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第二章7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货币过度从紧之后必将放宽
目前中国虽然实行比较从紧的货币政策,但是从总体上来说,我认为还是比较温和的,没有采取非常严厉的货币紧缩政策。从紧的货币政策,并不是说要全面紧缩,在经济得到稳定后货币政策必然会有一定程度的放宽。
——龙永图
2008年,不断从紧的货币政策让中小企业的“寒冬”提前降临,制造业蔓延着一片沮丧低落的情绪。龙永图预计,在经济稳定之后,货币政策必将放宽,制造业将重新得到振作。龙永图一直认为制造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重头戏”,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仍然十分巨大,货币放宽只是时间的问题。
货币政策一直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货币政策的调整给国民经济带来重要影响。从2008年起,中央明确提出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在此之前,中央的货币政策一直在“稳健”与“适度从紧”之间寻找平衡。去掉“适度”二字意味着央行的政策会做出怎样的调整?
中国经济在出口导向战略下保持了多年的高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外汇储备越多,意味着投入市场的货币量越多。高速发展的经济体系积攒了股市泡沫、楼市泡沫。2007年开始,流动性过剩引发了市场供求关系的失衡和物价上涨。虽然从2008年开始,央行开始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但仍遏制不住通货膨胀的趋势,随着CPI的明显上升,股市、楼市泡沫相继破灭,中国经济在2008年遭遇了比较大的动荡。在这种经济环境下,从紧的货币政策短期内不可能放松。
在经济由偏快走向过热的临界点之上,国家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无疑会对国民经济产生重大影响,首当其冲的便是中小企业。
2008年7月中旬,人们突然发现,浙江颇有名气的金乌集团老板张政建失踪了,这让众多聚集在金乌集团总部门口讨债的人们情绪激动。张政建失踪的原因被推测为躲避高利贷,根据当地政府公布的数据,金乌集团涉及欠款大约为17亿多,其中14亿为民间借贷,本金为8亿,利息为6亿。
从2007年到2008年,浙江民营企业老板失踪的新闻并不新鲜,原因大多是他们欠下了上亿的高额债务。据初步统计,全国2008年上半年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的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超过1万多家,有2/3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2008年的冬天将格外寒冷。
在货币政策逐步收紧的过程中,股市、楼市过热的现象得到控制,高企的通货膨胀率渐渐回到合理的位置,中小企业却陷入了艰难的局面。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的发展依赖于银行信贷。银行信贷融资程序简单,成本较低,是中小企业的首选。尤其2002年中央出台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发展之后,各类银行纷纷推出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金融工具、金融服务与金融产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城镇增加了近8000万个就业岗位,其中75%以上是由中小企业提供。此外,66%的总产值、62%的出口以及46%的税收由中小企业创造。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业新增产值的76.7%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但从2007年底,央行第6次加息,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提高到4.14%和7.47%;存款准备金率上调1个百分点,达到14.5%,创20余年历史新高,将回收流动性货币3942亿元。央行大举收缩信贷,使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雪上加霜。大量中小企业倒闭,失业率超出以往。
中国当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制造业仍是关键领域。货币紧缩引发了对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的恐慌。
龙永图认为,中国的“从紧”货币政策还是比较温和的,并不是要完全紧缩。中国经济发展的势头不会停止,货币政策从紧是中国的经济增速中适当的微调。中国经济目前处于偏快向过热发展的阶段,如果不进行微调,将会使国民经济遭遇更大的危机。“国外有一种‘自行车理论’,认为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就像骑自行车。自行车一直在走倒不下来,很多问题都可以掩盖下来,甚至可以在发展当中把它解决,逐步把它调整过来。但是自行车一旦倒下,问题就大了。”我们的货币政策实际上就是让我们骑慢一点,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中小企业的倒闭可以说是我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可以说,在任何货币政策的风吹草动下,最先波及的必是中小企业。从中国的银行体制来说,货币政策的短期微调恰恰可以避免出现更大的经济危机,从而减少更多中小企业的崩盘。
但从长期考虑,如何让中小企业恢复活力,与大企业一起创造税收,关键还在于改革银行体制。在西方国家,大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信贷较少,大企业主要是到资本市场、债券市场上去融资。如果在货币紧缩的同时,加快发展中国的资本市场,让大企业更多地到资本市场融资,将会提升中小企业融资的空间。相信随着中国金融改革的推进,中小企业未来的融资问题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鉴于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就业的强大作用,中小企业的发展将会得到更多政策的支持,中国经济势必也将随着中小企业的恢复而更加稳定,货币政策必将在经济稳定之后得到相应放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