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0200000007

第7章 文化顽童台大骄子(1)

李敖是海内外最受争议的人物,几十年来,人们对他千夫所指,他对人们横眉冷对。不知道他的人,骂他目空一切、傲慢刻薄;了解他的人,欣赏他特立独行、见解不凡。本章将展示李敖的大学生活,让读者对这位世所罕见的“文化顽童”李敖之轮廓有所领悟。

一、法律系里最亲密的朋友

1954年暑假,李敖十九岁,以高中二年级肄业身份参加大专联考。他报考的第一志愿是台大中文系,但由于数学考得不好,误人法律系。

李敖本来志在学文,不在弄法,只因几分之差,没考入台大文学院,沦入法学院,心有未甘,故决定重考。台大规定,学生不能重考本校,要考,得先自动退学才成。李敖有一股破釜沉舟的勇气,就在改制前夜的6月27日,自动退学了。一百五十人中,李敖是惟一一位因兴趣不合,毅然退学的。李敖在法律专修科共学习二百八十七天。这将近三百天的时间,是否白白度过?我看没有。读李敖的书,你会感到他在法律方面是很有修养的,不仅熟悉法律条文,而且懂法律理论,论辩起来不亚于一名精通业务的律师。他后来打官司不请律师,都是自我辩护,所写辩护词,理正辞严,教人无法驳倒。这当然主要靠“诗外”功夫,但跟上法律专修科是有一定关系的。而且其收获远不止此。

在法律专修科,李敖结识了许多朋友,其中关系最密切的是陆啸钊。

李敖的交友之道显得古典一些。这是他受传统文化影响之故。李敖后来主张全盘西化,但他在交友上所信奉的那种古典做派一直坚持了下来,并未改变。他对工业社会里的朋友之道一概不欣赏,认为那种友情速成而易消,因此他的朋友不多。他很挑剔,但成为李敖朋友的,他就忠心耿耿,不怀二意。他们对他也是一样。不过随着各人景遇不同,也有的老朋友过分偏离,当然也就渐行渐远了。李敖有一句名言。“新朋友,不交;老朋友,遇缺不补。”虽然如此,他也有一些很过心的朋友。

陆啸钊在报考时,成绩足够分到法律系,却被误分到专修科。两人经常在一起交谈,研究学问,互相都很了解。李敖退学前两个月,父亲去世,李敖回台中以后,班上同学为缓解李敖家中困难自动捐助。大家都捐,惟独陆啸钊不捐。有同学动员,他说:“李敖个性耿介,他绝不会收你们的钱,不信你们送送看!”不出所料,当同学携款赶到台中时,果然李敖拒收。李敖第二次进入台大文学院后,因抽签住校未中,又没钱在外租房,只好在温州街七十三号台大第一宿舍与陆啸钊同挤一张床,虽然有时斗嘴气得不讲话,但在不讲话中,陆啸钊还是送水果给李敖吃。

二、博名傅园长袍怪

李敖在台大的生活,是他以及当年的同学师友所津津乐道的。在台大杜鹃缤纷的椰林大道上。他总是身着一袭长袍在傅钟处出现,据说“李敖的长袍”是台大的八景之一,他曾洋洋得意地哼吟——

“一袭在身,随风飘展,风度翩翩然。不分冬夏,不论晴雨,不管女孩笑于前、恶狗畎于后,我行我素,吾爱吾袍。长袍成为我个人的商标。历史已久,不断传之于众口,而且形诸于笔墨。当年香港出版的一本《大学生活》里,某君曾列举台大的四怪之丑,而怪丑之尤就是“长袍怪”,好像长袍就是我的化身一样……没有一个人敢说他没见过‘文学院那穿长袍的’……。”

他在夏天也是一袭长袍在身,显得特别古怪。这也是李敖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一种表现。他很少上课,不抄笔记,也不买老师的账,尤其是他看不起的老师,给人一种不用功的样子。其实很多书他早在小学中学时就念过。特别是一些老师,令人实在不敢恭维。有的老师连有名的大法官布莱克都不知道!到了课堂上,李敖是很顽皮的。他常常纠正教师的错误。“司法行政部”部长林彬教“司法总则”,有一天讲到李大钊的死,讲错了,李敖立即起来纠正。另一位老师讲“三民主义”,更是多次纠正,两人甚至在课堂上吵起来。教“经济学”的是王作荣,此人很有才华,也很有启发力,来时仅三十多一点,缺乏教学经验。平时表情严肃,脸像一张扑克牌,但偶尔会突然笑一下。一次,李敖大声问:“三民主义到底有没有缺点啊?”王作荣脱口而出:“当然有啊!”李敖追问:“缺点在哪里啊?”王厉声回答:“我不敢讲啊!”这话引起哄堂大笑。

这一切就是李敖引以为傲的“长袍心理学”。

三、考入历史系

1955年,李敖以第一志愿考入台大历史系。头一年联考,吃亏在数学不及格,这一次重考,必须加强数学课的补习。幸亏台中一中的老同学胡家伦指导有方,恶补一阵,结果不仅考上历史系,而且名列前茅。

由于对中学教育和法律专修科的不满。考取历史系可谓一偿宿愿。进台大文学院的拱门,呼吸着远比中学自由的空气,李敖一度感到满足。可是很快,这里的生活加深了在法律专修科多半年的体会,认识了高等教育让人失望的一面,比中等教育尤有过之。李敖在学院里生活,可是觉得学院里的空气污浊得不堪忍受。大学教育带给人们的不该是读死书、死读书甚至读书死。它应该真正培养出一些智慧的才具,培养出一些有骨头、有判断力、有广博知识同时又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但是,事实上,我们的大学教育在这方面是彻底失败的,大学生很少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特立独行。他们只会抄抄笔记,背背讲义,然后走进教堂或舞会,在教堂里,他们用膝盖,在舞会上,他们用脚跟,他们的神经已经功能退化,他们不会用脑筋。《十三年和十三月》中说:“历史系是一个神秘的系,它可使狂者愈狂、狷者愈狷、笨者愈笨。在我投进去以前,我听说这系最好;等我进去了,我才发现它好的原因。原来它是台大那么多个系中,最容易混的一个系:上上课,抄抄笔记,背一背,就是成绩甲等学生;逃逃课,借抄笔记,背两段,就是成绩乙等学生;不上课,不抄笔记,不肯背,也不难及格,就是丙等丁等学生,李敖之流是也!”

大体说来,在台大文学院四年,李敖虽然不无阅历,不无师承,不无交游,但基本上内心里李敖是孤寂的,自负的。一方面他深感没有可取的“大宗师”;另一方面,又深感缺少可与自己相比并的人,所以他是一个独行者。他看不起别人,不喜欢上课,连考试都懒得应付。大一时八门课,他有三门不及格,甚至连中文都差点不及格。大一总成绩,第一学期是71.31分,第二学期是65.45分。可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李敖始终自喜、始终自信他有学问,只是不屑上课和应付考试而已。

四、父亲病故,力主丧礼改革

父亲李鼎彝是李敖二十岁生日后两天的4月27日去世的,死于脑溢血,时间在晚上。第二天午前,李敖收到“父病速归”的电报赶返台中。一下火车,看到有人在接站,得到父亲的死讯。回到家里,径直到停灵处。因为天热,爸爸已入棺,棺盖已钉,未能见到最后一面。当晚,李敖找人拍了两张照片留念。

李敖受了胡适的影响,反对传统“把活人弄成死人,把死人弄成鬼”式的丧礼,力主丧礼改革。台中一中为李敖所敬重的国文教师鄢曾荫婉转劝遭:“李敖你读书明理,按古礼,不能这样干吧?”李敖反驳:“按古礼,接《易经》是‘丧期无数’;按《墨子》是我母亲要殉葬;按《礼记》是我父亲不能火葬…今天我要真行古礼,更不得了了。”那位老师见李敖学识渊博,所说的礼比一般要行的礼古老得多,一时语塞。

按照传统,安葬老人,要烧纸、诵经,拿哭丧棒弯下腰来装孝子。要给来吊丧的人磕头,李敖统统不来这一套,并且当众一滴眼泪也不掉,真有点他老子的老师(即鲁迅)所写“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味道。李鼎彝先生是省立台中一中的中文科主任,在这个学校教了近六年的书,又在校外教补习,所以“桃李无算”。他是一个好教师,公祭的时候,场面很大,自台中市市长、市议会议长以下有两千人。这两千人不但目击了李鼎彝先生走向了火葬,同时目击了李先生的宝贝儿子李敖表演了一场触犯众怒的丧礼改革!李敖说:“这次经验使我深深感到:所谓‘虽千万人,吾往矣’,读起书来容易,若真正实行起来,可就需要大勇。这次经验使我一生受用,我一生勇于特立独行。都伏机于此。但这番特立独行,却使我从此横背‘不孝’的恶名。恶名后来愈背愈大,穿凿附会,像一个愈滚愈大的雪球。其中一个好笑的说法是:‘李敖把他老子气死了!’散布这种说法的李济便是一人。有一天,李济向姚从吾说:‘听说李敖跟他父亲意见不合,最后把他父亲气死了。’姚从吾说:‘这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我知道李敖的父亲是我们北大毕业的。北大毕业的学生,思想上比较容忍、开通。李敖的父亲若能被李敖气死,他也不算是北大毕业的了!李敖对他父亲的态度如何,我不清楚,但我知道李敖对母亲很好,一个对母亲很好的人,大概不致对父亲不孝吧!’爸爸死后十一年,我印出他的遗著《中国文学史》,书前写了一篇序,谈到所谓‘不孝’之事,我说:‘据我所知,李济先生现在“没有儿子”,因为他的儿子已“潜返大陆”了。所以李济先生是属于“教子无方”的类型。李济先生当然不愿归咎于这是他自己的“教子无方”,他当然说这纯粹是他儿子的“不孝”,他当然在饱受刺激之余,油然而生一种“不孝过敏症”,——对“不孝”的谣言神经过敏,并盼望别人的儿子也“不孝”。李济先生这种毛病,我们也不必怪他,因为这本是一个失败的老年人的心理变态。所以当我们看到他所主持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不走向“学术研究”而走向“标榜孝道”的时候,我们除了该佩服外,没话可说。’不料这篇序提到‘潜返大陆’之事,引起‘调查局国特’们的过敏和不满,强令文星书店撕去这篇序才能卖书。所以,我二十岁这次丧礼改革,不但祸延显考,并且祸延言论出版自由,还祸延我进不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真是后劲十足。”在1962年12月17日写的《十三年和十三月》里,李敖说:“我父亲死后,按照传统,要烧纸、诵经、拿哭丧棒弯下腰来装孝子,可是我不肯这样为‘吊者大悦’去做‘伪君子’,我的丧礼改革在二千人的送葬场面前挨了臭骂,可是我不在乎——我是‘真小人’!”

其实,改革旧的礼节,在李敖这不是第一次。从初中二年级开始过旧历年时,李敖就移风易俗。爸爸是最通达的人,他最能体会儿子的卓见。他说:

“好小子,你不过就不过吧!你不过,我们过!”于是爸爸、妈妈、姐姐、妹妹和弟弟,兴高采烈地大过其年。他们吃大鱼大肉,李敖偏要吃炒饭;他们熬年夜,李敖偏要早睡觉;他们送来糖果压岁钱,李敖一概退回。他第一次不过旧历年的时候,父亲面临着理智和感情的矛盾:理智上,他知道儿子做得对;感情上,他怪儿子太重是非,太不肯迁就。到了第二个旧历年来的时候,父亲习惯了,也就不再矛盾。从此一连五个年头,直到父亲去世之前,李敖从来没有过过旧历年。现在有些不同了。父亲去世后,母亲显得特别孤独、寂寞。所以当新的一个旧历年来到了的时候,当妈妈习惯性地为李敖安排大鱼大内以外的炒饭的时候,李敖没说一句话,放弃了炒饭,加入了“过年派”的阵营。李敖终于“投降”了。

五、姚从吾老师介绍认识胡适

在迎新会上,李赦大放厥词,在座师友无不惊叹。师长中有一位头中间秃顶,两鬓白发,身材矮胖,长得结结实实的老教授,他就是姚从吾老师。

李敖早已听说过姚老师的名字。在中学时代,牵敖跟庄严一家有很密切的关系。庄严的太儿子庄申给李敖写过许多信,开列有台大历史系、考古系教授和所授课目的清单,其中就有“姚从吾:辽金元史”一项。

姚从吾,原名士鳌,字占卿,一字存吾,常以“从吾所好”自勉,乃改名从吾,因其名常被当成土鳖也。他是河南省襄城县人,生在1894年10月7日,也就是中日甲午战争那一年。先人私塾,后进小学堂,又升人许州中学堂(即河南省立二中),1914年毕业。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文科,师从张相文、陈汉章、朱希祖诸人,1920年(五四运动后一年)毕业。他在头一年应第一届高等文官考试被录取,分配在教育部社会教育司见习,于是就留部工作。姚老师经过不断的深造,1958年,选为台湾的中央研究院院士。

姚从吾教的是辽金元史。李敖选修姚的课,是1956年的事。那时李敖升入二年级。姚从吾共教两个学期,六个学分。姚拙于口才,讲话时先是张开奇厚的嘴唇,下颚乱动,满口乱牙翻滚,然后发音。他的声音底气十足,地道的河南男低音,配上他那厚实朴拙的造型,俨然一副中原老农相。

姚先生上课的情形,张伯敏在《往事忆趣》(1968年5月4日《中央日报》)中说:“教我们辽金元史及史学方法论的是姚从吾教授,他最亲切和蔼,年纪一大把,总是谦称‘兄弟’如何如何,搞得我们这一批小伙子发毛,不知如何是好。他挺着一个大肚皮,讲课时最喜用手去揉搓,揉着揉着,那话就从肚皮里‘揉’出来了。”李敖说:“张伯敏说姚从吾老师年纪一大把却满口自称‘兄弟’,的确是此老的习惯。记得第一堂课下来,班上女生众口纷纷,笑他怎么跟我们称兄道弟呀?他那么老,被他称‘兄弟’,多倒霉呀!”

姚从吾属于那种靠勤奋苦读而获得成就的学问家。李敖在《千秋评论》第四十三期《五十·五十·易》里说:“读书当然很重要,但读书的方法更重要,这方法就是不要死读书。许多人书念多了,就从呆子变成了书呆子,像我从前有位老师叫姚从吾,是辽金元史专家,非常用功,最后死在书桌上。”李敖又说:“姚老师勤能补拙,在《发凡》上面,也自有他自己的成绩。吴相湘老师写《姚从吾译注蒙古秘史》(《民国百人传》第一册),说他‘先后完成论文约五十余篇,均有关契丹、女真、蒙古史实之研究。其所论述,博洽精审。比较柯绍忞、屠奇、陈垣等诸氏著作有过之而无不及。尤以对元代汉文化史之发掘,将元好问、李冶、张德辉、许衡诸人之苦心孤诣维护华夏文化史实表露特详,使今人了解中国文化学术在蒙元时代断而复续的关键所在。’用字虽不无溢美。但也有事实在。总之,姚从吾老师一生的学术成就,我总觉得与他的景遇和努力不太相称,这是很可叹的!”

李敖经常跟姚从吾先生通信或面谈。1957年7月23日,两人小谈。姚先生劝李敖不要多发表文字,李敖以为此话正确,乃作诗一首:“鱼倦低游每返渊,鸟倦高飞总知还,摒情专心穷文史,隐姓埋名二十年!”李敖说:“看到他苍苍的白发,我感到青春的可贵与珍惜青春的迫切,同时我也得到了一种对时间的透视,使我深信每天都有‘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一女不织,或受其寒’的重要性,‘急求早成’的心理对我说来是益发炽烈了,发展到今天,它已变成无时不在我意识中的一件大负担,它是鞭策我不停的努力、不停的紧张的最好的力量。”

李敖跟胡适的关系是李敖研究上的一个大题目。但是,经过姚老师的介绍,李敖才与胡适拉上了关系。

同类推荐
  • 清宫梦里花(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清宫梦里花(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孝庄文皇后:一个女人的史诗。海兰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董鄂妃:风流只向一人说。香妃:老去的传说。西太后慈禧:红妆照汗青。婉容:末代皇后。
  • 傀儡皇帝:汉献帝

    傀儡皇帝:汉献帝

    汉献帝,名刘协,字伯和。汉灵帝第三子,汉少帝弟。少帝被废后,被董卓迎立为帝。董卓被王允和吕布刺死后,董卓部将李傕等攻入长安,再次挟持了献帝。后献帝逃出长安,落到了曹手中。献帝在位31年,终被曹丕所废,后病死,终年54岁,葬于禅陵。《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傀儡皇帝(汉献帝)》我们讲述的就是这位汉朝末代皇帝的悲哀一生。
  • 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

    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

    她们如烟花般绚烂,却比烟花寂寞三分;她们如玉般温润,但她们的爱恨足以倾城。她们或生自盛世豪门,或拥有绝代风华,或身负才情千万,或经历曲折离奇。作者以女性的直觉,现代的视角,走近那些风华绝代的民国女子,体味她们的落寞,解读她们的惆怅,展现她们的美丽与哀愁。林徽因、陆小曼、阮玲玉、张爱玲、孟小冬、潘玉良等知名女子的人生情感故事,或凄婉,或无奈,或哀怨,或浪漫。24位民国时期绝世奇女子的秘辛往事,追忆100年前那些乱世佳人的喜怒哀乐、人生起伏。
  • 拿破仑大传

    拿破仑大传

    拿破仑的一生,对于整个历史长河来说是短暂的,但是,他的生命历程如同史诗一般;那深刻的底蕴,肤浅的人根本不可能体会,只有崇尚真实的人才能走到他的内心深处。他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用一生写就了生命的悲歌。在他身上,我们会看到自信和勇气,激情与幻想,勤奋与斗志,而他也凭借这些,使自己的人生达到辉煌。今天,世界充满着变化,无数的机遇,只有那些有卓越才能的人才能得到。全欧洲的热血青年们,没有谁比拿破仑更适合做你们的榜样了!他在所有的西方人中,独一无二,在历史的舞台上呼风唤雨,掀起狂风巨浪,并为之付出了毕生的代价。
  • 杜甫传

    杜甫传

    这是武侠一代宗师还珠楼主的绝笔之作。全书11回,讲述了“诗圣”杜甫曲折潦倒的一生。由于作者善写武侠,尤其擅长讲故事,而杜甫的生平又与作者自身的身世很有相似的地方,因而这部书写得相当引人入胜和富有感染力。
热门推荐
  • 这个王妃不太冷

    这个王妃不太冷

    繁华落尽,辛酸自知,直到最后王妃辛月才知道这一切不过都是骗局,就连这副身体的爹爹都是要江山不要女儿!落下悬崖后的她心已死,半步多一日游后让她正视这个世界。一夜过后,辛月冷傲无情,一条血路过后,自己得到了最想要得到的,报仇!但是当离王亲自被自己杀掉的那一刹那为什么自己还那么的心疼?是和前世的告别,还是什么原因?血染江山的画,试看谁予繁华?
  • 契约兄妹:冰山校草别太拽

    契约兄妹:冰山校草别太拽

    父母离婚,背井离乡;落入差班,结交仨俩哥们。人生悲催,那就认栽。既无欲无求,那就凑合过呗。偏偏老天不作美,一纸法律文书,“啥?凭空多出个妹妹?”“做梦!乖乖认姐!”兄妹?!姐弟?!尚在争辩不休,生活已经悄然翻篇......
  • 糖尿病自我康复全书

    糖尿病自我康复全书

    糖尿病真的很难被发现吗?糖尿病的危害到底有多严重?糖尿病可以自查吗?糖尿病患者应该怎样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调养?基于大多数人对糖尿病的陌生,本书将用最通俗的语言和直观有趣的插画,试图把糖尿病彻底说清楚。在书中,我们将向读者传达普通大众必须了解的糖尿病常识,以及一大套简单易行的控制、改善糖尿病的方法,让你真正轻松达到“无病先防,既病防变,小病自疗”的目的。
  • 思念成婚:漫漫寻妻路

    思念成婚:漫漫寻妻路

    他,人前是学生惧怕的——冷面阎罗:她,音乐星河里最璀璨的星星——音乐精灵;当他遇到了她,从此摇身一变成为撒娇卖萌无下限的莫脸皮。且看,冷面阎罗,如何上演追妻之戏码。
  • 换个角度看问题

    换个角度看问题

    在当前的管理界,一个很有意义的争论就是管理究竟是技术还是艺术?本书作者认为,管理首先是技术,然后才是艺术。说是管理技术,是因为管理有具体的方法和技巧;说道理的艺术,是因为这些方法和技巧在不同场合下可能表现为不同的形式。本书以MBA为主流,集中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讲解管理者自我提升所必需的技能。书中原理的阐述与技能的结合,案例分析与管理游戏相交融,使读者能从概念和原理上得以提升,又可以在具体技术和方法上有所改善。
  • 完美复命,执行不打折扣

    完美复命,执行不打折扣

    企业员工人手一本的培训工具书,全面提升企业战斗力的执行手册。完美复命,培养有命必复的复命精神;不折不扣,锻造非凡卓越的执行能力。
  • 遗忘千年的爱恋(大结局)

    遗忘千年的爱恋(大结局)

    大结局,如果大家觉得还有什么没有交代清楚地请提出来,我会用番外的形式交代清楚,如果没有,一个礼拜之后,我就结文了,结文之后,就不能再做添加了!问:如何成为红袖VIP用户?注册后在个人管理中心充值就自动成为VIP用户。问:VIP会员是怎么分级的?怎样成为初级会员、高级会员和至尊会员?请点击查看《VIP会员申请》问:什么是红袖币?是指通用红袖网站的一种虚拟货币,其计量单位为:1元人民币=100点红袖币。它可消费红袖上所有需要收费的服务。每消费一次,红袖系统都将扣除相应数量的红袖币。问:红袖币在什么地方充值?充值步骤是:登陆个人管理中心后点击“VIP用户充值”,输入您要充值的用户名。问:谁能使用红袖币订阅VIP作品?只要你是红袖的注册用户,均可使用红袖币订阅VIP作品。问:VIP具体是怎么定价的?VIP作品的阅读价格根据会员等级划分:初级会员阅读收费章节的消费价格为0.03元/千字(即3点红袖币/千字);高级会员和至尊会员阅读收费章节的消费价格为0.02元/千字(即2点红袖币/千字);不足1点红袖币的零头忽略不计;已经订阅过的章节再次阅读时不需要再次付费。问:VIP作品的字数是以什么为标准统计的?VIP作品字数的计算以红袖添香网站内计数系统为准。问:是不是所有的VIP作品都一个价格呢?对于优秀的VIP作品,红袖将会适当提高订阅费用以支持作者。问:可以帮朋友充值吗?可以,但您的朋友必须也是红袖注册用户。在个人管理中心点击“VIP用户充值”时,在“用户名”一栏填写您的朋友在红袖的注册名,这样,可充值到其个人帐户。问:红袖币与积分如何转化?充值的红袖币可以转化为积分,人民币1元相当于100点红袖币,也即积分1000分。目前,积分可以兑换一些特殊项目的服务,但积分无法直接转化为红袖币。问:红袖有哪些充值方式?网银充值快钱银行卡快钱神州行腾迅财付通支付宝遗忘千年的爱恋将给你带来一段难以忘怀的穿越时空的经历。遗忘千年的爱恋,即使遗忘,也能够被忆起。遗忘千年的爱恋,即使相隔千年,也会相遇!如果我把你遗忘,你可会来寻我?如果我们把彼此遗忘,该怎么寻回那份爱恋?如果你把我遗忘,我会去寻你!生生世世!如果我们把彼此遗忘,在我见到你的第一眼就会把你记起,因为你已经刻在了我的心头!女主莫名其妙的来到异时空先后遇见了三个男子:温文尔雅的诸葛云清,义无反顾地爱上了女扮男装的王筱珏。天性冷漠的君思诀,再一次爱上了千年前的妻子。霸气狂傲的宇文君傲,不想再放开恋人,命运却无情的捉弄这对跨越了千年的爱侣。本以为只是误入时空,谁知这个时空才是自己归宿.本以为能平凡的过一生,却遇见了改变一生的人,想回到过去,却已是不能.本以为只是一块普通的玉石,哪料竟然有如此大的秘密,烈焰玄玉,王者的玉石.本以为有一个疼爱自己的兄长,却因为冰冷的王位,被无情的设计背判.本以为终于可以有情人终成眷属,却被命运无情的玩弄.千年的命运轮回,这次,能否打破命运的枷锁?推荐好友的文文:《灰姑娘的奇幻旅程》绿千千http://m.pgsk.com/a/74511《热情王爷冷王妃》清一无痕http://m.pgsk.com/a/73468/《我的专宠福晋》洛水流觞http://m.pgsk.com/a/74508/《美女扫帚星》jyphttp://m.pgsk.com/a/74868/《穿越——妖女神医》乐乐米拉http://m.pgsk.com/a/74390/《地宫娇后》zhengyuhong2005http://m.pgsk.com/a/74290/
  • 好心太好前程:心态改变命运,看法决定活法

    好心太好前程:心态改变命运,看法决定活法

    大多数人失败并非由于才智平庸,也不是因为时运不济,而是由于在事业长跑中没有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使得自己最终无法触摸到成功的终点线。与其说他们是在与别人的竞争中失利,不如说他们输给了自己不成熟的心态。本书将现代心理学、成功学的相关理论熔于一炉,通过生动实例,深入浅出的讲解,帮你塑造自己的成功者心态,帮你克服人性的弱点,扼住命运的咽喉,到达成功的彼岸。
  • 漏日之光桃神爱

    漏日之光桃神爱

    漏日光。他眉梢微微溢出粉色的光芒,玉面佛心,看着跪在地上女孩,双手交合,祈求着什么,玉指轻轻一弹。“从此,形影不离,直到我找到合适的真身。”林小玲傻傻抬起头,惊讶的说不出一句话。刚才桃树说话了,花瓣纷飞,纷扰了彼此的心。
  • 重生之第一名媛

    重生之第一名媛

    咸江市。一栋豪华的私人别墅里,苏雅身穿红色的旗袍,曼妙玲珑的身材在旗袍的包裹下凹凸有致。头发被精致的盘起来,发丝中镶嵌着一颗颗钻石的小发夹。“小姐,你需要用点夜宵吗?”佣人何姐穿着苏家传统的白色佣人服恭敬的问道。“不用了,姑爷呢?”苏雅那张被妆容覆盖的异常精致的脸庞带着急切,也带着兴奋,似乎还有些迫不及待。清雅脱俗的瓜子脸,一双碧眼水波粼粼,小巧高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