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5600000021

第21章 刚柔鉴评析(7)

那么,容人之隙应注意那些问题呢?容人之隙必须做到两条。一是不念旧恶,度外用人。度外用人是历代智能之士用人的一条重要原则。北宋时期杰出的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范文正常言:史称诸葛亮能用度外人。用人者莫不欲尽天下之才,常患近己之好恶而不自知也。能用度外人,然后能周大事。”曹操用人的一大特点也是度外用人,甚至连为袁绍写檄文,骂曹操为“赘阉遗丑”,辱及三氏的陈琳,也被重用,封为祭酒。因此,杨阜说曹操宽宏大量,“能用度外之人。”唐朝武则天时,胳宾王为徐敬业起草檄文,骂武则天“入门见嫉,娥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武则天读后仅是微微一笑,可是当读到“一杯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时,马上问:“谁为之?”当她知道是骆宾王所作时,激动地责问:“宰相怎么能忽视这样的人才?”一边读着辱己檄文,一边赞赏作者之才,恨相见太晚,惋惜未遇之憾。足见武则天气度之大,胸怀之阔。如此容人之隙,何愁“江山”不保。二是以德报怨,厚施薄望。即不仅怨隙可容,而且施以“恩德”,给予关心和重用。唐代名臣魏征。曾经是李世民之政敌,李世民夺取政权后,宽宏大量,仍然重用了魏征,俗话说:“隙莫大于叛”,在一般情况下,叛我投敌之人“十恶不赦”,可是,汉高祖刘邦对于那些背叛过自己又重新回归之人,都能以宽厚之心容纳使用。如韩王信守荥阳时投降了项羽,后又逃归刘邦。刘邦不但没有杀他,反而“与信剖符,王颍川”;雍齿原是刘邦起沛时的一名属将,为刘邦守丰。不料他背叛刘邦,几乎使刘邦无立足之地。后雍齿再次回到刘邦身边,仍被封为地方侯,以至许多对刘邦心存畏忌、企图谋反之人都感动地说:“雍齿封侯,吾等无忧也。”从而平息了一场酝酿中的叛乱。

为什么度外用人,以德报怨会收到如此之效?因为它体现了一个“诚”字,而待人以诚却又是理解人、感化人的最重要的条件。

如果说,容人之隙尚为勉行,而容人之仇则更为不易。因为,“仇”者,必有你死我活之矛盾,杀亲灭族之仇恨,若能容之,其“量”何其之大。但是,反过来说,“大仇”尚能容之,则小怨小隙更能谅解,其震动之大,感召力之强,效果之妙,非一般用人措施所能及。

但是,容人之仇亦非一般人所能做到,它不仅需要极其宽阔的胸怀,而且需要远大的眼光,高尚的思想品质以及对人的深刻了解,尤其必须做到以下三条:

第一,以事业为重,以私仇为轻。古人曰:“私仇不及公。”在社会生活和社会的各种斗争中,尤其是政治斗争中,因各种原因而造成私人之间或家庭、家庭之间的各种仇隙在所难免,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必须慎重处理,若以私仇为重,感情用事,则必使公务原则紊乱,贻误事业发展;若能为事业为重,不计私仇,则必使“人心归我”,事业得人。据《三国志》载,宛城之战中,张绣率军杀死了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大将典韦,曹操自己的右臂也在乱军中被流矢所中。后来,张绣听从贾朔的劝告投靠了曹操,曹操热烈欢迎张绣的到来,不仅没有报杀子之仇,而且还同张绣结成了儿女亲家,并拜他为扬武将军。张绣十分感激,他在后来的作战中,为曹操统一北方建立了汗马功劳。假如曹操以私仇为重,则必失良将,亦无统一北方的顺利发展。

第二,以长远为重,以眼前为轻。“大仇”当前,应首先考虑长远利益,切勿为眼前私仇所激,更不能因一时之激而轻举妄动,遗害事业发展,正所谓“小不忍必乱大谋”。汉光武帝刘秀在称帝之前,一度隶属于刘玄。一次,突然接到立有赫赫战功的长兄被更始皇帝刘玄因嫉谋杀的消息,禁不住捶胸顿足。这种打击,为一般人所难忍受,但是刘秀考虑到王莽未除,复汉事业未成,一旦与刘玄分裂,则兵力分散,必为王莽所灭,因而强忍悲痛,容刘玄杀兄之仇,亲赴宛城向刘玄谢罪,“未尝自伐昆阳之功,又不敢为长兄服丧,饮食言笑如平常。”刘玄自感羞愧,只好封他为破虏大将军、武信侯。刘秀也因此而得生存,兵力迅速发展,终至推翻王莽,恢复汉室,一统天下。假如刘秀不能忍悲容仇,一时激忿,兴兵讨伐刘玄,恐怕也不会有后来的王莽“新”朝灭亡,东汉王朝的建立。

第三,以理解为重,以成见为轻。处事谨慎的原则之一,就是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拿现在的话讲,就是多予理解。容人之仇也应如此,应考虑到事情所处的背景、条件,给予实事求是的分析,如此而常常能使仇恨化解,宽容之德也必自然而生。春秋时期,有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位,着名的管鲍之交的主人公,便分别是两位公子的师父。在争夺王位的过程中,管仲曾半路拦截,射了小白一箭。小白继承王位以后,管仲归来,齐桓公(即小白)考虑到管仲当时“各为其主”,忠诚不二,给予理解,重用管仲,委其为相,管仲竭力报效,遂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唐朝武则天时,契丹经常侵扰唐朝边境,契丹名将李楷固和骆务整屡败唐军,杀死很多唐军将领。后来,他俩前来归降,许多被李、胳杀死的唐军将领亲友、大臣纷纷上书,请求武则天杀李、骆,报血仇,但是武则天听从狄仁杰建议,理解李、胳尽力事主的背景,以国事为重,抛弃个人恩怨,委以重任,派驻边防,边疆很快得到安宁。假如武则天不能理解李、骆,容人之仇,恐怕边疆仍有流血,难得安宁。

领导者若能做到以上“三重、三轻”,则必能胸怀宽阔,气量宏大,容人之仇也就自然形成。

尊严,是大多数领导者所看重的东西,失之不行,辱之不可。但是,世上恃才傲物者、刚正不阿者也为数不少,他们常常不把领导者的尊严放在心上,不把权力、地位放在眼里。因此,而使领导者又面临着一个新的难题,即能否容人之傲的问题。

所谓容人之傲,意即为了事业得人,而对那些傲视于己的刚正不阿或侍才傲物者予以宽容,或者热情接纳。然而,真正做到容人之傲却也不易。因为,容人之傲必须具备“纡尊降贵”的气量。《吕氏春秋》《下贤》篇曰:“有道之士固骄人主,人主之不肖者亦骄有道之士。日以相骄,奚时相得?”“贤主则不然,士虽骄之,而已愈礼之,士安得不归之?”汉代张良曾游下邳桥上,有个老汉故意堕鞋桥下,要张良下桥拾取,张良强忍怒气为老汉拾鞋,并替老汉穿到脚上。老汉很欣赏张良的气量,于是送给张良《太公兵法》一书。后人苏轼就此事评论说:“倔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战国时期赵国的将军廉颇不服宰相蔺相如的能力和地位,多次在路上阻挡蔺相如的车子,羞辱蔺相如,蔺相如总是谦恭避让,以国事为重,不计较个人恩怨,以诚相待,使廉颇大为感动,负荆请罪,终于结成“刎颈之交”。

但是,真正做到“纤尊降贵”,必须解决一个对“良马难乘、良才难令”的认识问题。有些历来喜欢唯命是从的人,一见“傲慢无视”之态,怒气便油然而生,他们不懂得“良弓难能,然可以及高人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俗话说,“艺高人胆大”,技艺超人,学识渊博的贤能之士,因其看事透彻,具有远见卓识,说话处事自有其独到之处,非同凡响,有时甚至态度生硬,口吐“狂”言,这种“狂”,不是无知,倒常常是能力的外露,是自信的表现,不仅不可怕,而且从一定的意义上说,甚至是可贵的,必须予以热情欢迎和容纳。闲居隆中的诸葛亮,虽“躬耕陇亩”,但常论晏婴,自比管(仲)乐(毅),高唱“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就是桃园三兄弟三顾茅芦,也是雪天跑空路,两次闭门羹。可见其“狂傲”到何等地步。但也正是这个“狂徒”,使刘备三分天下有其一,智慧超人,功勋卓着,名垂青史。

另有一种“傲”,即“含谏之傲”。这种“傲”是作为一种旁观者,明察秋毫,洞悉当权、当政者之弊,以“傲”为谏,诱其注意,陈述利害,以达其规谏、自荐之目的。春秋时,齐桓公领兵伐宋,一牧牛人,迎面而来不避让,鞭敲牛角,高唱:“……生不逢尧舜之时,贤才常穿粗布衣,喂牛从黄昏到深夜,漫漫长夜漆黑墨然。……”齐桓公听后,勃然大怒,令人把牧牛人抓来问:“寡人治齐,百姓安居乐业,诸侯宾服,草木茂盛,尧舜之时也不过如此,你为什么说‘生不逢尧舜’,‘长夜漆黑’?”牧牛人回答:“尧舜在世,不用自言,百姓信服;不用发怒,就很有威望。尧弃亲子丹朱,让位于舜,舜避于南河,不得已而继位。而大王杀兄得国,挟天子以令诸侯,又怎能与尧舜相比?”齐桓公暴跳如雷:“匹夫出言不逊!”喝令斩首,牧牛人毫无惧色,仰天长叹:“桀杀龙逄,纣杀比干,今宁戚要与龙逄、比干齐名,排在第三了!”齐桓公见其不附炎趋势而临危不惧,念头一转,怒气顿消,笑对宁戚说:“寡人试汝耳。”于是委以重任,并以宁戚之责为戒。唐朝武则天时,贤士张嘉贞被召到洛阳,进宫叩见女皇武则天,女皇仍照从前接见小臣的习惯,隔着厚厚的绣帘,“垂帘与之语”。胆大的张嘉贞很为不满,跪奏日;“臣以草莱,而得人谒九重,是千载一遇也;咫尺之间,如隔云雾,竞不睹日月,恐君臣之道,有所未尽。”女皇听罢不仅不认为是狂妄,而且深感其诚,即命令:

卷帘!”“与语,大悦”,破格授以朝官监察御史。作为一代君主,容人之傲如齐桓公、武则天的确是很少,而在其“傲”中受责、从谏如流者更是凤毛麟角,大概这也正是齐桓、武后成为一代明君的重要原因吧。

当然,对侍才傲物者也应具体分析,如果是桀骛不驯,故弄玄虚,则应拒之于门外;如果是居功自傲,目空一切,则应设法挫其傲气,使之认识“天外有天”;如果是确有真才,甚至是高才,则应不计较其傲态,礼待有加,委以重任。

容人,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容人之私,即对部属的私交、私利和隐私,不予干涉,允许其存在和发展。因为,人之为人,自有其独立的爱好、追求和社会交际,这是人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实际内容,既不可压抑,也不可缺少,更不可全部取消。存在是正常的,不存在倒是极不正常的,不仅作为上级对部属不可予以干涉,即使是父母对子女也不可予以干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私生活正常健康的发展,正是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取消这部分生活,必将导致人的畸形发展,必将产生变态或病态心理,这不仅伤害其本人身心,也将伤害工作和事业。

但是,不少领导者恰恰在这点上无容人之量,他们或者大肆宣传:“在领导和组织面前无隐私可言。恨不得洞察了解部属的一切;或者“教育”部属“以公司为家,献出一切”,其中包括献出个人的一切时间、一切精力及一切隐私;或者以“公”字衡量部属的道德和事业心,见私利,则大发雷霆,罪之为“私心太重”;见私交,则侧目而视,罪之为“拉帮结派”;见私隐,则眉峰紧皱,罪之为“心术不正”,恨不得部属把一切都交“公”,除了工作,别无其他才好。而某些领导者自身在强调“公”心的同时,却大发私欲,或则“权力不授,调资不漏,受贿唯恐不厚”或则“喝酒不醉、跳舞不累,钓鱼打猎全会”。不但如此,还常常冠冕堂皇地称之为“责任重则应报酬高”、“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合同敲于酬酢之间,生意成于舞乐之中”、“谢安敲棋,决战千里;我之闲乐,运筹成败”,而实质上恰是“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这一方面显示了这些领导者的虚伪面目,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自命“品质端正,道德崇高”的某些领导者自身也是“食人间烟火”,私欲有求的。

当然,容人之私,不是说容人一切私欲,仅是指正当的、正常的、国家政策法律所允许的私欲,那种违法乱纪的私欲,损人利己的私欲不仅不容,而且要绳之以法,严加惩处。

那么,容人之私包括哪些内容呢?

一是,容人私交。即允许部属享受交友的权力、交际的权力、参加各种合法的社会团体和社会活动的权力。对此,领导者既不可“以己之交,强人之交”,亦不可“欲交必交我,欲从必从我”,更不可因自己的感情变化而“爱屋及”或“殃及池鱼”。

二是,容人私利。即允许部属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追求、交换、赠与各种物质的或精神的利益,作为领导者既不可限制部属私利,也不可伤害部属私利,即便是部属在追求私利以及个人消费上有些缺点,只要不是违法乱纪,都不可横加干涉。当然,适当加以劝导是可以的。清时,胡林翼任湖北巡抚,官文为两广总督,督抚同城,权责难分。初,胡对官文私费挥霍,很有成见,拟纠参。但想到,督抚不和,非国家之福,且官文私费豪奢乃私事耳,便一改初衷,诚心结纳,遂以精细之用心,使内眷既如家人,更与官文相约为兄弟,真正做到交欢无间,相互援引,公情与私谊均极融洽。因此,他在抚鄂期间,能作到事权归一,而威震武汉,支援了曾国藩的东南战争。胡林翼的这种容人之私而顾全大局的态度,于今大有可鉴之处。

三是,容人隐私。世上所有的人,都有其各自的隐私,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隐私是人身权力的一部分,尊重别人的隐私,其实质就是尊重别人的人身权力。反之,通过各种手段窃取、了解别人隐私的行为,是一种极不道德的行为,作为一个领导者更应注意。当然,如果双方都乐于交谈隐私,那当别论。但是,如果以窃取别人隐私为乐,甚至作为败坏、陷害人的材料,那就应该受到道德法庭的审判。这种事如发生在部属同事之间,领导者应予以严厉批评和严肃处理,如发生在领导者自身,那他至少是已经失去了做人的起码条件,更失去了做领导的起码资格。

与容人之私类似,还应容人之爱,即允许部属有自己的爱好、爱情和追求。人,是有感情的动物,自有其喜、怒、哀、乐、忧、愁、思;人,有表露的天性,露才、露欲、露爱、露憎,自是难抑;人,有追求的欲望,求知、求爱、求财、求利、求进取,不可遏止。所以,人在工作之外,必有各种爱好和追求;即使对于工作本身,也有其爱好和不爱好的区别。因此,作为一个领导者希图取消部属的各种爱好,或者抑制部属爱好,或者把部属的爱好纳人自己爱好的渠道,那都是强人所难,都是极不公正、极不合理、极不可能的。正确的做法只能是容人之爱。

同类推荐
  •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本书系统地讲解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和演变,介绍了我国古代哲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思想及其代表人物。而且,本书对冯友兰有争议的思想,也试图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改造,并补充了一些新颖的内容,使本书增加了更多的哲学容量。
  •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一书原名《周官》,最初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传》云:献王好古学,广求遗书,所得皆先秦古文旧书,有《周官》、《尚书》等多种。武帝时,除挟书之律,开献书之路”,献王入朝,当以此书进献,遂入于秘府。哀帝时,刘歆校书中秘,得此书,著于《七略》。班固本之,作《艺文志》,录《周官经》六篇。汉末郑玄作注,唐贾公彦作疏,此书遂列于五经,为《三礼》之首。自汉至今,学者对此书争论甚烈,迄无定论。我们在今日跳出经学之争的圈子,以史学眼光看此书,把它作为研究周代典章制度的史料,应取何种态度,学者所见亦往往不同。
  • 中国古代哲学(第九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古代哲学(第九卷)(方立天文集)

    本书沿着上书的思想脉络,围绕闻道之方,系统论述了中国古代名实观、知行观和真理观等认识论内容。本书还结集有关中国古代哲学的文章27篇,分别叙述了先秦哲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和隋唐哲学,阐述了中国哲学与唯物辩证思想的内在关联、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者与自然科学家的联盟,以及对唯心主义哲学的理论与作用的评价。
  • 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精神分析以研究性本能为本身第一重要的工作。梦常常是不加伪装地表示一种愿望的满足。神经症是自我在试图压制性欲失败之后,性欲部分压制了自我。禁忌、法律和习惯给性生活加上了更多的限制,这些限制既对男人有影响,又对女人影响很大。本书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师谈人生系列”其一。丛书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讲人生哲理。本书请弗洛伊德出场,宣讲他“欲望决定命运”的人生哲理,本书是走向人性深处、揭开性欲面纱的必读书。
热门推荐
  •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资治通鉴》向来被视为辅佐统治、提供政治智慧的“帝王之学”,是中国自宋代以来历代皇帝的必学科目,也是今日为官从政者案头必备的历史参考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参照这面历史的镜子,可以练就看破成败的眼光,养成敏锐的世情嗅觉,让我们跳出人性的盲点,不再跌入历史的覆辙。历史是最不该被忽视的智力资源。关于今人面临的竞争、成败、取舍、抉择等生存问题,过去的时空中早就有过相关的案例:终南捷径、东山再起、狡兔三窟、择木而栖……破解尔虞我诈的政治权谋,领略对抗性的精英思维,悠悠青史,无疑是国人最可宝贵的阅历。
  • 暗黑契约书

    暗黑契约书

    充满无限未知的新宇宙,如同错乱昂杂的棋盘,万千势力交错分布。这里有百万之数的铁血舰队,有通往死亡的暗黑星途,以及令人恐惧的隐秘种族……陆峰,一个假冒的联邦调查员,从监狱中一脚迈出,追寻着先辈英雄的足迹,狰笑着踏入了其中……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倾城锋芒颠覆天下

    倾城锋芒颠覆天下

    锋芒一出,谁与争锋?她是一个传奇,一个立于世间顶端的强者!介绍某亚的新文《闲妻“太”无良》:——————————————————————————亲们一直期待狂世傲颜能够继续写下去,某亚深思了一下,打算把文进行大修,在暑假时重新上传,就是绝色狂颜里的狂世傲颜卷!感谢当初亲们的大力支持!某亚这次绝不会重蹈覆辙了!此文和绝色狂颜是两个独立的故事,没有任何关系的!而且作为对以前订阅过的亲补偿,全文前三十万为公众章节,谢谢大家捧场!狂世傲颜简介:她,东临大陆十大世家之一的嫡女,体弱多病,懦弱无能,习武资质奇差无比,生来丑颜!在武者为尊的东临大陆上处处遭人耻笑,指腹为婚的未婚夫鄙视不屑,被迫退婚……所爱之人再三羞辱与她,唯有父母宠溺,却也因她的废物而成为笑柄……++++++++++++她,西风大陆的武道顶尖强者,女扮男装,从小小的藩王世子到权势滔天的当朝摄政王!背负着家族的血海深仇,一步一步走上权力的巅峰,终成一代风云霸者!帝王的阴谋,心腹的背叛,政变的发生,动手之时被暗算而死……当惊才绝艳的她穿越到废柴无能的世家嫡女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体弱多病的她因为再三的羞辱而一命呜呼,再度睁开眼之时,又是如何让众人不屑一顾的目光变为痴迷与崇敬?+++++++++++++女主自语:我从来就不是个好人,别人敬我一分我敬他一尺,若是他人羞辱于我我必要对方付出百倍的代价来讨回,而对于我在意的人的羞辱我同样会让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总有一天我定要立于这世界的巅峰俯视众人,将世间风华尽握于手,我以南辰如风之名起誓!—————————————————————————————————十年的倾心相恋,十年的温情漫漫,却不过是一场早有预谋的骗局!她,凤氏之女,才惊天下,是世人称赞的不世奇才!生女当生凤九歌,养女当如凤九歌,她以纤纤素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锋芒一出,谁与争锋?她是一个传奇,一个立于世间顶端的强者!她助他得皇位,他却赐与她一杯毒酒,名曰功高震主!甚至将谋逆的罪名加于她身!那日,艳阳高照,鼓乐阵阵,是那人迎娶他姐姐之时。而她,身处破落的冷宫,不甘的饮下毒酒,嘴角的鲜血缓缓流下,她发誓,若是可以她要卷土重归,将这对狗男女送下地狱!+++++++重生后,她依旧风华万千,傲然立于强者顶端!她一身不羁,剑指贪慕皇位另娶他人的恋人咽喉。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一等老婆护豪门

    一等老婆护豪门

    死党楚梦怡气势汹汹地杀到吴美恋家来,一把拉起在床上睡觉的的吴美恋,“丫的,才几点就睡这么早的觉,我家后院都起火了。”她揉了揉被粘液沾住睫毛的眼睛,“又怎么了?是不是你男朋友又外遇了?”她又懒洋洋躺下,因为这丫找的位花大哥,经常闹外遇,她已经见怪不怪了。“你快起来。”楚梦怡又一把把她拽起来。快速从她衣橱里翻出了一件很艳丽的连衣裙,扔给她,“快,穿上,跟……
  • 医仙药女

    医仙药女

    以血相搏,他,着手成春的医术,他如此多的优秀男子竞为她折腰,这可让她如何选择?还有他,因亲叔叔的迫害不得不离开家族。过程np,华夏国第一隐逸世家夏邑家族第一继承人夏语蓉,结局一对一本人第一次写文有什么写的不好请多多提出意见。在生异世,还有那甩也甩不掉朵朵桃花。十四年的磨砺让她从回那带给她无尽痛苦的地方。霸气凌然的他,原本想要做一世平凡女孩。还有离奇的药鼎,扑朔的身世,屡屡现身的神秘组织,火海之中纤弱的身影讽刺着华夏第一大家的没落。。。可出尘绝世的容貌,白衣胜雪的他,高贵非凡的他。简介无力,四位待他如亲女的老人让她享受到了久违的温情,还请看文本内容。都让她不得不成为众人的焦点
  • 七世轮回:寻爱天涯

    七世轮回:寻爱天涯

    本文原名:《妃你莫属:三岁太子妃》---第一世,他们相爱,发誓要永世相守。第七世,她为了寻他,嫁入皇宫成了为他钦点的太子妃。为了寻他们前世的爱,她双目失明,她谋划江山,助他真正坐拥皇权。他不知前世他们有多少纠葛,他只知道,他要冷落她,贬黜她,来报复他亲母,蓦然回首再寻她,她却已经远隔天涯。他追寻了她整整七世,千里寻她百年等待,但他却发现,即使与她近在咫尺却仍像是远在天涯。他从未知人世的纠葛可以跨越轮回,他只知道他爱她,所以不惜用尽力气去寻她。众里寻她千百度,国倾,城倾,宫阙倾,却不曾想,蓦然回首灯火处,佳人难再得……————转型都市言情新作《爱情很丰满,婚姻很骨感》http://m.pgsk.com/a/197010/
  • 自尊铺设成功路(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自尊铺设成功路(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 汉宫秋之牡丹怨

    汉宫秋之牡丹怨

    她是名满京城的才女,源自偶然,成为了太子的宠妃,身怀龙嗣,独承乾坤恩露,她活在万众羡慕的目光中,却因为身世之谜的揭露,陷入黑暗的漩涡.她与太子是同母异父的姐弟,是高高在上的皇后的私生女儿那个雨夜,曾经许诺她沧海桑田的太子端着堕胎药走到她的面前她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只听得他说,这个孩子留不得,他不能让皇室蒙羞她面无表情的喝下那碗黑糊糊的药,亲手送走了她们的孩子窗外,一树梅花飘零一地。。。。。。。欢迎读者加入我的群37043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