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0200000006

第6章 少年人生多磨难(5)

除了藏书以外,台中一中图书馆是李敖遍读群书的大仓库。但以李敖的好学,这还是不够的。所以他又向省立台中图书馆发展。在省立台中图书馆。他看到一部曹亚伯的《武昌革命真史》,大为惊讶。曹亚伯是辛亥革命先驱,资助过孙中山,有大功于民国成立。不料革命成功后,他不但被抓了起来,并且国民党政府还查禁了他的《武昌革命真史》,查禁方法是把该书切去一角,不准上市。但这里却有一部,还是没切角的,这怎能使他不高兴、不惊讶呢?感于曹亚伯的不平遭遇,李敖后来写了一篇《(武昌革命真史)书后》,谴责国民党对革命老人的忘恩负义。没想到写这文章后四十年,曹亚伯的小儿子曹昭苏来找,要李敖替他自己的遭遇申冤。——曹昭苏被国民党政府抓起来,关了十多年,李敖自然会为曹昭苏申冤的。李敖一生为曹家父子两代人申冤,这不就成了一种奇妙的两代缘吗?

在省立台中图书馆看书,大大激发了李敖从事学术研究的兴趣。在1952年8月9日到27日十八天中,他每天都来,坐在长板凳上,埋头在书籍的海洋里。他根据这个图书馆里的藏书,写成《四部备要暨四部丛刊书目对照表例》及《李敖札记》四卷。那个大表,收在四卷札记中的第三卷里。翻阅这些早年的成绩可以看到,李敖对中国文化的研究,远在五十年前——他十七岁的时候就已达到相当水准。李敖当年的功力和用功,跟他后来取得的成就显然是有因果关系的。

九、师徒如父子

李敖对老师非常的尊敬,他留下了尊师爱友的佳话。

其中一位与李敖有后缘的教师,叫姚渔湘。姚是北师大毕业,教美术,是现代史专家。他独居一室,默默写作,却不出成绩。在一中时,李敖跟一位先生结下忘年交,那位先生叫庄严。他是父亲的北大同学,长期担任故宫博物院长,直至逝世。其夫人申佩芬是爸爸的学生,且是妈妈在吉林女子师范学校的高班同学。他们的四个菝子,也都是李敖的熟人。

李敖上初三时,教国文的是二十七岁的杨锦铨——名字很像杨锦钟,是男的,福建林森人,又兼导师。李敖说:“他是一位最能启迪学生的国文教员,国立海疆学校毕业,学历虽不怎么样。但书教得真好。他那时还兼事务主任,为我们供应蜡纸、白报纸、油墨等等,鼓励我们办《初三上甲组报》,于是班长陈正澄任发行人,我做总编,赵天仪刻钢板,就办起来了。一次还因为批评到了高班生,被他们兴师问罪。可见我李敖办刊物贾祸,固其来有自也!”

在给他教课的老师中,最令李敖难忘的是严侨老师。

1985年11月17日,李敖怀着充沛的激情,写了一篇文章,回忆他中学时代最爱戴、并在后来的日子里有过瓜葛和痛苦经历的数学和生物老师——严侨。

严侨,身材瘦高。头生密发,两眼又大又有神。他的英文和日文都极好。引起李敖更大兴趣的是他有一位显赫的祖父。这位祖父不是别人,乃是致力于西方新思想输入、使中国人思想现代化的第一功臣——严复。陈宝琛所作《严君几道墓志铭》,说严复有五子四女一孙,孙名以侨。但在学校登录册上,他不叫严以侨,而叫严侨。

严侨生于1920年2月20日(旧历庚申年正月初一),1950年8月来到一中。他一来,就使人们很快感到兴趣。他有一股魔力似的迷人气质。有一次高班生踢足球,把球踢到场外,他正巧经过,直奔此球,奋力一脚,将球踢了回来。大家为之叫好,他也乘机加入,大踢特踢起来了。他还跟祖父唱反调。在一次专题演讲中,他竟然大谈“演化论”而不是他祖父宣传的“天演论”,他说“天演”的“天”字不妥,应译为“演化”。李敖当时是别班的学生,但他听了这次讲座。严侨那种不跟祖宗走的气魄,给李敖留下抹不掉的印象。——说到这里,我想发几句议论。有些人看书听报告,“只会看热闹,不会看门道”,虽有精彩的讲演,也往往在不意间放过去了。李散不是这样的人。他一听严侨的这次演说,就抓住了精神,抓住了实质,即不跟祖父走的思想和气度。一个人不跟祖父走,不跟前人走,思想才会解放,认知才会前进。国家也是这样,如果只是抱住前人的东西不放,那就只能在原地踏步。中国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长期停滞不前,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在于人们熟记孔老先生“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的垂训,而因循守旧。它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起的作用太大了。李敖思想上的大胆革新,行为上的狂放不羁,就在于较少束缚。他完整地、完美地实现了自己。

1951年暑期,十六岁的李敖进了高一,编在高一上甲。为高一上甲讲数学的正是严侨。李敖在班上喜放厥辞,好争好辩,颇为张狂。当时班上同学很吃不消,有人甚至写匿名信痛骂,施启扬常来辩论,却总辩不过。严侨上课,才华横溢,大而化之,许多机械的题目,他自己干脆不做,反倒自己坐到学生座位上叫学生“站板”去做。有一天居然说:“我要把你们思想搅动起来!”

另一次是为了证明自己说得对,近乎打赌地说:“我若说错了,我就把我的名字倒写!”说着就用极熟练的笔划,把“严侨”两个字倒写在黑板上。他还跟学生打笔仗。一次,李敖在数学簿上写了几句话,说数学“超越了空间与时间的领域”,严侨在旁边用朱笔批道:“我想它超越不了空时”。严侨就是这样一个人。对严侨,李敖越来越喜欢了,他花了几天时间给严侨写了一封长信,细述自己的成长,倾诉对现实的不满、对国民党的讨厌等等。严侨看了,有所劝慰。两人的交情,也就非同一般师生了。

李敖上高二后,数学课改由黄钟教。但跟严侨的关系与日俱深。一天两人分别到医院探望患病的黄钟,已是晚上,要回家了。在路上,严侨低声而神秘地说:“你不要回头看,我感觉到好像有人跟踪我,是蓝色的。”国民党特务源出于蓝衣社,严侨说蓝色,当然是指“国特”了。隔天黄钟死了,两人再一次从医院出来,严侨告诉李敖,他是“那边来的”,原来他是共产党!

严侨是从福建偷渡来台湾的,同行的还有他的妻子。他的母亲林慕兰,已在台湾。严侨有两个妹妹,大妹严倬云,嫁给辜振甫;小妹严停云(就是女作家华严),嫁给叶明勋。还有两个弟弟,即严仲熊和严僖。他们也都在台湾。父亲是共产党福州市的市长,到台湾以后,国特就找他详细问过。他支吾过去了。严侨投身在中国现代的狂飙运动里,在跟李敖的交往中,他又受到一些自由主义的影响。尽管他有所失落,但并不因此而脱离;相反,他要归队,要归队重建那父母之邦。严侨爱喝酒,黄钟死去以后,他喝酒越来越多。一天晚上,严侨又喝醉了酒,突然哭了起来。

严侨让李敖为祖国统一和富强作出贡献。李敖也相信了他的话,并答应跟他走。可是,这个梦想还没有实现,一天半夜来了五个大汉把严侨带走了。那时李敖才十八岁,严侨三十三岁。

严侨被捕时,李敖正休学在家。听到严侨老师被捕的消息,李敖十分感伤。他首先想到如何照顾严师母和三个小孩。大孩子才三岁,老三还在怀里吃奶。他跟严师母商议多次,都没有办法。李敖自己没有收入,家里也不富裕。他只好饿早饭不吃,存了一些钱。送给严师母。在一阵日子拖过后,严侨毫无音信,严师母提出到台北去投亲,李敖支持她去,以为像辜振甫这样的近亲,总会给以援手的。严师母北上后,李敖忙于准备大专联考,没有再能做什么。严侨和严侨一家,就这样在台中育才路消失了。李敖有时晚上散步,经过严家的旧宅,遥望院里的一片浓荫和屋里的一片死寂,内心就悲凉不已。

几年以后,一天在台大碰到胡家伦,胡家伦问:“你记得严侨吗?他死了,死在火烧岛。”火烧岛即“绿岛”,那是当时人们的叫法。——事实上严侨并没有死,以后还牵连到李敖,演出了一场新的悲剧。这暂且搁过,以后再说。

十、钱穆的头脑太迂腐

钱穆,历史学家,思想史家、文化史家。1895年生,江苏无锡人,字宾四。出身书香门第。只上过中学,以后任小学教师十年,苦读十年,步入学术研究,20年代初发表著作多部。1930年受聘燕京大学国文讲师,旋任北京大学、西南联大等校教职。1940年随顾颉刚受山东齐鲁大学之聘,先后主编《齐鲁学报》,主持国学研究所并兼授课程,后在多所大学任教。1949年到香港定居,创办了新亚书院和新亚研究所,并在香港中文大学讲学。1964年迁往台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至终,1990年逝世。他是一位大学者,被称为国学大师。国共决战后在大陆批判最烈、逃到海外的学者,除了胡适,大约就数钱穆了。

李敖在小学时就知道钱穆。上海开明书店出版的《开明文史丛刊》,收有《孟子研究》,是李敖最早见到的钱穆的著作。1949年李敖带到台湾的五百多本藏书中,有李玄伯的《中国古代社会新研》和谢国桢的《请初流入开发东北史》,却没有钱穆的书。李敖对钱穆著作有较深的了解,是到台中一中以后的事。那时他把大部分时间泡在学校图书馆里,见书就读。他甚至可以闭起眼睛,单用鼻子就可以鉴定一本书是上海哪个大书店印的。当时国民党对思想控制很严,进步和左派的旧书都查禁了,新书一本也看不到,他所能见到的书都是“国学”研究之类。钱穆的著作,自然成了他接触较多的一个部分。

从思想倾向上说,在左右问题上、中西文化上、新旧思想上,李敖都有一个因学求变的过程,从初中到高中,逐渐定型。那时的学者,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胡适型”;另一种是“钱穆型”,李敖对他们两位都分别加以注意。胡适远在美国,钱穆却近在眼前,他一度“逼近”了正读中学的李敖,后来被李敖“摆脱”。

李敖有位同学,名叫徐武军。徐武军的父亲徐复观是“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徐家住在台中市一幢单门独院平房里,很考究。1952年钱穆应淡江英专(淡江大学前身)校长居浩然邀请,在“惊声堂”讲演,不料天花板突然下落,钱穆受伤。那时徐复观想在学术上插一脚拉拢钱穆,就把钱穆接到台中徐府养伤。后来改住存德巷一号。徐武军是李敖的好朋友,他说:“你李敖程度这么好,何不见见钱穆先生?”于是约定见面日期。这年6月15日,徐武军带李敖走进存德巷一号,见到了钱穆。

李敖说:“钱穆身穿府绸小褂,个子很小,满口无锡土音,乍看起来,长相与声名不大相符,简直使我有点怀疑眼前这位是不是就真是钱穆。他为人极为亲切,对我们两个高二学生全无架子,聊起天来。我向他请教治国学方法,他说并没有具体方法,要多读书,多求解,当以古书原文为主,免受他人成见的约束。书要看第一流的,一遍又一遍地读。与其十本书读一遍,不如一本书读十遍。不要怕读大部头的书,养成读大部头的书的习惯,则普通书就不怕了。读书时要庄重,能静心凝神,任何喧闹的场合都可读书,否则走马看花等于白读。选书最好选已经有两三百年以上历史的书,这种书经两三百年犹未被淘汰,必有价值。新书则不然。新书有否价值,犹待考验也。”

这次看钱穆的时候,李敖带去他的《李敖札记》第二卷。钱穆接过去,翻了一下,看到第一篇写的是《梁任公上南皮张尚书书》,很是惊讶,问梁启超这封信的出处,李敖如实以告。这件事,李敖有两点感想。“第一,他不耻下问,真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风度,令我敬佩;第二,他竟不知道这封信的出处,他的学问的广度令我起疑。”翻看完了以后,钱穆对李敖大为赞赏,着力夸奖一番。又要李敖以后常去看他。

后来钱穆回到香港。1953年4月14日,李敖写了一封信,表示感谢。在信中提出两个问题请教。半个月后,收到钱穆的回信,对李敖“努力学问,与日俱进”,大加鼓励。又劝李敖:“能熟诵‘庄’书,办一佳事,然‘论’‘孟’尤为重要,须时时玩索,心体力行。盼先就《朱子集注》细细研读,勿以能读过为了事”。

对钱穆的这种“衷心的关怀”,李敖说:“按说以钱穆对我的赏识,以我对他的感念,一般的读书人,很容易就会朝‘变成钱穆的徒弟’路线发展,可是,我的发展却一反其道。在我思想定型的历程里,我的境界很快就跑到前面去了。对钱穆,我终于论定他是一位反动的学者,他不再引起我的兴趣,我佩服他在古典方面的朴学成就,但对他在朴学以外的扩张解释,我大都认为水平可疑。钱穆的头脑太迂腐,迂腐得自成一家,这种现象,并无师承,因为钱穆的老师吕思勉却前进得多,老师前进,学生落伍,这真是怪事!”

李敖选择了一条前进的道路。他抛弃了迂腐的钱穆,不仅抛弃,而且在两人通信后第九年。在引起1962年台湾中西文化大论战的那篇《给谈中西文化的人看看病》的文章里,对钱穆进行了激烈的攻击。1986年6月17日,李敖回忆他跟钱穆的一段因缘,作《“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最后说:

宋朝的诗人陆放翁,有一首耐人寻味的小诗

人生如春虫,

作茧自缠里。

一朝眉羽成,

钻破亦在我。

这首小诗表达了一种境界,一种成熟以后钻破自己的境界。人生之初,不怕“作茧自缠里”,甚至“作茧自缠里”也是成长的必经阶段,但是成熟以后,就必须“钻破”。不能“钻破”的,就是“作茧自缚”。“作茧自缚”不是自拔,而是自毁,它的下场,不辩可知。回想我与钱穆的一段因缘,我的确完成了“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的阶段,可惜的是,钱穆本人。却越卷越“自缠”得越紧了。如夸他过九十三岁生日,五代弟子,冠盖云集,人人称庆,我却别有志哀——我为钱穆惜,他有做成真正“一代儒宗”的机会,可是他却做成个假的。历史上,真正“一代儒宗”是不会倒在统治者的怀里的!

李敖这段话的最后一句是指,钱穆曾作《总统蒋公八秩华诞祝寿文》,歌颂蒋介石是“诚吾国历史人物中最具贞德之一人。李敖评之为:“肉麻兮兮已是全然无耻,知识分子反动到这步田地,真太令人失望矣!”

同类推荐
  •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史书中的刘邦,并非是失真的,却是局部的。通过司马迁的笔,后人得到了两个生动而典型的艺术形象:神威武勇的项羽、猥琐龌龊的刘邦,这两个冰火两极的对垒,尽管读史者疑窦重重,却始终难以摆脱。本书尝试对刘邦的思维进行全景扫描,讲述他从一芥草民步入天子殿堂的人生轨迹,还原其人性的复杂性。四十八岁厚积薄发,于乱世中拔得头筹,刘邦的成功,更多在于他对时局的把握,以及他的敢做敢言。成伟业者,多是有大气魄、大胸怀者,也是自大狂、被迫害狂与多疑症患者。
  • 铁骑王者:成吉思汗(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铁骑王者:成吉思汗(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抓住每分钱:洛克菲勒大传

    抓住每分钱:洛克菲勒大传

    约翰·D洛克菲勒,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财团的创始人,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人。自16岁从商到55岁退休,洛克菲勒创造了美国商业神话,从无到有创建起自己的财富大厦,谱写了平民阶层奋斗崛起之歌,是“美国精神”的耀眼典范。晚年,洛克菲勒开始投身慈善事业,捐款总计5.5亿美元,在世界医疗、教育、环保等多个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树立了慈善运作管理的典范,开启了慈善新时代。
  • 商业的秘密:福特大传

    商业的秘密:福特大传

    我们总认为在生活和生存手段之间存在着一些矛盾,却因为这种想法失去了许多生活的乐趣。我们浪费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以至于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享受生活。电力和机器,金钱和商品,只有作为使生活更加自由的手段时,才是对我们有益的。它们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已。
  • 为政干事做人:向杨善洲学什么

    为政干事做人:向杨善洲学什么

    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作出向杨善洲同志学习的重要指示之后,神州大地迅速掀起了学习杨善洲同志的思想热潮。本书立足于把学习杨善洲同志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结合起来,分为政、干事、做人三个篇章,围绕杨善洲同志的光辉事迹从理论到到实践、从党性修养到个人品行,用生动可信的文字语言阐述了杨善洲精神作为我党宝贵精神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从而对于引导基层党组织履职尽责创先进、党员立足岗位争优秀、干部示范引领作表率,用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热门推荐
  • 改变你一生的怪诞行为心理学

    改变你一生的怪诞行为心理学

    为什么有人能够看见自己“灵魂出窍”?为什么有人会患上“恋童癖”,对儿童欲罢不能?为什么男人和女人在一起会激发出更大的潜力和能量……其实这些行为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难以预测。此书将为读者解读许多怪诞行为,探秘其中的怪诞心理,“以怪制怪”,化生活的“非常态”为“常态”。。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包容与舍得的人生经营课

    包容与舍得的人生经营课

    忙碌的现代人,常常被工作、被生活、被感情所烦扰,甚至奴役,似乎人生的不如意愈来愈多,而留给幸福与成功的空间则越来越狭小。真是如此吗?不尽然。事实上,现代人往往是被自己的心困住的。欲望太多,计较的太多,对人对事不够包容,得失荣辱看得太重,舍不得,放不下,看不开,容不得,成为我们追求幸福和成功的最大障碍。
  • 语已多,情未了

    语已多,情未了

    世间只有情难诉,无论其为亲情、爱情、友情、乡情,还是为喜为怒,为哀为惧,付诸语言文字之后,便会失去其固有的鲜活。时光已像飞鸟一般淡然飘逝,情却如流水浮云,绵绵无尽。最后,只能怅对满地狼藉的生命碎壳,回首前尘往事。
  • 告诉孩子,你要有点心计

    告诉孩子,你要有点心计

    本书将教你最有用的教子法则:告诉孩子,要认清坏人的真面目,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对孩子说,要做最好的自己,父母其实很爱自己的。让孩子明白,将来的路总得自己去走,心中有爱就不会害怕。让孩子懂得,有些事你一定要去做,因为成功是用汗水换来的。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情深不知何所起

    情深不知何所起

    (女主很强大)这女人竟然敢将一向在女人堆中无往不利的他视而不见。还敢在公司员工面前拿他开刷?她把他的真心一点也没放在心上……【温馨提示:半笑半虐,慎入!完结文】~~,(*^__^*)~~
  • 女人的资本大全集 第1季:成为最好的自己

    女人的资本大全集 第1季:成为最好的自己

    人生中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没有发现自己巨大的潜能而潦草度过一生,而女人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则莫过于没有去发现、发挥和利用自己的生存优势,最终与精彩的人生擦肩而过。女人生来就有独特的生存优势,这些并不仅仅是人们传统眼光中的漂亮、姿色、风情等,而来自于女性强大的内在潜能和人格魅力。本书作者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总结出女性的二十种独特的生存优势。通过阅读本书,每一位女性都可以找到提升自身资本的良方。如果你能够对自身的这些资本加以运用,就能开创幸福美满的人生。女性的成功依靠的不是天生的容貌和魔鬼的身材,而是源自她美丽的心灵,《女人的资本大全集》系列,蕴涵着巨大的内在力量,可以帮助你实现内心的升华。
  • 红楼之林如海重生

    红楼之林如海重生

    一路看着女儿泪尽夭亡,直到贾家覆灭,林如海方得以解脱重生。保住老婆孩子,一家五口幸福美满。咦,为什么是五口?林如海重生,林妹妹还会悲剧么?
  • 皇宠,天下第一后

    皇宠,天下第一后

    神棍级的楚流光终于被打发回了轩古大陆,还是那清丽之容,却雌雄莫辨;还是那绝世风姿,令男人倾心,女人痴狂。挥手间芳华异彩,谈笑间翻云覆雨,这样的女人谁人能征服,这样的女人,谁才是她的锁心人。传,镇国公府五小姐三岁吟诗,五岁敢评天下事,七岁入御书房与皇帝陛下触膝夜谈。传,镇国公府五小姐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倾国倾城,貌似天仙。传,镇国公府五小姐不是五小姐,而是五少爷…传,飞舞宫宫主俊美如仙,盖世武功已入神鬼之境。传,飞舞宫宫主后宫绝色三千,享尽帝王之福。传,飞舞宫宫主阴狠毒辣,顺他者昌,逆他者挫骨扬灰,永世不得超生。精彩片断(一:“光儿昨晚强上于我,芙蓉帐内春色依旧,光儿就想不负责?”面如美玉、俊如谪仙;目似朗星透着摄人心魂的光芒;朱唇轻勾透着撩人媚色,令人玄目。那双幽深清冷的眸子似有暖暖润色,灼灼的看着她,休想!楚流光嘴角狠抽,昨晚她霸王硬上弓了?可能,或者,也许…苍天啊,她强了谁不好,为什么是这个最不能招惹的男人…片断(二:“楚流光,爷稀罕你,就算你是男人,爷也要娶你!”巴图王这莽夫偏生了一幅好皮相,身材魁梧、肤色古铜,五官轮廓分明而深邃如雕塑般。看着人家发达的胸肌,楚流光正咽口水,身后摄人心魂的眼神,让她如芒在背,不争气的打了个冷颤。耳边传来他如天籁,却淬着冰花的声音,“光儿好本事,男儿装也能勾三搭四,怪不得对我不负责,原来心系巴图王哪!”咳咳,哪个心系巴图王了,是巴图王缠着她好不好。何时起,她的身上打上了他的印记;何时起,在他面前,她如此的没有底气,不就是有事实了吗,那一晚,最吃亏的是她好不好。片断(三:“光儿,可有想我?”看到楚流光脸上瞬间的菜色,某人笑如似星辰,璀璨而蛊惑,“光儿,我们的帐该算算了…”“算…算吧,睡你一晚,多少钱!”那如谪仙般的人物不怒反笑,笑的楚流光心肝胆齐颤,真是个妖精,没事笑的这么银荡,成心勾引她再强了吗!片断(四:“皇上!皇后娘娘说…我们天刹盟杀气太重,要搞个联谊大会,冲冲喜!”“嗯,皇后提议甚好,去吧,觅得良缘之人,朕重重有赏!”杀手搞集体婚礼?血堂之主嘴角抽搐,谁让主子宠妻。“禀皇上…”“联谊之会皇后可满意?”“满…满意!”天刹盟就快改成喜乐堂了。“还有何事?”“起禀皇上,娘娘出宫了…太子说,今日是七夕,皇都所有青年才俊会聚于廊桥,吟诗…皇上,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