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微信,如何一夜崛起?
只见腾讯创新,不见腾讯如何创新?微信一夜崛起,其实也超越了马化腾的意料,这个由一名内部顶级程序员发起的创新项目,在腾讯严密的体系内,居然自建独立组织,绕过KPI考核,并在多次试错中,终于发现“做产品,少就是多”这种听起来极其简单的理念,但“成功就是合理的”,因为它符合用户的体验需求。
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正在为短信收入下降寻找原因。这块“蛋糕”本是中国移动最甜蜜的利润来源,如今却被人“暗中窃取”。根据2012年财报,中国移动短信的收入为464.62亿元,低于2010年的468.89亿元。是谁“窃取”了4.27亿?
确切地说,没有人“窃取”,只是一些来自移动互联网的新势力,让中国移动4.27亿的短信收费,成了公众的免费午餐。试问,如果你一年发1800条短信,按照中国移动每条1毛钱的收费标准,你一年就要付给中国移动180元。如果你在手机中下载一个类似腾讯微信那样的免费IM(Instant Messenger,即时通信,以下均为简称)软件,你还会给中国移动做贡献吗?
微信正在向权威发起挑战,但更重要的是,在移动互联时代,它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自由选择。也许你会说,这个世界是荒谬的,我们已经沦落到靠电脑、手机,以及所谓的IM软件,来维系人与人的关系,但存在总有合理的一面。请记住,不是微信选择了我们,而是我们即使不用微信,也会选择一种其他的IM方式,只是,微信让很多人相信:你不用它,就像当初不用微博一样,你会OUT!
大明星成龙也成了微信控
看看你周围的人吧,他们也许不知道微信和腾讯有什么关系,只是,突然有一天,朋友说“你加我的微信吧”,就这样,微信被一个个私人圈子快速利用开来,甚至,连徐静蕾和成龙也深陷其中。
相比徐静蕾,成龙在微信上更为活跃。《经理人》通过微信上的“公众平台”,和成龙对接之后,居然得到了成龙的响应,且从此保持了常态化沟通。成龙和《经理人》在微信上,谈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北京雾霾,时而也会推荐几部电影。看来,成龙对这种私人化的沟通方式,很在意,也很愿意。
至少在一年之前,成龙还是一个反“泛社交化”的人,他曾因为和儿子房祖名聚餐时,看见房祖名埋头玩微博,就气愤地抓起房祖名的手机扔向窗外。而现在,他不仅自己玩起了微博,更成了“微信控”。
但别误会,微信不会因为受到徐静蕾和成龙的喜爱,就像新浪微博那样成了精英者的地盘,恰恰相反,它是一个极具平民特点的IM。
杭州的哥蒋烨发现,微信还能改变他的生意。蒋烨利用微信“附近交友”的功能,建起了一个移动“朋友群”,他本来的想法是,便于和的哥们随时沟通,但他却发现大家用了这个移动群后,还可共同调度车辆。于是,蒋烨和20多位的哥索性组建了“杭州出租车预约微信车队”。现在,车队已拥有100辆车,每位的哥都有自己的编号。“我微信号码簿里的乘客数量,已从当时的几十人,扩展到了500多人,大家都成了朋友,如果我时间紧,生意来不及做,就在微信里转给其他兄弟。”蒋烨这样告诉《经理人》。
很难置信,腾讯仅用了2年时间,就将微信做到了3亿用户量。在中国互联网实验室提供给《经理人》的一份《微信类移动通讯软件行业发展报告》中,显示了关于微信的两个关键数据:在所有社交类IM,从零积累到1亿用户的速度比对中,微信仅比自家的腾讯微博多用5个月,以15个月的速度和苹果的iMessage一起,排名行业第二,而在移动IM规模上,则排名全球第一。
有人说,腾讯是将在互联网里“魔挡杀魔、佛挡杀佛”的战略基因,移植到了移动互联时代。其实,连马化腾自己也没有想到,微信居然比手机QQ更受大众欢迎,甚至还打败了多数移动IM对手。
意外嗅到的商机
微信,为何一夜成名?按照李开复的说法,正是有了张小龙这样的顶级人才,才让腾讯有了微信。
张小龙是谁?
根据公开资料,张小龙早年在IT圈内的名气,不亚于求伯君、王志东、鲍岳桥等人,而奠定张小龙江湖地位的,是凭他一己之力研发的Foxmail邮箱。张小龙一直希望能将Foxmail打造成一个人人愿意使用的邮件工具,但苦于团队建设和后期开发的资金问题,于是,在2004年“委身”于一家叫“博大”的公司。没想到,一年之后,“博大”却因投资股东资金链断裂,被迫清盘。
而当时的腾讯,正面临创业7年来首次组织变革。由于信奉彼得·德鲁克的“联邦分权制”理论能刺激各基层组织创新,当时仅有2000多名员工的腾讯,竟然诞生了高达30个组织部门。马化腾原本希望创造一个能促进各部门进行创新竞争与交流的环境,然而却事与愿违。各部门各自为政,彼此争抢项目,造成内耗。马化腾被迫进行组织变革,最后将30个组织合并成“大部制”:包括无线、互联网、互动娱乐、网络媒体四大业务系统,以及企业发展、职能线、服务线和安全架构线四大支持系统。同时,马化腾还祭出了KPI考核和末位5%的淘汰制大棒。
这轮组织变革,尽管让腾讯打破了原有的组织惯性,但也形成了内伤。尤其是,QQ研发部门的很多员工,因为无法接受这种激进式的变革,跳槽到了当时的对手微软MSN。QQ研发环节因此出现了危机。
就是在这一时段,马化腾听到了“博大”要卖出的消息。随后,他几乎没有纠缠于并购价格的谈判,就拿出4000万,将“博大”和张小龙的Foxmail团队全部收归囊中。马化腾当时的说法是,“看中Foxmail的技术和客户”。
张小龙加盟腾讯后,马化腾得到了两个回报:在QQ上,首次植入邮箱模块,使得QQ增加了对用户的黏性,同时,构成对微软MSN的挑战,以至7年后,逼得MSN走投无路;Foxmail成为在中国唯一能与微软Outlook对抗的邮箱软件。
不过,此后的6年中,张小龙在腾讯内部却扮演着一个沉默的人。据一位接近张小龙的腾讯员工说:“Allen(张小龙英文名)是个安静的人,上班除了在电脑前工作,很少听到他讲话,他与我们交流最多的话题是书。”
张小龙阅读的是些什么书?据其工友介绍,张小龙爱看《失控》(凯文·凯利著)、《创意学》(陈放著)、《两性的战争》(奥利维雅·贾德森著)、《通往奴役之路》(弗里德里克·哈耶克著)等书籍。《经理人》查阅了这几本书,试图从中找到张小龙此后研发微信的创新动机,最后,《经理人》将目光定格在《失控》这本书上。
《失控》是美国人凯文·凯利写的一本“预言式”的书,记述了作者对科技、社会和经济最前沿的一次漫游。书中预言到的一些概念,今天正在兴起。这些概念包括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敏捷开发、协作、双赢、网络社区、网络经济等。书中有一句话特别重要:“也许有一个关键的物种缺失了,但是一旦这个物种被重新引进,它就有可能恢复整个生态圈的秩序。”
张小龙表示,当他在2010年年初第一次看到Kik这种移动IM工具的时候,眼睛一亮:“在当今失控的移动互联应用竞争的生态中,改变秩序的‘物种’终于出现了。”
Kik是加拿大公司Kik interactive在2009年研究出的一种新的移动IM方式,它的特点是提供免费收发短信服务,能提供跨运营商、跨平台的社交服务;它的功能是:通过读取用户手机的通讯录,移植、重建了用户关系。但Kik很不幸,它遭到生产黑莓手机的RIM公司的狙击,RIM公司发现,在黑莓平台软件商店里的Kik,和自己推出的一款内置集成IM软件BBM(Black Berry Messenger)相比更为先进,因为Kik能跨平台运行,而BBM只能在黑莓手机用户里使用。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RIM公司不仅将Kik踢出自己的应用平台,且以侵犯专利为由,起诉Kik interactive公司。
得知Kik的遭遇后,张小龙马上意识到一个天大的机会正在诞生:假如,腾讯借用Kik理念,趁Kik陷入专利纠纷的停顿时期,用最快的速度推出同样的IM,在中国乃至全球的移动IM领域将快速抢位。
在试错中野蛮生长
2010年10月,和张小龙久未谋面的马化腾,收到了张小龙的一封电子邮件。大意是,类似海外Kik那样的免费移动IM,即将在移动互联时代中崛起,建议腾讯顺应形势,并马上启动一个全新的移动IM的项目。不过,张小龙在信中提示,万一项目启动和成功,最大风险是对QQ造成冲击。
马化腾陷入了纠结:一方面,腾讯已有了类似的战略思考,但一直没有订下实施计划;另一方面,马化腾无法判断腾讯的“Kik”一旦试验成功,会对腾讯的发家根基QQ造成多大的影响,不过,马化腾被张小龙的一番话击中了。张小龙说的是:“在移动互联的入口竞争中,腾讯现在的手机QQ,只是把QQ移到了手机上,和PC模式没有区别。”这番话几乎一语中的!
最后,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马化腾决定启动项目,取名为微信,同时给了张小龙两张通行证:第一张是,1亿项目研发资金;第二张是,可对现有QQ资源进行嫁接。但是,马化腾并没有给张小龙一个研发组织,而是告诉张小龙,“人,你自己选,组队之后,可以不用像其他部门一样执行KPI考核。”
依据创新漏斗理论判断:微信是否最终脱颖而出,马化腾心里没有底,但他决定前期暂不动用公司更多的力量,而是让一个貌似游离在管理系统之外的小团队,进行自由创新—马化腾想小赌一次。
项目启动了,张小龙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自己的团队。人,既不能调取无线部门的人,也不能从QQ部门中借取。因为经过2005年组织变革后,各部门要为KPI而战,每个部门门庭森严。张小龙唯一的办法,是从自己权力范围的邮箱部门抽调人手,第一批包括张小龙在内只有13人,这些人被分成3个小组,在iPhone、Android和Symbian三个手机系统上进行开发。张小龙设定的目标是2个月做出来。
《经理人》追踪到张小龙在这段研发期间,留在微博上的一句话:“我对iPhone5的唯一期待是,像iPad(3G)一样,不支持电话功能。这样,我少了电话费,但你可以用Kik跟我短信,用Google voice跟我通话,用Facetime跟我视频。”当时的时间是2010年11月19日。显然,在微信问世前,张小龙对产品的雏形已有了基本定义:能发短信、能通话、能视频,并一律免费。
一切似乎正朝正确的方向走。张小龙以为,他带领团队拼了2个月,在2011年1月推出的微信1.0,会很快受用户的青睐,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市场反应相对冷淡。与此同时,米聊、神聊、口信、有你等竞争性移动IM产品,已站队列阵。
张小龙研究后发现,无论是微信1.0,还是对手,都是对Kik以省短信费为卖点的简单复制,彼此没有差异。为了实现与同类竞争产品的差异化,张小龙在后续推出的微信1.1版和1.2版上,不仅增加图片分享,还增加了一些应用插件,比如,与微博私信互通、增加好友备注和支持通讯录搜索等。但是,市场反应依然不佳。
张小龙反问自己:“为什么推出那么多好用的插件,用户依然没有呈现爆发性增长?”张小龙在内部组织了一次大讨论,由于这13人全部来自邮箱系统,话题很快就导向了他们过去在邮箱产品上的成功经验。最后讨论出了一个核心:在众多可选择的应用软件中,客户的第一选择常常是更简洁的“傻瓜软件”,而不是操作起来复杂难懂的产品。
“做产品,少就是多。我们希望产品简单,把一些本质东西做出来之后,其余看用户的想象力。去掉某些功能,反而会让用户产生更多想象空间。”经过前三轮试错后,张小龙在2011年4月重新推出了微信1.3版。该版将所有功能插件全部移入“设置”一栏,界面上只保留最简洁的消息栏。没有想到,1.3版推出后,当月的微信注册用户,居然瞬间攀至500万大关。随后,张小龙乘胜追击,又接连发布了3个版本,在出现对视频信息的支持,以及“查看附近的人”功能的2.5版本之后,微信用户已达1500万。
然而,真正引爆微信的是当年国庆节发布的3.0版本,这一版加入了“摇一摇”和“漂流瓶”功能,打破了过去停留在熟人之间社交与沟通的藩篱,将人与人的沟通导向更广阔的陌生世界。也就是说,微信从此不再是单纯的即时IM,而是一个面向全社交类应用的移动产品。
针对听起来像子弹上膛的“摇一摇”功能,《经理人》咨询了腾讯公关经理刘思杉。刘思杉明确表示,这个技术完全是张小龙独家研发的。据说,该创新源于张小龙一次开车时的灵感:张小龙开车途中,在打开车载收音机后,突然听到一段美妙的歌曲,但却不知道这是什么歌。于是,张小龙突发奇想,如果能用手机对着这首歌“摇一摇”,记录甚至下载到这首歌曲就好了。
从微信3.0版本之后,所有意图在移动IM分羹的对手,只能眼看微信独骑远去。从2012年3月达到1亿用户之后,微信开始了几何式的规模倍增:用了6个月达到2亿,再用3个月达到3亿。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不得不这样表示:“50个360的产品加起来都比不过一个微信,腾讯已经拿到了移动互联的‘船票’。”
3亿用户来源的奥秘
尽管,微信在张小龙的手上不断通过试错,和用户体验无缝接轨,但能用神一样的速度实现3亿用户积累,和QQ资源有着莫大的关系。
“微信跟QQ的关系非常密切。微信初始的关系是QQ导过去的,目前绝大部分用户登录微信还是用QQ号和密码。”按照马化腾的表述,微信是站在QQ的肩膀上争取用户的,一个简单的做法就是,凡是QQ的用户,都首先知道微信,然后在开通微信时,将自己的QQ信息和微信实现捆绑。按照QQ的7亿用户量推演,至少有三分之一的QQ用户被直接导入微信。
但多数人忽视了微信另一个用户来源渠道—微博。这里说的微博,是指腾讯自家的微博口径吗?不,恰恰相反,是腾讯的对手:新浪微博。
张小龙拿到的1亿资金,绝大部分用于微信研发,没有一分钱投向外部宣传。对此,《经理人》在与腾讯一名员工的沟通中得到了证实,她告诉《经理人》:“微信一直没有在外面投过广告,完全靠口碑积累起来。”但《经理人》发现她只说出事实的一半,微信的3亿用户中,至少一部分资源取自新浪微博。对此,《经理人》做了实证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