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0200000011

第11章 军旅生涯文化论战(1)

军旅生涯,是李敖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他上大学时,就决心“自炼钢铁”,真正把李敖炼得像钢铁一样坚韧,一样锐不可挡还是他的一段军旅生涯。离开军队之后,他来到文献社工作,开始他的文化论战。他的文章如匕首、投枪,直接点出了现代文人的老毛病。他成为了敢说敢做的斗士。

一、坚决不加入国民党

1959年,李敖决定到部队上服役,不再考研究所了。他希望当兵能把他锻炼得像钢铁一样坚强,一样锐不可挡。

到军中以后,李敖一直过得积极愉快。他最心折的人是海明威。他买了一本何欣写的《海明威创作论》,很有兴味地读下去。他喜欢海明威那几次参加战斗所表现出的勇敢和顽强。他希望像海明威那样做人。因此他的态度与看法迥异于一般人。他觉得这不是虚度日月,这是最好的一种磨练与生活。他从军人生活中发现了一种诗意。他有《风山杂诗》写军中情况:“白天世仇为烈日,晚上情人乃草席。整日耳边闻何事?立正稍息与看齐。”又写道:“队前吆喝人生畏,台上颐指群俯首,羔羊圈里是大虫,长官到来变走狗。”1960年4月6日,作《题二十五岁造像》:“势如江海气如山,妙语如花现一斑,口里谈兵君莫笑,土头土脑李教官。”

同学中有很多人是国民党党员。队中第四号,是台大中文系毕业的,负责监视李敖的行动,并给上级组织打小报告,李敖以玩世之态对之。有一次,李敖写诗给那人,说:“见了二娘呼婶婶,见了悟空喊大爷,退役以后饿不死,衡阳街口擦皮鞋。”退伍时得知,那人在小报告上并没有写李敖的坏话,也没有写别的同学的坏话,表现出了东北人的忠厚。

在半年受训期间,国民党千方百计拉同学入党。最后使出杀手锏,说不人党的会被分配到金门前线,而那时的金门是八二三炮战的极危险地带。在这种杀手锏的威胁利诱下,仅有的少数非党员同学大都入党了。李敖也被动员加入国民党,但他不为所动,坚持不入。某长官说:“李敖你不怕去金门?”李敖说:“我不怕。”某长官说:“你很优秀,我们国民党没拉到你,很可惜。”李敖说:“你们拉到一个贪生怕死、为了怕去金门而入党的李敖,才真可惜呢!”某长官说:“你不入党,你在台湾活下去会永远不方便。”李敖说:“我准备死在金门,没什么不方便的。”某长官听了,摇头而去。有趣的是,李敖后来并没有分到金门,反倒是人国民党的同学给分发到金门去了。那些人知道后,跑去质问某长官,某长官说:“前线需要忠贞的人,把李敖送到前线,他会影响民心士气,所以还是你们去好一点。”气得有些人把党证都给撕了。李敖一生以不是国民党员为荣,他对为了不做国民党而必须付出的任何代价,都从不逃避。

国民党这种拉人入党的做法并不鲜见。某长官说的“你不入党,你在台湾活下去会永远不方便”,则更说明了党票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党票,是路条,是介绍信,也是做官的敲门砖。“入党做官”,在台湾是一个人人都知道的秘密。

1960年3月3日,李敖的半年训期满,出发到师四十九团四二炮连做副排长,当时他的思想考核资料上写着“思想游移。媚外思想甚重”的评语。

李敖带兵。颇有一股悍气。他利用闲余时间写日记,来展示他独特的艺术才能。

事实上。这个时候李敖已在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文学创作了,其成果便是后来收在《传统下的独白》里的《妈妈的梦幻》。

《妈妈的梦幻》是1959年写的,发表于1960年11月20日台北《联合报》副刊上,马宏样(即马戈)寄给李敖五份报纸,并在信中极力称赞,说此篇“隽永可喜,亦颇有古诗人轻怨薄怒温柔敦厚意,大手笔固善写各体文章,无怪向日足下视此为小道也”。又说:“苟有得于心,则其表述可以论述、可以史著、可以小说,皆无伤也。而克罗齐之美学,其重点既在此。”

这篇《妈妈的梦幻》,看似散文,其实把它当做小说要更好一些。文中写父亲去世以后。“妈妈把六位千金叫进房里,叽叽咕咕地开了半天妇女会”一节,就不是真实的,因为大、二两位千金留在大陆,不可能参加妈妈召开的“妇女会”,显然它是虚构的,符合小说的特点。整篇文字,结构紧凑,言简意赅,情节推进很快。作者集中笔力塑造母亲的形象,开篇第一句“妈妈从小有一个梦幻,就是当她长大结婚以后她要做一家之主,每个人都要服从她”,是全文的主眼。但是妈妈的这个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先是有“妈妈的妈妈”这位“太上皇后”在,而“太上皇后”又是大权独揽的,容不得妈妈插手。“太上皇后”归天以后,妈妈本可以行使她的主权——“主”妇之“权”了,可是又有爸爸跑出来,跟她相争;她靠的是祖传之法,也是妇人。三从四德”之道。爸爸去世以后,按照“传统道德”,妈妈仍旧不能掌权,因为“夫死从子”,只是由于发动了一场政变,妈妈要“做一家之主”的理想才得以变成现实。这个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也是传统道德与现代文化的矛盾,小说在瘦小的躯体上,蕴涵着重大的主题意义。

我们又可以看到这篇小说是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家,犹国也,这在我们中国,尤其如此,“家”、“国”二字连用,组成“国家”,便是有力的说明。一个国家。是实行专制,还是实行民主,不仅仅是个政体选择问题,而是运用什么文化的问题。按照中国的传统文化,无论是“妈妈的妈妈”掌权,还是爸爸掌权,拟还是妈妈表面上的“民主”掌权,实际上都属于专制。妈妈掌权,实行性别歧视,依靠六个“千金”的多数,剥夺两个男性的自由权利,所以并不是真正的“民主”。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说:“同是者是,独是者非,以多数临天下而暴独特者,实十九世纪大潮之一派,且曼衍人今而未有既者也。”妈妈就是“以多数临天下而暴独特者”,只是她多一层遮羞布罢了。当我们这样理解的时候,“妈妈”就是一个符号,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意义。这样,她那小得不能再小的“伟大”理想,也就不值得我们去嘲笑了。

这篇文字的艺术性,前引马宏祥的信说得好,它“隽永可喜,亦颇有古诗人轻怨薄怒温柔敦厚意”。我特别喜欢它那种轻松幽默、嘻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格调。全文只有两千多字,但却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让人玩味不尽。这是一篇十分精彩的短篇小说,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一定高度。这当然不是作者的处女作,但不能不说是一个美好的开头。搁在一般作者身上,有了这样的开头,不用多久,就会成为一位杰出的小说家。李敖自是不以写小说为满足的,这在他只不过是一幢建筑物上的一个饰物而已。

在这篇文章的后记里,李敖还写了如下几句:“发表后,妈妈终于找到了我。向我警告说:‘大少爷!你要是再把我写得又贪财又好吃,我可要跟你算账了!’”且不论事实如何,只就此文所具有的无可辩驳的真实性而言,“妈妈”自动“对号入座”,是可以理解的,而这恰好表现了李敖写作的一大特点,是无论何人他批评起来都不留情面。

《独身者的独白》写到部队服役的情形:“真是爬,‘匍匐前进’、‘夜间战斗’……多少个爬的课目在等着我。人伍训练六个月,野战部队近一年,我不知道爬了多少次,在深山、在外岛、在风沙里、在太阳底下,我用全是泥土的手擦着汗,喘着气,偶尔抬起头来,望着天边的几只鸟儿,我叫不出它们的名字,只知道它们全在飞。”

李敖在服役期间,生活是艰苦的;他好“请客”,那是他的一种侠义心肠,经济并不富裕。同时还有一个服役期满何去何从的问题。这些他自己似乎没有多想,可是他的老师、他的朋友想到了。如马宏祥,就给过经济资助。马在一封信中说:“至于那‘戋戋’五十,你何必挂在心上,你有老毛病我何尝没有,有的人我不愿借一元钱给他,‘朋友’我愿意将我能分出的分出,我们做不到孔子的‘老者安之,少者怀之……’至少可以做到子路的‘车马轻裘与朋友共……’,我希望你不要再谈钱,如果谈就告诉我你需要多少,只要不太多。”生于同年后来成为著名哲学家的陈鼓应,在李敖服役期间,也多有交往,书信不断,见面后则互相请吃。1960年5月5日,“鼓应寄来《中国小姐》第一辑”和信一封。信中说:“找了好几天,下午三点钟才找到她,我将信交出的时候,她似乎很紧张,最后向我说了声谢谢,就走进教室拆你的信了。”为李敖跟一位女士(她当姓张吧)穿针引线,其关系之密切,不难想到。陈考取研究所以后,李敖“作书给‘鼓应准硕士’劝其暂勿念研究所”,应该“先把自己置于另一个完全不同的阶层与环境里头‘磨’它一年”。又“嘱勿告友朋我闹穷,而命他先寄五十元”。一同在部队服役的潘毓刚等人,对李敖的生活和未来的事业,也都多所关心。

同时,关心他还有姚从吾老师及马宏祥、萧启庆。

1961年1月26日,全团开往澎湖。2月6日,李敖退伍了。

1960年8月1日,还在军中服役的时候李敖在日记中写道:“在众人午睡时躺在床上想:我还这么年轻,我有过许多经验,又具有着俗人所不及的许多本钱,军中的磨练——很好的磨练——更使我在刻苦与意志上面有了极大的进步,我现在在镜子前面看我自己,我明显的感到我从来没有如此成熟有力,他们都是昏睡的人群,他们是真正的弱者,他们只有些原始的力量、专科知识的力量,而我呢,既非粗犷的男人、亦非坐井的学人,我是真正的一个万千人中的有大办法大抱负的人,以我的年龄才具与性格,我决心放弃了在我里面那些无为的、缩头的、重视爱情的‘陈彦增的毒素’,我决心只给我自己一条路走,就是要好好把我锻炼成新时代的英雄人物,锤成一条‘坚强得可怕’的铁汉……”又说:“霸气与野心是我指给自己的一条新道路—一条惟一的新道路,这是我在军中的一个大转变——放弃了‘陈彦增式的老路’,在外表上也做了一个汲汲求名勃勃好功的人物了。”

后来在回顾这一段军中生活时,李敖说:“一年半前,带着失望的心情我走出大学,进入军队;一年半后,带着解脱的心情我退伍归来,重返文明。回首前尘,深感军队生活更凝固了我的思想与悍气,因为不是国民党党员,我在野战部队中吃过一般预备军官不太容易吃到的苦,可是我很坚强。一年半从戎投笔的生涯在我的生命里掺进新的酵素,它使我在突然间远离了学院、远离了书卷、远离了跟民间脱节的一群。在军队生活里,我接触到中国民间质朴纯真的一面,而这些质朴与纯真,在我出身的‘高等学府’里,早已是教科书上的名词。这段经验使我愈来愈感到大学教育的失败,在退伍归来,我写着:‘教育好像是一架冷冻机,接近它的时间愈久,人就变得愈冷淡。太多的理智恰像泰戈尔形容的无柄刀子,也许很实际很有用,可是太不可爱了!’虽然如此。我还是得回来,待从头收拾‘冷冻机’,不退却。”

二、从“四席小屋”到“碧潭山楼”

李敖决心找一个清静的所在,给自己独居。多年里,从来没有这么一间房,他多么想要这么一间房。他一定要达成这一心愿。两天后,李敖找到了,在新生南路三段六十巷一号,是一长行对排木屋的一间,只有四个榻榻米大,矮得双手不能向上举,他名之日“四席小屋”。隔壁住着李善培,两人合买了一台收音机,又弄来唱机,把木板隔间挖一个洞,置收音机和唱机于洞口,两人谁都可以使用它。小屋月租二百二十元,不算贵。

第二天,李敖在日记中写道“入夜在小屋中边整理边读写,伏大桌上,点一百支灯,听外面小雨声,想到多年奔渡。今夜起聊得小休,兴奋得连撒三尿。”

“四席小屋”开门就是陋巷,出巷即是台大。正当春暖花开的季节,李敖来到台大,大有物是人非之感。过去的老朋友、老情人都已高飞远走。晚上从姚从吾老师的研究室走出来,整个的文学院大楼一片漆黑,李敖想到自己的身世和抱负,忍不住叹一口气,有时候,陈宝琛那两句诗不由从嘴边冒出来,正是:

委蜕大难求净土,

伤心最是近高楼!

李敖在“四席小屋”时代,留有完整的日记,有一些与姚从吾老师周旋的片断,集中起来,倒颇有趣。

2月17日,“夜与姚先生谈”。“胡适之初有揽我之意。询我地址,姚知我写东西给胡之事,姚以我在军中,接胡信殊不便。”“目前四、五月内姚只想给晋生工作,似不想给我工作。”“为不领干薪,姚拒绝了去年八月起给我薪水,结果六千元失掉了,姚老此作风甚令人佩服。”“胡问我老子名字,姚答不出。”

2月21日,“启庆早来,同赴校,借五百金,姚老头竟要我开借单,真是可恼可笑,思将珂手中之一百美金转借,乃去第九宿舍。见到黄小萍,还是很艳,——她们的外表何等有生的兴致!”

2月25日,“去姚家还钱,老头儿吃喜酒去了。”

2月27甘,“午与善培合宴启庆于寿尔康,归与启庆品茗谈,再赴校找姚老头,还钱他不受,他言对我之信任与能力之期许与赞扬,又写名片介绍蒋复璁,翻看东方杂志后归。”

3月1日,“午前与晋生同骂老头儿,老头儿们唯恐青年人有钱。”……

“四席小屋”虽好,无奈每晚有老鼠在天花板上奔驰,未免美中不足。又因地处要津,白天客人不断,最多时一天来客人十四人。附近环境又太吵,老太婆、少奶奶、小孩子一大堆。虽在陋巷,自己却先“不堪其扰”起来。熬了四个月,李敖决定下乡。选来选去,在新店选到了一间小房,背山面水,每月两百元。于是装了一卡车的书。在6月15日搬到新家。那是在新店狮头路十七号,李敖名之日“碧潭山楼”。

新店地方不大,居所附近就有臭菜场和臭河沟,环境并不理想。可它是钢筋水泥的。绝无鼠辈在头上骚扰,也算一快。

在这里,李敖写了《生活小偈》:“夜凉似水,几净灯明,小室独处,抽烟品茗,一念不起,心定神凝,静中读书,浩(改‘悠’字亦佳)然忘情。”

7月12日,李敖写了《女坏蛋的第一次试炼》:“下午研究所报告毕,将上车,鲍家麟等五个丫头忽莫名其妙地邀我,说请我吃冰,七嘴八舌,述我的‘影子’,诸如平光眼镜、军中放言、帽中女人、信骂‘莎岗’、遮日记给人看……不可胜数,我纵言反击之,极得豪迈之乐,我以凤梨酥、坏蛋论、狗眼看人低等论揄之,了无所忌。又言偷看老姚日记等事,使小鲍家麟以手帕遮小口大笑多次,真是开心。”

7月29日作《病后小记》,31日作《人间俗气一点无》:

留学考放榜,引起我许多感触。我觉得在默察人生上面更向前迈了一步,好像我走的路,愈来愈跟他们隔得远了。我的思想现在显然是相当出世的,出世得觉得‘许多事是盲动,许多话不值得说’,因此我显然选择了喜欢独处与不爱多说的路,我打不起劲儿去热中人事,我毕竟是反派的人物,我不再能肯定世俗的荣耀与腾达,一个走到我这种境界的人,不会再有寂寞的感觉,我不怕孤独,我不怕孤立。

同类推荐
  •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徐志摩,以“情诗”闻名于世,本书通过生动细腻的笔调讲述一代才子徐志摩的传奇人生。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诗人生命中不可错过的三个女人,他与她们之间又经历了怎样的感情纠葛……《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带你亲临“情圣”徐志摩的世界,解析大诗人不为人知的婚姻内幕。
  • 走过荒原

    走过荒原

    徐传化是陆亚芳近作《走过荒原》的主人公,这位从沙地走出来的农民企业家,做过年,扛过活,跑过腿,十五六岁从老家逃难出来,在钱塘江边搭个草棚住下来,什么活都干,三百六十行几乎干了个遍。这个吃苦耐劳、心灵手巧的老农民,一直在寻找另一种生活方式。终于有一天,他嗅到了春的气息,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凭自己的胆识与气度,找资金,找人才,找地方,开始了由两千块钱、一只缸起家的小作坊向一个民营企业王国的进发。上点年纪的人都知道徐传化,他是沙地里长出的一棵参天大树,是沙地里盛传不衰的神话。陆亚芳用的不是笔而是自己的心写这个活生生的人物,从外表写到内心,渗透了她的智慧和热情。
  • 雷锋·榜样的力量

    雷锋·榜样的力量

    本书史料真实、内容翔实。本书分为了雷锋日记和雷锋故事两个部分,读者通过这本书能够全面、真实地了解雷锋人生、汲取雷锋精神,给读者展现了一个鲜活可爱的雷锋。许多珍贵资料来自于中国雷锋研究会、抚顺雷锋纪念馆、湖南雷锋纪念馆、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
  • 司马迁(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司马迁(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人们穿行而过;纷繁绵长的历史,如大江东去,淘尽泥沙,同时也沉淀出无数历史伟人的丰功伟绩和人生的悲情与壮美,让后来人产生无限的敬仰和慨叹。司马迁作为一个伟大历史人物,以撰写出历史名著《史记》而光耀千古,为后人称颂和敬仰!作为一代史家,司马迁将全部的人生奉献给了历史,也给中华文明乃至整个人类的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以《史记》记录着波澜壮阔的历史,但他自己的生平事迹,却几乎被历史遗忘了!本书以人物传记的方式,力图将司马迁的伟大一生呈现出来。读者如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能有益于自己的人生,那将是我们极大的荣幸。
  • 李琬若:从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市长

    李琬若:从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市长

    李琬若将自己在美国四十多年生活和参政经历真实地告诉自己的同胞听,就是因为她同时爱着两个“祖国”,而她的两个“祖国”之间却对对方真实的东西了解得实在太少,太片面。
热门推荐
  • 我家男神超超超帅哒

    我家男神超超超帅哒

    一句承诺,他守着一张照片整整七年;一场车祸,她险些命丧黄泉;多年后,生活所迫,她原本只想绑个土豪,竟然误闯真男神,以为找到心中的白马王子,婚后才知,他娶她竟是为了祭奠已去的女友。她备受打击,申诉离婚,他却冷眼扫过:“你只有两种选择,第一:留下孩子,第二:你留下。”“我选择第三:一尸两命。”他妥协,孩子生后,他站在世界顶端向全世界宣布:“过去、现在,我爱的只有你,现任、前任都是你。”
  • 超市营销新思维

    超市营销新思维

    本书由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为十个章节,第一章认识超市营销;第二章超级市场开发策略;第三章超级市场形象营销策略;第四章超级市场促销策略;第五章超级市场价格营销策略;第六章超级市场顾客需求营销策略;第七章超市品牌形象策略;第八章超级市场公关营销策略;第九章超级市场发展营销策略;第十章超级市场营销活动控制与考核。
  • 邪武神皇

    邪武神皇

    一个落魄少年觉醒血脉,凭借体内一颗大帝之心,为了心爱之人的离别一吻,修武道,兼阵道,炼体魄,凝聚不败皇体,手持镇世邪戟,一人一戟镇压八荒六合,独尊九天十地为皇。
  • 非常同桌同桌对头

    非常同桌同桌对头

    陆飞、欧阳子、李小奇……好动、好话话、好做小动作的男生们,大丽 、李小白……可爱、活泼、聪明的小女生们,他们生活学习在一起,会发生哪些好玩的事情呢?读者朋友们快来看看这本《同桌对头》,书里收录了《别拿生活委员不当干部》、《李小白的生日会》等好玩的故事。
  • 霸王式爱:赤王的垂恋

    霸王式爱:赤王的垂恋

    一只黄金手镯,穿越古老诡异的沙漠帝国,只为找寻一句爱情,然而我却迷失在,黄金般耀眼的赤国,落花飘零的湖畔,一头火红的长发,狭长的蓝色眼眸没有一点温度,但总觉得似曾相识,这个人,就是赤国的王?(本人第一部作品,呵呵!)(已更新完毕!!)
  • 妖娆美人扇

    妖娆美人扇

    她以为他们会像世间最平凡的恋人,成亲生子,白头偕老。后来,他一声不响离开了她,她才知晓他尊贵的身份——大肆皇帝。为了巩固皇权,他不惜欺骗她,利用她,甚至置她于死地。女人有才有貌,有权有势,能活出她这般境况,的确应该遭雷劈。可是,这一切都是她的自愿,是她欠他的。毕竟女人求的不多,只要一个安身之所。于是她转首投入他人怀抱。风流倜傥的帝都一少胡律君,是她从小轻薄到大的男人,命里他们有斩不断的缘分。世间唯有胡律,不论祸福、富贵、贫穷、疾病,都对她不离不弃,始终如一。这世间唯有他,不忍心对她说谎,舍不得她受一点委屈,她疼了,他比她更疼。她终于知道,这辈子只有他,才值得她为他生儿育女,唤他一声夫君。握紧她手的那一日,胡律向她抱怨道:“秀秀,我饿了。”秀秀瘫倒在他怀中,嗔怪着:“饿货,你想吃什么?”********************************************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大脑拯救宝典:系统君,滚粗

    大脑拯救宝典:系统君,滚粗

    一转眼已经在硝烟弥漫的抗战前夕;租界上海滩歌舞升平;从老北京来的旦角轰动江南;谷白练就恰好穿成了那个旦角。。。的疯狂追爱着。最最疯狂的一位。说好的快穿从校园小清新走起呢?谷白练对系统无声抗议。系统弱弱回了句,我不喜欢你的名字。白练,白莲,合该你倒霉。这只是故事的开端而已。
  • 神算娘子之掐指定江山

    神算娘子之掐指定江山

    小龙新文,男主腹黑女主高智,后有些小虐,原因只为一对一的完美结局,喜欢的亲们欢迎跳坑啦!命运的齿轮从一口枯井开始。她本是21世纪的一名失意盲女,却意外穿越于千年前的纳兰王国,、成为朝廷的御用卜师,万民眼中的“神算娘子”。纳兰羲纳兰国万民敬仰的圣清王,也是她前世温柔妖孽般的岚生小叔。却起兵征讨自己的侄子。阴森的地牢中,圣清王蹲在她的面前,蟒袍加身,眼睛冷如寒潭,挑起她的下巴:“本王,无论才德,均胜纳兰承泽十倍,江山是我的,你更是我的!”纳兰承泽纳兰国当朝太子,随性洒脱,却无奈继承皇位。站在紫禁之巅,纳兰承泽遥指壮丽山河问她:“如果朕抛弃江山,你可愿与朕执手??”一个酷似自己心心恋恋的爱人,一个是为国为民的君主,面对势同水火的他们,神算娘子该何去何从,最终能否一指定江山?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