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4800000029

第29章 元代的音乐(1)

元杂剧概说

1.元代乐舞的繁荣

元、明、清时期,是我国戏剧、曲艺、民间歌舞空前繁荣的时期。

公元十三世纪,蒙古人灭金、灭宋,建立起大一统的元朝。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元朝统治者采取的是野蛮统治,不仅在政治上对汉族人民实行残酷的压迫,而且对汉族文化也加以肆意的摧残破坏。蒙古人灭宋前还处于奴隶社会阶段,习惯于畜牧生活,文化相当落后。元朝建立后,他们借以维持其统治的是强盛的武力和高压政策。在政治上,他们把人分为四等,即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女真人以外的西域及欧洲各族人)、汉人和南人(即南方的汉人)。他们也第一次把知识分子打入了社会的底层。在元代,人被分为十等,即“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知识分子(儒)被列在第九等,地位在娼妓之下。这一切,都极大地限制了元代文化艺术的发展。

当蒙古人统一了中国,建都大都(今北京)以后,就花了很大的力气,重建这个几乎毁于战火的城市,并且很快把它建成了当时东方的大都会,成为东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金朝统治之下,燕京曾经很繁荣,院本杂剧在那里十分流行。元朝在燕京战后的废墟上重建的大都,很快也繁荣起来,百业复兴,文化娱乐活动也不例外。原来在这里的艺人继续从事表演,而其他地方的艺人也纷纷赶到大都献艺,进一步促进了歌舞戏剧的繁荣。

元代统治者不重视文化的发展,他们追求的是声色犬马的享乐,其中就包括对歌舞音乐的喜爱,他们甚至在行军打仗的时候,也以歌伎自随。宋末孟珙的《蒙鞑备录》记录当时蒙古的风俗说:

国王出师,亦以女乐随行,率十七八美女,极慧黠,多以十四弦等弹大宫乐等,四拍子为节,甚低,其舞亦甚异。

元代著名散曲家徐再思(甜斋)在[中吕·朝天子]《杨姬》中写道:

艳冶,唱彻,《金缕歌》全阕。秋娘身价有谁轶,曾奉黄金阕。歌扇生春,舞袖回雪,不风流不醉也。舞者,唱者,一阕《秦楼月》。

他所描写的,是掩盖了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歌舞升平的景象。

2.元杂剧的形成

除了院本以外,诸宫调也在宋金时期成熟起来,尤其是在燕京。这两种已经基本上是代言体的艺术,受到北方人民的喜爱。蒙古人统一中国以后,在以大都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在宋金杂剧院本和诸宫调的影响下,吸收了北方一些地方文艺和民歌的养料,形成了一种新的表演艺术——元杂剧。

元杂剧又称“北曲”或“北杂剧”。元朝建立后,北曲挟政治、军事之势,很快风靡全国,使南戏受到很大打击。清钱谦益《列朝诗集》载明朱棣《元宫词》说:

江南名妓号穿针,贡入天家抵万金。

莫向人前唱南词,内中都是北方音。

可见在元朝立国之初的一段时间,北曲取得了完全压倒南词的优势。

3.元杂剧的结构

在宋金时期,杂剧和院本基本上是同一种艺术的不同称谓。到元代,杂剧和院本就成了不同的两种艺术形式了,虽然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元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说:“金有院本、杂剧、诸宫调。院本、杂剧,其实一也。国朝院本、杂剧始厘而二之。”这种“厘而二之”,显然不只是在名称上的区别,更主要的是它们在结构上、形式上、声腔上、表演上都有了很大的不同。

元杂剧的结构,基本上都是四折一楔子。每一折,实际上就是由同宫调的一组曲子组成的一个套曲,演出一段故事。全剧四折,采用四个不同的宫调。折原作“摺”,据说,当时把一场戏的曲白写在一个纸摺上,所以一场戏称为一折。有时故事情节比较复杂,就有一个由一二小令单曲和念白构成的场子,放在剧首或插在中间,就叫“楔子”。明闵遇五《西厢记五剧笺疑》中说:“元曲每本四折,其余情难入四折者,另为楔子,止一二小令,非长套也。”这是指楔子放在一二折或三四折之间而言,如果放在开场,其作用往往是介绍人物和剧情,而元杂剧中,这种放在开场的楔子占绝大多数。也有个别的剧目,因为内容太多,不可能压缩在四折戏中,就采用了多本多折的形式,如著名的王实甫的《西厢记》就是五本二十一折。

元杂剧中,通常每一出戏只有一人主唱,或由男主角(正末)主唱,或由女主角(正旦)主唱。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由正旦主唱的称“旦本”。除正末和正旦外,次要一点的男角色称冲末、副末、外;女角色称贴旦、外旦、色旦、搽旦等。反面或插科打诨的角色称净、副净、丑等。这些角色在剧中是不唱的,只有净和副净偶尔会唱一两支曲子,但不在套曲之内;冲末和副末有时能在楔子中唱小令。当然,有时也会有少数例外。比如武汉臣的《生金阁》,就由正末唱一、二、四折,而正旦唱第三折;李好古的《张生煮海》,就由正旦唱一、二、四折,正末唱第三折。

4.元杂剧所用宫调

按照先秦以来的旋宫法,从理论上讲,应该有八十四个宫调(以宫音作调首即主音的称“宫”,以商、角、徵、羽为调首的称“调”)。但在实际应用中,这八十四个宫调并没有用全。唐代的燕乐就只用到二十八调。到元杂剧,实际所用的宫调只有九个,即所谓的“五宫四调”,它们是(括号内是相对的雅乐宫调):

五宫:

仙吕宫(夷则宫) 中吕宫(夹钟宫)

南吕宫(林钟宫) 黄钟宫(无射宫)

正宫(黄钟宫)

四调:

大石调(黄钟商) 双调(夹钟商)

商调(夷则商) 越调 (无射商)

再仔细看,元杂剧实际只用到宫调式(1调式)和商调式(2调式)两个调式。

五宫四调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如下调式:

正 宫——D调的1调式

中吕宫——F调的1调式

南吕宫——A调的1调式

仙吕宫——bB调的1调式

黄钟宫——C调的2调式

大石调——D调的2调式

双 调——F调的2调式

商 调——bB调的2调式

越 调——C调的2调式

5.元杂剧的表演情况

元杂剧基本上都是要在舞台上演出的,它不像后代有些作家的剧本根本无法上演,而被称为“案头剧”。它的表演场所主要是在都市的勾栏瓦肆中。元杜善夫有一套〔般涉调·耍孩儿〕《庄家不识勾阑》散曲,描写的就是元代勾栏中表演杂剧的情况:

风调雨顺民安乐,都不似俺庄家快活。桑蚕五谷十分收,官司无甚差科。当村许下还心愿,来到城中买些纸火。正打街头过,见吊着些花碌碌纸榜,不似那答儿闹穰穰人多。

〔六煞〕见一个人手撑着椽做的门,高声的叫“请请”,道:“迟来的满了无处停坐。”说道:“前截儿院本《调风月》,背后幺末敷演《刘耍和》。”高声叫:“赶散易得,难得的妆哈。”

〔五煞〕要了二百钱放咱过。入得门上个木坡。见层层叠叠团坐。抬头觑是个钟楼模样,往下觑却是人旋窝。见几个妇女向台儿上坐,又不是迎神赛社,不住地擂鼓筛锣。

〔四煞〕一个女孩儿转了几遭,不多时引出一伙。中间里一个央人货,裹着皂头巾,顶门上插一管笔,满脸石灰,更着些黑道儿抹。知他待是如何过?浑身上下,则穿领花布直裰。

〔三煞〕念了会诗共词,说了会赋与歌,无差错。唇天口地无高下,巧语花言记许多。随临末,道了低头撮脚,爨罢将幺拨。

〔二煞〕一个妆做张太公,他改做小二哥。行行行说向城中过。见个年少的妇女向帘儿下立,那老子用意铺谋待取做老婆,教小二哥说合。但要的豆谷米麦,问甚布绢纱罗。

〔一煞〕教太公往前那不敢往后那,抬左脚不敢抬右脚,翻来覆去由他一个。太公心下实焦躁,把一个皮棒槌则一下打做两半个。我则道脑袋天灵破,则道兴词告状,地大笑呵呵。

〔尾〕则被一泡尿,爆得我没奈何。刚捱刚忍待看些儿个,枉被这驴颓笑杀我。

那个不常进城的庄稼人看见的勾栏外吊着的“花碌碌纸榜”,就是演出的节目单,现代电影院、剧场门口都有,只不过有专门的牌书写。元杂剧每一出后面都有两句类似对联的“题目正名”,用以概括全剧内容,它就是用来书写在“纸榜”上的。

从他的描述看,元杂剧的门票是二百文钱一张。勾栏的座位是呈阶梯形的,前低后高,便于后面的观众观看,所以他“入得门”就先“上个木坡”。

他所说的“央人货”,头插一支笔,脸涂白,再画些黑道,出来说唱了一番,应该是一个副末,表演的就是这出戏的“楔子”。

从张太公出场,正剧才开始,演的是一个太公,看上一位姑娘,想娶她为妻的故事。表演的人至少有三个——张太公(正末)、少妇(正旦)和小二哥(冲末或副末)。

有时候,元杂剧也在乡村的庙台乃至空旷的场地演出,表演者主要是一些规模较小的流动班子,有的就是家庭班子,他们的行头简陋些,表演水平也低一些。

6.元杂剧的作者

元代的杂剧和散曲,代表元代文学和音乐的最高成就,取得了与唐诗、宋词分庭抗礼,鼎足而三的地位,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作家、作品和表演艺术家。

在封建社会,广大知识分子的唯一出路,就是通过科举求取功名,虽然一举成名,光宗耀祖,然而飞黄腾达的毕竟是极少数的读书人,而绝大多数知识分子皓首穷经,仍然屡试不第,潦倒终身,但是,他们却是生活在一种追求与希望之中。而元代立国以后,将近八十年不开科举,完全断绝了绝大部分知识分子的进身之阶。在这种情况下,广大汉族知识分子一部分投靠蒙古统治者,求得了荣华富贵,高官厚禄;一部分消极颓废,遁入山林,隐于市井;而另一部分才华出众、思想解放的人,却投身于杂剧散曲的创作,用手中的笔,口中的曲,揭露社会矛盾,记述民生疾苦。由于他们本身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又熟悉杂剧的特点,甚至能亲自粉墨登场,同时思想又比较进步,所以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剧作,有一些剧作还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据元钟嗣成《录鬼簿》所载,他所知道的杂剧作家有八十多人(全书载一百五十二人,但有些是散曲作家),列举的杂剧名有四百五十余本,后来,元末明初人(一说贾仲明)编写的《录鬼簿续编》又补充了一些,但是,当时的实际情况当然远不止此。据明臧懋循《元曲选》(收录杂剧一百本)和今人隋树森《元曲选外编》(收录杂剧六十二本)等书所收,现存元杂剧的剧本尚有一百多个,其中有许多都堪称精品。

同类推荐
  • 达·芬奇笔记

    达·芬奇笔记

    1651年,一位名叫拉斐尔·杜弗里森的法国出版商根据达·芬奇笔记手稿整理出版了《达·芬奇笔记》。笔记手稿非常随意,稿纸凌乱,没有排序和编码,有的甚至是达·芬奇用左手写成的反书——后人需拿镜子才能破解。手稿无所不谈,但中间不连贯,同一页稿纸上有可能开头说天文,中间谈声音原理,最后说色彩,许多文字写在稿纸边缘。这些即兴的议论,闪耀着真知灼见的光辉,给后人以无穷的智慧的启迪。配上达·芬奇手绘的图片,本书具有极高的欣赏和保存价值。
  • 中国折扇

    中国折扇

    扇子起源于我国的远古时代,从考古资料推测,扇子的应用至少不晚于新石器时代陶器出现之后,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扇子的种类和用途都在不断地演变,扇文化也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折扇》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折扇文化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云朵中的宝藏:羌族艺术

    云朵中的宝藏:羌族艺术

    据甲骨文记载,羌族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前的夏商时代,被誉为“民族活化石”,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给羌族带来了几乎毁灭性的灾难,羌族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给这个历史上本就灾难深重的民族和勤劳善良的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抢救羌族文化成为当务之急,保护和传承羌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历史任务。本书集中介绍了羌族的音乐、舞蹈、刺绣与建筑。共分五章:羌族概况,羌族音乐,羌族舞蹈,羌族刺绣与建筑,羌族民歌、歌舞谱例分析
  •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好莱坞编剧教父”罗伯特麦基30年授课“故事”培训班的精华梳理,全世界编剧经典之选,当然也适用于小说家们。自1997年初版以来,《故事》一直是全世界编剧必读经典,至今,仍属于美国亚马逊最畅销图书中的Top1%。本书集结了罗伯特·麦基30年的授课经验,在对《教父》《阿甘正传》《星球大战》等经典影片的详细分析中,清晰阐述了故事创作的核心原理,其指导意义不应只被影视圈的人所认识,更应得到小说创作、广告策划、文案撰写人才的充分开发。
热门推荐
  • 虐心后宫路:桃花依旧笑春风

    虐心后宫路:桃花依旧笑春风

    《后宫词》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犹记得那一年的选秀,桃花开的这样好,直把天空都映红了。她站在选秀人群里,凝眸回望,绿肥红瘦,美人如玉,羞煞落英缤纷!也就是在那一日,楚河汉界,泾渭分明,落选之人慨叹命运无情,中选之人心下唏嘘!命运自有翻云覆雨手,宿命天定,无力回头。她原本是善良纯真的豆蔻少女,却在这深宫的大染缸里越陷越深,早已分不清来时的颜色,她曾遭遇挚友背叛,她曾被人设计小产,她曾无数次跌入低谷,却又一次次绝处逢生,记不清是哪一日,她也学会了算计,学会了运筹帷幄,学会了狠狠的将别人踩在脚下。她是《诗经》中走出的美好女子,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她是洛清扬,她也曾有深爱之人,却只能深埋心中,任相思成灰!看一个清纯少女如何成长为深谙后宫之道的成熟妇人,看她如何浴火重生,走向她不一般的命运轨迹,本书侧重宫斗,看妃子之间如何勾心斗角。本书虐心,心里承受能力不强的朋友慎入哦!本书是jumy的第一本小说,其中有不少不足之处,忘大家多多指正,喜欢的朋友请多多收藏,多多留言,你们的支持是我前进的最好动力,谢谢大家
  • 男生一号肖小笑

    男生一号肖小笑

    学习好,头脑灵活,是谋划把老师搞掂的主谋,生动有趣描述了小学生的成长经历,还有“铁三角”中的唯一女生田田和军师范弥胡,“铁三角”中的老大,当严肃可爱的老教师石老师碰上这群捣蛋鬼时,本书是快乐少年第四辑之整蛊校园之一,她该如何接招?本书生动,肖小笑,幽默,是一部全面反映小学生校园生活的小说,情节简单,班长,适合广大青少年读者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穿越医女嫁贤夫

    穿越医女嫁贤夫

    本文已经改名为《菀心有晴天》实体出版上市,当当、淘宝等各大网站均有销售,晚晚求支持哦~穿越不可怕,可怕的是穿越到苦哈哈的农村,医科女研究生摇身一变成为被退亲的村姑。她一不会种田,二不会刺绣,父亲早亡,家里一穷二白,破旧的院子关不住前来顺手牵羊的大伯一家,不怕,她有灵泉有空间良田千倾,更有一身医术,且看她如何带着一家大小发家致富穿金戴银。神马?新皇要选妃?所有及笄未嫁女子都要参选?“关朗哥,要不我嫁给你行么?”某女一脸试探。一句话,被村民笃定嫁不出去的陆家菀姐儿终于出嫁了。丈夫没田?没事!她有!丈夫是猎户,是武夫?没事!有安全感!她陆紫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猴子满山走!那个~贤夫,等等媳妇啊~(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蹲在墙角种蘑菇

    蹲在墙角种蘑菇

    同事聂医生春风得意地拉着只小土包子秀恩爱,居然是个发面大馒头……--情节虚构,坑蒙拐骗全靠嘴。心里十分嫉妒。徐硕变态心理学研究多了,请勿模仿,徐硕面上表示不以为然。决心一定要找块高端洋气的精致小蛋糕来扬眉吐气!没想到,心理专家徐医生,费尽心血找来的,自己心理难免有点阴暗扭曲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如何创办美容美发店

    如何创办美容美发店

    本书为《“金阳光”新农村丛书》之一,围绕农民朋友所关心的话题展开,主要讲述了美容与美发、筹办美容美发店、美容基础知识、美容化妆技术、美容运用实例、美发的操作、发型设计运用实例及美容美发店的经营与管理,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我本女儿身:王的男人

    我本女儿身:王的男人

    【本故事纯属虚构】悲剧的女穿男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让他的周围围满了样式不一、品种齐全的各种美男?这不是存心让谢小宁这个大龄剩女心痒痒么?游园惊梦,梦醒竟是男儿身,和他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师哥是个有点傻有点天然呆的大帅哥,和他一起逃亡一起进宫的是腹黑的凌国太子,天天守望他的是个邪魅不羁的御前侍卫……且看大龄圣女悲剧女穿男后如何在成群美男中斡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