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2700000013

第13章 黄檗无念禅师复问(12)

[2]究明:明白。究,追究明白,本处特指学佛有所悟。

解读

禅师语录云:“切莫守静以为功。”黄檗无念禅师开示:修行人要动静结合,动不离静,静不伤动,这才是真修。禅师说久静不化,就会得“偏枯之患”,“偏枯”是中医术语,指偏瘫,久坐容易引起半边瘫痪,半身麻木,所以仅从身体层面讲,也不提倡一味坐禅。坐禅要与行禅结合。身体是如此,心里也是如此,也要动静结合,才见真性活泼,生机盎然。何谓“动不离静?”指不妄动,动时要守心。何谓“静不伤动?”指不死静,以致丧失动的本能。禅师开示:九静一动,九思一行,是通用修行法。

禅师开示:脚踏实地行走,虽动犹静。树欲静而风不止,虽静犹动。表面静无益,要静出善来,要在动中发现真,这才是静。静是动的和谐,动是静的必然。静则思,善则行。

复顾孝廉

闻尊翁临终时说万念俱非[1],功名产业恩爱眷属都不相干,只有痛苦自当。此言虽真切,不知真醒也。未若果醒,如脱垢衣,随念变化,来去自由,更不钻胎入腹,何有性命双修[2]?又闻令堂祝发[3],何必如此?往时学问,今在何处?

尘俗之人,迷己逐物,错认色身,故有留恋。智人先觉,色身如影,何恋之有?若不信,且看夜间睡着无梦无想时,何处损灭得他?忽然响声惊觉,就认影忘真,以觉认觉,转背转远。尔等只在知见上立知,正是生死根本也。

注释

[1]万念俱非:所有的想法都错了,这是在忏悔。

[2]性命双修:本为道家语,意思是身心灵合一。心是性,身与灵是命。道教的“性”相当于佛教中的“性”。在佛教言,“性”指不生不灭者,即佛陀言的“众生皆有佛性”。“命”指生命。尹喜真人的后世弟子《性命双修万神圭旨》指出:“何谓之性?元始真如,一灵炯炯是也。何谓之命?先天至精,一气氤氲是也。禅家专以神为性,以修性为宗。”“释氏谓,人之受生,必从父精母血与前生之识神三相合而后成胎。精气受之父母,神识不受之父母也。盖从无始劫流来,亦谓之生灭性。故曰:生灭与不生灭和合而成八识也。盖造化间有个万古不移之真宰,又有个与时推移之气运。真宰与气运合是谓天命之性。天命之性者,元神也。气质之性者,识神也。故儒家有变化气质之言,禅宗有返识为智之法。今人妄认方才中有个昭昭灵灵之物,浑然与物同体,便以为元神在。是殊不知此即死死生生之本,非不生不灭之元神也。识识易,去识难,若不以天命元神战退无明业识。终在生灭场中,未见有出头日也。”

[3]祝发:断发,出家。因断发时有祝愿,所以叫祝发。

解读

禅师语录云:“往时学问,今在何处?”黄檗无念禅师开示:世间学问误尽世间人,世间法来医世间心。“往时学问”在当时看来,不可谓无用,然而事过境迁,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要想管一世,就要动用三世的力量。生命是一个大系统,要从源头下工夫,才能澄清上游、中游、下游的问题。吸引流水的是海,吸引人生的是智慧。智慧如海,烦恼也如沙。有一智慧就有一烦恼,因为有一智慧就有更高智慧。智慧的源头在哪里?智慧的源头在心中。原来,智慧并不是一个比智商的角力过程,智慧不是博弈。谋略是小智慧,修身养性是中等智慧,因命改运求福报,这是大智慧。

禅师开示:找一无智慧之人与他深交,必然不累。不累心处,便有真智慧。智慧与脑力无关,还得问一颗心。

复丘参将长孺

公睿姿朗识,绝无俗怀[1],再来人也[2]。第恐今入富贵中,应接不暇,将从前自己事尽情忘却了,惟急早回头,趁此热闹处,作大休歇场。茶里、饭里、醒时、梦时、接待时、休暇时、欢喜时、烦恼时、刻刻提起,把此一生了却万劫大事,岂不快哉!恐富贵易过,转盻间腊月三十日到来,将何相抵敌也?

公颇记十五年前梦中事否?一切富贵眷属,带一些不去,止此孤身,又被他六贼[3]并害,好不怕人!就今二十年戎马功名,霎时便过,又岂能带得去耶?若待临时求佛,恐叫他不应,那时入在六贼手中,任他毒弄,岂是大丈夫所为?若信得及,提起便行,更莫踌躇,一朝大事了毕,方不枉知僧一场也。

注释

[1]俗怀:世俗之见。本处特指儒家所讲的进取之道。

[2]再来人:重生人。本处特指经过洗礼的学佛修行人。

[3]六贼:借用道家语,六贼者,眼、耳、鼻、舌、身、心。六贼分别为: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清静经图注》:人身因有六根,则有六识;因有六识,则有六尘;因有六尘,则有六贼;因有六贼,则耗六神;因耗六神,则坠六道也。

解读

禅师语录云:“趁此热闹处,作大休歇场。”黄檗无念禅师开示:要闹中取静,趁早抽身回头。修行人不赶热闹,万一碰上热闹要当即远离。所谓“当即远离”指心要自在,不受诱惑,不被捆绑。越是泡沫,吹起来越大。越是罪恶,越见繁华。那些人正要轰轰烈烈,从乱中颠倒,从困中解救,人为制造拯救,实际上是把人推向更深的火坑。修行人不赶热闹,专在冷清处做文章。越是冷清,越显真相。越是无人,越有人味。热闹处做人好比在急流处洗衣,衣服都拿不稳,怎么洗?稍不留神衣服被冲走。因此,学佛要有青灯,成佛必须面壁。这是禅师所示。

禅师开示:在人群中坐下喝一盏俗茶,胜似人堆里看一朵仙花。佛陀坐在雪山下,他悟出了山下的一切。

一别十有八年,今幸归里,柰不及频领清诲。公乃散圣[1],再来游戏人间,富贵利名,借道便往,不挂胸次,浑是逍遥快乐,恐未喷地猛醒,不达真乐,不免取境为乐,常被变迁。若知真乐非境,真常不迁,方会死生一致[2],寤寐一如,政使醒后豁然。

不妨大地是个美人[3],吾身亦满大地。行住坐卧不见有美人相,亦不讳有美人相,玩之弗为情,弃之弗为逆。不怕大地是口剑,吾身亦周大地。行住坐卧不见有刃可避,方知无我相,亦无心外之法也。终日入辽东战阵[4],如帝释[5]处欢喜园[6]无异。

若不猛醒,只学口说道理,殊不知正是长我慢山、增荆棘林,功德法身[7]从此没矣。但愿早翻过身来,莫被境物留碍,是所望也。

注释

[1]散圣:借用道家语,意思是清散的圣人,散仙,属于地仙品阶。

[2]死生一致:借用道家语,意思是齐死生。本处特指涅盘。

[3]大地是个美人:这是禅师的禅语,意思是人(天人合一后)属乾,地属坤。

[4]辽东战阵:这是当时口语,意思是混乱场所、乱局中。明朝东北战乱频繁,故有此语。

[5]帝释:亦称“帝释天”。佛教护法神之一,天龙八部之一的天众之首领,佛家称其为三十三天(忉利天)之主,居须弥山顶善见城。常与天龙八部之一的阿修罗部众发生战争。梵文音译名为释迦提桓,其根源自雅利安人最崇拜的雷雨之神因陀罗。南朝宋谢灵运《庐山慧远法师诔》:“人天感悴,帝释动怀。”南朝梁简文帝《大法颂》:“忉利照园之东,帝释天城之北。”

[6]欢喜园:修行欢喜佛法的场所。这是禅师的禅语,意思是打比,快乐之处。

欢喜

欢喜即六法欢喜。《三藏法数出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

一、身业行慈,谓于诸贤圣及同修梵行人处,起慈善心,以为礼敬烧香散华,种种供养;若见其病苦,随时供给,令他欢喜,是名身业行慈。(梵行,即净行也。)

二、语业行慈,谓于诸贤圣及同修梵行人处,起慈善心,以语赞叹,彰其实德;他不闻者,令他得闻;复读诵经典,昼夜精勤,令他欢喜,是名语业行慈。

三、意业行慈,谓于诸贤圣及同修梵行人处,起慈善心,不生妒害悭嫉之想,于诸众生起悲愍心,起利益心,令他欢喜,是名意业行慈。

四、如法利养,谓凡所有资生之物,乃至得少饮食,于同修梵行之人,情无彼此,悉皆共他受用,令他欢喜,是名如法利养。

五、受持戒法,谓于所受戒法,始终坚持不毁不犯,而于同修梵行之人,不生轻鄙,令他欢喜,是名受持戒法。

六、能生正见,谓于一切道法,发起正见,无有疑惑,而与同修梵行之人,共同此见,令他欢喜,是名能生正见。

欢喜佛法

欢喜佛是属于藏传佛教密宗的本尊神,即佛教中的“欲天”、“爱神”。其中男身代表法,女身代表智慧,男体与女体相互紧拥,表示法与智慧双成,相合为一人,喻示法界智慧无穷。利用“空乐双运”产生了悟空性,达到“以欲制欲”之目的。

密教七世纪出于印度唐代传入中国,在西藏与当地民间信仰相结合成为藏传密宗。藏传密宗佛教(俗称喇嘛教)作为佛教的一支,其追求的终极目标与其他教派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与被称为“显教”的汉地佛教相比,显教以理论探索为主,而藏传佛教以密教为精髓,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仪礼、俗信为其主要特征,宣传口诵真言咒语(语密)、手结印契(身密)和心作观想(意密)三密相结合的修行方式。

[7]功德法身:具有本来功德的真如法身。法身即本体实相,是区别于虚幻肉身而言。法身,指佛所说之正法、佛所得之无漏法,及佛之自性真如如来藏。二身之一,三身之一。又作法佛、理佛、法身佛、自性身、法性身、如如佛、实佛、第一身。据《大乘大义》章卷上、《佛地经论》卷七等载,小乘诸部对佛所说之教法及其所诠之菩提分法、佛所得之无漏功德法等,皆称为法身。大乘则除此之外,别以佛之自性真如净法界,称为法身,谓法身即无漏无为、无生无灭。三身分别为法身、报身和化身。法身经常用明镜、明月等来譬喻。如果不受贪、嗔、痴、慢、疑五毒的侵害,自性是清净无瑕的。这就是法身。

解读

禅师语录云:“死生一致,寤寐一如。”黄檗无念禅师开示:生死如睡觉做梦,睡觉做梦等于没发生。做一个浑然不觉的混沌人,万物不能伤。外物伤人,形式虽有差别,都是:一,展示美好前景;二,诱惑努力追求;三,注定不能如愿;四,失魂落魄。这是魔鬼的套路,世人的前程。生生死死中前赴后继,无有尽头。佛菩萨见此痛心,老禅师开示要猛醒。再有一样,那就是世人悦生畏死,恨死,压死,诅咒死亡。越是这样起荼毒的心越会被死亡反弹,被业所困扰。禅师开示:平平淡淡对待生死,这是一个自然过程,但并非最终的过程。世界本原是不生不灭的,告别轮回,进入佛的空间,人可以成就永恒。至于做梦,是身体的压抑,也是灵魂的游戏,原本不必管他。谁要是把梦当真,就会永远走不出梦的迷境。学佛是求真,不是要你逃避现实。刚好相反,学佛之人直面现实,本着真性,发出善心,为他人,为社会,踏实做好每件事,认真过好每一天。

禅师开示:找个不做梦的人领略非凡境界,一旦迷恋梦境,就落入俗套。佛陀做太子的时候,看见宫中人睡觉做梦,显出种种可笑可悯的众生各相,明白了梦的可怕,断然离去。修行人习禅功,首先就是要学会无思无虑地安然入寂,不能再像俗人一样做梦不休。连睡觉都忙碌,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意思。

复孙比部善长

接手教,知公肆力此道,不减昔时,真儒绅[1]中麟凤也。老朽退居泉石久矣,日同二三野衲[2]种田博饭,粗了余生。辱蒙心经赘言,见遗展,诵数过,叹喜交集。

既喜其用心之笃,又叹其知解迷失当人。公识心经乎?心无名相,亦无方所,从何处下注脚?纵注得语话分明,道理透彻,终是图画虚空。况将心意识妄自合会,重迷本经,搅起学人识浪永无平息。心经两字原是标题,从观自在以下总是注脚,曰无色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等明明解出一部心经。若肯退步返照,则言思路绝,声臭俱泯,是何等自在。才一举心动念,便属知解活计,依旧打入五蕴窠窟里。若终日依经解义,说空头话,腊月三十日到来,这个还抵敌他生死得么?莫说腊月三十,即今展角坐堂,临民敷政,违顺二境[3]卒至,喜怒之念乍兴,这个能不被他互换得么?

平昔见解文字,到这里总用不着,除是偷心泯绝[4],知见脱尽,也无事理可分也。无禅道可学,方称无事汉[5]。你才开口道个悟字,祸事不小[6]。况乎觅印可求,向上波波地,只要吃人涕唾,如何得自心般若大自在菩萨真身出现也。

注释

[1]儒绅:绅士,乡绅。

[2]野衲:粗野和尚,这是禅师的谦语,对外谦称本寺僧人。

[3]违顺二境:顺境与逆境。这是禅师的隐语,学佛得正解是顺境,反则为逆境。

[4]偷心泯绝:断绝剽窃他人观点的念头。这是禅师的训导语,希望居士独立思考,自己领悟。

[5]无禅道可学,方称无事汉:即非禅之禅。不立文字,也不立禅宗,这是禅宗真谛。

[6]开口道个悟字,祸事不小:即不悟之悟。不说悟,不求悟,这是禅悟玄机。

解读

禅师语录云:“无禅道可学,方称无事汉。”黄檗无念禅师开示:到一定时候要抛开经书,才不会被框框套住。不要说自己信什么教,信的只是一个善。不要说自己求什么佛,求的只是一个真。不要说自己习什么经典,习的只是一个戒律。学佛人以戒律为师,到了能自律的时候,就可以抛开形式,回到实质。按本源取水,源源不绝。按真理讲法,滔滔不绝。虽有无尽藏,只露一道光。虽有无尽言,只说一两句。禅师开示:不要太在乎佛法、太执着于禅理,否则也会钻不出去。什么叫“无事汉”,这是针对“多心汉”而言的。心眼太多,学佛都不宁。学问太多,做梦都打架。到一定时候应该都放下。不进庙见真佛,不读经见真心。如果觉得闹心,可以一切都放下。无官一身轻,无事一身宁。做人难得是自在。不伤人,不被伤,自由自在,即可见如来。这是禅师所示。

禅师开示:向老农民学习!六祖之所以是六祖,就在于他会打柴。

复苏兵宪云浦

僧抱影寒崖,了此残生耳。只将一场梦事,每向人言,其柰大梦何!昨睹与焦太史书,始知公以青眼视老僧也。又云某如寒灰雪照,恐错认定盘星[1]耳。何也?二公才能博达,见超今古,某未读书,德浅行微,出言莽卤,待人唯一铁钉饭,木渣羹,谁肯下口咬嚼耶?每以这腔热血倾人,辄皆退席而谤吁。举世爱滋味,逞神机,北辕南辙,两不相符。即袁石公岂不称相知者,但词章品藻,着述惊人,义海渊深,卓越群表,正眼观来,止在播弄神机,竟非了义[2]。于威音那畔[3],尚未梦见。在腊月三十到来,管取一场热闹。

即世尊[4]为一大事因缘出世,当机辄有证悟者,犹名止啼黄叶,德山斥为拭不净故纸。由是观之,着述非究竟也。阿难将佛四十九年说的记持,如瓶注水,毫无渗漏。又被迦叶摈出十五年后,消化已尽。疑问迦叶,世尊金襕外另传个甚么?忽被迦叶一拶,始觉无事。

公具烁迦罗眼,[5]超越常流,肯作此见解耶?若到脚踏实地,大用现前。不存轨则便能毁誉同情,生死混入于此平等法门。转自己为山河大地,变草木为丈六金身,亦非分外。这话见公相爱之甚,不过以毒攻毒耳。外有古宿,牙剑欠利,咬不尽渣滓,寄览望公和根吞却,免畔后人。言外消息,愿以示我。

注释

[1]定盘星:当时称量术语,指用称盘称物时定下重量的准星。禅师借指内心决定。

[2]竟非了义:竟然还不清楚(学佛真正目的)。

[3]威音:佛音。佛音威严,故称威音。这是禅师的隐语,指阿弥陀佛接引语。

[4]世尊:即释迦牟尼佛。本师佛,佛祖。佛是佛陀的简称,佛陀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或无上正等正觉的意思,修行到所有功德都圆满。本来佛有一万种名号,慢慢简略为十种名号。

(一)如来(梵tatha^gata),音译多陀阿伽陀,则无虚妄,名如来,谓乘如实之道而来,而成正觉之意。如来之义有三。谓法身报身应身也,《金刚经》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此法身如来也。《转法轮》论云:第一义谛名如,正觉名来,此报身如来也。《成实论》云: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此应身如来也。

同类推荐
  •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本书通过通俗的文字和200多幅漫画和插图, 介绍了梁漱溟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体认和研究, 兼及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人生实践, 是一部引导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并启发读者思考人生问题的入门读物。
  • 圣经故事4

    圣经故事4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拈花笑佛

    拈花笑佛

    本书是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的佛学巨著,梁启超的一生与佛学有着不解之缘。
  • 佛解人生

    佛解人生

    本书是梁启超撰写的研究佛教在中国发展兴衰的经典之作,从史学角度来阐述对中国佛教兴衰流变的看法,以及佛法之于人生的意义。是梁启超佛学研究不可多得的代表作之一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从天津富豪的少爷,到上海欢场的公子;从拖辫子的中国书生,到西服笔挺的日本留学生;从西子湖畔的教师,到虎跑泉边的高僧……李叔同的人生,仿佛应该从从万花筒里看过去:一样的人、物、事,一样的名、利、财,一与他接触就起了奇妙的反应,触发出意外的光彩。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菲鹰女神

    菲鹰女神

    公元3500年,M星球上,一个名为“XE001”的机器人横空出世,其表现形态为十八岁的可爱少女,谁也想不到她具有令人极其恐怖的力量。幕后操纵人马克身为总理,却不满足自己的现状,于是换上了另一个身份——博士来制造力量强大的机器人,耗时十年,终于制造出“XE001”,打算利用其刺杀总统,登上权力高峰,从而一步步实现自己的邪恶计划。同时马克想进一步控制文东,因此设计出一个“催眠洗脑”计划,但因与文东失散多年后重逢的弟弟文豪的参与,从而使计划破产,文东因此也与马克只见产生了隔阂。
  • 异界之火神

    异界之火神

    他叫秦风,是大家族里的一个无名小卒。他也叫秦风,是一个身份不明的孤儿。血色红莲,灵魂穿越,其中有何秘密?神州大地,诸天万界,到底有何联系?战斗与友谊!亲情与爱情!且看秦风经过千难万险,终成火神至尊!
  • 三个宝宝一个爹

    三个宝宝一个爹

    某水滴新坑,大家支持下:【御神】男主:霍雷总裁一个,风流成性,走在路上都可勾搭走人家小妹妹的心。就他的说法,那是个人魅力问题(祖啊!原谅他无耻滴自恋吧)。平时都是美美的幽雅形象,偷偷说啊!实则脾气非常滴不好。总之,不是什么好人,够恶劣,专制呵呵,就咱家亲说的,破男人一个(喂!雷雷,想干吗列!不是我说的哦!真的不是,表蹬我)女主:夜色“天和”医院的院长,心脏权威医师。钱财,美色,能力,这些都不是她出名最重要的原因。她的传奇来自她说话够刻薄,为人够冷血。举个例来说吧,一个想在她面前以死相要挟的人,最终怎样我不清楚,不过一定是被她言语气死的。她最兴奋的时候莫过手术的那一刻,就她的说法,那是合法的砍人。不管是手术时还是手术外,身上都带着手术刀,不小心有幸在手术外见识过的人不要疑惑也不要害怕哦。就我家夜夜地说法,那是——不小心。总之了,我家夜夜决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别被美丽的外表给骗了哦。宝宝一:珠珠(自己理解为珍珠之意,雷爹地则说取之为专装钱的猪罐,又名‘猪猪’)四岁,小美女一枚,最爱的是美美钞票。最喜欢缠着有钱爹地骗,呃,是要,要钱花。闲来没事来点下破坏,就她的说法是和爹地找的那些佣人保姆联络下下感情。宝宝二:霍然(又叫然然,同‘圆圆’)三岁,粉嫩小帅哥一枚。最爱——吃吃吃没事跟着姐姐屁股转,一起和佣人保姆“联络联络感情”宝宝三:霍雨(雷爹地说了,那该死的哭声不是下雨还是什么)。。。。。。。。。。。。。。。。。。。。。。。。。。。。。。。。。。。。汗==!人家还不满一岁拉!没什么说的了!宝宝唯一的爱好就一个————哭————————————————————————————————————【水的群号:76852461】加群之前请写上有关信息,和作品有关即可。————————————————————————————————【特别注明:看文之前请各位看下,水的文属于慢热型,所以亲们要有一定的耐心,还有就是,此文前面比较雷,很多恶搞画面,雷点低的请注意,实在适应不了可以直接跳过看后面的感情戏。水也不会那些华丽的词藻,不喜欢的可以点上面的叉叉,谢绝拍砖!】————————————————————————————————————
  • 冷酷总裁薄情妻

    冷酷总裁薄情妻

    这一场真正的利益联姻,就算知道是为了获得欧氏的资金援助,她才不得已嫁给这个冷酷的男人,明明知道他心里有了其他的女人,可是对待他的羞辱,还是会感到痛苦。那么,欧暮承,如你所愿,几年之后,我会和你离婚。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强扭的瓜

    强扭的瓜

    这是一个关于诱惑与选择的故事。身在阴谋中,面对无可对抗的对手:他们将迎来怎样的结局?
  • 残王妖妃

    残王妖妃

    常乐,自出生之日起便被公认为怪胎,十七岁那年,她被带去了特异功能研究基地,从此沦为了那些怪异大叔的研究对象,历时五年,她终于被他们弄的小命玩完。颜如歌,丞相最为宠爱的小女,年方十六,长的是貌若天仙,可惜却是个傻子,痴恋雾城第一美男上官夜,最终如愿以偿的嫁进了上官府,却不想在新婚之夜一碗毒粥下肚,从此香消玉损。当她再次睁开眼时,美眸一片清明,痴傻不再,短短半月的时间,她把上官府搅了个天翻地覆,随后一纸休书,雾城第一美男成了第一个被女子休弃的怨男。寒王楚寒,冷酷霸道,权势滔天,被亲母与弟弟合谋害成了个废人,口不能言,四肢不能动弹,一夜间,他从天堂一下子堕落到了地狱,成了人人可欺的残王。当她遇到了他,她纤纤玉指一指,一句“他是我的”,两人从此纠缠不清,故事由此正式开幕、、、片段一:“啧!啧!冯雅茹,我还不知道你居然有这种嗜好,怎么?上官夜他还不能满足你么!连他老爹你都不放过。”常乐指着床榻上的一对狗男女,嘴角鄙夷的勾起。“公公,这事千万不能让夜知道,既然被这女人给撞破了,不如、、、”冯雅茹说着把手往脖子上一横,做出一个“杀”的动作来。“全听你的,宝贝。”说着两人居然当着她的面商量着怎么把她给弄死、、、“狗男女,就凭你们,也想杀本小姐。”常乐不屑的冷哼一声,随后扬手一挥,一股轻微的电流快速的袭向两人。片段二:上官夜:女人,你这是什么意思?常乐:你眼睛瞎的啊!白纸黑字本小姐写的清清楚楚。上官夜:你,你要休了本少爷?常乐:不错!我颜如歌在此休夫,从今往后,本小姐与你再无瓜葛。片段三:“他是我的,本小姐警告你们,日后若有人再敢对他不恭,休怪本小姐对你们不客气。”常乐轻柔的抚上男子冰冷的俊颜,转身满脸煞气的看向那一群王爷,世子哥。“颜小姐,你又犯傻病了吧!他可是个废人,不能说话,又不能动弹,那他还怎么满足你,不如、、、”话还没有说完,他就已经口吐白沫的倒在了地上。“你们谁还有话要说?”常乐冷冷的看着他们,只一转眼的功夫,那些人便一哄而散。“楚寒,你放心,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的保护伞。”转头看向男子如清潭般的美眸,常乐很认真的宣誓着。【特别注明:此文一对一】〓〓〓〓〓〓〓〓〓◆◆◆◆◆◆◆◆◆◆〓〓〓〓〓〓〓〓〓〓〓〓推荐蓝的新文【独宠财迷小娘子】秦诗诗,二十一世纪一个普通的白领,生平无大志向,最大的乐趣便是看着存款的数字节节高升。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非权力影响力的7堂课

    非权力影响力的7堂课

    不是高官,没有万贯,却可以获得他人的尊重,服从和追随,靠的是什么?那就是非权力影响力!非权力影响力是一种不依靠权力,而凭借个人的形象、语言、实力、品德、情商、人际关系和对细节的关注而产生的一种影响他人,支配他人的力量。它比权力的影响更强大,因为它可以获得别人的信任和主动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