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4800000028

第28章 宋金时期的音乐(5)

第二,其角色行当已经有了一定的划分。周贻白在《中国戏曲史发展纲要》中认为:“‘末泥色主张’,当指一剧演出时之安排调度;‘引戏色分付’,当指先上场发动剧情;‘副净色发乔’,则指当场装痴作呆;‘副末色打诨’,则指戏谑嘲弄。”那么“末泥”和“引戏”并不能算剧中的角色。“副净”和“副末”之外,还有“装孤”,“孤”指官员,以平民身份的演员扮演官员,所以称“装”。同样,还有以男性演员扮演女性角色,称为“装旦”。

在一出戏中,副净、副末、装孤和装旦可以各是一人,也可以有多人。如《武林旧事》所列“官本杂剧段数”中就有《双孤惨》《三孤惨》《四孤醉留客》《四孤夜宴》《四孤披头》《双旦降黄龙》等。

第三,在杂剧表演前或表演后,由器乐演奏“曲破”,称为“断送”。《武林旧事》卷一所载《天圣基节排当乐次》中,“杂剧,周朝清已下,做《三京下书》,断送《绕池春》;杂剧,何晏喜已下,做《杨饭》,断送《四时欢》;杂剧,时和已下,做《四偌少年游》,断送《贺时丰》”。又卷八“皇后归谒家庙”条载《赐筵乐次(节目单)》中,勾杂剧色时和等做《尧舜禹汤》,断送《万岁声》;“勾杂剧,吴国宝等做《年年好》,断送《四时欢》”。

唐代的参军戏中,“陆参军”是要歌唱的。宋代杂剧继承了这一点,并且发扬光大,使之成为杂剧中重要的表演程式。

2.宋代杂剧的音乐

宋代杂剧的音乐是什么样子呢?《梦粱录》卷二十“妓乐”条载:“向者汴京教坊大使孟角球,曾做杂剧本子,葛守诚撰四十大曲。”可见北宋杂剧已经用大曲歌唱。但是它的体裁如何,仍然不太清楚。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录了二百八十本“官本杂剧段数”的名字,虽然没有一个剧本保存下来,但是,还是为我们认识南宋杂剧的情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使我们得以窥见南宋杂剧的一个大概。

王国维在对这二百八十本“官本杂剧段数”作了精密考证后,发现其中“用大曲者一百有三,用法曲者四,用诸宫调者二,用普通词调者三十有五”。

我们先看大曲。大曲中有《六幺》(《绿腰》),宋杂剧有《争曲六幺》《扯拦六幺》《教鳌六幺》《鞭帽六幺》《厨子六幺》《莺莺六幺》《驴精六幺》《女生外向六幺》《崔护六幺》等二十本。

大曲中有《瀛府》,宋杂剧有《索拜瀛府》《厚熟瀛府》《哭骰子瀛府》《醉院君瀛府》等六本。

大曲有《梁州》,宋杂剧有《四僧梁州》《三索梁州》《诗曲梁州》《头钱梁州》《食店梁州》等七本。

大曲有《伊州》,宋杂剧有《领伊州》《铁指甲伊州》《闹伍伯伊州》《裴少俊伊州》等五本。

大曲中有《新水调》,宋杂剧有《桶担新水》《双哮新水》《烧花新水》《新水爨》四本。

大曲中有《薄媚》,宋杂剧有《简帖薄媚》《请客薄媚》《错取薄媚》《传神薄媚》《郑生遇龙女薄媚》等九本。

大曲有《大明乐》,宋杂剧有《土地大明乐》《打球大明乐》《三爷老大明乐》三本。

大曲中有《降黄龙》(见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宋杂剧有《列女降黄龙》《双旦降黄龙》《入寺降黄龙》等五本。

大曲中有《胡渭州》,宋杂剧有《赶厥胡渭州》《单番将胡渭州》《银器胡渭州》《看灯胡渭州》四本。

大曲有《石州》,宋杂剧有《单打石州》《和尚石州》《赶厥石州》三本。大曲有《大圣乐》,宋杂剧有《塑金刚大圣乐》《单打大圣乐》《柳毅大圣乐》三本。

大曲有《中和乐》,宋杂剧有《霸王中和乐》《马头中和乐》《大打调中和乐》四本。

大曲有《万年欢》,宋杂剧有《喝贴万年欢》《托合万年欢》等二本。

大曲有《熙州》,宋杂剧有《迓鼓熙州》《骆驼熙州》《二郎熙州》三本。下面还有《道人欢》《长寿仙》《剑器》《延寿乐》《贺皇恩》》《采莲》等,兹不赘。

采用法曲音乐的有《棋盘法曲》《孤和法曲》《藏瓶法曲》《车儿法曲》四本。

采用诸宫调音乐的有《诸宫调霸王》和《诸宫调卦册儿》二本。

此外,还有采用其他词调的《病郑逍遥乐》《崔护逍遥乐》《五柳菊花新》《四季夹竹桃》《夜半乐爨》《木半花爨》《扑蝴蝶爨》《三教安公子》等三十多本。

这样算起来,宋杂剧中采用大曲、法曲、诸宫调、词曲音乐的共一百五十余本,已经超过全数二百八十本的一半。

值得注意的是,宋代杂剧虽然采用大曲、法曲、诸宫调和词曲的音乐,但是,它又不同于大曲、法曲、诸宫调和词曲的表演。大曲、法曲和词曲基本上是一种歌舞表演的形式,有歌有舞,但是没有念白,也不一定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而诸宫调则是说唱艺术,有念白和歌唱,但是没有表演和舞蹈,也不是每一个演员扮演一个固定的角色。而杂剧则有念白和歌唱,也就是《梦粱录》所说的“唱念应对通遍”,它是由演员扮演不同的角色,搬演一段完整的叙事性内容,演员不仅要说要唱,还要根据自己扮演的角色做种种形体的表演。所以,无论杂剧采用大曲、法曲、诸宫调还是词曲的音乐,与大曲、法曲等的表演都完全不同,这些被戏曲采用的大曲、法曲等,都经过不同程度的改造,“那些经过创造性地处理,被应用于戏剧的大曲音乐,虽然还保留着旧有的曲牌名称,但实际已成为另一些新的音乐形象,而不再是歌舞表演所能适用”(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稿》第六编第十五章)。

现故宫博物院藏有两幅宋代无名氏所作的杂剧图,其一幅左边一人帽上身上有许多眼睛图案,可能是一个眼科大夫或者卖眼药的人,他右手拿着一物,好像是治眼睛的药。右边一人作平民打扮,右手指着自己的眼睛,似乎在告诉大夫自己的眼睛有病。他的后腰插有一把中分为二的扇子,上书一“诨”字,应该是“打诨”的“付末色”,左边一人,则应该是“乔”的“付净色”。周密《武林旧事》所载“官本杂剧段数”中有《眼药酸》,这幅图所画的,可能就是这一段杂剧。

3.南戏

宋室南迁之后,中国的北方地区实际是在金人的统治之下,他们建都燕京(今北京),与南宋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当时兴起于北方的杂剧,在燕京地区流行。流行于南宋的官本杂剧,在金则被称为“院本”。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说:“金有院本、杂剧、诸宫调。院本、杂剧,其实一也。”

《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五抄录了一个《院本目录》,共计六百九十本,比《武林旧事》所载的二百八十个“官本杂剧段数”多出了一倍以上。王国维认为全部是金代的作品,其实是从金到元(也许还有宋代)的作品,但其中绝大部分是金代的。

《南村辍耕录》说:“院本则五人:一曰副净,古谓之参军;一曰副末,古谓之苍鹘;……一曰引戏;一曰末泥;一曰装孤。又谓之五花爨弄。”其脚色与宋杂剧基本相同。其表演的形式也基本相同,但是,它们的音乐却不尽相同。

这六百九十本“院本”中,使用大曲、法曲和词曲的明显减少,仅大曲十六本、法曲七本、词曲三十七本,共六十本,占其中全数的十分之一,而“官本杂剧”是占了一半还多的。那么,它又采用了什么曲调来表演呢?它很可能采用了燕京一带的民间曲调。

从北宋到南宋,南方的社会比较稳定,经济比较发达,即使是北宋末年与金的大规模的战争,南方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浙东的温州地区,是南宋时的海口之一,经济繁荣,商贾云集,成为重要的商埠之一,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便在这里兴起,这就是南戏。

南戏,又称“戏文”、“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温州在东晋至隋时又称永嘉)。它的产生,大概在北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到南宋光宗(1190-1194)时期。明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说:

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故刘后村有“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唱蔡中郎”之句(案:当做陆游)。或云宣和间已滥觞,共盛行自南渡,号曰“永嘉杂剧”,又曰“鹘伶声嗽”。其曲则宋人词而益以里巷歌谣,不叶宫调,故士大夫罕有留意者。……永嘉杂剧兴……本无宫调,亦罕节奏,取其畸农、士女顺口可歌而已,谚所谓“随心令”者,即其技欤?间有一二叶音律,终不可以例其余。

现在南戏,可以肯定为宋代作品的,除《赵贞女蔡二郎》和《王魁负桂英》以外,只有《王焕》《乐昌分镜》《陈巡检梅岭失妻》三种。

《赵贞女蔡二郎》剧本今已不传。明祝允明《猥谈》说:“南戏,余见旧牒,其时有赵闳夫榜禁,颇述名目,如《赵贞女蔡二郎》等,亦不甚多。”它描写的是东汉末年蔡伯喈(邕)与其妻赵五娘的故事。陈留蔡伯喈是饱学之士,进京赶考,得中状元,被牛丞相招赘为婿。赵五娘在家侍奉公婆,遇陈留郡大旱,公婆不幸身亡,赵五娘卖掉头发,以布裙包土埋葬了公婆,然后怀抱琵琶,一路卖唱,千里寻夫。陆游诗说“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唱蔡中郎”,可见这个故事在宋代已经早就被作为说唱的题材。徐渭《南词叙录》载“宋元旧篇”中有《赵贞女蔡二郎》,注云:“即旧伯喈弃亲背妇,为暴雷震死。里俗妄作也,实为戏文之首。”可见《赵贞女》的结局是蔡伯喈因为抛弃父母,背叛妻子而被暴雷震死。故事的内容与结局都与历史上的蔡邕不合,所以徐渭说它是“里俗妄作”。后来,在元末明初,被高明改编为《琵琶记》,让蔡伯喈赵五娘夫妻团聚,然后与牛小姐一起回家祭扫父母,成为南戏的代表作。

王魁与焦桂英的故事也是流传极广的一个,至今仍然是一些剧种的上演曲目(《活捉王魁》)。故事描写王魁下第后,遇到焦桂英,焦桂英为他安排了生活需要的一切,让他安心读书。王魁要进京赶考,与桂英在海神庙盟誓,与桂英永不相负。后来,王魁考中状元,就背信弃义,与崔氏结为夫妻。他被授为徐州佥判。桂英不知道王魁已经背弃了她,听说王魁中了状元,十分高兴,盼望王魁快一点来迎娶她。她派一个仆人拿着书信去见王魁,王魁大怒,不接受书信。桂英悲愤之余,自刎而死。一天晚上,王魁在南都试院,见有一个人从灯下出来,原来是桂英的鬼魂。王魁向桂英求饶,桂英不允,将他活捉而去。徐渭《南词叙录》的“宋元旧篇”中也有《王魁负桂英》,注中说:“王魁名俊民,以状元及第,亦里俗妄作也。”王俊民是宋嘉年间(1056-1063)状元,其实王魁故事在唐代已经出现(见唐人《异闻录》),不一定是以王俊民为原型创作的。

4.南戏的音乐

南戏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在音乐和表演上的进步性与灵活性。

从现存宋代南戏的残文看,南戏既袭用了大曲和词调的音乐,如《熙州三台》《满园春》《贺新郎》《倾杯序》《少年游》《梅子黄时雨》等以外,又广泛吸收民间的所谓“村坊小曲”,如《两休休》《絮婆婆》《石竹花》《木丫牙》《美中美》等,使其音乐更加生动活泼,更接近人们的生活,因而也就更受人们的喜爱。

南戏不受严格的宫调限制,所谓“不叶宫调”,“本无宫调”,是指乐曲的定音可随演员能力随意高低,不一定非得要合某宫某调。一般人,尤其是一般的“畸农、士女”,更可以根据自己的声音条件,起高起低,所谓“随口令”就是这个意思。这样,降低了表演的难度,使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表演(至少是自娱自唱)的行列中来。这种情况,在现在有些剧种剧团中依然存在。

南戏的“不叶宫调”,并非完全没有规矩法则,徐渭《南词叙录》说:“南曲固无宫调,然曲之次第,须用声相邻以为一套,其间亦自有类辈,不可乱也。如《黄莺儿》则继之以《簇御林》;《画眉序》则继之以《滴溜子》之类,自有一定之序。”上面已经说到,南戏的“无宫调”,仅仅是没有固定音高而已,而各曲调的调性调式依然存在。所以,在不同曲调的连接上,就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所谓“声相邻”,就是指同调高同调式,或不同调高不同调式,但属于关系调的几首曲调,方可连接成为“一套”,也就是组成一个“套曲”。

南戏从一开始,就不像元杂剧那样一折戏只许由一人演唱,其他人则只念不唱。如生唱则旦不唱,称“生本”;旦唱则生不唱,称“旦本”。南戏中人人可以唱,不仅可以独唱,还可以对唱、合唱,大大增加了它的表现力。

宋代的戏剧,还没有形成压倒的优势,虽然它在“散乐传学教坊十三部”中被称为“正色”,但是它的力量还比较微薄,只是整个散乐百戏表演中的一个部分,元代以后,戏剧才真正蔚为大观。

宋代的器乐

1.新乐器的出现

宋代出现了一些新的乐器,一些旧的乐器也得到进一步改善,其中最重要的是以马尾做弓的乐器——马尾胡琴的出现。

奚琴在宋代被称为“嵇琴”,演奏技法得到很大提高。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有一位叫徐衍的教坊乐工,在一次演奏中,一根弦突然断了,但他并没有停下来换琴或者换弦,而是把后面的乐曲在剩下的一根弦上完成了,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也显示了徐衍演奏技艺的高超。

但是奚琴和轧筝都是用竹片做弓,音色想来不会太优美。北宋时期,用马尾做弓的拉弦乐器终于出现了。

北宋时的沈括在《梦溪笔谈》卷五中有一首诗:

马尾胡琴随汉车,曲声犹自怨单于。

弯弓莫射云中雁,归雁如今不见书。

这是沈括写给军士们唱的五首歌中的第三首。从歌词看,这些“随汉车”的少数民族应该是俘虏,唱歌的应该是押解他们的军士。马尾胡琴大概也就是随着这些俘虏一起,被传入了内地。

宋代出现了一些新的吹管乐器,主要有:拱宸管、官笛、羌笛、小孤笛、鹧鸪、扈圣、七星、横箫、竖箫、倍四、银字中管、中管倍五等。

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弦乐器,主要有:琴、葫芦琴、渤海琴、双韵等。

这些新乐器,尤其是马尾胡琴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

2.民间的器乐合奏

宋代市民阶层的勃兴,使得市井文化也相对繁荣。在勾栏瓦肆和茶楼酒肆中多有文艺表演。《都城纪胜》记载说:“有都城子弟占此会聚,习学乐器,或唱叫之类,谓之‘挂牌儿’。”周密《武林旧事》“酒楼”条也说:“又在吹箫、弹阮、息气、锣板、歌唱、散耍等人,谓之‘赶趁’。”演出的节目中,有一种纯粹的器乐合奏出现,如细乐、清乐、小乐器等。

这种器乐合奏,比之雅乐系统的器乐合奏和教坊大乐,所用乐器要少得多,尤其是基本不用鼓类的乐器,显得更为优美抒情一些。

细乐,据吴自牧《梦粱录》和耐得翁《都城纪胜》等记载,是用箫、笙、篥、嵇琴、方响等乐器演奏,“其音韵清且美也”(《梦粱录》卷二十)。

清乐,据吴自牧《梦粱录》和耐得翁《都城纪胜》等记载,是“比马后乐,加方响、笙与龙笛,用小提鼓”。什么是马后乐?宋代的宫廷鼓吹乐称“随军番部大乐”,用于贴近皇帝御驾的仪仗行列,多由禁军或内监掌握,而不属鼓吹署。规模较小的活动中,则由禁军选拔组成“马后乐”。据周密《武林旧事》载,马后乐有拍板、篥、笛、提鼓、札子,加上方响、笙、龙笛就是清乐。“其声音亦清细轻雅,殊可入听”(《梦粱录》)。

小乐器,是由一两种乐器合奏的形式,如双韵(小阮)合阮咸、嵇琴合箫管、琴合葫芦琴,或者独打方响等。

3.宋代的古琴艺术

中国幅员辽阔,纵横千里,山川风物各异,文化传统与审美情趣也有很大差异,在艺术上形成了众多的流派,古琴也是如此。宋代琴家,由于演奏风格、师承渊源及个人气质的不同,已形成了偏于刚劲的京师、偏于清丽的江西与融二者之长的两浙等派别。

浙派的创始人是南宋的郭沔。郭沔,字楚望。永嘉(今浙江温州)人。这一派虽说融刚劲与清丽的风格于一体,但受江南风物的影响,仍以清丽柔和为主。郭沔一生清贫,曾一度在官僚张岩家当过清客,后来隐居于湖南衡山附近的小山村。他的代表作是《潇湘水云》,此外,还有《泛沧浪》《秋风》《春雨》《步月》等。

郭沔的再传弟子徐天明祖孙四代均驰名琴坛,被尊为“徐门正传”,对浙派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同类推荐
  •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讲述了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是爱美的民族。所以,从远古开始,礼和乐就被提到很高的地位。孔子教学生的六种教材——《诗》《书》《礼》《易》《乐》《春秋》中,有《礼》和《乐》;孔子教学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和乐居于前两位。目中的重要性。古人说“礼别异,乐和同”,意思是说“礼”是用来别尊卑,序长幼的。也就是通过礼的规定,来制定一种社会赖以稳定的等级秩序。而“乐”,则是求得一种没有尊卑长幼之分的平等与融合,以达到社会的和谐.孔子就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过于礼。”
  • 著名交响曲欣赏

    著名交响曲欣赏

    本书文字浅显易懂,并包含了一部分曲谱,能指导读者怎样去了解欣赏一部交响乐名曲,其中包含了交响乐名曲的评论与指导性欣赏。适合大众阅读,《著名交响曲欣赏》定位为交响乐知识普及型书籍,收集了各种世界闻名的交响乐名曲,并对其进行了讲解与分析,阅读价值高。,以及名曲诞生的历史,以及音乐人创作的背景、故事等。其中囊括了巴赫、莫扎特、贝多芬、李斯特等的许多世界名曲
  • 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

    我们就是要通过彰显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特征,维护中华文化的本土化和多样化,这是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事情。而对于每一个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来说,可以通过本书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辉煌文化,学习民族先人的聪明才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并能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
  • 米芾与“米家山”画法

    米芾与“米家山”画法

    米芾与“米家山”画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

    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

    我国第一部研究整理中国二三十年代流行歌曲断代史的专著。叙述的是从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问世到1949年中国大陆不再唱流行歌曲为止,二十多年间流行歌坛的风云变幻。在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流行音乐仍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和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同步前进,引领了从中国大陆到东南亚一带流行音乐的潮流,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上的大国风范。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的宝贵财富。该书通过对22位作曲家、38位词作家和43位歌星、29位演唱电影歌曲的电影明星的介绍、研究,展示了那二十多年间中国流行歌坛的几度辉煌。以如此恢弘的规模提供如此博大和厚重的信息量,在全国范围内无第二部作品。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不做乖女人

    不做乖女人

    相信只有做强势的女人,才能拥有强势的命运,所以我们立志不做乖女人,在爱情面前一样强势,不做作、不装纯。
  • 茶道:中国生活艺术读本

    茶道:中国生活艺术读本

    茶是一种生活状态的表现,也是生命积淀的形象化表述。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茶不是一种简单的生活消费品,而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了解茶道,才能了解中国人的生活之道。中国人对茶倾注了极大的热忱,也将自己的生命意识灌注到了茶香、茶话、茶情之中。从茶杯中氤氲飘起的水雾,就像中国人轻松自如的处世状态;浸泡在茶壶中的芬芳,就像中国人淡雅闲适的生活情怀。这便是茶之道,也是中国人的生活之道和艺术之道。
  • 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侦探故事(影响你一生的名著)

    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侦探故事(影响你一生的名著)

    有一种东西叫做钻石,如天上的星星,风雨的岁月和空间,凝固成人类精神的永恒,它跨越了国界、语言、年龄。“注音版影响孩子一生的名著”系列图书,每一本都是你生命中不可不读的经典。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今昔尚无忧

    今昔尚无忧

    她带着三世的记忆在乱世降生,唯有一个念想:平安简单的过一辈子。可命运却带着她在乱世飘零中遇见了一个又一个不平凡,不简单。当岁月流逝,青梅渐黄,竹马已逝,被改变的除了她,还有曾经最亲密无间的人……究竟是情愿深锁自己的羽翼在温柔的牢笼中沉沦!
  • 宫

    “那年你对我说,人生最难的事情是‘坚持’,你还说,如果我有灵魄,就来到你身边,生为男子就助你夺天下,生为女子就成为你的妻。这一世,我是男子,帮你得到了安稳的天下,下一世,我要成为你的妻,和你比翼双飞……”
  • 每天读点金融史2

    每天读点金融史2

    《每天读点金融史2:影响世界的金融巨头》为系列丛书的第二册,详细介绍了九大金融巨头的成长历史,对他们在创业中所显现的创新精神、在经营管理中所表现出的智慧和韬略,以及在处理各种复杂的政经关系、人际关系中所运用的各种方法和手腕进行了介绍。《每天读点金融史》系列丛书以金融史为主线,把一百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和金融格局演变的巨幅画卷为你徐徐拉开,是你理解世界经济的格局演变与未来走向的理想读物。 “金融只是一种手段,关键看使用者的目的。”这句关于金融的著名论断写在这里与读者诸君分享。
  • 魅力男人气质何来

    魅力男人气质何来

    如果说女人可以凭借姿色、温柔去挑战男人,那么男人就可以气质、魅力去挑战事业。气质:如果一个男人没气质,那他的人生并不完美;如果一个男人没有气质,就犹如“脊椎”病变的人,“屹立不倒”只能是一句空话。如果一个男人没有气质,他必将沦为弱者。魅力:男人应有魅力。魅力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它不可能同任何卑贱的东西联系起来。自信的男人有魅力:自信的男人总是将神话变成现实,他们的生活的每一天都放射着自信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