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9900000002

第2章 导论(1)

“管理”自古有之,凡是有人群活动的地方,就会有管理。管理学是从管理实践中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由一系列的管理思想、理论、原则、职能和管理组织、制度、手段、方法等组成的科学体系。它涉及哲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等多种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综合性的科学,它具有软科学的全部特征。研究这门科学,是为了探索并有效地运用管理活动规律,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加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第一节)管理的概念和管理分类

管理的概念

管理,单从字面上解释,管是主其事,理是治其事。管理是管辖、治理、控制的意思。管辖主要指具有的权限;治理是在规定的权限内行使职权;控制是使管理客体的活动符合指定的要求。

管理一词英文是“Manage”,它是从意大利文“Maneggiare”和法文“Manage”演变而来的。原意是训练和驾驭马匹。经过长久发展变化,管理,这一范畴具有多样性,“Management”,一般与经营相联系,用于企业管理,而“Government”,则称为行政管理。此外,“Control”,也含有管理的意思,如教育局对学校的管理。凡表示主体(如管理系统)为保持客体(被管理系统)的稳定性、组织性和为调节客体活动而作用于客体的地方,都可使用“管理”这一范畴。

管理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它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人需要管理,物需要管理,事需要管理。在人类社会,管理几乎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总之,管理是两人或两人以上群体活动、群体劳动的客观要求。俗话说,三个和尚没水吃,其原因是缺少必要的管理。对此,马克思说得非常明确,他在《资本论》第一卷(第367页)中写道:“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人类社会的任何事情都充分说明:有无管理和管理的科学与否,其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引用了拿破仑的下述一段话:“两个马木留克兵绝对能打赢三个法国兵;一百个法国兵与一百个马木留克兵势均力敌;三百个法国兵大都能战胜三百个马木留克兵,而一千个法国兵则总能打败一千五百个马木留克兵。”法国兵由于组织纪律性强,虽然马木留克兵单个善于格斗,但人数一多,马木留克兵就吃败仗。这其中,法国兵营中的军事管理、军事指挥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管理越来越重要。一个现代企业,规模庞大、因素众多、结构复杂、信息量大、联系广泛、动态多变、功能综合,试想,如果不进行科学管理,这个企业怎么能正常运转、正常经营、正常发挥作用呢?还是在20年前,美国组织并实施了规模庞大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它发射的火箭“土星——5号”有560万个零部件,光飞船就有300万个零部件。先后参加这项计划的研制人员有400万,最多一次就动员了42万人,200多家公司,120所大学、科研机构,奋战8年,用去300亿美元,终于获得成功。其总负责人韦伯博士说:“我们没有使用一项别人没有的技术,我们的技术就是科学的组织管理。”因此,有人作出这样的结论:没有科学管理,就不可能有现代社会的任何一项重大成就。

上面,主要从外延上对管理进行了简要说明,但从内涵上如何对管理下定义,众说纷纭,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管理就是借他人之力把事情办好。”这是美国管理理论家玛丽·佛烈特的定义。简单的一句话包括了四个要素:(1)管理者;(2)被管理者(他人);(3)管理者的主要任务是借他人之力去办事;(4)管理必须有目标,即把事情办好。类似佛烈特的定义还有:“管理是通过他人把事情办好的一种技能、艺术”、“管理是经由他人的力量而实现目标”。

美国管理学家西里尔·奥唐奈提出:“管理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经济资源。”他还直接了当地说:“管理是第二生产力。”这种说法表明:管理是一种“无形资源”,是一种“增效因素”。人们常说,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财富,就体现了奥唐奈前句的意思。有人列了如下一个公式:生产力一(劳动力+劳动资料+生产对象+科学技术)×科学管理。这个公式把管理这一要素看得十分重要,发展了奥唐奈后一句的意思。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西蒙教授为管理下的定义是:“管理就是决策”。对西方竞争激烈的商品经济社会来说,这个定义显然不是武断的。据美国有人对1千余个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询问,提出如下三个问题:你一天工作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花时间最多的是什么?你感到最困难的是什么?几乎不约而同地回答就是两个字:决策。在竞争失败的企业中,他们总结教训,一般也是由于决策失误而造成的。

美国加州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哈罗德·孔茨把管理看做是一种“技术”,他说:“管理是一种在正式组织团体中通过别人,并同别人一道来完成工作任务的技能;在正式组织团体中创造一种环境,使得人们能为达到团体目标,作为个人而又互相协作地完成工作的技能;消除完成工作的障碍的技能;使有效地实现目标的最大化的技能。”

邬凤祥主编《大众管理学》对管理的含义作了如下表述:“为组织制订目标,应用组织的各种要素,以实现组织的目标。”作者并解释说:这个含义表明管理是贯穿于从为组织制订目标到实现目标的全过程。这个过程是不断循环发展的,管理水平也是不断提高的。

对管理这一概念理解,不少人从管理要素上去阐述:

1.管理就是组织。有人把它称为“一要素论”。

2.管理就是搞好计划、管制这两件事。这称为管理的“二要素论”。

3.管理就是做好计划、组织和管制三件事;或者说,管理可以分为计划、执行、考查三部曲。这称为管理的“三要素论”。

4.管理是做好计划、组织、控制、激励这四件事;有的说做好计划、协调、控制、激励四件事。这称为管理的“四要素论”。

5.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有的说管理分为计划、组织、控制、用人和激励,这称为管理的“五要素论”。

6.管理是搞好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决策和创新,这称为管理“六要素论”。

7.管理需要搞好计划、组织、用人、领导、协调、报告、预算等七件事,这称为管理的“七要素论”。

8.管理可分为预测和计划、组织与指挥、监督与控制、教育与激励、挖潜与创新,这叫做管理的“十要素论”。

在上述各种说法中,影响最大、最具有权威性的是科学管理创始人之一,法国的H·法约尔提出的“五要素论”。他在本世纪初出版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中,对管理的定义做了如下阐述:

“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计划,就是探索未来、制定行动计划;”

“组织。就是建立企业的物质和社会的双重结构;”

“指挥,就是使其人员发挥作用;”

“协调。就是连接、联合、调和所有的活动及力量;”

“控制,就是注意是否一切都按已制定的规章和下达的命令进行。”

对管理这个概念的表述还有许多,光作者本人积累的卡片中,就不少于60种,有的说,管理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一共同目标,而不断进行的一系列有意识、有组织的协调活动;有的说,管理是根据一个系统所固有的客观规律,施加影响于这个系统,使之呈现一种新的状态的过程;还有的说,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使组织成员投入最少量的时间、精力、资金和物资实现组织目标。一句话,管理活动的实质是追求效率。

上述管理的种种定义,不能说哪一种是绝对正确而哪一种是绝对错误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管理学者,往往从不同角度去认识或对管理的某一方面有所侧重、有所强调。在这里,笔者也想根据我国的情况,对管理的含义提出下列见解,愿与读者探讨:

所谓管理,就是管理者遵循事物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运用必要的管理手段,采取科学的方法、程序,对管理的客体系统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充分发挥各种要素的作用,使系统产生组合、放大效应,以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

上述定义包括下面的八个要素:一是管理主体,如管理人员、管理机关、管理群体(委员会、领导班子);二是管理的指导思想,即必须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否则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还必须认真执行国家法规、政策,因国家法规、政策体现了人民的利益,反映了人民的意愿、要求;三是管理的手段,如笔、纸、计算机、检测仪器、录音机、录像机及其它管理手段等;四是管理的方法、方式及管理程序,采取的方法是否科学对管理效果起着重要作用;五是管理的客体,包括被管理的劳动者,生产资料、劳动对象、资金、时间、技术及信息等要素,其中信息又有:数据、资料、规章、制度、情报、消息、观念等;六是管理的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七是管理的任务,使管理系统适应外部环境,充分发挥系统内各种要素的作用,并通过管理使系统发挥组合、放大作用,即1+1>2的作用;八是管理是一个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不断循环发展的,通过一次“管理周期”,管理水平就得到一次提高。

管理的分类

对管理进行分类,是为了从外延上对管理的概貌有个了解。如何分类,从不同角度划分,就有不同的类别。

(一)按不同的历史阶段,可分为:古代管理、传统管理、科学管理、现代管理。

(二)按管理特征(方式)划分有以下两种:

1.硬性指令型的开环管理。

2.反馈信息型的闭环管理

(三)按物质生产部门的管理与非物质生产部门的管理划分,前者如工业、农业、建筑、交通、运输、商业等部门的经济管理及其企业管理等;后者如文化艺术管理、军事管理、学校管理、图书管理、体育运动管理等。

(四)按管理的对象划分,如对人的管理有干部管理、职工管理、劳动管理、学生管理等;对财的管理有财务管理、财政管理、信贷管理、货币管理等;对物的管理有物资管理、机器设备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流动资产管理、房地产管理等。

(五)按管理的领域划分,有以下两种:

1.宏观管理(也称大管理);(1)广义的社会管理,包括法治管理、行政管理、军事管理、政党和社会组织管理、狭义社会管理(如环保、城建、治安、福利、人口等)。(2)经济管理,包括国家经济决策部门管理,如中央部委各经济执行部门管理,国家级公司、各经济信息、研究部门管理。(3)科技信息管理,包括科教文管理、信息媒介管理等。

2.微观管理(也称小管理):(1)基层经济单位管理,如企业管理;(2)社会基层事业单位管理,如学校管理;(3)其它社会基层实体的管理,如家庭管理。

(六)按管理的职能划分,有计划、组织、规程、指挥、协调、监督、控制等管理。

(七)按管理的手段分,有借助传统工具并靠经验判断的传统管理和利用计算机、先进管理信息系统的现代管理。

(八)按管理的精确度划分,有定性管理和定量管理。

(九)按管理的层次划分,有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和基层管理。高层管理偏重于政策的决定,全盘的规划与领导,有效的辅助指挥及命令的贯彻;中层管理偏重于单位主管业务上的策划、执行、检查以及与其它单位的协调;基层管理偏重于实际工作的执行,工作时的具体操作方法以及实施的技术和行动等。

(第二节)管理学及其特点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毛泽东同志指出:“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研究的客体是人类社会的管理领域及其管理活动,研究的重点是管理领域中特殊的矛盾。因此,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管理活动过程中的管理关系及管理规律的科学。

所谓关系,是指客观事物间相互既对立又统一的状态。在管理领域有以下几种基本的管理关系:

(一)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之间的关系。管理主体包括各级管理人员、管理机关及管理群体(委员会、领导班子等);管理客体即被管理者,如劳动者、劳动集体、物质资料、资金、时间、空间、技术、信息等。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往往是相对的,一个车间主任对本车间职工来说,处于管理主体地位,但对厂长来说,他又是一个被管理者。一个工人对班长、车间主任、厂长来说,他是被管理者,而对他使用的机器来说,又是管理主体。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人是企业和国家的主人,工人又是企业财产和企业经济活动的管理主体。

(二)管理的隶属关系。如中央、省、县、乡、村之间是隶属关系;工厂对车间、班组是隶属关系。

(三)管理的协作关系。如各个部门之间、各个企业之间、一个单位内的各个工种、岗位之间的协作关系。银行向企业贷款,企业向银行支付利息,甲企业向乙企业供料,乙企业向丙企业供应产品,这都是协作关系。

(四)管理中人与人之间关系。就一个企业来说,如领导与群众的关系、领导班子内各领导成员之间的关系、企业内部不同部门工作人员之间,在同一部门而不同岗位职工之间的关系,等等。

(五)管理中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如国家人口生育与物质财富增长的关系,一个工厂职工人数与厂房、机器设备的关系、与生产产品数量的关系等。

(六)管理中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如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比例关系、工业与农业的关系、重工业与轻工业的关系、积累与消费的关系,等等。

正确处理管理活动中的各种管理关系,是管理学及各专业管理学的重要任务。一个管理者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应对自己处理的大量而繁杂的管理事务,能理出一些基本而又经常出现的管理关系,并能总结出合理处理这些关系的成功的原则、经验、办法。

这些成功的原则、经验、办法,也就是这位管理者在自己的管理活动中找到了管理的规律。其实,任何管理活动都是有一定规律的。

管理学研究的是管理的一般规律,它反映管理活动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首先,管理的一般规律是从各种各样的管理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它们客观地存在于一切管理活动之中,并在管理的各个阶段及全过程起作用。因此,管理规律具有普遍性,无视一般管理规律的存在必定受其惩罚。其次,管理的一般规律还具有必然性。尽管管理活动千变万化,管理过程复杂多样,但只要存在一定的条件,管理的一般规律就必定发生作用。管理规律的必然性代表着管理活动中一种不可避免的、一定要出现的趋势。这种必然性决定了我们的管理活动必须符合管理一般规律的要求,否则必将遭受挫折。

管理活动究竟有哪些一般或基本的规律,人们正在探索。顾源达主编的《现代管理哲学》提出了以下三个基本规律:

同类推荐
  • 精商三经

    精商三经

    经商“三经”即稳、准、狠。“稳”是经商的根本,首先在于心态的稳重,其次是方法的稳妥,经营合理合法。反观那些浮躁、急功近利,甚至为小利而忘大义的商人,他们或许能一时成功,但从来都不会长久。“准”是眼光的独到,需要相当的经验和经商天赋,很多成功商人能一夜成名往往在于他们的眼光准,或在商海中摸爬滚打所锻炼出来的独到见识。“准”字诀是每一个成功的商人必须具备的手段和素质。至于“狠”自然不是“奸”,而是一种强硬的态度,是独具慧眼的胆识,一种自我控制的能力,一种坚忍不拔的意志。本书将从“稳、准、狠”方面提供经商的要诀和方法,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 私营企业决胜市场要懂的200条锦囊妙计

    私营企业决胜市场要懂的200条锦囊妙计

    凡禹编著的《私营企业决胜市场要懂的200条锦囊妙计(成功金版)》基于大量私营公司成长和发展成功的经典案例,全景式地论述私营公司做大做强的黄金法则——从私营公司的创立到发展、从市场到营销、从人才到管理、从危机处理到经营方略……《私营企业决胜市场要懂的200条锦囊妙计(成功金版)》深入浅出地分析了私营公司决胜未来,而是中国的私营公司只要做大做强,成本就很可能失控,创造长续发展可能的各个层面,中国的私营公司不是不能做大做强,解决了私营公司的领导者在经营公司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诸多问题。,而造成企业后续经营困境。经济学家郎咸平如是说。中国的私营公司如要做大做强。在过程中就必须“控制成本、精益求精”
  • 海底捞的秘密

    海底捞的秘密

    书中深度剖析了“海底捞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海底捞是中国服务业的学习标杆,揭示了海底捞为什么能够做到——“人人都是管理者”、“传递给顾客一份感动”、“把员工当家人看”、“用服务倍增利润”、“有双手就可以改变命运”,力图透过现象看本质,等等。帮助读者洞悉海底捞的成功奥秘,真正做到“知其然”,更是中国企业经营创新的成功典范。相信本书一定能给中国企业的广大管理者以有益的启示。本书以“海底捞你学得会”为立足点,更“知其所以然”
  • 温商为什么优秀

    温商为什么优秀

    “温商的头发丝都是空心的!”“温商的血液里都流淌着铜钱的味道。”十个温州人九个商,还有一个会算账。 本书荟萃温州人传奇的创富经典,打造中国犹太人的致富圣经,阐释天下温商的经商哲学,聚焦东方犹商的赚钱艺术。
  •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业绩课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业绩课

    职场精英提高业绩的思维利器,企业创造利润的行动指南。公司要你不是因为你有高文凭高学历,不是因为你口吐莲花巧舌如簧,不是因为你外表俊朗漂亮看起来多么有精神,不是因为你能百般讨巧博得上司喜欢,也不是因为你工作努力天天加班到深夜几点,也不是……而是因为你能为公司——创造业绩。
热门推荐
  • 上错竹马嫁对郎

    上错竹马嫁对郎

    女追男隔层纱?战荳荳想说:呸!为毛她从小就追着夏致屁股后头跑,幼稚童年花样少女青春年华都耗光了,还在“青梅竹马”这四个字上原地踏步?怎么说她也是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进得了闺房,打得过流氓的美少女战士……等等等等,一定是因为在她追爱的道路上,还有夏非寒这么一颗巨大的绊脚石存在——嘿,不就是小叔子嘛,怕什么,待嫂嫂我先收了你,再去寻我的本命郎君!想要成为我嫂嫂?夏非寒果断:滚!无貌无才无内在、无耻无赖无下限的“三无”系少女,妄图上演逆袭高富帅的戏码?想进夏家大门,就得过得了我这一关!
  • 小窗幽记(国学启蒙书系列)

    小窗幽记(国学启蒙书系列)

    本书所体现的文字语言的力量,是通过阅读形成的。阅读,或同意、或保留、或质疑、或辩驳,都可以激活人们的思想力、想象力、创造力,都可以感染人们的人性情怀和情感世界。文字符号必须通过与鲜活头脑的碰撞,才能擦出思想的火花。只有通过阅读,冰冷的符号才能迸发出智慧的火焰。因此,图书不只是为了珍藏,更是为了人们的阅读。各种媒介的书写--甲骨文、竹简、莎草纸、牛皮卷、石碑、木刻本、铅印本、激光照排、电子版--都须在人们的阅读中,才能发挥传递知识、传承文明、激发智慧的功能。
  • 爱人的头颅

    爱人的头颅

    《爱人的头颅》收录蔡骏早年中短篇小说十九篇。作者在时间和空间的迷宫中寻找永恒之爱,然而爱情之花花开有时,人类注定长怀无法解开的忧愁。“爱人的头颅”千年不朽,灵魂长驻其间,千年来他只爱一个女子;她与“爱人的头颅”长相厮守,直至进入坟墓,爱尽今生。神秘的白猫化作美女夜夜来伴,“恋猫”之人是否能放下南泉和尚的那把屠刀?烽火连天,“一封家书”一路平安,两地之人已生死相隔。白衣女子轻轻地绕过卫兵,走上了城门。她来到高高的城垛边,整个城池和城中央巍峨庄严的宫殿都在眼前。你们顺着长长的城墙根看过来,可以看到她缓缓拉动吊着人头的绳子,直到把那颗人头捧在怀中。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

    本书题为《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实际上涵盖了当代湖北诗歌的全部历史。简要勾勒1949年以来湖北诗歌创作的历程,是为了更好地显现十七年———文革———新时期———后新时期(即转型期)的发展脉络,突出当下,突出转型期的新变。不敢称之为“史”,是因为自知尚未涉猎湖北诗歌全貌,肯定遗漏了某些好诗和好诗人。把最具个人化色彩的诗歌写作分成几大类论述,确有图方便之嫌。很多丰富精彩、又不宜归类的个例被淹没被忽略,儿童诗亦未涉及,在这里只有抱憾了。本书也涉猎了部分以小说和散文名世的作家的诗作,但未以小传的方式介绍,只是为了体例的统一。
  • 医妃冠天下

    医妃冠天下

    他,一字并肩王,绝色倾城,他们又将上演怎么样的激情?当他们一起褪去伪装,病弱之躯,废人一个,无人愿嫁。当她成为她,绝配!”他但笑不语一旨赐婚,站在众人面前大放异彩时,她嫁与他为妻。盖头揭开,(文文已完结)她,看着传闻中的男人,医冠天下,毒霸九州。她,名门嫡女,语笑嫣然:“白痴配残王,外加白痴二货一个,没才没貌,没爹没娘,寄人篱下。大婚夜,王牌杀手,草包废物,草包废物?笑话!没才没貌?扯淡!白痴二货?乱讲!乱世风云起,又将是怎样的惊艳天下?,狠绝毒辣,一场羞辱,风华绝代。当杀手遇上魔王,金戈铁马来,乱世浮沉中,她华丽转身,当狡诈遇上腹黑,医术无双,毒倾天下。
  • 只因多看了你一眼(全本)

    只因多看了你一眼(全本)

    【锦书轩】让你爱上文字的香气【流光飞舞】编辑旗下出品兰苗苗:她失婚失爱失去一切,生命是否还有反转的机会?年轻痞气的职场学弟,阴魂不散的懦弱前夫,沉稳内敛的公司高层,无怨无悔的痴情警官,谁与谁才能生死与共?谁才是谁的一生至爱?谁会甘心为她毁容失性命?一朵花几枝叶,只有那一人才是深藏她内心深处的根!婚姻不是坟墓。如是坟墓那倒好了,便可长久相守。最怕的是相互支撑的另一人,突然撤手,只留另一个人掉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小米新浪微博地址:http://m.pgsk.com/u/2530577364书友群:228733383敲门砖:书中任意人名**********************************************************************************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50种最有益于净化空气的室内植物

    50种最有益于净化空气的室内植物

    你离植物越近,你得到的好处越多,你种的植物越多,净化空气的效果越明显,你种的植物品种越多,净化空气的能力就越强大本书在适合家庭环境栽培的众多植物中根据植物的净化空气的能力、易养程度、室内观赏价值、增加空气湿度方面的综合排名,精选出50种最适合室内栽培的植物,并从植物科普知识,外观形态,养护方法等方面对这些植物加以详细介绍。特点是每种植物配以多张精美图片。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