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故事告诉大家生活的最大秘密——在你身上拥有钻石宝藏,那就是潜力和能力。你身上的这些钻石足以使你的理想变成现实。你必须做到的,只是更好地开发你的“钻石”,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付出辛劳。
只有傻子才肯舍弃眼前生活,而另去那个虚无飘渺的远方,作好高骛远、不着边际的追求。只要你不懈地挖掘自己的钻石宝藏,即不懈地运用自己的潜能,你就能够做好你想做的一切,你就能够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
抓住机遇的手,你就能因此而获得幸福。机遇可以改变人生,把握好每一次机遇吧!
一位富翁家的狗在散步时跑丢了,于是富翁就在当地电视台发了一则启事:有狗丢失,归还者,付酬金一万元,并有小狗的一张彩照充满大半个屏幕。
启事播出后,送狗者络绎不绝,但都不是富翁家的。富翁太太说,肯定是真正拣狗的人嫌给的钱少,那可是一只纯正的爱尔兰名犬。于是富翁就把电话打到电视台,把酬金改为两万元。
一位沿街流浪的乞丐看到了这则启事,他立即跑回他住的窑洞,因为前天他在公园的躺椅上打盹时拣到了一只狗,现在这只狗就在他住的那个窑洞里拴着。
果然是富翁家的狗,乞丐第二天一大早就抱着狗出了门,准备去领两万元酬金。当他经过一家大百货公司的墙体屏幕时,又看到了那则启事,不过赏金已变成三万元。
乞丐又折回他的窑洞,把狗重新拴在那儿,第四天,悬赏额果然又涨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乞丐没有离开过这只大屏幕,当酬金涨到使全城的市民都感到惊讶时,乞丐返回他的窑洞。可是那只狗已经死了,因为这只狗在富翁家吃的都是鲜牛奶和烧牛肉,对这位乞丐从垃圾筒里拣来的东西根本受不了。
心灵处方:
人的一生似乎都在寻寻觅觅。寻找永恒不变的幸福,寻找功盖千秋的成功。为此人们劳苦终日,行色匆匆。也许到了弥留之际,都找不到自己要找的东西,因为要找的东西可能早已擦肩而过了。
9.不要被偶然的成败迷住双眼
人人都想取得成功——学子想考上清华北大或出国留学,老板想让自家的产品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科学家想在高科技领域上取得更大突破,网络公司老总想在纳斯达克上市,电影演员想捧得奥斯卡金奖……
成功是每个人的梦想。我们先看两个寓言故事。
古代有一个农夫,非常想发财。他总觉得每日劳作,难以很快实现发财梦。这天,他干着干着就不想干了,一不高兴,就坐到树底下睡觉去了。有一只兔子,冒冒失失跑来,一头撞在树上,死了。农夫不费吹灰之力,得了一只兔子。他很高兴终于找到既不劳作又能发财的方法了。这以后他就天天坐在树底下,等更多的兔子来撞树。守株待兔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
另一个故事的主角也是个宋国的农夫。他在田里插好了秧,就盼着秧苗快快长大,好有一个大丰收。他性子太急了,每天都要去看看秧苗长高于没有。这天他干了一天活回来了,非常疲劳。人问他忙什么,他回答:“我把秧苗都往高拔了拔,这样它们就可以长得快了。”这就是另一个成语“揠苗助长”的出处。
这两个人的做法在每一个人看来,自然是可笑的。但实际上每一个人在追求成功时,也常会这样做,只是没意识到罢了。
明朝人吕坤说,事有当然,有自然,也有偶然。有见识的人做事,都是尽力按应该的做法,即“当然”去做。在做的过程中,要顺遂自然规律。而对于偶然发生的情况,不要被它迷惑,干扰自己做事。
而有些人却不是这样。如“守株待兔”中的那个人,偶然白捡个兔子,就死抱着“偶然”不放了,放弃了原来“靠劳作致富”这个“当然”。结果呢,田荒了,兔子也没有再来。
“揠苗助长”里的那人,犯了另一种错误。他虽然看起来也在努力实践“当然”,但他却违背了自然,结果也不妙,那些秧苗全死了。
可见,要想做成一件事,必须把握好“当然”、“自然”和“偶然”。
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这是不言而喻的。“强扭的瓜不甜”,“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光有成功的愿望是不行的,“听其自然”并非“听天由命”,只要在不违背自然的前提下,一个人的成功之路仍是宽广的。“条条大路通罗马”,不必因此而灰心,放开在另一条路上“尽当然”的努力。
在处理“当然”、“自然”和“偶然”的问题上,吕坤尤其对“拘泥于偶然”的人提出了批评。他说,这样的人,不但“偶然”得不到,连应该做的“当然”也一并失去了,真是可悲呀。
拘泥于偶然,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遇到失败和犯错误。再高明的骑手,也难免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常胜将军也有可能打败仗。这时候决不可惊慌失措,一蹶不振。你只需坚定地继续努力,就能走出失败和错误的阴影,重铸辉煌。
心灵处方:
有当然,有自然,有偶然。君子尽其当然,听其自然,而不惑于偶然。小人泥于偶然,拂其自然,而弃其当然。噫!偶然不可得,并其当然者失去,可哀也。
10.抛开对环境的抱怨
我们常常见到挣扎的人不断抱怨环境,因为他缺乏喜乐和富裕。真正的问题是:哪一个先行——态度或成功?答案是,在所有的情况下,要先有胜利的、正面的态度,才会有终生的富裕。
你的环境本来就如此,从来就没变。如果你今年四十岁,排行居中,到了九十五岁时,你的排行还是一样的。不论你是黑人或是白人;男人或女人;或者你被虐待了,被占了便宜,或破产——这些因素都无法改变。如果你的父母无法送你上大学,如果你必须半工半读,或者走十公里去上学——这些都是你的过去。现在该是忘记他们,继续前进的时候了。
当你决定抛开你的抱怨时,你将会发现人生变得比较顺利、有趣。它只会让你可怜自己——悲伤、愤怒、受害、多疑,或自以为是。当你为你的局限辩论时,你的想法和话语只会妨碍你,大大干扰了你的进发能力。把抱怨扫除,你就可以创造出创造力,和容许聪明才智爆发的空间。你将可以更专注地活在当下。不要专注在问题上,你就会开始看见解决之道。不要抱怨“我不行”的态度,你就会对自己发展出一个比较正面的看法。
它所需要的只是一个简单的决定,决定阻止自己掉入抱怨的老习惯。起初可能很困难——甚至可笑。习惯是很难更改的。可是在这种情况下,却值得努力。
心灵处方:
当借口或抱怨浮于心头时,轻轻把它赶走,好比你赶走野餐上的苍蝇一般,不要过于担心,你很快就会习惯没有抱怨的生活所带来的美好感觉,以及随着你崭新的胜利态度而来的成功。
11.牢牢抓住,轻轻放弃
在德国的一家报纸上有这样一则广告:“有一辆宝马车,八成新,需要卖一马克。”凡是看到这则消息的人都在暗笑,怎么会有这种事,绝对是商家的圈套但偏偏有一位青年,按照广告下边的地址,找到了售车的主人。
女主人笑道:“你肯定是美国人,而不是德国人。”小伙子很是奇怪,心想:她怎么会知道我是美国人,女主人接着说“德国人太刻板,严谨,而美国人则喜欢追求刺激,富有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
原来,这位女主人的丈夫在去世前在遗嘱中说,财产分配时要给他情人一辆宝马跑车,八成新,于是乎,女主人出于嫉恨就想出了这么一个办法,将宝马车变成现金送给那位“第三者”。
因此,这位敢于尝试的小伙子,用一元钱便买到了一辆宝马车。
“抓住”暗示你追求你的目标时抓住每一次机遇,永不放弃。不过,“轻轻放手”这一面,却暗示你不应该抓得太久,当时机一到,应该放弃时就放手,而且要放得无比优雅。
当我们扶养小孩都想在他们年轻时牢牢抓住他们。辛勤工作去保护他们,让他们尝试各种经验,护卫他们的安全及荣誉,竭尽所能让他们朝最佳的目标前进。可是,有时候你需要“放手”,给他们自由,默默退到一旁,让他们去过自己的生活。放手不表示不再爱他。事实上,放手是父母之爱的终极表现之一。在商业上,在各式各样的竞争中,同样的原则也适用。尽可能将胜券操之在我,是恰当的,通常也是必要的。有时候,我们需要费力协调,为我们的最佳利益努力,使出浑身解术,仿佛我们的生命就全靠它了。我们不惜一切求取成功。可是,有时候季节会变迁。改变是不可避免的。或许我们赢了——也可能输了——这场比赛。或许这场游戏我们玩太久了。或许这个行业超越了我们,也可能是我们超越了以前的兴趣。这便是该放手的时候了。如果我们做得优雅,保持平衡,我们就可以得到平安,从经验中成长。就像松开一个握紧的拳头,我们会感到自在而有活力。
心灵处方:
当道别的时刻来临时,或者该做改变时,请试着保持风度。这将使你继续朝着你的梦想前进。它会让你专注在下一个伟大的探险上,不要回头。
12.不要沉溺于过去
日常生活中的倒退听起来就像这样。“你敢相信昨天发生了什么事吗?那些家伙真是混蛋。每次我努力做点事,就会搞砸了。这是我们的货物本周第六次迟到了。我还是对她的话耿耿于怀。”这类例子不胜枚举。任何时候当你拘泥固执、动弹不得、钻牛角尖,甚至过度开心已经结束的事情时——不论是今天早上还是十年前发生的——就形成倒退档。你大概会大吃一惊。想知道你是否处在倒退档中很简单。它的感觉沉重而严肃。你无法前进,你甚至可能会倒退。你会停滞不前,深陷在情绪的泥沼中。你会感叹过去、昨天、上周、去年、或你的童年。你会抱怨事情、人、环境、事件、规则、问题和顾虑,大部分是那些已经烟消云散的事。隐人倒退档让你做事的喜悦荡然无存。它很枯燥无味、得理不饶人,而且有碍生产。
人们发现难以脱离倒退档的原因是,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为自己的处境脱罪。换句话说,他们会强辩自己有“权利”处在倒退档,说出像这样的话:“但是,是他破坏了这笔交易,”或者,“是她在大众面前公开批评我的。”人们会利用确实发生过的事件当做证据来支持他们的愤怒和挫折。不过,他们无法认清楚的是,此刻,他们大感挫折的事件早就过去了。惟一让事件继续存活的因素,是他们的记忆,他们自己的想法。
向过去学习,向我们自己的错误学习,显然是很重要的。不过,我可以向你保证,陷在倒退档绝对帮不了你这个忙。想要向过去的经验学习,温柔地反省我们处世的方法是有帮助的。倒车档可不温柔。事实上,它很粗暴。
脱离倒车档的方法是,注意处在倒车档的感觉如何。如果你能观察自己——你的心灵、你的想法、你的注意力——专注在过去的事件、或过去的挫折上,你就可以温柔地将你的注意力拉回到目前。训练你的心灵远离倒退档,可能有点像训练小狗留在你身旁一样。小狗会逗留一下子,然后又突然跑开。你的心也是如此。它可以专注一两分钟,然后又游移回早上烦心的事,或是昨天的挫折。训练小狗最有效的方法是,温柔地将它引导回你的身旁。同样的方法对你的心灵也一样有效。当你注意到你的思绪又飘回过去时,请提醒自己,过去已经结束了,消失了。然后,温柔而轻易地将你自己引导回此时此地。
人们不要去强求不属于他自己的东西,要学会顺其自然。有的人违背规律去办事,就会步步艰难,而有的人顺应规律,就会得心应手,一路坦途。
从前,有位樵夫生性愚钝,有一天他上山砍柴,不经意地看见一只从未见过的动物。于是,他上前问:“你到底是谁?”
那动物开口说:“我叫‘领悟’。”
樵夫心想:自己现在就是缺少‘领悟’啊!把它捉回去算了!
这时,“领悟”就说:“你现在想捉我吗?”
樵夫吓了一跳:心里想的事它都知道!那么,不妨装出一副不在意的模样,趁它不注意时赶紧捉住它!
结果,“领悟”又对他说:“你现在又想假装成不在意的模样来骗我,等我不注意时,将我捉住。”
樵夫的心事都被“领悟”看穿,所以就很生气。真是可恶!为什么它都能知道我在想什么呢?
谁知,这种想法马上又被“领悟”发现。
它又开口:“你因为没有捉住我而生气吧!”
于是,樵夫从内心检讨心中所想的事,好像反应在镜子里一般,完全被“领悟”看穿。应该把它忘记,专心砍柴。
樵夫想到这里,就挥起斧头,用心地砍柴。
一不小心,斧头掉下来,却意外地压在“领悟”上面,“领悟”立刻被樵夫捉住了。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善于发掘内在规律,常常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捷径。垂手可得的思想是不可取的。
心灵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