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组织公众
或许就连扎克伯格也没有想到,Facebook可以发展成为所有无组织者的总部,能迅速组织起超过百万乃至千万的人群。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FARC)曾一度是哥伦比亚的禁忌话题,这个组织几乎挟持了整个国家。自2002年以来,FARC挟持了700名人质,其中包括哥伦比亚的总统候选人。对于被挟持的人质,哥伦比亚人普遍感到同情和悲伤。国家倾几十年的国力来与FARC抗争,直至2007年底,该组织同意释放一些人质。这些人质中有一个四岁的男孩,他的母亲被劫持到游击队,之后生下了他。哥伦比亚人期待这个男孩能获得自由,认为这是FARC向国家展现善意的圣诞礼物。然而,事实却是,因为男孩病重,FARC早已将他丢给了一个农民。也就是说,这个男孩根本就不在FARC手中。对此,很多人感到无比愤怒,奥斯卡·莫拉莱斯(OscarMorales)就是其中一个,他说:“我们被FARC侮辱了,他们怎么能用一个根本不在他们手上的孩子和我们谈判?这样实在太过分了。他们打算耍我们到什么时候?”
2008年1月4日,无比郁闷的莫拉莱斯在卧室里登录Facebook,建立了一个反FARC的群组以表示自己的愤怒。该群组成员急速增加,当成员达到8000人时,人们计划举行一次游行。一个月后,在哥伦比亚近百座城市爆发了反对FARC的示威游行。这场游行在其他国家的城市也出乎意料地得到了响应,在国外的哥伦比亚移民们也希望参与进来,最终,这场运动演变成了全球性的示威游行。而其组织者称“Facebook就是我们的总部”。
这是一种不同以往的交流方式,Facebook这一社会化媒体早已经超越了一个网站的功能,在发布、传播信息之外,已然成为整合、组织无组织公众的免费工具。人们通过上传照片、发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获得志同道合者的联系。在Facebook上,人们的观点能够轻易地在人群中进行传递,具有相同观点的人能迅速地集合起来,这种网络上的集合又足以影响现实的世界。2008年,Facebook上的一名用户,在英国组织了一场大型打水仗活动;稍后的9月,超过1000人参与了在Facebook上发起的枕头大战。后来,来自世界各地的更多年轻人转发了视频并模仿了这些活动。
Facebook将人们迅速聚合起来的能量着实惊人。仅仅是发布的一条信息、一则新闻、一个视频或者一首歌,就可以立刻集结一群志同道合的人,Facebook不仅仅实现了扎克伯格对它的最初定位——一个分享的社交网站,更实现了扎克伯格的梦想,人们通过它可以更多地联系起来。
事实已经证明,Facebook改变了人们交流和互动的方式,甚至改变了政府监管的方式。反对FARC的游行能够如此成功,也是哥伦比亚政府当局发现了Facebook上的动静,全力助推此事的结果。
基于哈佛大学建立的强大社交网络Facebook,充分利用了常春藤院校校友们的社会交际网络。如此强大的资源,通过利用和整合,所散发的能量可想而知。这可以创造出更大的价值,除了人力资源价值、社会资源价值、技术提升价值,还有商业价值。
Facebook社区遍地“黄金”
Facebook网站的建立,是为了方便网民加强自己和朋友、同学、亲属、家人的联系,他们可以在互联网上分享快乐的照片,发布心情写照,并记录各种事件,这些活动不会产生什么经济效益,扎克伯格一开始也没有意识到它会有什么商业价值。他并不迷恋金钱,也没有资金上的压力,弃微软的高价不顾而将发明的音乐软件免费上传,就能说明这一点。他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到互联网中进行交流分享,自然而然地建立了Facebook。然而Facebook带来的经济效益,既在他的预料之中,又在他的意料之外。
估值达1000亿美元
作为一个社交网络站点,Facebook引发了互联网领域的一场新潮流。2004年底,它的注册人数突破了100万,这些未来精英带动了整个美国互联网的发展,更加快了社交网络的成型。年轻人向往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名校已经逐步地公开了未来精英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一面,互联网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未来精英的一部分活动,人力的资源价值也在Facebook中逐步累积。和前些年建立的社交网站LinkedIn相比较,Facebook更加年轻化、精英化(相对互联网技术),让人们看到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Facebook的价值与日俱增,但扎克伯格从未起过要出售Facebook的念头,尽管他参与过无数次这样的会议,他只是好奇对方会怎么评价Facebook。他不想出售Facebook,也不想用它赚钱,他的眼光更远,他要让Facebook勾住全世界的眼光。据报道,2006年Facebook拒绝过一个7.5亿美元的收购条件。最初,Facebook不需要太大的花费,它用的是免费的开源软件,只是租用了服务器。随着注册人数的逐渐增多,扎克伯格和伙伴们不得不经常去增加新的服务器,以备不测。除了维护服务器必需的资金,还有日益增长的雇员的薪水,开支越来越大,扎克伯格不得不考虑公司的资金问题。
2007年,微软出资2.4亿美元收购Facebook1.6%股权,同时为Facebook销售网络广告,以进一步加强双方2006年开始的市场营销合作关系。尽管微软对收购整个Facebook很感兴趣,但此事并无希望,因为其创始人扎克伯格希望保持独立。微软的注资再次体现了美国商界的名言:如果你不能打败对手,那你就加入对手。很明显,微软在社交网络上已经败给了Facebook,只好以较高的代价加入到Facebook的阵营,这时Facebook的市值已达150亿美元。
2010年,高盛将Facebook的市值定为500亿美元,并开始着手对Facebook的股票进行私募发行。消息传出后,一夜之间,Facebook的股票变得炙手可热。有人怀疑Facebook的价值已经开始出现泡沫,但是不管是否存在泡沫,在Facebook还没有公开上市前,Facebook已经是黄金遍地。Facebook变成了投资者的摇钱树,投资者们如同房地产开发商,拿着大把钱去跑马圈地,希望在这一社交网络高级社区中分享一块黄金地段。
广告收入将达100亿美元
Facebook上最有价值的一块是其广告平台。Facebook的用户数量在开放注册后呈现井喷式增长,这对广告商来说是极大的诱惑。另外,Facebook上的活跃用户停留时间超过53分钟,这更让广告商们兴奋不已。但扎克伯格本人一直都对广告有所抗拒,这着实让广告商们伤透了脑筋。随着注册用户的增多、业务的扩大、基础设施的不断扩建,Facebook必须找到平衡收支的渠道,在Facebook上投放广告已经成为必然举措。对此,扎克伯格不得不有所松动,但他坚持广告的植入不能影响用户体验。
开发具有特色个性的广告模式成为广告商和Facebook团队的重要工作。在Facebook上,广告商可以邀请网友进行商品试用,参加他们组织的活动。比如,索尼公司为了促销自己的产品,曾制作了一部由Facebook用户创作的动画电影,这个五分钟的电影叫做“LiveMusic”,由51名来自17个国家的用户创作的片段组成。放置候选片段的Facebook页面吸引了57000个会员,1700多位用户下载了播放该影片的特殊软件。网友们投票决定哪段可以放进影片,获奖的创作者可以得到500美元的奖励,索尼公司还会把制作好的影片在2009年末的各大影院上映。再比如,一家冰激凌公司曾经在Facebook上做过一次关于新产品口味的调查。所有网友都可以在这个调查上献计献策。这个调查使这家冰激凌店的粉丝在6周内增加到了100万。这种广告的植入有效调动了用户的参与热情,将宣传效果发挥得淋漓尽致,其效益是传统广告所无法比拟的。
现在,福特、麦当劳、星巴克、英国石油等大企业都成了Facebook的广告客户。据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透露,“一些大品牌广告商开始在Facebook上测试广告,规模已经很庞大了。”一些广告商甚至开始在其他地方的广告上引导消费者来关注自己公司在Facebook上的页面。
Facebook基于人口统计学的特征,将使广告投放更加精准。有人曾预测,未来五年,企业品牌广告经理和广告商每年在Facebook上的广告投入都将达到100亿美元。
营业收入将超过
除了广告业务,Facebook还利用其庞大的用户基础,吸引了更多游戏开发商、软件厂商利用其平台开发产品,然后共享营业收入。以游戏开发商为例,许多在Facebook上的游戏开发商利用该平台得到了快速发展。辛加公司(Zynga)就是典型的例子。辛加公司在Facebook上开发了一个名为“德州扑克”的游戏,游戏上线后立刻得到了用户的喜爱。之后,他们又开发了“开心农场”“黑手党战争”等游戏。凭借着这些拥有百万甚至千万用户的游戏,辛加公司成为Facebook上最大的游戏开发商,年收入约2亿美元。而Facebook也因此受益,游戏吸引玩家的数量让人目瞪口呆,Facebook的用户越多,上线时间越长,其潜在的广告价值就越大。另一方面,Facebook还会按照营收额向其平台上的电子商务企业征收30%的服务费用。有业内人士预测,未来五年,通过Facebook平台发布的游戏年营业收入将达到100亿美元,Facebook至少有30亿美元进账。
除此之外,Facebook在电子商务领域颇有作为。它以优惠条件吸引诸多中小企业开设店面、出售商品。同时,Facebook推出了一款“与朋友一起购物”的新功能,用户可通过这一功能与朋友共享购物信息,这使Facebook成为炙手可热的网络购物平台。它还推出虚拟货币(FacebookCredits),用户可购买该虚拟货币用于在Facebook上购物,这将为Facebook带来120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在团购及邮箱服务方面,Facebook也取得令人羡慕的营业收入。有人预测,未来五年,Facebook年营业收入将达到400亿美元。那时,Facebook超越Google的将不仅是页面访问量及网民的停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