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5600000022

第22章 经络与精气血津液(2)

营气的主要功能是化生血液以营养全身。故《灵枢·邪客》说:“荣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由于营气行于脉中,随血液运营全身,与血液关系极为密切。所以,医书中“营血”指的就是“气血”

之意。

(4)卫气。是人体阳气的一部分,由肾中先天之精所化,又经中焦水谷精气充养,再经肺的宣发敷布全身,故有卫气“根源于下焦,滋养于中焦,宣发于上焦”的说法。

卫气的功能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护卫肌表,防御外邪;二是温煦脏腑,润泽皮毛;三是司汗孔开合。故《灵枢·本藏》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润柔,腠理致密矣。”

营气和卫气都以水谷精气为其主要来源。但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主内守而属阴,卫主卫外而属阳,二者必须协调才能维持正常的腠理开合,以抗御外邪。

若营卫不和,则腠理开合失调,抗御外邪的能力减弱。

人体之气,还常把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力相应地称为“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等,如肾气、肝气、膀胱经气等。这些气均为元气所派生,是构成脏腑、经络的基本物质。

(二)血

血也称血液,是人体构成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输送营养和滋养周身的作用。血液运行于脉道之中,若溢于脉外,即为出血,也称离经之血。

1.血的生成

血液主要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以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的说法。《灵枢·决气》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说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是生成血的基本物质,还要通过心、肺、营气的作用,才可化生为血。

精与血之间存在着相互滋生与转化的关系,血能生精,精能化生血液。精藏于肾,血藏于肝,若肝血充盛,则肾有所藏,精有所资;若肾精充盈,则肝有所养,血有所充。

2.血的功能

血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作用。血行于脉中,内而脏腑、筋骨,外而皮肉、毫毛,如环无端运行不息,不断营养和滋润着脏腑组织器官,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故《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若血不足以滋润、濡养,则可出现两目昏花、面色无华、肌肤干枯、关节不利等病变。筋不得濡养,则肌无力,甚者会出现抽搐等全身性、退行性病变。

此外血是人体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灵枢·本神》说:“心藏脉、脉舍神。

肝藏血,血舍魂。”说明血与人的精神活动密切相关。若血虚、血热,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情志失常的病变。轻则失眠多梦,烦躁;重则精神恍惚、惊悸不安,或谵语、惊狂、昏迷不语等。

3.血的运行

血在脉道中循行不息是脏腑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与肝、肺、心、脾的关系最为密切。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道中运行;肺朝百脉,周身的血都要汇集于肺,通过肺的宣降敷布全身;肝藏血,可储藏和调节血量;脾主统血,使血行于脉道之中不外溢渗。

(三)津液

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液与津同属水液,来源于饮食,由脾胃运化而生成。津是指体液中清稀的部分,它流动性强,滋润于皮肤、肌肉、孔窍、血脉。液是指质地黏稠的部分,它流动性小,灌注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细胞,起濡养作用。由于津液可以互相转化,津液常可并称。

1.津液的代谢

津液的生成、敷布与排泄主要依赖于肺、脾、肾、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等脏腑。《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是对津液生成及运行规律的简明概括。

上述经文描述津液的代谢过程:饮入于胃,经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上输于肺;肺为水之上源,通调水道,津液通过肺的宣发与肃降,敷布体表,输精于皮毛,同时下输于膀胱,再经肾的蒸腾气化,使清升浊降,清者布散全身,浊者化为尿液排出体外,从而完成水液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小肠泌别清浊、大肠吸收有用之津、三焦通利水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故有“大肠主津”、“小肠主液”、“三焦为决渎之官”之说法。从脏象的原理看,脾、肺、肾三脏的协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若这种协调功能失常,可影响人体水液代谢形成伤津脱液的病理变化,会出现水湿停聚、内生痰饮等症。

2.津液的功能

津液具有滋润和濡养的生理功能。布散肌表的津液,可滋润肌肤、皮毛;流注孔窍的津液,具有滋润眼、鼻、口等孔窍的作用;渗入血脉的津液,可滋润和充养血脉;注入脏腑的津液,濡润滋养脏腑;渗入骨髓的津液,充养和濡润骨髓、脊髓、脑髓。

(四)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1.气与血的关系

气属阳,主煦之;血属阴,主濡之。事实上,气推动血液在脉道中运行,故有“气为血之帅”之说;血载气运行,无血气不行,故有“血为气之母”之说。

血气之间的这种关系,具体分为气能生血、行血、摄血和血为气之母等几个方面。

(1)气能生血。血的生成是气化功能的结果。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通过脾胃、心、肺等脏的气化作用化赤为血。气足则化生血液的功能强,气虚则生化不足导致血虚。

(2)气能行血。血属阴,有赖于气的推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的运行主要靠心气的推动、肺气的宣发肃降、肝气的疏泄条达。若气机逆乱,则血行无序,或血随气升,面红目赤,甚至吐血、衄血;或血随气陷,出现下血、崩漏等症。

(3)气能摄血。气对血具有固摄作用,可使血行于脉中而不外溢。若气虚固摄无力,则可导致各种出血的病症。

以上三个方面是“气为血之帅”的具体表现。

(4)血为气之母。人体的气必须依附于血而存在,气需血的培补,血少气必虚,多见于血虚气也虚或亡血气脱之证。如失血过多导致的身体虚弱或死亡,就是气随血脱的结果。

2.气与津液的关系

气对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具有气化、温煦、推动与固摄的作用,从而有与血液相同的四种关系: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气能载津。津液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故脾胃之气健旺,则津液化生有源;脾胃气衰,则人体津液不足。若人体气的升降出入失常,会造成水湿停聚,若水湿停聚又影响气机的升降,二者互为因果。若气的固摄无力,也会导致津液的外泄,表现多汗、多尿、遗尿等症。气也依附于津液,即“津能载气”,当大量津液外泄(出汗)时,也可出现“气随津脱”大汗亡阳的病症。

3.血与津的关系

血与津液都由水谷精气所化生,津液又是血的组成部分,故有“津血同源”

和“汗血同源”之说。血与津的变化互相影响,津液亡脱,必然影响血的生化补充而阴血亏虚;大量失血,也会津液不足而口渴、尿少等。

三、经络与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在中医学里,经络、血脉、神经好像说的都一回事,都是气血输送、联络通道,经络与血脉、神经没有明确的界限,血脉基本上归于心主血的系统功能。在西医解剖学中,人体血脉(血管)神经有实体结构,而经络却没有。现代有人研究中医学的经络是由集中分布的金属离子组成的,只在活体中存在,人死亡后就不存在了。我们把这些实体结构问题及其意义放到最后一章中讨论,本节只想说明经络是人体精、气、血、津、液输送的通道,这与西医学描述的血脉、神经系统的功能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人体精、气、血、津、液是由先天精气转化,后天饮食培补,经心、肺系统的宣发敷布供应人体四肢百骸的。经络就是脏腑间、脏腑与器官间沟通的渠道,精、气、血、津、液通过这些渠道相互补充、协调联系,使人体构成统一整体。

在《黄帝内经》中对于人体“传化物而不藏”的一类器官,明确了“以通为顺,以通为补”的原则。当人体气血不足或阳气虚衰时,这些精、血、津、液就会发生瘀滞、凝滞脉络成为对身体有毒的物质,使人体发生病变。如果瘀滞脉络的物质与细胞组织长期接触,刺激细胞染色体发生畸变,就会产生病灶,或肿或瘤,发展的结果就很难预测了。

人体的慢性病往往都是由于气血不足,脏腑器官功能下降导致的,就像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电池,电力不足了,这时就是中医所讲的阳虚或阴虚了。人体在阴虚或阳虚的状态时,就会发生不适的病症,这时用现代科学仪器检查人体结构和血液是不会发现问题的,只有等到血管、经络等发生淤阻(血栓)、产生病灶,才会被仪器发现,这时现代医学又往往着重于疏通淤阻、消灭病灶等战争式疗法,进一步加重人体“能量”不足。如果在人体出现阴虚或阳虚症状时就加以调整,防止气血能量不足,就会保证人体的所有管道畅通无阻,这就是前面讲的中医学的疾病观前置,有利于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意义所在。

本章小结

人体的精、气、血、津、液都是由先天禀受父母之精气和后天水谷精微所化生,由先天激发,后天培补,根据人体的需要互相转化,为人的生命机体提供能量和润滑、冷却物质,进而化生繁衍生殖的精和卵。

正常情况下,这些不同形态的物质,互相调节,相互转化,维持着脏腑的功能稳定和自身的相对动态平衡;当其中的某一形态物质(精、气、血、津、液)严重耗伤缺乏,或后天脾胃化生无源,以至人体自我平衡机制失常时,会导致某一脏腑功能下降,精、气、血、津、液转化失调,严重时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就可能发生实体病变,或溃、或瘤、或瘀滞产生现代科学仪器能看到的“病灶”。

如张景岳说:“五液充,则形体赖而强壮。”人若津液不充,则筋枯髓减,皮槁毛脆,脏腑虚弱,即易为病邪所害。人们要想不得病或少得病,必须重视保护体内的津液。

本章重点叙述了人体精、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和与脏腑、器官的重要关系。它们是生命的基础物质,在体内贮藏、消耗、相互转化,为脏腑器官提供能量,保障阴阳动态平衡,是养生“节能降耗”应该重点理解和掌握的知识。

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十二正经、十二经别、奇经八脉)、络脉(十五别络、浮络、三百六十五孙络)、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系统。其中十二经脉在人体交接运动规律——子午流注规律,以及在人体分布、运行的基本规律,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中医和养生必须掌握的基础内容。

经络是联络人体器官与脏腑、调整体内气血分布的通道,也是人体接受外部信息,实现天人合一沟通的渠道,成为中医针灸、按摩治病、养生自我调理的理论依据。鉴于中医针灸、按摩补泄升降、阴阳五行运用自成体系,不是笔者所述养生的重点,故本书对此略过。

以诗对本章小结:

奇经八脉十二经,子午流注运五行。

表里疏通阴阳理,滞留堵塞百病生。

养生贵在五液充,气血充盈脉络通。

阴阳盛衰需调制,治本之策惜津精。

以上几章交代了天、地、人阴阳五行运行的原理。人体如何遵循阴阳五行规律,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给出了重要原则:“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根”即阴阳运动的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要想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就要顺应之,遵循之,顺应春生、夏长以养阳;顺应秋收、冬藏以养阴。这样人就能与自然界万物一样,生长壮老已,度其天年乃去。否则,就伐其本、坏其真。“本”指身体脏腑实体器官(属阴),“真”指身体的元阴元阳,也叫真阴真阳,落到实处就是肾精肾气。

下一章笔者将详细解析《黄帝内经》中四季养生的原则,是落实阴阳五行规律的概述部分,从理解《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原则、原理入手,回答为什么“春要养生、夏要养长、秋要养收、冬要养藏”的问题,指导人们从一年的层次把握养生要领,使读者能从总的原则出发把握一年的生活规律,保持身体健康。

同类推荐
  • 女人不生病的生活方式

    女人不生病的生活方式

    我们改变不了外部的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根据我们身体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不变应万变,按自己身体的实际状况去选择该吃的食物,去选择有利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科学的生活方式,才能健康地生存下来。如何做到保护自己,不让自己被疾病缠绕,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看看吧。
  • 天人合一100岁:道家养生精要

    天人合一100岁:道家养生精要

    中国当代著名的得道高僧离欲上人,一生建寺弘法,化度甚众,活了107岁。安岳的禅庄法师活了100岁。仍然健在的佛智老法师也有100余岁了。一本与佛结缘的书。一本教你预防胜过治疗的书。一本可以让你活过100岁的书。调食、调眠、调身、调息、调心:此五事,佛家养生之根本也。人违背了养生法则,虽不一定会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大大增加得病的机会。这就和交通规则一样,你违背了交通规则,不一定会出事故,但其危险陛是显而易见的。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人生最可怜的是嫉妒,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陕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 活到天年:太阳养生祛病法

    活到天年:太阳养生祛病法

    而且在天空中所处的位置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一天天,一年年,我们都知道太阳运行的规律是东升西落,周而复始。同时,我们的身体随着太阳的轮回旋转,在一天的十二时辰,一季之中的二十四节气,一年之中的四季都有着不同的微妙的变化,探索研究这些变化,并跟随这些变化做相应的调整和保养,是中医养生的精妙所在。中医养生学的要点在于顺从自然,即顺从时辰转换的变化,二十四节气气象的变化,以及……
  • 小偏方治百病

    小偏方治百病

    偏方,指医疗价值极高,对某些病证具有独特疗效的方剂。它虽取自民间,却是历代相传,经久不衰的中华医学瑰宝。它操作方便、价格低廉、疗效显著。你相信吗?一根大葱就能治疗鼻渊,一块生姜就能防治感冒,一杯白开水就能止住打嗝,刚摘下的绿叶就能使痫证患者马上苏醒……可见,偏方虽“小”却有着不可估量的功效,许多偏方甚至不花分文就能治好疑难杂症。本书收录偏方几百条,可治疗不同病证近百种。每种病证,均有数条偏方,无论你有无医学知识,一看就懂,一用就灵,人人读后都可成为“家庭养生保健师”。
  • 饮食小窍门

    饮食小窍门

    本书的作者旨在给读者提供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饮食方面的小窍门。
热门推荐
  •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收录了胡适论述中国佛教及禅宗的文章。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然而,说到对佛教和禅宗的研究,作为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大学者,胡适先生的通彻见解,是无人能出其右的。他的开创之功,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研究佛教禅宗的学者们。全书对于佛教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于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研究。
  • 我的城,他的夏

    我的城,他的夏

    然而,在那一座温暖的城市,有着温暖的阳光,现实中的他们却是另外的光景……,自己的名字会与王城这两个字紧紧的联系在一起,有着清爽的夏天。两个人举案齐眉,夏安一直以为,一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共同谱写一个美丽得像童话故事一样的传说
  • 古城探幽

    古城探幽

    一个偶然的故事掀开隐藏千年的惊天谜团,古城再一次在人们心中重新浮现它神秘惊悚的形象。这一次去的人能回来几个?
  • 水晶胆

    水晶胆

    然而,当雨东带着师傅临终时托付纸盒他的水晶胆,南禅寺的观音塑像被敲了两锤子后立刻就变了模样。千里迢迢赶到济州城时,那颗能使盲眼复明的水晶胆却不翼而飞了。是谁偷走了这颗水晶胆?用什么方法能逼使盗贼自投罗网?让雨东用泥人塑出三百六十行营生状的人物又是什么人?,捏泥人的少年雨东因此而找到了身怀绝技的师傅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养女锋芒露:宗师太子妃

    养女锋芒露:宗师太子妃

    向晚晚,国家地下特工组织“影”的第一把交椅,全球特工界的第一人,代号“焰狐”,却在打算洗手‘从良’的前一天,一不小心,出大事了。醒来后,她成了宰相府的傻小姐。换了身体,穿越古代,容貌大变,她却依旧是她,杀伐果断、镇定自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战事平定,她本该放下满心悲凉,却不料誓死保护的太子殿下猝然遇害,震怒之下的她要践踏这个世界,她要俯瞰这个世界,她要夺回属于她的一切!狂风中,她风华绝代,水眸含煞,遗世孤绝。可当她回眸,看他死而复生,一步步向她走来,眼角竟微微湿润,便觉得心满意足,一世无求。她一直认为北澈太子温柔、善良、尊贵高雅、宛若谪仙,不善与人争强斗狠、勾心斗角,因此,从嫁给他那一天起,她便做好了永远守护他的准备,绝不容许任何人伤害到他一丝一毫。直到那一日,她被人暗算,震怒之下的他再也无法维持假象,本性毕露,屠戮天下。。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妃爱上你:一个王爷两个宝(完本)

    妃爱上你:一个王爷两个宝(完本)

    开新文了,《傲妃不乖:给爷默哀三分钟》支持一下哦~链接:http://m.pgsk.com/a/267158/————————————————————不小心从地府穿了过来,缠上了坏爷和小两宝,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升温?发热?噢不!是逃!逃,往哪逃?最后还不是给坏爷揪了回来道:“娘子这是去哪?该回家带孩子啦。”*天大,地大,宝宝相公最大。她逃,他追。她给他一掌,他回她一吻。他坏坏勾上了她的心,她却发现,他爱着的还有另外一个女人……温馨背后的阴谋,阴谋中时常的欢笑。那是一场无法告人秘密,是乐?是悲?该笑?该泣?为了保护他们,他让她带着两个小宝贝远离,却不知道带离的还有他们的心……*相传,五年前,她是他最受宠的妃,五年后,她却牵着两个小宝贝的手管别人叫爹……他怒,一手搂回了她霸道宣布:“你是我的,你们都是我的。”她却推开了他淡淡道:“我只是你拐回的玩具,他们只是你丢弃的垃圾。”*注:妈是后妈,宝不是亲宝。文文前面的会是轻松搞笑,进行到中间小小虐,结局大喜剧。主要来说,风格还是喜,慢热。****推荐好友文文:《逃婚皇后:本宫不做下堂妻》文/清风馆http://m.pgsk.com/a/250378/《囧女重生:一品王爷三流妃》文/刀小盒http://m.pgsk.com/a/257341/《爱妃不乖,硬上弓》文/筱米糖http://m.pgsk.com/a/260844/粉好看滴,喜欢的话去捧捧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