为莫奇先生的养女时就开始了。她就是暗夜的精灵,她在城市中穿梭,成为都市的一个传说。忘言是莫奇先生收养的最小的孩子。据说已经失忆,但是他真的失忆了吗?只有天和他自己知道!……而作者唯一能够肯定的是,他身上有很多秘密。
  • 敬业工作为了谁

    敬业工作为了谁

    唯有敬业工作,我们才能发现,自己拥有的不仅是一个岗位和一份薪水,更是一个收获快乐和成长的平台。而只要怀着一颗敬业的心,无论什么样的工作都会成为机遇,成功也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 中国爷们儿

    中国爷们儿

    民国26年初冬,青岛地界发生了一件蹊跷事儿。城里的几家日本纱厂接二连三地遭了雷劈,浓烟与云彩连接在一起,天空跟罩了棉被似的黑。一时间,人心惶惶,以为来了灾年。那些日子,城里涌出来的人蚂蚁一样多,一群一群拖家带口,沿着黑黢黢的地平线,风卷残云一般,一路向北。沧口以北空旷的原野上,北风呼啸,枯枝摇曳,黑色的天幕更显得萧瑟与沉寂。(本故事纯属虚构。)
  • 福布斯商业五巨子

    福布斯商业五巨子

    美国商界向来以狂乱竞争和高风险著称,只有极少数不遗余力的人才有望登上成功顶峰。本书所述的五位杰出人士是:安德鲁·格罗夫--英特尔公司精力旺盛的首脑;弗莱德·史密斯--拥有联邦快递公司;彼得·林奇--投资巨人、投股天才;普莱森特·罗兰德--普莱森特公司和美国姑娘收藏品公司的发起人;保罗·沃尔克--美联储无可争议、最出名和极具影响力的主席。他们分别与福布斯杂志的资深编辑和记者格莱金·摩根森交流了积压自的洞见和成功体验。本书就是这些精彩无比的对话记录 。
  • 口才胜金:一分钟打动人心的82个说话技巧

    口才胜金:一分钟打动人心的82个说话技巧

    还在为你笨拙的口才和糟糕的人际沟通而烦恼吗?还在为你枯燥的演讲和怯懦的临场表现而担忧吗?就请你看一看本书,它会告诉你谈话时怎样多些赞美。如何用诚恳的态度,热情洋溢的话语来与对方交谈。只要你掌握了这样的表达方式和技巧,就能在交谈时表现出自己的涵养、友善,而且,能迅速博得对方的好感,从而拨动对方的心弦,与其产生共鸣,达到最佳目的。在你翻阅本书之后,你会发现语言的魅力超乎你的想象,当你已经能口若悬河、应对自如时,成功就离你不远了。
  • 空山

    空山

    《空山》描写了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发生在一个叫机村的藏族村庄里的6个故事,主要人物有近三十个。本书由《随风飘散》和《天火》两部分组成,《随风飘散》写了私生子格拉与有些痴呆的母亲相依为命,受尽屈辱,最后含冤而死。《天火》写了在一场森林大火中,巫师多吉看到文革中周围世界发生的种种变化。
  • 国家软实力

    国家软实力

    软实力在国家发展和竞争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软实力论》界定了硬实力、软实力、巧实力的概念、内涵,分析了三者的相互关系;归纳总结了国家软实力建设的国际经验,分析了美国、俄罗斯等国家软实力建设的经验;论述了我国软实力建设的做法、问题,提升我国软实力的思路;提出了提升国家软实力要坚持的四大原则:国家利益战略、国家营销、国际责任、国民智商。
  • 大唐寻梦

    大唐寻梦

    一个80后的小青年在一个机缘巧合之下回到了高宗李治统治的大唐王朝,他在这里见到了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他从一个被怀疑的蛮夷奸细一步一步爬到了高宗御弟的洛阳王的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