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十二月,73岁的太上皇李隆基回到了长安。他将传国宝玺正式授与李亨,带着“圣皇天帝”的封号回到了他即位之前居住的兴庆宫,在陈玄礼、高力士等人的陪伴下,过起了悠闲自在的日子。李亨对老态龙钟的父亲还算孝顺有礼,特地给他增派了一些宦官、旧宫人及梨园弟子,以减其寂寞。他们父子二人还不时相聚,共享天伦之乐。兴庆宫中有一座南临大道的长庆楼,李隆基为了消闲解闷,不时登楼观街景、看热闹。过往的百姓看到这位昔日的皇帝,往往都要舞蹈瞻拜一番,“呼万岁”,李隆基便“常于楼下置酒食赐之”,偶然也有朝廷或地方的官员去拜见。这些俱在情理之中的日常琐事并不引人注目,但李辅国看了,却有芒刺在背之感,坐卧不安。他担心李隆基有朝一日会复辟,于己不利,加上高力士等人视他如晚辈后生,“不为礼”,触犯了他的尊严,于是他开始“潜画奇谋以自固”。
李辅国的所谓“奇谋”,就是要除掉李隆基。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六月的某一天,李辅国在肃宗面前诬陷李隆基等人说:“上皇居兴庆宫,日与外人交通,陈玄礼、高力士谋不利于陛下。今六军将士尽灵武勋臣,皆反仄不安。臣晓谕不能解,不敢不以闻。”这一番话,不光是恶毒地挑拨离间李隆基父子的感情与关系,而且还明显夹带着对李亨的武力威胁。李亨一看李辅国要逼迫自己向父亲问罪,不由得心中难过,哭着为李隆基辩护说:“圣皇慈仁,岂容有此!”李辅国见此,知道很难让李亨直接对李隆基下手,不得不后退一步,建议李亨以兴庆宫不安全为由,将李隆基迁于大内禁中之地看护,他对肃宗说道:“陛下为天下主,当为社稷大计,消乱于未萌,岂得徇匹夫之孝!”李亨一则为李辅国的强硬态度所逼迫,二则也被他的挑拨说得心动,便以默不做声的方式向李辅国屈服。
李辅国最初曾想用“文”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以避免招来太多的责难。于是,他先假传圣旨,把兴庆宫中原有的300匹马一下子调走290匹,借此向李隆基发出信号,让他有个心理准备。然后,他又唆使一些将士到兴庆宫外“号哭叩头”,闹着让李隆基移居太极宫。李隆基知道李辅国没安好心,拒不答应,事情一时就拖延了下来。
到了七月间,李亨突患重病,李辅国唯恐皇上有个三长两短,李隆基会乘机复位,便决心不顾一切地采用“武”的方式来达到目的。他假借李亨邀请太上皇游览太极宫的名义,把李隆基诓出了兴庆宫。当李隆基、高力士一行刚刚走到睿武门外,就只见李辅国带领500骑兵驰出城门,迅速将他们包围起来,李辅国骑在高头大马之上,气势汹汹地提刀而告:“皇帝以兴庆宫地方小,迎上皇迂居大内!”李隆基受此惊吓,差一点摔下马去。高力士急忙上前喝斥道:“李辅国何得无礼!”让他下马再奏。李辅国不得已,只好依从。李隆基自知在劫难逃,便听任李辅国将自己带进了太极宫。
李辅国采用这种与绑架无异的手段迫使李隆基就范之后,仍然不肯善罢干休,还要进一步迫害、折磨李隆基。就在李隆基移居太极宫之后的第十天,他就强迫陈玄礼退休还家;又给高力士加上个谋反的罪名,流放巫州。高力士出宫之前,再三哀求与李隆基见上一面,李辅国始终不允。李隆基的其他亲信、故旧,也先后被撵走。从此以后,李隆基就以76岁的古稀之身被软禁于幽幽深宫之中,几乎完全与世隔绝。他在孤独、忧郁和老病之中苦苦挣扎了一年多,凄然死去。
李辅国之所以要迫害李隆基,本是出自一己之私念。他是拥立李亨的主谋之一,又已经将李亨掌握在手,如果李隆基复辟,他很可能会命在旦夕。所以,尽管古稀之年的李隆基根本不可能再有什么力量登基,他的存在也是李辅国的心病,心病不除,则难以入睡。李辅国要防“患”于未然,不惜对一个老人横加逼迫,百般摧辱,他的阴险,他的狠毒,由此而暴露无遗。
【评议】
老虎发威时,当然还是老虎,还是有吃人的本性,但老虎没有威风时,其实就是一只病猫,它不仅吃不了人,而且还会被人吃。自古以来伴“虎”之臣,死在虎口的不在少数,但像李辅国这样的人就成了驯虎高手,他不仅敢拔虎牙,结果还置虎于死地。
老虎为什么会没有往昔的威风呢?
原因很简单,落入动物园里的老虎吃喝玩乐惯了,哪用自己操肚子心,想配种时还专门有人送呢!养尊处优,好吃懒做成性,久而久之,虎威就渐减当年,这老虎慢慢的就依赖上了驯虎师。驯虎师就把它当猫耍,什么钻火圈,跳虎步,不听话者,轻者受鞭策,重者上刀俎成为鱼肉,虎骨虎鞭都成了人类的美中之餐。
8.玩弄两面派手腕——秦桧放赵鼎鸽子成宠相
在封建权力的角斗场上,属于戏子无义,婊子无情。当秦桧要达到攀升的目的时,他玩弄两面派手腕,在赵鼎那儿以阿谀奉承赢得同僚信任的同时,又在皇帝面前放人家赵鼎的鸽子,采取挑拨离间的手法打压同僚。如此心黑手辣,怎不会遗臭万年?
【事典】
秦桧,这个宋朝的大奸臣,一说到他,就会想起民族大英雄岳飞被害。其实除了岳飞之外,在他手下被栽赃的宋朝大臣不计其数,而他使用的黑招狠招损招更是举不胜举。在这里,我们就看他是如何把相位搞到手的。
秦桧很有才,这一点勿容置疑,相传现在的书法宋体就是秦桧发明的,只是后来由于他太奸太坏了,把秦体改名为宋体。
在秦桧没有做宰相之前,他施用种种阴谋诡计逼使当时的宰相张浚离开相位,其目的就不言而喻,他觊觎相位已久,但张浚退位后,高宗又任命赵鼎为相,秦桧又一次与相位擦肩而过。不过,秦桧尽管心里恨,但表面伪装得还好,对新上任的宰相赵鼎阿谀奉承,实际上是为自己篡相夺权铺路。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三月,高宗把秦桧从枢密使升迁为右相。秦桧的下一步,就是排挤和他同居相位的左相赵鼎了。
赵鼎复相之后,对抗金不太积极,支持高宗的求和政策,因而助长了投降派。虽然如此,他也主张在议和时要加强防守,这样才能保住和巩固偏安的南宋政权。这和以秦桧为一方的投降派还是有区别的。
正是由于赵鼎坚持了这些主张,秦桧才觉得不把赵鼎排挤出朝,对于他自己的投降活动始终是一个莫大障碍。于是,秦桧暗施诡计,一方面,他推荐肖振为侍御史。肖振一上台,就上奏章弹劾参知政事刘大中,说他“人品很差,自小就不尊重孝道,乞赐皇帝把他罢免”。在古代做官,以孝为先,不守孝道的人是做不了大官的。实际上,肖振弹劾刘大中,其目的就是断去赵鼎的左膀右臂。肖振弹劾刘大中后,又四处放出风声说:“赵丞相当宰相不称职,应该自动辞去”。一时之间,议论纷纷。今天有人说:赵丞相要求辞职。明天又有人说:赵丞相已搬出相府了。其实,这些谣传都是秦桧派人搞的鬼。
另一方面,秦桧又施用两面派的手法,使高宗对赵鼎产生厌恶感。高宗有一个儿子,小时因病夭逝。金兵南侵,高宗败逃,在扬州因惊恐过度,丧失了生育能力。此后,他选了宋太祖七世孙赵伯琮、赵伯玖入宫抚养。伯琮先封为建国公,原想选他作为未来皇位的继承人,高宗命赵鼎去做这件事。赵鼎曾请建资善堂(皇太子读书的地方),但很多朝廷大官不同意,高宗也反对,后来赵鼎一度罢相。攻击赵鼎的人都以建资善堂为理由,说赵鼎心怀不轨。赵鼎复相后,高宗又下御札要封伯玖为吴国公,当时宰执大臣商议,都认为不妥。赵鼎也认为:伯琮所封的建州,只不过是一郡之地,而伯玖所封的吴国,却是一个大都会,弟弟之封不宜压过兄长。枢密副使王庶也认为:这样做恐怕会受人笑话。他们的用意是要高宗取消这一决定。
当时赵鼎就对秦桧说:“过去议论我的人,都以‘资善’为借口,今天我为了避免嫌疑,还是请你替我上奏皇上,如何?”秦桧装得非常正经的样子回答赵鼎说:“你是第一宰相,我怎么好替你上奏皇上呢?如果你上奏,我肯定替你说话。”于是,赵鼎就约定秦桧、刘大中等人一起将札子进呈,但到上奏时秦桧却不肯参加。赵鼎又对秦桧说:札子还是共同呈上为好。秦桧再次表示:“你为首相,桧实在不敢当,明日再进呈吧。”
第二天朝见高宗时,赵鼎先奏说:建国公虽然没有正式立为太子,可是天下都知道陛下想立他为太子,如果他的封地小于弟弟的,怕受天下人耻笑。此时秦桧不作声。在高宗退朝、群臣下殿时,枢密副使王庶对秦桧的奸诈行为非常气愤,他对赵鼎说:“你错了,秦桧那人太奸诈。”秦桧怕因此会遭到群臣的非议,自己又有见不得人的阴谋,于是就说:“我明日独自上奏皇上”。次日单独朝见高宗时,他却说:“赵鼎欲立持太子,是觉得陛下没有儿子。”阴险毒辣的秦桧,明知高宗丧失了生育能力,却故意说这些话来刺激高宗,使他迁怒于赵鼎。果然,赵鼎因此事不得上意,而秦桧乘此机会排挤赵鼎,赵鼎被迫上奏章辞职。
高宗再次起用赵鼎为相,本来就出于不得已。在议和问题上,赵鼎所唱的调子和他也不完全合拍,在“储位”这一有关朝廷的“根本”大事上,又引起了高宗的反感。于是在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十月,高宗便把赵鼎罢相,令他出任绍兴府。
和张浚一样,赵鼎原先也是轻信了秦桧,和秦桧打得火热,经过一段时期以来的共事,他对秦桧的为人才有所认识,但为时已晚。赵鼎既去,秦桧独自专政,南宋的朝政大权完全由秦桧一人独揽了。他既得到高宗的特别宠信,又有金朝主子作为后盾,到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秦桧死时为止,他都一直窃据着相位,专政持续了19年。
【评议】
自古以来,奸诈之臣一直为人民群众所痛恨和唾骂。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这两副名联直接而形象地表达了人民对一代民族英雄岳飞的敬仰,以及对奸臣秦桧的痛恨之情,痛快淋漓,入木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