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3800000014

第14章 善现启请分(3)

这就是“本愿”的威力,如果你说是如来的威力也行,你说是释迦的威力也行,反正都是假名,问题是不要迷信,把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当成是外在于世间的佛、神、上帝、主。

也可以说四十八愿成形之日,一切众生都是善男子、善女人。

依四十八大愿的第十八愿说,一切听见过“南无阿弥陀佛”的生命都是善男子、善女人。千万不要被现在世间人的外相,即美丑、善恶之类迷了眼睛。如果局限于某一个生命,这是极难理解的。如果把一切生命当成一个生生不息的生命流程,这个过程的趋向明显是向“极乐世界”前进的,历史的长河本身在证明着生命的整体都是善男子、善女人。历史的辩证法是整体的看历史、历史的看整体。这是我们与南老观点的根本分歧之处。

以世人的眼光,意识对此确实难以理解,如果懂一点辩证法,把“宇宙—生命”系统当成一个无起点又无终点的,普遍联系的,环环相扣的因缘运动的整体,这一切也就好理解了。只要一个“点”——某生命的“知”——能显示出来的东西,必是整体因缘成熟了的表现。孤立的个体本来是“空”,无有自性,什么也显示不出来,也无所谓显示也无所谓不显示。一旦有显示,那就是整体的,在整体中的个体都必与此有联系。正是由于此,在四十八大愿显示出来之后,一切生命都可以说是善男子、善女人,早晚要了知“宇宙—生命”系统的这个最后的本有的奥秘:不仅自己要“大自在”, 也希望一切众生“大自在”。 这也就是儒家说的天地之“仁”的具体体现。反过来说,只有一切众生都“大自在”了,“我”才有真正的“ 大自在 "。 一个生命不自在,我也不自在。 所以佛经中的一切愿力都是指向“一切众生”的。《金刚经》的灭度“一切众生”的大愿正是这样来的。大乘佛学正是在这一点上区别于东西方一切学说。这便是所谓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整个“宇宙—生命”系统缘缘相扣,无尽无休,非此谈不到“改造”、“进步”。

南老的《金刚经说什么?》比我们这本书要好懂得多,原因就在于我们要揭示《金刚经》的辩证本质,论述起来是要借助读者自身对辩证法的悟性。对于国内的读者,尤其是了解一些辩证法的初步知识的读者来说,对高科技、高等数学有一定基础的读者来说,理解起来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权威不说“有”与“无”

按照《金刚经》的原文,照我们的理解,“权威”“主宰”这些概念不该在第二品讨论,应是第三品“大乘正宗分”的核心问题。南先生在这里提出这个话头,我很明白,南先生认为“善护念”三字是《金刚经》的“金刚眼”、“正眼法藏”,所以就必然引出一个谁是权威、谁是主宰的问题。

依一般佛教徒的观点,“佛”类似于神,是主宰一切的权威。这个观点当然是错的。以南先生的看法,佛学只是人们自己明白道理,然后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自己修炼成佛,自己是主宰,是权威。这个观点实在够时髦的。中国文人喜欢禅,大半是由于这个原因。

南先生是反对封建宗教迷信的,这不能说是不正确的。但是,佛学是不是就只是道德教育呢?南老说:“佛不大管你这个闲事,佛会告诉你保护自己的方法,这一点与中国文化精神是一样的,自求多福,自助而后天助,自助而后人助,自助而后佛助……”

这番话如果是作为社会教育,当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我们不是在讨论教育、道德之类的学问。我们是在讨论《金刚经》,《金刚经》说的是究竟法,是“宇宙─生命”系统的根本规律,也可以说是东方文化的基本思想。用现代理论家的术语说,是在探讨宇宙观、生命观问题。

如果简单反驳南老的观点,那是很容易的。依佛家的基本观点,南老的看法明显是“落边”了。如果引《金刚经》原文,也完全可看出南老的提法不符合《金刚经》的原意。

“权威”“主宰”不能说没有,不能说无。因为《金刚经》明确说:“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而灭度之……”“我皆令”三字不是明明白白说“佛”是“主宰”,是“权威”吗?

但是,《金刚经》原文又说:“如是灭度无量无边无数众生。实无众生而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同时,释迦牟尼佛在《金刚经》中,一再声称他无法可说,若认为他有法可说,便是谤佛。释迦还明确说,诸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既然是无“我、人、众生、寿者相”,既然是“无为法”,你说没有“权威”,没有“主宰”也是对的,但无为法也是法,就又会有权威、主宰了。

但是,我们说的没有权威、没有主宰,和南先生所说的无主宰、无权威是不一样的。南老是说,人要“自求多福”。南老举西藏强盗的例子说:“自心不净,佛是不会感应的。”这个观点是和佛学的基本观点相背离的。

“我”本“无我”,因缘假合为“我”。人们总以为自己是自己的主宰,这是一种幼稚、天真。用佛学的话说是“相续心”作怪,产生了一种幻觉,才认为有“我”在。事实上,这个以眼耳鼻舌身意为存在方式的“我”,只不过是“宇宙─生命”系统无常运动的显示器,一个窗口、一面镜子。心头万念,善、恶、美、丑……之类的文化概念,它本身总是运动、运动……不是心念在运动,而是“宇宙—生命”系统在运动,因缘合了,“显示器”——“窗口”、“心念”上就会显出各色“相”。这些“相”都是因缘相对稳定时的幻相。因缘散了,这些幻相也就灭了,所以万事万物皆是缘起性空的。

我以为像南老这样的大学者,自然不会不同意我们这样的观点,因为这不是我的看法,而是释迦牟尼的最最基本的观点,我们只是用了现代人可以理解的语言表述出来。

南老也许会说,我们这种说法是“拨无因果”,是邪论,是邪法。但是我会回答,民间流传的“三世因果经”之类,如果真是释迦的手笔只能是关于因果的初级教材,不会是因果的真正相况。因果,永远是整体的,整体的因造整体的果,这个整体就是法身。个人求福修行只是一种妄想。如果个人求福修行真的可以“善因结善果”,为什么五六千年前人类总体的境遇,会那么差,再善良的人也只能茹毛饮血?而今天,不管是否行善的人,都会有一碗白米饭吃,大半还可以听广播、看电视、坐汽车。当然,我们这种浅显的举例,未必可以使南老及广大读者信服。现代人都知道简单的二值逻辑的因果律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现代人中稍微有一点学识的人都懂得,凡举因果必是多维的、多元的、多因的,佛学则是从总体出发,整体说因果。

十方三世网中网,哪一路英雄能自己逃出了“宇宙─生命”系统这个无边无际的因缘运动网络?佛学中的“帝网珠”正是对这种相况的生动比喻。

个人的作用不是一点用没有,这要看你的心量如何了。但即便是心量如释迦,释迦自己也承认,他不过是阿弥陀佛的幻化身。他的心量再大,也是“宇宙─生命”系统给予他的,是“宇宙—生命”系统本有的“明明德”的显化,他还是什么也没有,连自己也没有。

到底有没有主宰,有没有权威?确确实实是有的,那就是“宇宙─生命”系统本身,既不在“自己”之外,也不在“自己”之内,在哪?哪都在。

是人,就会有烦恼,完全断了烦恼就不是人。佛学说断烦恼,绝对不是指当世修行的事,必须是灭度自身之后,回归本体之后,才可以说断烦恼。这又是极复杂的问题,还是留在下面说。

“宇宙─生命”系统整体是永恒的无常运动。从究竟位上说,“宇宙─生命”系统本身就是权威, 就是主宰。 如果再说到具体的阶段上,落实到具体的生命体上,“主宰”与“权威”也是有的。上文我们曾借马克思主义的说法说明了无常因缘运动的特征,这种运动大到整体、小到每个人心——“窗子”内,每一个历史阶段,每一个民族文化,都是一种平行四边形的合力结构运动。人能意识到的只能是“标量”,而“矢量”呢?在!但不可说,不可说,凡可说皆是“标量”。“宇宙─生命”系统是“帝网珠”似的关系,层层无尽,网网互联,谁也不知“矢量”在哪,永远是“剪不断理还乱”。但是不管如何乱,“标量”总是被矢量主宰着,虽然是相对而言,矢量还是标量的权威。

在这里顺便说一句,释迦的博大精深,佛家“无为法”的厉害,就在于释迦是最终发现了“宇宙─生命”系统“矢量”之所在的人。这个“矢量”与人类的恶行、贪嗔痴是一回事,又有区别。会得么?南怀瑾先生。请对照《妙法莲花经》、《佛说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佛说大乘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金刚经》讲的也是同样的道理,可惜人们充耳无闻,非要说《金刚经》的金刚眼是“善护念”。这就与释迦牟尼的本意失之交臂了。

还是要说,“权威”、“主宰”不能说有与无,永远是“知”与“不知”的统一,当人们真正懂了上述诸经,就明白了我们的说法。其实,就一部《金刚经》已经是说得很明白了,可惜是烦恼障眼,相逢不相识。

心在何处住?

我们是步步紧随南老之后来解《金刚经》的。本来“心”这个东西住与不住?在哪里住?能不能住?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但在南老的《金刚经说什么?》中“此心如何住?”一节中问题似乎是十分简单的。我们也同意“住心”也可以是十分简单的事,不过我们说的简单,和南老所说的简单是完全不一样的。

首先,我们一步步随南老走。南老说:“心里乱七八糟的,烦恼妄想怎么能降伏下去?古今中外,凡是讲修养、学圣人、学佛,碰到的都是这个问题。”

南老所说的“心”是极难住的或者说根本不能住。“许多的烦恼妄想,如何降伏下去?这是个大问题。”照南老这个意思是这个“意识心”还是可以住的。这里就有一个什么叫“住”的问题,意识心停止不动吗?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有“人”这个生命体存在,这就是办不到的事,“末那”识的特点就是常转不歇呀。正如南老了解的, 即便是修四禅八定之类入了大定的人, 也不是“住”,最多不过是一种“劣定”。从佛学的基本观点说,这种“定”是不真实的。释迦绝对不要求人们去学这种“住”,这种“定”。因为他说过,诸行无常,这个“行”就是“宇宙─生命”系统的因缘运动,它是永不会停歇的, 永无固定形态的。人的“意识心”,只是这“行”的反映、映射、显示。举一个例子,现代社会生活中,各国都有巨大的电网,一般一国一个电网,有的多国一个电网。电站有各色的仪表显示器,这些仪表显示器能有一刻的“住”吗?一刻“定”吗?除非与它相关的电网整个毁灭了或是停止输送电力了。“意识心”的功能就是显示“宇宙─生命”系统的无常因缘运动的,它不可能“住”,也不可能“定”。人们现在所谓的“住”、“定”,只不过是注意力集中于一处,如念佛号,如念咒子,或作导引,其实质是注意力集中、再集中,但是, 再集中, 不管集中到什么水平,毕竟还有一个‘我’与集中的那个“注意点”。我与“注意点”完全一体,即人们所说的“能所两忘”,通过练功是不可能达到的。南老在下一段还特别提出了“持名念佛”这个法门, 依南老的意思是要念到“忘了自己,忘了身体,忘记了一切的境况,勉强算是有一点点一心不乱的样子。做到了专一,一心不乱的时候是止,念头停止了,由止就可以得定了”。(南书38页)

南老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住”就是尽一切力量止住“念头”, 即是止住“意识心”。

不管净土法门的祖师们是如何说的,南老关于“持名念佛”的观点完全可以有自己的创见,不必尽如祖师。我们也不能因为南老和历代祖师说的不一样,贸然断定南老是错的。时下净空法师宏扬的夏莲居的念佛法门,和南老说的不一样,他们不求定,不求止,黄念祖说这是“无为法”,黄念祖先生是大大错解了“无为法”。只要人们还有法可用,这个法就不是无为法,而是如梦如幻的“有为法”,就是虚妄。对夏莲居的法门我们不去提他,只说南老的“止住持名念佛”与释迦老子的原意也相去甚远。《楞严经》中借文殊(智慧)之口明确评价了大势至菩萨的“持名念佛”,说“念念元生灭。何以得圆通。”这就是说,修行走到第二十四步,到了持名念佛之时, 还不是究竟, 还得不了圆通,不要说前二十三步了。(详见《楞严经》关于二十五菩萨的修行)

南老的水平当然是极高的,他老人家基本上是否定了那种机械的“止”,机械的“住”,机械的“定”。他引用苏东坡的名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这确实是很具禅味的名句,但苏东坡太少了一点历史辩证法,太少一点系统论的常识。因缘不会因你知万事万物“了无痕”便就无痕了,该有什么因果还是什么因果。释迦老子在《金刚经》中的原句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苏东坡的“了无痕”只是破解了“应无所住”四字,“生其心”三字,没有着落处。用南老自己的话说,“烦恼的自性本来是空的,所有的喜怒哀乐,忧悲苦恼,当我们在这个位置上坐下来的时候,一切都没有了,永远拉不回来了。”

且住!南老先生,只要我活一日,烦恼还是要来一日,烦恼是客观存在的,并不因我知他是“了无痕”而少一分。“一切都没有了”是不可能的。南老,应该说,虽然你坐下来了,然而一切还都是可能的。真是“一切都没有了”,那不是《金刚经》断然否定的“断灭空”吗?

我在前面说过南老先生是掉到一个怪圈里了,他老人家一方面说《金刚经》的金刚眼、正眼法藏是“善护念”,一方面又说只要了知万念皆是“了无痕”便万事大吉了, 心也就降伏了, 不需降而降伏了。既然是“了无痕”,又有什么“善护念”?善护一个“空”念吗?善护一个“了无痕”吗?既然是“空”、“了无痕”,还护什么?谁又护念谁?

这不是南老一个人入了怪圈,六祖以后的许多禅宗大佬皆坠入了这个怪圈。憨山、莲池、藕益诸高僧,大概已经体会到了这个怪圈,极力想跳出,这才皈依了净土法门的。本文不想去评价这些大祖师,因为许多佛家弟子太崇拜他们了,评价他们会大伤净土行者的感情,但是,也正如南老所说,《楞严经》所言,“持名念佛”,也不是什么究竟法。

人们,还是少一点个人崇拜,多一分思考的好!

南老,我以为,即便知道万念皆是“了无痕”,还是要再进一步读《金刚经》,《金刚经》到这里还没有进入正题呢!

不管你知道不知道“了无痕”,该来的还是要来的。苏东坡这两句诗不知是何年月的手笔,大半不是临终的手笔,也就是说当这位前世开了大悟的大禅师,知道了一切“了无痕”,他后半生还是让王安石整得够呛,整得半死不活,烦恼难断,一切有痕。因缘永不断灭,因果终是因果。

我不想对南老的观念冠以“潇洒空”、“豁达空”之类的大帽子,我们只知以意念对意念,以为“空”了,却是空不了的。现实还是现实。

恕我直言,南老比之铃木大拙之流是高明多了,但还是没有通达究竟。

“究竟”也并不神秘,只要读到《金刚经》的第三品便会全明白了。南老把问题搞玄了,即便是从语文的角度看,第二品也只是第三品的前奏、铺垫,并没有南老解释的那么玄。什么须菩提不解佛意,不知“句下”便是降心,等等,只是禅宗末流的游戏。到第三品,问题才是明朗的。任何一个粗通中国语文的人都可以看出,第一品交待时空,第二品提出问题,第三品是回答,以后各品是对第三品“大乘正宗分”的阐解,也就是说,第三品“大乘正宗分”是《金刚经》的金刚眼、正眼法藏。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1

    圣经故事1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每一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生活,茫茫的未来无可预知,压力不断增大,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却日复一日地减小。失落、孤独、痛苦、困惑都在日复一日地加深,多少人整日里抱怨重重,又有多少人消极厌世,原本纯净的心灵被蒙上一层又一层厚厚的灰尘。在这里,让禅用清透明晰的故事告诉人们处世的智慧,帮助人们祛除心灵上的尘垢,放下心灵的枷锁,回归宁静的自在世界。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是生活在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犹太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共同的正式经典。它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点,并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进程。《圣经》不仅仅只是一本宗教读物,其中融合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它与希腊文明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欧美文化。
  • 持一句佛号 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

    持一句佛号 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

    女作家谭天,在沉寂几年后,集自己数年的修学和写《宽霖法师传》《能海上师传》的经验,发力在《持一句佛号?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中,用独特的视角,通过对四川乐至报国寺主持、四川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93岁高僧昌臻老法师一生修行的展示,告诉我们:切勿外求,回照自心,去掉执着,学会放下,完善人格,烦恼自解,为我们呈现了一条回归心灵家园的路。同时明示我们,在浮躁的当今,回归心灵家园的重要!在不安的2012年,为我们带来一抹清凉。
  •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点亮自己的心灯,擦亮迷失的双眼,寻找到内心的安宁,浸润一颗善心而获取生活的幸福。本书从卷帙浩繁的佛经中,精选出多个富含哲理与智慧,充满幽默与诙谐的故事加以独到梳理,并结合现实生活给予精练评析,以阐释佛的博大与精深。
热门推荐
  • 口袋里的天空

    口袋里的天空

    命运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无形的线牵引着各种各样的人,然后相遇,我遇见你,你遇见他,他遇见另一个人,是早已被安排好的事情。但是,我们永远也无法知道会是什么样的安排,你会遇见谁,你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你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破解财富密码-实现财务自由的自助读本

    破解财富密码-实现财务自由的自助读本

    本书为你讲解与财务相关的理论知识,以使你更接近财富;帮助你树立起全新的财富观,以使你改善自己现在的财务状况,一步步走向财富……本书从财富理念、理财规划、具体操作、投资选择等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的论述,是一本能够帮助你实现财务自由、从此不再为金钱所窘的工具书。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毒夫难驯

    毒夫难驯

    望月皇后,育有一女,人前男装,名唤瑾玉。桃花美目,身在何处,皆有贵女,争她做夫。【黑东珠和头盖骨】瑾玉皇子在机缘巧合之下得一黑东珠,邻国公主听闻,扬言要得美男也要东珠。“公主如此喜欢,可敢与我打赌?”公主傲然道:“有何不敢?!”“公主好气魄!若你赢了,给你我的黑东珠,若我赢了,我要你——”在公主欣喜的含情目下,接着道,“的头盖骨。”“为何?!”“拿你的头盖骨当碗使!”【脑残篇】“脑残的意思就是你满脑子血雨腥风,思想残忍。”她道:“所以我说你脑残。”他点头,“原来如此,那么你也脑残,莫要否认。”“你说什么?!”“不止如此,你的父皇母后,三皇兄四皇兄八皇妹,思想都极为残暴,我可不可以认为,你全家都脑残?”“你才全家都脑残!”“不,我妹还是很善良的。”————————————————————云若梁王,府有一男,公子倾城,却是男宠。公主惧怕,皇子胆寒。貌比妖孽,心似蛇蝎。【美公子和俏寡妇】茶楼里,有绝色姿容的绛衣公子,对着一名年过而立的中年美妇示爱——“在下对小姐一见钟情,愿以十里红妆迎娶,不知小姐可否愿意?”茶楼一众看官皆瞠目结舌。“公子,你这是何苦?”美妇人掩面啜泣,“君生倾城色,我却将迟暮,何德何能......”公子弯眉一笑,“我不是以貌取人之人。”美妇继续啜泣:“能被公子看上当真是幸事,奈何天公不作美。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公子银牙一咬,“年龄不是问题。”美妇依然啜泣,:“公子美意,我心领了,但夫君虽离世已久,我却不想再嫁他人......”公子眼角一跳,“东方瑾玉,你再给我胡说八道试试看!什么叫我离世已久?还不把你脸上那层难看到死的人皮面具给我揭了!”【长发及腰篇】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和风正清,假山之后——“你何时才能不那么幼稚,我看你真是皮痒了欠收拾!”“本王之所以幼稚,乃是因为缺少管教,若能娶一王妃来收收我的骨,本王很乐意收敛。”男子的声音宛如温玉而又慢条斯理。“哦,可是找到合适的人选?”“两年前有个女子曾问我,待她长发及腰,我娶她为妻可好。”“然后呢?”“然后——”温和的嗓音在一瞬间倏地提高了分贝,“你他大爷的都长发及脚了!还不兑现诺言,要及腰才算是么?我替你一刀剪了可好!”黑夜之中,有利芒划过——“别,有话好说,别剪我头发!”*
  • 错嫁,先婚后爱

    错嫁,先婚后爱

    在云大校道旁的一家西餐厅,靠窗的一桌坐着两个年轻漂亮的女生。卫子凌端起咖啡悠然的品尝着,却不料对面的女生扑通的一下跪在地下,捂脸声泪俱下的哭求道:“卫小姐,求求你,我肚子里已经怀有君临的孩子,我不想孩子未出生就失去了爸爸,做一个见不得光的私生子,请你谅解一个做母亲的心情。”“你先起来吧。”卫子凌将咖啡放回在桌面上,脸色有些绷紧。妙倩微喜的坐回到自已的座位上,揉捏……
  • 蓝蝶飞舞

    蓝蝶飞舞

    在这个世界上,或许并没有人知道,其实我是个极端孤僻的人。我冷情冷性,无情无爱,甚至冷血!自从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我只有两个心愿——一,活着;二,一个人。是的,我只想一个人好好的安安静静的活在这个世上,无需朋友、亲人甚至男人!可命运为什么偏偏和我过不去呢?“蓝蝶!你这个该死的竟然背着我偷人!!”他双目充血,愤怒的像只吃人的狮子。“吵吵什么!我偷人怎么啦?你不一样也偷人!不仅如此,你还八抬大轿的把人家给娶进门来了!我蓝蝶只是有样学样而已!看不惯我这样,你就趁早休了我……”我无谓的撇撇嘴。“你做梦!这一辈子,你的男人只会是我!是我!!你生是我韦不凡的妻,死是我韦不凡的鬼!”他疯狂的摇晃着我的肩,美丽的脸庞因嫉恨而扭曲着……“小亲亲,你不乖哦!竟然敢骗我!你说,我该怎么惩罚你这个小骗子呢?”他的指腹勾划着我的脸颊,魅惑的凤眼闪着一股邪气。“我……我哪有……”“哦?那‘兰儿’二字作何解?”“啊?对啊,我姓蓝嘛!叫‘蓝儿’又有什么不对……”“小亲亲,耍着我玩很有意思是吗?你别急,我会告诉你欺骗我的代价的!”“儿啊,你不能……”“为什么不能!朕是皇帝,全天下的女人没有朕得不到的!”他面色阴鸷,半眯的鹰眼中闪烁着强烈的占有欲。“你明明知道她是你的……”“那又如何!朕不在乎!母后,她注定是朕一个人的!是朕的!!!”“造孽啊——老天爷,你这是在惩罚哀家吗……”“蝶儿,哥好舍不得……好舍不得……”“哥哥……”“蝶儿,如果、如果有来世,你嫁给哥哥,好吗……”“哥,你……”“你做梦!蝶儿是朕的!生生世世都是朕的!!”“宇少朔,你放开我……”“你快放开蝶儿!”“午时已到!行刑——”“哥——”…………亲们,蓝蝶的视频做好了,赶快来看看哦——http://m.pgsk.com/deux_m.pgsk.com
  • 就这样日益丰盈

    就这样日益丰盈

    这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的第一本随笔集,向读者全面展示了小说以外的阿来,展示经藏、汉、西三种文化熏染的阿来。另配有12页阿来的生活写真照片。
  •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每个人都有一颗年轻而伤感的心。在遇见自己的另一半前我们总会在生活的小道上漫步前行。有错过的时候。有疼过的时候。一路上总会有许许多多的陌生人在自己的生命中稍作停留,然后他们最终都慢慢的消失了。甚至此生不会再见。后来当我们再想起这些人的时候,仿佛在回忆另一个人的故事一般。本书讲述成长、爱情。既有青涩懵懂的初恋、缱绻缠绵的相守、恋恋不舍的执着,也有蓦然回首的惊诧,此去经年的追忆,道尽了相思情,离别苦。每一篇文字都充满暖意,却又带着一丝明媚的忧伤,将爱情路上的点点滴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