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3800000014

第14章 善现启请分(3)

这就是“本愿”的威力,如果你说是如来的威力也行,你说是释迦的威力也行,反正都是假名,问题是不要迷信,把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当成是外在于世间的佛、神、上帝、主。

也可以说四十八愿成形之日,一切众生都是善男子、善女人。

依四十八大愿的第十八愿说,一切听见过“南无阿弥陀佛”的生命都是善男子、善女人。千万不要被现在世间人的外相,即美丑、善恶之类迷了眼睛。如果局限于某一个生命,这是极难理解的。如果把一切生命当成一个生生不息的生命流程,这个过程的趋向明显是向“极乐世界”前进的,历史的长河本身在证明着生命的整体都是善男子、善女人。历史的辩证法是整体的看历史、历史的看整体。这是我们与南老观点的根本分歧之处。

以世人的眼光,意识对此确实难以理解,如果懂一点辩证法,把“宇宙—生命”系统当成一个无起点又无终点的,普遍联系的,环环相扣的因缘运动的整体,这一切也就好理解了。只要一个“点”——某生命的“知”——能显示出来的东西,必是整体因缘成熟了的表现。孤立的个体本来是“空”,无有自性,什么也显示不出来,也无所谓显示也无所谓不显示。一旦有显示,那就是整体的,在整体中的个体都必与此有联系。正是由于此,在四十八大愿显示出来之后,一切生命都可以说是善男子、善女人,早晚要了知“宇宙—生命”系统的这个最后的本有的奥秘:不仅自己要“大自在”, 也希望一切众生“大自在”。 这也就是儒家说的天地之“仁”的具体体现。反过来说,只有一切众生都“大自在”了,“我”才有真正的“ 大自在 "。 一个生命不自在,我也不自在。 所以佛经中的一切愿力都是指向“一切众生”的。《金刚经》的灭度“一切众生”的大愿正是这样来的。大乘佛学正是在这一点上区别于东西方一切学说。这便是所谓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整个“宇宙—生命”系统缘缘相扣,无尽无休,非此谈不到“改造”、“进步”。

南老的《金刚经说什么?》比我们这本书要好懂得多,原因就在于我们要揭示《金刚经》的辩证本质,论述起来是要借助读者自身对辩证法的悟性。对于国内的读者,尤其是了解一些辩证法的初步知识的读者来说,对高科技、高等数学有一定基础的读者来说,理解起来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权威不说“有”与“无”

按照《金刚经》的原文,照我们的理解,“权威”“主宰”这些概念不该在第二品讨论,应是第三品“大乘正宗分”的核心问题。南先生在这里提出这个话头,我很明白,南先生认为“善护念”三字是《金刚经》的“金刚眼”、“正眼法藏”,所以就必然引出一个谁是权威、谁是主宰的问题。

依一般佛教徒的观点,“佛”类似于神,是主宰一切的权威。这个观点当然是错的。以南先生的看法,佛学只是人们自己明白道理,然后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自己修炼成佛,自己是主宰,是权威。这个观点实在够时髦的。中国文人喜欢禅,大半是由于这个原因。

南先生是反对封建宗教迷信的,这不能说是不正确的。但是,佛学是不是就只是道德教育呢?南老说:“佛不大管你这个闲事,佛会告诉你保护自己的方法,这一点与中国文化精神是一样的,自求多福,自助而后天助,自助而后人助,自助而后佛助……”

这番话如果是作为社会教育,当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我们不是在讨论教育、道德之类的学问。我们是在讨论《金刚经》,《金刚经》说的是究竟法,是“宇宙─生命”系统的根本规律,也可以说是东方文化的基本思想。用现代理论家的术语说,是在探讨宇宙观、生命观问题。

如果简单反驳南老的观点,那是很容易的。依佛家的基本观点,南老的看法明显是“落边”了。如果引《金刚经》原文,也完全可看出南老的提法不符合《金刚经》的原意。

“权威”“主宰”不能说没有,不能说无。因为《金刚经》明确说:“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而灭度之……”“我皆令”三字不是明明白白说“佛”是“主宰”,是“权威”吗?

但是,《金刚经》原文又说:“如是灭度无量无边无数众生。实无众生而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同时,释迦牟尼佛在《金刚经》中,一再声称他无法可说,若认为他有法可说,便是谤佛。释迦还明确说,诸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既然是无“我、人、众生、寿者相”,既然是“无为法”,你说没有“权威”,没有“主宰”也是对的,但无为法也是法,就又会有权威、主宰了。

但是,我们说的没有权威、没有主宰,和南先生所说的无主宰、无权威是不一样的。南老是说,人要“自求多福”。南老举西藏强盗的例子说:“自心不净,佛是不会感应的。”这个观点是和佛学的基本观点相背离的。

“我”本“无我”,因缘假合为“我”。人们总以为自己是自己的主宰,这是一种幼稚、天真。用佛学的话说是“相续心”作怪,产生了一种幻觉,才认为有“我”在。事实上,这个以眼耳鼻舌身意为存在方式的“我”,只不过是“宇宙─生命”系统无常运动的显示器,一个窗口、一面镜子。心头万念,善、恶、美、丑……之类的文化概念,它本身总是运动、运动……不是心念在运动,而是“宇宙—生命”系统在运动,因缘合了,“显示器”——“窗口”、“心念”上就会显出各色“相”。这些“相”都是因缘相对稳定时的幻相。因缘散了,这些幻相也就灭了,所以万事万物皆是缘起性空的。

我以为像南老这样的大学者,自然不会不同意我们这样的观点,因为这不是我的看法,而是释迦牟尼的最最基本的观点,我们只是用了现代人可以理解的语言表述出来。

南老也许会说,我们这种说法是“拨无因果”,是邪论,是邪法。但是我会回答,民间流传的“三世因果经”之类,如果真是释迦的手笔只能是关于因果的初级教材,不会是因果的真正相况。因果,永远是整体的,整体的因造整体的果,这个整体就是法身。个人求福修行只是一种妄想。如果个人求福修行真的可以“善因结善果”,为什么五六千年前人类总体的境遇,会那么差,再善良的人也只能茹毛饮血?而今天,不管是否行善的人,都会有一碗白米饭吃,大半还可以听广播、看电视、坐汽车。当然,我们这种浅显的举例,未必可以使南老及广大读者信服。现代人都知道简单的二值逻辑的因果律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现代人中稍微有一点学识的人都懂得,凡举因果必是多维的、多元的、多因的,佛学则是从总体出发,整体说因果。

十方三世网中网,哪一路英雄能自己逃出了“宇宙─生命”系统这个无边无际的因缘运动网络?佛学中的“帝网珠”正是对这种相况的生动比喻。

个人的作用不是一点用没有,这要看你的心量如何了。但即便是心量如释迦,释迦自己也承认,他不过是阿弥陀佛的幻化身。他的心量再大,也是“宇宙─生命”系统给予他的,是“宇宙—生命”系统本有的“明明德”的显化,他还是什么也没有,连自己也没有。

到底有没有主宰,有没有权威?确确实实是有的,那就是“宇宙─生命”系统本身,既不在“自己”之外,也不在“自己”之内,在哪?哪都在。

是人,就会有烦恼,完全断了烦恼就不是人。佛学说断烦恼,绝对不是指当世修行的事,必须是灭度自身之后,回归本体之后,才可以说断烦恼。这又是极复杂的问题,还是留在下面说。

“宇宙─生命”系统整体是永恒的无常运动。从究竟位上说,“宇宙─生命”系统本身就是权威, 就是主宰。 如果再说到具体的阶段上,落实到具体的生命体上,“主宰”与“权威”也是有的。上文我们曾借马克思主义的说法说明了无常因缘运动的特征,这种运动大到整体、小到每个人心——“窗子”内,每一个历史阶段,每一个民族文化,都是一种平行四边形的合力结构运动。人能意识到的只能是“标量”,而“矢量”呢?在!但不可说,不可说,凡可说皆是“标量”。“宇宙─生命”系统是“帝网珠”似的关系,层层无尽,网网互联,谁也不知“矢量”在哪,永远是“剪不断理还乱”。但是不管如何乱,“标量”总是被矢量主宰着,虽然是相对而言,矢量还是标量的权威。

在这里顺便说一句,释迦的博大精深,佛家“无为法”的厉害,就在于释迦是最终发现了“宇宙─生命”系统“矢量”之所在的人。这个“矢量”与人类的恶行、贪嗔痴是一回事,又有区别。会得么?南怀瑾先生。请对照《妙法莲花经》、《佛说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佛说大乘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金刚经》讲的也是同样的道理,可惜人们充耳无闻,非要说《金刚经》的金刚眼是“善护念”。这就与释迦牟尼的本意失之交臂了。

还是要说,“权威”、“主宰”不能说有与无,永远是“知”与“不知”的统一,当人们真正懂了上述诸经,就明白了我们的说法。其实,就一部《金刚经》已经是说得很明白了,可惜是烦恼障眼,相逢不相识。

心在何处住?

我们是步步紧随南老之后来解《金刚经》的。本来“心”这个东西住与不住?在哪里住?能不能住?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但在南老的《金刚经说什么?》中“此心如何住?”一节中问题似乎是十分简单的。我们也同意“住心”也可以是十分简单的事,不过我们说的简单,和南老所说的简单是完全不一样的。

首先,我们一步步随南老走。南老说:“心里乱七八糟的,烦恼妄想怎么能降伏下去?古今中外,凡是讲修养、学圣人、学佛,碰到的都是这个问题。”

南老所说的“心”是极难住的或者说根本不能住。“许多的烦恼妄想,如何降伏下去?这是个大问题。”照南老这个意思是这个“意识心”还是可以住的。这里就有一个什么叫“住”的问题,意识心停止不动吗?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有“人”这个生命体存在,这就是办不到的事,“末那”识的特点就是常转不歇呀。正如南老了解的, 即便是修四禅八定之类入了大定的人, 也不是“住”,最多不过是一种“劣定”。从佛学的基本观点说,这种“定”是不真实的。释迦绝对不要求人们去学这种“住”,这种“定”。因为他说过,诸行无常,这个“行”就是“宇宙─生命”系统的因缘运动,它是永不会停歇的, 永无固定形态的。人的“意识心”,只是这“行”的反映、映射、显示。举一个例子,现代社会生活中,各国都有巨大的电网,一般一国一个电网,有的多国一个电网。电站有各色的仪表显示器,这些仪表显示器能有一刻的“住”吗?一刻“定”吗?除非与它相关的电网整个毁灭了或是停止输送电力了。“意识心”的功能就是显示“宇宙─生命”系统的无常因缘运动的,它不可能“住”,也不可能“定”。人们现在所谓的“住”、“定”,只不过是注意力集中于一处,如念佛号,如念咒子,或作导引,其实质是注意力集中、再集中,但是, 再集中, 不管集中到什么水平,毕竟还有一个‘我’与集中的那个“注意点”。我与“注意点”完全一体,即人们所说的“能所两忘”,通过练功是不可能达到的。南老在下一段还特别提出了“持名念佛”这个法门, 依南老的意思是要念到“忘了自己,忘了身体,忘记了一切的境况,勉强算是有一点点一心不乱的样子。做到了专一,一心不乱的时候是止,念头停止了,由止就可以得定了”。(南书38页)

南老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住”就是尽一切力量止住“念头”, 即是止住“意识心”。

不管净土法门的祖师们是如何说的,南老关于“持名念佛”的观点完全可以有自己的创见,不必尽如祖师。我们也不能因为南老和历代祖师说的不一样,贸然断定南老是错的。时下净空法师宏扬的夏莲居的念佛法门,和南老说的不一样,他们不求定,不求止,黄念祖说这是“无为法”,黄念祖先生是大大错解了“无为法”。只要人们还有法可用,这个法就不是无为法,而是如梦如幻的“有为法”,就是虚妄。对夏莲居的法门我们不去提他,只说南老的“止住持名念佛”与释迦老子的原意也相去甚远。《楞严经》中借文殊(智慧)之口明确评价了大势至菩萨的“持名念佛”,说“念念元生灭。何以得圆通。”这就是说,修行走到第二十四步,到了持名念佛之时, 还不是究竟, 还得不了圆通,不要说前二十三步了。(详见《楞严经》关于二十五菩萨的修行)

南老的水平当然是极高的,他老人家基本上是否定了那种机械的“止”,机械的“住”,机械的“定”。他引用苏东坡的名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这确实是很具禅味的名句,但苏东坡太少了一点历史辩证法,太少一点系统论的常识。因缘不会因你知万事万物“了无痕”便就无痕了,该有什么因果还是什么因果。释迦老子在《金刚经》中的原句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苏东坡的“了无痕”只是破解了“应无所住”四字,“生其心”三字,没有着落处。用南老自己的话说,“烦恼的自性本来是空的,所有的喜怒哀乐,忧悲苦恼,当我们在这个位置上坐下来的时候,一切都没有了,永远拉不回来了。”

且住!南老先生,只要我活一日,烦恼还是要来一日,烦恼是客观存在的,并不因我知他是“了无痕”而少一分。“一切都没有了”是不可能的。南老,应该说,虽然你坐下来了,然而一切还都是可能的。真是“一切都没有了”,那不是《金刚经》断然否定的“断灭空”吗?

我在前面说过南老先生是掉到一个怪圈里了,他老人家一方面说《金刚经》的金刚眼、正眼法藏是“善护念”,一方面又说只要了知万念皆是“了无痕”便万事大吉了, 心也就降伏了, 不需降而降伏了。既然是“了无痕”,又有什么“善护念”?善护一个“空”念吗?善护一个“了无痕”吗?既然是“空”、“了无痕”,还护什么?谁又护念谁?

这不是南老一个人入了怪圈,六祖以后的许多禅宗大佬皆坠入了这个怪圈。憨山、莲池、藕益诸高僧,大概已经体会到了这个怪圈,极力想跳出,这才皈依了净土法门的。本文不想去评价这些大祖师,因为许多佛家弟子太崇拜他们了,评价他们会大伤净土行者的感情,但是,也正如南老所说,《楞严经》所言,“持名念佛”,也不是什么究竟法。

人们,还是少一点个人崇拜,多一分思考的好!

南老,我以为,即便知道万念皆是“了无痕”,还是要再进一步读《金刚经》,《金刚经》到这里还没有进入正题呢!

不管你知道不知道“了无痕”,该来的还是要来的。苏东坡这两句诗不知是何年月的手笔,大半不是临终的手笔,也就是说当这位前世开了大悟的大禅师,知道了一切“了无痕”,他后半生还是让王安石整得够呛,整得半死不活,烦恼难断,一切有痕。因缘永不断灭,因果终是因果。

我不想对南老的观念冠以“潇洒空”、“豁达空”之类的大帽子,我们只知以意念对意念,以为“空”了,却是空不了的。现实还是现实。

恕我直言,南老比之铃木大拙之流是高明多了,但还是没有通达究竟。

“究竟”也并不神秘,只要读到《金刚经》的第三品便会全明白了。南老把问题搞玄了,即便是从语文的角度看,第二品也只是第三品的前奏、铺垫,并没有南老解释的那么玄。什么须菩提不解佛意,不知“句下”便是降心,等等,只是禅宗末流的游戏。到第三品,问题才是明朗的。任何一个粗通中国语文的人都可以看出,第一品交待时空,第二品提出问题,第三品是回答,以后各品是对第三品“大乘正宗分”的阐解,也就是说,第三品“大乘正宗分”是《金刚经》的金刚眼、正眼法藏。

同类推荐
  •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人生之所以滋生烦恼、苦痛,只因人之本心远去,心为俗世尘埃所染,身为名利之欲所苦,拿得起却放不下,让自己成为一只“负重的骆驼”,艰难前行,不知何时会被“最后一根稻草”压下。听从佛陀的劝诫,清扫心灵的尘埃,也就远离了烦恼苦痛的人生,修得了欢喜圆满的人生。
  • 圣经故事4

    圣经故事4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林林总总,一应俱全;道家则是药店,灵丹妙药,用以救人济世。儒家店必须光顾,圣人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佛家店则随时可以逛逛,日常用品,有钱则购,无钱则望,其中应有尽有,为人生不可或缺之物。道家店则是无事不必登,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对于儒释道三家曾作过这样的比喻:儒家好比粮食店,有病必须看,否则病入膏肓,悔之晚矣。可以这样说,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组成了汉学的基本哲学思想,就连西方学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三者的地位——西方学者曾评出的“东方三大圣人”,为人们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国的道、儒、释……
  •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四分册,讲述耶稣门徒的故事并介绍使徒的书信作品,对应《圣经·新约》的后23卷。使徒保罗原本是迫害基督徒的急先锋,但在去往大马士革的路上得到神启,归信了基督,从此冒着巨大风险坚定不移地展开三次传教,曾被投放监狱,依然坚持信仰直到最后被杀害。本册同时也讲述了基督教早期领袖彼得、基督耶稣厚爱的门徒约翰等其他使徒传播基督之道的故事。由于早期基督教是被罗马帝国禁止的,这些使徒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然而他们都展现出了强烈的大无畏精神,对后人有相当大的榜样作用。
  •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是为佛教、特别是禅宗极为重要的经典《坛经》进行注释解说的著作,也是《坛经》“笺注”著作中的集大成者,全书搜集资料丰富,注释严谨,以“字字考其来历,句句求其证据”的标准,详细解释阐述《坛经》本义,使《坛经》奥义清晰可读。
热门推荐
  • 糖尿病自我康复全书

    糖尿病自我康复全书

    糖尿病真的很难被发现吗?糖尿病的危害到底有多严重?糖尿病可以自查吗?糖尿病患者应该怎样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调养?基于大多数人对糖尿病的陌生,本书将用最通俗的语言和直观有趣的插画,试图把糖尿病彻底说清楚。在书中,我们将向读者传达普通大众必须了解的糖尿病常识,以及一大套简单易行的控制、改善糖尿病的方法,让你真正轻松达到“无病先防,既病防变,小病自疗”的目的。
  • 明鉴时事的故事

    明鉴时事的故事

    本套丛书图文并茂,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代表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是中小学生培养阅读与写作能力的配套系列读物,非常适合广大中小学生学习和收藏,也是各级图书馆收藏的最佳版本。
  • 爷爷进城

    爷爷进城

    无为,原名赵亮。甘肃平凉人,定居广西北海。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周家情事》。广西作家协会会员!
  • 异能田园生活

    异能田园生活

    开新书《九零炮灰彪悍逆袭》啦,拜托宝贝们过去投个票支持一下啦! 意外穿成农女一枚,家穷势弱被人欺!还好老天给力,给了空间和异能,带着家人开心去种田!欺负我的人,自然要给欺负回来啦!至于夫君嘛,这可马虎不得,得好好挑挑哦!
  • 独宠冲喜霸妃

    独宠冲喜霸妃

    一睁眼,魂穿。再睁眼,毒药!没喝!苦逼的穿越啊!她居然穿到一个冲喜小媳妇身上,不但要为快翘辫子的相公挡灾挡厄,还要三不五时的用血给他解毒。左有看她不顺眼的婆婆!右有时时盼她挂掉,一日三餐外加宵夜下毒的一窝老姨娘们!前有想毁她名节的表妹!后有不成器的公公和纨绔小叔子!更有公主大BOSS,看中她的的渣相公,对她这个绊脚石欲除之而后快。相公要当陈世美,候府要和皇帝成亲家,欺她小孤女,偷毁婚书,降妻为妾!掀桌暴走:老娘又不是软柿子,谁都可以来捏两下!有本事统统放马过来!打地鼠谁不会?出来一个锤死一个!★★★★★1公主得意地看着某女,娇笑:“元郎,她这般上不得台面,又低贱,不如远远打发了!”某男迟疑地望着某女,眼神留恋。公主目光一闪,语气尖利:“怎么?舍不得吗?这贱人有什么好?”某女眸色一寒,猛地端起桌上的鲍鱼海参汤扣在公主头上。诸人瞬间石化。“啊!”公主顶着一头的鲍鱼海参,疯狂尖叫:“本宫要杀了你!”某女浅笑敲碗,锋利的瓷片抵着公主脏污扭曲的脸:“你最贱!一个太监样的男人都抢,实话告诉你,他,姑娘我还看不上!配你个傻B正好!”她笑看脸色铁青,羞怒交加的某男:“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二货,祝你世世代代是太监!”谈笑间,将候府深宅搅了个天翻地覆,拍拍屁股,潇洒离开,誓要活出自己的锦色年华!2表妹故技重施,狠狠一撞某女,“哗啦”一声,某女在岸上,表妹尖叫落水。表妹恶狠狠的倒打一耙:“贱人!你竟敢推我下水?快拉我上来。”某女左右张望,撅断一根绿竹,往水中一伸:“你说什么?我耳朵不太好。”“贱人…啊啊…咕嘟咕嘟…”表妹被绿竹按入水中。放开竹子,表妹拼命浮了上来:“你个贱…”某女微一用力,表妹又咕嘟咕嘟的沉下去了。如此反复!表妹被灌了满肚子水,气若游丝:“别,是我…自己掉下来…”某女气定神闲:“这年头好人难做,先上来写血书,无凭无据的我怕人冤枉我。”
  • 娘子腹黑夫之过

    娘子腹黑夫之过

    醒来,已经是一对儿女的娘。除了一位花名在外,外带断袖之嫌的相公上有刁蛮刻薄的祖母跟婆婆,下有一群貌美如花的小妾跟表妹。这样日子她``````推荐自己的完结文:【妾室谋略】【不良贤妻】免费结文:【相公久等了】强烈推荐四爷玄幻:【天才—落枫】洛同志高干:【军阀妻】三爷古言:【狐狸大小姐】邪魅书生:【我的老婆是总统】猥琐的孩纸们:《重生-狂放女军医》四世同堂《术师风云劫》老五《腹黑三小姐》三儿《狂逆御世》雄锅《正室夫人》言莫愁《极品俏宝贝》舍不得的温柔《逍遥大夫人》人肉《丑女戏邪君》烟然心醉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花名在外:娘子腹黑夫之过》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漠乌河传奇

    漠乌河传奇

    嬉笑怒骂,光明传永恒……,随百世之情缘。权欲纷争,分而不合,凭一时之意气;爱恨纠葛。灼灼异彩,谁留芳名?宇宙何浩瀚,是为:赤霞、橙雪、黄风、绿雨、青云、蓝雾、紫烟。得七石而凝其魂,采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备尧舜之大德者,始昭昭然天下……上至帝王将相之尊,下至引车卖浆之流,无不粉墨登场。欲罢不能;刀光剑影,乌河大地,天降七石
  • 身份心理学

    身份心理学

    以心理学、营销学的观点解析身份和影响力的内在逻辑。吸引高层次人群的人际关系法则。越是好的越多人抢,越多人抢就越是好的,你明白这种不成逻辑的逻辑背后的心理秘密吗?场面大了,会吓跑人群中的绝大部分;场面小了,有实力的人又看不上。你明白这个“面子”问题背后的心理秘密吗?形象代表人的本质,影响力就是一种生产力,你了解这种名与实之间互相转化背后的心理秘密吗?外表漂亮者比不漂亮者更为成功,你知道这种视觉效应背后的心理秘密吗?
  • 盲妃十六岁

    盲妃十六岁

    她是丞相府人人可欺的瞎子三小姐。她的生命里只剩下那只陪伴了她三年的狗。她不知道他的颜色,但却问过下人,他们告诉自己,这是一条黑色的狗。她不知道黑色到底是什么颜色,却依然相信。所以给它取名:小黑。还记得,娘临终前抓着她的手,对她说,“唯一,不要难过,上天关上了一扇门,必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她那时才六岁,她不懂,却依旧点头。十六岁这年,她明白了。娘说的这扇窗,就是龙殇彦。她不懂,丞相府里的大姐和二姐都被夸的美若天仙,可他却依然要娶她,他就像天上的云,而她,就是地上的泥。她不懂,为什么每次他都霸道的抓着她的手,任凭她怎么挣扎,都不放开。她不懂,不懂的太多太多…她像个受伤的小兽,习惯了孤独,习惯了黑暗,喜欢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子里,抗拒着任何人的靠近,包括他。可他却硬闯入她的心中,不肯离开。他会抓着她的小手,放到他的脸上,告诉她:“唯一,记住我的样貌,一点点的记住。”他会在她跌倒之际,紧紧的抱住她,告诉她:“唯一,不要怕,我永远在你身边…”他还在伏在她耳边,轻轻的说道:“唯一,今生,我就是你的眼。”后来的后来,他再次告诉自己,陪伴了她那么长时间的黑狗,其实是白色的。这次,她相信,因为她明白了,这个世界,只有他,永远不会欺骗她。你是我的眼,带我领略四季的变幻。你是我的眼,带我穿越拥挤的人潮。你是我的眼,带我阅读浩瀚的书海。因为你是我的眼,让我看见,这世界就在眼前…★【片段一】“不要…不要过来…”她像只受惊的小鹿,听着耳边渐渐朝着自己走来的脚步声,吓的抱着自己的身子,惊恐的瞪着前方,晶莹剔透的眼睛里却没有任何焦距。“唯一,不要怕,我不会伤害你。”他一身大红喜袍,清隽的面庞满是怜惜。“不要…不要过来…求你了…”她感觉到了他的呼吸,离自己好近,吓的啜泣,身子不停的颤抖。“好,我出去,别哭了,我出去…”人人敬仰的谪仙三王爷,大婚之夜睡书房,人人传言,新王妃不受宠。却不知,其实是他们的三王爷被赶了出来,不受宠的…是他。【片段二】他将她手中脏兮兮的‘黑’狗提了起来,唯一立刻像乍了毛的猫,抓着他的手臂,“还给我!把我的小黑还给我”。“你亲我一下,我就还给你。”他故意将脸凑到了她的嘴边,坏坏一笑。“你…你…你…”唯一的脸控制不住的红了起来。“唯一,就亲一下脸,我就还给你,好不好嘛?”他竟然会撒娇,而且是对她撒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