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4300000014

第14章 容酷吏廷潞变卦 探口风总督误会

林钟英从福州回来后,像是害了一场大病,整天无精打采。

他料不到如今官场从上到下,会这样阴暗,闽浙总督阿林保大人居然也如此昏庸。

连总督都把状子批回了温州府,这场官司也算是打到头了,还能有什么办法可想?林钟英全家,对这场官司的前景,都感到灰心丧气。

但温州府知府易人的消息,很快就传到林钟英家里。

听到这个消息,无异于又给走投无路的林钟英,又带来极大的希望。何况,传说中新任知府廷潞,是个很体察民情,很得人心的官员。

这种机会岂能放过?林钟英不敢耽误,即刻重新写个诉状,于十一月十八日赶到温州,在知府衙门向新任知府廷潞递上状纸。

这是廷潞到任后受理的第一个案子,因此他看得十分仔细。

廷潞看罢,着实暗暗吃了一惊!青天白日,朗朗乾坤,竟有此等不法暴行!这还得了?再一想,这可能吗?莫不是诬告?或是此人有癔病,是在胡言乱语?所以,他仔细将诉状看了两遍,然后把惊堂木一拍,严肃地问:“林钟英,你所控是否属实?”

一句话,问得林钟英泪下如雨。这是他多次告状,却是第一次官府向他询问案情!他怎能不百感交集?

他悲切地说道:“大人,学生读圣贤之书,尊孔孟之礼,也是个有功名之人,何况,我以教书为生,育人为本,焉能信口雌黄?我家之事,北港人人皆知,平阳个个共愤。学生的诉状,字字是实,句句是真。学生愿意以人头担保,性命具结。”

廷潞察言观色,看林钟英说话举止,顺畅达理,心中已然有数。何况状子上还列举了总督、巡抚、按察使三大衙门批办的文字。

他不由对状中所述之情节,深恶痛绝。

刑律条条,国法森森,身为经历、千总的朱宇泰、蔡廷彪等人,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抢掠民财,对迈妇弱女滥施非刑!这些人置律法于何地?天良又何在?李玉生、范建百等恶棍兴风作浪,敲诈勒索良民,此风不刹,何以治理地方?

廷潞怒从心起,把桌子一拍,厉声说道:“下传票,着被告温州府经历朱宇泰、平阳县差役范建百、北港地保李玉生及证人迅速到案,本府二十二日开堂审理此案。”

因为二十五日闽浙总督阿林保要到玉环岛视察海防,廷潞得提前到洞头岛接待,并陪同视察,故而他要在这个时间之前审案。他做事雷厉风行,不愿拖沓。

林钟英闻言,不由激动地大喊:“大人圣明!学生林钟英沉冤得报,没齿不忘大德啊。”

廷潞凛然一抬手:“下去吧,为官执法,应尽之责。”

林钟英感激不尽,也兴奋不已,从心眼里十分敬重这位新任知府,深感人言所传不虚。

他算了一下,今天是十八日,回去再来太为仓促,于是就在温州住下,安心等待廷潞审理问案。

新任知府廷潞受理了林钟英家的案子,自然很快就传到朱宇泰的耳朵里。

杨大鹤卸职后,朱宇泰就一直有点心虚。

他已经在每天点卯的时候,领略过新知府廷潞的认真与威严,他那雷厉风行的做派与杨大鹤的马马虎虎形成鲜明对比。现在林钟英来告状,廷潞未加思索,马上就准了状子,这真叫朱宇泰感到害怕了。

真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朱宇泰想来想去,没别的办法,他打算到外面先躲一阵,看看风头再说。

在出去之前,他决定把按察使朱理这张牌亮出来,以探探廷潞的深浅,他已经风闻廷潞的荣升完全得力于朱理。他暗想,说不定吉人天相,从林家抢来的那方砚台,反而能保佑自己过林家告状这一难关。

当天晚上,他来到廷潞的刑名师爷张静凯的住处,他知道廷潞与张静凯之间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

张静凯当然知道林钟英告朱宇泰的事,见朱宇泰来访,就不冷不热地跟他见了面。

“朱经历这么晚了来造访,有何见教啊?”

“张先生,是这样,家兄有点急事,要我去帮忙,我想告几天假。”

“哦,这事你得跟知府廷潞大人说啊,找我没用。”

“看你说的,谁不知道你在知府大人那里说话,那是一言九鼎呀。”

“别介,我就是个听任使唤的刑房,朱大人,你这事我可管不了。实话告诉你,有人把你告了!传票都下啦!你最好哪都别去,不要官司没打,先落个畏罪潜逃的名,我这可是为你好。”

“咦,芝麻大的事,我值得逃吗?”朱宇泰故作轻松,从怀里摸出个鼻烟壶,漫不经心地在鼻翼下抹两把,还舒服地打了两个喷嚏:“啊啼!张先生,那天我们是公干,千总蔡廷彪、把总黄升都在现场,事情不像林家说的那样邪呼。下面那些当兵的可能是拿了点他家的东西,也许还打了人——可也不是像他家说的那样严重。我先告假,有什么事我回来担着就是。”

“不行不行,你可不能走,这审理案子没被告还怎么审?要走你跟知府大人说去,我是当不了这个家。”

“嘻嘻,我就只跟你说。怎么?还真怕我跑了?俗话说跑掉和尚跑不了庙啊。”朱宇泰嘻嘻哈哈地说着,随即突然把脸一沉,讥讽地说:“静凯兄,说正经的,我哥哥按察使朱理找我有急事,知府大人要是等不及,可以到杭州按察使衙门里去抓我。”说完,他扬长而去。

张静凯一下就惊呆了!

他坐着想了半天,尽管他足智多谋,此刻也没了主张。

他知道,廷潞的荣升,虽然原因众多,但关键却是按察使朱理的鼎力推荐,而朱理跟廷潞素无瓜葛,纯粹是上下公务上的关系。但没有朱理的推荐,就没有廷潞的今天。现在,廷潞上任伊始,就要拿恩公的兄弟问案开刀,于情分上总是说不过去。这要是叫朱理知道了,他会怎么想?再说,官大一级压死人,朱理身为按察使,要想收拾、为难一个下辖的知府还不容易?以后这官还怎么当啊!

原来,清安泰为避免阿林保猜忌,他对杨大鹤离任后温州府的人选没有过问。阿林保则因自己举荐的杨大鹤昏庸无能,已无意再染指温州的地方官任命。所以,吏部在考虑温州府人选时,朱理的推荐就成了惟一参考依据。而朱理鼎力举荐的,正是象山的七品县令、如今的温州知府廷潞。

最后,张静凯觉得事关重大,得连夜向廷潞禀报。

在温州知府衙门内后花厅的厢房里,廷潞已经入睡了。好在他的家眷还没来,张静凯也不必顾忌,提着灯笼就找去,硬是把他从床上给喊了起来。

廷潞知道张静凯平日做事老成持重,没要紧的事,不会三更半夜里找来。此时已近寒冬,天气甚冷,于是他就披件棉袍子开了门,然后坐在床上,叫张静凯在床边椅子上坐下,关切地问:“张先生,什么事?”

张静凯站在床边,也没落座,只凝重地说:“廷公,审理平阳林家的案子,是否能往后推一推?”

“为什么?你知道我是言出必行的,何况这已经是当堂宣布过的审案大事?岂能随意改动!再说,我们为什么要延期?”廷潞大惑不解地问。

“被告朱宇泰外出不在,终不能咱们在温州第一炮就打不响,要来个被告缺席审理。”

“谁说朱宇泰不在?今早点卯我还见到过他呀?”廷潞很奇怪,朱宇泰怎么会不在呢?略一想,就断定说:“看来,朱宇泰是有意躲避,或是畏罪潜逃。他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不到案我照样能定他罪。”

张静凯苦幽幽地说道:“先别说他是不是畏罪潜逃,他刚才找到我了,跟我说,他明天要到杭州去。还说,要找他就到按察使衙门去找,他在朱理、朱大人那里。”

廷潞甚为诧异,问:“他到朱大人那做什么?”

张静凯轻声说:“他说,朱理是他哥哥。”

“啊!”廷潞这一惊非同小可,一下就愣住了。

“廷公,这件事很麻烦。”

廷潞一时间六神无主,难为得半天说不出话。

张静凯轻声说:“廷公,当务之急,是要打听准朱宇泰的话是否可靠,审案的事可以往后推一推。”

廷潞默默地点点头。

张静凯知道廷潞很为难,就宽慰道:“但愿他是在撒谎。”

“可要是真的呢?”廷潞痛苦地闭上眼。

廷潞想: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如今朱理的深恩未报且不说,上任伊始,第一案就要拿恩人的弟弟开刀,于情于理怎能说得过去?那以后还怎么做人?

张静凯劝道:“廷公,那就只能是忠孝不能两全。他朱宇泰真要是按察使大人的弟弟,我们怎么也得网开一面。一,恩将仇报的事你不能做,这恶名声你也背不起,二,官大一级压死人,你就是秉公而断了,以后咱们的日子也不好过。他要想收拾咱们还不容易?”

廷潞点点头,没了主张:“可我已经在堂上说过二十二日过堂,这叫我跟苦主怎么交代啊?”

“这样,大人可以提前到前站洞头去迎接总督,再陪同总督一起去往玉环岛,然后索性你就乘机到杭州走一趟,以拜谢之名,见见朱理。探探朱宇泰究竟是不是他的弟弟,回来咱们再做定夺。我们在家里就对来投诉的苦主说,大人有紧急军务,陪总督出海了。审案的事,另行通告,料想也不会出什么差错。”张静凯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

廷潞前思后想,没更好的办法,无可奈何之下,只得按此路走。

嘉庆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上午,林钟英一大早就来到温州知府衙门,激动地等待廷潞来审理他家的冤案。

新任知府廷潞那天在大堂上愤怒宣布“二十二日审理此案”的语气与脸色,给了他极深的印象,他感到报仇雪恨就在今天。虽然此时天寒地冻,冷风刺骨,但伸张正义,扬眉吐气就在眼前,林钟英只觉得自己浑身热血沸腾,心潮澎湃。默然感激苍天有眼!

可是,知府衙门门口,却不见有审案的迹象。

当时官府审案,允许百姓旁观,因此,每及审案,衙门门口都有许多人围观听审,而今天,知府大衙的门前却冷冷清清,空无一人!

正在诧异,一个当差的出来告诉林钟英,说刑名师爷张静凯在二堂等他。

林钟英心里惊疑,不安地跟着衙差走进二堂。

张静凯见了林钟英,很客气地说:“林先生,知府大人有紧急军务,昨夜就随总督大人出海视察海防去了。知府大人临行前还十分关注你家的案子,要我转告林先生一下,叫你先回去,等候知府大人回来再审理。”

林钟英懊丧地“哦”了一声,失落之感,油然而生。

他不甘心地问:“知府大人有没有说哪天回来?”

张静凯把诉状递给他,说:“知府大人没说,你知道,公务上的事情都很繁杂,谁也说不准他哪天回来,他也是身不由己。林先生,你先回去吧,到要审的时候我们一定会提前告诉你。”

林钟英一看,廷潞的批文是:“严究催提,静候证人解到讯究,不得临讯避匿。”

他是个通情达理之人,自然知道国家的海防事大,自己的官司事小,况且,知府也正在“严究催提”准备审理。林钟英即便心中很失落,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只得怏怏回家,等候消息。

闽浙总督阿林保乘坐“威虎号”战船,在四艘战船的护航下,浩浩荡荡从福州出发,沿海岸线经马祖、霞浦,来到洞头。

当时,台湾尚未建省,偌大的台湾岛清廷只设一知府衙门,岛内很多地方,官府根本顾不上管理。岛上的海匪与倭寇不时窜到东南沿海边的城池,进行骚扰与抢掠,然后再逃回台湾藏匿,台湾知府鞭长莫及,也无能为力。东南海防重责,系于闽浙两省,阿林保身为闽浙总督,视察海防是他的分内职责。

而阿林保早已把“散氏盘”伪装在那门新买的大炮下面,放在随同的“长风号”上,他是借视察海防为名,护送自己的宝贝。

廷潞提前一天到达洞头,在洞头岛上小心等候着这位总督大人。

他在洞头为总督的舰队准备了很多食品供给,除了为阿林保与各战船的管带军官们准备了极其丰盛的宴席外,还专门把温州有名的“南苑班”昆曲班子请到洞头,为慰劳总督舰队的将士们上演了一晚上精彩好戏。阿林保十分高兴,对这位新任的温州知府,颇有好感。

第二天,廷潞在陪同阿林保去往玉环岛视察的途中,在船上终于找到一个能私下跟阿林保讲话的机会。廷潞记得,林钟英曾经到过阿林保的总督府越诉上告,而这位总督大人也曾经在林钟英的状子上有过批示。

因此,廷潞当即不失时机地小声问道:“请总督大人示下,您对平阳县的案子,大人还有何交代,下官一定遵办。”

一提到平阳,阿林保就头痛。但他对廷潞印象极佳,也看得出他比杨大鹤精明能干得多,于是就谨慎叮嘱说:“平阳的事,还是息事宁人为好,不要扩大。杨大鹤乱来,把事情说那么大,不是自找麻烦,给我添乱吗?”

其实,阿林保所说的“平阳的事”,是指平阳“民变”的事。而那个林钟英告朱宇泰的事,他早就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廷潞哪里知道这一层,只以为总督说的是林钟英家的案子,听完阿林保的话,他还以为朱宇泰跟阿林保有什么渊源呢!

“是,是,下官知道了,请总督大人放心,卑职一定息事宁人。”廷潞连声称是,却弄不明白朱宇泰与这位总督大人有何瓜葛?只暗自庆幸自己没有莽撞行事,質然问案。倘若自己当时执意意气用事,拿问了朱宇泰,这岂不就得罪了这位炙手可热的总督大人!想到此,他不禁在暗自庆幸中,也感到后怕。

阿林保在玉环岛只逗留半日,即回福州,而“长风号”也神不知鬼不觉地带着他的宝贝“散氏盘”与他的小公子玉琪直上了天津。

廷潞送走阿林保,则乘船直到杭州。到达杭州的当天晚上,他顾不得休息,便急急忙忙赶到按察使衙门去拜望朱理。

朱理热情地接待了廷潞。

“知府大人免礼。请坐,请坐,大人此番荣升,可喜可贺啊。”

廷潞由衷地说:“多谢朱大人提携。”

朱理笑着问:“你知道你这次破格提升是怎么来的吗?”

廷潞:“卑职知道,全是大人一手栽培。”

朱理不以为然:“话也不能这么说,你在象山县干的不错,我推荐你是完全出自公心,你自身的政绩摆在那里嘛。”

廷潞恭敬地站起来,躬身谢道:“谢大人,卑职一定兢兢业业,鞠躬尽瘁,报效朝廷,报答大人的知遇之恩。”

朱理:“报效朝廷是应该的,报答知遇就不必啦。坐,你坐。有些事,是可遇不可求,这次,你也是遇到了一个机缘。”

廷潞:“哦,卑职愚昧,请大人指教。”

朱理笑道:“说起来也是你的福分,因为原温州知府杨大鹤是闽浙总督阿林保的人,巡抚清安泰为避免阿林保猜忌,他对杨大鹤离任后,温州府的人选没有插手过问。阿林保则因自己举荐的杨大鹤昏庸无能,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弄得他很没脸面,已无意再染指温州的地方官任命。所以,吏部在考虑温州府人选时,我的推荐就成了惟一参考依据。”

廷潞:“哦,恩公,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朱理:“不必,不必,你言重了。当然,也有人说你以军功入仕,走的不是科举正道,不宜破格幸进。这些闲话,我都顶回去了。举贤不避亲,举恶不避仇嘛。况乎你我素无牵扯,我也不怕别人说什么。”

“廷潞知恩,廷潞知恩。”廷潞也不想再绕弯子,直截了当地问道:“下官属下有个经历叫朱宇泰,不知与大人可是自家?”

朱理笑着反问道:“是不是那个林家又把他告了啊?”

朱宇泰前两天已经从温州跑来找过朱理,给朱理带了点茶叶、木耳等土特产。接着就支支吾吾对朱理说到了温州知府换人,林家又要告状的事,被朱理几句话打发走了。朱理见廷潞今天有此一问,就笑着反问道:“是不是那个林家又把他告了啊?”

廷潞:“正是。”

廷潞一听朱理的话音,就感到朱理与朱宇泰的关系果然绝非一般。

朱理正色道:“知府大人,不管他是不是我自家,受理民案都要秉公而断,你当的是朝廷的官,吃得是朝廷的俸禄,在任何人面前,都不可徇情枉法。”

尽管这句话并没说朱宇泰是他的自家,但实际上等于认可了廷潞的问话。而且,听起来还义正词严,天衣无缝。

廷潞暗自叹口气,道:“是,大人放心,下官一定尽心竭力。”

此时廷潞心里已然有数,于是起身告辞,回船休歇。第二天也没在杭州逗留,从原路回到温州。

廷潞一回到府邸,正在更换衣服,张静凯便急急忙忙走进来,问:“大人回来啦!”

廷潞:“回来了,静凯兄辛苦!”

张静凯急切地问:“这朱宇泰到底是不是朱大人的兄弟?朱理大人自己怎么说?”

廷潞:“朱理大人没直接说朱宇泰是他兄弟,但我从他的话里已经听出来,他们的关系绝非一般。”

张静凯:“这就是做官的学问,他当然不能直接说出来这层关系,而是要我们自己去揣摩。”

廷潞:“是啊,他说不管朱宇泰是不是我自家,受理民案都要秉公而断,还说你廷潞当的是朝廷的官,吃得是朝廷的俸禄,在任何人面前,都不能徇情枉法。”

张静凯:“他这样说话,是既要面子子,又要里子。骨子里,就是要你徇情枉法。”

廷潞:“是啊,怎么偏偏这个朱宇泰就是他兄弟啊?你说那个林钟英多冤?我在这件事情上真感到很可耻,我问心有愧啊。”

张静凯:“大人,也别太难过,官场上想一尘不染是不可能的,除非你不做官。”

廷潞:“唉,还有,总督大人居然对这件事也向我私下打了招呼,说平阳的案子要息事宁人,要我不要扩大。你说这朱宇泰怎么就有这么大的能耐,跟总督大人也有瓜葛呢?”

张静凯摇摇头,说:“猫有猫路,狗有狗路。幸亏当时大人没有莽撞行事,質然问案。倘若意气用事,拿问了朱宇泰,不但得罪了恩人,还要得罪这位炙手可热的总督大人!”

廷潞:“是啊,想着我都感到后怕。静凯兄,可林家的案子也不能不问啊?我就是有心偏袒朱宇泰,这么明了的案件,怎么审理啊?”

张静凯:“是有点难,但不管怎么样,都得对朱宇泰网开一面。”

廷潞:“是呀,可我怎不能不去受理林家的状子啊?”

张静凯:“大人,状子是要接的,否则就要影响官声。这件事必须外紧内松,只打雷不下雨——先拖拖再说,查案查案,总得要查嘛。”

暗地理虽已卖身,在明处还得树个贞节牌坊。

这一次,廷潞内心深处,的确也痛苦地经受了一场国法与人情的较量搏斗。然而,要为自身利益,他必须抛弃良知与律法。

同类推荐
  • 巴山旧事

    巴山旧事

    各地反抗斗争风起云涌,民众纷纷聚集万全洞、迫使土司头目投降官兵。容美宣慰使田旻如走投无路、畏罪自缢,中原巴国是一块神秘而又浪漫的土地,土司统治终于土崩瓦解,但是他们却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演绎着同样精彩的历史和传奇。内外交困之下,在这里生活着的土家族儿女们虽然很少被外人所关注,丹妹为了让田虎一心制服王爷、战胜土司。《巴山旧事》记载着一个巴地广为流传的故事,土家儿女田虎和丹妹喜结良缘,可是王爷公子却追逼丹妹,要按土司王法施行初夜权。王府家丁强掳新娘,追杀田虎。危急关头,改土归流得以推行。,自己舍身赴死、跳进油锅,化为照亮人心的天灯。土司的野蛮残暴和倒行逆施终于激起山民的强烈义愤,邬阳关发生兵变。 在这里不仅有中华民族传统的智慧与善良,而且他们还具有独特的武风和情感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本书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作者刘义庆。全书主要记载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统治阶级当时的情况,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言行,和门阀社会的生活面貌,记载丰富真实,全面地反映了“魏晋清谈”的风貌。本书行文言简意赅,意境深远,保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名言,也对后世小说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 再生

    再生

    《再生》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四川省作协巴金文学院,取得四川省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和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文艺出版社合作编辑出版“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书系”,着力发掘富于原创能力的新锐作家,资助出版他们在文学创新方面的文学成果。这种举措的唯一目的,就是为四川文学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做一些计之长远的人才培养与新的艺术经验积累方面的基础性工作。
  • 白公馆

    白公馆

    《白公馆》通过1931年-1939年间白公馆袍哥老大白行之家庭的命运沉浮折射出了社会的变迁,真实地营造出那个年代的社会图景和市井沧桑。20世纪30年代的重庆,可谓冒险家的乐园,灯红酒绿的三不管地带崛起不少英雄好汉,袍哥帮会三教九流龙蛇混杂。于是,刀光剑影中纠缠不清的恩怨情仇,英雄美女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在这里轮番上演,演绎出一个个令人回肠荡气、肝肠寸断的人间活剧。最终,在进步思想的影响下,有的人投奔了光明,走向了延安;有的人则在亲情与大义面前凸显出了人性的光芒。
  • 西游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西游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西游记》共一百回,前七回安排孙悟空出场,交代清楚其出身、师承、能耐、性情,并通过孙悟空在天、地、冥、水四境界穿越,描绘四境界风貌,构架出一个亦虚亦实的世界;八至十二回写唐僧出世、唐太宗入冥故事,交待唐僧去西天取经缘由;十三至一百回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沿途降妖伏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到达西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由于本书篇幅较长,疑难字较多,因此编者特别整理了一份简明的唐僧西天取经图,并对疑难字进行了注音,便于读者诵读辨认。
热门推荐
  •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雾满拦江PK当年明月?谁是幽默讲史第一人?读者自有公论!清朝多少事,都付笔谈中,让你笑得肚子疼的清史读本:《别笑,这是大清正史》讲述自努尔哈赤出世(1559年)至顺治二年(1645年)史可法困守扬州86年问的大清历史。此时正是清朝崛起、明朝灭亡之大动荡、大变革的非常时期,其问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既精彩纷呈,又血腥。惨烈。作者娓娓道来,虽然嬉笑怒骂,但却谑而不虐:看似散漫随意,实则用心良苦;看似如小说家言,实则以信史为本。书中的人物,无论是大英雄熊廷弼、袁崇焕、努尔哈赤、皇太极等人,抑或是大汉奸吴三桂,不论是具有悲剧性格的崇祯皇帝,还是雄才强悍的多尔衮,都一改往日严肃、刻板的面目,泼皮似的调侃使其人物形象陡然生动起来。
  • 花间一枝禅

    花间一枝禅

    禅宗固然是中国佛教的,中国佛学的特色,但从释迦牟尼所创立的整个佛学的体系而言,它的基本宗旨,与最高的目的,并非因与中国文化融会以后,就根本推翻了释迦佛教的主旨,只是在教授法的方式,与表达最高真谛的言辞与方法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鱼向反方向游

    鱼向反方向游

    个人品牌就是“反方向游”! 本书的诸多案例表明,不管是明星、CEO,还是“草根”阶层、职场人士,个人品牌变得越发重要。现在,在“世界是平的”环境下,打造个人品牌更意味着如何使自己与众不同。
  • 女人善待心灵的100个阳光禅

    女人善待心灵的100个阳光禅

    女人,很多时候都会感到累、感到无助、感到孤单、感到迷茫……"其实在没有月光也没有星光的时候,你也不要绝望和哭泣,禅的智慧会带你走出黑暗和迷雾,走向幸福和光明,让你学会自已送自己一枝鲜花,自己给自己撑一柄避雨的伞,自己给自己一个明媚的笑容……
  • 清谈墨子

    清谈墨子

    本书通过介绍话说墨子、人生最大的艺术、修身养性、智慧与谋略、节约生命、追求真理、一阴一阳之谓道等内容,评述了墨子的人生态度和处世策略。
  • 隋唐洛阳

    隋唐洛阳

    本书以通俗流畅的白话文,化解诸多艰涩的古籍,叙述和分析隋唐时期洛阳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唐人韦应物咏洛阳云:“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洛阳作为隋朝、唐朝的东都和武周武则天的首都,帝王们或多次巡幸,或长期驻跸,利用洛阳来临制东夏、统驭全国。洛阳和世界连成一片,周边民族的首领、使者、商贾、僧侣、留学人员,梯山航海,来这里活动、定居、安葬。这里人文荟萃,群星灿烂;经济繁荣,技艺精湛。
  • 扬起风帆,向着希望远航

    扬起风帆,向着希望远航

    翻开本书,这里有古今中外各种励志故事,这些故事从努力进取、坚持学习、明确目标等多方面阐述了取得成功的途径。这些故事将像一位良师益友,告诉孩子们要成功势必要跨越很多障碍,只有重新认识自己、超越自己,才能走出身边的误区。
  • 真龙气1

    真龙气1

    民初,张天师携子南下寻找真龙气,引出一场千古未有的奇事。民国第一相士袁度,为何隐居江南小镇?化外奇人蓝云天,为何踏足中原?天师传人之争,六十三代天师究竟谁来执掌?天下龙脉精华,真龙气究竟在何处?一切的一切,尽在《真龙气》。
  • 地球的血液:江河湖泊

    地球的血液:江河湖泊

    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自然界亿万年的沧海桑田造就了无数令人震撼的自然奇观,它们在大自然浩瀚无际的舞台上演绎着地球不老的传奇。本书是一部以地理知识为题材的社科读物,内容新颖独特,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给青少年读者,以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