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小战场”要拼大创新
一是业务的创新,比如,应用商店、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社交网络;二是设备的创新,包括手机硬件创新、手机操作系统创新、浏览器创新、手机输入方式创新等;三是商业模式创新,实现纸质媒体的移动互联网转型。
移动互联网代表了当前最热门的创新领域,也成为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的重要讨论议题。论坛上,与会代表对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趋势、创新方向、商机等开展了讨论。
移动互联网的创新方向
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移动原董事长王建宙,科大迅飞董事长刘庆峰,以及中泽嘉盟投资基金董事长吴鹰等精英人士,就移动互联网下一步如何继续创新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王建宙指出,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创新,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业务的创新,比如,应用商店、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社交网络。二是设备的创新,包括手机的创新,手机的创新又包括手机操作系统—我们要做出中国人自主创新的手机操作系统。还有浏览器,甚至包括手机的输入方式,除了键盘以外,有屏幕的输入、语音的输入等,我们要创造出更多输入方法。三是商业模式创新。
科大迅飞刘庆峰就移动互联网的本质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移动互联网最本质的关键点有两条:第一,移动;第二,屏幕小巧。从技术角度,移动互联网创新通常包括传输、计算、交互这几个领域。人机交互变化可能是引领未来创新的主要抓手,能够看到的是语音技术的创新发展。原来,我们都通过眼睛、屏幕沟通。而语音技术的不断进步,会给大家带来持续的惊喜。比如,去年,史上最严格的交通法规出台后,大家就想,将来在车上怎么打电话?将来,只要用语音说“我要打电话”以及“打给谁”,开车打电话的问题就可以解决。未来手机终端跟现在的Pad、笔记本功能应该是融合起来的,屏幕不断做大后,将来趋势一定是可以折叠式、卷起来或者通过投影方式等。
王建宙对刘庆峰的提法很感兴趣。在目前这种所有手机只有一种使用方法,就是多点触摸式的情况下,刘庆峰提出的语音输入令王建宙感到颇有新意。他对刘庆峰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很多人用过苹果的系统,也用过你们的系统,现阶段语音输入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准确。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针对这一问题,刘庆峰显然早有考虑。他指出,可以通过校对提高语音识别率。现在最难的是针对口音、针对噪声的技术创新。但可以肯定的是,针对这些情况,未来一两年会有很大突破。对语义的理解、对应用场景的准确把握等,都会使语音技术大幅提升。
关于移动互联网的创新问题,中泽嘉盟投资基金的董事长吴鹰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移动互联网解决了互联网的三个不够确定性。第一个是人。互联网时代,在网上,大家知道的只是一个IP地址,并不知道谁在用,移动互联网因为手机跟移动终端结合在一起,所以将“人”这个因素确定了。第二个是地点。在不同地点,应用需要其实也不一样。在博鳌亚洲论坛的需求,和在北京一个酒吧的需求肯定也不一样。移动互联网把这个又解决了,因为地点是确定的。第三个是时间。同样的人、同样的地点,但是在不同的时间,需求也不一样。结合这几点需求,再去想象这个市场空间—这个市场空间很可能是互联网的数十倍。
移动互联网的亚洲机会
有研究表明,到2020年,大数据、云计算、移动电子商务等新一波信息浪潮有可能在全球生成20万亿美元以上的市场。在硬件方面,亚洲呈现的是持续增长态势。比方说,网络系统设备中,就有中兴、华为在不断增长,而且三星手机也被全球消费者普遍看好。但是,在软件方面,亚洲地区是落在后面的—现在应用广泛的手机操作系统都不是亚洲开发出来的。那么,从区域性发展来说,亚洲地区在新一轮信息浪潮当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呢?在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上,王建宙率先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印度NIIT总裁Vijay Kumar Thadani是教育工作者出身。他认为,移动互联网最大的可以应用的领域就是教育。因为现在教育资源非常紧缺,高素质的教师不多,但每个人在求学时,都想找到最好的老师。移动互联网可以填补这个空缺,使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高质量学习。
比如说,在一些国家的贫民窟,一些名校的教师没法走进去教学,有线互联网也没法进去,但只要用手机和PC连接,贫民窟的孩子就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上的一些教育平台跟这些名师学习。否则的话,他们就不能接受这样的教育。我们要搞一个专门针对教育的操作系统,把有限资源放在跟教育有关的操作系统上。
在讨论中,腾讯总裁刘炽平颇具慧眼地指出,在全球以手机IM(Instant Message,即时通信)为应用的市场里面,四家中有三家是从亚洲出来的,包括腾讯的微信,还有日本、韩国的一些应用。比如,WeChat在全球市场有4000万用户,在东南亚,尤其在印尼、马来西亚市场,我们已经占了整个应用商店的第一位,已经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智能手机应用。我们觉得这一块的机会是亚洲公司独有的。
传统纸媒的移动生存之道
《了望》周刊社社长兼总编辑姬斌认为,移动互联网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传播内容。移动互联终端形成整个受众无缝的覆盖,受众能够随时在移动互联网上找到新闻,替代纸质的传播媒介。传统媒介也可以通过微博等各种方式来介入移动互联传播。但是,现在普遍面临一个事实,就是传统纸质的媒体,包括报纸杂志,每期报刊上能够有一两篇、三五篇好的东西,已经是很好的卖点,就相当不容易了。
不可否认,传统纸质报刊为稿子投入了很多精力、财力,有的要几万、十几万地投入,有些大的报道甚至要耗资几十万。但是,如果要在移动互联网进行免费的传播,那么,纸质的报刊可能就没有了回报的通路,而受益者往往是互联网,往往是手机移动终端。
在这方面,美国做了一些收费阅读的探索,纽约时报公司董事长Arthur Sulzberger.Jr介绍说:两年前,《纽约时报》在互联网上的传播,从免费模式过渡到了付费模式,这确实是很大的挑战。很多人都担心会影响该报的阅读量,担心读者会消失。但是,经过考察,《纽约时报》公司最后还是承担了这个风险,其团队创造了一个模式,就是一个部分开放的模式,首先有一部分是免费。另一方面会有一个链接弹出来,你要继续读,你就得付费了。每个月用户都可以读到免费故事,但是另有一部分内容要付费的。目前,《纽约时报》的付费用户已经达到64.5万,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期。
(第二节)百度的移动战沙盘
以19亿美元的天价收购91无线,无论从资本角度还是战略角度,似乎都是一笔大赚的买卖。最重要的是,百度以此完成了对移动互联网三大入口的布局:以91手机助手和安卓市场作为应用商店入口,以轻应用作为浏览器的入口,以LBS作为超级App的入口。
2013年7月16日,百度宣布以19亿美元收购91无线,91无线将成为百度的全资附属公司,并作为独立公司运营。交易完成后,该案超过2005年雅虎对阿里的10亿美元投资。加上此前百度移动搜索、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乃至百度魔图等移动产品的发布,百度的移动互联网拼图开始清晰起来。
目前,中国的手机网民有4.6亿,占总网民的78.5%,移动互联网的未来早已不容置疑。但在2012年,当所有企业纷纷抢滩移动互联网时,李彦宏却提出了“酒驾理论”,认为移动互联网没有商业模式。从那以后,作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百度在移动互联网鲜有动作。
直到2013年,百度终于开始在移动互联领域发力,不仅动作不断,还破格提拔了李明远这个年仅29岁的副总裁。由此不难看出,百度对移动业务的重视及迫切。
那么,百度究竟能否通过收购91无线等一系列举动,在移动互联领域延续PC时代的地位?
不亏反赚的收购
百度收购91无线花了19亿美元,到底值不值?
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2013年2月,91无线曾试图通过“介绍上市”的方式登陆港交所。当时的估值不超过10亿美元。还不到半年,百度就以近两倍的价格买下91无线,从这个角度看,百度好像是亏了。
但资本市场却给了我们不同的答案。
历史上的并购,通常宣布收购消息以后,出资的一方也就是主并购方的股票会跌,被并购方的股票会涨,尤其是市场认为高溢价并购的时候。但百度收购91无线之后,情况却反了过来。在消息宣布当天,91无线股票收盘大跌21%,而百度的股票却一路高歌猛进。自从2013年7月16日这一消息公布之后,百度股价连续保持上涨态势。股价一度曾达到每股154.9美元。而7月15日,也就是百度宣布收购91无线的前一日,百度股票的开盘价只有97.09美元。也就是说,在收购91无线之后,百度股价上涨了将近60%,市值增值部分已相当于11个91无线。难怪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说:“我们公司小,要不,我也买个91无线。”
从资本上来看,百度收购91无线无疑是赚了。而从战略上来说,百度的思路也很清晰。百度企业发展部总经理汤和松说:“我个人最深的感受是,做这种大的投资并购,战略一定要清楚,要知道你想得到什么。在收购91无线的问题上,我认为百度的战略很清晰。PC正在往移动互联网转移,大家都在过这条河,很多人从桥上过,桥上是传统的浏览器;也有主流是坐船过,船里面坐的是各种App(Application的简写,一般指各种智能终端里的应用),而这条船就是91无线这种应用分发平台。”
91无线旗下的91手机助手以及安卓市场,本身就是移动互联网最大的应用分发平台之一,再加上刚刚在2013年上半年实现日分发用户突破3500万的百度手机助手,“收购91无线后,百度系的内容分发量能够排在国内第一位。”正如易观高级分析师闫小佳所说,“得渠道者得天下,关键是布局卡位渠道的入口。百度收购91无线,就是牢牢把住了入口。”
2013年10月1日,百度宣布完成了对91无线的收购,并对外公布了百度91移动分发相关数据:市场份额超过40%,日均分发从6900万增至8000万。
百度移动云事业部产品总监李东介绍说:“91无线和百度的手机助手用户群重叠度并不高。现在大盘还是处于高度增长的趋势,所以现阶段,91无线和百度都会保持自己的产品去争夺市场,获得最大化的蛋糕。”
在PC互联网时代,百度做的是流量分发,hao123针对主流网站,而百度搜索针对的是更多的海量网站,它们各自发力,相得益彰;进入移动时代,百度的价值相应转向应用分发,此时的91无线,无论是主攻方向,或是战略价值,都恰如当年的hao123。
据透露,百度和91无线已经开始逐步进行整合工作,包括平台数据的共享、渠道分成计划等。
百度副总裁李明远表示:“百度在移动互联网业务中有四大战略领域,分别是移动搜索、移动应用分发、LBS、移动视频。其中,移动搜索和移动应用分发都是移动云事业部旗下业务。百度移动云的使命就是构建生态系统,而91无线对于百度来说,是构建生态系统的一个手段,也是一个补充。所以未来一段时间内,91无线会跟移动云进行许多技术和运营角度方面的协同。”
打通前向收费业务
对于百度来说,收购91无线固然是为了抢夺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商店入口,但更重要的是,这一举动能提高百度对于开发者运营的能力以及流量变现的能力,从而打通全产品线的前向收费业务。百度看重的不只是91手机助手、安卓市场这两个移动分发平台,而是91无线的开发者资源以及流量变现能力。拥有了这些,无论百度在移动互联网进行何种布局,都会得心应手。
自百度在2012年向开发者提供“七大武器”后,百度开放云一年内为应用开发者免费开放了20余种技术和服务。到了2013年,百度又推出了全新的Web App开发框架Clouda,据悉,百度语音API也已对开发者开放。百度对于应用开发者的拉拢之心从不掩饰。众所周知,在传统互联网,百度就是靠着百度联盟拉拢了大量的中小站长,才实现了最终的崛起,而在移动互联网,百度自然也成立了移动联盟,并试图以各种手段拉拢更多的应用开发者。
另外,91无线跟开发者的互动、与开发者的关系,以及对于开发者在分发需求上的理解,都是百度想要的。“91无线整个公司有将近1000名员工,而我手下的员工包括分发、技术、产品,加在一起不过100人。百度的特色是做技术和产品,91无线的特色则是开发者运营。”李明远说,“91无线非常关注开发者运营,这个公司的开发者运营做了这么多年,非常了解每个开发者小的、中的、大的诉求是什么,应用首发怎么推广,这是它的优势。百度没做过App的运营工作,但是在91无线,光首发这个事,就有十几个员工在做。”
将上游的开发者搞定以后,再加上91无线本身就强大的商业变现能力,以及百度手机助手具备的移动安全体系和支付平台“百付宝”,百度就彻底打通了移动应用行业前向收费的业务链。
2013年6月7日,在宣布收购91无线之前的一个月里,百度就已经开始为收购之后做准备:宣布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组建前向收费业务群组,这些工作由百度副总裁王湛直接负责。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一调整毫无疑问是为收购91无线做的铺垫。如此一来,百度无论从组织结构还是业务上,都完成了对前向收费商业模式的准备。在推出了前项业务群组业务后,百度在包括云存储、游戏、阅读、音乐、视频等方面多角度发力。正如李明远所说:“百度已经开始越来越多地进入较为垂直的行业。”尽管前向收费业务在百度占比还很小,但却拥有非常可观的增量市场,其想象空间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