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一些富人的成大事者之路,他们无不从小事做起,从小买卖做起,从小钱赚起。赚小钱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积小成大,积少成多,时间久了,小钱也会变大钱哪!
心灵处方: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不见其小,蔫有其大。
5.只有尽力而为,才能步步上升
在宾夕法尼亚的山村里,曾有一位出生卑微的马夫,他后来竟成为美国一位著名的企业家,他那惊人的魄力、独到的思想,为世人所钦佩。他就是查理·斯瓦布先生。
年轻的朋友们,如果你要学斯瓦布先生,请记住他的由弱而强秘诀:他每得到一个位置时,从不把月薪的多少放在心里,他最注意的是把新的位置和过去的比较一番,看看是否是有更大的前途。
当他还在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厂中做工时,曾自言自语地说:“总有一天我要做到本厂的经理,我一定要做出成绩来给老板看,使他自动来提升我。我不去计较薪水,尽管拚命工作,我要使我的工作价值,远超乎我的薪水之上。”他既然打定了主意,便抱着乐观的态度,欢欣愉快地努力工作。当时恐怕任何人也料不到他会有今日的成就!
斯瓦布先生小时候的生活环境非常贫苦,他只受过短时间的学校教育。从15岁起,就在宾夕法尼亚的一个山村里赶马车了。过了两年,他才谋得另外一个工作,每周只有2.5美元的报酬,可是他仍无时不在留心寻找机会,果然,不久又来了一个机会,他应某工程师的招聘,去建筑卡内基钢铁公司的一个工厂,日薪一美元。做了没多久,他就升任技师,接着升任总工程师;到了25岁时,他就当上了那家房屋建筑公司的经理。又过了五年,他便兼任起卡内基钢铁公司的总经理。到了39岁,他一跃升为全美钢铁公司的总经理。现在他是伯利恒钢铁公司的总经理了。
斯瓦布每次获得一个位置时,总以同事中最优秀者作为目标。他从未像一般人那样离开现实,想入非非。那些人常常不愿使自己受规则的约束,常常对公司的待遇感到不满,甚至情愿彷徨街头等待机会来找他。斯瓦布深知一个人只要有决心,肯努力,不畏艰难,他一定可以成为成功的人。他的一生就像是一篇情节曲折的童话,我们从他一生的成功史中,可以看出努力劳动的伟大价值。他做任何事情总是十分乐观和愉快,同时要求自己做得精益求精。因此有些必须考究一点的事情,非请他来处理不可,他做事总是按部就班,从不妄想一跃成功;他的升迁都是势所必然的。
一个职员若想迅速得到提升,只要去成就一件人家没有做成、不会做或急切需要的工作即可。这样他就很容易超越那些资格比他老、年资比他深的职员。一个人做起事来刻苦耐劳,敏捷迅速,处处替老板着想,随时用用脑子,想出些聪明、独到、完善的计划来,那时他的上司当然会对他十分注意,觉得确实应该提升他的位置了。
没有一个老板不喜欢忠诚可靠的部属。他们无时不在考察谁是可靠的,谁是不可靠的。他对于员工是否偷懒,是否贻误事情都知道得很详细。任何偷闲误事的员工都逃不了老板的眼睛,迟早都会被他发觉。
有许多人,他们虽然不对人说谎,或做些有意骗人的事,但因为他们在工作上不能让人信任,所以人家最终总难以把他看作可靠的人。
一般的老板,对于他们员工的品格,多半知道得很详细,他明白哪几个人是专门在寻找偷懒的机会,哪几个人只是在他面前干得起劲,一等他走开之后就丢开不做了:一个最让老板信任的部属,无论有没有偷懒的机会或老板在不在面前,他总是能认真地工作,毫不怠惰、忠于职守。
一个员工,如果想获得提升的机会,第一步,他先应得到老板的信任:任何老板,绝不会凭空提拔一个他所不信任的人。他所希望的员工,是无论在他面前或背后都一样努力,忠实可靠,甚至在他背后,做事还会格外起劲一些的人。
那些提升得很快的人,随时随地都会替老板的利益着想,他能尽力替老板分担工作,竭力帮助老板实现他的计划。
所以,获得提升的秘诀是:
刻苦耐劳,努力从公;时时替老板的利益着想;忠于职守,诚实可靠。
你希望快些提升,早些得到更高的位置,就绝对不可养成非人家逼着不肯工作的劣习。你必须随时完成老板所想去做的事情,你必须发挥所有的独创力、先见力、所有的常识,以尽快解决那些随时发生的问题。
没有一个专门等着人家来指点才去工作的人,会得到迅速升迁。世上最有成功希望的人,无不有着判断迅速,勤劳果敢,工作主动的可贵品格。
如果你养成了“说一句,动一下”的习惯,那么你所有的能力、天才、智慧、独创力都将因此而逐渐消失,永无出头之日了。
你做任何事,万万不可想:“我只要照着上司的吩咐和方法去做就行了。”你必须在那件事上竭力发挥你的才智、见解、独创力,才容易令人折服。
只要你仔细留心,就可以发现许多不必等人吩咐就应去做的事。对于这些事,如果你存在着“老板不在这里,省省力气”的心思,你的前途就再也不会有什么希望了。因为每一个老板对于员工在背后努力与否,都是非常重视的。
做事不认真,处处希望投机取巧,随时担心自己所耗费的精力和时间已经超过薪水的酬报,因为没有额外的津贴,便不肯多动动手,不肯多提出一些改进的意见。对于同事冷淡、鄙视,常常劝他们不要白替老板效劳——这种青年,任凭他的学识怎么丰富,本领怎么大,也不会有出头的一日。
心灵处方:
我们时常可看见那些明明资格、才干都在他人之上的人,却屈居人下,他们无非只是坏在一些坏脾气和小弱点之上,有很多人常常只看见一条铁链上坚固的环,却忽略了其中最重要而且有毛病的环,因为它,我们的整个链条都将折断。
6.摆脱强迫的空想
幻想有积极的幻想和消极的幻想之分。积极的幻想通常叫“理想”,它是在正确的世界观的指导下产生的。这种幻想能激励人的斗志,鼓舞人的信心,推动人去努力学习和工作。
一个人,特别是青年人,如果没有这样的幻想,就会目光短浅,胸襟狭窄,不会为了明天的欢乐而努力克服今天的困难。的确,积极的幻想是青年人的一种宝贵的品质。
消极的幻想常叫“空想”或“梦想”。它的特征是脱离实际,以愿望代替行动,俗话叫“想入非非”。空想的人,只有白白地浪费青春和生命。
产生病态空想的原因,一般有两种:一是自我意识成熟障碍,大多与智力开发有关,心理水平跟不上年龄;二是因受过挫折,现实情况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便想入非非,求得幻梦中的精神满足。
如果产生的原因得不到解除,加上意志的薄弱,这种病态空想就很容易成为强迫空想,如果得不到及时矫正,情况得不到改善,就有可能发展成为抑郁症——心因性疾病。
怎样才能摆脱强迫空想呢?
社会赋予青年的任务是学习,储备长大后服务于人民的资本。一个人是否活得有价值,最主要的是看他是否尽了力。人生活计三十六,行行出状元;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学科,投力量,争取好成绩,之后再迁移到其他学科,达到全面提高。这样,自己的信心就会逐步增强,空想就会步步退却;除了学习之外,还应多参加活动,多与别人交往,以期改善内向性格,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和乐观的情怀;当强迫空想来临时,运用意志力自我克制。在这个过程中,要学会自我暗示、自我命令。
暗示、命令自己不要空想;暗示、命令自己把精力调到学习和活动上来。如果不行,还可以离开现场去访友或逛逛公园。
放松自己,学会享受生活,这是每一个人都希望和向往的。
人们在精神上或神经陷入紧张之时,借着身体某些部位单纯的反复动作,往往可达到舒缓紧张的效果。你或许可试着观察一下身边的人,一定会发现有些人一不耐烦或紧张,便频频抖腿不止,这正是心理机制的最佳例证。
让那些精神活动或思考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身体各部位,适度地做一些单纯的重复动作,将可使神经或精神的紧张状态得以缓和,继而恢复顺畅之机能。
有人说,时时以手转动钢球可防止老人中风。但如果说,借着适度的手掌的肌肉运动,可使得平时极易亢奋(紧张)的精神状态缓和下来,具有消除紧张的效果的话,那么“中风”这名词便将不会再存在了。
在此利用这个原理还想推介给各位一个活用法,你可用于出席结婚典礼致词或公司会议演讲之上,也就是说,在站起来讲话之前,拿个打火机或胸章之类的东西,讲话的时候,利用它让手不断地拨动。如此一来,便可有效舒缓紧张的情绪,也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镇静神经的效果吧!
心灵处方:
有些人常爱跟自己过不去,老是自讨没趣,生活得越来越没劲,越来越紧张,因为他忘却了——人还可以放松自己。
7.不要一味争取表面的胜利
有一位所得税顾问巴森上与一位政府稽查员因为一项9000元的账单发生的问题争辩了一个小时之久。巴森士先生声称这笔9000元的款项确实是一笔死账,永远收不回来,当然不应该纳税。“死账,胡说!”稽查员反对说,“那也必须纳税。”
巴森士先生在讲述他的故事时,说他对这位稽查员的印象是冷淡、傲慢而且固执。理由对他来说是毫无用处的,事实也没有用。最后巴森士先生考虑良久之后认为辩论地越久越激烈可能会使这位稽查员更顽固,他决定避免争论,改变主题,给他赞赏。
于是,他对这个稽查员说:“我想这件事情与你必须做出的决定相比,应该算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我也曾经研究过税收的问题,但我只是从书本中得到了知识,而你是从你的工作经验中得到的,我有时愿意从事像你这样的工作,这种工作可以教会我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在讲这些话的时候,巴森士先生尽量显得真心诚意。听完巴森士先生的话,那个稽查员从椅子上挺起身来,向后一倚,讲了很多关于他的工作的话,以及他所发现的巧妙舞弊的方法。他的声调渐渐地变为友善,片刻之后他又讲起他的孩子来。当他走的时候,他告诉巴森士他要再考虑那个问题,在几天之内,给他答复。三天之后,他到巴森士先生的办公室里告诉他,他已经决定按照所填报的税目办理。
一个争强好胜的人面临着两种选择:得到暂时的口头上的表演式的胜利;赢得别人长久的好感。很少的情况下可以两者兼得。因为即使你在争论中获胜了,也只是表面的胜利,而且会损伤对方的自尊,影响对方的情绪,使对方增加对你的恶感。若是你在争辩中输了的话,当然你自己也不会感到光彩。释迦牟尼说:“恨不止恨,爱能止恨。”争强好胜的心情永远不能够使无谓的争论停止,也不能够真正地解决问题。一个问题如果被逞强的欲望之火包围的话,辩论之后与辩论之前的后果不会有任何差异。
充满智慧的老富兰克林常说:“如果你辩论、争强或者反对,你有的时候可能获得胜利;但是这种胜利是空洞的,因为你再也得不到对方的好感了。”
也有人说过:“凡决意成功的人,不能费时间于个人的成见,更不能费时间去承受结果,包括他损坏自己的脾气,丧失自制。作为一个人,你不能过分地显示自己,要学会放弃,虽然明白如你,但也要放弃。”
北京人把这种喜欢逞口舌之利的人形象地称之为“杠头”,“杠头”们往往是陷于表面的胜利之中使自己的事业陷入停顿。
人都说中国人爱面子,所谓的“面子”,不过是指一种表面上的虚荣,并不是骨子里的自尊和自信。爱面子的主要表现就是怕在人前露怯丢丑,宁肯错过这个机会,也不肯轻易一试。
“这种事我从来没干过,万一失败了,多没面子啊!”“这首歌我没在众人面前唱过……”“这种文件我没写过……”“这种动作姿势我没练过……”“这种技术我没学过……”
人在一生中会碰上许多没接触过的新东西或自己不熟悉的场合,没有尝试,你永远不会在人前丢丑没面子,可你也就尝不到成功的滋味。
其实说穿了,绝大多数时候绝大多数人对勇于尝试、探索、进取的人是持欣赏和鼓励态度的,每个人心里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面子”顾虑,当有人勇于站出来尝试学习一种新鲜事物时,大家更多的是一种欣赏和敬佩。即使你失败了,样子狼狈、姿势很难看等等,大家多半也只是宽容善意地一笑,没有人会很认真地把它记在心里的。
相反,如果一个人推三阻四,不敢一试,大家反会觉着你没意思。更重要的是,没有尝试,你就永没有可能掌握新的本领与知识,只能在你原有的圈子里打转转。第一步迈出去了,第二步就有了经验,如此这般,你会有更多的机会与进步。
面子没有你想像的那么重要,抛开Face,去抓住Chance。
心灵处方:
与其为争路权被狗咬,不如给狗让路,即使把狗杀死,也不能治好疼痛的伤口。
8.过分谨慎导致事与愿违
正常人要达成目标时,如果过分用心,或“过分谨慎”地想避免犯错,往往会发生像上述一样的情况。病理学上的某些状况,例如头脑某处受伤,可以明显地看出这种“目的颤抖”。
举例来说,病人不想做任何事情时,他可以将手举得稳稳的,但是他要将钥匙插在面前的锁孔里,手将会歪歪扭扭地斜很多;他能稳稳地拿住一只钢笔,但要他签名时,他的手就抖起来了,就无法控制。假如他从此而不想在陌生人面前出洋相,他或许会根本签不出字。
这些人可以很有效地加以指导,方法是训练他们放松自己,放松他们过度的努力与过度的“想达到目的”,使他们不要过于谨慎地想避免或“失败”。
以口吃的情况来说,口吃的人心里老是想可能犯的错,而又过度谨慎地想避免说错,结果是抑制说话与阻碍行动,过度谨慎与忧虑是同一事的两面,两者都过分关心可能的失败或关心“做错事”,都与竭力要做对事情有关联。
有些意识的信号,可以告诉你是否因为压抑过分或压抑讨少而离开正路。
如果你经常因过分自信而惹上麻烦,习惯性地“闯进别人不敢踏入之处”;就会因为冲动而常常陷入困境;要是你总是“先斩后奏”而使目标发生反效果;要是你永不认错,那么你很可能缺少压抑。你必须三思而后行,停下来仔细地考虑你的言行。
最好在心里明确地记住一个事实:我们受扰的情绪——忿怒、敌意、恐惧、忧虑、不安等,它们的产生是由于我们本身的反应,不是由于外在的东西。反应就是指紧张;缺乏反应就是指轻松。科学的实验一再证明,你的肌肉只要保持于完全轻松的状态下,你根本不可能觉得忿怒、恐惧、焦虑、不安。这些反应本质上是我们自己的情绪。肌肉的紧张是一种“行动的准备”或是“反应的准备”;肌肉的放松带来“心理的轻松”中平静的“轻松态度”。因此,轻松是自然的镇定剂,它在你与干扰的刺激物之间竖起一块心理的“帐幕”或撑一把“雨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