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1769年8月15日,拿破仑·波拿巴出生于地中海科西嘉岛阿雅克修城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父亲卡尔洛·波拿巴是个律师,母亲莉蒂西亚·拉莫利诺出身于意大利贵族。按意大利文,“拿破仑”是“荒野雄狮”的意思。拿破仑10岁时,以国家公费生的身份进入了法国内地香槟省的布利安陆军小学,各科成绩中以历史、地理、数学为优;1784年,拿破仑升入巴黎军校;1785年10月30日,年仅16岁的拿破仑正式被任命为拉费尔炮兵团少尉军官。
拿破仑对炮兵专业有着浓厚的兴趣,曾阅读了许多这方面的书籍,仔细研究了亚历山大、汉尼拔和恺撒等历史上著名统帅的传记,还读了有关欧洲的历史、地理、宗教和社会风俗等方面的书籍。这些知识的积累和眼界的拓展,使年轻的拿破仑很快成熟起来。
18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在欧洲大陆获得一定发展。但除荷兰外,各国仍处于封建统治下,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更是达到顶峰。1789年法国爆发了震撼欧洲大陆的资产阶级大革命,1792年法国国民公会宣布废除国王,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欧洲各君主国对此惊恐不安,公然进行武装干涉,国内王党分子纷纷发动叛乱。
1793年8月,盘踞在土伦城内的保王党引狼入室,将土伦拱手交给了英国和西班牙干涉军。10月15日,土伦前线总指挥部召开军事会议,研究从正面夺取土伦的作战计划。拿破仑认为这一计划是行不通的,他提出了自己的作战方案,即首先集中主要兵力,攻占港湾西岸的莫格内夫堡,夺取长卡半岛,然后集中大量火炮猛击停泊在内港、外港中的英国舰队,切断英国舰队与土伦守敌之间的联系。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土伦守敌在一无退路、二无援兵、三无火力支援的情况下不攻自破。
这一大胆而新颖的作战计划使与会人员惊叹不已,也显示了拿破仑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他因此被任命为攻城炮兵的副指挥官。战争情况正像拿破仑预料的那样,战斗开始的当天晚上,英国舰队全部逃离土伦港,法军很快收复了土伦。1794年1月14日,在土伦战争中崭露头角的拿破仑被任命为少将炮兵旅长,这为其一生军事生涯奠定了重要基础。
1798年12月,英、俄、奥、土耳其、葡、那不勒斯等国组成第二次反法联盟。俄军进入意大利,打败法军;奥地利不仅夺回在意大利的领地,还企图入侵法国;英军对法各港口实施封锁,并一度在荷兰沿海地区登陆。虽然反法联盟因内部分裂导致俄军退出战斗,但法国仍面临大军压境、内政动荡的严峻局面。
1799年11月,拿破仑在这种形势下上台执政,从此法国进入一个新时期,即拿破仑时期。拿破仑曾率法军先后7次反击以英国、奥地利、普鲁士等国组成的反法联盟,组织指挥过一系列战斗,仅大的战役就达60次左右。因此,该时期的战争被称为拿破仑战争。
经过:法国的风雨动荡为拿破仑的上台提供了机会,受命于危难之际的拿破仑决心带领法国走出危机,建立一个傲视欧洲大陆的强大帝国。
1800年4月,驻意大利法军在奥军的进攻下退守热那亚要塞,处境危急。为解除奥军威胁,拿破仑决定远征意大利。5月,拿破仑率6万法军翻越阿尔卑斯山,出现在奥军后方。6月经马伦戈之战,拿破仑击败梅拉斯率领的奥军主力。12月,另一支法军又在南德意志的霍恩林登击败奥军。1801年2月,奥地利被迫签订《吕内维尔和约》。1802年3月,处境孤立的英国也被迫同法讲和,双方签订了《亚眠和约》。第二次反法联盟解体,欧洲暂时处于和平时期。
在远征意大利的战争中,拿破仑的很多军事才能得到了展现:拿破仑指挥部队翻越人迹罕至的“天险”,打破了军队畏惧山地战的传统思想,同时发展了山地战经验;能正确处理攻城和野战的关系,法军曾围攻曼图亚要塞达7个月之久,但没有强攻硬打,而把重点放在打击奥国援军,使奥军在孤立中不战自溃;培养了部队顽强的战斗精神,使其能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赢得战争。针对拿破仑军队突破阿尔卑斯山的情况,恩格斯说道:“从拿破仑在1796年进行第一次阿尔卑斯战局,直到他在1797年—1801年越过朱利恩阿尔卑斯山脉向维也纳进军为止,整个战争历史证明:阿尔卑斯山的山岭和深谷已再不能使现代军队望而生畏。”
经过大革命洗礼的法国凭借先进的政治、军事制度,动员全国的人力物力建立一支编制完备、机动性强、富有战斗力的军队,在拿破仑的领导下接连打败反法联盟的第三、第四、第五次进攻,达到全盛时期。1813年2月,俄普结盟,3月普鲁士对法宣战,随后,俄、英、普、西、葡和瑞典等国结成第六次反法联盟,气势汹汹地向法国开来。
这一时期进行了很多次战争,比较著名的是1813年10月16日—19日发生在莱比锡地区的一次决战。拿破仑组建新“大军”迎击,5月经吕岑之战和包岑之战打败普俄联军。此后,拿破仑分兵据守易北河汉堡至德累斯顿一线各要塞。8月26日—27日在德累斯顿会战中,法军虽取胜,但损失惨重。10月16日—19日,双方进行莱比锡之战,萨克森军队倒戈加入联军,法军被击败,拿破仑率残部逃出战场。反法联军乘胜追击,进逼法国边境。
1814年1月,联军20余万人进入法国境内。拿破仑集结约8万人阻击联军,在塞纳河流域迟滞联军达两个月,并于3月21日率部东进马恩河,企图把联军引离巴黎。联军不予理睬,全力向巴黎推进,于30日迫使巴黎守军投降。4月6日,拿破仑被迫退位,被流放在厄尔巴岛,波旁王朝复辟。
1815年3月1日,拿破仑利用人民对王朝复辟不满之机,离开流放地秘密潜回法国,再登帝位。俄、英、普、奥等国立即结成第七次反法联盟,出兵70万以彻底打垮拿破仑。拿破仑匆匆重建军队,主动出击,企图先击溃在比利时的英、普军队,随后回师迎击俄奥联军。6月16日,法军在利尼击败普军。18日在滑铁卢之战中,英军在普军配合下彻底击败法军。拿破仑再次退位,被放逐到圣赫勒拿岛,直至去世。“百日王朝”覆灭,拿破仑战争至此结束。
结果与影响:延续15年之久的拿破仑战争以失败告终,反法联盟取得了胜利,封建王朝复辟。拿破仑战争前期主要是为了抵御外来侵略,后期也有反抗民族压迫的因素,但已具有明显的侵略性质和掠夺别的民族和兼并别国领土的反动目的,给欧洲和法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总体上来说,拿破仑战争动摇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基础,唤起了欧洲民族的觉醒,加速了欧洲历史的进程,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拿破仑戎马一生,亲自指挥过的战役约计60次,比历史上著名的军事统帅亚历山大、汉尼拔和恺撒指挥的战役总和还要多。其中,著名的意大利、马伦哥、奥斯特利茨、耶拿、弗里德兰、阿斯佩恩和瓦格拉姆、博罗季诺、莱比锡、滑铁卢之战等,在战争史上都有较高的地位。拿破仑战争对于武装力量建设和军事学术的发展影响深远,他继承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初期的传统,废除雇佣兵制,代之以征兵制和志愿兵制;广泛地动员和征集农民当兵,建立了一支新型的能征善战的强大的资产阶级军队,兵力最多时达百万之余。恩格斯曾经指出:“拿破仑的不朽的功绩就在于:他发现了在战争和战略上唯一正确使用广大的武装群众的方法,而这样广大的武装群众之出现只是由于革命才成为可能。”
拿破仑“唯才是举”,不拘一格选拔将帅;平时注重教育训练,积极改善装备;特别注重发展炮、骑兵在战争中的作用,还是将炮兵正式定为一个兵种的第一人,并得到非常成功的运用,对世界炮兵发展起了重大推进作用。在战争指导上,拿破仑继承法国革命战争期间所创立的军队和战法,强调以歼灭敌军为作战目标,坚持在决定性时间与地点集中优势兵力,以急行军和快速运动达成突然性,力图通过一两次决战决定胜负;采取以纵队和各兵种密切协同的纵深战斗队形,不断加强军队的突击力;远距离机动迂回,乘敌不意,出奇制胜;以积极进攻作为主要的作战类型,审时度势,灵活用兵等。
这些思想和理论,把资产阶级作战思想发展到了一个顶峰,引起了西方军事界广泛关注,对资产阶级军队建设及其作战理论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200年来,许多国家的军事学家和历史学家怀着十分浓厚的兴趣,对拿破仑战争及其军事思想进行反复研究,一些国家和军事院校把拿破仑的军事言论和战争战例作为教材。后来西方许多国家所进行的战争,都曾受到拿破仑战争思想的影响。
相关链接一
拿破仑与秘书
拿破仑在欧洲军事、政治舞台上的杰出才能和辉煌业绩,使他成为法国人崇拜的偶像。因此,成为皇帝陛下的秘书,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愿望。但是,拿破仑的秘书毕竟不是好当的。
一次,拿破仑的一名私人秘书身染重病离职休息,需临时招募一名“书写漂亮”的秘书以做帮补,消息传出,人们展开激烈的竞争。结果,陆军部长办公室的S先生被选中。突如其来的好运使他激动莫名,在同事们的一片欢呼声中,这位幸运儿穿戴得整整齐齐到杜伊勒利宫就职去了。
送走了S先生后,大家对他的飞黄腾达羡慕不已,尚在谈论之际,办公室的门突然被人撞开了,S先生丧魂落魄地出现在大家面前,帽子丢了,手套不见了,头发乱七八糟,四肢直打哆嗦。在众人惊讶万分的目光中,他诉说了刚刚在杜伊勒利宫的遭遇。
原来,S先生入宫后,拿破仑打量了他一番,便叫他坐在靠近窗口的椅子上,然后就在房里大步地走来走去,指手画脚,不时地从嘴里迸出一些含混不清的词语。初来乍到的S先生以为皇帝心绪不佳,嘴里嘟哝的东西与已无关,因此,并不注意听,只是屏住呼吸偷偷地用目光注视拿破仑的一举一动。
过了约半小时,突然,拿破仑大步流星地朝他走来,说:“给我重述一遍。”什么也没有记下的S先生张口结舌,一下子惊呆了。拿破仑见纸上一片空白,顿时像狮子般暴跳如雷,怒吼连声。年轻的S先生被吓破了胆,连秘书的椅子还没坐热,就连滚带爬地逃离了杜伊勒利宫。
他一连5天卧床不起。此后,直到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逝世多年,S先生每每从远处眺望宫殿的圆屋顶时,仍心有余悸,全身禁不住轻轻颤抖。
相关链接二
拿破仑用人
拿破仑一生中指挥过众多的大战役,并屡屡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善于用人。
1.不讲年辈
拿破仑27岁任军团司令,30岁任法国“第一执政”,33岁成为“终身执政”,35岁便当上皇帝。拿破仑从自己的经历中,深感有志不在年高。在拿破仑的将帅中,除贝尔蒂埃元帅外,绝大多数是年轻人。达乌28岁时就被任命为远征埃及的骑兵指挥官,34岁就获元帅权杖。马尔蒙26岁时就被任命为法军驻意大利炮兵司令,35岁就升任元帅。苏尔特30岁升为少将,35岁获元帅衔。茹贝尔27岁任独立军军长,29岁指挥驻荷兰和意大利的法军。1804年5月,拿破仑称帝后,诏封的14位现役元帅中,就有7人的年龄在37岁以下。
2.不论门第
拿破仑在选拔将领时,彻底地废除了传统的以出身择人的门阀观念。他公开宣扬“每个士兵的背囊里都有一根元帅的指挥棍”。他号召人人争当将军、元帅。拿破仑的士兵高兴地看到,许多杰出的元帅都是来自社会的下层,来自士兵。著名的内伊元帅是一个饭店老板的儿子,拉纳元帅是一个士兵的儿子,贝尔纳多特元帅和勒费弗尔元帅都是出身于普通士兵。这些人虽然出身卑微,经历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都具有敏捷的判断力和顽强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