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1500000030

第30章 寄语学术界:为中国及世界创造美好未来(1)

中国需要世界视野而非洋奴哲学

“没有科学的地方,愚昧就自命为主人。”我用这句话来形容当前中国的思想生态。因为现在中国大部分人都缺乏世界视野,所以很多人误将洋奴哲学看做世界视野,这是很可悲的事情。

如在中国区分一个人是左派还是右派,单纯看他对政府的态度已经很难区分,因为左派和右派都批评政府,甚至很多批评都是重合的;而在中国要区分一个人是左派还是右派,就要看他对美国的态度:爱美国的肯定是右派,反美国的肯定是左派。在中国竟然要靠区分一个人对美国的态度来判断其政治倾向,真是咄咄怪事!在中国确实存在着众多对美国的坚定支持者。美国真的有那么好吗?在经济上,比美国更有竞争力的国家也有很多,如德国等,起码这些国家可以维持自己的贸易平衡,不用四处借债;在民生上,美国是典型的低福利国家,无论是北欧还是西欧的福利水平都比美国高得多,生活在那里的人比美国人都幸福得多;在政治上,美国是两党制国家,世界上那些多党制国家比美国更加民主,民众的权利更能得到尊重。那些爱美国人士爱的是美国的哪里呢?无非是霸权,假如美国的霸权不在,他们肯定也不再喜欢美国,而这一天不会太远。

我们说要有世界视野,主要指的就是要对以美欧为代表的西方有全面的了解。要有世界视野不一定是要出国,而是要视野的世界化,知识的世界化。出国确实不是很多人能做到的,但通过读书了解西方则是可以做到的。可惜现在有耐心读几本书的人都很少。如果没有读过书,即使在中国生活多少年也不能了解中国。同样,如果不读书,即使是在西方生活多年也照样不懂西方。

在古代,甚至是20世纪90年代之前,只要认字就算知识分子。如果能写几首诗或是写本小说就被看做文化人,写点批判社会、批评政府的文章就被看做学者。而现在,要想享受这样的待遇已经不可能了。现在社会发展太快,如果要将世界解释清,看透彻,需要比以往多出太多的知识。

现代社会讲究术业有专攻,并非要求每个人都要关心社会,了解社会。但如果你有志于关心、了解社会的话,笔者认为,应该起码应该具备三方面的知识。

首先,要懂得自然科学的知识,也就是要具备理工科学习背景。社会发展最根本的表现是生产力的发展,如果不了解世界生产力变化的过程,根本不可能真正地了解世界。如现在很多经济学者根本不懂理工科,总是喜欢在制度上做文章,或是搞私有化,或是搞比较优势,或是搞投资、消费的宏观平衡,但是从来就不提发展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这都是缺乏理工科学习背景和专业知识所犯的错误,经济学家不懂工业经济的发展规律也就不可能提出好的政策建议。

其次,要了解西方的经济思想史。现在社会就是经济社会,不懂经济根本就不可能了解世界。西方比中国较早进入工业社会,因此他们的经济学研究比我们要早,也比我们研究的广且深,因此我们必须了解西方经济学。马克思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支脉,与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差别还是非常大的。马克思以后西方经济学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如发展出了凯恩斯主义,发展出来货币学派、预期学派、供给学派以及新制度学派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与古典自由主义立论基础截然不同,这些知识也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都需要学习。而现在大多数上大学的人,对西方经济学知识连基本的概念都搞不懂。

最后,要了解西方的政治思想史,政治学也是一个独立的学科,主要讨论政党、民主、选举、监督等政治现象。大家平时说的政治其实不是指的政治学而更多的是指世界关系。政治学与世界关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学科。如果你真正地学习了政治学,那也就不再迷恋西方的政治制度。

现在经济学和政治学大部分人都没学过。如果要想了解世界,这两方面的知识是不能少的,这也是最基础的。在中国,如果不了解西方经济学和西方政治学的人很容易成为洋奴。如果真正了解了这些学问,大部分人都会变得很理性,因为洋奴的本质就是无知和迷信。无论是迷恋新自由主义还是迷恋民主的人都是无知的。

现在社会需要读的书越来越多,但是随着各种娱乐项目越来越多,现在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以前的大学生没有电视,没有网络,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读书。而现在的大学生中的很大一部分是玩四年游戏,这与以往的大学生比起来将是多大的差距。现在很多人在感叹大学生质量下降时,总是说大学扩招生源质量下降,殊不知这是网络时代的必然现象。另外,现在虽然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但那一小部分爱好读书的人所读的书却越来越多。这就产生了一个两极分化的问题,也就是喜欢读书的人判断力越来越强,不读书的人判断力越来越差,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其实人与人的思想在本质上差异不是很大,但是由于读书多少、或是读的书不同,导致差异越来越大。再加上现实利益的影响,因此现在人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多元。

中国缺乏世界视野,媒体应该负有很大的责任。我们发现,有不少的媒体不是在普及知识,而是经常发表一些严重缺乏学术水准而又带有一定教唆性质的所谓的评论员文章,或是发表一些阴阳怪气的文章,甚至很多时候媒体为了自己的发行量或是点击率,故意弄一些错误的东西。不知道这对开拓世界视野有什么好处。

笔者认为,媒体行业的从业者应该具备最基本的经济以及政治常识。但现实情况是,媒体从业人员绝大部分都不具备这样的知识,我们大部分媒体都缺乏在政治以及经济方面的基本训练。如中国的记者、网络媒体的编辑绝大部分都是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即使是财经记者或财经编辑基本上没有财经专业毕业的,这就是中国媒体从业人员的现状。另外,中国宣扬民主的人基本上不具备最起码的民主知识。南方一些政治倾向比较重的报纸,他们的记者主编又有几个真正受过最起码的政治学训练呢?这从看他们的文章时就能感觉到。

现在,中国经济在总体上还不如西方发达国家,因此出现了一批盲目崇拜西方的人,特别是崇拜美国的人。这些人数量虽少,但是他们在公共话语权平台占据的位置却非常多,与他们所代表的人口数目严重不成比例。

据笔者观察,中国的“洋奴”分为几种。第一种是知识面窄型,不了解中国,也不了解西方,基本上是先对政府失望,对政府失望导致对中国失望,而对中国失望又导致了对美国向往。这是中国的思想现状。这是最大的一部分,也是最主流的一部分。第二种是“偷学禁书”型。冷战时期,世界上的反华分子确实炮制了一大批为殖民主义翻案的书,攻击中国制度的书,这些书也被很多人传播到了国内,现在很多人靠贩卖这些知识为生,他们或是写书,或是写文章,都靠这点东西。如哈耶克就曾经被称作“最顽固的反社会主义理论家”,而哈耶克则是冷战的产物,他基本就是个学术暴民。当年,在希特勒身边也有一批这样的理论家,只是希特勒失败了,这些人也就被历史遗忘了。现在中国很多人都将哈耶克作为自己的思想导师。或者为哈耶克翻译传记、书籍,或是一写文章就引用哈耶克的话。其实当你了解整个西方经济学的时候,你就自然不再崇拜哈耶克。因为即使是在西方,哈耶克从来不是主流,只是在中国才大红大紫。很多人热衷于“翻墙”看些反政府网站,无形中也受到影响。中国人大部分都或多或少地见到了这些东西,但是有的人判断力比较强,不信这些东西,有的人判断力薄弱就错误地相信了这些东西。

第三种就是学艺不精型。很多人只是学习了其中一方面的知识,并没有全面掌握这类知识。如经济学就包含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现在的金融经济学。金融工程这个学科,在美国也不过10年的历史。中国很多被称为主流经济学家的人确切地说应该是微观经济学家,他们原本就不懂宏观经济,更不用说金融了。当然,我们可以说术业有专攻,但是如果你只是研究自己的领域,那你怎么专都可以,可现在很多学者特别喜欢指点江山,为政府开药方。

中国的海归学者可以分为假海归和真海归。假海归基本上就是在国外的大学读了几年书而已,并未深入西方真正的生活。如果你在西方大学的教室或是图书馆待上几年,就以为自己真正了解了西方,那是非常可笑的。真海归是那些真正在西方工作生活过的人。现在随着这些真正的海归派学者学成归来,中国人的崇洋意识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也可以说是给中国人进行了启蒙。如宋鸿兵最开始引入货币战争的概念时,中国主流媒体将其斥为阴谋论,而2010年货币战争就摆上了台面,阴谋论的说法自然也就不攻而破。现在还有一小部分人认为郎咸平、刘军洛是阴谋论者,但他们的观点却不断得到印证。真正研究经济学的人,如郎咸平、刘军洛等,他们与学术界的李稻葵、向松祚、谭亚玲这些学者大体上都是一致的,只是郎咸平、刘军洛的思想比中国主流认识超前半年至一年。

现在中国人还有不少人迷恋陈志武,而陈志武的书只能是科普读物,只适合入门的人看看。对真正懂金融的人,谁还看这种初级的读物呢?迷恋陈志武本身就是中国人对金融的主流认识不成熟的表现。

中国要想彻底清除洋奴哲学,必须让人们真正、全面地了解西方,让国人具有真正的世界视野,当具备了真正的世界视野之后,洋奴哲学自然会被淘汰,因此中国现在的洋奴最需要的就是补课。

中国虽然事实上存在着左右两个阵营,而且界限分明。但笔者一直认为,只要爱国,只要有民生情怀,不管思想有多大差异,最后都会殊途同归。如龙应台、张五常、摩罗、李敖曾经都是右派的棋手,而再看看他们现在的思想,基本上可以归到左派的行列。摩罗已经卸下了右派的外衣,李敖也早就与右派划清界限,龙应台在保留着右的外壳,其实心里早就是左派。

中国社会乱象背后的学术逻辑是什么?

我们经常发现很多事情,该管的却没有人管。现在社会的乱象,笔者可以归纳为三个脱钩:战略和执行的脱钩;政府和社会的脱钩;政治和民生的脱钩。

战略和执行的脱钩导致政策缺乏前瞻性

搞战略的就应搞战略,搞执行的就应该搞执行,也许有人可以兼顾两种职能,但是分开来效率肯定会更高,因此在西方国家在政府之外都有专门研究战略问题的智库,实际我们中国也有这样的智库,不仅官方有,民间也有。智库是研究战略的,政府是负责执行的;但是战略上的事情,并不能马上就执行,还需要论证,需要试验,需要完善补充,需要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战略系统与执行系统的衔接问题。笔者提出,应建立国家战略委员会。

政府和社会的脱钩导致社会缺乏秩序

现在学术界比较流行的社会治理理论是小政府主义,这种理论是新自由主义在社会治理领域的滥觞。这种小政府主义理论经过20多年实践,总体上来说是失败的,因为这些年实行小政府主义的国家都出现了贫富分化加重的现象,而且小政府主义在促进经济发展上效果并不明显。小政府主义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它是伴随着新自由主义的诞生而诞生,而必将随着新自由主义的消亡而消亡。

1.小政府不是无政府

笔者认为,小政府主义不等于无政府主义,政府在退出其社会管理职能的同时,而社会自治又跟不上,那么就会演变成社会失控。如以社会自治为基础,如果政府放弃了进行社会管理的功能,可能演变成社会灾难,美国的金融行业、中国的奶粉行业、中国的房地产行业等均是如此。笔者认为,现在不是小政府还是大政府的问题,而是政府与社会脱节的问题。

为了弥补政府退出造成的公共权力真空和政府与社会的脱节,应该加强行业组织在行业治理方面的作用,赋予行业协会一定的公共管理职能。

2.灾难本可避免

首先,政府在进行社会管理时存在着不专业的情况,现在社会上各种新问题层出不穷,政府对这些问题又不可能了如指掌;行业组织则不同,他们经常与企业进行接触,对行业情况相当了解,可以最先了解到各个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最先了解到各个行业出现的问题,如三聚氰胺问题,这些问题如此之严重,相关企业的人肯定对这些行业潜规则心知肚明,但政府就不一定知道了。

其次,很多时候政府不方便出面干预,因为政府不宜过度地介入社会领域,因为商业行为在没有发展到危害非常严重的情况下政府不方便出面。如果有行业协会等行业组织存在,就完全可以通过行业自治的形式将这些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如果行业协会具有一定的公共权力,就可以将行业内的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像华尔街金融危机和中国的三鹿奶粉事件完全可以避免。

经济和民生的脱钩导致社会混乱

现在很多问题,如官员的贪污腐败问题、社会的犯罪高、极端事件频出等社会现象问题,归根结底是民生问题。北欧是世界上最安定的地方,主要是由于那里实行了福利社会。

经济发展并不一定带来民生的改善,首先是市场经济的无序性及不稳定性,随时都可能酿成社会灾难,世界平均七八年就会爆发一次经济危机,这个规律从资本主义诞生到现在基本上就没有被打破过,其次是经济的发展会带来民众生存成本的升高,但民众收入的增长慢于民众生存成本的提高时,就会出现民生难题。

放眼当代的中国,如果从经济角度进行分析,中国的经济形势前途光明,但是具体到民生问题,则是问题多多,归根结底是经济的发展与民生的脱钩。

要了解中国,树立中国信心

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对中国政府不了解。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这是很不应该的。这是因为我们缺少体制自觉,中国的学术界基本上是照搬西方,西方没有研究的东西,中国学者基本上不主动进行研究,以至于很多学者讲起美国制度头头是道,而讲到中国制度就不甚了了,有了体制自觉才会有体制自信,因为中国的体制确实有很多是行之有效的,是值得保留的。

同类推荐
  • 石油效应:全球石油危机的背后

    石油效应:全球石油危机的背后

    石油,被人们称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血液。今天,石油已经像血液一样维系着社会生活的运转、经济的发展甚至政治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英国石油专家彼得·R·奥得尔曾这样论断:无论按什么标准而言,石油工业都堪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行业,它可能是唯一牵涉到世界每一个国家的一种国际性行业。近几年,石油价格飞涨,石油价格的涨落与国家政治、经济、生活、军事和外交紧密联在一起,演绎了一出出惊心动魄的故事,牵动着世界的神经。这不得不引起世人对石油的关注。当今世界,石油危机时代,如何规避投资风险?未来中国会与其它国家因石油爆发战争吗?如何让你的公司安危渡过石油危机?国家未来可能出台哪些石油政策?
  • 败走中国

    败走中国

    今天繁荣兴旺的中国市场吸引越来越多国外企业的目光,同时也已有不少中国企业走上了海外扩张之路。进入一个新市场总会面对未知的风险,如果总是依靠自己经历的种种失败来获得宝贵教训,这种高成本的做法是一个企业的“不能承受之重”。“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阅读本书,能够启示后来者少走弯路。
  • 拿来就用的经济学

    拿来就用的经济学

    经济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当你学到越来越深入,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已经在转行学数学了!确实,现在的经济学研究越来越借助数学这个工具,甚至有人莫名其妙地认为,如果你的研究中没有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肯定就算不上高深、前沿,称不了“专家”,拿着这样的“研究成果”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但是,本书完全没有数学公式,规避数学公式深奥难懂的缺点,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向读者讲述一个个关于经济学的故事。并从这些有趣的故事中教会读者什么是经济学,经济的逻辑是什么,以及怎样运用经济学理论来撬开经济之锁,还原会融真相。
  • 全球性博弈

    全球性博弈

    在这种基调的基础上对中国和国际进行了全方面的透彻解读。中国篇中,本书以人性讨论为基准,作者针对中国国情,详细深入地剖析了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科技,分别研究了中国以及国际社会中的典型国家,文化体育等等诸多问题,在未来,重点分析了大量时代性问题,现在,过去三种层次的透视中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更加全面真实的中国。国际篇中,作者详细讲述了美、日、俄、新、韩、印等国,使读者对中国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也让读者对全球化的本质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给全书奠定了一个哲学伦理的基调。作者以人性的讨论开篇,对各国的政治制度和基本国情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挖掘和阐述,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全球化的过程
  • 每天学点金融学

    每天学点金融学

    金融学本来就是一门来自生活的科学。从银行存款到银行借款,从物价上涨到利率调整,从基金股票到外汇期货,到处闪现着金融学原理的影子。本书通过许多浅显易懂的故事,贴近生活的内容,以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把金融学的知识向读者一一讲述。使读者既不感到枯燥乏味,又能在轻松阅读中学习金融学知识。
热门推荐
  • 忘不了的那些人和事

    忘不了的那些人和事

    有的,就是活着———即使在现实世界上不在了,会结识许多人,也永远活着。在记忆中流失了; 有的却历久弥新,人的一生,怎么也忘不了。本书所记,被时光带走了,就是那些忘不了的人和事。忘不了,经历许多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起风了(珍品彩绘版)

    起风了(珍品彩绘版)

    “男主人公陪伴身患重病的未婚妻节子,又为这幸福染有死亡的阴影而悲怆……,携手度过节子人生最后一段时光。他们的生命中只余下彼此。爱情在这至美之景中愈发深邃。在与世隔绝的八岳山麓,抛弃俗世的喧嚣,前往深山中疗养。芥川龙之介唯一弟子、新心理主义大师堀辰雄代表作。宫崎骏说:”这个故事,献给对未来抱持着不安的现代人。他们共同体味着生之幸福,宫崎骏收官之作《起风了》原著小说
  • 空间在手,夏氏专有

    空间在手,夏氏专有

    丽江游,游丽江,为什么人家收获的是艳遇,再差也是精美饰品,自己只能被坑了买个手链,还是其貌不扬的?谁能告诉我这片土地哪儿来的,恩恩,尝尝泉水还很甘甜呢!老妈心里激动,老爸眼睛发亮,夏彤呆呆托着下巴,有了随身空间,要不,咱也来个命运大转变?领着老妈,牵着老爸,拎着锄头,到地里转转,瞧瞧,西红柿不要太甜哦,鱼肉不要太嫩呦…养个小花也能卖出好价钱,种棵小菜照样颇受欢迎,还有什么?对了,咱们没事去饮口无根水,那个滋润呀,小乌龟衔来几根灵花当咱的零嘴!有空泡个温泉浴,咱家火火可是带来了福音呀,瞅瞅这可是赤火草以后咱们还怕什么火热水深!恩恩,放心,姐姐知道咱家龙龙为空间的花繁叶茂做出了巨大贡献,人参灵芝都是小菜一碟的!呜呜,哦,还有阿白呢,小东西不要变成狗狗装嫩了,姐姐的怀抱是留给未来的小包子的!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蚌精惑后宫:君王遗恨

    蚌精惑后宫:君王遗恨

    我是一只蚌精,眷恋着玉帝的欢爱,而玉帝也说我是他的珍宝。然而,因为仙妖殊途,我和玉帝不能正大光明在一起。为了将我扶正到仙道,玉帝施计要我落入凡间吸取人间帝王的元气。从而,我一步一步接近了皇上……
  • 围炉夜话(国学启蒙书系列)

    围炉夜话(国学启蒙书系列)

    《围炉夜话》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文学品评著作,对于当时以及以前的文坛掌故,人、事、文章等分段作评价议论。《围炉夜话》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与《菜根谭》、《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
  • 末日之魔幻厨房

    末日之魔幻厨房

    就遇到了末世,末世后的生活,还没有过上几天好日子,丧尸横行,灾难不断,食物和水,成了人们最大的问题,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还好她自带厨房,从32世纪莫名其秒掉到21世纪的方清,吃喝无优,只是那些解除和不快,却也一个接一个的向她找来,她想要平安度日,真的就不行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育儿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育儿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从古到今,人们都将生儿育女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人类繁衍后代的一种必由“程序”,但却不能“顺其自然”。每当一个新生命诞生时,便又为这个世界增添了一份希望。因此,科学地孕育出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父母是有相当大的责任。目前,人们的注意力又转移到胚胎形成的过程上,在这一复杂的生命孕育过程中,特别是胚胎分化期,仅仅是一个不留意,就会影响到胎儿的发育,导致畸形,造成终生遗憾。作为现代的准妈妈,应该了解多方的受孕知识,有更科学的生育观念,即时受孕、养胎、保胎为前提,不失时机地对胎儿施行胎教,以实现优生、优育、优教,让孩子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