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6600000017

第17章 黄侃勤于读书,吝于著述

黄侃(1886~1935年)音韵训诂学家。湖北蕲春人。历任北京大学、金陵大学等中文教授。著有《文心雕龙札记》、《尔雅正名评》和《黄侃论学杂著》。

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黄侃是一位大名鼎鼎的重量级国学大师。他不仅以学识渊博、治学谨严享誉学界,更以诲人不倦的师风和特立独行的人格倾倒了一批又一批后生学子。正如楚图南为湖北黄侃纪念馆题字:“博闻强记,风规自异;特立独步,卓尔不群。”可以说,他身上熔铸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优秀的品质:慷慨激越的建安风骨、通脱放达的魏晋风度、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在他的生命深处如炽热的岩浆滚滚涌动,共同凝聚成其人生风景线上绚丽动人的色彩。

黄侃是一位真正的“读书种子”。尽管有关他读书的文字记录传世不多,而且由于“俭于著述”的缘故,他没有留下“书话”或“创作谈”之类文字,但我们还是能够从其博大精深的学术著作和师友弟子的怀念文章中,领略其读书治学的渊深朴茂和精妙幽微之处。

被章太炎“封”为“天王”,名列第一

黄侃字季刚,号运甓、量守居士,别署病蝉、刚翁等,湖北蕲春人。父亲黄云鹄,清咸丰时进士,官至四川盐茶道、按察使,是一位颇有名气的经学家、诗文家。黄侃早慧,幼承家学,九岁时已遍览经书,赋诗作文,有倚马立就之才,家族乡里颇引以为荣。十二岁时,老父谢世,家道中落,黄侃孤贫有志,读书更加勤苦。二十岁后游学日本,拜国学大师章太炎为师,刻苦钻研经学与小学(音韵、训诂之学),终于自成一家。章太炎曾把他几个最得意的学生,比作是太平天国首领诸王,其中黄侃“封”为“天王”,名列第一。

尽管黄侃只活了五十岁,但他的学问人品,至今仍使他的一些已近望九之年的学生向往不已。特别是在读书方面,黄侃虽然博览群籍,持论却谦虚谨慎。他曾说过:“读古人书,自视欲然如不识一字人。”他的勤奋、渊博给弟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徐复在《忆黄季刚先生》一文中,不无感慨地写道:“先生历年所开课程,经史文学,无不擅长,而尤精于小学,以古音学著称于世。尝谓治小学须读十书:一《尔雅》、二《小尔雅》、三《方言》、四《说文》、五《释名》、六《广雅》、七《玉篇》、八《广韵》、九《集韵》、十《类篇》。”文中所列的这些书,不仅为学术圈外人所不知,就是以小学为研究对象的学者专家,也未必皆能通览。黄侃读书之博,用功之深,于此可见一斑。

黄侃的口才很好,讲课从不带书,但引经据典,口若悬河,会心处每每令人绝倒。谈到青年学生应读哪些古代典籍时,他常常称引章太炎的观点,以为准绳。章太炎指示青年的必读书有21种,黄侃认为尚不够完备,于是增加到二十五种。计有:经学十五种,即《十三经》(《诗》、《书》、《易》、《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再加上《国语》、《大戴礼记》;史学四种,即《史记》、《汉书》、《通典》、《资治通鉴》;子部二种,即《庄子》、《荀子》;集部二种,为《文选》、《文心雕龙》;还有小学二书,为《说文解字》和《广韵》。与这二十五种书目相比,当时颇为盛行的梁启超、胡适开列的多达一、二百种之多的《一个最低限度的书目》,就显得有些不得要领,大而无当了。

通过以上事例,可知黄侃读过的书,实在难以数计。章太炎曾说:“予遘难东京,季刚始从余学,年逾冠耳,所为文辞已逾凡俗。因授小学经说,时亦赋诗唱和。”又说:“(季刚)清通之学,安雅之辞,举世罕匹。虽以师礼事,予转相启发者多矣。”褒奖偏爱之情,溢于言表。

读书起点高,但从不跳读一字

黄侃的读书方法是一般人不敢问津的,也是特别有效的,第一为反复精读,第二为勤加批注。

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精读也就是这个道理。黄侃少时颇有澄清天下之志,曾参加过反清的革命活动。后来投身学术,便将志士热血灌注于学问。起点既高,律己自严,有时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黄侃对自己读书要求甚为严格。凡读一书,必须是一个字一个字按顺序读,从不跳读一字。他曾经说,开卷读书,有如不识一字;又讥讽有些人读书,虎头鼠尾,中途而废,为“杀书头”。他常对弟子说:“学问之道有五,一日不欺人,二日不知者不道,三日不背所本,四日为后世负责,五日不窃。”正是这种懿范高标,使他在读书时,反复钻研,孜孜不倦。吴方在《黄季刚先生小传》中回忆道:先生“读经、史、语言文字诸书皆反复数十过,熟至能举其篇、页、行数,什九无差识。”程千帆在黄侃的日记里也发现了这样一段话:“平生手加识点书,如《文选》盖已十过,《汉书》亦三过,《注疏》圈识,丹黄灿然。《新唐书》先读,后以朱点,复以墨点,亦是三过。《说文》、《尔雅》、《广韵》三书,殆不能计遍数。”程千帆动情地写道:“其实何止这里提到的几部书。别人读书,只是受到了书的益处,老师读书,则是他先受到了书的益处,反过来书又受到了他的益处。”尤其是后一句评价,最是知深爱重之语,近代学者如林,能受之无愧的,不过二三子而已。

除了反复精读,黄侃读书,必重施圈点批注评点,随读随记,多发前人未发之覆。吴方说他“经手批点群书计百余种”。学生程千帆、潘重规也指出经他所批点的《十三经注疏》、《史记》、《汉书》、《新唐书》等书,朱墨烂然,天头地脚写得字如蚁须蚊脚,密密麻麻,精义纷呈,世所共知。他读过的一部吴承仕的《经籍旧音辩证》,上面和作者商榷的批语就达四百多条。甚至在他垂危之时,还硬撑着把一部《唐文粹补遗》没有圈完的书最后一卷圈完。这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读书精神,真是足以惊天地、泣鬼神了!

每引用一条材料,即使极熟的书,也要核对

作为一位早年曾投身革命的爱国学者,黄侃始终把读书做学问与祖国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他读书治学的目的在于弘扬祖国文化,而非经营一己之名利。他常对弟子说,现在学术界的通弊,乃在于“懒践实学,务猎虚名”,“须知术业无幸致之理,与其为千万无识者所誉,宁求无为一有识者所讥。”还说:“学问文章,当以四海为量,以千载为心,以高明广大为贵。”日寇侵华之时,黄侃义愤盈胸,常把讲台当作对侵略者口诛笔伐的阵地。针对内忧外患的现实,他说:“今日国家,第一当保全匡郭;今日学术,第一当保全本来。”“现今自救救人之法,日刻苦为人,辛勤传学。”

黄侃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了求得真知,天生狂放的他先拜章太炎为师,后因自感小学有缺,又对与其政见不合的刘师培,执弟子之礼甚恭,但从不墨守师规。如对章太炎《文始》有很多处不同意,曾说,《文始》中十分之四可以商榷;对《新方言》也有不同意见;而对刘师培投靠袁世凯,更不以为然,且与之绝交。对待学生,黄侃亦言传身教,倾其所知,将师辈风范泽被弟子,使后来者受益无穷。据他的学生回忆,黄侃在日记里,曾经提到自己读书很快,但记忆力不够好,“所以每要引用一条材料,即使极熟的书,也要核对。”他还提倡,“读一部书一定要从头读到尾;在没有把前人的意见搞清楚以前,决不随便议论;发表著作是对祖国文化负责,不是为了个人的名利,必须非常谨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的学生,很多已成为当今学界权威,可谓学风深远,后继有人。

由于严以律己,在黄侃有限的一生中,留下的著述与其渊深的学问相比,实在只是“冰山一角”。留下来的,如《文心雕龙札记》、《三礼通论》、《音略》等,已是公认的传世名著。他把大部分精力都倾注在读书和“传学”上面去了。《颜氏家训》有说,“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黄侃也是述而不作;对于他的这种勤于读书吝于著述的个性,章太炎曾多次催促,说:“别人要是轻视著书,那是无知狂妄;而你把著书看得这么重,不肯轻易为之,则简直是有些吝啬了。太狂妄固然不够明智,可太吝啬了终究也不能算是仁者之举啊!”对老师的勉励,黄侃谦虚而又不无风趣地说:“等我过了五十岁,定当拿起纸笔,著书立说矣。”

1935年10月8日黄侃因饮酒过量逝世,刚好五十岁。

刘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同类推荐
  • 幽默与口才

    幽默与口才

    灰色的幽默表达内心的苦恼和忧愁,黑色的幽默视荒谬人生为痛苦的玩笑,冷色的幽默揭露生活中的阴暗,蓝色的幽默富有东方温和的诗意,玫瑰色的幽默沾染西方美学传统色彩。本书用精彩的理论和有趣的故事,展示幽默的智慧、揭示幽默的机巧,告诉大家;幽默能使批评和反驳被对方接受,幽默能使长篇大论的演讲富有感染力,幽默能使人际关系变得融洽,幽默能使生活充满乐趣。
  • 每天学点心计学(大全集)

    每天学点心计学(大全集)

    本书分别从职场、销售、办事、生活、恋爱、家庭、处世、谈判、管理、说话、社交等多个方面详细讲解了不同领域使用心计学的方法,立足于现实,取材于生活,内容生动,语言轻松,相信你能在随意的阅读中学到严肃的生活哲学。
  • 事半功倍的生活法则:懒人非常成功的14个秘密

    事半功倍的生活法则:懒人非常成功的14个秘密

    无数人证明了这一点,努力工作并不能如预期的那样给自己带来快乐,勤劳也并不一定能为自己带来想象中的,生活。或许,有的人通过勤劳得到了相应的回报,但虽有所成,却郁郁寡欢,不断陷入人生的困境。也许你一直在努力工作,而且坚信勤奋会有回报,这无可厚非,但你是否更成该考虑减少无谓遗精力、时间的浪费,用高效的工作方法来获取最大的成功呢?打开本书,你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 勤奋好学(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勤奋好学(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生命在不断汲取新的养料,从而更加精彩,生命在于不停拼搏向上,从而彰显它的力量。那些为人类历史的前进作出贡献的人们的故事被后世传说时,总少不了勤奋好学这个关键词。本书选取了各界的勤奋好学的故事,引人深思,能给奋斗中的你以正能量。
  • 改变人生的88个好习惯

    改变人生的88个好习惯

    养成好习惯,改掉坏习惯 好习惯能够造就人,坏习惯可以摧毁人。好习惯与坏习惯没有明显的界限,就看每种习惯产生后果的好坏。 莎士比亚说得好:“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它便是最坏的主人。” 这句话很有意思,如果真的让坏习惯主宰了自己的生活,它就是你“最坏的主人”。坏习惯摧毁人,好习惯成就人。因此,要想做一个成功的人,就请从养成良好习惯或者说从改变坏习惯开始。本书分十章,分别从健康、学习、时间管理、礼节等多个角度入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并配以动听的故事,娓娓道出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热门推荐
  • 神伏

    神伏

    天地变,风云起,破天幕,领万族。七界尽在手掌中,登得顶峰定乾坤。欺父母者,杀!辱爱人者,灭!挡前行者,屠!我只要站起便可让天空不再明亮!我只要坐下便可让大地为之颤抖!《神伏》将给各位展现不一样的精彩人生,终有一天神必降临。
  • 穿越凰女之绝色风华

    穿越凰女之绝色风华

    本书已加入5折特价书,只要两块多,非常划算哦!从妖到仙,再从仙到尊,本是荣宠至极的一世,到头来发现不过是一场梦.............爱,既然不能给我,我又何须强求?三百年前,我对自己说“我只为自己而活,我要一辈子无忧无虑”,现在依旧如昔。所以,我很自私,我选择穿越,到一个没有他们记忆的时代重新开始生活!穿越,只是一个我选择幸福的方法,一个可以无所顾忌的生活方式。权臣霸主又何妨?我不是一般的柔弱女子,甚至在世人的眼中,我可以称作“神”,想要留住我的身心,就要用自己的真心交换。在这个时代,我是惊才绝艳的“凰女”,谁才能成为我的最终?那个是皇朝的君主---夔。一身帝王气,俊美至极,却早把自己的心给遗忘了.挺直刚硬的线条映出的是满胸霸气,他要天下,但也要美人.......他是黑夜的霸主,一个原本嗜血的男人,却在见她的第一眼开始不自觉地改变,只求能一直留她在身边.....结果,再多的财富,再多的权势,却总换不来后悔,那个女人飘然离去时只说还会再见,却不知是何时。再见面时,她的身边已经手掌各国财权,身边甚至还有江湖的宿主----雷的陪伴这样的女子,到底身上还有多少的谜?她的一生又会是如何?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娥妃

    娥妃

    《别样红楼别样情》一个女子,两个皇帝,演绎着缠绵悱恻的动人故事。有宫廷的阴谋,有江湖的险恶,有感情的纠葛,有对人性善恶的思考。如水的月光透过芙蓉树参差的枝叶洒下来。一个身穿白衣的女子,披散着及腰的如瀑一般的黑发,手执一把宝剑在上下翻飞。粉红色芙蓉花从树上散落下来,在空中飞舞,衬着女子白衣黑发形成绝美的画面!那张倾城倾国的脸上充满了宁静、淡雅,举手投足都是那么灵动飘逸。看着她从自己眼前消失,心中是无限的怅然。她是谁?苦苦找寻却始终擦肩而过,难道她只是自己的一场春梦吗?谁说自古帝王最无情?她在偷走了他的心之后,毫不怜惜的放在脚下践踏,所以他必须无情!可是在伤害她的同时自己也伤痕累累。在爱过痛过之后,她最终选择了离开。江湖里有苦有乐,只是伤害已远走。因为那颗受伤的心已留在了皇宫。纷乱的战场,哭泣的百姓,还有可怜的和亲的公主,让她再一次面对他们。这次,她又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呢?--------------------------------------------------------------------------------------------辛娥儿------一个被后世披上神秘色彩的女子!身为名门之后的她逃脱不了入宫的命运,一个弱女子在阴险的深宫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天地!金昊天------少年天子,坐在皇位上的傀儡。面对着风云变幻的宫廷,虎视眈眈的皇兄,大权在握的丞相,垄断后宫的太后,他又该何去何从?爱上那个淡扫蛾眉的女子,他又该怎样保护她?左丘独冥---敌国的皇帝,一个狠毒、冷酷、绝情的男子。偏偏在遇到她以后,也会变成绕指柔!杀人不眨眼,血流成河,只为得到她!金哲天------金昊天的皇兄,与皇位失之交臂。时刻觊觎那个高高在上的皇位,也觊觎她闭月羞花的美貌。金德天------金昊天的皇弟,一个温文尔雅,善良的男子。偏偏生在最残酷无情的帝王之家!一边是他敬仰的皇上,一边是他倾心的女子,他在矛盾痛苦中挣扎徘徊!辛擎---------辛娥儿的哥哥,大内统领。对皇帝忠心耿耿,却因为喜欢上公主儿陷入了痛苦之中。为了国家,为了他所谓的忠心,不得不奉命送心爱的女人去和亲。
  • 远古混沌天使

    远古混沌天使

    淡淡的风飘,似乎都预见了一个无言的神话。血腥的气息在四周传递,预示着未来的玄机。似乎这一切就在不知不觉间浮现,到底是在预示什么?
  • 兵器博览(走进科学)

    兵器博览(走进科学)

    《兵器博览》无疑讲的是世界各国的兵器,它们的型号、枪口直径,以及各自呈现的功能。为各国的战场上做出巨大贡献。
  • 深度迷失

    深度迷失

    白领李冰红被莫名其妙卷入一桩凶杀案,为了洗清冤屈查明真相,李冰红在自由作家蓝一方的帮助下展开了调查,但与她接触过的证人一一离奇死去,李冰红发现事情更加复杂,自己的过去竟然全部是虚构的,实际上她只存在1年的真实记忆。是谁抹去了她的真实记忆又给她伪装了虚假的过去?除了警方还有两路神秘人在追捕她,他们究竟为了什么?一直像猎犬一样对李冰红紧追不舍的警察沈阳身上隐藏了什么秘密?尽全力帮助李冰红的蓝一方来历也扑朔迷离,最终一切都指向了荒山中的一座废弃已久的研究所,真相在那里大白……
  • 幸福只要一点点

    幸福只要一点点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强占为妻:本宫很妖很迷人

    强占为妻:本宫很妖很迷人

    他紧紧捏住她的下巴:“你若能眼睁睁地看着你心爱的男人和别人好,而不怒,我就放了你!”她媚笑着道:“这有何难?“她笑嘻嘻的看完全程……他却抓狂了:“你到底是不是女人?”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