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700000069

第69章 4不要让学艺成为孩子的负担

第十七章4不要让学艺成为孩子的负担

小明是一年级的学生,在上幼儿园时,他每星期去游泳三次,除此之外,每星期还有一次电子琴课和一次书法课。

小明并不想学游泳,但不得不去,否则妈妈就会责骂他。可是,最近每到游泳课的时间,他就会呕吐,在学校上课,也不什么兴趣,甚至连作业都懒得写。老师发现这个问题及时和家长取得了联系。

妈妈问小明:“你是不是不想学游泳了?”小明说:“是的,我不想学了。”可是妈妈认为已经学了这么久,放弃很可惜,所以还是让他继续练习。小明只得每星期不情愿地来到游泳馆。

哈佛教育理念认为,孩子对于外界的一些事物,尤其是某些艺术类的事物感到好奇,这是孩子的天性,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正确引导,将其发展为孩子的兴趣、爱好无疑是对的,但若不顾孩子的想法,不由分说地强制孩子学艺,剥夺他们玩的自由,往往会导致不好的后果。比方说,孩子提出不喜欢练琴、不想成为艺术家,你认真地考虑过孩子的想法吗?是否认真与孩子谈过?

我国古代文学家左思父亲的做法就很值得我们现在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借鉴:

左思的父亲本来希望左思长大后能成为一位书法家,于是给他请了老师教授书法,但是左思对书法根本不感兴趣。于是父亲又想让他学鼓琴,希望他能有一技之长,可是左思对鼓琴不开窍,学得一塌糊涂,气得父亲认为没有东西可以教他。

偶然的一天,父亲发现平常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左思拿着本诗词看得津津有味,而且不一会儿就把里面的文章倒背如流,父亲欣喜异常,马上让他学习他自己喜欢的诗词,这次果然有效果。若干年后,左思终于写出了流传至今的《三都赋》。

兴趣是学习的促进剂,可令人遗憾的是,如今的很多父母虽知道培养孩子兴趣的重要性,却常常指责孩子的一些“没有用”的兴趣。他们企图按照既定的模式设计孩子的未来,保留一些“有用”的兴趣,同时剔除一些“没用”的兴趣,这让孩子苦不堪言。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使孩子从幼年期起就超载了太多的负荷和压力。让孩子学一门艺术,对于开发孩子智力、陶冶情操、活跃生活大有裨益,或许还能造就出一个“小天才”,但当学艺成为孩子不堪承担的重负时,家长就必须重新思量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认识到,社会竞争的根本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要从小培养。于是,父母们煞费苦心地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之外再给孩子附加才艺教育,就是为孩子将来参与社会竞争早做准备。很多父母认为,现在的社会竞争很激烈,孩子从小就要面临很重的学习压力,让孩子学一门才艺是对他们紧张的学习生活的一种调剂,学习艺术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提高增强他们的综合素养。或许,将来孩子就业时,一项特长会决定成败。也有一部分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表现出了艺术方面的天赋,自己就应该竭尽全力地培养,也许孩子会像那些“神童”一样,将来成为名家。

但是,也有相当多的父母对才艺教育的认识比较模糊,有一些甚至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看到周围学才艺的孩子很多,便也让自己的孩子加入“学艺”大军。

教育专家对目前存在的父母对孩子进行“强迫式”教育的方法十分担忧。专家认为,孩子学才艺如果掺进了父母的功利目的就适得其反了。

对于目前涌现的少年学艺大潮,有关专家表示,学才艺最基本的出发点,是孩子对该门艺术有兴趣并且有这方面的天赋。如果父母忽视孩子的兴趣,强加给他们一些学习任务,就会使他们产生抗拒心理。有些孩子本来对音乐不感兴趣,被父母“逼迫”每天练琴,结果琴技总是没有提高,于是恨铁不成钢的父母开始斥责、打骂孩子,用“你怎么这么笨”等责骂刺激孩子,久而久之,有的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有的则变得自卑且有自闭倾向。

总之,父母教育孩子,希望使其充分发挥个性,但一些做法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不管怎样,孩子的个性依然是个性,不可能因此而改变。父母应该善于发现孩子的特长与爱好,让孩子顺应自身发展规律地成长,这才是对孩子最有益的帮助。

课内育子小结

1兴趣是求知的火种,求知是成功的源头,父母应该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与爱好,让孩子发挥其个性。

2对于孩子的兴趣应该给予支持和鼓励。让孩子在乐趣中学习,既学得开心,又激起他源源不断的求知欲。

3父母要教育孩子勇敢面对挑战,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4父母要尊重孩子内心的想法与要求。

同类推荐
  • 一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

    一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会有一个适应期,这个时期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家长应该给孩子做好哪些准备,度过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衔接这段特殊的过渡时期?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新生家长应该怀有怎样的教育理念,引导出一个健康、快乐、好学的孩子呢?家长怎样帮助自己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进而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家长还要考虑如何在家庭中提高孩子的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
  • 不吼不叫的家教智慧

    不吼不叫的家教智慧

    《不吼不叫的家教智慧》主要收录了纠正孩子的错误不是比谁的嗓门大——孩子犯了错既不能吼也不能叫、孩子的健康身体不是父母吼出来的——孩子挑食、不吃饭既不能吼也不能叫、不吼不叫才能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孩子和你亲不亲关键看你对孩子的态度、孩子即使早恋了也不能大吼大叫——孩子的青春期需要一个理性的家长等内容。
  • 做孩子眼中有本领的父母

    做孩子眼中有本领的父母

    《做孩子眼中有本领的父母》从父母的修养、处世、学问、智慧、威信、意志、心态、习惯、方法以及理解孩子等方面,全面总结了父母应该怎样“修”自己的“身正”,辅以“教育孩子的方法”,从而让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真正行之有效。孩子就好像是父母的镜子,你总能够在他的身亡看到自己的影子。因为,孩子是看着你的背影长大的。所以,父母必须品行端正,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千万不能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在外面一个样,在家又是一个样。父母先做到,再要求孩子做到。父母自己做得差,却对孩子提出高要求,孩子是不会接受的!
  • 聪明宝宝必吃的30种益智食物

    聪明宝宝必吃的30种益智食物

    给宝宝最天然的脑黄金。天然的食物是帮助宝宝大脑发育的最佳营养,是宝宝大脑发育的基础及大脑发育的保障,选对食物巧手烹调,让宝宝越吃越聪明。
  • 不打不骂穷养男孩

    不打不骂穷养男孩

    “穷养”的男孩,从小就能养成吃苦耐劳的作风,从容面对各种困境。“穷养”的男孩,不会轻易被生活中的挫折打倒,始终斗志昂扬。“穷养”的男孩,懂得自我约束,不易被外界的诱惑所引诱。“穷养”的男孩,更懂得责任的内涵,敢于担当。本书的最大特色,就是针对穷养男孩问题,提出了更具实用性、科学性的教育方法,如个性、能力、习惯等多方面。
热门推荐
  • 网上网下①:叶子的情缘(完本)

    网上网下①:叶子的情缘(完本)

    叶子,一个很特别的女人。她没有漂亮的外表,却有着独特的气质;她没受过高等教育,却有着很好的文笔;她不是专业棋手,却常沉迷于象棋与围棋游戏;她只是自考的一个会计员,可她却凭着自己聪明的才智……皓明,一个硕士毕业的中年男人,一个集团的总裁,他与叶子自网上巧合相识后……推荐冷太阳的新文《网上网下②:叶子的春天》http://m.pgsk.com/a/341623/
  • 孔织

    孔织

    佛曰:“一切世间微妙善语都是佛法。”孔织笑道:“仁山智水,佛法无边,怎能四大皆空?”九世信徒,净心蒙尘,佛祖慈悲生垂怜,鬼使取巧少借问。异世难安,冷眼豪门,世间处处显妄事,谁看假来谁看真。女尊世界的故事,有风有雨,更多是一种人生感悟!
  • 鬼闻

    鬼闻

    "形形色色的鬼,重重叠叠的迷。同身同命的局,是谁人在背后主导一切。嘘……不知道就不要说哦,来跟着我,一起静下来看看鬼的见闻吧。"
  • 元徵宫词

    元徵宫词

    宫商角徵羽,人生如曲。缘起幻灭,生不知死,不过是贪恋无限。爱与救赎,用一生来解答。大将军奉旨为皇帝广选民间美女,目测其中一只味道不错,经过仔细的烹调之后,十分满意,于是“嗷呜”一口吞下肚中,冷面铁血大将军VS呆萌平民女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爱的胜利》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五分册,本卷回顾了基督教会一千九百年来的历史,讲述了基督教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并在卷末复述了《圣经》最后一卷《启示录》中的故事。
  • 无敌霸者

    无敌霸者

    大道三千,吾以吾道逆苍天!作为一个坐着,躺着,站着,甚至是战斗着,只要意识清醒,就可进入修炼状态,功力无限增长的男人,强者之路必然尸骨铺垫,我欲成神,天下共鸣!
  • 俊俏女太子

    俊俏女太子

    拔一柄神剑,破亿年宁静。架一虚幻界,解千年封印。穿一身男装,扮俊俏太子。携一双玉手,历重生繁华。执手相看,是姐妹情深。血染长衫,是旧人相忘。一柄折扇——相遇,纵使扮作男儿也注定相知相恋。一片竹林——归处,既便是懵了心智也注定将记忆唤醒。穿越不是仗剑天涯,而是活出自我!
  • 三字经(国学启蒙书系列)

    三字经(国学启蒙书系列)

    如果说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那么善于读书、勤于阅读的民族才会有光明的未来国民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创造能力和发展潜力,善于阅读的民族,才能扬弃地继承本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才能批判地吸纳世界各国最优秀的思想成果,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和灵魂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体现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求索历程鉴于此,我们策划编撰了本系列图书,旨在引导小读者走近国学,切身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使小读者逐渐形成朴素的道德现在策划过程中,我们采用活泼插图的表现方式,编选相关的精彩故事,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并衷心希望能够带给小读者一份轻松愉悦的阅读享受。
  • 康若文琴的诗

    康若文琴的诗

    诗集共收录108首诗。,《康若文琴诗》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呈现出非常鲜明的个性以及语言极具特色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