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4800000029

第29章 元代的音乐(1)

元杂剧概说

1.元代乐舞的繁荣

元、明、清时期,是我国戏剧、曲艺、民间歌舞空前繁荣的时期。

公元十三世纪,蒙古人灭金、灭宋,建立起大一统的元朝。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元朝统治者采取的是野蛮统治,不仅在政治上对汉族人民实行残酷的压迫,而且对汉族文化也加以肆意的摧残破坏。蒙古人灭宋前还处于奴隶社会阶段,习惯于畜牧生活,文化相当落后。元朝建立后,他们借以维持其统治的是强盛的武力和高压政策。在政治上,他们把人分为四等,即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女真人以外的西域及欧洲各族人)、汉人和南人(即南方的汉人)。他们也第一次把知识分子打入了社会的底层。在元代,人被分为十等,即“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知识分子(儒)被列在第九等,地位在娼妓之下。这一切,都极大地限制了元代文化艺术的发展。

当蒙古人统一了中国,建都大都(今北京)以后,就花了很大的力气,重建这个几乎毁于战火的城市,并且很快把它建成了当时东方的大都会,成为东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金朝统治之下,燕京曾经很繁荣,院本杂剧在那里十分流行。元朝在燕京战后的废墟上重建的大都,很快也繁荣起来,百业复兴,文化娱乐活动也不例外。原来在这里的艺人继续从事表演,而其他地方的艺人也纷纷赶到大都献艺,进一步促进了歌舞戏剧的繁荣。

元代统治者不重视文化的发展,他们追求的是声色犬马的享乐,其中就包括对歌舞音乐的喜爱,他们甚至在行军打仗的时候,也以歌伎自随。宋末孟珙的《蒙鞑备录》记录当时蒙古的风俗说:

国王出师,亦以女乐随行,率十七八美女,极慧黠,多以十四弦等弹大宫乐等,四拍子为节,甚低,其舞亦甚异。

元代著名散曲家徐再思(甜斋)在[中吕·朝天子]《杨姬》中写道:

艳冶,唱彻,《金缕歌》全阕。秋娘身价有谁轶,曾奉黄金阕。歌扇生春,舞袖回雪,不风流不醉也。舞者,唱者,一阕《秦楼月》。

他所描写的,是掩盖了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歌舞升平的景象。

2.元杂剧的形成

除了院本以外,诸宫调也在宋金时期成熟起来,尤其是在燕京。这两种已经基本上是代言体的艺术,受到北方人民的喜爱。蒙古人统一中国以后,在以大都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在宋金杂剧院本和诸宫调的影响下,吸收了北方一些地方文艺和民歌的养料,形成了一种新的表演艺术——元杂剧。

元杂剧又称“北曲”或“北杂剧”。元朝建立后,北曲挟政治、军事之势,很快风靡全国,使南戏受到很大打击。清钱谦益《列朝诗集》载明朱棣《元宫词》说:

江南名妓号穿针,贡入天家抵万金。

莫向人前唱南词,内中都是北方音。

可见在元朝立国之初的一段时间,北曲取得了完全压倒南词的优势。

3.元杂剧的结构

在宋金时期,杂剧和院本基本上是同一种艺术的不同称谓。到元代,杂剧和院本就成了不同的两种艺术形式了,虽然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元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说:“金有院本、杂剧、诸宫调。院本、杂剧,其实一也。国朝院本、杂剧始厘而二之。”这种“厘而二之”,显然不只是在名称上的区别,更主要的是它们在结构上、形式上、声腔上、表演上都有了很大的不同。

元杂剧的结构,基本上都是四折一楔子。每一折,实际上就是由同宫调的一组曲子组成的一个套曲,演出一段故事。全剧四折,采用四个不同的宫调。折原作“摺”,据说,当时把一场戏的曲白写在一个纸摺上,所以一场戏称为一折。有时故事情节比较复杂,就有一个由一二小令单曲和念白构成的场子,放在剧首或插在中间,就叫“楔子”。明闵遇五《西厢记五剧笺疑》中说:“元曲每本四折,其余情难入四折者,另为楔子,止一二小令,非长套也。”这是指楔子放在一二折或三四折之间而言,如果放在开场,其作用往往是介绍人物和剧情,而元杂剧中,这种放在开场的楔子占绝大多数。也有个别的剧目,因为内容太多,不可能压缩在四折戏中,就采用了多本多折的形式,如著名的王实甫的《西厢记》就是五本二十一折。

元杂剧中,通常每一出戏只有一人主唱,或由男主角(正末)主唱,或由女主角(正旦)主唱。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由正旦主唱的称“旦本”。除正末和正旦外,次要一点的男角色称冲末、副末、外;女角色称贴旦、外旦、色旦、搽旦等。反面或插科打诨的角色称净、副净、丑等。这些角色在剧中是不唱的,只有净和副净偶尔会唱一两支曲子,但不在套曲之内;冲末和副末有时能在楔子中唱小令。当然,有时也会有少数例外。比如武汉臣的《生金阁》,就由正末唱一、二、四折,而正旦唱第三折;李好古的《张生煮海》,就由正旦唱一、二、四折,正末唱第三折。

4.元杂剧所用宫调

按照先秦以来的旋宫法,从理论上讲,应该有八十四个宫调(以宫音作调首即主音的称“宫”,以商、角、徵、羽为调首的称“调”)。但在实际应用中,这八十四个宫调并没有用全。唐代的燕乐就只用到二十八调。到元杂剧,实际所用的宫调只有九个,即所谓的“五宫四调”,它们是(括号内是相对的雅乐宫调):

五宫:

仙吕宫(夷则宫) 中吕宫(夹钟宫)

南吕宫(林钟宫) 黄钟宫(无射宫)

正宫(黄钟宫)

四调:

大石调(黄钟商) 双调(夹钟商)

商调(夷则商) 越调 (无射商)

再仔细看,元杂剧实际只用到宫调式(1调式)和商调式(2调式)两个调式。

五宫四调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如下调式:

正 宫——D调的1调式

中吕宫——F调的1调式

南吕宫——A调的1调式

仙吕宫——bB调的1调式

黄钟宫——C调的2调式

大石调——D调的2调式

双 调——F调的2调式

商 调——bB调的2调式

越 调——C调的2调式

5.元杂剧的表演情况

元杂剧基本上都是要在舞台上演出的,它不像后代有些作家的剧本根本无法上演,而被称为“案头剧”。它的表演场所主要是在都市的勾栏瓦肆中。元杜善夫有一套〔般涉调·耍孩儿〕《庄家不识勾阑》散曲,描写的就是元代勾栏中表演杂剧的情况:

风调雨顺民安乐,都不似俺庄家快活。桑蚕五谷十分收,官司无甚差科。当村许下还心愿,来到城中买些纸火。正打街头过,见吊着些花碌碌纸榜,不似那答儿闹穰穰人多。

〔六煞〕见一个人手撑着椽做的门,高声的叫“请请”,道:“迟来的满了无处停坐。”说道:“前截儿院本《调风月》,背后幺末敷演《刘耍和》。”高声叫:“赶散易得,难得的妆哈。”

〔五煞〕要了二百钱放咱过。入得门上个木坡。见层层叠叠团坐。抬头觑是个钟楼模样,往下觑却是人旋窝。见几个妇女向台儿上坐,又不是迎神赛社,不住地擂鼓筛锣。

〔四煞〕一个女孩儿转了几遭,不多时引出一伙。中间里一个央人货,裹着皂头巾,顶门上插一管笔,满脸石灰,更着些黑道儿抹。知他待是如何过?浑身上下,则穿领花布直裰。

〔三煞〕念了会诗共词,说了会赋与歌,无差错。唇天口地无高下,巧语花言记许多。随临末,道了低头撮脚,爨罢将幺拨。

〔二煞〕一个妆做张太公,他改做小二哥。行行行说向城中过。见个年少的妇女向帘儿下立,那老子用意铺谋待取做老婆,教小二哥说合。但要的豆谷米麦,问甚布绢纱罗。

〔一煞〕教太公往前那不敢往后那,抬左脚不敢抬右脚,翻来覆去由他一个。太公心下实焦躁,把一个皮棒槌则一下打做两半个。我则道脑袋天灵破,则道兴词告状,地大笑呵呵。

〔尾〕则被一泡尿,爆得我没奈何。刚捱刚忍待看些儿个,枉被这驴颓笑杀我。

那个不常进城的庄稼人看见的勾栏外吊着的“花碌碌纸榜”,就是演出的节目单,现代电影院、剧场门口都有,只不过有专门的牌书写。元杂剧每一出后面都有两句类似对联的“题目正名”,用以概括全剧内容,它就是用来书写在“纸榜”上的。

从他的描述看,元杂剧的门票是二百文钱一张。勾栏的座位是呈阶梯形的,前低后高,便于后面的观众观看,所以他“入得门”就先“上个木坡”。

他所说的“央人货”,头插一支笔,脸涂白,再画些黑道,出来说唱了一番,应该是一个副末,表演的就是这出戏的“楔子”。

从张太公出场,正剧才开始,演的是一个太公,看上一位姑娘,想娶她为妻的故事。表演的人至少有三个——张太公(正末)、少妇(正旦)和小二哥(冲末或副末)。

有时候,元杂剧也在乡村的庙台乃至空旷的场地演出,表演者主要是一些规模较小的流动班子,有的就是家庭班子,他们的行头简陋些,表演水平也低一些。

6.元杂剧的作者

元代的杂剧和散曲,代表元代文学和音乐的最高成就,取得了与唐诗、宋词分庭抗礼,鼎足而三的地位,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作家、作品和表演艺术家。

在封建社会,广大知识分子的唯一出路,就是通过科举求取功名,虽然一举成名,光宗耀祖,然而飞黄腾达的毕竟是极少数的读书人,而绝大多数知识分子皓首穷经,仍然屡试不第,潦倒终身,但是,他们却是生活在一种追求与希望之中。而元代立国以后,将近八十年不开科举,完全断绝了绝大部分知识分子的进身之阶。在这种情况下,广大汉族知识分子一部分投靠蒙古统治者,求得了荣华富贵,高官厚禄;一部分消极颓废,遁入山林,隐于市井;而另一部分才华出众、思想解放的人,却投身于杂剧散曲的创作,用手中的笔,口中的曲,揭露社会矛盾,记述民生疾苦。由于他们本身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又熟悉杂剧的特点,甚至能亲自粉墨登场,同时思想又比较进步,所以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剧作,有一些剧作还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据元钟嗣成《录鬼簿》所载,他所知道的杂剧作家有八十多人(全书载一百五十二人,但有些是散曲作家),列举的杂剧名有四百五十余本,后来,元末明初人(一说贾仲明)编写的《录鬼簿续编》又补充了一些,但是,当时的实际情况当然远不止此。据明臧懋循《元曲选》(收录杂剧一百本)和今人隋树森《元曲选外编》(收录杂剧六十二本)等书所收,现存元杂剧的剧本尚有一百多个,其中有许多都堪称精品。

同类推荐
  • 影响孩子一生的外国艺术名作

    影响孩子一生的外国艺术名作

    本书将百部外国艺术名著精华汇聚一册。外国艺术博大精深,时间跨度长,风格流派多,名家名作更是不胜枚举。怎样让广大读者朋友,尤其是青少年朋友能以最少的时间,去了解和欣赏外国艺术这一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呢?本书精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外国艺术名作百余件,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对它们进行较全面的介绍,使读者朋友能够在轻松的阅读和欣赏中含英咀华,增知益智,并以此为阶梯,步入神圣的艺术殿堂。
  • 杂剧艺术上(生命百科)

    杂剧艺术上(生命百科)

    白朴杂剧杂剧艺术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楔子(冲末扮张守珪引卒子上,诗云)坐拥貔貅镇朔方,每临塞下受降王。太平时世辕门静,自把雕弓数雁行。某姓张,名守珪,见任幽州节度使。幼读儒书,兼通韬略,为藩镇之名臣,受心膂之重寄。
  • 歌剧的误会

    歌剧的误会

    《杨燕迪音乐文丛:歌剧的误会》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有关歌剧的散文和评论。歌剧作为特殊的艺术体裁,其间必然涉及音乐、文学、戏剧、景观、舞蹈等各类艺术品种的交叉与融通。就“音乐人文”的关切而论,歌剧自然是最适合这一解读视角的音乐种类之一,这也是杨燕迪教授近年持续关注歌剧并从事歌剧解读和批评的个中缘由。这些篇什中,有的属于歌剧原理性的散议,有的是具体歌剧的导赏性剖析,有的则是歌剧演出之后的评论……所涉及的歌剧作曲家和剧目基本属于在国内舞台上演过的“主流”,但也有一些针对从未在中国舞台上亮相过的现代歌剧的引介。
  • 中国音乐故事

    中国音乐故事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中国音乐故事》主要内容包括:伶伦制律、最早的情歌、夔是人还是兽、姜子牙歌动西伯侯、孔子闻《韶》、孔子学琴、宁戚敲牛角歌动齐桓公、伯牙学琴、囚车里的歌声、师旷奏乐、师旷以琴撞晋平公、师文学琴、百里奚听歌认妻等
  • 著名歌剧欣赏

    著名歌剧欣赏

    ,并对其进行了讲解与分析,包括《白毛女》、《江姐》、《费加罗的婚礼》、《茶花女》等。其中包含了歌剧的评论与指导性欣赏,《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歌剧欣赏》定位为歌剧欣赏入门普及型书籍,收集了世界著名的歌剧,及其创作的背景、故事等
热门推荐
  • 古代女吏日常

    古代女吏日常

    女牢小狱卒顾莲生今生的目标是:好好活着,做个好姐姐,不长蛀牙……呃是游泳技术好一些,别像前生落水出事。却没想到穿越也能麻烦缠身,龙凤胎弟弟出现在凶案现场,一个不像好人的锦衣卫指挥使满肚子坏水,亲爹渣的不能再渣……顾莲生握紧拳头,决心向着大顺朝第一女吏的目标前进!作者开了新文暂定名《闻香识鬼》依然走的悬疑道路,同时加了点灵异在内,一如既往的重口味。欢迎围观做客指正。
  • 环锁春秋

    环锁春秋

    仇恨与冰冷的人生,只因一次出手相助全然改变了。硬挤进生命的阳光,将心中的黑暗尽数驱散。当相诺相随天涯的俩人在遇到仇恨、权利、名望、宝藏、绝学、婚约重重阻挠时,是相弃相怨,还是相守相恋?环锁春秋,环你一世风华,锁你一生温柔。
  • 狼宠

    狼宠

    她傻呵呵一笑,管它呢。在浴缸里泡到水都凉了,泡得身体发软,叶落才围了浴巾走出来。撩起一把长发,感受着发丝在指尖滑过。她突然想,明天就去把这头发给剪了吧。她并不认为剪去这长发就能剪断三千烦恼丝,她以前就想过这样做,只是江睿宸不允许罢了。想起他每每喜欢撩起她的发,在指尖把玩着,在鼻尖轻轻地嗅着。叶落的心跳突然有些凝滞,记忆如水,汹涌而来。她摇摇头,给自己倒了一杯啤酒,一饮而……
  • 你在为谁工作

    你在为谁工作

    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能够让你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使你在掌控实践机会的同时,能够为自己的工作担负起责任。树立为自己工作的职业理念,在工作中培养自己的企业家精神,让自己更快的取得成功。无论你在什么样的公司工作,都要把自己当作公司的主人,而不是为老板工作的仆人。要知道,你不是在为老板打工,而是在为自己工作。当你具备做主人的心态时,你就会把公司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做,你离成功也就越来越近。
  • 去年春天

    去年春天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火星的加仑

    火星的加仑

    曾担任火星探险队队长的阿童木与御茶水博士一行人,以及机器人宇宙飞船,共同组成调查队前往火星。奎因博士的调查结果,使得大家生出一种疑念——最近数月发生在宇宙空间的事件很可能与魔神加仑有关。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正鉴于此,我们择取古本、兼采众本,精校精审,荟萃众家之长,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编成。《易经》的六十四卦详解,是全书主体。按经上、经下分为两章,每卦独成一节,各节皆有原文、译文、解读,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或可先窥其门户,后登其堂奥,由浅入深,从而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本书在保持了传统《易经》的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努力为读者提供可以深入阅读的平台,以期让每个读者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读出属于自己的一本《易经》。
  • 争夺魔鬼岛的神秘约定

    争夺魔鬼岛的神秘约定

    丁丁龙是五年级二班的学生。暑假来临,丁妈妈为了让儿子戒掉网络游戏,给丁丁龙买了个滑板。丁丁龙在玩滑板时结识了外国男孩汉姆斯。即使汉姆斯滑板技艺高超,但只因为他是外国人,在态度上有一种既轻视又感,既冷漠又漠不关心;而正是这种逆反心里使那个超级滑板发挥了神奇的魔力,把他们绑架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他们在惊恐、绝望之时,意外的听见黑暗中传来一阵女孩撕心裂肺的哭声,那女孩是谁?为什么女孩和他们遭到相同的命运?他们在揭开秘密军火库的同时,神奇的滑板又给他们带进了求助信号的陷阱……幕后的黑手是谁?神秘的怪老头又是谁?他要干什么?为解开谜团,小鬼精明们不顾安危再次深入虎穴……险象环生路上,他们能凯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