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2700000012

第12章 黄檗无念禅师复问(11)

世间法的俗谛理,不能超出善恶等法的范畴,而善恶等法又依身、口、意为根本的。若再归纳而言之,善恶等法又不能离开我们的一念心,因吾人之一念心欲善,则一切作为皆变成善,此一念心欲恶,则一切举动均变为恶,除心之外,更无一法可以构成善恶等法的因素。因此,善恶等法生起,必假吾人之一念心为其所依。

《楞严经》云:“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意说其心本来不生,因境故有,其境本来亦无,因心故生。前两句说,心生法生,则言法不自生,乃从心而起。后两句说,法生心生,则言心不自生,乃由法而显,说明心本不生,法也无有,心境二者,本无自性,毕竟空寂。有如眼根因色有见,耳根因声有闻,假如无有色声等法,其见闻心亦不能生起作用,以是心境互相侵夺,自有生灭,时有时无,变化无常。但于此生灭中,有个不生灭性,湛然常住。所谓:“此肉身中,有妙法身,其性灵明洞彻,耀古腾今,古不变,永久常恒。”外境有而不随其有,外境无亦不随其无,有如空中高悬大明镜,人来人现,物来物现,但镜本体是不会被物象所染污。我们的见闻觉知,亦复如是,境现知有,境离知无,但见闻性的本身是不属有无。由此可见,凡有生灭去来的,验知非是常住,凡不随有无变化的,则断定其为常住。

《楞严经》第二卷,波斯匿王问佛生灭:“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面皱是说,由少至壮,由壮至老,变化不停。彼不变者,是指见闻之性,不仅三岁不变,乃至年老亦未曾变。由此验知父母未生以前,以及此身毁灭之后,本性亦未曾灭,万古常存。世人若能埋头苦修,经过若干年月,忽然见到此性,则名为“明心见性”。明心见性之后,则对宇宙人生一切真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对人说法也不用心意识,有如明镜普照万物,其体不动。到此时,非但离妄绝尘,就是真如佛性之假名也不可得,因为度化众生之故,才说真说妄,妄病若除,真亦不立。

《楞严经》又云:“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如人夜梦种种见闻,醒时总无一物。法融禅师云:“若身心本无,佛道亦本无,一切法亦本无,本无亦本无。若知本无亦假名,假名佛道。佛道非天生,亦不从地出,直是空心性,照世间如日。”可见,佛说诸法,无非对病下药,病若解除,药也不用了。

出世间法的真谛理,也不离此一念心,如前所说,身依世界而立,身依心而存,心又依何而立?心依妄想而住,若无颠倒妄想,即无能觉之心,亦无所觉之相,能所双亡,唯有本觉。本觉亦对始觉而立,若无始觉,本觉之名,亦不能立,无名无相,强名大圆镜智。本觉真心,原无身心世界,因有身体之正报,始有世界之依报,而此真心,无始无终,受生灭者,即是妄心,不受生灭者,即是真心。如何是妄心,妄心对境而生,离境即如龟毛兔角。真心离境,仍自独存。《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是离境,仍能生心。古德(古时的大德)说:“不与万法为侣。”即是离境,别有真心。

《楞严经》说:“于其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转大法轮。”由此可知,心之妙用,不可思议,凡夫众生,不能想象,此即佛法出世之真相。

世间法的俗谛,是以五戒十善为人天之始基。出世间法的真谛,是以四谛十二因缘与六度万行为修道成佛之阶梯。若以最上一乘佛法而言之,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无惑可断,无道可证,世法即出世法,出世法即世法,离世间法没佛法,离佛法没世间法。六祖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到此境界,无需再分世间法与出世间法。

[2]无量劫:佛教谓数不尽的时节。佛经言天地从生成至毁灭为一劫。《隋书·经籍志》:“一成一败,谓之一劫,自此天地已前,则有无量劫矣。”宋张商英《护法论》:“盖念一切众生无量劫来皆曾为己。”

解读

禅师语录云:“做佛做驴,只是一样。”黄檗无念禅师开示:佛与众生并无差别,佛不是从天而降,佛也是人做的,佛也是众生做的。众生皆有佛性,只要自性觉悟,功德圆满,那么“做佛做驴,只是一样”。什么叫佛?就是已经成就的驴。什么叫没成就的佛,众生皆有佛性,众生都能成佛,这就是“一性,一觉一体,一成”的佛学真谛。“一性”,指众生都有一个佛性,同一真善种子;“一体”,指众生都活在生命系统中,是死生内本的。伤一犬,犬主伤,人与动物,与自然万物同呼吸、共命运;“一觉”,指众生只有唯一一条觉悟的道路,那就是忏悔行善。忏悔是认罪,行善是赎罪,人的一生都在与罪作斗争,躲是躲不开的,不如直面;“一成”,指众生同一成就,使唤一只犬成佛的必是使唤一头驴成佛的,也必是使唤一个人成佛的。同一成就,指真心不二,得到了自性圆满。克服了驴性就是佛,这是禅师之意。

禅师开示:做牛做马做毛驴,原本都是苦。然而众生平等,想想佛菩萨的苦处、难处,也就超脱苦境了。《佛遗教经》上佛陀谈到传法苦处,接连说“甚难!甚难!”其苦处、难处可知。做佛做驴,都得面对自己。若知做驴是做自己的驴,做佛却不只是做自己的佛,那么又不同了。

公出世来,有为功业今已了毕,出世大事又得入路。行与不行,在自斟酌。若真得的人,了万法[1]之本空照五蕴[2]之非有。公今日用过现未来三念果尽否?得失了忘否?若有丝毫不尽,说得十分明白,不知全身坐在世情窠里,常被世情播弄。触境逢缘,千思万虑矣。

注释

[1]万法:一切佛法。“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这个话头多见于中国禅宗临济赵州从谂的公案,据《赵州禅师语录壁观》第222则。原文: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师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自此成为禅林中被广泛唱颂的话头。吴立民居士认为:“万法”泛指世出世间一世事物和境相;“万法”所归之“一”,当指人的“一心”或“本心”。“就这一话头而言,能生万法之“一心”是当体即空的。它本身就是绝对、一般、永恒,所以在它之上没有更高的存在,因此如果单就这一话头回答,则“一无归处”,如果一定要回答其归处,则一般寓于个别,永恒显于瞬间,绝对不离相对,此“一心”也恰恰存在于万法之中。”(《禅宗宗派源流》)。

[2]五蕴:五蕴即是五种聚合。所谓:色、受、想、行、识。《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蕴”译自梵语,旧译阴或众。意义是积聚,五蕴即是五种聚合。

(一)色蕴:即物质的积聚。色蕴包含内色与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身躯);外色就是:色、声、香、味、触--五境:所知的外境,这些都包含在色蕴之中。

(二)受蕴即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忧、喜。故受有苦、乐、忧、喜、舍五种性质。

(三)想蕴: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即是看、听、接触东西时,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后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的心理。

(四)行蕴:“行”是造作之义,行蕴是驱使心造作诸业,所造作的行为有善、恶、无记三种心理,称为心所生法,又称为心所。

(五)识蕴:佛教对识蕴的解说有大、小乘的区别,在此依据大乘的分类来解说:识蕴分为八识,它又可分为三类:一者为心,它集起诸法,并能生起种种的法,此既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二者为意,它恒思量,即我们有一种心念,它一直执着有一个“我”,这就是末那识,称为意。三者为识,既是了别外境;能够知觉外面境界的心,称为识。有时候,心、意、识总称为心,也称为识蕴;识能够知道外境,所以是能知的心,因为由它带动其他的心念,以它为主,故称为心王,随它而生起的心念称为心所。

五蕴包含了色、受、想、行、识这五类的法,各个合为一集,都是因缘和合的,它们相续不断的生灭,故五蕴的意思是五种不同的聚合。五蕴也被翻译为五众或五阴。“五众”是五种众多的法聚合在一起;“五阴”是五种法遮盖住我们的智慧之意。佛陀为利根的众生说五蕴;对智慧比较差的众生,佛陀则为他们演说十二处、十八界。

解读

禅师语录云:“行与不行,在自斟酌。”黄檗无念禅师开示:但凡一件事做与不做,全凭自己,别人不能勉强,法律也无法强制,但内心有个佛(善性)告诉我们,何事当为,何事不当为,清清楚楚,人人自知。佛对人,采取“不干涉”的政策,放任你去选择,不加管束,让你自由自在,无法无天,然后才知道有人管教实为福。世人求佛菩萨,天天求,天天求,为的是什么?原来是在求佛菩萨管一管自己。因为魔性已经发作,自己管不住自己。手要乱动,脚要乱走,口要乱说。这一切都源自心乱想。佛管人是管心,佛炼人是炼性。心性都定了,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存在方式,就明白了处世真理是和谐,成佛的真道是为人。到那里,“行与不行”的问题已经解决。以前是一旦不行善,就会行恶。善恶循环,比纯粹为恶更可怕。如今打破恶循环,只是埋头修善道。一旦不行善,善就来行。这是自觉的行为了。自性觉悟,原来如此神奇。

禅师开示:以前以打开手脚为乐事,如今以自缚手脚为幸事。越是善人,越不敢妄自行善。每行一善,必要落到实处。

复李太守文台

性命紧要事,君子所当为,不可等待。官乃形衣,形是心役,学道学心[1],役不妨主[2],何必林下而后为乎?不如趁此色力尚强,精神尚壮,就中看这临机应物的从何处来。参来参去,有朝摸着自己面目,乘般若力,秉智慧权,致君泽民,利莫大焉。如何怕做官就做不得佛?秪因不识主人,随逐识奴[3]引入四生六道[4],头出头没,驴胎马腹,受形万状,岂有驴心、马心、凡心、圣心耶?

佛之一字,乃觉之别名[5]。不觉时我随境转,觉来我能转物,又何得厌官而取佛乎?谬之甚也。要了此事,须把死之一字悬在眼睫下,如堕万丈坑要求出相,似钉一确二,着实取究,莫类世流,仅附谈柄而已。死生事实不是虚传,足下死固未经,病已验讫,谁有智者,坐以待之?急好于公署中指挥衙皂时,展览文案时,断理词讼时,与眷属饮食寝息时,梦中主张不便、醒来忽得神清翛然时,着意提撕,但凡神巧怜俐,卜度思量,可到之地都属识神,出生入死,全被这厮瞒昧。当着眼看除诸外,那个是文台公的娘生面目[6]?逐日如斯提,如斯追,愈急愈追,追到个黑漫漫无巴鼻处,正是好消息。慎勿厌倦就止,越教抖擞精神,单刀直入,才有一星好事来到。

随疾截去,穷到气尽力微时,是事又不明心中,如火热相似,欲退不得,欲进无计,正烦燥间,忽地撞破黑漆桶子[7],瞥然一身冷汗迸出,一道神光耀天耀地,始亲见官也,如是佛也[8]。如是亦不贪生,亦不畏死,六道四生,神通游戏[9]。护国保民,封尊袭裔,成佛作祖。总摄梦事,腐草奉渎。

注释

[1]学道学心:这个词是道学家术语,本处借用,意思是学佛学的是如何见真心。

[2]役不妨主:行役不妨碍主人(指身体),意思是再忙再累也要学习。

[3]逐识奴:这是禅师的禅语,意思是被俗见误导。禅师把俗见比喻成一个误导人的奴仆。

[4]四生六道:六道,指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上等六种世界。又依六道众生出生之形态,可分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等四类,并称六道四生。其中,人趣与畜生趣各具四生,鬼趣通胎、化二生,一切地狱、诸天及中有,唯为化生。

[5]佛之一字,乃觉之别名:意思是,觉悟就是佛。

[6]娘生面目:当时口语,意思是,父母所生的本来面目。

[7]黑漆桶子:这是禅师的禅语,意思是闷葫芦、黑屋子。

[8]亲见官也,如是佛也:这是禅师的禅语,意思是,官就是佛,见官如见佛。这是禅师教导居士公门禅。

[9]神通游戏:在神通中游戏。神通,佛教语,梵文的意译,亦译作“神通力”、“神力”,谓佛、菩萨、阿罗汉等通过修持禅定所得到的神秘法力。《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如来无过功德品》:“何者如来神通智行?答言:大王!沙门瞿昙神通行有六种:一者,天眼通;二者,天耳通;三者,他心通;四者,宿命通;五者,如意通;六者,漏尽通。”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朅盘陀国》:“时朅盘陀国有大罗汉,遥观见之,愍其危戹,欲运神通拯斯沦溺。”宋苏轼《六观堂赞》:“我观众生,神通自在。”清龚自珍《最录禅波罗密门》:“有《摩诃止观》百轨则在,至此书归墟,在乎神通,观息亦得通,观身亦得通。”

解读

禅师语录云:“性命紧要事,君子所当为。”黄檗无念禅师此处的开示语苦口婆心,是要人自求多福。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性命是人最要紧的事,命都没了,一切无从谈起,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负责任,有所为有所不为。何事“有所为?”有益于众生。何事“不可为”?无益于众生。为何把自己的性命与众生扯在一起?性命是众生之一命,众生是性命之全体。损一人而伤大众,损一物而害众生。万事万物命运在一起。修行者为众生求福报,那么连带自己也得福了。性命性命,先有性,后有命。性都没了,命也就没了。很多人丧命,正因为失性在先。何谓“性”?先天的良善就叫性,除外并没有二样性。这个性,就是佛种子。自性不失,就有了成佛的根基。性是佛性,佛在世上就叫人,所以性也可称人性。何谓“命”?后天的作为什么就叫命。命可以改,换了作为就改了命。换作为不是外在的换行为,而是洗心。性命性命,就是要用性来改命。

禅师开示:人人都有一条命,却不知命从何来。命从性出。认识到天性之善,天性之真,人人都有好命。

复瞿太守洞观

昔见公动转轻便,言行相应,乃是累劫亲受佛记[1],不忘付嘱者也。课诵三十余年,亲肯方休,海内诸公,虽信禅学,只依见识聪明,利口辩论,以为自得,忽逢祸患,就做主张不得,不知蒋公当此毁誉何如?

这里不被幻境播弄,方得脚跟稳当[2],才有参学的分[3]。望公莫舍弘誓[4],愿力抖擞,根尘是非场里挺身直入,救取一个半个,才是英雄出世的人也。

注释

[1]佛记:信佛之人身上的印记,即佛种子。

[2]脚跟稳当:这是禅师的禅语,意思是坚定信念。

[3]分:本处特指福分。

[4]弘誓:发大愿。学佛是一个圆满胜轮回的过程,分起愿、行愿、还愿、祝愿几个阶段。

解读

禅师语录云:“不被幻境播弄,方得脚跟稳当。”黄檗无念禅师开示:真实不虚,破除幻境,做人才会稳当。“播弄”即捉弄,魔鬼捉弄人,无非是造出若干好事、好人、好境,其实都是镜花水月,梦幻泡影。迷恋的人空欢喜,诅咒的人空断肠,不如忘却,找回真实自我。做人无需轰轰烈烈,平平淡淡就好。做人无需奇奇怪怪,正常就好。不求新,不求异,就不会被诱惑迷失。想念一切自有命定的人最智慧也最乐观,想念自己能翻过天的,天迟早要塌下来。想念命定是基础,在此基础上改命、修命,福也无穷,乐也无尽。

禅师开示:让他去演戏,让我来吹灯。不理魔幻把戏,不动心,就什么事都没有。要想脚跟稳当,就不能踩在冰上。

复陈稽勋蠡源

近来日用何为?切莫守静以为功课。若执久不化,贪闲爱寂,懒接人事,日久月深,渐成偏枯之患。忽复遇境,当情忻厌成碍。故云:见色闻声不用聋,信得过、放得下,神机应变,自有天则[1],岂用人力为哉?

林下日子难得,不可虚闲空过。趁此究明[2],脚踏实地。一出仕途,定不忙乱,才是自在闲人也。

注释

[1]天则:上天安排。则,法定。

同类推荐
  •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倒一杯清茶,掬一捧阳光,听圣严法师讲禅,做一个境随心转的圣人。本书以台湾第一高僧圣严法师的禅证体悟为中心,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日常行为入手,阐释净化身心、缓解压力的禅修法门。将心理减压和禅修秘法完美结合的佛法书,祝你走向身心康宁的禅修之道。
  •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点亮自己的心灯,擦亮迷失的双眼,寻找到内心的安宁,浸润一颗善心而获取生活的幸福。本书从卷帙浩繁的佛经中,精选出多个富含哲理与智慧,充满幽默与诙谐的故事加以独到梳理,并结合现实生活给予精练评析,以阐释佛的博大与精深。
  •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大忙人的清心咒,听佛学高僧揭秘不忙碌的智慧, 老百姓的草根禅,随禅宗大德参悟不烦恼的人生。 谈佛论禅,于五行方外观自在; 修心养性,在红尘俗世悟禅机。
  •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从大量平凡而琐碎的生活事例出发,层层深入,以最通俗的语言,最常见的故事,将佛学的做人道理娓娓道出,使佛法智慧与尘世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佛道,佛道是一种大思想,大艺术、大智慧、大境界。禅,不仅是中华文化之精粹,亦为整个东方文化所推崇。佛,让我们远离尘世的烦恼,在喧嚣与浮华中筑起一座盛放心灵的舞台;让我们在面对挫折时,有一颗豁达的心去承载,让我们遭遇坎坷时,有一种信心和勇气去打拼;让我们在苦难来临时,用笑容和爱去坦然面对;让我们无法拥有时,体会到轻松挥手告别的美丽。
  •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林林总总,一应俱全;道家则是药店,灵丹妙药,用以救人济世。儒家店必须光顾,圣人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佛家店则随时可以逛逛,日常用品,有钱则购,无钱则望,其中应有尽有,为人生不可或缺之物。道家店则是无事不必登,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对于儒释道三家曾作过这样的比喻:儒家好比粮食店,有病必须看,否则病入膏肓,悔之晚矣。可以这样说,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组成了汉学的基本哲学思想,就连西方学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三者的地位——西方学者曾评出的“东方三大圣人”,为人们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国的道、儒、释……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对公司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

    对公司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

    完整阐释责任意识的权威读本;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提升责任感,树立完美职业精神的必读之书。本书深入挖掘责任意识的内涵和外延,围绕现代企业管理的实际,精选世界500强企业优秀员工职业精神培训的案例,倡导人人负责的企业文化,目的在于培养职场人士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 荣王嫡妃

    荣王嫡妃

    设计界新宠,慈善拍卖会当晚,遭人背叛枪杀再度睁眼,她替了那生来带煞,被毒尼害死的宋家嫡女隐忍打磨三年,整垮刁蛮恶尼,她惟愿带着嬷嬷天地逍遥不曾想,宋府来人?十三年来首次探望,竟是接她回府,这背后,究竟有何阴谋?名门望族,高门大院,此去,是祸是福?煞女?蛮横?嚣张?一纸悔婚书,附赠诸多名号悔婚书下,所有人乐不可支:嫡女如何,还不是脚底烂泥!满城风雨之际,一人含笑,穿梭流言谩骂,无视世人,请旨赐婚十里红妆,所娶,宋家嫡女,许正妃之位,终身只此一妻当所有人唏嘘,天下女子捧心哀嚎,大叹:悲剧!她眸眼清淡,宠辱不惊:“天下传我如此不堪,你不惧?”他浅笑慵魅,目光深情:“我娶的是你,与天下人何干!”她,清雅疏狂,爱憎分明,世人皆道她蛮横嚣张、煞女无能却不知,她才是那蚌中璀璨明珠他,妖颜魅世,腹黑柔情,世人皆道他心如止水,不近女色却不知,他才是那世间最强痴情种初遇,她无意入了他的府,毁了他的琴,舍了求生玉簪他误会她的无意,派人将她扔出,扣了她的玉簪再见,他是名满天下,东昌六君子之首她是落魄煞女,遭人陷害栽赃他揽她入怀,低音迷离:“求我,我便保你毫发无伤!”她语调张狂,眸眼狠厉:“求我,我保你下半身无虞!”三根银针,赫然抵在他身下……这是腹黑妖孽与清雅狂女,扑倒反扑倒的故事,是两个祸害相携,亮瞎天下眼的传奇【小剧场一】“宋初玉,你这个蛮横嚣张的女人,本世子要休了你!”恭王世子凤无忧跛着脚叫嚣“我何时嫁了你?”某女淡淡一瞥,面色平静,照直前行“你、你、你,本世子要请旨,废除与你的婚约!”凤无忧扶着佳人玉臂,神色激动“你好大胆,竟然敢打伤世子!”贴心红颜上前搭腔拦路“滚,不然连你一起揍!”某女目露寒光,看向大胸挡路女贴心红颜秒闪无踪“待本世子休了你,你便是东昌弃妇,天下笑柄!”凤无忧舒畅狂笑“多谢多谢,不过婚约一日不除,作为诋毁我名声的报偿,我见你一次打一次!”“凭什么?”“与妓女厮混,如此草包败类,有违夫道,背着你未婚妻名号,我面上无光!”“宋初玉——!”【小剧场二】“玉儿,我等你自荐枕席!”“大门,直走,左转,不送!”“玉儿,不要害羞!”“好,我上你下!”某女顷刻将聒噪某男压倒某男呆愣半晌,随即目光含羞带怯“玉儿欢心,怎样都好!”“无耻!”“不无耻,你如何心甘情愿,到我怀里!”
  • 特种狂医

    特种狂医

    无敌兵王身怀绝世医术回归都市,精彩绚烂的生活让他应接不暇,同室而居的卧底警花,身患重症的千金小姐,冷艳古怪的女医生,一个个绝色佳人接踵而至,巨大的危机也尾随而至,神秘的组织,邪恶的财团,逼迫他将兵王的战力与神奇的医术发尽情施展,枪火与玫瑰齐绽,热血与柔情并举,铸就辉煌传奇。
  • 薄情王爷下堂妻

    薄情王爷下堂妻

    “贱人,如果然儿肚子里的孩子有什么不测,我就用你的野种陪葬!”他腥红着双眸,只是护着怀中女人,而她是他的妻,却不及那女人半分。她以为忍让,可以换的一方平安,只是当他亲手以一碗堕胎药打掉了她的孩儿时,她才知道,原来他所做的一切,要的不止是她的孩子,还有,她的命!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丝绸之路(上册)

    丝绸之路(上册)

    大唐景龙四年六月,在甘州商道上,一棵棵稀疏的枯木被渐起的沙尘所迷蒙。只片刻工夫,面前便呈现出一种灾难将至的恐怖景象。透过风沙漫过的阵阵迷雾,有三支带着丝路韵味的大型驼队,伴随着风沙的呼啸声和悠扬的驼铃声,由远及近缓缓而来。
  • 桃花源记之诸神的黄昏

    桃花源记之诸神的黄昏

    拥着着毁灭世界力量的最终武器,终结之核最终被恐怖组织散播到了世界。凌立在世界顶层的七大家族趁着这一异变展开了称雄的争斗。被家族赋予着使命的各个家族继承人纷纷为了家族而开始了自己的战斗,这个不断地重复着谎言与悲剧的世界,会在终结之核的力量之下毁灭,还是被这份足以毁灭世界的力量改变?
  • 凌天战尊

    凌天战尊

    地球最强兵王魂穿异世,融轮回武帝记忆,修《九龙战尊诀》,所向披靡,战威无可敌!会炼药、能炼器、懂铭纹……生活职业,全能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