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8500000025

第25章 因明学(7)

理由和应成义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指理由与应成义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在理由和应成义(结论)之间起着一种纽带作用,如果理由和应成义之间没有联系,就推不出应成结论。理由和应成义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一种是包容关系(遍及关系),一种是排斥关系。

包容关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理由项和应成项概念性质相同,且两者外延相等。如:水瓶为体,应成无常性,因为是所作性。这个论式中的应成义——无常性和理由——所作性,性质相同,且外延相等——即所作性遍是无常性,无常性遍是所作性;在所作性中没有非无常性,在无常性中没有非所作性,彼此全遍。在这种情况下,理由如果成立,应成义必然成立。

第二种是应成项概念包容理由项概念,且应成项概念外延大于理由项。如:海螺声为体,应成无常性,因为是人工所造。人工所造这个理由在论体海螺声上是成立的,凡是人工所造都是无常性,没有非无常性,因此,无常性对于人工所造的概念是全覆盖,即遍及。证明遍及性时应说:是人工所造者,遍是无常。

与此相反,理由项概念外延大于应成项概念外延者,称“不遍”。如:白海螺之色为体,应成红色,因为是颜色。颜色中有红、黄、蓝、绿等各种颜色,因此,颜色不等于红色。白海螺之色,虽然是颜色,但颜色作为理由,无法推出白海螺之色定是红色。颜色概念外延大于红色,因此,颜色不等于红色。理由项概念外延大于应成项概念外延时,是理由大而不当,无法推出应成义结论。在这种情况下:答辩方回答应该是“遍及性不成立”,或者说“不遍”。

在关系项上还有一种排斥关系,称“反遍”。反遍是指:应成项与理由项两个概念之间构成相互排斥。如:声音为体,应成常法,因为是所作性。此论式的应成义——常法,和理由——所作性是相互排斥概念。即凡是所作性都不是常法,凡是常法都不是所作性。

为何称作反遍呢?因为,常法的反面——无常,遍是所作性,所作性的反面——非所作性,遍是常法。答辩方若逢到这种情况,就回答“反遍”。反遍关系,当然无法推出应成结论。

上面所说的应成义项与理由项构成的关系,包括必然关系和人为认定关系。必然关系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关系,符合实际情况的关系也是量理认定,即真确认识认定的关系。上面举例的遍及性关系都是属于这类符合常规的关系。如果人人的认识都达到符合自然规律,符合逻辑正量,就没有什么可辩论的问题了。但事实并非如此,人类在认识各种事物当中,合理的、不合理的各种不同观点,就像田野的杂草和鲜花一起生出来。人类认识在分辨“杂草”和“鲜花”的过程中,就产生认识论这门科学。

在应成式推理中,一种是使用正确观点的证明,一种是使用错误观点的反驳。在证明的应成式推理中,使用的理由和逻辑关系,即正遍与反遍关系,都要符合量理认定的符合必然规律的理由和逻辑关系。但在以反驳为目的的应成式推理中,主要使用的是对方所持的观点和从对方观点引申出的逻辑原则。对方所持的观点称为“人为(承许)的逻辑理由”。在对方所持观点中有合理的和不合理的。所谓“人为(承许)的逻辑理由”是指对方的不合理的观点,和其中包含的逻辑错误。应成式驳论就是以对方的错误观点为理由,用对方的观点中所包含的错误的逻辑规律,推证出对方的错误观点。这是一种将论敌推到自设的陷阱中的最有力的反驳方式。

人为的理由如,有人若主张生命是常法,就可以用此主张,组成应成驳论式如下:人为体,应成不死之物了,因为生命是常法。在此论式中的理由——生命是常法,是对方自己的观点。因此,对方无法否定这个理由,说“理由不成立”。生命是常法(理由)和不死之物(应成义)意义相同,概念外延相等重合。遍及关系必然成立的。因此,对方无法否定遍及性,说“遍及性不成立”。

若承认应成义——人是不死之物,显然是错误,故对方无法说“认可”。在辩论中遇到这种无话可说的尴尬境地,称作“三轮错”。三轮指理由、遍及性、应成义三轮。陷入三轮俱错,又找不出合理的反驳理由的绝境,被嘲笑为“三轮”。

例如:如果有人说:颜色就是红色。以此为理由,组成如下的驳论式:白海螺之色为体,应成红色了,因为是颜色。在这个论式中的理由项——颜色是成立的,不能说白海螺之色不是颜色,应成义——红色,和理由项——颜色的遍及性,是对方自己承认的,故不能说“理由不成立”,也不能说“遍及性不成立”。然而应成义——白海螺之色为红色,显然不符合事实。故不能说“认可”,但又是依据自己的观点,按逻辑规则推出的结论,无法说“不认可”。这就是无理回驳的有效式应成驳论。

三、驳论的有效无效式

应成式驳论分有效式和无效式。有效式应成驳论的定义是:对方无理回驳的应承式推论。

有效应成式分:暗含正面理由的应成式和不含正面理由的应成式。暗含正面理由的应成式是:当应成式的应成项(B)的反面(-B)调换为新的理由项(-C),理由项(C)的反面(-C)调换为应成项(-B)在原论体(A)上组成新的论式时,成为正面的具因三相论式。

例如:原论式:声音为体(A),应成无为法(B),因为是常法

(C)。新论式:声音为体(A),应成无常(-C),因为是有为法(-B)。这个原论式是根据对方“声音是常法”的观点组成的驳论式,理由——常法,是对方所持观点,声音是无为法这个观点对方未必认可,但是从“常法等于无为法”这个逻辑规律引申出的,对方观点显然是错误。

在这个驳论中,暗含着与对方观点相反的正面理由。只要把这个论式的应成项的反义当作理由项,理由项的反义当作应成项,便成合理的论证。

不暗含正面理由的应成式是:原应成项的反义当作理由项,理由项的反义当作应成项时,不具因三相者。

无效应成式是对方有理回驳者。有理回驳,就是说此类应成式或者理由不成立,或者遍及性不成立,前提理由和应成结论之间缺乏必然的逻辑关系,对方有理由反驳。

从应成式组成的形式上主要有以下四类:

(1)理由和遍及性皆不成立者,如:声音为体,应成非存在,因为是常法。在这个应成式中的“声音是常法”的理由不成立。因为,声音不是常法;常法是存在,不是非存在。因此,理由项——常法,和应成项——非存在之间没有联系,故遍及性不成立。

(2)理由不成立者,如:声音为体,应成无为法,因为是常法。在这个应成式中,“声音是常法”的理由不成立。若这个理由成立,“常法是无为法”的遍及性,便能成立。

(3)遍及性不成立者,如:声音为体,应成常法,因为是存在。在这个应成式中“声音是存在”的理由虽然成立,“存在是常法”的遍及性不成立。因为,存在未必全是常法,存在中包括无常法。遍及性是理由和应成义之间的必然关系,若遍及性不成了,就推不出应成结论。

4.理由和遍及性俱成立者,这类应成式共有以下四式:

(1)理由和遍及性俱依理成立者,如:声音为体,应成无常,因为是所作性。这个论式的理由和遍及性都是依照量理成立的,是合乎必然规律的。

A.如果对方先前持“声是常法”的观点,这个应成式对他的观点将起到反证性、摧毁性的驳斥作用。

B.如果对方承认“声是无常法”,这个论式虽然理由与遍及性依理成立,对他的观点只起到证明作用,没有破坏作因。

(2)理由和遍及性俱依承许成立者,如针对承认“声音是眼识境,眼识境遍是常法”的对方说:声音为体,应成常法,因为是眼识境。

A.如果对方从理性上认定:声音是无常法。那么,这个应成式的理由和遍及性是依据对方自己的承许成立的(没有理由推翻),因此,应成义——常法,给对方的理性认识观点构成摧破作用。

B.如果对方承许声音是无常法,那么,这个应成式的理由和遍及性是依据对方自己的承许成立的,因此,应成义——常法,给对方的承许观点构成摧破作用。

C.如果对方对声音是无常法,既未从理性上认定,也未承许的情况下,其理由和遍及性虽属自己承许,此应成义对答辩对方构不成摧破作用。

(3)理由依理成立,遍及性依承许成立者,如针对承认“所作性遍是常法”的对方说,声音为体,应成常法,因为是所作性。

A.如果对方从理性上认定声音是无常法,那么,这个应成式的理由依理成立,遍及性是依据对方自己的承许成立的,因此,应成义——常法,给对方的理性认识的观点构成摧破作用。

B.如果对方承许声音是无常法,那么,这个应成式的理由依理成立,遍及性是依据对方自己的承许成立的,因此,应成义——常法,给对方的承许观点构成摧破作用。

C.如果对方对声音是无常法,既未从理性上认定,也未承许的情况下,其理由虽然依理成立,遍及性虽属自己承许,此应成义对答辩对方构不成摧破作用。

(4)理由依承许成立,遍及性依理成立者,如针对承认“声是常法”的对方说,声音为体,应成无为法,因为是常法。

A.如果对方从理性上认定声音是有为法,那么,这个应成式的理由承许成立,遍及性是依理成立的,因此,应成义——无为法,给对方的理性认识的观点构成摧破作用。

B.如果对方承许声音是有为法,那么,这个应成式的理由依承许成立,遍及性是依理成立的,因此,应成义——无为法,给对方的承许观点构成摧破作用。

C.如果对方对声音是无常法,既未从理性上认定,也未承许的情况下,其理由虽然依承许成立,遍及性虽依理成立,此应成义对答辩对方构不成摧破作用。

在上述论式中,理由和遍及性俱不成立者、理由不成立者、遍及性不成立者、理由与遍及性均依理成立而应成义不具摧破作用者、理由与遍及性均依承许成立而应成义不具摧破作用者、理由依理成立但遍及性依承许成立而应成义不具摧破作用者、理由依承许成立但遍及性依理成立而应成义不具摧破作用者,均属于无摧破作用的无效应成式,其余各式都是有效应成式。

在反驳对方的观点时,没有符合量理的理由和逻辑性,属于无理狡辩。这种无理狡辩,在因明中称作“断脊”。在辩论中最忌犯断脊之过。

同类推荐
  •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收录了胡适论述中国佛教及禅宗的文章。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然而,说到对佛教和禅宗的研究,作为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大学者,胡适先生的通彻见解,是无人能出其右的。他的开创之功,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研究佛教禅宗的学者们。全书对于佛教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于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研究。
  • 圣经故事:先祖与先知

    圣经故事:先祖与先知

    本书讲述从上帝创造世界到大卫当犹太国王的故事,对应《圣经·旧约》的前12卷。共分五篇,内容包括:开天辟地的故事、犹太先祖的故事、大卫王的故事等。
  • 中观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内容简介:《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早在公元1世纪就已传入中国,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信徒的数量早就超过了许多中国本土的宗教流派,与道教、儒学并驾齐驱。这足以说明,佛教在中国有适合它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而佛教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深受佛教的影响。所以说,佛教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佛经、佛理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高深莫测。
  • 沉思录III

    沉思录III

    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和哲学家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的传世名作。此书详细阐述了友谊与义务、善良与社会、利益与责任之间的关系——“友谊来不得半点虚假”、“任公职者要信守规则”、“只要能坚持,老年亦健康”,这样的语段让我们在觥筹交错、霓灯闪烁间坚定地认清自己而不至误入歧途。
热门推荐
  • 野望——涅磐之凤翔

    野望——涅磐之凤翔

    人的野心究竟有多大?****老天爷给了我超凡的头脑,代价是我的生命和活力。曾经,我的希望是能够用自己的双脚走向世界,亲身去感受天地的脉搏,然而当这一切成为现实,我却开始奢望着更多,更多……人的野心,究竟有多大?======================================================================================野望,亦可译作欲望,这是一个关于欲望的故事,男人的欲望、女人的欲望。涅磐,是死而复生的代名词,这是一个重生的灵魂,寻求自我的故事。凤翔,凤凰的展翅,一飞冲天,无可抵挡!这是一只浴火凤凰的腾飞故事。从一无所有到权倾天下,她凭借的是什么?在重生的世界,她要留下自己曾经存在的印记。然而在这过程中,她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 甜蜜逃婚:萌妻好贼

    甜蜜逃婚:萌妻好贼

    ”小东西不乖,顾谅桀很懊恼,“宠得无法无天了是不是?”这话她不爱听,从此宠爱有加。“桀哥哥打算什么时候移情别恋?我好腾出妻位。某日,周西西小脾气一冲,“那你是怪我咯?”◆某年,顾谅桀抓回了一大两小,他是陵城第一世家尊贵的顾少,周西西理直气壮,“桀哥哥,面对及时出现的顾谅桀,我是贼妹纸,你要和贼一辈子吗?”大儿子聪明伶俐,翻着小白眼,委屈道,一副瞧不起顾谅桀,“保释费多少,某次终于猎获甜心萌妻,我没带现金,刷卡。”小儿子笨拙呆萌,扯着周西西的手委屈告状,周西西再逃失败,“妈咪,坏叔叔偷了我的脸!”
  • 钗头凤

    钗头凤

    怎么说呢?唔,这是一个改写命运的故事。。机关算尽太聪明,到最后真的会落得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吗?
  • 军机处狂妃

    军机处狂妃

    ------------这是临天史上最诡异的一场婚礼——没有送亲队伍,没有花轿,路途近千米,全由新娘一人徒步走完。大红的嫁衣,大红的盖头,新娘瞧不见道路两侧围观群众讥笑的脸庞,笑得很开怀。偏偏在半路,新娘突然抽搐倒地,醒来过后更是突然发狂,直接蹿入路过五皇子君无锦的马车,并现场表演了一次‘车震’…而此时此刻,她的夫君,在这条‘走亲’路的尽头,正笑得嗜血无情:“如此荡妇——弃!”但是却无人知道,此时此刻,新娘的体内,已经换了一个灵魂!她瞧见眼中一片血光,隐约之中,看见一个白衣若仙的人。她本能而艰难地朝他前进,却没想到这是一个披星戴月的恶魔。○她,秋揽,XX世纪六方军机处情报侦察部部长,掌管天下情报,手中安插的暗线明线在世界穿插,无孔不入。有‘宁招阎王,勿惹秋揽’的盛名。一日醒来,竟然发现自己浑身燥热难耐…面对身下美男,她的心第一次如此动荡:强了吧?不强吧?摧残了吧?不摧残吧?最终…○爱你,不是要永远和你在一起,上天入地,天堂是你的,地狱是我的,若你跌下来,我便是踏着如山尸体,也要将你送上去。○一对一。----
  • 龙的传人游三国

    龙的传人游三国

    龙越千年定三国,群雄并起百姓苦,龙领豪杰天下定,日光普照百姓福。驭风转向笑苍天,龙腾世间傲气存。多少豪杰造时世,却看今世吾顶天。
  • 大牌校草专属丫头

    大牌校草专属丫头

    乔习突然转入素有贵族之称的映染高中,安静、话少的乖学生是她的新形象,然而不久后就被爆出原来的身份——枫扬高中的乔习。“你以为我们在交往?因为我吻了你?”温文尔雅的副会长微笑的看着她,“那天……是愚人节?”“乔习,你是我的!”霸道的会长一把将她搂入怀中。“跟我走。”青梅竹马的校草拉着她就走。
  • 流云尼玛

    流云尼玛

    神秘的手链“贡觉玛之歌”把都市女孩连早喻和无夏引入了西藏神秘部落之中,而藏人边巴的突然出现却为她们的寻觅之路带来了转机。宗贡桑寺的画像、回归喇尔扎措部落,以及美丽人鱼贡觉玛的出现都使她们更加迷惑。前世的梦境不断纠缠,无人区的大雪山之中神在等待凡尘爱人的回归。作为流云尼玛转世的连早喻究竟命运如何?在爱与色相之间,山神西亚尔会如何选择?而这场仙凡之恋的结局又将怎样呢?奇幻之后,情幻降临,敬请关注来自西藏秘境的爱情神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潘宫的预言4:逃离亡魂岛

    潘宫的预言4:逃离亡魂岛

    斗鱼和小伙伴们来到了古老的象牙冢附近,铺天盖地的森白骸骨令人触目惊心。为了追踪灵戒下落,冒险小分队依然踏进了“从来没有人活着离开”的死亡之岛。无法想象的事件接踵而至:河里暗藏的食人鳄,标有警示的恐怖石碑,以及树洞下神秘的巨型天坑……通往流光公爵城的道路危机重重。失去理智的土著人逼着小伙伴走上天坑索道,真正的地狱大门被徐徐开启……是什么指引着他们迈入死亡之途?亡魂岛上又究竟暗藏着怎样的秘密?接二连三的事件不断挑战着伙伴们的承受极限,是前进还是放弃?面对种种考验,小分队们只有一个选择,拿出勇气,走下去!
  • 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

    贞观二年,长孙皇后难产,一缕芳魂幽幽而去。然而因为一个最初的错误,来自现代社会的孤儿若水投生到刚刚死去的长孙身上,代替这个完美的皇后走完她的下半生。前朝、后宫;外臣、内戚;天子,还有那几个可爱的孩子……若水渐渐地融入了这个古老的年代。此时国家刚刚稳定,百废待兴,朝廷的求才若渴在臣子和百姓之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外族对于中原虎视眈眈,日夜窥伺。若水的到来,不但悄悄改变了长孙皇后的命运,更改变了臣工争权夺势、皇室骨肉相残的可怕局面。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