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6600000018

第18章 王云五好奇 怀疑是读书的好方法

王云五(1887~1979年)图书版本学家、出版家。广东中山人。曾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总经理

王云五小学也没有上过,却发明“四角号码检字法”,首创“中外图书统一分类法”,主编“王云五大辞典”,一生整理、出版大量古籍、中外名著。他还担任过大学教授。追溯其源,王云五青少年时就博览群书,有极为丰富的知识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读书,为他日后从事的文化事业打下牢固的基础。

读三年私塾的大学教授

王云五童年时体弱多病,直到七岁尚未进私塾读书,只在广东香山县泮沙村的家中,随大哥王日华学习,王日华是典型的旧时读书人,学问很好,不幸十八、九岁时就故世了。

王云五八岁起断断续续读了几年私塾,因家里人误信“风水”之说,认为应该让他学做生意,故将他送到广州一家五金店做学徒。王云五虽迫于父命而辍学,但他并没有认命,利用晚上店里打烊的时候读书,白天生意少的时候也看书,以至于看得入迷时忘了招呼客人,遭到老板的指责。王云五当学徒不到一年就离开了五金店,此后,他便随姐夫到教会去学英文,起先入教会第五班,从字母开始学起,但在九个月的时间里,他接着跳班升到第二班,已经相当于高中的程度。后来他得到一个机会进入北京的同文馆,学习了一段时间的英文,英文程度得到提高。王云五进步如此之快,主要得益于求知欲浓厚,自觉读书机会难得,勤奋刻苦所致。

1905年王云五十七岁的时候,到了上海,进入一家私立英文学校,跟随一位英国老师布茂林学习英文。在7个月的时间中,也是接连跳班,被布茂林赏识,提拔他做教生。除了不必缴纳学费外,每月还可以领津贴二十四元,又能尽量利用布茂林的藏书。对于一位虚心好学的青年来说,这真是最理想的读书环境。在此期间,除了广泛阅读西方的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哲学等名著外,他开始对中国的文史发生兴趣。由于广泛地涉猎,王云五自称此期间乃其“图书馆生活的开端”。

十八岁时,经过一位世伯的推荐,王云五代替张梁先生主持一家“益智书室”的英文专科学校,担任该校唯一的教员。除英文外,还要讲授史地数学等科。该校学生一百余人,年龄有些已二、三十岁了,却由一位十八九岁的“小老师”独立应付,这实在不由得人们不佩服。执教半年后,由于教学方法得当,竟有一位留日回国的大学生,慕名而来请求做他的实习生,数月之后,学问大有长进。

1907年,经这位留日学生的介绍,王云五受聘到中国新公学担任教员,讲授文法和修辞学。新公学大多数是留日学生,看见这位十九岁的青年来做他们最高班的老师,难免有点不服气,上课时,提出各种问题让他解答。这位年轻的教师一一为之剖析,不厌其详,逐渐得到学生们的信任。这批学生日后成就惊人者颇不乏人。如当时年纪最小的胡洪□,也就是后来的胡适,他在《四十自述》中说在中国新公学中受到王云五先生的影响很大。还有比他大一岁的朱经农,后来曾任光华、齐鲁大学的校长,中大教育长等职,是一位教育家和出版家。

从1909年起,王云五除在中国公学任教外,还兼任闸北的留美预备学堂教务长。革命军兴起时,各校停课,王云五因随政府任职北平教育部,又任国民大学(后称中国大学)教授,主讲英文修辞学、英国文学史、政治学概论及美法通论,皆用英文课本讲授。当时王云五这么年轻,能将诸科集于一身,虽不可谓后无来者,却可谓前无古人的年轻博学教授了。

1921年,王云五接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长及总经理等职,先后达二十六年。凭着过去读书广博的基础,他出了不少好点子,比如策划编辑《万有文库》、《中学生文库》、《小学生文库》,编印大中小学各类教科书,各类工具书。他不仅是教育家,图书馆学家,还是名副其实的大出版家。

十日读书近千种

王云五的博学多能,除了他自幼在外奋斗、并有机会游历欧美日本各国外,更得益于他的图书馆和读书生活。据他说,他接触的图书馆至少有几千所,可想而知他读书之多何止千万。

王云五回忆说:在香山县故乡除了家中有一部“二十四史”外,简直没有什么对他有用的书,这对于视读书为乐事的他来说是难以满足的。当他在上海做教生时,看到他的英国老师布茂林藏有六七百册英文书籍,真如乡下人进城,见什么都惊喜,便经常借布茂林的书,而又怕影响布茂林自己用书,于是赶紧将借的书读完,以至养成快速读书的习惯。

王云五早年只有不满三年的私塾读书生活,对中国文字了解极有限,又因为学习英文很早,一直吸收英文方面的知识,所以对中国文史了解甚少。自在布先生图书室读了英文的“中国”之后,对中国史发生兴趣,便阅读中文书籍,但多不能了解,反不如读英文书方便,他深感中国人不能读中国书可耻,便发奋要学好中文。

王云五还有一些读书的美谈。他在上海教书时,曾在两年之内,将三十余巨册的《大英百科全书》全部读完。在他周游欧美时,除了考察有关的出版事业外,就是到各地图书馆去读书,在美国国会图书馆时,曾以十一天的时间,一口气读了九百余种有关管理的书刊。他在任何旅行途中的交通工具上,均手不释卷。

王云五爱读书,养成了买书藏书的爱好。早在他做学徒时便以零钱买书,以后在上海做教生,每月二十四元的薪水,除了一半奉养母亲,一部分支付生活费用外,有余就全部用来买书。担任益智书屋教席时,每月花费七八十元买书,当时北京路一带的旧西文书店和河南路福州路一带的中文书店,便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自己经常买书尚觉不够,他还与友人组织“震旦学社”彼此交换书籍,到1949年时,他盖有“岫庐藏书”的书籍不下八万册。

王云五在任何时候买书的兴趣都不减。1930年访问欧洲时,将停留在伦敦的两天时间,全部花在一所最大的霍里书店(FoyleBookStore)中选购图书。类似经历并不罕见,在他历次出访中都会碰到。

滥读也有好处

王云五对如何读书有不少心得。30年代在上海向市民作“怎样读书”演讲时,就谈到了他的读书方法:“我们知道做文章的方法是多读多做和多看,这些方法也可以用到读书上去,不过我再加上一个,就是多想。”

“呆读书是书呆子干的事,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委实不错。好奇,怀疑是读书的好方法。怀疑并不是说对任何事都要怀疑,乃是说脑子要多想。一个人没有幻想便不能有所发明,我常有着一种幻想,我发明四角号码检字法,就是这幻想的结果……但光是来幻想而不求方法,也没有用处,《封神榜》里哪吒的风火轮便永远只是风火轮,决不会变成现实的飞机。所以一个人若要得到正确的思想,仅有一个方法,就是学算学。”

王云五推崇学习数学,他认为:数学能得到正确的思想,而中国人的通病便是没有数学的头脑。一般人仅认为学数学只消知道一些名称,懂得一点比例和百分比,可以应用到商业上就算了,只有学工程物理的人才需要学数学,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他分析了许多人不喜欢数学的原因,说:“这是因为学别的学科例如社会科学可以跳学,算学不能跳,不能激进,只能一级一级的上去。现在一般人只知道节省时间,以为只要学应用的算学就够了,而不想学其他的算学,这完全抱的功利主义。”他说:“思想有两种,第一要不怕幻想,比如四角号码的发明,就是这幻想的结果;第二,要幻想到底,没有算学是不成功的。”

王云五谈读书方法除了多想之外,还提到多读,他说:“滥读也有好处,比如一张桌子,因为看得多了,一看就知道是桌子,可以不用想。我以前不敢写文章,但滥读书后,写出来就是文章。”他举了一个自己模仿富兰克林读书的例子。他说:富兰克林十二三岁时,专替人家做皮鞋、修皮鞋。有一天,一个人带着一本宗教的书到他铺子里来,他就翻看了,那人见他喜欢读书,便把这本书送给了他。富兰克林很聪明,他读书的方法是,先把头十面念熟,读到二十面时就把头十面写出来,没有人改文章呢,就把自己当作先生,自己改了一遍;等读到三十面时,又把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和原文对照一下,这样书上的文字就成了他的文字了。

谈及如何做学问,王云五认为少不了朋友的互为推进,他的朋友如蔡元培、高梦旦、张元济、胡适等,都曾在事业和学问上彼此互益。王云五曾提到胡适的名言:“为学譬如金字塔,既要高深,又要宽广。”但他认为这是不够的,他的主张是,“为学当如群山峙,一峰突出群山绕。”这是说,做学问有一个主峰(专长)还不够,还需要次要的群峰来补充这个主峰,才能成为通才中的专才,博大精深,渊博无涯。

由于王云五一生苦学,所以更知道助人读书的重要。他自己阅读范围十分广泛,除了社会科学和数学外,理、化、医、矿之书无所不包,而且程度都很深。他后来总结说,多读书也有毛病,费了很多精神,也费了很多时间,“好像绕远路”。为了使后人读书系统化,他在商务印书馆任职期间,汇编《万有文库》丛书,先从汇编各种小丛书入手,然后将各种丛书存精去芜,厘定系统,凡必要读的书都分别先后,编入其中。《万有文库》中有各国名著一百种,《国学基本丛书》一百种,此外还有百科、农业、工商等小丛书。后来他还精选图书出版《人人文库》、《各科研究丛书》、《国学基本丛书》、《古籍今注今译》等。由于这些书籍大量出版发行,售价低廉,便于个人、家庭、学校、图书馆购买,从而达到普及教育和文化的目的。

王云五读书也很重视索引,他说在美国能够只花十天工夫看完近千本书,主要就是依靠索引。而中国的“二十四史”,之所以难读,不是因为其大,而是因为没有索引。这也是后来他发明“四角号码检字法”的出发点。当检字法推出后,全国各机关、学校、出版社及图书馆,采用者很多,成为我国检字法中最成功的一种。

成立私家图书馆以提倡读书风气

要拯救积弱的中国,唯有知识;而知识的获得,舍读书别无他途。王云五以毕生传播学术文化为己任,以达到孔子所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目的,为此王云五创办图书馆,满足民众读书的需求。

王云五在他的一生中,曾成立了两所私立图书馆,其中一所是1926年开馆的上海东方图书馆。东方图书馆的前身是商务印书馆编译所附设的涵芬楼。

1921年,王云五继高梦旦之后就任编译所第三任所长。鉴于涵芬楼收藏丰富,他建议另建馆舍供大众阅览。经张元济和高梦旦同意,在商务总厂对面建筑一栋五层楼的馆舍,1924年落成,商务即将涵芬楼藏书移存于此,改名为东方图书馆,聘王云五为兼任馆长,于1926年正式开放。

王云五主持东方图书馆后,以涵芬楼藏书为基础,继续搜集图书,当时凡古今中外各科学术上必需的参考书,无不大致粗备。在阅览管理方面,王云五也通盘规划。1931年,东方图书馆成立流通部,办理图书外借事宜。由于设有通信手段邮递借书,借阅范围不限于上海,可达到全国各大城市。这种方法,即使今日,也尚未普遍开展,可见当时东方图书馆的读者服务观念已很超前。不幸的是该馆于1932年毁于日军炮火,三十年搜集付之一炬,实为一场文化浩劫。以后王云五虽力谋复馆,然而抗战又起,商务印书馆数度搬迁,复馆计划因此搁置。抗战末期,商务在重庆成立总管理处,财务状况稳定,房舍规模初步具备,王云五即成立东方图书馆重庆分馆,并设阅览室,向社会开放,规模虽不如过去,但重庆图书馆读者座无虚席,颇为人称道。

东方图书馆虽属私人图书馆,但财产仍属商务印书馆,真正由王云五个人捐献成立的图书馆则是1974年10月在台北成立的云五图书馆。

1964年王云五自政坛退休重返商务印书馆,担任董事长职务,为当时业务已渐衰退的商务重整旗鼓。因经营得当,公司盈利可观。王云五自己的股利及劳动报酬至1972年也积蓄若干,于是捐出百余万元,配之自己的藏书成立财团法人云五图书馆,供众阅览。云五图书馆于1974年10月2日在台北市正式公告开放,其公告刊于报端,主要内容如下:“云五性喜读书,当然好聚书。在大陆四十余年先后聚书七万余册,迁台以来,二十余年仍不断聚书,迄今又达三、四万册,中外杂志不下百种。现已年老衰病,除将全部图书杂志捐献社会、公开阅览外,并自捐新台币百余万元成立财团法人,旋又承商务印书馆捐助四十万元,诸同学合捐十余万元,现除自购房舍一幢外,尚存证券及现金一百五十六万元,其利息收入足供维持用人费用及日常开支,每年尚有可购新书之现款若干。”

王云五以毕生积蓄,成立私家图书馆,由于他的倡导,许多私家图书馆纷纷成立,对于嘉惠后学,鼓励社会读书风气,有相当的教益。

林象平上海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同类推荐
  • 没有不该承担的责任,只有不愿承担的责任

    没有不该承担的责任,只有不愿承担的责任

    不论是楔形文字,还是象形文字;不论古今,还是中外;不论家庭,还是职场。历史的变迁、地域的隔阂、工作的转换……却不妨碍我们对责任相同的理解,责任是人生命的一部分,应该承担的任务,应该完成的使命,应该承担的后果。
  • 财富始于野心

    财富始于野心

    本书通过对卡内基生平精彩故事的讲述和经典案例的引用,为正在创业路上的年轻人总结出27条忠告,虽然不是什么秘诀,但绝对是获得成功的有益经验。
  • 一文钱创天下:李嘉诚的创富奇迹

    一文钱创天下:李嘉诚的创富奇迹

    李嘉诚如何把握商场良机,如何做大?李嘉诚如何兵不血刃以7亿搏60亿?李嘉诚如何连续多年稳踞全球华人首富宝座?……想了解富豪李嘉诚的财富创造之道吗?本书通过三条主线来深刻剖析李嘉诚的财富秘密:财富人生,财富管理,财富能力。全书涵盖了李嘉诚的人生每一个阶段,从细节上阐述李嘉诚财富产生的原因,过程,方法,途径,环境,以及他在创富过程中表现的能力,甚至详细描述了李嘉诚在几笔重大生意中的具体操作方法,堪称一部创业实战指南。
  • 感恩工作为了谁

    感恩工作为了谁

    职场中不懂感恩便无法感受工作散发出来的巨大魅力。懂得感恩,我们才会在它的召唤下坚守岗位,热诚奉献,精益求精,积极学习,努力进取。
  • 学会处世、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学会处世、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做人与做事都离不开方圆之道,所谓“方”,即表现于外在的性格和方法:所谓“内”,即深积于心中的气度和态度,古人常说“内方外圆”,正是说出了此中道理。显然,这种内外结合之道,是做人与做理的大智慧、大学问,非一般小打小闹之人生游戏。 人生的巧妙正在于合“内方”与“外圆”为一,即内心刚直.外表柔和.不张扬自己.夸大自己,而是求心中“咬定”目标。 《学会处世学会生活》的核心就是分析“内方外圆”之道对于做人做事的重要性,新见不少,又非常实用。相信,一定能够点活你的做人与做事之道。
热门推荐
  • 女人的爱情谁做主

    女人的爱情谁做主

    男女之间婚恋关系就是这样在矛盾中不断前行,年轻的一代也在不断开辟能突破传统观念的道路,也正因如此在这样的矛盾中才得到升华。爱一个人,甚至超越这样的长度。表面上大家都认为自己比较了解“亲为何物”,实际上当爱情来到面前时,如同生命一样长,到底该如何“见招拆招”呢?爱情就像一泓秋水,好像变得很务实,时而湍急时而平和,爱是一条漫长的路,时而清澈时而浑浊。现代人在谈爱情的时,究竟该如何去爱呢?女人如何为自己赢得属于自己的那份真爱呢?书中为您想知道的事情一一道来。像闪婚、不婚、隐婚、试婚等
  • 别在转身之后说爱我

    别在转身之后说爱我

    三个生活在都市中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大龄剩女,一个偶然的机会住在了同一所房子里,于共同生活的彼此取暖中渐渐产生了真情。她们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爱情模式,有时也会为了应付家里而去相亲。她们身上有着相似的足以让她们惺惺相惜的东西,除了让她们感到恐惧的年龄之外,还有于欲望都市中对真情的渴求和不肯放弃。于是,在这追求真爱的过程中故事丛生,跌宕起伏的剩女命运让人感叹。每一个年近三十的女人都会在这里面看到自己的影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名门第一少奶奶

    名门第一少奶奶

    网络火速裸画惊爆视频,让她红了,也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恶梦。父亲出事,老公带着闺蜜归来,对她说:“念锦,我爱的是她,离婚吧!”他的抛弃,让她成了W市商界的一场笑柄!万念俱灰酒醉之时,她准备从高高十八层楼跃下结束自己年轻生命,一个俊美如斯的男人闯入了她的生命。对她说:“自杀,是懦弱的行为。”“嫁给我。我帮你报复她们。”“理由?”“我也看他们不顺眼。”她冷冷地讥诮地凝望着那双毫无焦距的漂亮瞳仁。“就凭你也配?”“你等着。”男人哑然一笑,绝愤而去。几天后,当她送着一大叠的资料叩响了某高级领导办公室的门,这才知道,原来,秦少天,东方集团未来的接班人。男人强大的背景让她落荒而逃,而他却抓住了她一双素手,坚定地道:“如今,我还有没有看他们不顺眼的能力。”“我不能生孩子。”“无所谓,我们可以效仿西方公民。或者试管婴儿也行。”“好。”就这样,她选择了一段无爱的婚姻。他是商场巨鳄,他是权势滔天W市未来第一把手,然而,本就水火不容的他们,偏偏嗜好都相同,甚至连喜欢女人品味都一样。他把她伤得体无完肤,他却将她捧若掌心,视若珍宝……两个男人,商场政界,勾心斗角,最终胜败难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操纵所有事阴谋者浮出水面,原来,一切不过是一场诱人的局而已。*“老婆,那枚怎么样?”男人修长的指节指向柜台里最耀眼,最昂贵的钻石戒指。“小姐,你老公真是有眼光,这是限量版的。”服务员小姐笑吟吟地说。“很贵的!”“没事,不要为你老公我省钱。”男人宠溺着亲了她一口,笑说。当服务员小姐拿出那枚戒指戴在她指节上时,回首,她清楚看到了背后那一对挑选戒指男女。面色难看,羞愤到真想找一个地洞钻进去。*某高级宴会,她穿着漂亮的晚礼服,美若天仙依偎在男人怀中。“老公,宝宝又踢我了。”“要是小子,出来后,我就揍他。”男人亲昵在她耳边笑语。不远处,前夫拥着娇妻,听着她们的对话,脸色倏地变得铁青,满脸惊诧,真怀疑自己耳朵听错了,她不是得了不孕症吗?怎么会有孩子?他说:“念念,管家说你想过那种世外桃源生活,所以,我为你修建了一座‘锦园’,今后,我们的孩子将会在这座园子茁壮成长,我会宠你及孩子们,生生世世。”他说:“念念,管家说你喜欢看烟花,我买一些供你观赏。”他口中的一些烟火却足够在天空中绽放一夜。
  • 麒麟阁

    麒麟阁

    麒麟为了全族而努力,神兽为了麒麟而战斗,黑暗为了征服而出现,主角为了光明而变强。拥有着血麒麟的血脉,撒旦的魔神左手,路西法、加百列的羽翼……一本结合都市与玄幻的小说,麒麟一族的故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秘密档案

    秘密档案

    1999年5月8日晚上10点,当我刚从外地采访顺道回到江苏常熟老家的父母亲身边时,电话铃突然响起:……你看新闻了吗?北约把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炸了!今天大学生们和不少市民都到大街上游行呢!在北京的妻子告诉我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爱在上海之爱的救赎

    爱在上海之爱的救赎

    上海是一袭华贵旖旎的袍,浪漫而又唯美。生活则是里面的丝线,阡阡陌陌,织成了万万千千个故事,也织出了乔家两姐妹的爱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