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2900000010

第10章 随军家属(4)

郑启明又忍不住笑了,对许长利说:“你的话越讲越有意思,与我们家秦月芳有一拼,你们两个人说话,一个不靠谱,一个不着调。说点正经的吧,我们应该关心战士们的个人生活问题,不能改变现实状况,可以立足现有条件,积极为他们出主意、想办法,这件事解决不好,就会影响他们的思想情绪和行车安全。”

许长利听了郑启明的话,点了点头说:“郑秘书,您不巴结领导,不跑官要官,把一颗心都操在了战士们身上,五十多岁了还只是个秘书,像您这样的机关干部太少了。我们心里都清楚,凭德行和能力,您早该当领导了,您就是我们心目中的将军。我们会像您一样,把战士们的事放在心上,尽可能多给他们一些帮助。”

郑启明红了脸说:“奉承的话最好讲给有些领导听,你吹捧我一个快要退休的行政秘书有什么用!”

许长利说:“我这个人就是不喜欢在领导面前讲好听话,也不想捞什么好处,大不了过几年还回家乡伺候老母亲去。”

“你母亲不是早就去世了吗?”郑启明奇怪地问他。

许长利看了看旁边的杨达志,诡秘地说:“人们不是都把大地比作母亲吗,我回老家把地种好,就是伺候老母亲了。”

杨达志说:“你小子净说空话,我就不信你还有回家种地的思想准备!”

许长利脖子一挺说:“怎么没有?本来吗,我们这些人如果不出来当兵,说不定现在还在庄稼地里看玉米叶子耍大刀,把土坷垃当球踢呢!”

“这说明许队长还没有忘本,不像有些人,一向奉行‘有奶便是娘’,但是,天天喝牛奶,也没见他到养殖场去尽过孝心。”杨达志开玩笑说。

郑启明笑说:“你们俩的话越说越不着边了,长利快洗洗脸吃点东西,我和达志一会到分队看看。现在是老兵复转离队、新兵集训未完的非常时期,人员紧,任务重,要防止安全工作出问题,如果这方面出了问题,尽管你们只是负领导责任,受到的惩处也比‘罚酒三杯’厉害得多。”

“我双休日一向是早饭午饭一块吃,等一会我洗了脸咱们一块去分队。”许长利说。

“经常不吃早饭可不好,你先洗脸吧,等一会我从分队回来,咱们一起到我家去找点吃的。”

“嫂子不在家,你们家有什么好吃的?”

“你嫂子不在家,还有‘康师傅’随时准备为你服务。”

许长利连连摆手:“我们这些没带家室的人,双休日都是不生火,不做饭,一天三顿方便面,现在听见‘康师傅’三个字就反胃。”

“我是与你开玩笑。”郑启明说,“你今天要还是两顿饭一块吃,咱们中午到机关服务楼开一桌,我请客,你们几个队领导都去!”

“崔副队长今天在调度室值班,去不了,我和老杨,再拉上陈副指导员一起去。”许长利高兴地说。

“崔副队长去不了,你们打包给他带些吃的回来。这事就这样说定了,十二点我在餐厅等你们。”

郑启明说完,与杨达志去了一分队。

一个人出外不管走多远,家都是他最终的目的地,既便是客死他乡,也会魂归故里。秦月芳对郑长庄比一般人有着更深的感情,她和铁姑娘队的姐妹们在这里的每一块土地上都流下过汗水,和共青团支部的年轻人在这里的每一个山坡上都付出过劳动。回到日思夜想的家乡,她觉得一山一水都是那样可爱,一草一木都是那样亲切,更让她感到惬意和欣慰的是,在这里可以与亲人同享天伦之乐,与乡邻共叙相思之情。

秦月芳随军前是生产大队的干部,她说话尖刻但不失幽默,对人热情但嫉恶如仇,深得群众拥护,并且拥有很好的人缘,她从北京回来以后,家里就没有断过找她说话聊天的人。

郑启明的父亲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他的全部“学历”就是解放初期在村里参加过两天半的扫盲班,当时的文化教员教他先学认识“一”字:“横着的一道念一,竖着一道也念一。”他不解地问教员,既然都是一,为什么有的站着,有的躺着?文化教员一时竟不知如何回答。那次的学习经历很短,但学习后遗症追随他的时间却很长,一直到现在,老人家看见带字的纸就头晕。

郑启明的母亲也是个文盲,大字不识一个,纯度是百分之百,躺着的“一”,她只知道那是个横道;站着的“1”,她只知道那是个竖道。

“都是万恶的旧社会害的!”

“万恶的旧社会”是夫妻俩嘴里经常提到的共同敌人。

据说郑启明的母亲年轻时很漂亮,郑启明的父亲对她穷追不舍。

终于等到一次表明心迹的机会。“嫁给我吧!”他对她说,“咱俩一块过日子,收成好时,你吃干的,我喝稀的;收成不好时,拉棍要饭我背着你。”

就凭这番话,小伙子赢得了姑娘的芳心。

郑启明的父亲母亲相亲相爱地生活了大半辈子,生儿育女,清贫度日,过着山中不记年、野花自开落的日子。

秦月芳回到老家,郑启明的母亲最高兴。

秦月芳的爹娘死得早,她把秦月芳当成了自己的闺女,秦月芳嫁给郑启明之后,也把婆母当成了自己的亲娘,俗话说,娘夸闺女不是夸,婆夸媳妇一朵花。秦月芳这好那好,别人看到了一些表面现象,更多的事情是从郑启明的母亲嘴里讲出来的,她那引以为豪的话,让村里的老太太们有的羡慕、有的嫉妒。

郑启明的父亲看到儿媳妇回来,更多的高兴是藏在心里头,脸上被岁月的流水冲刷出来的沟壑里,条条都盛满了笑容。他每天早早起床,把院落打扫干净,把小板凳擦拭干净,把暖水瓶灌满开水,等着有人来看秦月芳。

山东的春天去南方旅游刚刚回来,它让人们嗅到了久违的气息。

今天下良湾镇逢集,院子前边的山路上,拖拉机、自行车、或慢或快赶路的行人,说不上车水马龙,也算是络绎不绝。郑启明的大侄子春娃知道,今天家里来人可能会更多一些,为了衬托欢乐气氛,他在爷爷打扫干净的院子里打开了录音机。但是,“妹妹坐船头”的曲调经过烟熏火燎,掺杂鸡鸣狗叫,早已是韵味全无、不堪入耳了。春娃也知道,山里的老百姓不会计较录音机的播放效果好坏,他们图的是热闹,爱的是喜庆。

今天先到家里来的是郑铁柱。

秦月芳面对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依然有一种敬畏之感,自己在生产大队当团支部书记的时候,他是生产大队的治保主任,一个耿直豪爽的农村基层干部。

郑铁柱如今已是老态龙钟,脚步蹒姗。

“前年得了脑血拴,在医院输水输了半个多月,身体都快成注水肉了。”他对秦月芳说,“好在后遗症还不是太严重,凑凑合合能够自己照顾自己,没有给儿女太多的拖累。”

面对老人,秦月芳心里又有一些凄凉,他过去是精神抖擞,现在是手脚抖擞,过去总是照顾别人,现在要被别人照顾,真是世事沧桑、岁月无情啊!

郑启明的父亲陪着郑铁柱在院子里坐下来,劣质烟卷为声音已经失真的《纤夫的爱》又增添了新的烟火效果。

郑铁柱对秦月芳说,现在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过去想办的事情办成了,没想到的事情也实现了,只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有些现象让人看了心里不痛快。他还说,现在的村干部不像过去那样一心为群众办事了,过多地考虑自己和亲朋好友的利益,郑长庄村委会主任郑有福的私心就很重,比如,他把大伙凑的修路的钱借给自己的亲戚去办石灰场,把集体的钱用于招待上边来人吃喝等等。郑有福的爹过去在村里是有名的赖皮,他与他爹一样不懂道理,前几年倒腾水果赚了些钱,买通乡里的个别领导,成了郑长庄的土皇上。天天不干正事,满村乱窜,见酒就喝,一喝就多,有时闷睡,有时胡说。去年他又花了些钱,托人把大儿子安排到乡税务所,现在更神气了。

郑启明的父亲在一旁瓮声瓮气地说,郑有福不是人,他爹是王八,他是王八蛋,他儿是龟孙子。

郑启明的母亲听到院子里谈论郑有福的事,也从厨屋里走出来,气愤地说:“人家都说郑有福是不给钱不办事,收了钱乱办事,有人找乡里县里的领导反映都不管用,应该上北京,找国务院院长去告他。”

“国务院的领导叫总理!”老头对老伴的孤陋寡闻似乎习以为常,心平气和地纠正她。

郑铁柱在旁边憋不住笑了。

秦月芳没有笑,她在北京就听老家有人打电话说过郑有福的种种不端,自己的一个外甥就是被他的儿子打伤之后不了了之。“如果有机会,一定见识见识这个当年就没有给自己留下好印象的人。”她心里想,

郑铁柱看到秦月芳当年的两个好姐妹过来找她,就拖着病躯,一摇三晃地走了。

三个女人一台戏。

来看秦月芳的两个人,一个是她当年的小学同学、曾经当过生产队妇女队长的秋梨,一个是一辈子只知道在土里刨食的月桂。

“城里生活好,人也显得年轻,论年龄我比你小两岁,看外表别人肯定说我是你大姐!”月桂小时候家里姊妹多,上不起学,只读过半年初小,中间还赶上放寒假。她身体壮,嗓门高,说话时嘴巴里像是安了扩音器,进了门没落座,她就朝秦月芳嚷了起来。

秦月芳看到,由于辛苦劳作,刚刚五十岁出头的月桂已是满脸皱纹,她年轻时长得还算好看,当年的水蜜桃如今只剩下苦涩的内核了。她拉着月桂的胳膊,笑着说:“你的声音总是那么洪亮。”

“音量大也不费电,我从来不会小声说话,一张嘴能把狼引过来。”

“引过来的狼也是公狼。”秋梨在一旁开玩笑说。

月桂用拳头捶了一下秋梨说:“人家月芳姐当过团支部书记,那是咱们村里的‘高干’,对人一直非常友好,你才当过几天妇女队长,就总是欺负我们小小老百姓。”

月芳笑了笑,问秋梨:“我一直没有珍妮的消息,她是我们几个要好姐妹中的老大,我很想念她,听说她现在在上海生活。”

“是的!”秋梨说,“她被推荐为工农兵大学生从学校毕业以后,嫁给咱们县县长的公子。她结婚后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杨剑,一个叫杨戈,我们都说她的肚子是兵器制造厂。“

“他的两个儿都很有出息,”月桂接着说,“一个是学‘鹅’语的,一个是学‘鹰’语的,反正都是鸟语。可惜鸟语花不香,她婆家想要个闺女,可是她那不争气的肚子一直没有给她的男人生一个女儿出来。”

秋梨说:“听说现在她的大儿子在一家外企当副总,一年的收入是税后五十多万。”

“这事我怎么没有听说过,他跟谁睡一年赚那么多钱?”月桂惊奇地问秋梨。

秋梨笑弯了腰,指着月桂说:“你怎么净想着睡觉赚钱,想用钱了晚上找你孩子他爹去要!”

月芳心里有事,不想再听她们说笑话,忍不住问秋梨:“听说郑有福在村里很不得人心,你们没有与他理论过?”

秋梨说:“我根本就不想理他,你知道,他从小就不是个好孩子,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是我们班调皮捣蛋学生的‘形象大使’,经常被老师在教室里罚站,立在大伙面前一展‘芳容’。后来我们都升三年级了,只有他仍然在二年级继续‘深造’。前些年他是王八走了鳖运,攀了个在北京当大官的远房亲戚,自己也拉关系、找门路,用手里的钱换了个村委会主任。现在他儿子在乡里当了干部,闺女在南方打工傍了个比他的年龄还大的有钱人,他更不知道自己姓啥名谁了。”

“他是萝卜长在桃园里——不是什么好果子,别看着天天人模狗样的,其实一肚子猪下水。干部要是都像他那样瞎折腾,老百姓将来要饭都要不到热乎的。村里人都骂他没良心、素质低、缺少人性。”月桂大着嗓门说。

“说他没良心是真的,他的良心已经被狗吃了;骂他素质低也有道理,他六亲不认,只认钱,正事不干,只抓权,从来不吃亏,摔个跟头也要从地上抓把土装在衣服口袋里,牙缝里剔出来的东西只往里咽,不往外吐;说他没人性不完全对,他不是人,但有‘性’,孙子都那么大了,还骚得像只老公羊,看见好看一点的娘们就走不动了,他最喜欢去的是那些男人在外打工的年轻妇女家里。”秋梨气乎乎地说,“别看他那个熊样,有时候还装成很有文化的样子,高兴了来两句‘床前明月光,满地都是霜——’并且说这几句诗是宋朝大诗人曹雪芹同志写的。”

秦月芳忍不住笑起来,对秋梨说:“你说的前边的话我还相信,后边的话肯定是有人编出来恶心他的。”

秋梨没有笑,一脸严肃地说:“月芳,你在村里当过干部,说话卡得住人,又在北京生活多年,站得高,看的远,啥时候教训教训这个老不死的。”

“对,给乡亲们出出气!”月桂在一旁帮助秋梨烧底火。

秦月芳郑重其是地点了点头。

郑启明最讨厌洗衣服,他多年前就对秦月芳说过,我最害怕干的事是洗衣服,只要不是洗衣服,什么脏活累活我都能干。秦月芳说,我和你相反,觉得洗衣服是一种乐趣,咱们家这点衣服根本不够我洗的,我在农村没有随军的时候,全家十来口子人的衣服,都是我用大篮子提到清水河去洗的。夏天、秋天在小河里洗衣服,特别是几个姐妹一起洗衣服,有说有笑,心情很愉快,那是一种享受。春天、特别是冬天,洗衣服时手指头冻得像红萝卜一样,猫咬一样的痛,那是叫受罪。我不明白的是,你在部队当单身的时候,衣服是怎么洗的?郑启明说,我当战士和班排长的时候,在工程部队开汽车,经常是一天出十几个小时的车,跑一天车下来,衣服不脱就想睡觉,很少有时间洗衣服,有时候袜子从脚上脱掉能立起来,在脚上是什么样,放在地上也是什么样,鞋子也很少去擦,上边的土厚得——掉上去一粒番茄籽,能长出一棵西红柿苗来,后来当了汽车连连长,洗衣服的事才由通信员代劳。

今天看来不洗衣服不行了,秦月芳走时候给自己准备的换洗衣服都已经穿过一遍,没有可换的了。

他把衣服塞进洗衣机,刚按下洗涤按钮不一会,就听到了敲门声。

门一打开,汽车队的许长利、杨达志和副队长崔岭就一起涌了进来。

“你们几个臭小子,换了拖鞋再住里走,老伴不在家,我可是没时间搞卫生。”郑启明边找拖鞋边对刚进屋的几个人说。

“还换什么拖鞋,现在你们家的地面还没有我们的鞋底子干净。”许长利把手里提着的东西放到餐厅的桌子上,又回到客厅一屁股坐到沙发上,点燃了一支香烟,对郑启明说。

“你们几个领导干部星期天不好好休息,是不是又想来我家蹭饭吃?”

“郑秘书这话还真好意思说得出口,嫂子不在家,你自己现在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我们到你家能蹭什么饭吃!”崔岭笑着说,“我们几个人从汽车修理厂回来晚了,没赶上食堂开饭,就在综合楼买了些熟食、啤酒,准备带回队里吃,走到你家楼下听见上边有动静,杨指导员就带着我们与你‘同甘’来了。”

郑启明高兴地说:“这还差不多,说明几个小兄弟有了好事还没有忘记我这个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说实话,我的肠胃最近也在与‘康师傅’闹矛盾。家里放的有好酒,我去找出来,冰箱里还有一袋老家带过来的山东大花生米,炸一些当下酒菜,咱们今天一起改善一下生活。”

许长利从沙发上站起来,摁灭烟屁股,对杨达志说:“指导员和崔副队长先坐沙发上享受一会,我在郑秘书家干活是轻车熟路,负责炸花生米。”

杨达志说:“我这人命苦,就是喜欢干活,不喜欢享受,您老人家稳坐沙发,花生米还是我来炸。”

许长利又在沙发上坐下来说:“与指导员一块搭伙计好几年,不知道你还有这个显着的特点。我的特点也很显着,就是喜欢享受,不喜欢干活。咱们两个人的互补性很强,希望这伙计能长期搭下去。”

同类推荐
  • 藏地密码7

    藏地密码7

    一部关于西藏的百科全书式小说!了解西藏,就读《藏地密码》!十年经典,强势回归!火爆热销10周年!数千万粉丝的真爱之选!揭开藏传佛教谜团:香格里拉到底在哪里?这是一个西藏已经开放为全世界的旅游胜地却依旧守口如瓶的秘密——公元838年,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登位,随即宣布禁佛。在禁佛运动中,僧侣们提前将宝物埋藏,随后将其秘密转移,他们修建了一座神庙,称为帕巴拉神庙。随着时光流失,战火不断,那座隐藏着无尽佛家珍宝的神庙彻底消失于历史尘埃之中……1938年和1943年,希特勒曾派助手希姆莱两次带队深入西藏;上世纪65年代,斯大林曾派苏联专家团前后五次考察西藏,他们的秘密行动意味深远,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目的。多年之后,藏獒专家卓木强巴突然收到一封信,里面是两张远古神兽的照片……不久后,一支由特种兵、考古学家、密修高手等各色人物组成的神秘科考队,悄悄出发,开始了一场穿越生死禁地的探险之旅,他们要追寻藏传佛教千年隐秘历史的真相……西藏,到底向我们隐瞒了什么?
  • 部队子女情爱纠葛:北京部队大院

    部队子女情爱纠葛:北京部队大院

    北京有多少个部队大院?很少有人能说的清楚,仅在城区一条著名街道的几公里地段内,就有六七个紧挨着的、分别生活着几千上万人的部队大院,一个大院就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社会。部队大院戒备森严,在普通老百姓心中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民道、官道,都是学问;家事、国事,皆有文章。作者从军35年,主要任职于解放军总后勤部,常年生活在北京某部队大院。本书就是他品读人生、总结军旅生涯的心灵体悟,第一次原生态地展现北京某部队大院生活的小说集。不同于革命浪漫主义的激情号召,本书着眼于个体生命的细致把握,展现新时期下部队大院人们的生活状态。
  • 预言

    预言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世界最具推理性的侦破故事(4)

    世界最具推理性的侦破故事(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爱或不爱是一种状态

    爱或不爱是一种状态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热门推荐
  • 冷酷堡主刁蛮妻(完)

    冷酷堡主刁蛮妻(完)

    她太调皮了,仗着父皇的宠爱,三不五时便出宫,她今年才刚及笄就要她嫁人……还是个好好王爷,拜托,那她不把人家里吵翻了,像这种家世,肯定又会不准这,不准那的,不管了,先逃再说……于是,包袱款款,带着一个宫女便出宫是也……冷家有云,二十五岁之前一定要成亲,冷家长子,俊美、冷酷、残暴,却对双亲的话不能不予理睬,但是要他成亲……刚满24,娘就张罗着天天要相亲,看着那一群想嫁进冷家的女人……不禁寒心……先走再说,要儿媳妇,他自己去找……他的样子能找到儿媳妇?早将人吓跑了……去寻找师父时,正好遇到有人被抢劫,好心帮忙,却被人死死缠住,硬是拖了两个“拖油瓶”……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小米开花

    小米开花

    既为女孩,打落地,就有一颗种子被播进心田,默默地埋好了。直到有一天,小米睡不着了。同龄的“二霞”已经胸是胸,腰是腰,屁股是屁股了;“胖涛”的小雀子“可怜巴巴”,还是压着咚咚的心跳看清了;“建设舅”的草叶抽动的游戏让她怕了,恼了;“嫂子”硕大的乳房被孩子衔着也被人们馋馋地觑着让她羞了——终于它“来了”,小米却怅怅的了。寂寞的,小米开花了。在成长的每一步,小米们怯怯地大睁着双眼,惴惴地试探着双脚,小心翼翼地迈出每一步。对无知懵懂的孩子,每一步都险象横生,她们走得跌跌撞撞。
  • 文摘小说精品:家庭卷

    文摘小说精品:家庭卷

    本书收录了一些文摘小说中的精品故事。街灯完全憔悴了,行人在绿光里忙着,倦怠着归去,远近的车声为着夜而困疲。冬天驱逐叫花子们,冬天给穷人们以饥寒交迫。现在街灯它不快乐,寒冷着把行人送尽了!可是大名并不归来。
  • 最后一个道士3

    最后一个道士3

    查文斌,凌正阳二十七代传人,茅山天正道掌门,一个因救人触犯了天罚的道士,一个源自生活的人物原型。将带领我们走进一个未知的全新的道家世界,重新打开属于传说中的真实腹地。青衣人,忘川渡人,棺中人,为何都与他有着一致的面孔?师傅、父母、儿女为何一个个都会离他而去?卓雄和大山的身世,血色的纹身究竟象征着什么?一切之前的所有谜团将会在《最后一个道士3》全部揭晓!
  • 夫命难违:捡个少爷入豪门

    夫命难违:捡个少爷入豪门

    有听过出门捡到钱,可从来没听说过出门能捡到人的但这种万分之一的可能偏偏被她这个穷酸女遇到了,看那个满身是伤的男子躺在地上,露出无助的眼神.实话说她是很想救他啦,可现在的状况连自己都很难养活,再救济一个重伤在身的大男人?细算一天的饭钱,药费就有够她受的仰起头,背对他,假装走开,谁知却被那男子狠狠拉住,教训她的不是拜托,这多人面前能不能给她留点面子?她败了,将躺在地上的男子,拖回家,丢在不到几平米的卧室可这家伙不但不感恩,还吃尽她的豆腐,谎称自己是某企业的总裁,别开玩笑了喜欢的加群:87079654【筱灵织织】亲亲群
  • 为公司工作 为自己打拼

    为公司工作 为自己打拼

    有一本流行一时的书讲了一个道理:不功利的人往往会更为顺利地获利。原因很简单:功利的人常常在追逐功利的过程中丧失原有的目标。而不只盯着“利”字的人因为排除了功利的干扰,反而能做出更加正确的判断。尤其是,这种品格常常会化为脱俗的人格魅力,极容易令上司欣赏。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十三福晋失踪之谜

    十三福晋失踪之谜

    大婚之际,准福晋不翼而飞。三阿哥临危受命,帮助十三弟找寻未来老婆。关键证人接连失踪,精巧绣帕暗藏玄机。福晋身世之谜难解,贴身丫鬟敌友莫辨。一桩普通寻人案竟牵扯出多桩大案……
  • 善待自己2:追随幸福的N个人生哲理(白金版)

    善待自己2:追随幸福的N个人生哲理(白金版)

    放纵自己的人,善待人生,会得到短期的快乐。但同时也会因为目光短浅而失去更多的未来的发展机会。对自己好,善待自己,珍惜自己,善待在人生的游戏中的机会,是最基本的要求。长时间无法得到突破,但要分清自己当时所处的位置。人可以有欲望,尽量让自己简单、朴素在复杂的氛围中。善待自己,人可能就会迷失。我们不能要求社会对每一个人都公正,善待命运,因为那就是上苍的考验。或者放任,虽然你和许多人的结果是一样的 ,或者放弃。但你不可以对不起自己。这时候人就应该更多地放时间在学习。世上没有比生活自己的阴影里更可怕的事了。,这是游戏的潜规则。尽量让自己快乐,但过程同样重要。人可以对不起你。善待自己并不等于放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