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3200000021

第21章 西汉“曲”(5)

中国古代被后人称为“盛世”的,倒有那么几个时期,所谓汉唐气象、宋明初治、大清百年之类。通常,作为一般规律,盛世往往有被过分夸耀的一面。在美国著名汉学家孔飞力的眼里,盛世不过是人们的一种惯用称谓,是对德政的一种护符,是对官方文书的一种装饰。他还讲到一个观点,对当时百姓而言,盛世带给他们的真实感受究竟如何呢?我们现代人很难断言。由此我想,对汉武盛世的历史真相,我们也应注意这个角度,那就是不要被过去的官方文书所蒙蔽,要超出这个之上。我们要看待盛世的问题,就得从社会底层、从百姓的自身感受来关注。在这个视野之下,我想,汉武时期的盛世,是在“盛世”光环之下掩盖着许多的社会问题,甚至有的是政府危机。百姓流离,起义频发,这就是汉武盛世的背影。

首先是兵连祸结,百姓因此付出惨重代价。汉武帝的军事征发,前文曾经讲到,这是他建立强国优势的必要组成部分。但同时,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极为明显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战争所需要的人力财力物力,最终都要转嫁到百姓头上。那么,生活在汉武统治下的臣民,他们所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过残酷。看看贾捐之的一番话:“寇贼并起,军旅数发,父战死于前,子斗伤于后,女子乘亭鄣,孤儿号于道,老母寡妇饮泣巷哭,遥设虚祭,想魂乎万里之外。”父子都上阵,或死或伤,女的被动员起来去守边防,孤儿寡母在家里无人倾诉,就是说哭告无门,他们要给阵亡的亲人祭祀都找不着尸首,只好遥拜,这是何等悲惨的局面!所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我们要看到。

其次就是汉武帝穷奢极欲的生活,加大了政府的经济开支,导致了民众生活的困苦。我们试举几个例子。汉武非常喜欢搞大型土木建设工程。汉初建的宫殿很少,因为萧何建了个未央宫太过壮丽,还受到汉高祖刘邦批评,此后文景时期基本没有大宫殿建筑出现。但是到了汉武时期,这位好大喜功的皇帝,大兴土木,建造了若干宫殿群,把原有的甘泉宫扩大,又兴建了建章宫、明光宫等,规模都非常大,气势宏伟。甚至,他还在建章宫、明光宫和未央宫三者空中建成了相连的阁道。汉武率领着他的一批后宫佳丽游走其间,可以不经过地面的道路。这是何等大的工程!要费多少人力财力物力!所以,汉武时期的社会危机,有的是属于与国家有关的举措,有的纯粹是汉武自己出于专制君主一人的私欲。此外还有求仙。汉武为此被多少方士骗过呢?但是他一直乐此不疲,国家再穷,也要想办法搜刮民脂民膏,供养这批方士。其中的那个栾大,汉武还封他做什么五利将军、天道将军、地道将军,并封了侯,又把自己女儿下嫁给这位,亦即招了驸马。到了这种程度,花钱花得是太多了,还赔了女儿!所以,汉武时期经济的困境,与长期战争有关,也与这种专制君主个人奢侈腐化的生活直接相关。

因为统治者的暴戾恣肆,奢侈糜费,连年征战,导致老百姓徭役繁多、负担沉重,加上水旱虫疫等自然灾害、疾病死伤等罹遭大难,广大农民生活艰苦、人亡家破,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处流亡。公元前138年,“河水溢于平原,大饥,人相食”。史书上类似记载还不少。而且农民起义不断爆发。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原齐、楚、燕、赵和南阳等地,即今山东、安徽、江苏、河北、河南一带,都有贫苦农民揭竿而起,打击当地官府和豪强。虽然最终他们都被镇压了,但都是对汉朝统治者的抗议和斗争。

第三个危机爆发在统治集团上层,即戾太子兵变。这也是汉武晚年一场最大的政治惨案。戾太子刘据为人排斥,但这也与汉武不愿交出自己的权力直接相关。汉武做了那么久的皇帝,其太子做继承人也很久,到后来竟被人诬陷,说他用巫蛊之术陷害父皇。汉武对他产生了怀疑。太子要面见父皇给予解释,汉武却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英明睿智之君,竟也有如此糊涂的时候,“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看来人毕竟是人,不是神,怎么可能时时刻刻都很清醒?人到暮年,难免昏聩啊!太子在情急之下,无计可施,狗急跳墙,只得起兵捍卫自己的生命。汉武下令征讨平叛,一场上层军事滥杀由此产生。一番战乱下来,几千人被杀,百官牵扯其中很多,事后朝廷臣工位置半空。在后来追查处理案件的过程中,各地又有上万人被株连。这直接动摇了汉武后期的统治。

汉武帝和秦始皇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秦皇最后导致亡国,而汉武尽管晚年也有这样那样的社会矛盾、政治问题,却还是平安地把政权过渡给了后继者。为啥?应该说,汉武晚年尽管有些昏聩,却也不乏英明。他搞的“轮台之诏”,就是由桑弘羊等人奏请,在西域轮台继续屯田。汉武是想说,他对以往多年的征伐已有悔恨之心,对战争带来的社会危机他意识到了。现在不再是进行战争的时候了,应恢复重视农业生产,鼓励农民重新休养生息。这标志着国家的发展重点已从原来的扩疆拓土回归到正常的经济建设。尽管这个诏书公布后不久汉武本人就去世了,在他有生之年并没看到它直接产生的作用;但他的后继者却因为有了它的存在,便可以名正言顺地把国家的施政方针大纲转向和平建设。所以后来出现了一段恢复发展时期,也就是西汉第二个盛世——“昭宣中兴”。汉武有秦皇之失而无秦皇之败,关键就在他最终仍能审时度势,向着正确方向转轨,及时调整统治政策。我们再次看到了一个对时局仍了然于胸,尽管已垂暮的有为之主。

(第十一节)汉武盛世的一段余音

汉武大帝前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人民生活富庶;后好大喜功,对外发动战事,对内徭役繁重,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不断爆发起义。但好在因为各种有利条件,他能“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汉武见此情景,深刻认识到,如仍按此路子发展下去,将重蹈秦亡覆辙;遂做出明智选择,颁布著名的轮台屯田罪己诏书,公开承认过失并决定停止对外征战,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实行修养生息政策。传统社会,操生杀予夺大权于一身的国君天子能开诚布公地承认自己错误,这需要何等胸怀和气魄!汉武的努力没有白费,衰败的经济得以恢复。他的继任者汉昭帝(公元前86—公元前74年在位)和汉宣帝(公元前73—公元前49年在位),基本秉持其遗志。昭帝继位时年仅8岁,由汉武任命的霍光任辅政大臣,一切政事由其全权处理。霍光辅政期间和此后继位的宣帝,都继续推行修养生息政策,缓解战事带来的创伤,社会经济获得发展,吏制严明,这一时期汉代社会一度出现了“昭宣中兴”的可喜局面。

霍光(?—公元前68),字子孟,汉武帝元光年间出生于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汉武时期名将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弟,曾连续担任汉昭帝和汉宣帝时的辅政大臣。值得一提的是,昭帝继位时年纪尚小,小皇帝在施政方面须仰仗以霍光为首的股肱大臣们的献言献策。而宣帝能登上宝座,更是与霍光的努力分不开的。由于他的忠心不二、公正无私和知人善任,昭宣两世在他的辅佐下,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也让汉朝国运又迈向了一个高峰。《汉书》记载:“昭帝既冠,遂委任光,迄十三年,百姓充实,四夷宾服。”有些传统史家甚至把他比作伊尹周公。但当代学者黄仁宇冷静地认为对其评价有些太过粉饰。

汉武帝尚在时,霍光初为郎,后任奉车都尉,负责保护汉武安全,“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出则奉车,入侍左右”。由于他“小心谨慎,未尝有过,为人沈静详审”,所以很受汉武信任,再迁光禄大夫。后元二年(前87)汉武病死,霍光接受遗诏,成为汉昭帝刘弗陵的辅政大臣,与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等共同辅佐朝政,又以他权力最大,任大司马、大将军,行政、军事一把手一手抓,“帝年八岁,政事一决于光”。始元二年(前85)封博陆侯。此种情况有点像明朝的万历皇帝和张居正,而且都能善始善终,寿终正寝(只在他死后,霍氏家族因犯谋逆,被诛,亦属两汉外戚之患一例)。在此期间,上官桀、桑弘羊等曾密谋废昭帝,立燕王旦,事发,被霍光杀。霍光在皇帝的信任下,一直辅佐政事长达13年,为汉朝的巩固及安定打下了一定基础。

公元前74年,汉昭帝得病去世。因他生前无子,其死后的皇位继承就成了霍光等国家干臣面临的棘手难题。当时尚存的武帝后裔,有行事不检点的儿子刘胥(昭帝同辈);霍光等人对他表示失望,只好选择孙子昌邑王刘贺(昭帝子辈)。但荒淫无度的刘贺在来京路上,竟沿途掠取民间女子、财宝,胡作非为,才登基数十天,又被霍光等人废掉。霍光只好率诸大臣奏请太后,改立在当年汉武时期蛊惑之案中父母遇害而流落民间的刘询。刘询当时年仅18岁,是武帝曾孙(昭帝孙辈),即位后是为汉宣帝。宣帝是个感情专一,知恩图报的人。民间流落的经历,或多或少让他了解了百姓的疾苦,或许对自己的“平民”因子有所认同。他面见霍光“若有芒刺在背”(堂堂天子竟自卑、孤立到这等地步),其成语即出自此。3年后霍光病重,弥留之际,宣帝亲至其家探访。直到霍光过世,宣帝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以感念他做为汉朝两代皇帝的辅政大臣,前后长达20年的辛苦贡献。亲政后,宣帝励精图治,任贤用能,又好刑名之术,重视吏治,轻徭薄赋,魏相、丙吉、黄霸、于定国等相继为相,赵广汉、朱邑、龚遂、尹翁归等皆以廉洁持法见称。

昭宣时期,基本可以看作是西汉初期无为及修养生息政策的继续,是汉武盛世的的余音。昭宣统治的30多年里,曾7次颁布减免田租、算赋、口赋及其它杂税的诏令,并6次颁布照常贷给粮种和食物的诏令,使流离失所的农民重返故乡。而当郡国遇到地震、水旱等自然灾害时,朝廷又全部免除了当年的租赋、徭役。昭帝曾下诏废除苛捐杂税;宣帝曾下令降低食盐价格,禁止官吏擅自征发徭役,注意减轻农民负担。由于这些政策的实施,濒临崩溃的西汉经济逐渐得到恢复,国库屯粮开始有了剩余。

贯彻一种政策,时间长了,免不了会发生一些偏差。如何变通地贯彻汉武帝遗诏,由霍光领头,引发了一场关于“盐铁”垄断的讨论。霍光、桑弘羊召集了60多名贤良、文学与等剔,围绕着盐铁官营话题进行了深入而激烈的讨论。最终还是由霍光等人商定,罢除了酒榷和关内铁官。时人桓宽所纂的《盐铁论》60篇,现在大家已耳熟能详,成为研究古代经济思想史的经典范例。

有了好的制度和政策,还得有人执行。执行的好坏,关键取决于用人是否得当。尤其在中国传统社会,基本上还是“有治人,无治法”。因此,官吏的选拔和考核显得越发重要。昭宣二帝都非常重视地方官吏的选举。例如刺史、守、相这类职官的人选,要先由大臣推举,皇帝亲自召见,询问他们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以决定是否任用。这似乎就有了荐举和引见的特征。宣帝还大力褒奖廉洁奉公的官员,从政绩卓著的地方官中选拔公卿大臣。这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激励机制,也有利于地方向中央输送人才。为缓和社会矛盾,昭帝于公元前88年颁布特赦令。宣帝亲政后,也亲儒生、倡仁政,废除汉武帝时的许多酷法;对曾被武帝削爵的诸侯后裔加以慰问和赏赐,收揽人心。宣帝还专门设置了廷尉一职,以解决疑案、平反冤狱,并把审理案件的好坏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内容。昭宣时期这些政治、经济措施的实行,使一度风雨飘摇的西汉王朝又转危为安,再度兴盛起来。

昭宣中兴是在修养生息这条主线的指引下,前后主要由一个位尊权重,令行禁止,而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臣来辅佐,这就使得政策的执行具有一种惯性。作为三朝元老的霍光,以其卓越的管理才能和显赫地位,深得皇帝信任。昭宣中兴改变了汉武帝后期的经济不景气,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一段时间的复苏和繁荣。

(第十二节)撒遍神州的璀璨都会

从战国后期至西汉中期,中国综合经济力量强大的城市开始成群出现,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撒落在中华大地上,形成了勃兴的局面。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城市群的崛起。究其原因,一是由于耕地面积扩大,全国人口增多和迁移,农业、手工业大发展,商业随之发达,商品流通频繁,水陆交通便利,历史基础雄厚,居民和商品集中,加上不同经济区域的形成,为城市经济的勃兴提供了条件。再者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建立了自己的都城,加之当时对商品经济的管理相对宽松,也为城市经济的勃兴提供了广阔空间。到秦汉时期,各诸侯王国首都、郡县治所,亦成了其所在地区的政治、经济、贸易、交通和文化枢纽中心。此时形成的城市,大致可分以下几种类型:政治型、综合型、流通枢纽型、手工业发达型、商品集散和贸易发达型、边贸型等。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首都所建城墙规模宏大,大都在10平方公里以上,已被今天的考古发掘证实。秦统一全国后,各王朝的首都修筑城墙已成定例,且都城范围愈来愈大、城墙愈来愈坚固。作为地方性统治中心,从汉代起,普遍筑城也成为定制。《汉书·高帝纪》:“六年冬,十月,令天下县邑城。”从此后,县级以上的城市就无不筑城。各级政治中心所在的城市,也无不修建城隍庙,以祁求神灵保佑。此外,中国的经济城市往往亦有政治功能,但终究是以经济功能为主,经济都会多位于水陆交通要道上。《史记·货殖列传》、《汉书·地理志》记载了西汉以前全国著名的经济都会,共计13个。有些虽然是首都,但由于经济发达,也被划为经济都会。

本文仅以见诸《史记》、《汉书》记载和介绍的经济都会(城市)为主,来说明中国早期城市的基本特征。那时的城市,主要是集中在北方地区,江南开发还比较迟。北方的城市,主要是春秋战国几个朝代的国都,以及秦汉诸侯王国的京城和郡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西都”长安和“东都”洛阳这对“双子星座”。

同类推荐
  • 大陆黄金运台秘事

    大陆黄金运台秘事

    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之时,大陆的几百万两黄金被国民党秘密运往台湾。这些黄金是大陆人民辛勤劳动的血汗,本应属于人民,但国民党却盗取了国库中的黄金。本书详尽叙述蒋介石如何调兵遣将细致布置黄金运出计划、运输手段……只是人们都知道蒋介石从大陆运走了黄金,却不知其中的三分之二却源于美国!?本书丰富了吴宇森导演的电影《太平轮》的历史背景,为大众架构起一段完整、清晰的历史图景。
  • 我的吕布兄弟

    我的吕布兄弟

    章辕某日醒来,意外发现穿越到汉末,成了九原县令公子张援。幸机缘凑巧,结识了杀虎救杜鹃的吕布,与他结拜兄弟,并且爱上杜鹃。杜鹃却爱着吕布。吕布杀仇人判徙边。
  • 隋走危机(上)

    隋走危机(上)

    隋是承前启后的一个朝代,文帝与炀帝共在位三十八年。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两世而亡的朝代。
  • 锦衣传奇

    锦衣传奇

    明初,置拱卫司,秩正七品,管领校尉,属都督府。后改拱卫指挥使司,秩正三品。寻又改为都尉司。洪武三年,改为亲军都尉府,管左、右、中、前、后五卫军士,而设仪鸾司隶焉。四年,定仪鸾司为正五品,设大使一人,副使二人。十五年,罢仪鸾司,改置锦衣卫,秩从三品——《明史》历代的锦衣卫中,有一个人,被称为第一锦衣卫他就是:少年仗剑夺武第,脚踏烈火救上帝。百官战栗伏阶下,高举金瓜震廷议。手掌飞鱼慑不法,缇骑马蹄震天下,身兼三公又三孤,天朝唯我陆平湖一直绞尽脑汁沉默写书,朋友建议弄个群扩展思路,说对历史真实度审核有帮助,因此决定建个看看效果,群号:124199558。喜欢锦衣卫的朋友加进来一起交流。
  • 血咆

    血咆

    武警队长离奇失踪,却意外穿越东汉末年,作为一个从小就是孤儿的他,在这里得到了久违的亲情,在各位兄弟的帮助下,他一步一步的从一个小人物做起,以捍卫大汉为起点,成为朝廷一方大员,然后割据一方,自成一霸;为早日结束这战乱的天下,他以雷霆手段清扫道路上的阻碍,最终俯瞰天下。
热门推荐
  • 网游之仙木参天

    网游之仙木参天

    以西游记为蓝本的虚拟网游,古临渊竟然随机到连移动都做不到的树妖,又该如何打怪升级?原著里默默无闻的木仙庵,竟然也有称霸四大洲的机会,这里到底又有谁的功劳?一骑当千,双锏之下没有一合之敌,古临渊又是如何做到这些?且看杯酒临风如何阴险狡诈,成仙成佛,一木参天!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暴君的眷宠:千金侍婢

    暴君的眷宠:千金侍婢

    三年前,她是宰相的掌上明珠,三年后,她只是九王爷身边一个卑贱的妾……不,连妾也轮不上,只是一个低下的奴婢。他九王爷,天之骄子,因为她的任性,成了瘸腿王爷,与太子之位失之交臂,放纵声色……他七王爷,冷宫弃妃之子,借着她家势力,登上东宫之位……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王爷,别过分

    王爷,别过分

    与太子大婚当日被拒之门外惨遭凌辱沦为笑柄,转眼间便改嫁给太子的皇叔成为当朝最富盛名的轩王正妃。嘲笑我身残?奚落我无能?说我是克二娘克亲娘又克自己的扫把星,只是占着太师嫡女的尊贵身份,才有幸做上了王妃,其实就是天下第一的废物?切,姑奶奶我是真心不想计较。若不是我神机妙算道行高,怎么能亲自设计把自个儿嫁给了如意郎君?瘸女成王妃,是继续掩盖风华还是尽显傲姿绰妁?在太师府隐忍偷生只为不招人耳目活的清静,奈何上天不肯给她这个机会。那她只有奋勇直上,褪尽铅华,将绝代风姿傲立在本属于男儿的朝堂之上,笑傲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洪荒吞天鼠

    洪荒吞天鼠

    当一只吞天鼠觉醒时,这个洪荒将天崩地裂。当三千大道结合,鸿蒙又将如何异变?吞噬血脉,吞噬法则大道,成就万古不朽的逍遥至道!某日圣人大战,黄小妖道:“鸿钧,让他们打吧,洪荒破了,不是还有我的宇宙嘛!”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冷情boss宠娇妻

    冷情boss宠娇妻

    小剧场版:<学校>“梁总,您有女朋友吗?”几声齐齐的叫喊,差点害的言沫从椅子上摔下来,果然,这群崽子们就没打算中规中矩到底,看样子是留在最后啊。“我没有女朋友,不过我有喜欢的人。”梁凡没有放过系主任游移在两人之间的暧昧眼神,他看了眼身旁出神的言沫,镇定自若的说道:“她就是我喜欢的人。”<表白>言沫被他触碰所惊吓,她沉默了一会儿,苦笑道:“你还是介意的,所以,梁凡,不要再来招惹我,我配不上你,你值得更好的。”“你这个傻瓜。”梁凡轻声一叹,伸出双手轻轻抹去言沫眼角的泪水,然后俯下身侧着脸吻上她的樱唇,只是蜻蜓点水般一吻,他脸颊就擦过言沫的侧脸离开了,梁凡很怕再刺激到她,他一把拉过她的身子,温柔的将她圈在怀里。修长的手抚着她的长发,淡淡的说道:“言沫,我的确很介意,我很介意自己没有在范辰之前遇见你,我很介意他让你伤心,我很介意那个陪在你身边的人不是我,我很介意在你伤心的时候没有好好的保护你,我很介意错失了你那么多年的记忆,可是言沫,我更介意你的逃避,即使我现在还不能住在你的心里,可是你不要排斥我好不好,不要封闭自己的心,我打了那么多次电话,如果你今天再不来,恐怕我明天就会把z大给拆了。即使你没有选择我,我也不要你逃避。”虽然我有足够的自信成为你心里的最后一个男人,梁凡在心里补上一句。<顾家宴会>梁瑗有些慌张的指着言沫的鼻子大声的问道:“你要干什么?谁给你的胆子?”“我给的!”一声冷冽的声音由远及近的传来,梁凡一身黑色西装出现在众人的视线里,他无视众人或惊讶或打量的目光,迈着大长腿一步步的朝言沫走去,然后再言沫身旁站定,冷冷的瞧着对面的梁瑗。<某天,饭店>“梁大总裁,你打算饿死我?”梁凡一愣,随即就畅怀的笑了起来,他从沙发上起身,看着有些饿得发毛的女人说道:“我怎么舍得!”……文艺版:她暗恋他三年换来与他一个月的相恋,只是最后才得知,他是为了与她解除婚约。后来,她遇到了他,他一步步的诱惑她,交出自己的心,在她什么都失去的时候,她才知道,自己只是他报仇的棋子。后来,她遇到了他,他莫名的钟情让她措手不及,他宠她,爱她,疼她,简直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他在她面前卸下所有的伪装,只为等她,等她走出自己的心,等她爱上他。他说:“我不在乎你的以前,我只要你的以后,都陪在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