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雅利安人有自己的文字,同时又以战功为荣。在他们的史书中,一般都会非常详细而具体地描写伟大的战争场面。如果摩亨佐·达罗城真的是被他们毁灭的,那么这场战争必定会在他们的史诗中占据大量篇幅,并且大加歌颂。而根据推测,在《梨俱吠陀》中与摩亨佐·达罗城有关的诗句仅有几句,并且诗中用的是隐喻的、不能确定的字句。这让人对于诗中所指就是摩亨佐·达罗的推测不免产生怀疑。
再次,雅利安文明落后于印度河文明,虽然在历史上曾有过落后文明把先进文明灭掉的情况,但在毁灭的过程中毫无学习和继承的现象是十分罕见的。人们在仔细研究印度河流域文明与雅利安人创造的文明后发现,二者之间几乎不存在相同之处。
所以,对于“印度河流域文明是被雅利安人毁灭的”观点还需要进一步的检验证实。
近年来,有一种与上述完全不同的观点被英国学者捷文鲍尔特和意大利学者钦吉提出。他们认为:这两座古城突然间销声匿迹是由于一次原因不明的史前核爆炸。这种观点虽然有些骇人听闻,但在摩亨佐·达罗出土的骸骨上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在摩亨佐·达罗出土的骸骨,大都是在居室内被发现的,而不是被埋在墓里。这些居室中有不少都堆满了遗体,场景十分惨烈。不少学者由此推断,这种突飞而至的灾难导致了摩亨佐达罗的毁灭,全城4万至5万人几乎是在同一时刻全部罹难于这来历不明的横祸。一座城市顷刻之间由繁华坍塌成了废墟“死亡之丘”的称呼也由此而来。
能令所有人瞬间死亡的恐怖灾难究竟是什么?考古学家对此提出了种种猜测:是流行病还是集体自杀?但“瞬间死亡”这一特性无论是流行病还是集体自杀似乎都不能解释。而且对许多死者的人体骨架姿势进行研究后发现:有人当时正在街头漫步;有人正在家中休息;而最让人好奇的是,有的遗体双手遮在脸上,好像是在保护自己。显然,这些都证明了集体自杀等假说是不成立的。
印度考古学家卡哈为了解开这个谜团,对出土的骸骨进行了精细的化学分暑析后说:“我发现,这九具白骨都有受过高温的痕迹……当然这绝不是火葬,也不是火灾。”那么,使这些居民猝死的异常高·
温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研究中科学家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古城遗址中,有一个非常显眼的爆炸点。这个爆炸点方圆大约1平方千米内的所有建筑物都化为了灰烬,而有许多具遗骸在远离爆炸中心的地方被发现。这说明爆炸程度从近到远逐渐减弱。从爆炸中心挖掘出的黏土烧结碎块推算,其烧结温度居然有上万度之高。想像当时爆炸后的情景,似乎与原子弹爆炸之后的广岛和长崎极为相像。
此前,有不少科学家曾推断过地球上有数次文明出现过,而后又遭到了毁灭;还推断世界上有不少地方在远古时代就有核战争发生。
而在史诗神话中被经常传诵的古代核战争的战场就是印亚大陆。广岛原子弹爆炸后的惨烈场景,在公元前3000年的大叙事诗《马哈巴拉德》中就有过相似的记载,并且诗中提到的武器威力之大甚至是现代化武器都无法比拟。然而,在“核爆炸说”被证实之前,这只能是一种推断。要让人们相信哈拉帕文明的消亡与核战争之间存在关联,还需要进一步的论证。
事实上,任何源远流长的文化,都会有很多未解之谜留给世人。但印度河流域文明似乎是一个特例,关乎它的几乎每一个关键问题都存在着令人难解的疑问。而人们也乐于为解决这些难题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沉浸于对这古老东方文化的遥想中!
波斯文明
古都波斯波利斯
在遥远的古波斯帝国时代,波斯的都城波斯波利斯珍藏着这个当时世界最强国的全部财富。
而,这座古城的辉煌只持续到了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大帝用一把火将它瞬间化为灰烬,空留下那一片遗迹孤寂地展示着昔日的辉煌。直到公元19世纪,在考古学家的发掘和清理下,波斯波利斯才重新进人人们的视野。
波斯波利斯位于拉赫马特山的西面,依山而建,气派非凡。它方圆14万平方米,最突出的特色是建筑地基,这是一片高达12米的人工垒成的平台,所有的建筑都建在这个平台上。这个长448米、宽297米的平台只在西北端有阶梯,共有111级石阶,宽度为7米,与宽度形成对比的是它的高度,只有10厘米,你骑着马都能上阶梯。13裉高达10米至20米的擎天石柱,是平台之外最显眼的建筑。散落的石墙、石门、石雕像和房屋台基数不胜数。历经几千年岁月的洗礼,巍蛾壮观的宫殿也只留下这些遗物给后人膜拜。
石阶直通向“万国门”,也就是人们所称的“波斯门”,也有人叫它“薛西斯门”。两段巨大的用来做仪式的阶梯,从平台上直通向觐见大殿的北面和东面。阶梯上的浮雕内容是向国王进贡献宝的场面,当时的波斯帝国有23个属国,那些使节列队上、中、下三排,在波斯或米底军官的引领下,把手里的贡品呈献给皇帝。雍容的华盖下面的皇帝,站在宫殿的中心,借以昭示波斯帝国的伟大和永恒。这些属国的使节来自世界各国,他们的穿着代表着各国的特色,贡品也不尽相同。有的是珠宝玉石、金银酒器,有的是瘤牛、种马和公羊,有的使节还献上精纺羊毛披巾和珍贵皮毛等。这些栩栩如生的浮雕,向人们生动地展示了2400多年前波斯帝国的富饶景象。
沿着阶梯向上,就会看到觐见大殿(也叫阿帕达纳宫),这是大流士一世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传说,在宫殿的地下埋有大流士一世时期大量的货币和文书。这是一座可容纳近万人的正方形宫殿,殿内大厅建筑面积为3600平方米,36根石柱耸立其间,巍蛾壮观;大厅外共有72根石柱,前廊和左右侧廊各有12根。这些髙达18米的石柱,从柱础到顶端都雕刻有精美绝伦的浮雕,特别是柱头的雕刻,两头相背而跪的雄牛卧在成对涡卷的覆钟、覆莲之上,华贵炫目,两头牛用托梁的横木架起。柱身上的凹槽精巧无比,柱础是刻着花瓣的覆钵形,华美异常。
穿过觐见大殿旁的一个小庭院,就到了另一个宫殿。传说这里是薛西斯一世的觐见大殿,同样是正方形的大厅,但更加宏伟,每边长达73米。殿内矗立着100根石柱,每根有13米高,所以又被称为“百柱殿”。1971年10月,为庆祝波斯帝国成立2500年,伊朗政府在此举行盛大的宴会,四方宾客举杯尽欢。
居鲁士大帝的风采
伊朗高原的古国是波斯帝国的发源地。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中亚一带的波斯人迁往伊朗高原西南部,它们属印欧语系的一支,当时只有十个部落。起初,波斯人是被米底王国统治的,直到公元前558年,阿契美尼斯家族的居鲁士在波斯自立为王,定都波斯波利斯。公元前553年,在居鲁士的领导下,波斯人开始策反米底人。这场斗争以波斯人的成功而告终。居鲁士首先收买了对国王阿斯提亚格不满的米底贵族,随+后于公元前550年率军大败米底军队,米底王被擒,米底王国被消灭,波斯帝国正式成立。爱克巴坦那——曾经的米底都城也成为了波斯都城。当时,波斯帝国的疆域跟现在的伊朗很接近,这也是古代伊朗文明被称为波斯文明的原因。但伊朗人好像更喜欢“雅利安人”这个称呼,因为“伊朗”这个词语的意思就是“雅利安人的国家”。从这些称呼上,我们不难看出,伊朗博大兼容的历史文化。
公元前549年,居鲁士人侵埃兰。与两河流域国家部落的密切关系并不能拯救这个文明古国,它被强大的波斯帝国征服了,其首都苏萨也沦为波斯的第三个都城。随后的十年时间里,米底王国的原属国帕提亚、希尔卡尼亚和阿尔明尼亚、吕底亚相继被居鲁士征服,还有伊朗和中亚的一些地方也成为了波斯的属地。公元前538年10月29日,新巴比伦王国都城巴比伦城,这座当时世界上最坚固的城市被波斯大军攻下,此时据新巴比伦王国被人侵仅一年时间。1879年,在巴比伦的马杜克神庙旧址,考古学家发现了这样的文字:“我是居鲁士,宇宙的王,伟大的君主,强有力的王,巴比伦的王,苏美尔和阿卡德的王,世界四方的王……”这是居鲁士在一块干泥圆筒板上写下的铭文。
与其他的征服者“没有钱的就要他的妻子,没有妻子的就要他的脑袋”的暴戾政策相比,居鲁士推行的是仁政,“巴比伦之囚”中的以色列人首先被释放,被送回了他们的“应许之地”——迦南,他们的耶和华圣殿被居鲁士重新建造,巴比伦的宗教和传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尊重。在居鲁士宽容政策的鼓舞下,巴比伦的属国腓尼基、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等也臣服于波斯帝国。
强大的波斯帝国建立起来了,它的疆域西起地中海,东至药杀水(今叶河)。
公元前530年,居鲁士的部队到达中亚游牧部落马萨吉特。他的求婚信直接送到了马萨吉特女王托米丽丝的手中,虽然他真正目的是马萨吉特的国土,但遭到了女王的拒绝。恼羞成怒的居鲁士率军征讨,女王的儿子被他杀死。这下彻底激怒了托米丽丝,她集结全部军队与波斯军队誓死对抗,最终,居鲁士于公元前529年死在了战场上。
波斯帝国的败落
居鲁士之后的波斯王是其子冈比西斯,在他出征埃及时,波斯内战开始。这时,出身波斯贵族的大流士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他英勇地平息了叛乱。大流士于公元前522年登上王位,史称大流士一世。
继位后的大流士,讨伐的脚步更快,波斯周边的许多国家和部落都被其征服。波斯整个疆域东达印度河,西南囊括埃及全部的国土。因版图过大,当时的波斯帝国立都苏萨、爱克巴坦那、巴比伦、波斯波利斯四城,大流士分别驻扎执政,一季一城为了更好地统治,帝国又被大流士分成省,选拔出总督。各个总督身边都有大流士的耳目,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大流士的掌握中,对有反叛之心的总督,大流士严惩不贷,叛乱者的皮会被剥下来铺到总督坐的椅子上,以警示后来者。
大流士非常注重交通设施的建设,他修建了首都与各省连接的大道,方便了其调兵遣将和贸易往来。长达2500千米的波斯“御道”是当时最大的一条连接着苏萨与爱琴海海岸。“御道”是皇家信使传递文书的专用大道,他们骑:着快马接力飞驰。每个信使的奔驰距离是20千米,步行要花费几十天,而信使:只用三天时间就能把文书传递出去。艳羡不已的希腊人这样赞叹:“波斯王住在巴比伦,爱琴海鲜鱼却可以进宫廷。”依仗发达的交通,波斯和印度以及地中海,各国的贸易迅猛发展。据说,印度的水稻和孔雀就是在那时传人波斯的。
大流士是一个骄奢跋扈的国王,波斯属国每年都要缴纳沉重的赋税,气势宏伟的王宫是埃及、巴比伦、腓尼基等地的能工巧匠建造的。王宫有奴仆15万人,卫队11万人,包括一千骑兵和一万步兵;大流士的食物是各行省进贡来的奇珍佳肴,平日穿的大红袍上绣着金丝;这个暴戾的“众王之王”,没有人敢冒犯,大臣都离他远远的,见到他大气都不敢出;大流士还命令工匠用埃兰文、波斯文和巴比伦文三种文字写下他的丰功伟绩,刻在悬崖上歌颂自己,这就是着名的“贝希斯敦铭文”。
大流士的统治让波斯帝国达到鼎盛时期,但也正是他把波斯帝国带向衰弱其发动的希波战争就是波斯帝国由盛至衰的转折点。大流士一世于公元前490年派兵征讨希腊,但大败于马拉松,不得不撤兵回到波斯,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登上王位的大流士之子薛西斯,继续带兵征伐希腊,再次以失败而告终波斯帝国终被耗尽,再无能力西侵。此后,波斯陷入混乱,历经阿尔塔薛西斯一世、薛西斯二世、大流士二世等波斯诸王的统治,内战从未停止过。希腊的雅典和斯巴达的内战,使得波斯帝国统治小亚细亚需要大量的金钱和外交手段。马其顿的崛起加速了波斯帝国的灭亡,英勇的末代皇帝大流士三世也无能为力6公元前333年秋,以马其顿人为骨干的希腊联军在国王亚历山大的带领下讨伐波斯。两场发生在伊苏斯和高加米拉的战争使末代皇帝将波斯拱手相让,整个帝国最终被亚历山大占有。都城波斯波利斯于公元前330年沦陷,流亡的大流士三世被巴克特里亚总督拜苏斯杀死后,盛极一时的波斯帝国退出了历史舞台。
攻陷波斯后,亚历山大大帝率军驻扎城内达三个月之久。一天,酩酊大醉的亚历山大冲进王宫,亲手点起大火。等他幡然醒悟过来,赶快命令士兵灭火时,熊熊燃烧的烈火已吞噬了整个宫殿,辉煌的城堡巳烧成灰烬。
汉谟拉比与古巴比伦
在乌尔第三王朝的首都乌尔城沦陷后,大量的外族开始入侵到这里。其中实力最强的一支是自称“阿摩利人”的闪族人,他们在公元前2007年来到了乌尔城。“闪族”又称“闪米特族”,《圣经》中称挪亚的长子闪是他们的祖先。
公元前19世纪初,一个名为“阿姆纳努姆”的部落在首领苏木阿布的率领下,建立了古巴比伦第一王朝,最终摆脱了伊新一拉尔河(两河流域原统治者)的统治,成为一个新的王国。么、元前18世纪,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前1792~前1750)将埃兰人驱逐出境,终于统一了两河流域。
在统一巴比伦的过程中,汉谟拉比建立起了强大的中央集权,把巴比伦王国建成了奴隶主专政的国家。同时,他自称天神的后裔,掌握了立法、司法、行政、军事和宗教大权,并亲自任命中央各部大臣及地方各级官吏。
在两河流域统一之后,汉谟拉比自称为“世界四方之王”。他制订了一部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汉谟拉比法典》,称这是一部体现法律公平的旷世法典。在这部法典中,汉漠拉比对国王、奴隶主与自由民、奴隶之间的阶级关系作了规范,此外还有保护孤寡老人的相关规定。
巴比伦文明在汉谟拉比的统治下,一座座雄伟的宫殿和神庙拔地而起,一艘艘开往海外的商船蓄势待发,而幼发拉底河上也建起了沟通两岸的大桥……这一切都昭示着巴比伦王国的繁荣与兴盛。首都巴比伦城不仅是一个强大的都城,更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大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