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0100000014

第14章 信仰访谈录(7)

黎鸣:儒家是中国全部的文化。如要真的重建老子所说的道的信仰,就要“道不同不相为谋”,有孔子则无老子。

王少农:有没有第三条路?孔子是国家的制度设计者,维系国家的存在,老子是人性道德的维护者,有无第三条路,可以更自由?

黎鸣:这已经是第三条路了,西化即第三条路,但这条路已经到底,再走就成尾巴了,我们必须重建自己。

智怀:现在西方也在向东方学习,比如学老子。

黎鸣:西方没法学中国的老子,他们只有通过间接的方式理解老子。现在我出来了,可以从我这里学老子。西方学的是假老子,我这里是真老子。我不讲无为而治,以柔克刚。我讲老子的逻辑,重新发现老子的价值。

智怀:您很先锋,并身体立行了。现在我们如何来推广老子?

黎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孔子学院应该改为老子学院。我已经看到光明,有很多朋友,包括我的读者,一些网友,都在支持我。包括你们这么远过来,可以说对我是支持的。

王少农:相当支持。

黎鸣:有头脑的人会支持我。

王少农:老子让我们两千多年了还一直认识他,崇敬他,说明道在他身上设计了系统,从这个意义讲老子就是道。这说明道在人身上不是不可实现的。

黎鸣:对,道完全可以认识。

智怀:并把道贯彻在生活中,生命的始终。

王少农:让人成为道。

黎鸣:对。老子的道让我们回到宇宙大爆炸刹那间的那个原点,一直看到一切。

王少农:我们可以通过道接管宇宙。我们险些被宇宙抛弃,但我们现在要接管过来。接管宇宙是我们的使命。

黎鸣:不错。老子不仅讲物理,还讲伦理,心理。老子说“先天地生”,一切全在老子道中。老子《道德经》把话全都说出来了。

王少农:夜已深了,今天就谈到这里吧,谢谢黎鸣老师。

智怀:受益匪浅。

八木子:信仰不能急功近利

前记:2009年11月8日,智怀、王少农在北京北郊宾馆大堂偶遇从事宗教工作培训的木子老师。由于近年来从事宗教文化建设具体工作的经历,木子老师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力颇有体会,在一番简短的交流中,我们体会到一个文化人之于文化的态度。

智怀:木子老师,您能不能为我们谈一谈您的信仰或者说文化的态度?

木子:当代社会成长起来的知识精英,普遍地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西方哲学或思潮的影响,所以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天然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总有西方文化意识作为对照,自然而然地进行着比较。我有个大学同学比我长两届,还在一家传统文化方面的杂志社做过,他知道我很爱传统文化,喜欢看这方面的书,他看的书比我还多,我们是老朋友,关系一直很好,可是有一天,他居然在茶馆里对我说,他鄙视中国文化,一下子就把我激怒了,我们争论的很激烈。我说你既然不否认西方文明,也不应该否认中国文明,因为他们都是文明呀。快餐文化我们不称之为文化,面对一个有传承的文化,谁也没有资格鄙视。他说这种话,说明他不懂文化,没有文化人的素质。我对这种现象很心痛,因为他是我一个很好的朋友,这么多年来我以为我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应该大体一致,否则就坐不到一起聊了,没想到他说这种话令我不解,还要说什么文化孰优孰劣。在人类五大文明中只有中国文明一脉相承,从未间断,足见其生命力与影响力。

王少农:我们刚来时您谈到了信仰的毁坏,您谈到了信仰的毁坏是几十年的磨难。您觉得把信仰的重建与毁坏相比,是需要更久时间呢?还是大体相当?还是要用成倍时间去完成?也就是说:一代人毁坏的信仰需要几代人来重建?

木子:我无法预测。

王少农:我感觉您包含一个意思:有毁坏必有重建,不管时间多久。

木子:对。很多人已想到如何重建,如何去构建,目前最关键是要有理念。首先要有理念,其次是要有适合的方式。说到重建的方式,我们这个社会快节奏,很多领域急功近利,我认为文化不能急功近利,信仰不能急功近利。(王少农:好,谢谢!)文化的价值本来就是摈弃急功近利。

智怀:功利给人带来误区。我很赞同您的观点。

王少农:我们信仰的重建不是一件急功近利的事情,也不具有任何可比性。

智怀:我们做的不是一件功利的事情,但也离不开功利。它自有其功利。

木子:是这样的。他不是物质重建,而是精神重建,自有其功利。他是现实需求,时代需求,时代要我们重建信仰。要说功利,时代有时代的功利。

王少农:我们应该顺其自然,又要努力地作为。

木子:老子说无为而无不为,儒家讲天地无私,做什么都要顺其自然,遵循事物本身规律,我们去做,但不要带功利心。

王少农:老一辈的高僧大德为我们信仰的保存做了很大贡献。像您介绍的惟正法师,和我们熟知的一诚法师,学诚法师,净慧法师,这些大和尚深受僧俗大众敬仰。我们仅仅是信仰的呼吁者,真正能做信仰工作的是我们的前辈,因为他们有这方面的能力。

智怀:用少农的话说,我们是对信仰的呼唤。

木子:时代需要理想与激情,现在很少人关注精神领域,我们把思想的激情放在信仰里。(交谈到这里,木子老师因工作原因离开了。这次访谈是一次陌生的有缘人的对话,是我们此行的意外收获之一。)

九演觉法师:要依靠戒律建立信仰

前记:2009年11月15日采访演觉法师是大因缘。在国家宗教局举办的“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负责人读书班”上,智怀与王少农借会议休息间隙进入会议大厅,听讲佛法。刚好,前座就是演觉法师。在名僧满堂的会堂上相遇,不可谓无缘。散会后,智怀与王少农向演觉法师求教,虽然时间简短,但收获很大。感谢国家宗教局培训处为我们提供了这次宝贵的机会,感谢演觉法师耐心解答,非常感谢。

智怀:师父请坐。

王少农:师父,请问什么是正信的佛教?

演觉法师:先要问自己,信仰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信仰佛教?先要把层次、观念搞清楚,这就是正信的佛教。佛经告诉我们如何找到正确的道路。一个人要做到正信、圆满,要经历漫长过程。即使一个人聪明、有知识,也应如是。有的人理解慢,要经历各种途径,这就需要老师的正确指导。

王少农:目前我们的信仰如何建立?不仅仅是佛教,面向大众如何宣扬真正的信仰?

演觉法师:信仰传播要在国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范围内进行,这是第一条,最重要的一条。第二呢,要到寺院里。我们现在的寺院建设的很好,丛林可供清修,也有一些现代化的设施,可以方便广大信众学习。

王少农:什么是真正的信仰?

演觉法师:真正的信仰就是我们自己要了解佛教的基本内涵,理论联系实际。

王少农:如何建立我们的信仰?

演觉法师:戒律。依靠戒律建立我们的信仰。也就是一诚大和尚说的要“以戒为师”。一切以戒为根本,戒能成就一切。说得再好,也必须落实到戒上。古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戒律是成就一切善法的根本,成就一切正信的根本。

王少农:约束自己。

演觉法师:达到人的解脱。以至真理。理性的真理。戒律成就人,戒律就是规范、制度。它告诉我们,一件事情正确的可以做,不正确的不可以做,不要超过界限。

王少农:有的不信佛的朋友有着向善的心,如何引导他们找到共同价值?

演觉法师:方法要对。要方便善巧。正确地、巧妙地引导大众走向信仰,成为社会、国家构建和谐的中坚力量。

智怀:师父说得太好了。我经常去广济寺,有机会一定会再去拜访师父。

演觉法师:我们要向广泛的人群、知识分子传播信仰,对国家与民族的幸福有重要作用。佛教本义是觉悟和光明。破除迷信,提倡觉悟。信佛可以致富,使人达到精神升华,人生健康,要有佛法引导。贫穷不是佛教,学佛可以致富。通过佛法引导,勤奋精进,可以改变物质生活。同时,核心问题是戒律,一切都以戒得成就。“无规矩不成方圆”,佛教的正信、弘扬依赖于戒。戒就是规矩,要把戒律坚持下去,佛教就兴盛了。出家人与在家居士信仰追求都是一样,都是为了追求人生的解脱,达到人生的觉悟,解脱生、老、病、死而学佛,为他人幸福,为人类幸福而学佛。学佛为自己,也为他人,是一个自利、利他的大好事。我以出家的方式,你们以在家的方式,形式不一样,目的一样,都为人世的解脱,实现人生的幸福。从不同角度,实践信仰。

智怀:师父刚才说学佛可以致富,现在有的人说金钱也是一种信仰,这话是对还是不对?

演觉法师:金钱不是信仰。金钱是人们进行物质生活交流的工具。人的物质与精神不可分割,是统一的,衣、食、住、行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自利利他,勤奋工作。报答父母,报答亲朋好友,报答国家,要把自己所获得的财富奉献社会。一个企业家拿钱来做慈善,可以完美他的人生,同时又把社会发展了。佛教提倡多做善事,要鼓励所有人都来做。人有很多烦恼,不平衡,千差万别,人类幸福要靠大家,每个人照佛陀的教诲去做,就和谐了。照佛陀的教诲去做,就圆满了。佛法就是觉悟的学问,光明的追求。我们照戒律去追求光明,成就信仰,就平安了。

智怀(合十):谢谢师父。

采访附记:起点与终点

最先想要走访的对象是中国佛教协会秘书长学诚法师,他是一个比较特别的人物,他住持的龙泉寺道风很纯正,曾多次去亲近,只是都没有亲见法师。托毕晶师兄约见,没有如愿,只好放下再说。便决定去我的祖庙拜见明海法师,从柏林寺得到的回复是他正在北京参加培训。通过宗教局打听到具体地址,今天一早就同少农兄前往。

近两百人的著名佛教寺院负责人学习班在位于昌平的一座山庄举办。学员们在上课,我们就在大堂等待。十点半休息时间,我们进入会议厅,面对大师云集,我都有点激动了。

我们见到了明海大和尚,最近距离的。明海师很谦逊地向我们推荐在场的其他德高望重的大师,他还特别推荐济群等法师,还有如北京广济寺的演觉方丈。    我们等课程结束时,采访了演觉方丈。他很慈悲。行云流水地进行了沟通。我们很欢喜。

午饭后我们又回到大堂休息,等待下午旁听一下大师们的讨论会。十二点五十,少农说上来一个很有风采的和尚。我转身看去,发现很似学诚法师,紧看越走越近的他,正是。他从我们身边走过,少农起身招呼了一下。待他们随后去会议室的途中,学诚法师多次扭头看我们,似乎要说什么。少农近身说想请教一点问题,法师说可以。然后他们去了会议室。他参加下午的分组讨论会。

我们回大堂。等到三点二十,少农提议顺便上山玩一下。一上一下,错过了时间,会议结束了,大部分学员在离开山庄。好在我们最后还赶上跟学诚法师打了个招呼。他请我们有空去龙泉寺。从初衷是约请学诚法师,到最后不期而遇,可以算是有了一个圆满。

准备返回时,车子电瓶有问题,发动不了。我一看麻烦了。但心里没有太着急,放下了。朋友急中生智,突然问正在停车场上搞卫生的服务员,然后再找到山庄车队人员,竟然就真的旁边的一辆奥迪车里找到了一跟搭线,转眼之间车子就发动了。危机化解了。很感恩。

下山的路上,夕阳西下,被称为北京龙脉的燕山山脉的群山上方有一条狭长的云带,与夕阳联成一体,形成一道壮丽景观,如一幅长长的画卷。少农即兴有诗云:苍龙含珠天已定,饱看青山又一回。诗题为《与智怀燕山归来》。

十谢朝华:信仰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前记:2009年11月19日,智怀与王少农拜访了中国致公党北京市委副主委谢朝华先生。谢朝华先生作为中国民主党派的一位领导人,在百忙中接见我们,并展开深入的详谈,这是我们特别要感谢的,同时为谢主席深厚的学养、执着的精神深深打动。

智怀:谢主席您好,今天专程拜访。您对西方文化有深入的研究,深刻的了解,您多年从事有益于社会的领导工作,又有海外归来的经验,同时具有法律工作者的务实,现在能不能为我们讲一讲有关信仰,这个目前广大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问题?

谢朝华:首先,人是可以掌握自己命运的。人在文化当中是应该有信仰的,而信仰则是在学习当中得到认识,这样个人的信仰才能够建立。从哲学上说,这种工作可以算是利他主义的行为。从我们工作角度说呢,我们参与两会,并且从我们的视角看待社会问题,提交议案。而从政党啊、宗教意义上讲,它都是从本体上来达到认识,得到认识以后,开始向社会呼吁,有的则是身体力行。过去旧社会,可以说是个饥荒年代,经常出现搭粥棚现象,现在呢,更多的人们同样关注弱势群体,还有收养孤儿的。这些都是与个体信仰有关系的行为。但这些信仰又都是利他主义的,促使人们的生活和谐安康。

王少农:目前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与社会各界人士沟通。

智怀:少农写有一本《心灵的盛宴》,主要讲述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个人的精神生活及其价值。

谢朝华:哦,那你介绍一些这部书的内容看看。

王少农:我这部书主要涉及的还是儒教的内容。从道教的《太平经》和儒教的《礼记》来看,太平盛世和大同社会分别是儒道两家的终极信仰,在这方面两者是没有矛盾的。特别是儒家所倡导的理想,在孔子有生之年,虽然这种理想一直没有实现,但孔子和孔子的传人一直没有放弃这种追求。这亦是所有中国知识分子的共同追求。不是桃花源的桃花源,拒绝乌托邦的乌托邦。在现代人看来,这些可能是桃花源,乌托邦,但这其中所涉及的思想正是社会和谐。今天初次拜访谢主席,很高兴。中国致公党“致力为公”的理念非常好的,值得世人学习,而且这与中国儒家思想没有任何冲突的地方。

谢朝华:对,这个是没有问题的。

王少农:近年来,民间的国学复兴是一件好事,但这些还没有提高到一个信仰的高度。我认为应该提高到这样一个高度。

谢朝华:哦,这种想法是不错的。

智怀:少农是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国学导师。

王少农:这些年我和我的朋友们一直参与我们传统文化的复兴,我感觉到,目前的信仰已成复兴之势,这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必然结果。所以我们特别希望向谢主席这样有实践经验,并且有更广泛视角的专家指导。这亦是因为信仰而产生的因缘。

谢朝华:对,这亦是因缘。

智怀:我们感觉到,在世俗社会中间,信仰经历了一个危机的阶段,但同时感觉到这种危机还有一种转机的可能。正是在这种转变当中,很多人的信仰淡化了。所以,我们想做的就是,旗帜鲜明去提倡一种信仰。不论你信仰什么,人总归要有信仰才行。或者我们认为,当下正处在一种“信仰的盛宴”的前期。

谢朝华:对,必须要有信仰。但信仰什么的问题是不能忽略的。譬如,有人信仰马克思主义,有人信仰并崇尚自然。

智怀:这种信仰包括政治文化和宗教文化上的。所以我认为,人可以有两种信仰,一种是政治上的,一种是宗教上的。两者是可以结合的,是统一的。

同类推荐
  • 璀璨的中国

    璀璨的中国

    全书介绍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总共分七章:华夏民族的起源、东方巨龙长城、敦煌岁月、汉诗鉴赏、魏诗鉴赏、唐诗鉴赏、宋词鉴赏。
  • 湮没在森林的奇迹:古玛雅的智慧之光

    湮没在森林的奇迹:古玛雅的智慧之光

    玛雅文明是美洲文明中绽放最早的一枝。玛雅文明是在与其他古老文明相互隔绝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匪夷所思的问题。在天文、历法、数学、象形文字、建筑上,玛雅人都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尤其是在农业上。玛雅人培育的玉米、土豆、西红柿,即使在现在,也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和蔬菜。然而,让人费解的是,玛雅文明就像谜一般销声匿迹了,它秘密隐藏在中美洲的热带丛林中,没有人知晓其历史的悠久。没有人能说得清,在这千百年的时光里,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当这片土地尘封许久时,后来的人叫醒了它,并开始对它进行“拜访”,退去了厚厚的外衣。
  • 离奇事件之谜

    离奇事件之谜

    ,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首次披露了大千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这套百万字的传奇读本精选了有关国宝、密码、海盗、大谋杀、诡异事件、离奇事件的未解经典内容选配了数千幅珍贵图片。带给读者一场视觉饕餮盛宴
  • 绵州神游

    绵州神游

    详细描述了四川省绵阳市人文历史状况,为了解绵阳提供详尽资料。
  • 《孝经》的教育智慧

    《孝经》的教育智慧

    《孝经》在唐代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和维护封建纲常起了很大作用。
热门推荐
  • 魔君很嚣张:七擒小逃妃

    魔君很嚣张:七擒小逃妃

    穿越的女人为啥非得智谋过人、看破红尘、打遍天下无敌手后,再一头撞上一段孽缘,历经生死纠缠?丫的,摆着一张漂亮脸蛋是干啥子用的?美人计多好使,为啥非要辛苦自己操劳一辈子?如果你穿越后的世界是个变态集中营,不论男女,每一个华丽丽出场后都能把你用榨汁机炸了吃,你是会在沉默中爆发?还是会在委曲求全中死亡?不,这都不是颜小沫同志的为人宗旨,咱老祖宗孙子可有曰: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乃上计。不过,在走之前,她完全不介意搅出一个比一个烂的摊子!
  • 傲慢与偏见(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傲慢与偏见(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小说以男女主人公达西和伊丽莎白由于傲慢和偏见而产生的爱情冲突为主线,描写了四段基于不同人生哲理的婚恋故事。同时,小说也展现了女主人公从恋爱到结婚,自我发现、自我成长的心理过程。作者文笔辛辣而滑稽,富有喜剧色彩,生动地反映了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英国乡间生活和世态人情,展示了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社会的生活画面。
  • 神推理心理学

    神推理心理学

    如何仅仅通过笔迹就推理出老板变化多端的性格?如何巧用心理博弈推掉上司扔过来的烫手山芋?如何使用心理暗示说服同事你是自己人?如何仅凭微妙的表情就能洞察同事掩饰的秘密?如何赢得大家好感而又避免锋芒毕露?如何运用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判断周边人的行为方式?如何不动声色地提问以获得更多对方不愿透露的信息?国内首部完整分析推理能力的心理学读物,世界上最难最神奇心理学教你拥有最强大脑!
  • 高手寂寞2

    高手寂寞2

    其实,高手有一颗寂寞的心,因为高手的造就本就是用寂寞堆积而成。想快乐,想精彩,想无虑,就别当高手。高手寂寞2,承接高手寂寞江湖部结局展开的新神话部,剧情、以及11C角色定位,包括结局,均与旧神话部完全不同。三界,即江湖。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小哲理大智慧:倒掉鞋里的沙

    小哲理大智慧:倒掉鞋里的沙

    在漫漫人生旅途,人们朝着成功和幸福的目标前进。每个人心中都有不落的太阳,我们会抬头看天,也会低头走路,难免会碰到障碍,难免会徘徊不前,速度缓慢,有时还会陷入误区。面对真实的人生,只有脚踏实地,逐步攀登,才能风光无限。使我们激动是奋斗与成功的喜悦,使我们心情悸动的还有诸多挫折、失败,而使我们懊恼沮丧的也许就源于那么一点点东西,一颗留在鞋里许久的颗粒。这个不被注意的角落让我们心力憔悴,错误连连。能倒掉鞋里的沙粒,就能攀登上人生的高峰。别为自己的挫折和错误流泪,最重要的是扫除心中的那粒沙。面对真实的社会和人生,只有付出一步一步攀登险峰的实践,才能贪略那无限的风光。
  • 重生1978年

    重生1978年

    付春华是付家老二,还是女孩。上有被父母溺爱只爱自己的长兄,下有被父母送人、让养父母教得面目全非的弟弟和小十几岁的娇娇小妹。又因为是奶奶带大,从小就不得父母疼爱,性子既懦弱又倔强。这样的性子导致了婚姻的不幸,两次婚姻留给她的都是伤痛。到妈妈临终的时候,她才知道对她总是横眉冷对的妈妈,其实在心里一直是爱她的。 后来她无意中得到的一颗凤眼菩提子,居然是一个神秘的空间。这让付春华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是没想到一觉醒来,却是回到了十岁,还跟着奶奶在老家的时候。看她这一世如何利用空间,找回自信,重获父母的爱,惩治极品亲戚,寻觅到一世真爱! 新书“女配的新生”已经上传,请新老书友们能去捧捧场!有推荐票的都投到新书那边吧!新书宝宝需要亲们的关心和爱护啊!
  • 千年调

    千年调

    一曲情长久搁置了千年终成千年调,九重天外的雪山夜夜冰霜消了飞雪淡了颜色,远人未归。一株承载着上古之神魂魄的九转莲花,一位是九重天上桃夭殿的上神冥夜,她的救命之恩,她的师傅,她伴其百年心生爱意,不知是谁不懂不识爱意还是姻缘簿上无二人姓名,终究是聚少离多情深缘浅。以世间情爱之力,聚这世间痴情怨换那姻缘簿上一双姓名生生世世。眉间的一点朱砂痣,遗落的心头血,恩义情仇,爱恨茫然,尽化作一曲千年调,奏起世间痴情人。黄泉有一块三生石,可知前世今生未来,凡人可以在哪里求的姻缘,神可不可以?神若想要姻缘可不可以去求这块三生石?不能吗?凡人若想要求得姻缘都可去三生石上刻那一双姓名。神,若想要一桩姻缘又该去求谁?今日起,你便是我冥夜的徒弟了。弟子汐诺见过师傅,汐儿定会铭记师傅进入的教诲不愧于天不愧于地。不愧于师傅,汐诺在心中默默加了一句。师傅,你千万别不要汐儿,惜儿会听话的。我从来没说过不要你。师傅,你说的是真的吗?为师从不妄言。师傅,你一定要记得,你说过不会不要汐儿的。师傅,你可知道在凡间替女子绾发是何意?这是九重天上,凡间之事无需过多在意。到底是不知道的吗?放好冥夜,扑通一声,汐诺直直的跪在子夜面前,连磕三个响头,神色哀戚的说:求天帝救救师傅,汐诺什么都愿意做,只要你救救师傅。九转莲心便是自己的心脉,心脏,在百年前这颗心已经给了师傅,现在只不过是将这颗心拿出来,这颗满是师傅的心。汐儿,傻站在那里做些什么,快来见过你师叔。你是何人?汐诺身子一颤,望着坐在首位熟悉的身影,缓缓说道:我叫汐诺。碧落湖畔的玉兰花开得很美。下次不许再接近这里。但那句不允许,那冷漠疏离的声音,却生生撕扯着汐诺的心。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倒追贵族学长:我的痞子男友

    倒追贵族学长:我的痞子男友

    苏淡然消失了,从把她捧在手心的王子身边消失。半年后,苏淡然归来,却对王子的弟弟楚云阳告白,执着的爱上那个狂妄不羁的花花/公子。他轻佻的凑到她耳边:“公主,离我远点。否则,后果自负。”(和心阙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