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4300000013

第13章 撤庸吏更换知府 重上诉再到温州

林钟英是铁了心来敲这面总督府大衙冤鼓的,他知道不敲响这面大鼓,以他一介布衣身份,无论如何也见不到总督大人。他也知道敲响这面冤鼓,纵然有天大的冤情,也要挨上五十大板,总督衙门不比其他衙门,有功名在这里也没用。这些,他都顾不得了。

这面大鼓安放在总督大衙大门楼右侧,门差兼有护鼓之责,日夜有人把守,看护得极严。一有喊冤告状的人走近,门差们立即就会护住这个大冤鼓。因为此鼓一旦被越衙告状的人敲响,历来的规矩是:不仅击鼓人要被打板子,看鼓的人也要被打。

林钟英知道这规矩,大大小小的衙门他已经见得多了。为了不引人注意,这天一大早,他特意换上一身长衫,把自己整理得干干净净,以免门差警觉。本来就是书生,略一梳理,文人本色立现。他怕临时找不到鼓槌,就在怀中藏了一截短木棍。走在大街上,脸上还带着微微笑容,看上去是个赋闲的文人,绝不像是个喊冤告状的。等靠近总督衙门,他悄悄走到对面街边的一棵大树下悠闲地溜达起来,一面用心观察着情况,等待击鼓时机。果然如林钟英所料,那几个门差终于耐不住门楼下西北风的寒冷,留下一人站班,都走进边门的门房内避风去了。而留下的那一位看看四下没人,不一会也遛了进去。也难怪,这面大鼓多年也没人问津,加上大清早清冷清冷的四下无人,门差们这就大意了。

林钟英一看机不可失,三步并作两步向总督衙门的大门走去,走到了门楼旁边,他一面加快脚步,一面从怀里摸出那截短木棍,冲到鼓边,“咚咚咚咚”就大擂起来!

那些门差们猛听鼓响,一时间不知发生了什么事,都惊呆了。待意识到是有人击鼓,一个个气急败坏地跑出来,一个利索的门差抢上去伸手夺下林钟英手中的木棍,哭丧着脸吼道:“大爷,你这不是要我们好看吗?”

林钟英泪流满面,连连作揖:“得罪诸位上差了,我有天大的冤枉啊!”

事已至此,门差们只得自认倒霉,一个个胆战心惊地把林钟英带上总督大堂。

阿林保进了大堂,也没落座,站在正堂的屏风边上,扫了一眼匆匆赶来站班的衙役们,威严地说:“把击鼓人带上来!”

林钟英立刻被两个衙役架上堂,不容分说,他已经被按倒在地。施刑的差役也已经用刑板把他牢牢地按住,就要准备施刑。

阿林保挥挥手,由于心情极佳,就示意衙役不要施刑。他心下好奇,向林钟英问道:“你是哪里人?做什么的?为什么击鼓?”

林钟英趴在地上,抬头一看,是个穿便装的老头,也没什么官架子,以为是总督的什么幕僚,就说:“我有奇冤,要面诉总督大人。”

“你说给我听听,要是真稀奇,我就为你禀报给总督大人。”阿林保心里高兴,就与告状人开起玩笑。同时,他对这个文弱书生竟敢来闯总督大衙,也心生好奇之心。

林钟英知道,侯门深似海,宰相的管家也是七品官。于是就趴在地下从衙差的刑板下腾出手,从怀里掏出诉状,递给他。

这次,林钟英还在诉状上加上了赴省告状,浙江巡抚、按察使把案子批到温州,推诿不受的内容。

阿林保一看,竟是浙江平阳监生林钟英状告经历朱宇泰、蔡廷彪等带领官兵,抓捕庄以莅、许鸿志时,在他家抢掠财物,滥施非刑的事。

阿林保不想任何人提起庄以莅、许鸿志的名字,其次,他也不愿听到平阳这个地点,更忌讳有人提平阳“民变”这件事。

首先,是他自己误信了杨大鹤的话,没经核查就下文“平乱”!并向皇上错报了平阳“民变”,使皇上下了御批。其次,为了应付御批,他又违心地按“变乱罪”处决了庄以莅、许鸿志这两个无辜的人,这才把事情暂时平息。林钟英状告朱宇泰等人,虽说与前者好像无直接关联,但阿林保明白,前者是林家案子的直接起因,弄不好,就会引出麻烦。而且,这个柔弱的书生竟然已经把状子告到了浙江巡抚与按察使两府大衙!幸亏浙江抚台、臬台都把此案批回了温州,否则,岂不要节外生枝?

好在阿林保这些天心情舒畅,也没有为难林钟英。看完后只是默默地在他的诉状上批道:“此呈已由浙江抚台,按察使批阅,着原告赴温州府投质催办即可。”

写完后,他把林钟英的状子交给书办后,便离开大堂,到后衙为自己的小儿子玉琪作进京的准备去了。

阿林保的小公子玉琪这次进京,除了奉旨进宫伴读外,还有一个极其秘密的使命,那就是阿林保要他把那个惊世国宝“散氏盘”,秘密地带回北京老家。阿林保知道,运送这样贵重的物品,是极其危险的。那些身怀绝技的江洋大盗与铤而走险的绿林好汉们,是无孔不入,防不胜防。稍有差池,就会前功尽弃。他不敢大意,要亲自安排这一路的防范措施。

书办把阿林保批示过的状纸塞到林钟英的怀里,说:“回去吧,别再躺着啦!”

林钟英直到现在,仍被衙差们把他脸朝下按在地上。他动弹不了,就趴在地上大喊:“我要面见总督阿林保大人!”

这书办也拿林钟英调侃起来:“你是一定要见总督阿林保大人?”

林钟英咬着牙说:“是,见不到总督大人,我死也不走!”

书办开心地问:“要是见到了总督大人——你还走不走啊?”

“见到总督大人我就回去。”

书办大笑:“那你就回去呗——弟兄们,把这书呆子给架出去!”

立刻就上来四个五大三粗站班的衙役,两人架胳臂,两人架腿,不容分说把林钟英抬了出去。

这位书办大约也是良心发现,向那几个衙差交代说:“哎,你们轻点,别伤着这书呆子。”

幸亏有他这个嘱咐,那四个大汉才没摔林钟英,只把他轻轻放在大衙门口的地上。

林钟英这才意识到刚才那着便装的老头就是总督阿林保,他坐起身拿出诉状一看,总督的批字竟与浙江巡抚与按察使批的一样,还是叫他去找温州府!

“青天啊,我林钟英冤枉啊!”林钟英大叫一声,几欲倒下。他真感到现在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

总督府差事房里,杜心慈对一个矮个子衙役小声说:“你给我小心盯着那个来告状的林钟英,千万别惊动他,你给我打听清楚他住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走,然后立刻告诉我。”

矮个子衙役点头称是。

夜晚,阿林保半靠在床头,他儿子玉琪站在他床边。

阿林保对玉琪说:“前些天,我特地向皇上上了个折子,说是为了加强东南海防,目前急需更换闽浙一带战船上的火器装备,因此,我从英国人手中购置了一门新型大炮样品,准备送京请兵部测试它的射程与性能,以便为下一步的价格商谈做准备。我已经安排好由长风号战船护送大炮进京,你正好跟着船去。”

玉琪:“走水路多没意思,我还想乘这个机会去杭州、苏州一带玩玩呢。”

阿林保:“以后你玩的机会多得是,你知道吗?这一切动作都是为了掩人耳目,暗地里,都是为了运送那个‘散氏盘’的。”

玉琪:“哦,我明白了。”

阿林保“我已经把‘散氏盘’秘密装上了船舱,运送这样贵重的物品,走旱路是极其危险的。那些身怀绝技的江洋大盗与铤而走险的绿林好汉们,是无孔不入,防不胜防。稍有差池,就会前功尽弃。所以,这才让你坐船走水路,你明白没有?”

玉琪:“孩儿知道了。”

阿林保:“另外,进宫可不比在家,陪太子读书除了要专心用功外,处处还都得谨慎小心,凡事也要多留个心眼。”

玉琪:“爹,您老放心,这些我都知道。”

阿林保:“知道就好,你下去吧,我也困啦。”

玉琪躬身退出。

阿林保正准备就寝,侍卫走进来:“大人,杜心慈,杜先生求见。”

“半夜三更的,什么事?”阿林保有点诧异,说:“请他进来吧。”

杜心慈进来后,小声对靠在床头的阿林保说:“大帅,我已经派人打听清楚了,那个来告状姓林的书呆子,就住在苍霞洲码头的平安客栈里。明天一早,他就要离开福州。”

阿林保一时没转过弯,茫然地问:“怎么了?”

杜心慈一看,总督对此竟漫不经心,不由大急:“大帅,您难道就这样放心地让他离开福州?”

阿林保顿时明白了杜心慈的用意,陷入沉思。

杜心慈却急了:“大帅,这书呆子既然敢把状告到总督衙门,那就说明他是铁了心了,什么地方他都敢去。任他这样折腾下去,平阳‘民变’的事,终究会被他家的这个案子牵扯出来!”

阿林保眼中光亮一闪,似是有点动心,但杀机转瞬即逝。他把两眼一闭,沉吟半晌,终于下了决断。

他长长叹口气,对杜心慈说:“唉!算啦!由他去吧。我统领千军万马,平生杀人无数,但决不杀手无寸铁无辜之人。屈杀庄以莅、许鸿志,实在是万不得已,乃杨大鹤误我。心慈,我不能一误再误。平阳之事,我听天由命了。”

杜心慈并非多虑。

几乎就在同时,在杭州西湖边,也是一个夜晚,浙江巡抚清安泰把石静山请到他的书房里,与他密商如何参奏阿林保谎报“民变”之事。

虽然尚未数九,但杭州的冬夜已很冷,清安泰命人在书斋里生了盆炭火,把屋里烘得暖和如春。茶杯中淡淡的六安瓜片的茶香弥漫在室内,案头浅盆中的水仙花正在怒放,灯光下亭亭的花影映在粉墙上,似是一幅水墨写意画。

石静山伏在书案,一字一句仔细推敲着清安泰亲拟的奏折,看完后,半晌没吱声。

清安泰坐在靠椅上,他端着茶杯,慢慢品着茶,问道:“怎么?我这个奏折有什么地方不妥吗?你倒是说话啊?”

石静山轻轻放下奏折,说:“清公,可以说没什么不妥的地方,奏折本身的文辞与内容,我感到已经无懈可击。”

清安泰:“那我就派人把它递上去了。”

石静山端起茶杯:“可我总觉得没什么把握。”

清安泰:“哦?”

石敬山:“是的,这个折子在皇上面前,能不能像我们想的那样起作用,我没底。”

清安泰无语。

石敬山:“清公,你想过没有,如果圣上看了这个折子留中不发,把它给压下了,结果会是什么样?”

清安泰嘴里咀嚼着一片茶叶,说:“皇上把它束之高阁这也是可能的,至于那样会是个什么结果就难说了,但也不会对我有什么不好,至多是得罪他阿林保罢了。”

石敬山:“弹劾像阿林保这样的封疆大吏不是小事,没绝对把握,就不要做。何必要白白得罪他?舍了孩子没逮着狼,那就不合算。”

清安泰:“你觉得这事没把握?”

石敬山:“不,有把握。但没绝对把握。”

清安泰:“哦……”

石敬山:“但这种事没绝对把握就不能干。”

清安泰:“你是说得对,但我对于现在弹劾阿林保有绝对把握。你说说理由,为什么没绝对把握?”

石敬山:“清公,我说不上来。我只是凭感觉。”

“我能凭你的这种感觉而放弃这搞垮阿林保的机会吗?”清安泰严肃地看着石静山。

石静山坦然言道:“我没说是放弃,我是希望事情要做得万无一失。”

“官场如战场,战机稍纵即逝,一点险不冒也做不成大事。”清安泰有种破釜沉舟的气概。

石静山很冷静:“但清公在上此折之前,最好先做这两件事,”

清安泰:“请说。”

石静山:“一,要派人进京打听最近皇上有些什么旨意,特别是有没有关系到阿林保的。”

清安泰:“呃,有道理。”

石敬山:“二,要知道阿林保最近在做什么?有没有什么动作和动向。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也。”

“是,是,有道理,应该了解皇上与阿林保之间最近有没有发生什么事情。我有点操之过急了,就依先生所言。”清安泰深以为然,从善如流:“我立刻派人进京,京城的事情好办,宫里宫外都有熟人。只是阿林保那里,说实话,我一直以为此人不足为伍,不太关心他的行止。”

石静山诡秘地一笑,说:“我到福州走一趟,我有办法。”

清安泰:“可是,已经快过年了啊?”

石敬山:“那怕什么,在哪都能过年。总不能因为过个年,而耽误了大人的大事。”

福建福州万家灯火,炮竹声声,天空礼花飞溅。

在一家大客栈包房,石敬山和杜心慈在对酌。

杜心慈问道:“师兄,大过年的,怎么到福州来了?”

石敬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师弟,你在阿林保身边,这些年还遂意吗?”

杜心慈:“怎么说呢,表面上还过得去,但他骨子里并不信赖我。”

石敬山:“哦,说说。”

杜心慈:“你知道平阳民变的事情吗?”

石敬山:“知道,是温州府谎报的假案。”

杜心慈:“是,但总督大人批了弹压,又上报给了朝廷。去年冬天,平阳有个姓林的来福州总督府越衙告状,他家的事情本来不大,但是能牵扯出平阳民变的事情,我劝阿林保将此人扣下,阿林保却不以为然。看吧,将来很可能此人就是个祸根。”

石敬山:“哦,就是说,阿林保对你不是言听计从?”

杜心慈:“是啊,阿林保真正依赖的人,是汀漳道台百龄。许多机密大事,他都瞒着我,只与百龄商议。”

石敬山:“哦,给你的俸禄还好吗?”

杜心慈:“俸禄还过得去,在银钱上他还比较大气。”

石敬山:“那就凑乎在他身边做事吧,我们作幕僚的,毕竟不能给人家当家担担子。一旦发生什么事,我们可以拍拍屁股走路,东家可就不行喽。”

杜心慈:“师兄教诲的是!师兄,你在浙江清安泰那里怎么样?”

石敬山:“还好,我和他无话不谈,算得上是朋友了。”

杜心慈:“那就好,士为知己者死,怀才不遇,空叹奈何!”

石敬山:“不如意事常八九,慢慢来吧。哦,最近,阿林保跟京城有没什么往来?”

杜心慈:“他的小公子不久前接到皇上恩旨,进宫陪太子伴读去了。这里面究竟他是怎么做的文章,我一点都不知道。”

石敬山:“哦。”

温州知府衙门后厅里,杨大鹤愁眉苦脸坐在椅子上,徐映台焦急地坐在下方。

徐映台焦急地问:“大人,这次你到福州,到底听到了什么消息,你倒是说话啊?”

杨大鹤痛苦地摇摇头,叹道:“唉,我是一败涂地!一败涂地啊!”

徐映台:“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大人你快点说啊?”

杨大鹤长吁短叹不已:“唉,原象山知县廷潞,来接任我的温州知府。”

徐映台:“啊!他走的什么路子啊?凭什么从一个七品知县一下就能做到四品知府啊?”

杨大鹤:“上面说他主政象山时,在抗海寇、赈灾民、办学堂、兴农桑等诸事上政绩显著,被破格提升。你说,我在温州,像‘疏淤排涝,防汛固堤’这些公事不是也做了吗?”

徐映台:“是啊,这些事情大人也做了啊。那,那他来了,总督大人怎么安置你杨大人啊?”

杨大鹤一听,恼恨地拍起桌子:“他妈的,他叫我闭门思过!”

徐映台关切地问:“哪,哪大人知道关于下官的什么消息吗?”

杨大鹤:“哼,你现在是失察待处,听说要把你革职待参,等候吏部处置!”

徐映台大惊:“啊!”

杨大鹤埋怨道:“都是你出的馊主意,如今害得我也跟着倒霉!你知道我为当这个知府花了多少银子吗?天啊,丢人呀,我可怎么回陕西老家去见老婆孩娃啊!”

杨大鹤伏在桌子上,伤心地哭起来。

徐映台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尴尬了半天,方说道:“杨大人,您歇息,下官告辞,下官告辞。”

新任温州知府叫廷潞。

廷潞,满人,原象山知县,四十二岁,大眼睛,宽下巴。行伍出身,以军功出仕。因在象山抗海寇、赈灾民、办学堂、兴农桑等诸事上政绩显著,被破格提升为温州知府。由七品芝麻官,一下跻身于四品大员之列,他那种春风得意的喜悦,是不言而喻的。

而杨大鹤可就惨了,他整日价站在即将要被迫搬出的知府官邸庭院里,长吁短叹,愁眉不展。他要等待新任来办理交接,入眼的假山亭台,花盆鱼池,一草一木,无不令他伤怀。

廷潞派遣他的心腹幕僚刑名师爷张静凯,先期到达温州。

张静凯五十多岁,身材瘦小。他祖籍北京,已经跟随廷潞多年,算得上是见多识广,足智多谋的那种人。他与廷潞的关系,也不是一般的幕宾与主子,而是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

清朝的官员主要来源有四:一是皇亲贵胄,二是建功军士,三是捐钱候补(即花钱买官),四是科举出仕,当然,后一种人也是其中人数最多的。但不论这四种人中的那一种,可以说,他们都不具备当官的能力,都应付不了当时官场上哪些繁杂的事务。

他们都必须依靠那些各行专业的幕僚,来处理日常事务。

幕僚有刑名、钱谷、账房、书启、徵比、朱墨笔、教读等席,官员无子弟随任的可以省置教读一席。其中,以刑名与钱谷为最重要,待遇也最高。

据说,康熙年间,曾有一大员问幕僚出身的布衣宰相高士奇:“幕僚有几品?”语中颇有讥讽,高士奇傲然答道到:“无品级,他们只与皇上共理天下。”

幕僚在当时的作用,可想而知矣。

清代以前官衙的差役有两种,一是原有建制所属的固定人员,如书办、衙役、捕快等,即吃皇粮拿俸禄的人。官员的升迁降退与他们无关,原有的官员走了,他们不动。二是新官员带来的佐治之人,主要是幕僚与家丁。家丁其职责为门签、稿案、钱粮、税契、监狱、差总、书秉、值堂、传帖、内外跟班等,统称为行当。以门签、稿案为最重要,余次之。这些人是以主人的进退为进退,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是也。当然,离任的官员可以向新任官推荐自己曾用过的人,这主要是一些升迁的官员,其随员因故不能同往,而又想继续在这个衙门里做事,至于新任官员用与不用那是另一回事。

嘉庆年间,四品官员的月俸禄因地点职能不同,一般是二百两银子左右。他们靠这点钱而要养活这么一大帮子人,不贪污受贿哪成?清廉的官员如何能养得起?

由此,可以想见当时官员开支的庞大与行政的弊端。

张静凯按例首先通函旧任杨大鹤,告知自己主人上任的日期,张贴新知府上任告示。此告示用红纸缮写,在年月日日期上以朱笔画个“印”字。历来官员颁布告示,晓谕百姓,全以印信为凭。无印信则不能发布告示,惟有上任的告示,可以不盖大印,只以朱笔画印替代。他办完了这些事,然后即去为廷潞安排行馆住处。

几天后,廷潞到达行馆,杨大鹤按规矩先行拜会,向他介绍地方概略及风土人情,略作寒暄,即酸溜溜回去搬家——他必须给新任知府腾出行署。

廷潞却不须先行拜会,也不必立即回拜。因为新任入署,须先拜仪门,未拜仪门前,照例不能拜会旧任。

廷潞是春风得意,杨大鹤是垂头丧气,两人在完全不同心境下,办完了交接掌管温州府大权的手续。

嘉庆十二年十一月八日,廷潞正式走马上任。

杨大鹤一大早就遣人给廷潞送去印信,廷潞接印后即行入署,入署后先拜仪门,再回拜前任杨大鹤。然后回府升堂,受吏员及随员参贺。

接下来,廷潞即去文庙、武庙、城隍庙行香,拜会同城文武官员、地方名流,忙个不亦乐乎。

徐映台失察待处,虽说没有革职,但已失去昔日威风。

这天,徐映台正在打算盘记账,徐秤砣进来:“老爷,家里面老太爷又叫人带信来了,让老爷多带点钱回去急用。”

徐映台:“唉,就知道要钱,上半年带了那么多银子回去,这么快就花完了吗?”

徐秤砣:“我哪知道啊。”

正在此时,杨大鹤愁容满面走进来。

徐秤砣知趣地离开。

徐映台:“杨大人,请!”

杨大鹤傻愣愣靠在门框上:“徐大人,你可把我害苦啦!”

徐映台:“杨大人,这是怎么说?”

杨大鹤:“怎么说?我当初可是堂堂的知府!”

徐映台苦笑:“是,怎么啦?”

杨大鹤:“可如今我下台了!”

徐映台:“杨大人,你是任满解任嘛。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谁做官还能做一辈子吗?”

杨大鹤:“可要不是平阳民变的事,总督大人就会保举我继续留任。你明白吗?”

徐映台:“杨大人,总督大人这次没保举你,是因为你谎报了民变。”

杨大鹤:“那就是你出的主意,这都是你害的啊!”

徐映台:“不不,我当初只是说庄以莅他们聚众抗纳,夺犯殴官。我并没说平阳发生民变啊?杨大人,这都是有案可查的。平阳民变是你自己臆造上报的,与我无关!”

杨大鹤气急败坏地封住徐映台衣领:“你、你?你还我知府!”

徐映台推开杨大鹤:“杨大人,你真是斯文扫地,这样成何体统?”

杨大鹤坐到椅子上捶胸蹬,嚎啕大哭:“你还我知府,还我的知府啊!”

廷潞比较勤政,到任后他定期巡视城池,视察监狱,莅临书院,走访农商。召集吏户礼兵刑工六房书吏,行文放告。规定壮皂快三班差役按时点卯,收受百姓状词。

他要开温州行政一代新风,希望有所作为,以图仕途的一帆风顺。

廷潞从一任七品知县,荣升从四品知府,虽然走了各种门路,但最终还是得力于按察使朱理的全力举荐。当然,他自身的政绩也功不可没。

同类推荐
  • 三国2:龙争虎斗

    三国2:龙争虎斗

    本书为“日本金庸”吉川英治最耀眼的巅峰杰作《三国》第二部。作者用颇具个性的现代手法对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进行了全新演绎,简化了战争场面,巧妙地加入原著中所没有的精彩对白,着墨重点在刘、关、张、曹操等经典人物的颠覆重塑和故事情节的丰富变幻,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极大成功地脱胎换骨,将乱世群雄以天地为舞台而上演的一出逐鹿天下的人间大戏气势磅礴地书写出来。书中扑面而来的旷放雄卓之豪气、凄婉哀切之情愫、夸张幽约之谐趣,令人感慨不绝;其中的运筹与博弈、权术与诡道、用兵与驭人,则令人掩卷深思。
  • 教室别恋

    教室别恋

    十年前你是我的老师,十年后你却是我的当事人,我第一个当事人。十年前我有了我们的孩子,但十年后我还是孤家一人,赵宋宁,这辈子你欠了我太多太多……
  • 午夜撞见福尔摩斯

    午夜撞见福尔摩斯

    波希米亚国王因五年前与一位女歌手的浪漫史,此刻正面临着严重的丑闻危机,因为那位女歌手有一张与国王的亲密合照。福尔摩斯这次的任务是,在那张照片被曝光之前取回它……
  • 真相

    真相

    因为一本书一炮而红的新锐作家马库斯,被出版社和经纪人追书稿,却遭遇严重的写作障碍,无计可施之下,只好求助于全国知名的文学作家、良师兼益友哈里·戈贝尔,没想到,竟然在无意中发现30多年前的一桩命案:一位15岁的少女诺拉香消玉殒,尸体就埋在戈贝尔家的后院!马库斯是唯一相信恩师清白的人,现在,他必须在极短时间内解决三个问题:一:到底是谁杀了诺拉?二:1975年的那个夏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三:要怎么靠写作一本书来救人?
  • 傻外太太

    傻外太太

    无为,原名赵亮。甘肃平凉人,定居广西北海。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周家情事》。广西作家协会会员!
热门推荐
  • 胡雪岩官商智慧全集

    胡雪岩官商智慧全集

    被誉为“旷世不遇的商贾奇人”的胡雪岩,白手起家,纵横商场江湖之间,出入朝廷庙堂之上,创建起庞大的“商业帝国”,既富且贵,当然有许多常人所不及之处。每天汲取一点他在经商、处世、做人、用人等方面的智慧,能帮助我们在职场上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商场上风生水起,立于不败之地。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网游之华夏武魂

    网游之华夏武魂

    别人修仙大成进仙界,他却虚空飞升闯网游。白虎星,身世坎坷,却身含奇脉,无意进入新款网游后,幸运习得华夏传统点穴术,另加恩师蓝秒的悉心指导,最终领悟华夏五行真气,扫平世界顶尖高手,广交世界劲霸好友……
  • 仙凛天下

    仙凛天下

    在广阔无垠的仙凡大陆上,万族并立,顶尖势力明争暗斗,看似平静,却引起千帆浪;古老的黑暗组织,阴谋不断,动乱天地。成就仙位,是所有人拼搏的目标,可仙路漫漫,何为终?问大地,谁主沉浮!一个从蛮荒走出的少女,故事从这里开始···
  • 仙侠之半炉香

    仙侠之半炉香

    对付情敌,若是能动手绝对不会选择动嘴皮子,因为费事。对付仇人,要么你让我死,要么我让你生不如死,因为省事儿。因为有时间不如想着怎么搞定师父。
  • 王爷太倾城:嚣张少妃

    王爷太倾城:嚣张少妃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韶华极盛时抽身离去,爱得短暂凄凉,如光一样消逝…原来…需等到风住尘香花已尽,方可看到最后的风清月朗,花好月圆。冷傲雪一个背负着血海深仇的江湖女子。亲情与爱情的两难,她到底该何去何从?【本故事纯属虚构】
  •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唐立淇2013星座运程

    唐立淇2013星座运程

    唐立淇,中国台湾地区最著名的星座专家,美国AFA占星学会会员。本书凝聚着作者多年研究占星的心得,在介绍各星座未来一年的整体运势及每月运势的同时,还对2013年的大趋势进行了预测。在财运、事业、情感、健康这几大方面,作者均给与详尽的讲述,并指出了解决方案。
  • 卡耐基写给青少年的励志书

    卡耐基写给青少年的励志书

    年轻的朋友,你是不是曾因为某些挫折而失意迷茫?是不是曾因不懂得与人交往的技巧而无心得罪了他人?是不是曾因担心某些事情降临在自己头上而忧心忡忡?……本书可以帮助你摆脱诸如此类的思想困惑和束缚,让你坚定信念、锐意进取,成为出类拔萃的年轻才俊。本书是集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美好的人生》、《快乐的人生》等多本励志书之大成于一体,从中精选出适合青少年心理需要的经典篇目,加以优化重组,旨在引导青少年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认识和接纳自己,欣赏他人,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拥有健康向上的思维品格。
  • 极品游侠

    极品游侠

    圣禽,魔兽,神器,国宝,仙境,秘园,此类,未被人们揭晓的事物所散发的吸引,让不少人为之向往,而“游侠”,就是探索古文明,保护稀有生物,捉拿重要嫌犯以及解决一些特殊事件的职业,三个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少年,在重重险关下通过考验,得到“游侠”职业证书后,开始了他们的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