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5400000090

第90章 自杀是一种心理疾病

目前,自杀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一个人自杀平均会使6个家人和朋友的生活深受影响。自杀,还给国家和社会带来重大的经济负责。自杀是一种疾病,他们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医生来缓解、疏导内心的痛苦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保持健康的心态。

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资料显示,自杀在中国已成为位列第五的死亡原因,仅次于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意外死亡。而在15岁至34岁的人群中,自杀更是成为首位死因。在中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至少有100万人自杀未遂。近期,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9月10日定为“世界自杀日”,以此给更多人警示。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还应是在肉体、精神和社会方面的完全良好。”而自杀是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异常,是指有意识地、自愿地直接结束自己的生命的行为。

从更深的层次去看,自杀原因可有如下分类: 

1没有安全感 

陷入极度的恐惧。这种恐惧比对死的恐惧还要强烈。有时是为了逃避惩罚。这种恐惧一般来说都是短暂现象。如果自杀未遂,自杀者往往会后悔自杀行为,并希望自杀冲动能够及时抑制。 

这类自杀的预防可以从两方面着手:(1)消除不必要的恐惧,但是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如心理专家是否及时赶到、恐惧事物能否及时消除等;(2)行为限制,不让他有自杀的可能,在他冷静下来以后就可以消除自杀念头。 

2失去社会归属感

这常常是因为: 

(1)感觉到被抛弃,被社会组织或社会团体抛弃、被恋人抛弃/遗弃、被伴侣抛弃(包括丧偶)被亲人抛弃(包括丧父母、丧子)等,有时社会角色扮演失败也会产生被抛弃的感觉,情绪极端时可能感觉到被整个社会所抛弃; 

(2)受到反对和限制,如丧失自由等; 

(3)要求遭到拒绝; 

(4)行为、心情、想法等等得不到理解; 

(5)社会定位模糊或不定,如失业、发展需求异化等。 

失去社会归属感往往使人失去在社会的坐标和参照系,引发绝望。有时担心失去社会归属,或者预计自己将失去社会定位也可能诱发自杀。 

这类自杀的预防主要是:(1)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需要;(2)强化他们的一方面或多方面的社会归属和社会关系,父母、子女等不可改变的血缘关系是最佳的选择;(3)认可他们的成绩,帮助他们恢复自信;(4)帮助他们进行人生规划,对自我重新适当定位;(5)将外部现象合理化,比如被抛弃是特定条件下不可避免的现实结果,再如抛弃感觉仅仅是一种错觉和假象。后三种方法应该在专家指导下进行。 

3痛苦的煎熬 

痛苦的折磨可能来自生理的和心理的,有时也可能两方面都有。为了缓解甚至终止痛苦,就有可能选择自杀。 

心理的痛苦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缓解、消除。但是对于生理的痛苦,例如疾病的煎熬,目前除了疾病治疗、止痛药(甚至毒品)痛觉神经阻断等方法,目前无其他对付良方。特别是再受到治疗费用或绝症诊断的困扰,问题会变得相当复杂。社会上目前安乐死呼声增大也是针对这些患者。 

4生活单调、无挑战性 

许多了无生趣的人都是陷入到单调、重复日常生活,而无法发现生活的人。他们有的是的的确确生活单调,但是各方面条件(特别是自己的心灵)的限制,让他们不敢面对竞争的挑战,年复一年逐渐消磨了对生活的新鲜感。他们有的生活其实已经很丰富,但是由于不善于体验而无法获得丰富生活的感受。 

这类自杀的预防就是让他们学会生活。 

5环境和药物因素 

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是在一定的内外环境中的。一些不利于生理健康的环境,以及药物、营养问题造成的体液环境往往会造成生理心理的失常,比如神经异常亢奋、幻觉、消沉等等。这些也是某些自杀的直接原因。这类自杀的预防是环境优化,营养均衡以及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甚至避免服用药物。 

6特定动机 

特定动机是意志的产物。这往往是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的产物。这些特定动机主要有:(1)利益的交换,自杀会为社会组织的其他成员带来好处,这包括求神赐福、平息众怒等集体或供奉性自杀行为,也包括大多数的政治军事及经济原因造成的自杀行为;(2)期望的另一种生活的转换,如自杀升天、解脱等;(3)报复性自杀,自杀对其他社会组织的成员造成更大的伤害或利益损失,比如反社会的自爆事件;(4)在死亡随机性中的自愿选择行为,如打赌谁先死(左轮枪、安眠药等),决斗,求死游戏(主要是丛林游戏)等;(5)世界观价值观异化,如认为自杀是一种自由,自杀崇高等。 

这类自杀往往是洗脑的结果,其预防从反洗脑着手,帮助他们重建合理的动机。 

7精神疾病 

精神分裂症、抑郁症、人格障碍等心理疾病都可能导致自杀。对这些心理疾病的治疗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

8假性自杀 

行为本质上属于事故。许多自杀者没有自杀动机,本意并非自杀,但是由于操作不当,使得某些危险行为(致死概率很高)成为事实自杀。这些行为主要有:(1)追求濒死经验;(2)以自杀相威胁达到特定目的;(3)窒息性性快感;(4)速度冲动、高处兴奋体验、冒险刺激等往往吸引人们进行极限运动,如疯狂赛车、极限攀岩等。对这些危险行为应该用认知疗法充分揭示风险,得失分析后再让他们重新选择。

心理学家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有10种人最易自杀:

1家长有自杀倾向,尤其是母亲有自杀的意念或行为。

2家庭有暴力倾向

父母常用暴力的管教方法,儿女幼时常受虐待。

3家庭出现危机。

例如:家中有人患病,父母无暇对自杀者进行关怀。

4学业欠佳

学业成绩欠佳或失业与自杀并无直接因果关系。但若家庭关系欠佳及个人性格成长受阻,自杀者的学习或以后的就业也自然出现问题,最后可能因某一次较严重危机的出现而导致自杀。

5抑制情绪

大部分企图自杀者因危机的出现而变得抑制,但亦有情绪显得甚为激动或敌对的时候。在自杀前,他们对现况一般都感到无助,对危机的解决认为无望。

6被侵犯或冲突

自杀者感到被侵犯或有一个无法解决的冲突。例如:成绩平平,但家长坚持要转读名校;自杀者虽然极喜欢就读原校,但转校的决定无法改变。

7低幻想力

运用罗夏墨迹测验,学者发现自杀及非自杀儿童在幻想力方面有显著不同。曾自杀的儿童对将会发生的事情较少想像,他们的倾向是行动多于想像。对一般儿童,幻想除了能拖延一些过激的行为外,也可让他们将预想情境在脑中加以学习;自杀危险度高的儿童则多缺乏此种适应机制。

8外控个性

对100个自杀及非自杀儿童研究显示,自杀性儿童相信一切事物成败都是受外在力量(如家人、师长、运气)所控制,所以他们不会设法去克服面对的困难。

9解决困难能力较弱

相对于正常组别,自杀危险度高的儿童在面对困难时,不但未能思考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且对他人的建议也有诸多挑剔及不满。而且他们在处理问题时一成不变,缺少弹性,较倾向孤立自己,或以药物及毒品麻醉逃避。

10冲动个性

绝大部分青少年自杀均属于一时鲁莽的行为。他们自制力甚低,其自杀多未经缜密考虑而决定。这种个性可能受家庭内处理冲突的方法所影响。

11过往自杀纪录

各国的研究指出,曾经自杀未遂的人,再次自杀的机会相当高。1981年香港一项调查显示,20%的自杀者曾有过自杀纪录,其中更有35%是用同一方法自尽的。

自杀之前会有种种信号。可以从言语、身体、行为三方面观察。 

1言语。有自杀意念的人会间接地,委婉地说出来,或者谨慎地暗示周围。如“想逃学”、“想出走”、“活着没有意思”。 

2身体。有自杀意念的人会有一些身体症状反应,比如感到疲劳、体重减轻、食欲不好、头晕等。这往往是抑郁情绪所致,不能简单地认为是身体有病,应引起注意。 

3行为。当自杀意念增强时,在日常生活中会表现出不同于平常的行为。如无故缺课、频繁洗澡、看有关死的书籍,甚至出走、自伤手腕等。根据以上种种征兆,可以为自杀预防提供线索和可能。

面对自杀心理障碍的人应该请专业医务人员给予积极的干预。

第一,及时给予精神支持。在了解危机真相的基础上,及时判断当事人的处境及其所做出的反应和情绪状态,及时肯定和赞同他们合理的决定,承认和肯定他们有能力来应付危机,鼓励他们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所面临的问题。对他们在危机状态中所表现的不合理的情绪和行为则不予强化,但也不指责或批评。

第二,及时提供情绪宣泄的机会。处于危机中的人往往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宣泄,不仅会使个体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而且对他们有效应对危机也很不利。专业工作人员应有效地给处于危机中的人提供情绪宣泄的机会,协助他们宣泄负性情感,如愤怒、恐惧、仇恨、沮丧等。

第三,给予希望和传递乐观精神。工作人员及时向处于危机中的人传达积极的信息,可以有效地缓解他们由于危机带来的对自己的疑虑。面临危机时的普遍反应就是失望和对自己能力的怀疑,这时危机干预的任务就是帮助当事人客观分析他们的处境和应对资源,激发他们的动力,并鼓励他们采取积极的行动,对未来抱乐观的态度。这种鼓励和支持只要不过分、不失真,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四,倾听和接受。在危机干预过程中必须始终采取接受、理解、关心和宽容的态度,自始至终倾听危机面临者的倾诉,保持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设身处地的理解、接受和尊重会极大地促进当事人的积极行为。

第五,尊重和理解。要尊重和理解危机面临者的情感,以客观的态度讨论任何问题,不要轻易加以指责,或表现出“不应该”、“不行”的态度。当事人在危机状态下会有一些过激的情绪反应以及不理智的行为,这需要帮助他们客观地分析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并同他们一起探讨适当的反应。而对他们的无效反应和情感则可以不予理睬,但也不能对他们的无效反应进行指责。

专家爱心提示:

对有自杀倾向人的忠告:人是家庭的,也是社会的;自杀的痛苦不仅是个人的,也是家庭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去不复返,你的离去将给亲人带来无尽的痛苦。要正确的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困难和低潮,相信一句话:天无绝人之路。

健康小贴士:

不要忌讳和孩子谈自杀

许多家长和学校管理者都担心,询问青少年有关自杀的问题会助长他们产生自杀的念头。但最新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与青少年讨论自杀的问题不会助长他们产生自杀的念头,而且研究也同时发现,如果询问困惑的学生任何有关自杀冲动的问题,还能缓解他们的忧虑情绪,也许能促使其中一些人不会尝试自杀。

同类推荐
  • 补气血的保健智慧

    补气血的保健智慧

    “气”、“血”、“精”是我们健康的根本,它们充盈,则人健康、长寿;它们亏虚,则人会经常出现所谓亚健康的症状,甚至疾病缠身,过早衰老。书中描述了气、血、精三种能量在人体中的作用和意义、三者的关系、这三种能量亏虚时人体的生理表现,以及弥补这三种能量的方法,希望能为读者打开一扇通往健康的大门。
  • 高血脂自我康复全书

    高血脂自我康复全书

    血液和脂肪都是人类维持生命的根本,特别是血液还担负着将营养输往全身数十万亿细胞的重任。想要维持血液洁净,就必须协调它与脂肪的平衡。然而众多事实告诉我们,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当二者的关系彻底被打乱后就会产生高血脂。这就需要人们重新找到它们之间的平衡点,还血液一个“清白”。
  • 跟刘太医学养生

    跟刘太医学养生

    刘氏家族是中国金朝医学家刘完素的后裔,也是明朝永乐太医刘纯的后裔;更是中国少见的历史悠久的中医家族。刘纯创立的养生之道与三分治七分养学说,至今是全世界华人的口头语;也是中医预防疾病和治疗慢性病的理论。
  • 考前备战营养餐

    考前备战营养餐

    饮食的科学搭配和均衡的营养摄取,都直接影响到考生的身心健康。我们针对考生备考时期的常见问题,有的放矢地介绍了各种有助考生身心健康的营养方案。
  • 高血压健康生活指南

    高血压健康生活指南

    高血压与心肌梗死关系密切。有资料表明高血压病人中约14%可出现心肌梗死,其中男性多于女性。在男性患者中,高血压病人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比血压正常者高2~4倍。其次为临界高血压,而血压正常或偏低者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较低,这说明高血压是引起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都市回收霸主

    都市回收霸主

    “世界首富先生!”“请问,您的个人财富有多少?”“请问,太平洋那支独立战舰群跟您有关系吗?”“请问,蓝魅智能科技的市值已经突破万亿美金您对此有何感想!”“听说您是娱乐界隐士王朝的实际掌控者,一手缔造了传奇级天后徐萌?”“您在全球置业,拥有的土地面积已经高达一百万平方公里,请问这是事实吗?”“郝先生?”郝猛回过神来,看着台下一众记者,咧嘴笑着说:“其实,我以前就是个收破烂,只不过比你们运气好一些!”
  • 少儿谜语故事大王

    少儿谜语故事大王

    《少儿谜语故事大王》以少年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从历代大量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谜语故事中精选整理而成,这些故事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在每个故事后面,设有“友情提示”引导读者找出正确答案,随后是“聪明屋大揭秘”列出谜底及分析。《少儿谜语故事大王》是广大灯谜爱好者、青少年学生工作学习之余增知益智的最佳读物。
  • 必知的导弹火炮

    必知的导弹火炮

    本书主要讲了导弹火炮知识。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星际农场主

    星际农场主

    浩瀚神秘的宇宙 唯有金属与热血才是永恒的基调 看着自己身后那铺天盖地的巨型战舰,雷胖子露出了微笑。 哥也是传说...... (貌似是200人的超级群:65364139)
  • 成功社交72法则

    成功社交72法则

    生命中有些东西是不依赖于外力的,要想倍受瞩目,要想创建一个良好的人际氛围,必须得注重内在人格的修炼。正所谓:肚中有货,不骄不躁,不怕没有伯乐寻不着千里马,气宇轩昂,平易谦逊,不愁身边不环绕仰慕的群众。
  • 冷王商妃

    冷王商妃

    爱财腹黑的神偷丁思,因飞机失事,坑爹的小命玩完!魂穿到被活活饿死的丞相府懦弱嫡女丁思玥身上。再次睁眼,脱胎换骨!且看她护生母,整二娘,斗嫡妹,耍庶妹——誓要丞相府后宅变个样!再看她开酒楼,办银楼,创商行,建钱庄,玩的风生水起——谁说女子就只能乖乖呆在家?“姑娘家抛头露面,终归不好。商女焉能嫁贵胄为嫡妻?玥儿莫要再糊涂了。”“玥儿只愿一生一世一双人。否则,宁可不嫁。”众人纷纷摇头。此乃妄言!且不论她出外经商,不安于室。现今,哪个有身份的男子不三妻四妾?她如此固执,即便她是丞相府嫡女,怕也是嫁不到好人家了!然————俊美如俦的毅亲王轩辕毅!他战功赫赫,兵权在握,权倾朝野,却独独为她倾心。为她倾展温柔。助她羽翼更丰。更许她一生一世一双人!【且看风华绝世的冷面王爷如何极宠,溺宠,独宠来自异世灵魂的商界小王妃】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新闯王

    新闯王

    你们的穿越都是为将为相,我的穿越却成了流民,命运何其不公?本想置身事外,但人和事推动着猪脚,一步步无奈加入到这改朝换代的历史洪流之中.主角也不是全能人物,敌人也不是猪一样的愚蠢.没有一帆风顺,只有不断跌倒爬起.这是一个斗智斗勇,忠诚与背叛纠结的热血传奇故事,给大家一个全新思路和全新感觉的明末天下
  •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军事在整个社会政治生活中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对此,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早就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云云,就是这种认识的概括与揭示。与之相联系,中国军事历史也有丰厚的积淀,成为中华文明的主体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