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7800000025

第25章 人 才并重,行管人之道(3)

(5)客户满意率。这是一个很重要也很有特色的指标。它以被服务的客户的满意程度来考核工程师的工作业绩,考核人既不是公司的员工也不是公司的经理,而是第三方,完全独立于GTEC之外,以求公正。

大量的公司都给员工定指标,这个做法一点都不罕见。但是,很多指标比较单一,或是简单。GTEC的考核有一点值得称赞,它对员工的考核不仅仅是凭一个指标,而是综合多种因素,考核多项指标,而且每项指标都互相影响。如果工程师对case反应快,领取许多的case,但是解决case的时间花得太多,所花成本就会增加。如果一个工程师解决问题很快、很多,但是客户满意率不高,那么他的业绩也要大打折扣。

单从表面来说,指标多了的确很麻烦,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它对人的培养与锻炼却非常的有益。每一项指标都是一个能力的体现,而每个指标都互相影响,工程师要合格并做到十分优秀,必须统筹兼顾每个指标,而不是只注重某一个指标,以至于出现“跛脚”的现象。于是,工程师得努力把每个指标都做到极致了。而真正把每个指标都做好了,工程师的能力自然就比较全面了。

令人欣慰的是,所有的这些指标对于员工、主管和经理都是公开的。GTEC设计了一套数字化表格,将所有的这些指标反映在一张表格上,而且是动态的,每个人都可以随时看到。这一表格的发明者叫李万钧,是GTEC最资深的工程师之一,现已调往微软总部工作。

受飞机仪表盘的启发,李万钧发明了这一“表格”。飞机的零件成千上万,如果要一个个都顾及到,飞行员还能飞行吗?于是,飞机的制造者不断地改造着飞机的仪表系统,尽最大的可能让飞机上所有的部件与状况都在一个仪表盘上体现出来,在飞行的时候操作简单方便。飞机仪表盘的存在与发展启发了李万钧,他在设计GTEC的数字化表格时也尽可能地将全部的指标放在了一起,让所有看的人一目了然。

从这一考核系统里,员工不仅能看到自己做了多少工作,而且能清楚地看到别人做了哪些工作。不仅如此,每个小组、每个部门的整体工作业绩也都在上面一清二楚。个人做得怎样,部门做得怎样,工程师可以与同一个小组的工程师相比较,每个小组可以一体化地与兄弟组比较,部门与部门之间也可以相互比较。

这样一个仪表系统,一个最大的贡献是使所有的业绩都公开化,这就为公平、公正地处理员工事务打下了基础。

GTEC为员工的发展设定了多条道路,无论是技术路线、项目路线、管理路线,每个工程师什么时候该晋升,是高级工程师或专家级工程师,还是项目主管、部门经理,考核系统是一个重要的依据。即使你默默无闻,不善言辞,不接近领导也会很客观很公正地把你的业绩体现在表格上。

徐欣进入GTEC后,不到半个月就转为了正式的工程师,突破了一般需要几个月转正的规定。这个转变并不是因为他有什么关系,而是因为他的工作实绩,而这种实绩在表格上都一目了然,因此没有人会觉得这不公平。

另一个故事是陆沁。每个月他的case量都高出一般员工2~3倍;而且客户满意率也都在99%以上,所以当他被唐骏评定为“总经理杰出贡献奖”时,每个人都很服气。因为所有的实绩都清楚地写在了数字表格上,没有人有疑问。而这样的机会,对于每个员工都是平等的,如果你做得更好也同样可以获得同样的晋升和荣誉。

“正是这样公开、公平的考核方式,对人的肯定评价标准很明白易懂,所以,GTEC形成了一种氛围,大家都努力地去做更多的case,并努力地学习更多的知识,把每一个问题解决得更好。而不用花心思去接近领导,讨好领导。”很多工程师谈起这一考核方式都有一样的感受。

数字化表格上,还有部门和每个小组的业绩情况,因此,部门与部门、小组与小组间的比较也在随时进行着。而且从某种程度上看,对团队的考核,可能比对个人的考核更看重。

对于那些聪明的青年人,都有一个共性,不怕多吃苦、多干活,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付出能否得到充分的肯定和认可。所以,制定一个客观的标准,依据这一标准公开地考核每个员工,是极其重要的。

GTEC的员工,特别是一些有过工作经历的员工常常在一起讨论,为什么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青年人总有不得志的抱怨,或是怀才不遇。现在看来,不是他们不能干,而是考核人的标准不清晰,甚至太模糊。有的地方基本就没有标准,即便有标准,也基本是“一言堂”。公正的领导还好,如果领导稍有不公,对人的评价就只能凭主观判断与印象。因为这种评判标准的模糊,于是,更多的人不是把心思放在工作上,而是琢磨如何接近领导,引起领导的重视与注意。

这种公开透明的管理,还带来一个好处,人力资源的管理更加有序。

进入微软是非常严格的,每进一个人都要有相当的数据来证明进这个人是必须的。微软有一个指标,一般而言,员工的工作时间中,66%用于工作比较正常,因为还必须有足够的时间让员工进行学习和交流或处理其他事务;如果超过66%,那么员工的工作时间就过头了,这个时候就要考虑增加人员了。

判断是否要进入的参考数据便是这个数字化表格。依据这一数字化表格,经理人非常清楚地知道,员工的工作负荷怎样,工作时间是否超过了66%。因为在考核的数据中,就有“Utilization(利用率)”一项,清楚地记录着员工有多少时间用于case的处理上。根据这个数据,部门经理、部门总经理和总经理可以随时地知道哪个部门需要增加人员。

6一年3次奖励和永久“光荣榜”

踏进GTEC大厦20层,走廊的墙壁上有一排画廊,引人瞩目。画廊的主题是“光荣榜”,主角都是GTEC的获奖工程师。

“光荣榜”做得极其别致,每个人有一幅彩色的照片,有奖项名称、获奖时间等,然后还有员工的一段话。每段话都是员工用心写的,有些话写得很有哲理,令人回味。比如:“人生就是这样,今天你付出别人不能付出的努力,明天你得到的一定是别人想得到又得不到的人生——杰瑞”。

这个光荣榜的制作者是赵志远。1997年唐骏组建大中华区技术支持中心时,从美国和香港请来4个工程师来帮忙,其中一个就是赵志远。他回忆,中心初创的日子,因为大家都是搞技术出身,做Business是头一遭,所以许多工作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他说:“回想起来,有两件事为中心打下了好基础,一是勤奋刻苦的工作风气。那时的中心处开创期,百业待兴,凌晨12点以后回旅馆是家常便饭;另一件就是优秀员工奖。当时,亲自设计了EOM光荣榜,并亲手把光荣榜挂在了20楼的办公室旁,’目的就是激励每个员工。”

后来,这个光荣榜把20楼的走廊挂满了,挂不下了,又挂到了其他楼层。5年之后,赵志远从总部重回GTEC,第一印象便是,当初的精神仍在继续传承、发扬光大。

从1998年4月第1次评选优秀员工奖起,到2002年4月,已获得优秀员工奖的员工达到了124人次。这个数字接近GTEC员工数的近1/3。

5年时间,能评出这样多的优秀员工,与GTEC的奖励方法有关。

GTEC评选优秀员工与众不同,不是到年终岁尾1年评1次,而是1年评3次,平均4个月1次。唐骏当时在设定这个奖的时候用意很清楚,就是要及时给员工以奖励,最好是在第一时间给员工奖励。

“奖励是什么?是用来鼓励人、激励人的。激励的最佳状态是什么?就是让被奖励者在最需要的时候,获得最大的心理满足!这样的奖励才有效果。如果一个员工做得很好,希望得到单位的认可,在他最想得到的时候,可单位却迟迟不给他,那么等他不想要的时候,即使你给他,他也无所谓了。这样的奖励大打折扣,甚至会失去效果。所以,奖励也是要讲究时效性的。”唐骏解释。

GTEC远程支持的工作模式,决定了这里的员工大多在公司里上班。由于长时间在计算机前工作,年复一年,工程师的激情很容易消耗。通常员工的业绩在第三四个月时就走下坡路,选在4个月左右奖励1次,对员工的积极性很有调动作用。换句话说,对于技术支持工程师而言,给予奖励,1年太久,而4个月左右比较合适,这时最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奖励效果也最佳。

正是出于这种理念,GTEC在唐骏任职期间,基本坚持每4个月对员工奖励1次。前5年正好奖励了15次。

不过,每次奖励多少名优秀员工却没有定数。最少的1次只有两人,而最多的1次达到了19人。谁是优秀员工,经理们不发表意见,全部由员工投票产生,名额不限。“他们充分相信员工的判断力,员工说你优秀,你就优秀,就给你奖励,用不着他们再去作判断。”唐骏说。

GTEC可以放手做到这一点,有一个自然的基础,这就是全部业务考核都透明化。因为在内部网上,所有的员工随时随地可以看到自己和他人的工作业绩,自己在部门处于什么水平,在整个中心处于什么水准,一清二楚,突出的人也一目了然。评选出来的优秀员工基本没有什么争议,投票也很一致。

因为把评优的投票权交给了员工,使得中心“让他人更伟大”的指导思想也得到了更好的贯彻。因为要让员工都了解你,除了网上的表格、数字还不够,还必须与其他员工有更好地配合,特别是当别人遇到困难、请求帮助的时候,不会漠然处之,而是积极主动地去帮助他人。不是说GTEC的员工帮助他人都是为了评奖,但是,这个评奖制度从另一个方面更透彻地推广了这一理念,使一个比较空泛的理念和文化变得更加具体,而且有了制度保障。

除优秀员工奖之外,GTEC还设立了年度特别奖、最佳团队奖、总经理杰出奖、年度杰出奖和杰出贡献奖。这些奖项与优秀员工奖又不一样,这些奖不再由员工投票,而由管理层提名投票产生。

之所以再设这样多的奖项,出发点还是一个,满足员工的心理和精神需要,更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优秀的人也是分层次的。当优秀员工越来越多的时候,再增加新的奖项,拉开档次,设立更高级别的奖励,无疑会给员工更大的满足感。

唐骏解释:“如果优秀员工许多人能得到,那么,从人的心理角度来看,时间一长这种奖励的力度与分量也就不够了。设立更多高级别的奖项就会把优秀人群中的潜质进一步发掘出来,也使得更优秀的人能够获取更大程度上的认可。”

这样分层次的奖励,绝不是GTEC的独创,整个微软都是这么做的。微软每年都会召开大型的全球年会,分布于全球的分公司代表从四面八方赶来,最多的时候有1万多人参加。在这样的场合,除了总裁斯蒂夫·鲍尔默的激情演讲,还会颁发一系列的奖励。

奖励的类别有多种。唐骏本人就曾获得过很多。比如,比尔·盖茨总裁杰出贡献奖、亚洲地区最佳经理奖、全球Pss(技术支持)部门最佳管理奖、亚洲年度杰出贡献奖、微软公司最高荣誉奖。从这些奖励的品种就可以看出,微软的奖励也是变化的、创新的。原则只有一个,只要做得好,就能得到认同,不会受到指标的限制。

与微软总部有所不同的是,除了纪念品,GTEC承袭了中国企业的管理经验,创造了“光荣榜”。获奖者都在光荣榜上体现出来,而且是长时期的。

“光荣榜”的方法,中国人从小就熟知并体验过:教室的后方,有一块黑板,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光荣榜。谁的作业做得好、发言好、礼貌好都会在上面有所记录,或是小红旗、小红花,或是五角星。谁的五角星多、小红旗多,谁就是好孩子。这样的光荣榜可能在美国看不到,但是,却是中国人最熟悉的奖励方式。不同的是,GTEC由于它的产生更有“科学”依据,大多由员工投票产生,所以可信度更高。

用微软的奖励理念,再加上中国人熟悉的表达形式,把所有获奖者都一一示众,对于外企来说,这应该也是一种创新吧?光荣榜里的每一位都是一个永久的明星。员工从这样的榜前走过,常常会激发员工许多的想法。没在榜上的想:“什么时候也能进入这个榜,在上面写上一段话啊?”已在榜上的想:“什么时候还能做得更好,拿更大的奖?”

7说你行,你就行

一种管理模式在一个公司或一个地方应用得很好、很有成效说明不了什么。一种理念和模式在GTEC成功了,在其他地方可以适用吗?唐骏到微软(中国)公司后,仅仅两个月,微软(中国)就有很大的改变,员工的办事和工作的态度有了很大改观。只要是有中国人的地方,GTEC的管理与文化就有它的生命力。有一个故事能证明这一点。

有一个销售员年计划销售200万美元。一开始,找他谈话。唐骏说:“吉米,这个目标很有挑战性,准能成功。”还说:“吉米,你可以向我提出3个要求,我会尽量来满足你。”他吃惊得愣了一下,心想:“他只是一个销售人员,从来没有总裁来满足属下的要求,还是当着大家的面。”吉米当场提了3个要求,唐骏当场满足了他2个要求,另1个要求会在一个星期内给予答复。他以为是开玩笑的,只是随口说说。没想到还真的当众立即就满足了他的要求。

唐骏说:“刚才怎么答应你的请求的?”他说:“很爽啊!”唐骏又说:“那好,如果你做了200万美元,能不能再做50万美元?”这一下把他给吓呆了。做销售的人十分惧怕提高销售额。他诚恳地说:“一定帮您做完200万美元,但千万别把指标提高。”唐骏又说:“不把你的指标提高。你告诉我,这50万是什么概念?”他想了想说:“20%多一点还算在情理之中。刚刚提要求的时候,您很爽快,那么我也爽一把。如果250万美元卖不了,把房子卖了、汽车卖了,再把微软的产品买下,完成你的指标。”

唐骏被吉米的话感动了。接着说:“在你卖房子前,有一个人的房子比你先卖了。我向你承诺,在你卖房子之前,一定先把自己的房子卖了。我在美国的房子也就值60—70万美元,补这50万美元是足够了。如果我的房子卖了还不够,对不起,你也得把房子卖了,把指标凑足。”吉米说:“老板您放心,不管怎样,也不会让您家的房子给卖了。”

这个故事说明什么?中美两国管理理念的不同。按照美国的经理人做法,给你下达指标,做好了,You OK!给你发奖金;做不到,连续两年,You out!解雇你。这种感觉不快乐!其实,吉米也是害怕加指标的,但是,只要让他有一种好的感觉,再难也会做。这是中国人的一种普遍心态,他要的是一种感觉,要的是领导很在乎你,很重视你。

同类推荐
  • 杰出男子汉青春讲义

    杰出男子汉青春讲义

    男子汉们,也许你正在独自面临这个社会中的种种挑战,也许你正在面临人生重大的选择,也许你正苦于找不到未来的发展方向……这12堂人生必修课让你体会到希望、自信、快乐和坚强……增长才干,找回曾失去的自信,告别平庸,告别人生的茫然。
  • 世界上最伟大的员工精神

    世界上最伟大的员工精神

    《世界上最伟大的员工精神》为职场中的每一个人提供了一套标准,我们可借此标准评判出哪些员工是真正优秀的员工。同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员工精神》还提供了相应的提升方法,企业可以按照这套标准和方法来培养员工,员王则可以以此作为提升自己的最佳参考书。
  • 六度人脉

    六度人脉

    20世纪60年代,“六度人脉”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Stanley Milgram提出并加以验证。最初“六度人脉”是政治圈与财经圈里高端人士必用的成功法则。后来,它以强大的趋势流行到到美、加、英、法、德、意、葡、日、韩、丹麦、荷兰、巴西等160多个国家,并开始进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 达成交易的完美谈判

    达成交易的完美谈判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是谈判者,大家同坐在社会这一巨大的谈判桌前。小到针头线脑,大到金融巨资;平凡到家庭主妇跟售货员讨价还价,卓越到商业巨子在商场上挥斥方遒。所有人都在经历着谈判、感受着谈判。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谈判大师,只有那些有心之人,才会从这本书中找到一条成功之路。
  • 人际交往8堂课

    人际交往8堂课

    每个人都有鲜明的性格特征、独特的处事方式,在社会人际交往中就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处事风格。为了适应人际发展,提高个人的沟通能力,我们需要主动塑造自己的形象,提升自己的沟通技巧。 本书详解了人际交往中常遇到的困惑,在帮你轻松掌握人际关系窍门的同时,培养你驾驭人际关系的能力,其中讲述的种种方法,能够更好地帮你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助你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
热门推荐
  • 向巴菲特学投资

    向巴菲特学投资

    本书从宏观的视野出发,以微观的操作细节为立足点,系统地介绍了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技巧和智慧。这些理念、技巧和智慧都是他用一生的投资经历证实过的,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一等俏农妇

    一等俏农妇

    一梦魂穿,成了怀胎十月临盆在即的产妇,某女仰天长叹:谁来教我咋生娃?月子第二天,因为连生两女,婆婆嫌弃,兄嫂欺负,撵了一家四口净身出户,全家住进阴森鬼屋。大冬天的,闹这一出,简直就是撵着他们一家子去死呢。行,你想要我死,我就偏不死!我还要活得好好的,扎瞎你们的狗眼!锅扫、箩篼、连盖,小器具养家糊口渡难关。改田、开荒、种粮,农作物自给自足管温饱。桑葚、桑蚕、蚕丝,一条龙发展创业奔小康。极品亲戚不多,三五个就能闹得家无宁日,且看某女发展致富的路上怎么调教了相公,养大了包子,收拾了极品,更发现了无数绝味美食。精彩片段一:糯米萌娃拉着她的手,弱弱的问:“娘亲,你生的是个啥?”某女干笑:“我也想知道是个啥,去问你爹,塞进个啥!”某男在外面很无辜的道:“娘子,我啥也没有塞啊!”精彩片段二:某女瞪着头顶上淌下来的雨水,咬牙切齿道:“该死的老巫婆,等我翻了身,看老娘怎么扎瞎你的眼!”某男无声凑过来,“娘子,别骂了,该睡觉哩!”某女怒吼:“睡你个头,这么大的雨,你也不怕被淹死!”本文一对一,男主干净几近透明。主打温馨小甜蜜,地道农家风。致富路上,夫妻携手,风雨同舟,养儿养女,一生无忧。
  • 惹火逃妻

    惹火逃妻

    人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同行,不求有结果,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遇到你。洛颜爱上他时,只有十八岁。那是她如何也忘不掉的岁月,狠狠地爱,重重地受伤,而后逃离,忘记。只是,她怎么也想不到,她花了五年时间忘记的男人,此刻会站在她的面前。带着凉薄的笑容,伸出修长冰冷的手掌,一切,都似曾相识,却恍如隔世。洛颜,好久不见。她从来没想过他们会再相见,以至于那一刻,她的心紧紧地收缩,连呼吸都忘记。更没想过,他会成为她的未婚夫。司徒冥,他变了。变得更懂得如何抓住一个女人的心。以至于他状似随意地说“我们订婚吧”,她会忘记拒绝,更忘记她现在宠她爱她的男友。是该矫正错情,连根拔起,还是该默默转身,不留一丝尘埃?是该沉没于他编制的华丽梦网中,还是该潇洒展翅,离开他的一切?【情景一】他斜靠在门边,挺拔的身影带着慵懒的气息,将愈发美丽的她包围在狭小的空间内。“承认吧,你从来没有忘记过我。”她细长的睫毛忽闪着,掩下一切,露出明媚的笑容,“冥少,你未免,自视过高。”“哦?”他的眉挑起,眼眸里晦暗如墨,“不妨让你好好回忆一下。”言语之间,他将口袋中泛黄的可爱信封打开,念了出来,“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她敏捷的大脑瞬间“轰”一声炸开,措手不及。他居然,还留着那封情书。【情景二】“原来这就是你跟我在一起的理由,为了保护她,将我推到风口浪尖上。”她笑得绝望,有如被什么狠狠抽过,心痛的感觉,不亚于当年。他看着眼前面色苍白却依旧妖娆绽放的女人,眼底划过一抹心疼。她再次转身离去,“我再也不要见到你,冥少,我们之间完了。”而他,却如尊贵的雕像一般,站立不动。洛颜,你还是和当年一样潇洒。男主司徒冥:说风就是雨,也不管天上有没有云。女主洛颜:敢爱敢恨,也敢在爱时大胆地说不爱。喜欢的亲们记得收藏哦(~o~)~zZ推荐陌陌的完结现代文《流舞》一夜纠缠,躺在她身侧的不是别人,是刚刚成为她老公的男人。她痴痴地看着他的侧脸,陌生的俊逸霸气,让她快要忘了两个人的关系。季泽洛,你到底为什么要娶我?他娶她,不过是为了报复背叛他的挚爱;她嫁他,不过是心灰意冷时的肆意而为。这场婚姻,到底是谁的错?尹夏侬,他的妻子。这个可怕的小女人,本来以为娶了她就会有报复的快感,可是为什么她却让他欲罢不能,乱了阵脚?
  • 一等豪门弃妇

    一等豪门弃妇

    她讨厌他,鄙视他是匹种马。他厌恶她是个花痴。然而,一觉醒来,他们竟然睡在同一张床上。她愤怒的看着他,“安凌宇,你好卑鄙,趁着我喝醉酒占我的便宜!”他忍不住笑了,指了指地面上被她撕破的衣服,“苏灿,你看好了,究竟是谁占了谁的便宜。还有,这里是我的办公室!”苏灿只觉得自己的头上一片乌鸦飞过~~。某男再一次开口,“苏灿,你占了我的便宜就要负责任!”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合租恋人:恶魔的呆萌女孩

    合租恋人:恶魔的呆萌女孩

    (全文完结,大家放心观看和收藏。)她的身边出现过两个让她记忆尤深的人,同样都拥有天使容颜,却有着不同的命运。一个让她学会了什么是喜欢,他说:“明天过后我会给你一个惊喜。”另一个让她学会了如何去守护一个人,他说:“我会为你活下去。”可是她身边的位置只有一个,那么上天究竟眷念的是谁呢?顾子陌:现在,我找到了我的整个世界,那就是你。夏婕儿:我听到最令自己心疼的一句话是,“我叫顾子陌。”不是顾少,也不是顾子淇,不是别的什么人,而是爱你的顾子陌。
  • 武临九霄

    武临九霄

    他父亲在九十大寿时被黑衣人袭杀,他是家族公认的废柴,寄居篱下。意外地从白玉中获得修炼之法,更有神秘的系统傍身,特殊的际遇,让曾经的废物少年踩着敌人的累累白骨,一步一步踏上巅峰。
  • 秘境探踪

    秘境探踪

    ” 俐侎人没有文字,保留着传统的爱情观念,是分保守,李有旺以大纪实的手笔,全书透露他的对思考和探索,也有着自己的解读。《秘境探踪》是一部典型的乡土文化作品,但有自己的语言,读后无不使人对俐侎人淳朴生活的向往,他们是精神守卫者,有着原始的崇拜,也是浮躁灵魂的追寻。一席黑衣,男女一般自幼就指腹为婚(现在已有所改观),全景式地再现了一个名叫“俐侎人”(彝族的一个支系)的神秘部落的生产生活概貌,反映了李有旺在深入探索这个部落,悉心研究这个部落之后的发现与思考
  • 曾国藩的启示

    曾国藩的启示

    评古论今,《曾国藩的启示》延续曾教授独特的曾氏风格,小中见大,通俗易懂,幽默睿智,微小细节中明大道理,平实讲述中显大智慧,深合古人“文章之道”,读者定能从曾国藩通过奋斗而逆转的一生与曾教授的独到解读中获得从未有过的启示与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