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第三章2 没有污染的产业,只有污染的观念
没有什么产业注定是污染的产业,而只有造成污染的落后的技术、淡薄的环境意识和纵容污染的体制。
——龙永图
在为期15年的中国入世谈判过程中,环境问题一直是在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谈判中遭遇障碍最多的一个议题。在中国入世7年后,中国的环境问题仍是困扰经济发展的一个难题。而在中国环境问题的治理中,产业之间互相推诿的现象让人头疼。龙永图一针见血地指出,没有什么产业注定是污染的产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只是来源于中国人的环境保护意识依然十分淡薄。
在今天的中国,过度工业化的沿海,正遭遇很大的生态危机。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承接的国际转移主要是轻纺工业、电子业。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中国工业也进入重工业、精细化工业、高端装备制造业这一阶段。只有在这些重化工业方面成为强国,中国才能从根本上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强国。目前,中国很多生产电子、纺织、轻工产品的工作母机要靠进口。而要想在这些轻工业方面保持持续发展,就要加强重工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当前中国正面临承接许多国际重工业的转移。
中国多年的外贸出口积累了大量的外汇,这是以牺牲中国的环境和资源为代价换来的。那么,在中国承接国际重化工业的过程中,如何在发展重工业的过程中保护资源与环境是一个不可逃避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已经提出了多年,但具体成效如何?
一个3000多人的小城镇,10多年来,由于毗邻的锰矿开采和加工企业将废水直接排入河中,每年只能在农历的正月初一和七月十四两天喝到干净的河水。因为正月初一是过年,七月十四是民间的“鬼节”,只有这两天矿厂才不开工。
这是发生在广西崇左市大新县下雷镇的一个案例。下雷镇位于大新县的西部,与百色市靖西县湖润镇接壤,逻河自靖西县湖润镇流经下雷镇,在湖润境内约数公里,在下雷镇境内近三十公里,于是当地人也称之为下雷河。
如今的河水基本呈黄色,远看像一条黄龙,近看黄中带黑。检测结果表明:下雷河与靖西交界断面总锰含量为3.48毫克/升,总锰含量超出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33.8倍;水中悬浮物为112毫克/升,超标2.7倍。
下雷镇布东屯处于下雷河的下游,有村民100多人。下雷河上游段的水质非常好,但是由于当地锰加工企业及洗矿点直排洗矿废水,导致下游水体含锰量超标。这些洗矿点经常在晚上排水,因此人们早上7点就会看到从上游流下来的泡沫和黑水。
村民只能喝从3公里外的山头引过来的泉水。20世纪80年代,河水还能喝,90年代以后就没法喝了;现在连游泳都没人敢下河了,在河里洗手也只能是越洗越黑。
而下雷镇还有近十个村屯像布东屯一样饮水困难,近千名村民10年来一直处于“住在河边无水喝”的尴尬境地。
河水污染到这种程度,政府部门难道袖手旁观吗?
村民表示,上游湖润镇洗矿点经常偷排废水到下雷河,屡禁不止,常常是“环保部门前脚走,洗矿废水跟着排”。而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很多年,让人匪夷所思。
一些企业为了减少成本,没有采取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无法挽回的破坏,最终企业也因此被迫关闭。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只注重经济效益,对企业污染行为不闻不问,甚至主动充当“保护伞”。
这一切都是因为 “污染换发展”、“先污染后治理”等观念仍然根深蒂固。“绿色GDP”的生态发展观未能树立,是造成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
什么是“绿色GDP”?
有一次龙永图去瑞典,瑞典政府官员陪他在一个湖上游玩,龙永图突然看见有两个造纸厂。他很讶异地问道:“你们这么漂亮的湖,为什么建造纸厂啊?”那位官员回答说:“龙先生,我们瑞典有一个观点:没有污染的产业,只有污染的技术、污染的体制、污染的观点。”
龙永图认为,所谓“绿色GDP”,就是一种类似瑞典的这种根深蒂固的环保观念。
是否污染环境不能按照行业进行划分。在目前科技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如果有很强的环保观念、健全的保护体制,再结合过关的技术,重化工业并不一定就是污染环境的产业。相反,一些所谓的绿色产业,如旅游业,如果管理不善也会破坏环境,造成很大污染。
过去,大众都有一个普遍的认识:旅游是一个无烟的工业,是一个没有污染的产业。但是事实告诉我们,旅游业完全可以变成一个制造污染的产业。中国多年来对旅游资源实行的是过度的掠夺式的剥夺,以量取胜的门票经济,使旅游产业不堪重负,对资源构成了极大的破坏。而相比之下,在国外很多有名的景区,是严格限制门票数量的,这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没有污染的行业,没有污染的产业,只有污染的技术,只有污染的观念,任何行业都是如此。改变以行业判定是否污染环境的错误观念,对我国今后产业的布局有重要的意义。而只有拥有强烈保护环境的意识,才会产生一整套完整的环保政策和技术,才会在环境保护上舍得硬投入,否则,一切只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