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两朝的才女不少,薛涛、李季兰、鱼玄机……可真正从诗词角度去看,这里头的绯闻效应绝对大于真才实学。唯有李清照,伫立花丛中翠袖青衫,眉眼淡定。
我哥们儿法雨说:千年以来,压得住阵的女诗人(词人),唯易安一人而已。
我姐们儿晓风说:你主宰,我崇拜,没有更好的办法。
李清照生长于贵族书香世家,父亲李格非,北宋文章名流,官至礼部员外郎。李清照《上枢密韩公诗二首》诗序中称“父祖皆出韩公门下”。韩琦在当时名重一时,与范仲淹同是以文人领兵的朝廷重臣,并称“韩范”。当时,能出身韩琦门下,是一件很牛的事情。李清照母亲王氏,也是名门之后,其祖父是汉国公王准,父亲是岐国公王珪,王珪曾任宰相。
黄药师老婆看一遍《九阴真经》就能倒背如流,可那毕竟是老金拍脑门想出来的。李清照打小耳濡目染,博览父亲藏书,看书过目不忘,不到十一岁,所作诗文已被“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等人称赏,以才藻闻名乡里。
上面两段话拗口涩目,你看着头晕,我写着头晕,其实我也就为了一句话——你是光,你是电,你是唯一的神话!
打小老师就教导我们,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胸中小鹿乱撞的年龄,对席慕蓉的诗那叫一个心醉,恨不能在所有送给漂亮女同学的贺年卡上,都抄上一段。缘分哪,几年后偶然看见席慕蓉的照片,我瞬间死机。从此以后,只要喜欢哪个女作者的字,我发誓不看她的照片。
李清照没有照片,我很满意。文字带来的意象天马行空,莺飞草长,《浣溪沙》《点绛唇》能满足我所有关于李清照是个美女的想象,并且你无从反驳。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浣溪沙》
少女李清照面如莲花,梳个时髦的宝鸭发型,眼波流转。很明显,这是个美女。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点绛唇》
美女李清照还是骨感运动型的,你没看她荡秋千薄汗透衣,一双手纤纤如玉。这样会害羞的女孩,现在已经比大熊猫还珍稀了。这阕小令里的“客人”,就是李清照后来的老公赵明诚。当时京城盛传赵明诚命中注定要做“词女之夫”,此“词女”就是李清照。赵挺之经不住忽悠,让儿子赵明诚上政敌李格非家提亲。一个“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少女,又让我想起那些胸口小鹿乱撞的青涩岁月。
少男少女秋千架下匆匆一瞥,一见倾心。赵挺之自己人品不怎么地,当时被骂作是反复小人,但他儿子赵明诚却是个谦谦君子。婚后二人情趣相投,公主与王子过着幸福的生活。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减字木兰花》
我是个喜欢收藏感觉的人,那些夜深人静时值得想起的片段,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李清照的《减字木兰花》就是这样一个值得满头白发时慢慢回忆的片段。春蕾如人,伊人如花,文字将那一刻美好定格。云淡风轻,卖花担边的易安娇憨刁蛮,一袭白衣的太学生赵明诚幸福地傻笑。
自宋神宗时起用王安石变法以来,新旧党争水火不容。李清照的父亲为旧党,夫翁为新党,这样政见不同的两位大吏居然成了亲家。婚后第二年,赵明诚之父赵挺之晋封尚书左丞,擢升宰相,赵挺之“排击元祐诸人不遗力”,雷厉风行地将亲家公扫下马来,李格非被罢官。李清照写给赵挺之的信有云:“炙手可热心可寒”,“何况人间父子情!”也算骂得淋漓尽致。这些显赫豪门里的恩恩怨怨,琼瑶阿姨要有兴趣,肯定又是一部收视率极高的电视剧。
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李格非被罢官后赵明诚出仕宦,夫妇俩分居两地,李清照望眼欲穿。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伊世珍在《琅嬛记》里有一个故事——李清照将《醉花阴》寄给丈夫,赵明诚叹赏,起争雄之心,在家里谢客三天,填了五十阕,杂进李清照的《醉花阴》给好友陆德夫鉴赏。陆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明诚彻底服气。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
荷残香消,竹席浸凉。这阕词曾抄在锦帕上,由一个女子赠给远行的丈夫,在月光如水的西楼,她在等候一纸家书。
公元1107年,赵挺之死于京师。死后三天,家产被查封,儿子赵明诚也被罢免官职。李清照和赵明诚回青州(今山东青州)赵氏故里,屏居十年。那是快乐的十年,两人收集文物、潜心著书,人世的纷纷扰扰离他们很远。《金石录后序》载:“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李清照后,“赌书泼茶”遂成典故。千年之后,依旧能闻见缕缕茶香,易安茶覆怀中的音容笑貌如在眼前。
公元1126年,金人铁骑踏破汴京,掳获徽、钦二帝、后妃、皇子、公主等三千多人北去,朝廷南迁,康王赵构于次年称帝,北宋灭亡。不久金兵攻破山东,李清照、赵明诚将大部分文物藏在青州故第,锁了十几间屋,南逃至建康(今江苏南京),希望第二年回来用船运走。十二月,金兵攻陷青州,装满文物的十几间房屋被焚毁。
逃到建康后,赵明诚任建康知府。李清照自己在《金石录后序》里说,出知建康第二年春,她和赵明诚乘舟上芜湖,将要前往赣江,走到池阳(今安徽池州)接到圣旨,赵明诚独往面圣。六月十三日,赵明诚归,当时李清照在船上,她描述夫君“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烂烂射人,望舟中告别”。我仿佛看见易安望向爱人的眼神,温暖殷切,脸上有夏日阳光的阴影。李清照说自己“余意甚恶”,呼问:“如传闻城中缓急,奈何?”赵明诚遥应:“从众。必不得已,先弃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之!”她可知道,这句话已经是遗言。绝尘而去的赵明诚,命不久矣。
赵明诚冒暑奔驰,在途中病倒。七月末,书童赶回报信,李清照判断赵明诚是中暑,必服寒药,赵明诚体质却不适合寒药。李清照心急如焚,一日夜行三百里赶到,赵明诚果然大服柴胡、黄芩等寒药,病入膏肓。《金石录后序》载:“余悲泣,仓皇不忍问后事。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笔作诗,绝笔而终,殊无分香卖履之意。”那年李清照四十六岁,其词风的转变应是从这一天开始。
据说赵明诚重病期间,有人拿了把壶请他甄别真伪,后谣传赵明诚送壶通金。山河破碎,丈夫亡故,这一切似乎还不够。一个孤苦无依的妇人,固执地携带大量文物,辗转千里追寻高宗逃亡路线,只为一厢情愿地想把毕生收集的文物献给朝廷,以此澄清丈夫的声誉。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添字采桑子》
夜半听雨,点点滴滴,小轩窗前,北客辗转难眠。你曾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如果你是男儿,该是会立马横枪,血战沙场的吧。李清照最终还是未能追上仓皇逃窜的高宗,大部分文物在战火中遗失焚毁。
张爱玲遇见了胡兰成,便变得很低很低,低到了泥土里,从尘埃里开出了花。张爱玲对胡兰成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可你呢?清高如你,骄傲如你,怎会看不清张汝舟这样一个虚伪文人。你再嫁张汝舟,忍受世人“不终晚节”、“无检操”、“晚节流荡无归”的诟语。你是再不愿过着流离失所、形单影只的日子吧?你以为他会和赵明诚一样好好地待你的吧。
婚后张汝舟露出本来面目,与李清照在文物支配权上纷争吵闹。这些文物是李清照与赵明诚多年收集的,经历战火后已所剩无几,李清照视之如命,加上《金石录》还未完成,李清照的态度可想而知。诈骗犯张汝舟羞愤难当,对李清照拳脚相加。
兰花被猪吃了,焦尾琴当柴烧了,《兰亭集序》擦了屁股,丹顶鹤做成了烤鸭,小龙女被嫖客光顾……这,就是人生的本来面目,就是这尘世的龌龊与荒谬。
李清照在给朋友的信中说:“忍以桑榆之晚节,配兹驵侩之下才。”毕竟是千古无双的易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李清照为离婚一怒告发张汝舟科考舞弊。依宋朝法律,女人告丈夫,无论对错输赢,都要入狱两年。事后张汝舟发配柳州,李清照入狱。友人为之奔走,九天后李清照出狱。
你说:“清照敢不省过知惭,扪心识愧。责全责智,已难逃万世之讥。”
你说:“败德败名,何以见中朝之士!”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
国破家亡,画鬓如霜,年华暗淡,四季流转。金华的双溪啊,依旧春光,小小的舟楫啊,又怎载得动这万古愁肠。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很多事情,都成了回忆,唯剩这本《金石录》和几页单薄的词稿。昨日有旧友携十岁幼女来访,小女聪颖,我欲将平生所学相授,小女说:“才藻非女子事也。”我一生著书立说,以才名自傲,原来都是一场虚幻。德甫,我是不是做错了,很快,我会来陪你。
李清照七十岁左右,在孤寂与凄凉里去世。李清照是被南渡的权贵们遗忘的,甚至她的卒年,在史书中亦无可考。可易安的一颗万古愁心,令多少后人长吁短叹、唏嘘流涕。
郑振铎评价李清照说:“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被人们一次次地引用。
后世论者将李清照推为宋代“婉约派”词家的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