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场景是在我们公司。通过允许人们分享他们想分享的东西,给他们提供优秀的工具控制如何分享,你可以获得越来越多的共享信息。可是,想想那些在Facebook上人们不想分享的内容,你可不想这样的信息被爬网、被索引——比如你和你家人的度假照片,你的电话号码,所有发生在公司局域网里的事儿,所有私人短信和邮件。所以,很大一部分信息变得越来越透明化了,但是仍然有另外一大部分不对所有人开放。”
——扎克伯格谈Google与在获取信息方式上的差别
另外,匿名制网站很难取代现实中的人际交往,人们与陌生人很难建立起信任,而想要获得可以信赖的人际关系,则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磨合。但是,在实名的条件下,这种关系的建立就变得可靠且容易。
美国知名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兰姆(StanleyMilgram)曾提出着名的“六度空间理论(SixDegreesofSeparation)”。他认为,地球上任何两个人之间都可以建立联系,这种联系的建立最多需要经过六个人。从六度空间理论可以看出,一个人要想认识陌生人,可以通过朋友的“朋友”联系起来。在这个过程中,由朋友介绍或者发生联系,显然比在网上自己认识更值得信任。扎克伯格把这一理论很好地落实到了Facebook上。在Facebook上,人们不仅会加自己的同班同学为好友,还会通过同学认识其他学校的朋友,以这种方式建立起来的关系显然更值得信任,而且花费的时间成本会很低。
因此,在Facebook上,用户不仅可以与朋友进行点对点的沟通和交流,还可以进入朋友的社交圈子,和他的朋友成为朋友,从而在网络上实现现实生活中社交关系的拓展。在实名制的社交网络中,人们不仅能认识一个人,还能进入其社交圈,更详细地了解这个人,这就像人们所谈到的:“Facebook又让人们回归了小镇生活,在那里所有人都知道你在做什么。”
不得不承认,以实名制为基础的Facebook正在改变人们联系的方式。现在人们没必要再交换名片,也不用再千方百计地记住一个人的邮箱和手机号码。你只需要知道他的名字,然后利用Facebook上的目录功能查找对方的姓名,就可以在他的主页上看到任何你想得到的联系方式。
世界将极度透明
很多人都在使用Facebook,但同时也有很多人因为Facebook上的真实性而选择了逃离。据一家权威机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5月Facebook美国用户数首次出现下滑。而用户逃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用户把自己的真实生活搬到网络上时,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比如,一位Facebook用户就曾谈到,她加入Facebook是想找回自己的社交生活。但她发现,无论自己做什么事情都会被朋友拍照,然后上传到网络上。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她不得不处处小心,这让她感觉很累。
可是,在面临用户质疑甚至用户下降的事实时,扎克伯格并没有选择妥协,而是继续采用实名的方式运营Facebook。在扎克伯格的观念里,只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透明,才有利于创造一个更健康的社会。因为在一个透明的社会里,人们将会为自己的行动后果负责,也会表现得更加有责任感。所以,他说:“你有不同面孔的日子——对工作上的同事表现出一副面孔,而对生活上的朋友表现出另一幅面孔的日子——就要结束了”。
在扎克伯格看来,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一定是彻底地透明。即便很多人想把职场生活和私生活分开,也将是不可能的,因为关于一个人的信息会在各种场合传播,“世界的透明度将不允许一个人拥有双重身份”。
基于这种透明和分享的观念,扎克伯格认为:最好不要徒劳地抵制世界发展的潮流,否则会被市场淘汰。
显然,扎克伯格对于世界未来的发展趋势论断过于理想化甚至激进,而Facebook要推动实现世界透明的目标甚至让人觉得可笑。
但是,他就像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AllanSpielberg)导演的《人工智能》中那个一心想成为真人的机器人小孩戴维一样,拥有一个在别人看来不可能实现的目标,然后不顾一切地去实现。影片最终,戴维在妈妈的旁边安静地睡着了,他实现了自己变成“真小孩”的目标。扎克伯格并不缺乏戴维式的勇气与决心,就像他所说的:“让人们更加公开自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过我认为我们能行,只需要时间。”
基于关系进行传播
在互联网的雅虎时代,网站遵循的是管理员制度,需要有专门的管理员发布信息、管理信息,这让它像是一个媒体。但是,Facebook不再需要专门人员去维护网页内容,每个用户都是内容管理员、发布者和传播者。Facebook和现今的互联网霸主Google也不一样,作为一家无所不能的搜索引擎巨无霸,Google的目标是“组织全球信息,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地使用信息”。作为工程师出身的Google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Brin)和拉里·佩奇(LarryPage)的理想是要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用它完成所有事情,这让Google像微软一样一直注重技术研发。而心理学出身的扎克伯格却认为,在信息传递地过程中,“人,才是最重要的”,他强调:“我们关心最多的信息都存在于脑子之中,Facebook就像用一根电线把我们的脑子和计算机连接起来。”
这种思路让扎克伯格更重视网络上人与人之间通过关联产生的影响。扎克伯格期望构筑一个基于现实关系的“社交图表”,这一社交图表是由现实社会关系中一系列节点和路径构成的,“节点是个人,路径就是朋友关系”。成千上万的用户每天登陆Facebook,查看好友的信息,或者发布自己想让别人知道的信息。一位互联网专家曾说过,在网络上成名只需要15分钟。Facebook因为分享的广泛性而更有可能使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成为网络红人,这也是Facebook的魅力所在。
扎克伯格相信社交才是人类需求的源泉,所以Facebook一直在追求打造一系列的点与路径,并且在最大程度上保持他们的真实性,为互联网注入“社交基因”。
2005年3月,雅虎收购了在线图片存储网站Flickr。稍后雅虎宣布,Flickr推出一项名为“分享这个”的新功能。用户轻松点击一下这个按钮,就可以将在这个网站上看到的图片分享到Facebook、Twitter及其他社交网站。
Facebook拥有此前,Flickr也曾向用户提供图片分享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图片,也可以通过复制Flickr图片的网址进行分享,但这些分享方式操作过程比较复杂。当Flickr在图片的左上方增加了“分享这个”按钮时,用户只要点击此处,就会看到一个下拉式菜单,菜单内提供了Facebook、Twitter等网站,用户只要选择相应网站,就可以完成图片的分享。
Flickr的成功让人们看到了基于关系“分享”的价值。此时,扎克伯格才意识到自己坐拥的社交图表是一座巨大的金矿。随后,Facebook推出了一种新的图片标记方式。在上传图片时,不再用主题、时间、地点等作为标签,而是用社交网络中关联的人物作为搜索标签,每个被标注的人都会分享到这张图片。
Facebook对于图片分享的改进比Flickr还要简单,只要标注一下谁可以看到这张图片,就可以做到主动推送,让相关好友看到这张图片。到2005年10月,Facebook的图片功能成为了互联网上最热门的图片网址。上线一个月,85%的用户至少在一张图片上被标记出来。
Facebook图片功能的成功,让扎克伯格看到了基于关系传播的能量,也让他看到了“社交图表”的财富潜力,通过社交关系爆发的广告效应更是让人兴奋不已。
以往,搜索引擎占据着互联网的统治地位,在满足用户对于产品需求的同时,Google在广告业务上赚得盆满钵满。可是,当Facebook这样的社交网站壮大以后,人们开始把朋友的推荐当成广告。“相比普通人的想法,与你更相关的是你的朋友怎么想的,喜欢你的人是怎么想的。”一名专业分析师说。
基于这样的转变,亚马逊允许购物者将自己网站的内容链接到其Facebook账户,这样购物者的主页上就可以显示出他们喜欢的书、电影及其他。用户要入住酒店,到餐馆吃饭,在网上搜索有时候并不能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但是通过好友在Facebook上的推荐,就不会有这样的担忧。从社交网络中获取的信息,更加可靠。据有关数据显示,相比一个在搜索上排名较高的结果,用户点击他们的朋友喜欢或者去过的地方的意愿高出20倍。就连Google负责搜索质量的工程师马特·科兹(MattCutts)也不得不承认:
“人们希望知道你的朋友对于iPhone4或者某家餐馆有什么样的看法,这比网页搜索更有用。”
这便是社交关系和广告联系在一起时所爆发出的能量,扎克伯格只要坐着“数钱”就行了。英国市场研究公司EndersAnalysis估算,Facebook在2011年的广告收入达35亿美元,较2010年的18亿美元增长95%。如此看来,尽管Facebook没有要处心积虑地要成为赚钱的工具,收入却源源不断地落入了它的钱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