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3400000004

第4章 兵马俑三号坑之谜

兵马俑三号坑面积只有520平方米,虽然比一、二号俑坑要小得多,但形象地展示了古代军事指挥部的实况。既然是个指挥机关,那么三号坑的统帅是谁? 为什么没有在三号俑坑发现这位统帅,是当时造俑坑的人疏忽了吗?

三号坑与一、二号坑相比,虽然较小,但可能是一个军事指挥部。俑坑呈比较奇怪的凹字形平面布局,分为车马房和南北厢房。在三号坑内,仅出土彩绘战车一乘,陶质武士俑68件,其中南厢房42件,北厢房22件,青铜兵器35件。三号俑坑内出土的步兵铠甲俑不作战斗队形排列,而是仪卫的列队,两两相对,夹道式排列,这很可能是保卫室内统帅的一支部队。三号坑出土的30件兵器是古代一种无刃礼器,称为殳。一些专家认为,三号俑坑内武士俑是保卫将领的仪仗队,也称殳仗队。

三号坑北厢正厅内发现残鹿角一件,南厢房内发现动物朽骨一堆,这在一、二号坑内都没有发现过。那么这些动物的朽骨到底说明什么问题? 有专家认为,这是古代战前举行的卜战仪式,也就是说,三号坑北厢房是用于战前卜战的场所,而南厢房动物朽骨的发现表明,这里可能是将领们讨论制定军事计划的谋划厅。一些考古学者认为,三号坑和一、二号坑是同时修筑的,相互之间应该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但三号坑面积较小,形制特殊,坑内武士相向夹道排列,与战斗队形不同,武士俑手里的兵器是礼仪性质的,这一系列情况表明,三号坑是一个具有特殊性质的俑坑。他们得出结论,认为三号坑是一个指挥部,统率一、二号坑,具有古代军幕的特征,也称为幕府。

不过也有学者不同意,认为三号坑是古代军祭的社宗,是用来进行军祭的场所。古人打仗前都要祈祷,希望自己的祖先和神灵帮助他们打胜仗,所以这里是祈祷的场所。这种祈祷也叫战祷,要用牛羊来祭祀,所以有了动物的朽骨。

三号坑的车马房为一东西向的长方形,东与门道相对,北与北厢房相连,南与南厢房相通。出土的一乘彩绘木质战车就是在这里发现的。车舆不仅彩绘着华丽而鲜艳的纹饰,同时于车左侧还发现一个直径42厘米的彩绘花盖。一号俑坑出土的战车上往往只有3个陶俑,而三号俑坑的这乘战车上有4件陶俑,中间的御手俑和军吏俑一前一后排列,其余两件车士俑位于左右两侧。那么三号坑的战车为何要特别地配以4个军士? 专家们发现,春秋时期就有一种乘坐4人的指挥车。袁仲一先生认为,三号坑的战车位于队列的最前端,似为前驱车,又名先驱车,行军时导行在先,作战时挑战敌方先驱,即在战前向敌军致战,表示必战的决心,然后两军交锋。

南厢房出土的42位甲武士俑,分别排列在前廊、过厅、前室和后室。在南厢房还发现过帐钩等饰件,前后室之间当时悬挂着帷幕,将前后室隔开。从这些方面来判断,南厢房当是供军事将领议事和休息的场所,前室是军事将领研究和制定作战方案的合谋厅,后室为军事将领休息的寝室。

三号坑是一个军事指挥部的观点,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从理论上讲,这里应该出土一位高级统帅,他是整个兵马俑坑的领导者,但遗憾的是并没有发现。在驷乘车后发现过一件军吏俑,估计是三号俑坑内的最高指挥者,但从着装看不及一、二号坑中出土的中级军吏俑的地位。那么,这支秦军的统帅到底在何处?

关于兵马俑的统帅,学术界是这样解释的。

秦俑坑考古队的《秦始皇陵东侧第三号兵马俑坑清理简报》指出,在三号坑西侧约150米处,发现了一个大型甲字形古墓葬,墓室面积为300平方米,深12米。由于它距三号坑较近,因而人们怀疑可能与三号坑是一组建筑,人们俗称此墓为“将军墓”,墓主人可能就是秦兵马俑军阵的统帅。这种观点受到了一些人的怀疑,因为墓还没有发掘,墓主是男是女还未可知,根本不能断定与三号坑有必然的关系。这座墓的墓道在北,墓室在南,与秦陵兵马俑坑的东西向不一致,很难认为与兵马俑坑有必然的有机联系。

一种观点认为,三号俑坑受到了秦末项羽火烧,当时是把三号坑中的统帅当作主要攻击目标,因此三号坑破坏最为严重。从今天发现的陶俑来看,坑内的68件陶俑绝大多数被砍头,只有六七人未受到这种待遇,但俑身均发生移位,这种景象与一、二号坑完全不一样。人们推测在破坏三号坑时,破坏者把俑头作为战利品拿走了,作为三号坑的统帅自然是最大的战利品,当然受到了破坏。考古人员在三号俑坑的北厢房内,发现一束20件的铜殳,可能是破坏者故意所为,意为对秦人进行了缴械。殳作为仪仗,本应都是握在秦俑的手里,但被捆在一起扔在一边,其意思是十分明了的。因此作为三军统帅的将领,自然今天是无法寻到了。

还有人认为,秦始皇开始了高度的中央集权,他自己本身就是这支军队的最高统帅。在兵马俑西边3里外的秦陵地宫中,秦始皇亲自指挥着这支庞大的军队,三号坑内根本就不可能出现秦军最高统帅。

一些专家通过对史书的考证,也提出了新颖的观点。他们认为,秦朝军队是牢牢地控制在秦王手里的。作战前,秦王以虎符作为发兵的信物。平时,朝廷和驻守各地的将领各执虎符的一半。如果需要调动兵马,使者必须持朝廷的一半来到大将处,与大将的另一半相匹配者,大将才接受调兵的命令。回过头来看看一、二号坑,都是军阵的性质,是屯驻的坐阵,不是出征作战的战阵,也许军幕已张,而将帅秦始皇还没有正式指派呢。

同类推荐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全3册)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全3册)

    第一部全景式解密大宋帝国的诗史巨作,揭开一个被铁蹄与悲情遮蔽的惊艳盛世!与世休息,使城市经济领先世界三百年!优容士人,令儒学历经千年后走向巅峰!重文抑武,让后嗣十七帝受尽异族欺辱!战场杀伐,帝王权术,帷幄诡计,传奇秘闻,思想智慧……《大宋帝国三百年》中每一页都充满着动人思想!是治世方略、商战兵法、政治宝典,更是大时代的命运密码。
  •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战国策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战国策

    刘向编著的《战国策》是汉人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纵横家著作编辑而成的一部独特的国别史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 考古发现未解之谜

    考古发现未解之谜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未解之谜”。
  • 川江号子

    川江号子

    2005年初,以四川省音乐舞蹈研究所为主成立了“川江号子项目组”,并于2005年6月至2008年7月,分组数批在四川省和重庆市境内就“川江号子现状”进行了大量实地调研工作。三年中历时180天,走访了18个市、县、镇,行程数千公里,直接采访号子传承人数十人,拍摄、录制及复制当地政府各类号子相关资料若干,拍摄照片数百张,并组织相关专家多次召开研讨会、论证会、学术交流会,对川江号子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和研究。
  • 卑鄙的圣人:曹操8

    卑鄙的圣人:曹操8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热门推荐
  • 儿科病调养食方

    儿科病调养食方

    《儿科病调养食方》中介绍了多种小儿常见疾病的饮食疗法,包括小儿发热、小儿肺炎、小儿腹泻、小儿腹痛、小儿厌食、小儿便秘、小儿寄生虫病、小儿夜啼、小儿遗尿、小儿汗症、儿童多动症等。书中的饮食疗法均按方名、组方、制法、功效、适应证的规则进行编写,以病统方,便于读者查找。
  • 重生之庶女当道

    重生之庶女当道

    三天三夜的狠虐折磨后,她被休下堂,身无分文,凭着仅存的力气爬回家族,却看见满身是伤死不瞑目的娘亲,三姑六婆鄙夷的眼神,嘲讽的口吻,大笑的表情,顷刻间,仇恨成骨。“我若不死,必定卷土归来!”抱着娘亲冰冷的尸体,她双膝跪地,仰天长誓!狂风肆虐暴雨淋漓中,她踉跄的倒下,疾驰而来的马车将她席卷一捞.当她带着现代女少将的身份浴火重生.一年后,三国盛宴中,她却一袭火红天蚕丝,头戴凤钗金步摇,步步走来,一颦一笑绝艳无双,她的新身份--轩辕王朝摄政王妃。擦肩而过那一刻,她笑的风华绝代,无声的对他宣布:“姬长空,这仅仅只是开始.”名动三国:“听说摄政王妃红颜祸水,一人搅翻千层浪!”“听说她诬陷忠良,结党营私,毒杀皇子,绞杀嫔妃,手段之毒无一不令人发指。”“听说她足智多谋,手腕强悍,曾身骑白马带军杀敌!”★★★★★★★★★★★★★★★★★★★★★★★★★★片段赏析:【1】“姐姐,长空他是爱你的,这一切事情都与我们无关,求你放过我肚子里的孩子吧。”洛雪跪地不断磕头。洛锦瑟扬起一抹讥笑,“哦?你们和我有关系吗?”“不管你要我做什么我都愿意,但是请放过我的孩子!”残破不堪的身躯倦伏在地。洛锦瑟的双眼中顿时闪过一道精光,“好吧我答应了放过孩子,你可以去死了!”看着目瞪口呆的洛雪,锦瑟唇角勾起了邪恶的笑容扬起了手中带铁刺的皮鞭.【2】火光凄厉的照亮寂静无边的黑夜,城楼上女子一袭白纱,素手翩跹。“情况怎么样?”女子的声音清冷。一穿着士兵装男子俯首说道:“报告王妃,二皇子正带军前来。”女子淡淡一瞥,唇边绽放一抹冷笑:“来得正好,全灭了!”“是,遵命!”士兵顿时铿锵有力!【3】“锦瑟.”轩辕夜撕咬着她。洛锦瑟泰然自若的斜睨着他。“锦瑟,我爱你,我想要.”轩辕夜圈住她,下巴抵着她颈窝。眼中清华潋滟不经意的流转。“恩,我知道!”锦瑟依旧淡定。“你不信我?”轩辕夜一副求包养的表情。洛锦瑟敛下眉眼的笑容,闪过一丝狡黠:“微信。”轩辕夜顿时将她压至身下,似笑非笑的看着她:“信就信,不信就不信,还微信.”一室缠绵悱恻,风光无限.
  • 绝世小蛮妻

    绝世小蛮妻

    某男:我会对你负责的。某女:不用不用,您别客气,请慢走!某男:那你得对我负责。某女:……流氓。某男:谁不负责谁流氓
  • 墨学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墨学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丛书概括了诸子百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哲学性认识,努力探索先秦诸子学说中规律性的见解,一分为二地评介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介绍了诸子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建功立业的方略。该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反映了人生哲理与智慧的结晶,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和思想文化素质有重要意义。 本书为其中一册,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介绍先秦诸子学说,使深奥难懂的学术著作成为广大群众能够读通弄懂的人文素质教材,这无疑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贡献。
  • 黄金

    黄金

    弋舟,1972年生,青年新锐作家。有长中短篇小说200余万字,见于《作家》《花城》《人民文学》《天涯》《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大家》《中国作家》《山花》等文学刊物。著有长篇小说若干。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娘子别跑:捡个妖夫来种田

    娘子别跑:捡个妖夫来种田

    封王又如何,将我母子发配到这贫瘠偏远的南荒,想的不就是任由我们自生自灭。想我堂堂新时代女强人一枚又怎会如此落魄,想要我不好过,该说是二皇子。只因当朝国师一句“龙生两子,我便要过得比你们任何人都好。必有一妖。种田发家,开辟疆土,当我富可敌国,她,又有谁能耐我何。遥遥云游“启禀主子,前面有一尸体挡路,还未死,如何处理。”“拖走,大云皇朝的长公主,别弄死,记得收取报酬。”从此女做男身。”“多谢救命之恩,小生无以回报,噢!不,只好以身许。"妖孽般的容颜,卖萌的表情。所谓打不过就跑,只是......“娘子别跑啊!你要对人家负责!”
  • 终究是谁负了谁:琉璃碎

    终究是谁负了谁:琉璃碎

    木槿花,朝开暮落;姻缘乱,痴由心生。翠湖居里的缠绵,是痴情还是无情?爱与恨,恩与怨,终究是谁负了谁?“不去关睢宫!”这是容郁内心的挣扎与痛苦,坚定而脆弱。忻禹的誓言扰在。却令她更加不安。然而。忻禹却给了世人最完美的谢幕,留给了自己最深的伤痛。也许从一开始这就是万丈深渊,谁也无力逃脱。漩涡中。柳洛无力地寻求真相,殊不知真相只会让他更不知所措。唐门的仇恨最终就如同关睢宫中的哀号一样,带着一丝可笑,湮没了生命。时光轮回。是否有人后悔?是否有人哀叹?忻禹信守了诺言,只是这一次。不再能唤回一切。
  • 上班做儒家 下班做道家

    上班做儒家 下班做道家

    儒家的基本特征是开拓进取、积极入世,儒家直面现实社会,力求探索一条改造客观世界的道路;道家的基本特征则是自然无为,面对残酷的现实,道家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能从自然中寻找一条自我拯救的人生道路。上班做儒家,下班做道家,熔儒道于一炉,张弛有度,方能进退自如。本书融合儒道思想精华,解读工作生活的智慧!
  •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是杜书瀛先生关于李渔最新最全的一部专著。他借鉴中国古典文论中特有的“评点”的形式,研究李渔30余年,对清代戏曲家、理论家李渔两部重要著作《闲情偶寄》和《窥词管见》进行全面、系统而深入的校勘、注释和评点。他对李渔研究的理论内涵的发现和阐述,多有超群出众处,自1982年推出《论李渔的戏剧美学》开始,《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作者杜书瀛,陆续出版了一系列李渔研究的专著,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李渔研究专家、行家、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