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6600000027

第27章 冯玉祥任何时候都不忘读书

冯玉祥(1882~1948年)爱国将领。安徽巢县人。著有《我的生活》、《我的读书生涯》。

行伍出身的冯玉祥毕生好读书,这在旧中国的军政上层是很不多见的。他的读书面广且深,又善于多思。读书,使一介武夫冯玉祥上马能杀贼,下马能草檄,从而也绘就了他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

凿壁藏光苦读书

冯玉祥由于出身贫寒,少年时总共人私塾读书仅一年三个月,其后只能在他父亲当兵的营盘里跟一位书记官学习。这位名叫贾少书的书记官有着渊博学问,对年幼的冯玉祥影响很大,可以说是引导他终生喜爱读书的启蒙老师。但是少年时期的冯玉祥读书主要还是靠自学。他十一岁就在清兵营中当了兵,深感“少小失学,尤非学不足以上人也”,故矢志终生读书,“未尝一日束书不观。”但是在兵营里读书,不像在学堂有先生可指点,完全要靠自己钻研,只有一年零三个月学历的冯玉祥往往拿起一本书,翻了半天,一大半字不认识,怎么办?办法有!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他能问就问,一时问不清楚的,就先跳过去读,或凭前后的意思去猜。他从《大学》、《中庸》学起,一直读到《论语》、《孟子》、《左传》等古书,几年后,大本儿的厚书也能阅读了。他的古文功底就是这样在兵营中打下的。

可是在兵营里读书,环境非常差,干扰也多。这就需要有毅力和不为嘈杂所扰的心理素质。这里有一个冯玉祥“凿壁藏光”的真实故事,可见其读书刻苦之一斑。

一天,冯玉祥刚拿起书,一个士兵就故意拿起了京胡,坐在他旁边拉了起来,另一个士兵则挤在冯玉祥的另一侧,对准他的耳朵吊起了嗓子。冯玉祥不得不放下了书,求他们帮忙让他看会儿书,这两个士兵哪里肯听。无奈他只能从自己的被褥里抠出两团棉花,塞住耳朵再看书。但几位同营士兵还是不断同他捣蛋,千方百计叫他陪他们喝酒、赌博。冯玉祥不由想起自己一次喝醉酒后全身生满水泡及一次参与赌博,结果输掉很多钱的教训,曾发过誓不再沾这些恶习,甚至以砍手立志。因此,这会儿他严辞拒绝了士兵们的诱惑。但对于士兵们不让他读书,冯玉祥急得直冒火,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个办法。第二天,冯玉祥找来一把锤子和一把凿子,在紧靠自己铺位的墙上丁丁当当地凿了一个方洞,洞口上挂了个小布帘,再在洞里点起了一盏油灯,拿着书,撩开小布帘,伸进头去,专心致志地看起书来。这招使那些士兵全傻了眼,又拿他没有办法,只好随他去了。狭小的墙洞里,放了盏油灯、一本书,外加上冯玉祥伸进来的脑袋,就无空闲之处了。可冯玉祥却觉得这墙洞是那么舒适,那么开阔,在这一方狭小的天地中,他几乎听不到杂乱的噪声,闻不到令人窒息的油烟味了,扑面而来的只有那书页间散发的油墨的清香。

避居泰山好读书

30年代初的中原大地,军阀混战,冯玉祥统率的西北军战败,他被解除兵权,避居于山西汾阳城郊峪道河山村,后又隐居泰山。这两处的赋闲生活,使他有了大量的读书时间。对西北军的失利,他痛定思痛,深感中原战败的主要原因是自己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如深究其根本,在于“读书太少”,以致“认理不明”,为此,冯玉祥决心加紧读书。据那阶段的日记记载:1931年一年中,共读社会、政治、历史及文艺等著作达六十余部,其中不少书读过之后还写了读书笔记或学习心得。有时他读书读累了,就出外散步,边散步,边让随从人员给他朗读。如出外坐车时间较长的话,他也会拿出随身带的书叫随员读他指定的文章。他对读书的迷恋程度可想而知。

读书,使冯玉祥具备了丰富的知识,打下了较深的国学根底。1919年,他据《尚书》“弗伐其办,弗矜其能”,给三女儿取名“弗矜”,并将大女儿东产(生于东北)、二女儿迎黎(迎接黎元洪)分别改名为弗能、弗伐。

这一时期,冯玉祥阅读了马克思《资本论》,他感到《资本论》很深奥,有些内容看不懂或不理解,于是就反复读。如《资本论》中商品这一章,他便连续几日反复研读,并写下许多笔记。《资本论》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这一社会发展根本规律的观点,使一贯向往人类平等的冯玉祥大开眼界,大为赞赏。他高兴地写道:“到那时才算是真平安,真自由,真快乐。这样将完全开展一个国际新局面。”为了加深对《资本论》的理解,他又专门阅读了《反杜林论》、《科学的宇宙观》、《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科学的社会主义史》、《新政治学》、《中国社会原理》等几十本马列哲学著作和政治理论书籍。这些提升了他的思想境界,使他逐步领会和赞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观点。他发自肺腑地说:“我对马克思学说,认为确是真理,不可讹议”,“若不信辩证唯物论,则我民族不能复兴”。为了读懂书读好书,冯玉祥还邀请了许多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到他的居住地讲学,如李达、赖亚力、陶行知、邓初民、翦伯赞、宋瑞华、吴组缃等人。可以说这一段时间的读书学习,对他以后的政治观、人生观的转变起了关键的催化作用。

冯玉祥曾信奉基督教,在国内是出名的“基督将军”,酷爱“平等博爱”,以后他又信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但长期的斗争实践和现实,特别是阅读了大量的进步书籍后,他的思想得到升华转变,他将亲笔书写的“若不信辩证唯物论,则我民族不能复兴”十六个大字镌刻在碑石上,立于泰山普照寺上边的空地上,以示心迹。

闲居中,冯玉祥还读了大量的中外史学专著。他学历史的方法一是“多读”,二是在多读的基础上作细心考查、研究。如一部《俄国革命史》,他读了好多遍,作了大量笔记,并且联系中国现状,盛赞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社会主义苏联是理想的社会制度。他希望以史为鉴,汲取中外历史上的种种经验教训,探索自己要走的路。由此可见冯玉祥读书不是“糊里糊涂读死书”,而是为了求真理,长知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花甲之年学英语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至重庆,整个山城沸腾了,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欢庆这来之不易的胜利。蒋介石和冯玉祥等分别乘汽车上街接受民众庆贺。蒋介石在民众呼喊“万岁”声中,得意洋洋,频频举手致意。不料当民众见到后面第五辆车上的冯玉祥时,欢呼起“冯玉祥万岁”来,而呼声更为响亮,蒋介石面色顿时大变,心里尤为怨恨。冯玉祥知道自己将难以为蒋所容,不久就借机赴美考察水利去了。

1946年9月,冯玉祥将军到达美国,他一如过去几十年的习惯,严格安排自己每日的作息时间:每天学习三小时英文,另外还要读书、写作、练字,听讲美国史,晚上坚持记一千字左右的日记,并拟定了著书计划。总之他在美国的每一天的时间没有片刻是虚度的。这时的冯玉祥已年过花甲,六十多岁开始学英文,实非易事,但他却满怀信心,每天要赶到一所英文实习学校去上课,回家后又花不少的精力和时间进行复习,兼听英文唱片。他在日记里写到:“读书之道本是一步步前进的。读英文的道理和方法最要紧的是专心,更要紧的是学而时习之,无论如何手不释卷,真正去读而又读,生字明白记住,然后细细地一句一句快读,久之定会有些心得,绝不可靠自己有什么聪明。”有的朋友认为冯玉祥身边有英文秘书,人年纪又大了,大可不必再去找罪受,去学什么英文,感到他的举动简直有点不可思议。但冯玉祥却认为“一个人在世界上实在应当多学,有功夫就要学习。要是成心自暴自弃,这个人就一点希望也没有了。”有志者,事竟成。经过一段时间的勤学苦读,冯玉祥终于可看英文报刊杂志了,也能进行初步的英语对话了,他的翻译必须十分小心,因为他能听懂,一旦译错了,他会当面纠正。

翌年5月,冯玉祥已能用英文讲演了。他在日记里高兴地写道:“今天算是一个最好的纪念日,就是用英文讲演。只要努力又努力,并且是不断的努力,我确信,一定能够成功的。”

冯玉祥是成功了,这归功于他好学不倦,毕生勤奋求知,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思想敏锐、著作颇丰的军旅文人。这在中国旧军人中是罕见的。他一生写了数量惊人的自称是“丘八诗”的白话诗,这些诗作贴近生活、贴近普通士兵、百姓,又富有战斗性、鼓动性。周恩来称誉道:“丘八诗体为先生所倡,兴致所至,嬉笑怒骂,都成文章。”他还写了二十多本《军人读本》等小册子以及《我的读书生活》等自传著作,足见其“泛览群籍”、“学以致用”的治学精神。

周恩来在1941年11月在《冯焕章先生六十大庆》一文对此作过评价:“先生好读书,不仅泰山隐居时如此,即在治军作战时,亦多手不释卷,现在更是好学不倦,永远值得我们效法。”

张仁安上海海运学院图书馆

同类推荐
  • 逆境中的自在

    逆境中的自在

    领悟佛语经典,参透人生百味,看破荣辱得失,活得自在安然。一桩桩禅宗公案,一则则佛家故事,在轻松自然的享受中,让你参透人生的禅机,发现人生的真谛,升华人生的意义。
  • 你是第1位的

    你是第1位的

    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这是一个普遍的现实。说好的一面,它能让你自己受益,也许同时能让某个人或更多人受益;说不好的一面,它只能让你自己受益,但不会干扰其他人。即使不好,它其实也对别人有益,因为它让地球上减少了一个潜在的负担,而多了一个幸福的人。〈br〉 在本书中,作者以非正统的思想和令人惊异的方式,帮助人们处理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方法。作者不迷信传统,也不简单说教,而是告诉读者自身的经历和实在有效的方法,从而让大家过上快乐多、烦恼少的幸福生活。
  • 活出最好的自己

    活出最好的自己

    本书沿着肯定自己调整自己提升自己这样一根金线,从人的思想、行为、习惯、性格、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多角度出发。全面阐述了一个人活出最好自己需要克服的种种来自于自己的障碍。书中的每一章都从一个侧面帮助你解决现实中的一个难题,解开你思想上的谜团和精神上的枷锁,帮助你矫正各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助你步入成功的殿堂!
  • 经商从做人开始:华人首富李嘉诚的生意哲学与处世技巧

    经商从做人开始:华人首富李嘉诚的生意哲学与处世技巧

    连续六年荣膺世界华人首富的李嘉诚,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商人 之一。他作为香港巨商和财富化身,在创业之初完全是白手起家、以小搏 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那么李嘉诚是凭什么做到的呢? 1943年,李嘉诚的父亲病危,临终时没有任何财产可以留下,只好反 问:爱子可有话跟他说,当时,11岁的李嘉诚对父亲说:“我们一家人一 定生活得好好的。”
  • 每个女孩都是女神

    每个女孩都是女神

    一本小书,改变了西方成千上万少女的命运,让她们在阳光下令人大吃一惊:“上帝!这是原来的爱伦吗?真不敢相信,她是我见到的最可爱的女孩子!”这是吹牛吧?要不,就是迷信?哼哼,你可不要以为,攀比、虚荣才是女孩子获得自信的好办法;你更不要以为,心灵暗示和巧妙的呼吸就是巫术。这种最早在美国校园中流行的灵修方法,由著名心理大师梅姬·阿贝蒂专为女生定制,如今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风靡全世界。“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好玩又这样神奇的修炼方法!我们的生活有了新的动力!我们好像征服了全世界!我们幸福极了!”这是全世界的快乐回音。
热门推荐
  • 血煞天魔

    血煞天魔

    十年筑基,百年炼丹,千年飞升为何?是为了打破命运的桎梏,还是只为长生不死!这是一个现代穿越者,在修真界被视为邪派的天魔门中一路成长的故事,修真到底为何或许只有在他飞升进入九玄天界后才能得到答案。
  • 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书

    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书

    如果现在的你刚刚进入投资领域,渴望成为成功投资者中的一员;或者已经在股市摸爬滚打多年,现在仍是时常亏损的一个,渴望提高自己的投资技巧。那么,建议你认真阅读一下本书。让你汲取大师的投资精华,从而全面提升自己的投资能力,在投资领域展翅高飞!
  • 猫咪总监很凶残

    猫咪总监很凶残

    安炎焰,人如其名,是个性子火爆到有些凶残的姑娘,毕业后就职于立浅集团B市分部,从小小设计师一路斩杀到设计主管之位,然后总部一张白纸黑字调职书,将她揪回老家T市,任职设计总监,目前正寄居在青梅竹马的公寓之中,故事正式进入正轨,看官们且等着…
  • 采购总监实战手册

    采购总监实战手册

    《采购总监实战手册》是《中国企业培训大系?高管实战手册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本套丛书作为企业高管走向职业化、提升领导力的实用型图书,立足中国企业实际,充分借鉴东西方成功企业与企业家的管理思想与方法,剖析企业管理精髓,灵活体现“管理理念+实用案例+操作要领”的思路,全面阐述了各高层管理职位的基本素质要求、工作职责和管理技能,解答了管理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供具体可行的操作技巧或行动指南,是一套集操作性和指导性为一体,颇具指导价值的管理经典丛书。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超级武尊

    超级武尊

    没有种马!只有满腔热血!铁血男儿的纵横史,曾一人独战――数百顶级高手,曾一人独战――数万精锐士兵,曾一人独战――百万异界侵略者!血流成河,成江,成海……杀……杀……杀……
  • 赢在变通

    赢在变通

    学会变通的员工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一个善于变通的人能够主动将变通思维融入工作,以变制变,创造性地完成任务,让变通成为习惯。本书引用大量的企业案例,加上精彩、深刻的哲理评析,为中国企业培养具有变通思维品质的人,提供了可操作的范本和培训方案。
  • 遇见最真的自己,唤醒灵性的那朵花

    遇见最真的自己,唤醒灵性的那朵花

    生命究竟为了什么?人类对生命的两大疑惑,一个是起源处,一个是归宿感。往往,我们以不停地行动来麻痹自己,想把这两个扑朔迷离的黑洞谜团抛诸脑后,不想来处也不想去处。生命呈现出奔跑跳跃的质感,却忽略了内心的定静。这是一本心灵治愈书,是都市心灵修行的指南。它将告诉我们,如何以定静的心思,拆穿世俗的幻相,赎回灵魂深处的力量。如果,你还在为自己的情绪空洞得不到救赎而痛苦。如果,你还在为亲密关系的去向而忧心。如果,你在为选择或者得失而苦恼。那么,让我们收敛起浮躁,翻开这本灵修书。学会内省,学会定静,向宇宙的最高层赎回智慧和力量。找到真我,找到灵性。只要能够参悟灵修,我们就一定会找到那个心想事成的自己。
  • 穿越掉入钱眼的女人:黄金新娘

    穿越掉入钱眼的女人:黄金新娘

    一个掉入钱眼的女人,她偏爱黄金,确切的说,她爱财如命,只是如果将所有钱币放在眼前让她挑的话,她肯定会挑黄金,为啥?黄金升值空间大呀。人生格言是只进不出,只要是进了她口袋的金钱就休想再掏出来,人送外号塑料公鸡,为啥?因为铁公鸡会生锈,塑料公鸡不会,虽然如此,可她有她做人的原则,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句话在她身上发挥的淋漓尽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