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0200000012

第12章 军旅生涯文化论战(2)

想到死亡与牢狱,常常想到死亡与牢狱,我为什么不去做我喜欢做的呢?我该笑‘尘网’,在‘尘网’中漏下来的没出息的‘被遗弃的人’,我就是一个。我突然发现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犬儒派,除了不在木桶里面外,我实在找不出我走的方向与Diogenes有什么不同,这是一条多好玩的路,一条永远可恃永远清净的路,做点有性是的事,说点精炼过的话。写几篇真正属于李敖自己的文章,无牵无挂,终此顽生,不亦快哉?

以上这些日记,忠实地记录了李敖在新店山居时的心境。李敖说:“我自勉自己走向狄杰阿尼斯式的‘犬儒主义’的生涯,自强不息,但却倾向息交绝游,尤其跟女人的关系,我始终未能脱离修道院式的矛盾与困境。这种修道院式的自律方式,其实是禁不住试炼的。所以,一旦美女出现在我眼前并且易与的时候,我的形而上还狄杰阿尼斯,可是形而下却不狄杰阿尼斯了。这位美女。就是王尚勤。她是台大农经系四年级的学生,我虽认识她哥哥、妹妹。可是一直到1962年2月24日在‘中央研究院’的公车上,我才碰巧认识了她。我约她来‘碧潭山楼’一次,她是我新店山居九个半月中,惟一一位与我单独在一起的女人,这年3月29日,我就搬回台北了。‘碧潭山楼’的房子和简陋家具,都移给陈鼓应了。”

三、老年人如何交出棒子

在“碧潭山楼”,李敖所写文章中最重要的,是《老年人和棒子》。

此文是由王洪钧的一篇题为《如何使青年接上这一棒》的文章引起的。王文发表在《自由青年》第二十五卷第七期上。政大外文系主任李其泰先生读了这篇文章很感动,特地剪下来,寄给他的老师姚从吾先生,还写了一封推荐这篇文章的信。4月8日,姚从吾坐在研究室里,笑嘻嘻地把它拿给李敖看。李敖匆匆读了一遍,对姚先生说:“王先生在文章里说得很明白,他说‘首先不必谈如何使青年接上这一棒,倒要看看如何使老年们交出这一棒’。站在一个青年人的立场,我所关心的是:第一、从感觉上面说,老年人肯不肯交出这一棒?第二、从技巧上面说。老年人会不会交出这一棒?第三、从棒本身来说,老年人交出来的是一支什么棒?我担心的是,老年人不但不肯把棒交出来,反倒可能在青年人头上打一棒!”他“想作一文抒感”。4月14日,李敖写《老年人和棒子》至夜三时。为有感而发,文思如泉涌,澎湃而出。李敖在《十三年和十三月》一文里回顾他写《老年人和棒子》时的心情:

多少次,在太阳下山的时候,我坐在姚从吾先生的身边,望着他那脸上的皱纹与稀疏的白发,看着他编织成功的白首校书的图画,我忍不住油然而生的敬意,也忍不住油然而生的茫然。在一住辛勤努力的身教面前。我似乎不该不跟他走那纯学院的道路,但是每当我在天黑时锁上研究室,望着他那迟缓的背影在黑暗里消失,我竟忍不住要问我自己:“也许有更适合我做的事,‘白首下书帏’的事业对我还太早。寂寞投阁对我也不合适,我还年轻,我该冲冲看!”

于是,在寒气袭人的深夜,我走上了碧潭的桥头,天空是阴沉的,没有月色,也没有星光,山边是一片死寂、一片浓墨,巨大而黑暗的影子好像要压到我的头上来,在摇撼不定的吊桥上,我独立、幻想,更带给自己不安与疑虑。但是,一种声音给了我勇敢的启示。那是桥下的溪水。不停的、稳健的、直朝前方流去,流去,我望着、望着,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我眼前的溪水已变成稿纸,于是我推开《窃愤录》,移走《归潜志》,拿起笔,写成了投给《文星》的第一篇文字——《老年人和棒子》。

这篇文章,正如题目所示,是谈老年人如何交出棒子,青年人如何接过棒子的。中国的青年一代,在经过多年的战争以后,从50年代初起,大体上在比较安定和平静的环境里读书、学习、进修,到进人60年代,已经基本上成熟,具备承担重大担子的条件。而老一代,无论学人也好,其他行业也罢,也都到了交出担子的时候。在台湾是这样,在大陆何尝不是如此?人们都记得在大陆,从60年代初起,一个响亮的口号在各地传播,就是“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交接班问题也就在那时议论纷纷。台湾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但大形势是相同的。因此这个问题的提出是有时代意义的。长江后浪推前浪,人生是不断新陈代谢的,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人类中新陈代谢的节奏愈益加快、提前,人生交棒子不一定要到老年,因此,提出这个问题又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文中,李敖把老年人分为三种,即一种人拿的是“莫须有的棒子”,另一种人拿的是“落了伍的棒子”,第三种人拿的是“不放手的棒子”。第一种人,无所事事,无所用心,“他们除了麻将牌的技术外,大概什么也交不出来”,所以作者没有多说,他把重点放在第二种人和第三种人身上。对第二种人,李敖举了康有为和他“认识的一位同盟会时代的老革命党”为例,指出“好像愈是在青年时代前进的人,愈是在老年到来冥顽不灵的人”,建议每个人都用胡适在二十七岁时所作《不老》一文的话要求自己,永远做“白头新人物”。对第三种人,作者用了较大篇幅进行分析,并给予激烈的批评。作者反对“一面通宵打牌、一面‘我老了,看你们的了’的传统”和“一面庸德之行庸言之谨、一面舞着棒子‘杖于朝’的传统,也反对“只有老年为青年的安排与教训,没有青年自己(真正的自己,不是‘代表’的‘模范青年’)的心声”的现象。最后提出,“在‘水深波浪阔’的时代里,我们正需要一些有‘姜桂之性’的老辣椒们来‘训育’我们、‘辅导’我们,‘立’身教而为我们‘法’,他们要我们苦干,至少他自己不躺在沙发上做学者;他要我们有骨气,至少他自己不是一个‘善保千金躯’的乡愿;他要我们战斗,至少他自己要做《老人与海》里面的打鱼人。”

这是一篇宣战书,宣布将跟一切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和占着茅坑不拉屎的现象进行战斗。这也是一篇誓词和战斗者的宣言,它表明李敖不走纯学院的道路,他要献身给人类身心都得到解放的事业,献身给社会变革的事业,献身给实现民主和自由的事业。同时它也表明,一个年轻的战斗者,在一切丑恶和惰性面前,都将保持挑战的姿态。李敖,作为一个战士。走进战场来了。

在这篇文章里,李敖充分表现了他立论谨严、知识丰富和战斗力强的特点。他在论述中,从古今中外,随手拈来许多事例,既自然而又贴切。对于现实,除了概括一些丑恶现象以外,文中很少点名批评。在谈及王洪钧的文章时,对同期发表的曾约农《为青少年陈情》一文,表示了不同意见,说:“曾老先生若肯到中学参观参观那种中央集权整齐划一的平头教育,考察考察酷似警察局的训导处,看看那些‘学生资料袋’,再向外看看太保学生的数目,大概他又会重读他爷爷那篇‘原才’了。”已经预示着,他将对台湾教育的腐败举起解剖刀。

此文发表后,立即产生很大反响。《文星》、《文坛》、《新闻天地》、《自由青年》、《民主评论》和《自立晚报》,都有文章讨论到跟这篇文章有关的问题。一年半以后,政治大学《政大侨生》杂志,举办了“青年人与棒子”的征文。这可真算是一场“棒子战”了。

1961年11月,《老年人和棒子》发表后十三天,李敖在台大文学院走廊上碰到殷海光,这时他们已有两年多没见面了。殷海光叫住李敖,问:“你在《老年人和棒子》里提到的江亢虎是谁啊,”李敖做了回答。正巧姚从吾老师走过,殷海光叫住姚从吾。指着李敖说:“此一代奇才也!”姚从吾立即答道:“你们两个都是奇才!”那天小聊之下,殷海光很高兴,约李敖到他家去谈。李敖随手交给殷他给胡适信的副本,约好第二天去看他。于是,近五年以后李敖又来到了殷家。殷的态度特别好,服里流露出一股赞美和喜悦的光芒。殷说:“你给胡适的信深深感动了我。”说到这里,他突然哭了起来。是一种难受的哭,也是为严侨的精神所激励而哭;自然,他想到了自己在《自由中国》时代的战斗,那样的风光已经不在了。这一次谈话非常投机。他说想到碧潭山居来看李敖,李敖同意了。不久他来了。他教李敖如何煮咖啡,李敖穷得买不起咖啡,只能提供烧开水的铝壶做工具,他抱怨壶有油质,煮咖啡不好喝,李敖惊讶他在喝咖啡上如此考究。两人大谈了一个下午,然后到吊桥旁小店吃鱼。

那时候《自由中国》已经停刊一年多了,李敖向殷海光谈到两点。第一,雷震搞新党,国民党会动手抓人,一动手抓人,《自由中国》就完了。《自由中国》一完,就表示大家几年来所争取到的言论自由会被国民党收回去,何年何月才能恢复到《自由中国》的尺度就不知道了。所以新党运动对传播思想而言,是一种连累。第二,《自由中国》所谈的是知识分子的上层的、纵贯线上的台湾,在知识分子以外、在上层以外、在纵贯线上以外,对乡土台湾、对苦难老百姓的生活。谈得不够。说到这里,李敖举他亲自调查的军中乐园为例:一个妓女每天被迫接客五十次,只分到一点点钱,这叫什么“人间天堂”?她们这样悲惨的生活,什么主义、什么人统治她们都一样。如果能够改善她们的生活,即使做了亡国奴,我想她们也心甘情愿。听了李敖的话,殷海光为之动容,他承认他太不了解乡土台湾,不了解苦难老百姓的生活。那时候,李敖的研究课题之一,是《中国性史》,李敖顺手拿出一些春宫画给殷海光看,殷说他从没看过这种东西,为什么这些漂亮的女人肯照这些照片?他不明白。李敖说:“可能为了救她的母亲,可能为了救她的女儿,可能为了救她的丈夫,但绝不是为了爱国才照这些照片。‘国家’对不起这些苦难的人,这些人是宁肯做亡国奴的——只要她们能脱离悲惨的命运!”

碧潭之游后,两人建立起了新的友谊。

四、穷困应急,向“老师的老师”伸手

李敖担任“国家讲座研究助理”以后,薪水迟迟没能发下。他北上时候,妈妈送他二百元,三妹送他一张火车票,此外全靠借钱维生,窘迫不堪。住在“四席小屋”里,他以一元一本的代价,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代改作文。又赶写文章发表,靠稿费救急。从三月到四月,他写了《充员官》、《独身者的独自》、《爱情的刽子手》、《中国小姐论》等文章,分别发表在《中华日报》、《联合报》、《人间世》等杂志上。搬到新店山居,他终于接近了大自然,终于睡上了木板床,终于考上了研究所,有了许多新经历,但是一个老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就是穷困。特别是给姚从吾老师做台湾长期发展科学委员会助理,因为该会成立不久,还没有走上轨道,所订规章制度不尽理想,在助理人员发薪上要拖一阵子。李敖身受其害,忍不住了,决定不使姚从吾为难,就于10月6日,直接写信给老师的老师胡适提出抗议。信中说:“每月惟一的一千元,它是我们的本薪,它迟迟不发,对‘专任’两个字是一种讽刺,并且使我个人不好意思再向姚先生借钱,使我三条裤子进了当铺,最后还不得不向您唠叨诉苦,这是制度的漏洞还是人谋我不清楚,说句自私的话,我只不过是不希望‘三无主义’在我头顶上发生而已。”

胡适收到信,在第二天就回复说:“现在送上一千元的支票一张,是给你‘赎当’救急的。你千万不要推辞,正如同你送我许多不易得来的书,我从来不推辞一样。”又说:“你的信我已经转给科学会的执行秘书徐公起先生了。他说,他一定设法补救。”

收到胡适的信和一千元,李敖非常高兴,也很感动。胡适是爸爸的老师,但他早已忘了爸爸的名字。胡适对李敖的赏识,纯粹是出于李敖个人治学成绩之好,他有眼光看出李敖是最有潜力的一个人。李敖感谢胡适的特别照料,这一千元的确帮了大忙。但李敖决定不把这一千元作为赠款,只作为贷款,他借用一阵子后,将照数归还。

10月10日,李敖写信给胡适,表示他的感谢。信中详细叙述了自己的身世,其中包括跟严侨的关系和在严侨被捕后、死去后李敖自己如何受胡适自由主义的影响,因而在思想上达到新的境界的情况。这封信写得很长有五千字,也很动人。

信中对胡适也有批评。他说:“我觉得你有点老惫,虚荣心与派系观念好像多了一点,生龙活虎的劲儿不如当年了,对权威的攻击也不像以前那样犀利了。”胡适显然不像他在二十七岁时所作《不老》中所说的“我们应该进一步,问自己道:‘我们该用什么法子才可使我们的精神到老还是进取创造的呢?我们应该怎么预备做一个白头的新人物呢?’”他缺少了那种“到老还是进取创造”的精神。

李敖这封信寄到胡适那里,花开两朵,这里先表一枝。

胡适接到信后,心中自是感动。他拿给几个人看。巧的是,10月28日叶明勋、华严夫妇到南港看望胡适的时候,他把信又拿出来。前已说过,严侨有两个妹妹,小妹名叫严停云,是作家,笔名华严,嫁给叶明勋。严侨的下落,叶明勋夫妇自然是知道的。胡适从这对夫妇口中得到一个惊人的消息——严侨并没有死,他还在世,不但在世,并且已经出狱了!胡适立即给李敖写了一封信,报告这个好消息。

这封信并没有直接寄给李敖,托姚从吾移交李敖。严侨居然没有死,令李敖大喜过望。他以后时常去看严侨,但严侨酗酒,李敖力劝无效后,李敖不肯再去看他了。

李敖的五千字长信,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也阴差阳错,出了一个这封信被公布事件,李敖被戴上了一顶红帽子。

胡适把李敖的信给许多人看,其中就有徐高阮。徐没有把信还给胡适,1962年2月24日胡适因病突然逝世,信落在徐高阮手中,变成了李敖“知匪不报”和“预谋投匪”的铁证。后来,这封长信在胡秋原办的杂志上刊登出来,又被检送原信,告到警备总部。从法律观点看,李敖“知匪”之时年仅十多岁。时间又已过去十多年,案子自然难以成立。经办此案的人权衡得失,最后不了了之。尽管如此,李敖头上的红帽子还是广为人知的。

五、对胡适的批评不留情面

同类推荐
  • 斯大林(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斯大林(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从事社会主义宣传,被神学院开除,坐牢、流放,斯大林有一个革命家应该有的典型经历。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南北欧现代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南北欧现代文学大家

    保加利亚现代文学大家,阿尔巴尼亚现代文学大家,塞尔维亚和黑山现代文学大家,意大利现代文学大家等南北欧现代文学大家。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3)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3)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三)》是《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系列之一,包括: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世界最具故事性的中篇小说等。
  • 凯丰传

    凯丰传

    凯丰诞辰一百周年那年,他的长子何明从北京回到家乡,提出要在凯丰曾经就读过的萍乡中学为父亲塑像。萍乡市政协领导特别热情,在同意派人帮他实现夙愿的同时,还提议为凯丰作传。
  • 一个中国男人的财富诗章

    一个中国男人的财富诗章

    男人的美,是一种意志的展现,一种态度的练达,一种行为的拷问,也是一种绝对的辉煌,绝对的悲壮。是热血,是豪情,是气概,是一段一段,一步一步,形成豪然于世的篇章。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重生之帝女风华

    重生之帝女风华

    一夕之间,宫倾玉碎,驸马于禁宫之中勒死帝后,黄袍加身。公主南宫霓肢残容毁,葬身火海。一霎移魂,梦回十年,帝女归来,涅槃重生!恶奴?杀之,让她们也尝尝什么叫我为刀俎,人为鱼肉的滋味。硕妃?斗之,让她也尝尝什么叫寒夜凄苦,冷宫xiao魂的滋味。太后?驱之,让她也尝尝什么叫永世禁足,立地成佛的滋味。宫廷诡谲,朝堂险恶,阴谋阳谋,道不清的暗藏杀机,数不尽的牛鬼蛇神。母后不受宠?公主如庶生?笑话,那又怎样?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十倍报之。前世她太软弱,这一世,她要大开杀戮之门,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本文一对一女强斗文,男主霸道腹黑,女主成长型,遇强更强,狂妄嚣张!*◇*◇*◇*◇*◇*◇*◇*◇*扮猪吃虎,玩转后宫。本是无心,却不想招惹烂桃花一朵又一朵。他,湘国十一皇子,游戏人间,风流纨绔,怜天下女子而不染,博天下红颜而不尝,却独独对她痴心暗付。“公主,我觉得你爱上我了。”他,辽国小王爷,随和温雅,玉树临风,实则心机深沉,腹黑无情,却陷入她的情网无法自拨。“霓霓,你我成亲可好?”他,将门虎子,前世仇敌,今生对手,明知不该,却无力抗拒,爱到身死亦无憾。“霓儿,你对我可曾有爱?”*◇*◇*◇*◇*◇*◇*◇*◇*燕礼:她说:“我不可以做你的小媳妇儿。”他说:“我可以。”她说:“我要亲手拿回属于自己的一切。”他说:“我帮你”她说:“待你君临天下,我必以江山为聘。”他说:“我等你。”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是一物降一物。重生两世,机关算尽,由始至终,他都是她的命中注定,从前世到今生。*◇*◇*◇*◇*◇*◇*◇*◇*玄明煜:前世,他是她的劫,今生,她是他的恶。“我不会杀你,我要你生不如死。”“江蝶月是你最爱的人?那我算什么?”“你?不过是块踏脚石。”“玄明煜,你真可怕啊!你的心,难道是石头做的吗?”“错!我的心不是石头,而是一块冰。”“…”冰啊!原来是块冰,可是冰不也有被捂化的时候?可他的那颗为什么就捂不化?*◇*◇*◇*◇*◇*◇*◇*◇*花千树:“霓霓,你可还好?”自儿时起,他便一直唤她霓霓,他说柔阳公主是别人对她的尊称,他说霓儿是皇上和皇后对她的昵称,他不要和任何人叫的一样,是以,他只唤她霓霓,只属于他叫的,唯一的呢称。曾几何时,每当他唤她一声霓霓时她便会手舞足蹈;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这辈子我就是要成功

    这辈子我就是要成功

    一个人的出身无法改变,但命运毕竟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要靠自己去改变。《这辈子我就是要成功》从惯性生存、重建人生、拒绝抱怨、激发雄心等诸多方面来深入探讨我们该如何去工作和生活,如何去争取成功。通过《这辈子我就是要成功》,我们可以认识到:成功没有捷径,都是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的。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这不是真的

    这不是真的

    所不同的只是我们谋生的方式和日常状态的差异。就完全和过去不一样了。在别人眼里,夜已经很深了,我还在灯下看着校样。,看待世界的眼光以及对这个社会(包括了许许多多的事)的理解,我已经四十一岁了。是的,我是一位作家。中年作家。是的,作家也许会有点与众不同?不,有些报刊上有时仍然会称我为青年作家。叫青年作家似乎也没人有意见。当然,只要一过了四十。一个男人,事实上我们与别人在本质上根本没有任何的不同。这是我的又一本新书。只是我自己知道,事实上我已经毫无争议地跨入了中年,或者说是壮年?四十岁,是人生的一道坎
  • 跟杨澜学做完美女人

    跟杨澜学做完美女人

    在很多女人眼里,她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她几乎拥有女人幸福的所有资质:智慧、美貌、气质、机遇。然而,鲜有人知,至今日,每一步,杨澜都走得很不容易。她的成功,她的幸福,靠的是对艰难困苦的战胜,靠的是孜孜不倦的勤奋,靠的是永不放弃的信念和乐观从容的心态。《跟杨澜学做完美女人》将杨澜的精彩成就与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经历,以及她在不同场合说过的精彩语录,一一呈现给读者,并围绕天下女人所渴望的幸福二字,为每一位女人讲述幸福的必经之旅,教会女性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
  • 爱得多不如爱得对

    爱得多不如爱得对

    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方向,也是现代教育中的一个难题。中国家教学会理事、青少年教育专家、 平行教育创始人崔宇用最家常的话告诉你什么是素质教育、为什么要重视素质教育,然后从家长、学生、教师、媒体这四个角度,与这四类人群中的代表对话,三言两语,解读孩子的教育问题。
  • 巴菲特最有价值的8条投资商律

    巴菲特最有价值的8条投资商律

    沃伦·巴菲特被世人誉为股神,他所创造的种种奇迹,在投资界被传为佳话。毫不夸张地说,他是当今世界最为精明的股市投资者。他那独特、深刻但又易于理解和操作的投资智慧和哲学已成为全球股票投资者的“圣经” !为了满足广大投资者的需求,我们精心编写了探讨投资智慧的书籍《巴菲特最有价值的8条投资商律》。本书共分为8大部分,分别详细阐述、深度挖掘了巴菲特最为独特、最具可操作性的八条投资规则。在阐述股神巴菲特全新的投资理论或策略的同时,并结合大量投资界案例加以分析,极具可读性。此外,巴菲特精辟而深刻的言论,也会在瞬间激发读者的灵感,让自己有所启发,从中受益。
  • 未解知识之谜

    未解知识之谜

    本书讲解的主要内容为神秘现象,在某些问题上,在资料客观翔实的基础上,也进行了大胆假设和小心求证,也许其中的观点并不能为读者接受,但是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兴趣就已经达到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