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7500000011

第11章 鉴假为真

周末的古玩街,分外热闹。秦明戴着一副深色墨镜随意地在古玩街上逛着,他一边走一边不时朝两边的摊位瞥上几眼。陆汉林跟在他的身边,似乎对每一件东西都充满了好奇,看到什么都想蹲下来看个清楚仔细,秦明只好不断催促他往前走。

陆汉林终于忍不住抱怨起来:“既然你主动约我来古玩街寻宝,可是一个小时过去了,这个也不能买,那个也不能买,甚至连看也不看,你到底让我跟着你来干什么?”

说完这句话后,他就在一个摊位前停了下来,拿起一件鸡首壶看了起来。把玩了一会儿,他把鸡首壶在秦明面前晃了晃说:“这件东西你觉得怎么样?”

秦明望了一眼,只见这件鸡首壶上绘着牡丹花,上面施着明亮的绿釉,整个壶身显得极为耀眼,他不由地摇起头来。

“你还有意见?”陆汉林皱了皱眉头,他用手指了指前后的摊位说,“你倒是从这些摊位里选一件好的啊。”

秦明感受到他语气里的不快,不禁笑了笑说:“你手上的鸡首壶用行话来说叫妖怪,你想把妖怪买回家去?”

“妖怪?”陆汉林重复了这个词之后,望着它不解地问道,“这只壶很独特,你为什么要称它为妖怪?”

“所谓妖怪就是一件物品上既有这个朝代的特征,又有那一个朝代的特征,综合起来就是一个四不像的伪造品,甚至连仿品都算不上。”秦明一口气解释完,发现他还不明白的样子,只好继续说道,“你看这件鸡首壶分明是唐代的器型,壶身绘的纹饰是宋代的,釉又是清代的,你说这东西不是妖怪是什么?”

陆汉林把鸡首壶放回去之后,他对摊主说:“你这件鸡首壶的造假水平也太差了吧?就连一点不懂瓷器的人也会一眼看穿。”

“你刚才还对这样的妖怪垂涎三尺,好像不要就错过捡大漏的机会似的,怎么现在突然改变主意了呢?”秦明故作惊讶地望着他说完后,终于忍不住大声笑了起来。

“你相不相信,总有一天,我会从古玩街捡个大漏。”陆汉林丝毫没有受到打击的样子。他大声地说出这句话后,惹得许多人向他投来好奇而灼热的目光。

秦明站在古玩街川流不息的人群中,看着一张张充满着复杂表情的脸,听着一声声讨价还价的话语,他很清楚其实陆汉林说出了大部分人的心声。然而,这正是秦明所担忧的,当所有人都希望因为一件古董而一夜暴富,就注定了这个市场充满了阴谋和陷阱。

两人继续往前走着,秦明却在一个小摊位前面停住了,摊主就敏锐地捕捉到了他的目光,热情地招呼道:“年轻人果真好眼光,如果喜欢的话不妨慢慢地看。”

秦明蹲下身子后,他拿起了一只黑碗,仔细看了釉色和底足,他朝陆汉林使了一个眼色。

“黑不溜秋的一只碗有什么看头?”陆汉林不屑地说完,他又催促秦明说,“你看隔壁那只龙纹大盘怎么样,那么大的器型很罕见吧?”

“这不是一只碗,而是一只茶盏,古人用来喝茶斗茶的用具。”秦明立即纠正陆汉林的说法,然后把它转了一圈儿说道,“你看这只茶盏通体呈黑色,窑变之后形成一根根纤丝毕现的兔毫自然流畅……”

“这样一只破碗,有你这样夸的吗?”陆汉林拍了拍秦明的肩膀后提高声音说。

秦明会意,他呵呵一笑后,望着摊主问道:“这件东西你准备怎么卖?”

“这件东西可是我的镇摊之宝,多少人都不识货,没料到被你一眼看中,小伙子不愧是高人。”摊主先夸赞了秦明的眼力之后,他才转入正题,“买卖古董往往讲究个缘分,既然你和它之间有缘分的话,价格倒是其次,要不你先说个数,如果我能接受,东西就是你的。”

这是古玩街摊主的惯用伎俩,目的就是设法套出东西在买家心目中的价格和位置。如果买家自己开出的价格高了,说明东西在买家心目中的位置很重要,他就可以在买家开出的价格上漫天要价。

“到底要多少钱?”陆汉林可没有耐性陪对方玩这种花样,他忍不住催促道,“赶紧开个价,如果合适今天我们就替你开个张。”

摊主伸出了两根手指在两个人的面前晃了晃,好像照相时摆出的表示胜利的姿势。

“两万?”陆汉林喊出他猜测的价格之后,他又转过头轻声地问,“都是你刚才口无遮拦,现在人家坐地起价了,看来今天捡漏已经不可能了。”

摊主笑容满面地望着他们,他似乎一切都已经胸有成竹,接下来的事情只是收钱了。

秦明微微一笑,他从皮夹里掏出两张百元大钞在摊主面前晃了晃说:“这只茶盏兔毫仿得不错,釉面也施得很厚,底部挂釉也仿造得很不错,所以我给你两百怎么样?”

陆汉林愣住了,他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摊主兴奋的神情也蔫了下来。

“你的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你很清楚这就是一只仿品,也许是你自己家的窑烧的吧?”秦明望着摊主笑了笑后,他做出收回两张百元大钞的动作又继续说道,“其实花一百元就可以买到这种仿制水平的建窑茶盏,如果你不准备想多赚一百,我们就走了。”

话音刚落,摊主右手迅速抓住秦明手中的钱,另一只手则把茶盏塞给了秦明说:“你今天替我开张生意,我就忍痛给你吧。”

秦明拿着茶盏站起来后,陆汉林朝四周看了看,并没有发现有鉴宝栏目的人跟着拍摄,他疑惑不解地问道:“你花两百块钱买个仿品?你今天到底是唱的哪一出啊?”

秦明把茶盏递给陆汉林后,他若有所思地说道:“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买下它,也许是鬼迷心窍吧。”

第二天,陆汉林在秦明的要求下来到了鉴宝节目录制现场,这里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古玩收藏爱好者,每个人都随身携带着自己珍藏的宝贝。有的人小心翼翼地捧着怀中的小盒子,有的人背着鼓囊囊的背包,有些人则聚在一起,互相品鉴交流着各自的宝贝,或者分享着淘宝的心得。

当然,更多的人把宝贝藏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然后默默不语地望着美女主播莫雨蝶身后的那道大门。只有跨过大门,他们才能走进鉴宝大厅与鉴定专家面对面地交流,他们的鉴宝之行才算真正完成。然而,真正能跨进那道大门的人只是少数的幸运者。

每次赶到现场的持宝人都有几百人,可是每一期录制节目时有幸能进入鉴宝区的持宝人只有几十个人,最后能够在电视中被播放出来的更是寥寥无几。电视台栏目组为了公平考虑,他们会对参加报名的持宝人登记编号,现场由工作人员抽取编号决定是否能够进入鉴宝区。运气好的人,可能来了一次就能够进入鉴宝区,运气差的人,可能每一次录制都来,结果次次没有被抽中。

陆汉林显然就是这样一个幸运的人。他是第一次来到鉴宝的录制现场看到黑压压的一片人就傻眼了,心里不停地抱怨秦明给他安排了这样一个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谁知道要排多少期才有可能选中他。

“1126号准备进入鉴宝区。”一名工作人员高声喊着被抽中的号码。

陆汉林感觉这个号码很熟悉,他掏出自己的编号一看,只见上面印的正是“1126”几个数字,他赶紧高高举起手中的建窑茶盏高喊着:“请让一让,让一让,我要进入鉴宝区了。”

莫雨蝶看到走到面前的持宝人是陆汉林,她微微一怔后旋即露出了职业性的笑容问道:“请问持宝人今天拿来的藏品是什么,可不可以先给电视机前的观众展示一下?”

陆汉林对着闪烁的摄像机镜头举起了茶盏笑着回答道:“我今天带来了一件建窑的茶盏。”

莫雨蝶望着泛着黑亮光泽的茶盏意味深长地问道:“请问这件藏品是你自己的还是别人的?”

“这件东西是祖传下来的,至于传了多少代我也不清楚,所以想请专家给看看它的年代。”陆汉林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着秦明教给他的一套说辞。

“既然如此,就请你进入鉴宝区请专家一看究竟。”莫雨蝶做出了一个邀请的姿势。

鉴宝区的大门缓缓打开,陆汉林跨着大步往里面走,只见五位专家就端坐在一道写着篆文大字“鉴宝”的背景墙前,他们分别鉴定书画、玉器、瓷器、铜器和杂项五类。

陆汉林进来,五位专家的目光一齐投向了他手中的茶盏。秦明已经对陆汉林有过交代,因此他径直走到瓷器鉴定专家宋世爵面前,小心翼翼地把茶盏放好。

宋世爵对他微微点头后,请他坐到专门为持宝人准备的椅子上,然后翻看着茶盏。宋世爵在节目中负责瓷器这一块的鉴宝,曾经担任过市瓷器研究协会的理事,也是用机器检测文物的大力倡导者和实践者。此时,他正低着头,头发稀疏的额头反射着灯光,简直和茶盏釉色的光亮交相辉映。

陆汉林望着平时只能在电视里看到的专家,此刻似乎正细致地研究着只花了两百元买来的仿品,他心底的情绪化成了脸上的笑容。

宋世爵低头研究的时候,其他几位专家不断地对陆汉林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这件东西是从哪里得来的,花了多少钱,他自己有一些什么样的研究等问题。

陆汉林早就在秦明的指点下做好了功课,他侃侃而谈道:“我带来的是一件建窑的茶盏,古人斗茶喝茶用的,这件建窑茶盏通体呈黑色,特别是窑变之后形成的兔毫尤其精彩,很多人看过都说是难得一见的精品。东西一直在我家,已经传了好几代,今天带到鉴宝栏目里来,就是想请专家看看是什么年代的。”

陆汉林和这些专家做交流的时候,宋世爵又叫工作人员对茶盏进行机器检测,不一会儿检测报告就打印了出来。宋世爵快速浏览一遍之后,他望着陆汉林准备宣布结果。

陆汉林忽然觉得气氛有些紧张,他突然后悔答应秦明前来鉴定这件两百块钱买来的东西。原本以为对着这些专家瞎扯一通非常有趣,秦明一眼就能看穿的仿品,专家怎么会看走眼?一旦专家揭穿他刚刚说过的谎话,他丢脸的情景将通过电视台广泛地传播。

然而,他又想起了秦明对他的告诫,只要进入鉴宝区之后,就要轻松自然,千万不能流露出任何紧张的情绪。于是,他深深吸了一口气,一脸平静地看着宋世爵等待着鉴定的结果。

宋世爵望着几秒钟后,他高声宣布了鉴定结论:“根据我对这只茶盏观察,我认为这是一只宋代的建窑精品。机器检测的数据也验证了我的想法,从各项数据来看,这件茶盏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了。”

陆汉林忽然感觉有些发懵了,宋世爵把茶盏拿起来递给他的时候说:“这件建窑茶盏品相完好,艺术精湛,实在难得,请好好珍藏。”

陆汉林接过茶盏走出鉴宝区的时候,他突然觉得它的分量重了起来,他小心翼翼地捧着,生怕一不小心摔碎了这件宋代建窑精品。

莫雨蝶的办公室里,秦明歪斜地靠在椅子上。他的眼睛却一直紧紧地追着莫雨蝶,不管她走到哪里,他锐利的目光就跟到哪里。

“这件事情你根本不可能一无所知,你也根本不可能再对我隐瞒下去。”经过几次询问后,秦明的声音不由得变响了,因为他已经无法再压制心头的愤怒了。

莫雨蝶终于停下了脚步,她再次看了看茶几上的那件被专家鉴定为真品的建窑茶盏,反而镇定了下来。

“如果不给我一个满意的解释,我的寻宝人也不会继续当下去。”秦明彻底摊开了底牌。

莫雨蝶在他身边坐下,望着他的眼睛微笑着说:“你就那么自信这只茶盏一定是仿品?难道不可能是摊主不识货,反而让你捡了一个大漏?既然专家鉴定出这是一件真品,通过电视台播出后,你完全可以把它以真品的价格出手。”

“你不用试图转移话题,我也没有耐心再和你兜圈子,我只想知道真相。”秦明凑近了距离,瞪着她问道,“为什么电视台会邀请像宋世爵这样依靠机器检测的伪专家胡乱鉴定来迷惑观众?”

莫雨蝶没有说话,她只是静静地看着秦明的脸。秦明猛地站了起来,他的衣角带倒了茶盏,只听一声清脆的声音,茶盏摔得四分五裂,莫雨蝶的身体不由颤抖了一下。

秦明拦开了莫雨蝶的手,表情冷漠地向门口走去。他不想看到她悲伤的神情,因为这会让他动摇,会让他舍不得离开。

“等一等。”她望着秦明的背影喊道,“请你等一等。”

“我们没什么好谈的了,从此以后……”秦明没有回头,他大声地说道,“我和你,还有鉴宝栏目再也没有什么关系了。”

“给我几天时间,我想会给你一个答复。”莫雨蝶望着他的背影说道。

秦明略微停顿了一下后,还是走出了莫雨蝶的办公室,走出了电视台的大楼,走到人来人往的大街上。

他很想回头,却一直强忍着没有回头,他怕回头望见莫雨蝶的眼睛,他会忍不住改变主意。他一直记着钱教授曾经对他说过的话,文物鉴定如履薄冰,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他不能因为莫雨蝶哀怨的眼神而忘记钱教授的言传身教,更不能因为利益而出卖自己的灵魂。

其实,秦明已经调查得一清二楚。陆汉林从鉴宝节目回来之后,告诉他建窑茶盏被鉴定成真,他原来以为机器检测的数据导致了宋世爵的误判。他又买了几件瓷器仿品,按照机器检定报告书上标注的地址找到宋世爵的文物检测中心,竟然发现只要交一笔钱,这些仿品全部都被鉴定成了真品,并且还出具了鉴定证书。

秦明愤怒了,他希望莫雨蝶亲口告诉他实话而已,可是莫雨蝶令他失望了,她的躲闪与逃避不仅说明她清楚地知道这一切,还将继续维护这一切,甚至可能还参与了这一切。

秦明融入了汹涌的人流,当嘈杂的声音扑面而来的时候,他反而轻松了许多,当他和这个喧嚣的世界融为一体,他不用去思考,不会感到痛苦。

同类推荐
  • 一位抑郁症患者的自述

    一位抑郁症患者的自述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家里和家外的女人

    家里和家外的女人

    我都以为爱情可以克服一切,可谁知道它是那么毫无力量。我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却偏偏是爱情……其实,换一个人,并不会天色正常。
  • 冒险史

    冒险史

    福尔摩这个人物形象自阿瑟·柯南道尔笔下诞生的至今已风靡世界百余年。对于全世界无数的福尔摩斯来说,他们丝毫不怀疑福尔摩斯存在的真实性。自从阿瑟·柯南道尔1887年赋予福尔摩斯生命之后,这个身材瘦削、有着钩鼻、头戴猎帽、肩披风衣、口衔烟斗的人就永远活在了人们的心中。
  • 商场麻辣烫

    商场麻辣烫

    选录了《无价之宝》、《失误带来商机》、《赖掉人生》、《窃取核心机密》、《商人的选择》、《生意》、《送你一个鸟笼子》、《一对诚信人》、《善心无价》、《衣裳》、《来送水的是老板》、《铁杆朋友》、《一位陌生女子的来信》、《使者》等近百篇关于商场的微型小说。
  • 微微一笑很倾城

    微微一笑很倾城

    前脚“前夫”才“移情别恋”娶了第一美女,后脚就有第一高手来求婚?还说要给一个更盛大的婚礼?名校计算机系的系花贝微微一边囧着,一边……飞快地嫁了。如果一个被无数人仰望的传奇人物、名校顶尖牛人,第一次见面就反问你,“我们什么时候不是那种关系了”,你会怎么反应?那人出身世家,运动全能,外表风雅,气质清华,举止从容,本质……土匪……还傲慢得要死要活……
热门推荐
  • 青少年必懂常见成语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青少年必懂常见成语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本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毒夫难驯:腹黑公主很嚣张

    毒夫难驯:腹黑公主很嚣张

    穿越成了公主?公主府居然蓄了七十二侍从?府中蛇蝎毒夫皆是狠角色!醒来后,云浅歌发现周围的人视自己若猛虎。原来那个残暴无度、面容可怖的公主是自己?不行!她要恢复容貌!她还要找回自己的名声!当她荣华归来,便倾覆了世间光华。大殿之上,文武百官之前,是谁用匕首抵上她修长秀美的脖颈:“云浅歌,我得不到的,你也别想得到!”每当午夜梦回,又是谁在她耳边轻语:“歌儿,你若要这江山,我便为你杀出一条血路。”美人如斯,江山如画,是谁为她倾了天下?又是谁陪着她行走天涯?
  • 双神记

    双神记

    四平域政治独立,真域辅只手遮天,幻神政权形同虚设!幻神之位岌岌可危!两位继承人,注定刀剑相向,到底谁能站上幻世的巅峰!“在下风月黛晴,第六十七世幻神伯君。”
  • 穿越之嗜血皇妃

    穿越之嗜血皇妃

    本是最知名的酒吧舞后,却遭到同台舞女的陷害,穿越到不知名的蓝星大陆。成为将军之女,意外被人掳走,她勤学苦练,成为郡主,成为蝶谷谷主,成为罗刹门的最高统治者,誓要报复!辗转于各国太子之间,撒下片片桃花,且看将军之女如何玩转古代!(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穿越三界的爱

    穿越三界的爱

    ——初始的梦中相遇,命运之轮已经开启,千年的缱绻,三界的追寻,原来只为遇到你……第一卷《魔鬼契约书》第二卷《黑白羽翼爱》第三卷《魔王守护星》第四卷《缱绻三界情》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一本书读懂三十六计里的人生智谋

    一本书读懂三十六计里的人生智谋

    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三十六计”引用《易经》二十七处,涉及六十四卦中的二十二卦,含纳天下万般变化,启迪世人无穷智慧,被我国乃至世界各国人士奉为文化瑰宝。
  • 儒道至圣

    儒道至圣

    这是一个读书人掌握天地之力的世界。才气在身,诗可杀敌,词能灭军,文章安天下。秀才提笔,纸上谈兵;举人杀敌,出口成章;进士一怒,唇枪舌剑。圣人驾临,口诛笔伐,可诛人,可判天子无道,以一敌国。此时,圣院把持文位,国君掌官位,十国相争,蛮族虎视,群妖作乱。此时,无唐诗大兴,无宋词鼎盛,无创新文章,百年无新圣。一个默默无闻的寒门子弟,被人砸破头后,挟传世诗词,书惊圣文章,踏上至圣之路。感谢阅文官方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