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4800000030

第30章 元代的音乐(2)

元杂剧的作家,历来有“元曲四大家”的说法,四大家即关(关汉卿)、马(马致远)、白(白朴)、郑(郑光祖)。如果仅从艺术成就来看,他们确实是堪称大家的。但是,元杂剧作家中,堪称大家的却远不止他们四人,至少,以《西厢记》一剧光照千古的王实甫,以及杨显之、高文秀、尚仲贤、宫天挺、乔吉等都堪称大家。

元代散曲

1.散曲的产生

词到宋末,很多都已经不可歌了。一方面是文人创作过分雅化,已经丧失了词的通俗性和生活化特色,远离了广大的人民群众,成为少数文人雅士案头的玩物;另一方面,是旧谱的零落。宋张炎《西子慢·序》就说:

吴梦窗自制此曲,余喜其声调妍雅,久欲述之而未能。甲午春,寓罗江,与罗景良野游江上,绿阴芳草,景况离离,因填此解,惜旧谱零落,不能倚声而歌也。

张炎作此曲时,距吴文英不过三四十年,已感叹“旧谱零落,不能倚声而歌”,其余就可想而知了。再加上宋末元初的战乱,旧谱的散失更厉害。

就是可歌之词,大多已经传唱数百年之久,早已没有新鲜感了,因此,统治者和文人雅士又不得不把眼光投向民间,到民歌中去寻找新的形式,去吸取新鲜的养料,创造新的艺术形式。散曲中的许多曲牌,如《货郎儿》《蔓青菜》《豆叶黄》《十棒鼓》《村里迓古》《鲍老儿》《山石榴》等,一望而知是出于民间的。

散曲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词无论是语言还是曲调,都不符合蒙古人的欣赏口味。

词所用的语言,是唐宋以来一直流行的南方语言系统,与蒙古人习用的北方语系区别很大,与“胡乐”不能很好相配。而南方的曲调,也为蒙古人所不喜欢。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说:

曲者词之变。自金、元入主中国,所用胡乐,嘈杂凄紧,缓急之间,词不能按,乃更为新声以媚之。

他所说的“新声”,就是散曲。

2.散曲的结构

散曲有小令和套曲两种。

小令,是指单支小曲,这些小曲大多来自民间和诗词。套曲是由两支以上同宫调的单曲联缀而成的组曲,是对唐宋以来的大曲、鼓子词、诸宫调、唱赚等的继承和发展。散曲实际上是元代兴起的一种新的艺术歌曲的形式。

与词相比,散曲的结构要自由得多。它不像词,每一词牌的字数、结构、曲调、用韵等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同一支曲牌,其长短结构可以有比较大的区别,尤其是可以增加许多“衬字”。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散曲的旋律结构和曲式结构应该是比较自由的,给创作者和演唱者都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元代的歌舞器乐

1.新乐器的大量出现

元代的宫廷雅乐,基本上是沿用唐宋以来的乐器,而民间及□乐,则使用了一些新的乐器。

三弦 三弦在今天是很重要的民族乐器,它实际上是在秦代的弦鼗和后来阮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杨慎《升庵外集》说:“今之三弦起于元时。”三弦和阮咸的区别在于,柄加长了很多,其音域更为宽广。音箱减小,但不用木板,而是两面蒙蟒皮,音色更优美。

火不思 大概是传自新疆的一种弹拨乐器。有人说汉代王昭君和番,带去的琵琶坏了,找人重新制作,新造的琵琶小了许多,王昭君笑着说:“浑不似。”后来被传为“火不思”。这个说法见于宋人俞琰的《席上腐谈》,很有趣,但是不可信。火不思的形状像琵琶,但是要窄一些,长一些,最大的不同是琵琶有品而火不思没有品。也是四弦,琴面蒙皮,用拨子弹奏。

云 云是以十三面小锣为一架,用小槌击打的一种乐器。实际上就是今天还在使用的云锣,民间叫“九音锣”。

七十二弦琵琶 维吾尔族弹弦乐器。又叫“卡龙”。曾称七十二弦琵琶、喀尔奈。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和田、麦盖提、莎车、哈密等地。卡龙最早是希腊乐器,大概是忽必烈西征的时候传入中国的。卡龙音箱呈扁梯形,状似半张扬琴,张十六或十八组钢丝弦,每组两弦同音。演奏时,琴置于木架或桌上,右手持竹、木制拨片或食指戴指套弹奏,左手持铁制揉弦器(俗称“推抹”)上下按抑或左右移动,产生各种装饰音。

胡琴 即宋代出现的马尾胡琴,也就是今天二胡类乐器的前身。胡琴虽然在宋代就已经出现,但并未大量使用,在大部分器乐演奏中,使用的拉弦乐器仍然是嵇琴和轧筝。而马尾胡琴在元代才被大量使用。《元史》记载元代胡琴的形制是: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

此外,还有兴隆笙、鱼鼓和筒子等新乐器出现。

2.元代的艺人

元代艺人的地位也与文人一样,已经大不如前,许多表演艺人,都是优伶妓女。元夏庭芝《青楼集》记载有近百人,最著名的有:

珠廉秀,姓朱氏,行第四,杂剧为当今独步。驾头、花旦、软末泥等,悉造其妙。

顺时秀,姓郭氏,字顺卿,行第二,人称之为郭二姐。姿态闲雅,杂剧为闺怨最高,驾头诸旦本亦得体。刘时中待制尝以“金簧玉管,凤吟鸾鸣”拟其声。

赛廉秀,朱廉秀之高弟,侯耍俏之妻也……声遏行云,乃古今绝唱。

秦玉莲、秦小莲,善唱诸宫调,艺绝一时,后无继之者。

天然秀,姓高氏,行第二,人以小二姐呼之……才艺尤度越流辈,闺怨杂剧为当时第一手。

王玉梅,善唱慢调,杂剧亦精致。身材短小,则声韵清圆。

张玉莲,人之呼为张四妈。旧曲其音不传者,皆能寻腔依韵唱之。丝竹咸精,博尽解,笑谈,文雅彬彬。南北令词,即席成赋。审音知律,时无比焉。

陈婆惜,善弹唱,声遏行云。然貌微陋,而谈笑风生,应对如响……在弦索中能弹唱鞑靼曲者,南北十人而已。

米里哈,回回旦色。歌喉清宛,妙入神品。

此外,还有“尤长琵琶”的于四姐、“筝合唱,鲜有其比”的金莺儿、被称为琵琶第一人的李宫人、善奏胡琴的张猩猩等。

3.《十六天魔舞》

蒙古人建立了元朝以后,大量吸收和使用宋、金的音乐。元朝的雅乐,基本上是沿用宋、金的。当然,也有一些自己的特色,比如没有“小儿队”、“女弟子队”,而增加了“乐音王队(元旦用)”、“寿星队(天寿节用)”、“礼乐队(朝会用)”、“说法队”等。

在□乐和勾栏教坊、青楼妓院中,许多唐宋时期的歌舞百戏仍在表演,比如著名的《霓裳羽衣舞》。在民间勾栏的表演结束时,往往还有一种叫做“打散”的散场仪式,一般是奏《鹧鸪天》曲牌,演员边唱边舞,叫“舞鹧鸪”。

元代统治者崇信道教(全真教),又崇信佛教(喇嘛教),在歌舞艺术中,渗入了大量的佛教内容。比如据《元史·礼乐志》载:乐音王队有“男子一人,戴孔雀明王像面具”,“从者二人,戴毗沙神像面具”;“男子五人,作五方菩萨梵像”。说法队,有“男子八人,披金甲为八金刚像。次,一人为文殊像,执如意;一人为普贤像,执西番莲花;一人为如来像”。

这些歌舞中,最有宗教意味,最为神秘的,是《十六天魔舞》。《元史·顺帝纪》载:

帝怠于政事,荒于游宴,以宫女三圣奴、妙乐奴、文殊奴等一十六人按舞,名为《十六天魔》。首垂发数辫,戴象牙佛冠,身披璎珞,大红绡金长短裙,金杂袄,云肩,合袖天衣,绶带,鞋袜。各执加巴剌般之器。由一人执铃杵奏乐。又宫女一十一人练棰髻,勒帕,常服。或用唐帽,窄衫。所奏乐用龙笛、头管、小鼓、筝、、琵琶、笙、胡琴、响板、拍板,以宦官长安迭不花管领。遇宫中赞佛,则按舞奏乐,宫官受秘戒者得入,余不得预。

南戏

1.南戏的复苏

源起于宋代的南戏,在元初曾一度衰落。但是,大约在元顺帝时(1333-1367)又逐渐兴盛起来。明徐渭《南词叙录》说:

元初,北方杂剧流入南徼,一时靡然向风,宋词遂绝,而南戏亦衰。顺帝朝,忽又亲南而疏北,作者兴。

南戏的复苏,既有政治上的原因,也有艺术上的原因。

元代中叶以后,元朝统治者对南方的控制力量相对削弱,对南方汉民族的艺术管制稍有放松,使得南戏得以喘息。

由于语言的差异,以音乐的好尚不同,流行于北方的杂剧,同样并不受南方人民的欢迎。明王世贞就说“北曲不谐南耳”。这和元初杂剧风靡时的所谓“南曲不谐北耳”是一个道理。

而且,在流行过程中,元杂剧本身的缺点也暴露出来,这也是更为自由,更为合理的南戏逐渐取代杂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杂剧的结构很死,基本上规定为四折一楔子,虽然王实甫的《西厢记》有所突破,但大多数杂剧仍然严格按照这一规定创作,使剧情的发展很受限制。而南戏没有这样的规定。

杂剧规定一折只能用同一宫调的曲牌联缀而成,显得比较单调,而南戏则可以使用不同宫调。

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只能一个演员唱,而其他的人只能念白。如规定旦角唱,则为“旦本”;规定正末唱,则为“末本”。而南戏没有这样的规定,男女演员在同一折戏中都可以唱。

南戏的这些优点,使得它必然会取代杂剧则成为戏剧的主流。

2.《琵琶记》与《荆》《刘》《拜》《杀》

南戏的音乐,是宋人词加上里巷歌曲,词也大多鄙俚,为文人士大夫所轻,但是在民间却非常受欢迎,很快出现了大批的剧目,仅今天仍然存有剧本和乐谱的就有一百多种,其中,最著名的是高明的《琵琶记》和被称为“四大传奇”的《荆》《刘》《拜》《杀》。

高明(1305?-1359),字则诚。浙江温州瑞安人。元顺帝五年(1345)进士,做过几年小官,后隐居于鄞县(宁波)。《琵琶记》是他的代表作。

《琵琶记》改编自宋代戏剧《赵贞女蔡二郎》,写的是赵五娘和蔡伯喈的故事。《赵贞女蔡二郎》原本是谴责蔡伯喈富贵以后“弃亲背妇”的。《琵琶记》在内容上作了一些改动,写蔡伯喈在父母的逼迫下进京赶考,高中状元后娶牛丞相之女为妻。赵五娘在家孝养公婆,公婆去世后一路卖唱,进京寻夫。最后,因牛小姐的深明大义,二女共事一夫,然后一同回家为父母扫墓。对蔡伯喈的背信弃义寄予深切同情和开脱。不过,作品歌颂了赵五娘的善良正直和舍己为人的品质,仍然不失为一部好作品。尤其是在艺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成为元代南戏的代表作。

《荆》《刘》《拜》《杀》是南戏中的四部优秀作品,合称“四大传奇”。

《荆》指《荆钗记》,写王十朋和钱玉莲的爱情故事。

《刘》指《白兔记》,因为题材来自《刘知远诸宫调》,所以简称《刘》。写刘知远“变泰发迹”和妻子李三娘的故事。

《拜》指《拜月亭》,写秀才蒋世隆和兵部尚书之女王瑞兰的爱情故事。

四部作品中,以《拜月亭》的艺术成就最高,近现代都还在舞台上搬演。

同类推荐
  • 著名建筑(生命百科)

    著名建筑(生命百科)

    在埃及早期的历史上,皇室的宫殿都有设防的塔楼及胸墙。而这些建构物纵使在往后失去军事价值时,仍出现于领导阶层的庄院上。在第十二王朝时,埃及已扩充疆土至整个尼罗河流域,为了保卫他们新获的南方边境。
  • 舞动真情

    舞动真情

    "本书是以美国著名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的自传为中心,重点反映其与前苏联著名诗人叶赛宁婚恋纠葛的一部书,共分三个部分:一是邓肯在生命最后两年里撰写的《自传》,二是邓肯与叶赛宁婚恋纠葛相关资料的整理,三是叶赛宁诗歌精选。"
  • 笛语新说

    笛语新说

    欣闻曹晓磊先生编著的《笛语新说》一书即将出版,我感到甚是喜慰。关于器乐演奏教育教学的专门著述在我省范围内为数不多,笛子演奏类的专著更是少之又少。今天,曹晓磊先生以他从事笛子演奏和教学的亲身感悟及切身体会和多年的实践经验,倾全身之力编著了这部新书,为我省的笛子演奏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

    现存文献没有明确记载书法艺术起源于何时?不过,我们可以从文字研究中得到某些启发。汉字最初叫做“文”,甲骨文写作,像经纬交错的织纹。上古陶器多以织纹作为美饰,因此“文”字引申出美饰的含义,如古汉语中的“文饰”、“文身”等。古人用具有美饰含义的“文”来给汉字定名,说明汉字从一开始就注意美饰,具有艺术化的倾向。并且也可以由此推断,书法艺术与汉字一样古老,书法艺术的起源与汉字的起源是同步的。
  • 艺术文化论

    艺术文化论

    针对当代艺术存在的新现实,针对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艺术变相、艺术表现,试图从哲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人类文化价值系统中的艺术文化进行新的诠释,其目的是为了某种意义上的解蔽。
热门推荐
  • 臭小子,我是你妈咪!(全本)

    臭小子,我是你妈咪!(全本)

    为偿还父亲的赌债,她成为富翁的第四任妻子。大婚之日,新郎遇袭,生死不明,她莫名成为了寡妇,还无端端多了四个同父异母的继子。长子冷酷神秘,堂堂雷氏集团现任总裁。二子妖孽祸世,偶像明星,天天绯闻不断。三子竟然是她同校的校友,让全校女生癫狂的校草。第四个本以为很乖很正太,到头来,却是一个腹黑小魔头。她叉着腰走到他们面前,大声宣布:“从今以后,你们都是我儿子!”“儿子吗?”他笑,意味深长。~~~~~~~~~~~~~~~~~~~~~~~~~~~~~~~~~~~~~~~~~~~~请大家支持马甲新作——《陛下,我们离婚吧》http://m.pgsk.com/a/260929/简介:我有一个梦想。成为一个土财主家的小姐,家有良田万顷,仆人无数,整日游手好闲,不学无术。没事带着一群狗奴才上街——调戏良家妇男!有一天我醒来,发现梦想成真了。于是兴高采烈地去鱼-肉乡里,却鱼-肉了一个最最惹不得的人,抢婚当晚,他咬牙启齿:“米小虫,朕要你负责!”
  • 补肾食谱

    补肾食谱

    肾为先天之本,需要细心呵护。所谓“药补不如食补”,食补得法,肾精就能保持充盈,身体更健康。
  • 监牢宠妃翻身记

    监牢宠妃翻身记

    ◇◆大家只要点击一下【收藏此书】就行了~亲们动一动指尖吧!!◇◆◇◆一朝穿越,她成为丞相之女。身处牢狱,她暗自苦恼,却卷入阴谋的漩涡。一跃成为皇妃,却只是因为他的好奇和利用。后宫的尔虞我诈,她照例未能幸免。◇◆◇◆几度陷害,她最终成为了牺牲品。还有她还没有出生的孩子,化作了一滩血水。她笑的凄凉,“既然你不想要孩子,那我就依你,我打了孩子还不成吗?”离开皇宫,却始终无法摆脱阴谋的束缚。情止断崖,她看着他,泪流满面却笑魇如花,“你想要一辈子困住我,我偏不如你所愿!罕井凌文,你且等着,如果我今日有命活着,定是要你付出代价!”◇◆◇◆两年后,她成为一门之主,执掌生杀大权。决定重归报仇,却意外发现自己竟然是栎丹国公主。无奈终于看开,决定放下仇恨与凌玥离开,却是命运弄人。天朝出兵相逼,要求迎娶她入宫,形势危急,她不得不嫁。那日她笑的凌落,“我可以说不吗?”◇◆◇◆重回故地,竟发现当年一切都是误会。终是解开误会,本以为能够相守,却在一切都还未来得及开始的时候,他再次利用了她。◇◆◇◆她一生三嫁,第一次她成为了辰妃;第二次她成为了葟贵妃;第三次她终于当上了皇后,却不是他的新娘。她说:“我只要一方天地,无忧无虑。”◇◆◇◆等到一切繁华落尽,回首当年的一句‘愿得一心人,白头莫相离’,竟然是这般的奢望!*****绯雪开了新的文,习惯果然很可怕!不写文就觉得很难受,所以还是开了坑,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回首碧云深》连接:http://m.pgsk.com/a/353215/亲们一定要捧场啊!
  • 步步倾心:天才俏伪娘

    步步倾心:天才俏伪娘

    在画场上她被处处排挤压制。墨言为救她,一次次神仙囹圄。那次命定的邂逅,一场相遇,一眼相中,一世情深。随着一桩一桩的迷案。墨语与她的师傅深陷其中,中央美院毕业的墨语在欣赏一幅画的时候,当男装褪去,那是绝世容颜。当她展露才华,竟然离奇的失踪了。中途离奇死亡。穿越到了古代。成为了‘少爷’。画院专员在秘密绘制先帝的画像时,那是万丈光芒,震惊世人!他说:不论走多远,只要你偶尔回回头,我一直都在。爱就象是在摇曳的罂粟,美的让人惊艳,同时又欲罢不能。她想说:可不可以少爱一点点。但是她无语落泪.....
  • 天生作对

    天生作对

    可温欣就是想不通,自己的康庄大道上为什么非得有沈辰年这么块搬不走挪不动的大石头!!!他风流帅气?他沉稳谦和?他聪明能干?他是隔壁中医院前途无量的男神?关她P事啊!!!要紧的是,她就特么的次次在代表学院出征的掐架战中输给了他!同学们好伤心有没有!(同学们:其实我们还好……你自己看开点……)他处处针对她,俗话说,好,算他有种!她温欣会让他沈辰年知道,西医院也不是好惹的!而沈辰年也想不通,自己那点心思已经表露得人尽皆知了,不是冤家不聚头,温欣怎么还会把调情听成挑衅啊!这姑娘迟钝也得有个限度啊……于是,一幕幕啼笑皆非但又感人至深的校园青春喜剧,就这么拉开了帷幕……
  • 宇宙真相新探索

    宇宙真相新探索

    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伴随着无数个问号,并沿着这些问号被解答的路而向前延伸的。今天,世界已经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了一个新的高峰。掌握了高科技手段的人类,正不断走向未知领域,对我们的历史、未来提出一个又一个置疑,本书为大家集中收集了人类历史上的劫难和神秘的失踪之谜。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康熙大帝:乱起萧墙

    康熙大帝:乱起萧墙

    《乱起萧墙》是《康熙大帝》的第四卷,着重描写了康熙选择皇储及诸皇子为争当皇储而互相倾轧的事。 康熙晚年出现了许多弊政。如官吏们贪脏枉法,冤案迭起;皇亲旧勋们借支库银,国库亏空;田赋不均,土地高度集中。康熙曾派人多次清理整顿,皆因皇太子胤懦弱无能,贪色好淫,不谙政务,忙于党争,只好半途而废。康熙对此十分不满,不得不将他废黜,以后又立,再立再废。众皇子趁机作乱,拉帮结党,争当皇太子,以致引起兄弟阋墙。康熙后来索性“放鹿中原”,任其相互逐鹿。四皇子胤一向待人刻薄,人称“冷面王”,由于谋士邬思道的指点,他在革除弊政中,政绩显著,被康熙选中。康熙立下谴诏:传位于四皇子,即为以后的雍正皇帝。
  • 唯爱:老婆大人太凶狠

    唯爱:老婆大人太凶狠

    她有着绝色容颜,过人家世,却秉持不作就不会死的观念将身边所有疼她爱她的人一一作向别人的怀抱。青梅竹马,宠她入骨的恋人因她一句你什么都不是而转向她亲妹妹的怀抱,大学四年的舍友终于在某一天彻底爆发,从此形同陌路,可是即便如此,她依旧坚决秉承作的性格,将大学爱了三年的男友作的远走他乡,不复相见。原以为一次次的决裂会让她有所领悟,却不曾想她竟将生身父母作的一病不起,而家中企业也在一夜间改名换姓。而她,终于一无所有。
  • 废柴少女夺宝记

    废柴少女夺宝记

    一个叫秦知香的苦逼少女变成武林高手的那点儿事情,顺便逗逗各路美型实力派、狂拽炫帅吊炸天的boss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