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4800000010

第10章 秦汉时期的音乐(3)

皇帝带领百官到专门表演大型节目的平乐馆观看百戏,这里有供表演用的很大的广场。首先上场的是摔跤角力的“角”一对对摔跤手在场上翻滚扑跌。大力士们化装成古代的力士乌获,举起一只只巨大的铜鼎。芦席上立有一排排的戈矛,锋利的尖刃相对,狭窄得只容一人穿过,演员们以各种动作在其中穿梭往来。表演杂耍的演员把圆球和刀剑抛上抛下。在广场的两根立柱上,高高地悬着一条长索,两位演员在上面表演,最难得的是她们能在细细的绳索上交错而过。武术杂耍表演完后,是歌舞马戏,场中很快地布置起巍峨的高山,冈峦重叠,山上草木葱茏,长满了朱草灵芝。演员们化装成各路神仙,也有的化装成虎豹熊罴,嬉戏歌舞,鼓瑟吹篪。化装成娥皇女英的女演员坐在山上歌唱,声音纾徐清亮;化装成仙人洪涯的演员身穿羽毛织成的衣裳站在那里指挥。一曲未完,朵朵白云飘过,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在重楼上,有人滚动大石,就像轰轰隆隆的雷声。这时,一只由演员装扮的长八十丈的巨兽跑进场中,表演鱼龙曼衍之戏,还有演员装扮的熊虎搏攫,猿猴登攀,怪兽大鸟在场中跑来跑去,白象舞动着长鼻,大鱼变化成龙。此外,还有水人弄蛇,吞刀吐火的表演。然后,表演了带有戏剧情节的杀虎不成,反而被虎所食的《东海黄公》。最后,由百匹骏马拖着的戏车进场,车上插着高高的木杆。少年演员在百尺杆上上下翻飞,表演着各种惊险的动作,他们突然从杆上后倒,就像失足一样,引来观众的一阵惊呼,仔细一看,才看见他们用脚后跟反挂在杆上。各种各样的表演令人恫心骇耳,心醉神迷。

不仅为皇室表演的平乐观有这种大型的百戏表演,达官显贵们也都广蓄僮奴歌伎,在家中表演百戏。从山东临沂汉墓出土的著名的汉代百戏画像石上,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表演。

李延年和汉代著名音乐家

1.协律都尉李延年

两汉的艺术是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的,比如绘画、书法、雕塑、篆刻等等,音乐舞蹈也不例外。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许多优秀的艺术家,许多伟大艺术品的作者,却没有留下姓名。比如堪称神品的《礼器碑》《乙瑛碑》《张迁碑》《曹全碑》等许多著名的汉碑,那些被后人视为经典的汉印,作者是谁,也许永远也不会有人知道。同样,汉代著名的音乐家,我们也知之甚少。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西汉的李延年、司马相如和东汉的蔡邕。

前面已经谈到,汉武帝时曾经大兴乐府,对音乐文化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整理工作,而董理其事的,就是协律都尉李延年,参与其事的,有大文学家、音乐家司马相如。

李延年,中山人(今河北定县一带),本来是个受过腐刑的乐工,精通音乐,能歌善舞,能为新变声。“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有一次,他为汉武帝表演,唱了一首歌: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汉武帝听了以后叹息说:“人间哪有这样的美女。”当时平阳公主在座,就对汉武帝说:“李延年的妹妹就是这样的美女。”武帝召她来一见,果然是人间绝色,而且同样能歌善舞。于是得到汉武帝的宠幸,这就是著名的李夫人。因为这层关系,李延年也得到汉武帝的重用。后来,武帝兴乐府协律之事,就让他当了协律都尉,主持全部工作,还把司马相如等著名文人派做他的助手。

他的作曲水平很高,曾为司马相如等文人所写的诗词配曲,又善于将旧曲翻新,他利用张骞从西域带回《摩诃兜勒》编为二十八首“鼓吹新声”,用来作为乐府仪仗之乐。他为汉武帝作《郊祀歌》十九首,用于皇家祭祀乐舞。

李延年把乐府所搜集的大量民间乐歌进行加工整理,并编配新曲,广为流传,对当时民间乐舞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李延年对汉代音乐风格的形成及我国后来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司马相如

参与乐府协律工作的司马相如,是西汉著名的辞赋大家,曾因《子虚赋》《上林赋》等受到汉武帝的宠幸,也因此名垂青史。他不仅是一位了不起的文学家,还是一位了不起的音乐家,尤善古琴。相传他还没有被汉武帝赏识之前,落魄成都,有一次应朋友邀请,去邛崃富户卓王孙家做客,被新寡在家的卓文君的美貌所打动,用古琴弹唱了一曲《凤求凰》: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冰雪聪明的卓文君听出了曲中的爱意,她也深深地被司马相如的人品才气所吸引。但是她知道,势利的父亲是不会将她许配给贫穷的司马相如的。于是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与司马相如私奔,成就了中国文学史音乐史上的一段佳话。

3.蔡 邕

东汉的著名音乐家,大概非蔡邕莫属了。

蔡邕,字伯喈,东汉末年陈留圉人(今河南杞县南)。他是东汉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史学家、书法家、音乐家。写了大量的诗、赋、碑、诔和《独断》《劝学》等。他书写的《熹平石经》,被立于太学,每天都有许多人来摩写校对。据说每天来的车都有上千辆,连路都堵塞断了。其残石至今犹存,代表了当时隶书的最高水平。他善弹琴,会作曲,相传著名的《蔡氏五弄》——《游春》《渌水》《幽居》《坐愁》《秋思》就是他所作的。

他的琴弹得很好,甚至惊动了皇帝,汉桓帝就让陈留太守送蔡邕进京。蔡邕不愿意去,但又不得不去,走到河南偃师,就称病不去了。

后来董卓专权,征召蔡邕到京,蔡邕不得已入朝,官中郎将,所以又称他为“蔡中郎”。

有一次,有人用桐木烧火做饭,蔡邕在旁边听到桐木炸裂的声音,说:“这是一块制琴的好材料。”他马上跑过去,把已经点着了的桐木抢出来。后来他用这块桐木制成一张古琴,音色非常好,成为稀世珍宝。因为琴尾已经烧焦,所以就被称做“焦尾琴”。

和这个故事相类似的还有“柯亭笛”。

有一年,蔡邕到浙江会稽避难,住在一个名叫柯亭的地方。柯亭的住房用竹竿做椽子,十分别致。一天饭后,蔡邕在屋檐下散步,观赏新居,发现东间第十六根竹椽与众不同,当即把这根竹子换下来,做成笛子,音色果然十分美妙,这支笛子也就被叫做“柯亭笛”。据说此笛后来落在东晋时的吹笛高手桓伊手中,他常常用它来演奏。

两汉时期的乐器

两汉时期,有一些新的乐器出现,一些旧有的乐器也得到很大的发展。

秦代出现的弹拨乐器弦鼗,在两汉时期得到广泛使用,被称为“秦琵琶”。它的柄较长,音箱两面蒙皮。大约在公元105年前后,乌孙公主下嫁昆弥,路途遥远,而许多中原乐器,如琴、瑟、筝、筑等,都不适合马上演奏。所以乐工们制作了一种新乐器,音箱是圆形的,两面用木制,柄短,有十二音柱,四弦。当时被称为“秦汉子”,后来被称为“汉琵琶”。实际上是后来阮咸的前身。

汉代出现的最重要的弹弦乐器是箜篌。

汉族地区的箜篌是横卧的,样子和琴、瑟相似。称为“卧箜篌”,又叫“坎侯”。《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说自己“十五弹箜篌”,所弹的就应该是这种卧箜篌。据说汉武帝命乐工侯晖依琴所作。大约在公元二世纪汉灵帝时,从西域传入一种可以在马上演奏的箜篌,形状像小小的竖琴,被称为“竖箜篌”。汉代的军乐,如骑吹曲等所谓“军中马上”所奏的音乐,用的就是这种竖箜篌。

吹管乐器中,最重要的是竖吹的箫和横吹的笛的出现。

先秦时期所说的笛、箫,都不是后代竖吹的箫和横吹的笛。那时所说的箫,是指排箫;而笛,似乎只是定音高的竹管。

竖吹的箫的出现,大概和羌族使用的羌笛的传入有关。羌笛竖吹,四孔,后来京房在后面加了一孔,才成为五孔的箫。

横吹的笛大约是汉武帝时期出现的,据说是张骞通西域传入的。

吹奏乐器中,还出现了两种少数民族的乐器。一种是笳,又称“胡笳”,一种是角。

笳是什么样子,今天已经不太清楚了。大约最初是把芦叶卷起来吹,就是笳。后来把卷起的芦叶装在管子上,但是管子是没有音孔的,所以大概也不能吹出复杂的旋律。后来,芦叶演变成芦哨,管子上面有了音孔,就成了后代很重要的吹管乐器筚篥了。

最早出现的角,大约就是天然的动物角,后来出现用铜、木、皮革、竹等仿造的。在唐宋人的诗词中,都还有很多对角的描写。

汉代的打击乐器,新出现的是“节”。前面介绍“相和歌”的时候,说到这种表演是“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节,是一种皮制的小口袋,中间填满糠,表演者用手敲击发声。

同类推荐
  •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

    由于山陕、河北两地人民在语言、美学风格等方面有差异,到北京和河北演出的山陕梆子必然发生河北化,这成为河北梆子诞生的基础。河北化的山陕梆子即河北梆子。在乾隆盛世,歌舞升平,物阜民丰,为了迎合清朝统治者之所好,全国各地的戏曲班子纷纷进京献艺,形成了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局面。乾隆三十九年以前,山陕梆子在北京戏坛并无太大的影响,直至著名的秦腔艺人魏长生进京演出,才使局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河北梆子》适合大众阅读。
  • 西方音乐简史

    西方音乐简史

    该书概括地介绍了西方音乐的发展过程,力求简明阐述了各个时期的风格特点和重要作曲家及著名作品。全书分为六卷,如第一卷古代音乐这一阶段的西方音乐的主要事情及整体状况进行了横向的飞类叙述,最后一卷为现代音乐,介绍了20世纪西方音乐的成就及其多分化发展态势。
  • 中国音乐故事

    中国音乐故事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中国音乐故事》主要内容包括:伶伦制律、最早的情歌、夔是人还是兽、姜子牙歌动西伯侯、孔子闻《韶》、孔子学琴、宁戚敲牛角歌动齐桓公、伯牙学琴、囚车里的歌声、师旷奏乐、师旷以琴撞晋平公、师文学琴、百里奚听歌认妻等
  • 西方音乐故事

    西方音乐故事

    《西方音乐故事》收集了数十篇古今西方著名音乐家的逸闻趣事。本书定位为西方音乐知识普及类书籍,以浅显易懂的文字与叙述方法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了莫扎特、肖邦等西方著名作曲家与音乐的不解之缘,并囊括了许多世界名曲的起源及发展创作背后的故事
  • 米芾与“米家山”画法

    米芾与“米家山”画法

    米芾与“米家山”画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实用商务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商务文书写作大全

    日常商务信是指商业机构、公司、企业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处理的一些有关的事务性书信来往。其作用是维持商业经营的正常运转,处理一些必要的商业事务,作为一些贸易活动中的过渡性、衔接性环节,保证商业活动的正常开展。
  • 历史常识悦读

    历史常识悦读

    收录了从“创世之初”到新中国成立之间的中国历史常识,并配有大量插图,引领你走进历史的天空。从中窥视历史前进的脚步。读史使人明智。历史作为一面镜子,为人类记录着时代的交替与更新。从历史中可以获知我们的先人祖辈们的丰功伟绩和过锚褥失,我们吸取他们成功的经验,同样深记他们失败的教训。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责任(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

    责任(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

    针对当代少年儿童应具备素质,把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按关键词归类,精编成《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责任》。精选五十多篇小故事,每个故事后设计有“换位思考”与“成长感悟”小栏目。用以充分调动孩子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给孩子们以无限启迪。书中故事娓娓道来,插图生动有趣,可让孩子们在快乐的阅读中收获知识。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资治通鉴·菁华(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资治通鉴·菁华(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一部让毛泽东读了17遍的枕边书!解读历史得与失的史学巨著,纵论上下千年的治乱与兴衰!体悟封建王朝的更迭与轮替,品味风云人物的交错与变幻!
  • 暗界主宰之废材登峰

    暗界主宰之废材登峰

    我不入地狱,却成了黑暗世界的主宰。令西方众神闻风丧胆,东方众神谈我色变。当我站在宇宙之巅回首自己走过的足迹,才发现不过是梦浮心间。
  • 必知的世界战争

    必知的世界战争

    军事科技是一切科学技术的先锋,能够极大地促进基础科技的发展。军事战争既有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也有进行武力占领践踏正义的侵略战争,但不论什么战争,都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我们都应当避免发生。军事人物既有和平的护卫者,也有发动战争的恶魔。无论是军事领袖,还是元帅将领或英雄,他们都是人类和平的守护神,是人类正义的化身和良知的体现,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大无畏的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和发扬,让其精神永垂不朽。军事历史是我们了解人类发展的主要窗口。224053
  •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从家族角度出发,通过多种史料还原历史细节,以通俗的笔法对大唐王朝李氏家族进行重新解读。帝王、权臣、英雄、宦官,你方唱罢我登场。李唐王朝造就的历史,无不显示出它的残酷与不可抗拒。兄弟相残、家族之争、奴才欺主……一幕幕的血腥书写着李氏家族的历史。围绕李氏家族的传承和纷争,再现大唐帝国的兴亡史。大唐王朝是让我们为之自豪的一座历史巅峰,大唐盛世的辉煌始终令我们向往。这个气势磅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帝国给后人留下了无数遐想与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