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时,扎克伯格在宿舍里捣鼓出Facebook,现在它拥有8亿多用户,估值已近1000亿美元。年轻的扎克伯格成为新一代互联网的创业偶像。但当我们追寻Facebook的成长足迹时却发现,当年的扎克伯格只是一个热爱编程的天才小子,他和他的创业朋友们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经商天赋。他们没有费尽心思撰写商业计划书,也没有分析市场利润趋势,他们也从来不会激情澎湃地构想未来的商业宏图。他们只是在疯狂地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似乎突然之间,一个社交巨无霸就此诞生了。
天才与怪人的结合体
史蒂夫·乔布斯曾不无自豪地说:“当我23岁的时候,我的财富达到了100万美元;在我24岁的时候达到了1000万美元;而在25岁的时候达到了1亿多美元。”然而,28岁的扎克伯格身价已经超过百亿美元。他们两人有极大的相似性,甚至有人调侃说,在着装上扎克伯格和乔布斯都很“雷同”。时尚杂志评选IT界最差着装男士时,扎克伯格凭借T恤、牛仔裤、拖鞋的装扮打败了总是黑色套头衫、牛仔裤、跑鞋的乔布斯,荣登榜首。
社会改革者
乔布斯已经离开,人们在怀念他的同时,也寻找着下一个偶像。媒体列出了许多可以成为乔布斯式的人物,其中,扎克伯格出现的频率最高。
在笔者看来,扎克伯格可以成为乔布斯的继任者,这是因为他和乔布斯一样,身上都有着强烈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正是扎克伯格可以带领Facebook不断前行的动力所在。
Facebook的使命是让世界变得更加开放、共享。在Facebook的个人主页上,扎克伯格写道:“我正尝试让世界变得更加开放。”
世界的潮流就是透明和分享,Facebook所做的就是要推动这种潮流变为现实。扎克伯格认为:“一个透明度高的世界,其组织会更好,也会更公平。”
正因为具有这种使命感,他不同于一般的创业者。扎克伯格不在乎商业模式,甚至对金钱很漠视,他说他最专注的是把Facebook做好,让它有用、有趣和酷。
按照一般创业者的逻辑,当雅虎、微软等巨头提出收购意向后,创始人大可将企业出售,大捞一笔后享受生活。但是,扎克伯格在面对金钱诱惑时的从容却让人敬佩,他只是说:“这不是钱的问题,它是我的孩子,我想将它一手带大。”他想要的,仅仅是离公司总部近一点的公寓,这样就可以每天走路上班。尽管他的身价已经过百亿美元,但他却过着清教徒一般的生活,住在租来的房子里,并且一直坚持工作,开的车也很普通。有人惊叹地称其为“最贫穷的有钱人”。他在Facebook上的兴趣列表中的一项是“消除欲望”。对此,扎克伯格解释说:“我想把重心放在我们正做的事情上,我觉得人很容易分心,被吸引到那些根本不重要的事或物上。这四个字的意思就是消除对不太重要的事情的欲望。”
正是出于对自己使命的坚持,扎克伯格把自己定位为社会改革者而不是创业者,这种定位是他坚持把Facebook做大的原因所在。在坚持的过程中,他或许会像乔布斯一样经历很多痛苦、诱惑以及困难,但这些都不能成为一个内心强大、具有强烈使命感的人放弃自己使命的理由。在这个问题上乔布斯是扎克伯格的榜样。
扎克伯格是乔布斯遗产的继承人
股市理应是无情的,但是,在乔布斯生命的最后几周里,股市似乎对他格外开恩,他创建的苹果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苹果市值高达3540亿美元,远远超过其他科技公司。
按照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教授斯考特·加洛韦(ScottGalloway)的说法,这种情况不会持久,他预测,两年内Facebook市值将超过苹果和埃克森美孚。从某种角度来看,这是必然的。作为企业家,乔布斯无疑是优秀的,如果说有谁能与他相媲美,这个人无疑就是扎克伯格。
首先从表面上对两个人进行比较。两个人都是辍学生,乔布斯从里德学院辍学,扎克伯格从哈佛大学辍学。两人都在很年轻时就创建了属于自己的“帝国”,这在计算机产业几乎已经成为标准。两人都在每年的“狂欢节”上成为被顶礼膜拜的偶像,吸引着全世界的眼球。当然,Facebook的F8开发者大会是对苹果MacWorld大会自觉地模仿,扎克伯格“秀”技暂不如乔布斯。
两人从表面上看也存在不同之处。乔布斯对用户个人资料的吝啬令出版商合作伙伴大为不满,在打消消费者对数字隐私的期望方面,扎克伯格可谓是领军人物;乔布斯最突出的品质是奉行完美主义,扎克伯格关注的则是主导地位;在其大部分历史中,苹果一直像一家创业公司,是行家里手,Facebook几乎从成立第一天起就设想自己将会普及,这一梦想已经几近实现。
两人内在的相似性更高。扎克伯格与乔布斯最为相似之处是,在消费者有更多选择和话语权的世界中对自己的远见深信不疑。乔布斯一贯相信,认为自己需要更多按钮和可拆卸电池的客户会被其产品的简约和美观所吸引,苹果公布的iPhone4S,而非外界普遍预期的iPhone5,再次演绎了乔布斯的这一品质。
尽管从未屈服于所谓的“群众的智慧”,但扎克伯格仍获得了众多用户的青睐。扎克伯格从未动摇其信念,即让用户将社交图谱更深地嵌入他们的生活,他为用户提供了服务,而非造成伤害。像以前的抗议一样,目前我们听到的对“被动分享”不满的声音将渐渐消失。Facebook将继续发展壮大,但不是按照用户期望的路线,而是按照扎克伯格的想法,因为他相信用户最终会为此感谢他。
——选自2011年10月7日《福布斯》杂志网络版
技术天才
比尔·盖茨被很多人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优秀的代码编写者,他编写了最初的Basic程序,使它可以在世界上第一台PC机——内存只有4KB的Altair上运行。个人电脑刚出现,比尔·盖茨就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时,他只是哈佛大学的一名学生。随后,比尔·盖茨和微软的成员们轰轰烈烈地做大了软件行业,并因此获得了荣誉、金钱、声望和影响。在技术方面,扎克伯格和比尔·盖茨一样具有天赋,他们都是技术极客。
1984年5月,扎克伯格出生于纽约的一个富人区。他的父亲是一名牙医,母亲则是一位精神病医师。同比尔·盖茨一样,扎克伯格在很小的时候便对计算机技术很痴迷。扎克伯格10岁的时候,父亲送给他一台电脑作为生日礼物,还为他找了一名计算机软件工程师做他的家庭电脑教师,每周给他上课。很快,扎克伯格在编程方面所显现出的天分就让这名家庭教师感到吃力,“扎克是个神童,要教他东西很难。”
在很多同龄男孩还在迷恋各种电脑游戏时,12岁的扎克伯格已经热衷于自己开发软件程序。他为父亲开发了一款名为Zucknet的网络通讯软件,病人抵达的时候可以自动提示,从而改变了接待员通报病人的传统方式;家庭成员之间则可以利用它发送消息。扎克伯格还曾成功地将热门桌面游戏“大战役”电脑化。上高中时,扎克伯格和朋友一起为一款MP3播放器设计了插件,命名为“Synapse”,这个插件可以分析使用者的偏好,创建符合使用者习惯的播放列表。美国在线和微软都试图以高价购买Synapse的版权,但扎克伯格感兴趣的是其功能,而不是它值多少钱,于是把它免费分享给其他人。软件上传到网络后,得到了很多技术网站的推荐。微软为扎克伯格开出了200万美元的年薪,希望他加盟微软。但最终,扎克伯格拒绝了微软抛出的橄榄枝,选择去哈佛大学读书。
在哈佛,或许是失恋的刺激,他编写了Facemash网站用于对比学生的相貌,该网站需要大量哈佛学生的照片,而当时学校网上并没有统一的花名册。扎克伯格尝试了黑客行为,轻易破解了学生宿舍的密码,获取了12栋宿舍楼中9栋的学生照片。整个项目用时8小时,于凌晨四点大功告成。当别人还在醉酒或沉睡的时候,扎克伯格已经完成了一个让用户爱不释手的项目。
网络上美女的照片比比皆是,但却遥不可及,Facemash的独特之处是它发布的照片中的人物在每个哈佛学生身边。这让学生们感到新鲜、刺激。扎克伯格隔壁的一个学生尤其感到开心,因为他在Facemash上被列为最具吸引力的人。
18个小时后,扎克伯格的手提电脑因用户过多而死机。哈佛大学计算机服务部门检测到非同寻常的流量,查找到扎克伯格,关闭了他的网站,并给了他“留校察看”的处分。截止到网站被关闭,已有450名学生对2.2万张相片进行了投票。
Facemash的成功让扎克伯格坚信人们更关心自身周围的事情,他决定和舍友一起建立一个社交网站。他们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网站就上线了。后来,扎克伯格回忆说:“我们并不是从宏大的理论开始的,我们最初的工作是在几周内完成的。我们的文化是尽快将创新投入应用。”
Facebook正式上线后,它迅速积累起了人气,每个人都在谈论Facebook,超过一半的哈佛学生成为了它的用户。两个月后,Facebook的影响力已经遍及常春藤大学。在Facebook刚刚上线这一年,哈佛历史上最着名的辍学生比尔·盖茨回到母校,扎克伯格和他的室友坐在下面激动地听了比尔·盖茨的演讲。后来他回忆说,“盖茨鼓励我们利用课余时间从事某个项目,而哈佛也允许学生休学创业。当时盖茨开玩笑说‘如果微软失败,我会重返哈佛’。”正是比尔·盖茨的鼓励,扎克伯格才下定决心从哈佛退学,专心运营Facebook。
朕即国家
扎克伯格是Facebook的灵魂,在Facebook发展的每个阶段,都烙着扎克伯格的个人印记。这种印记并没有随着Facebook的壮大而模糊,反而越来越清晰可见。可以说,Facebook从成立时的几个人到发展成为社交网络霸主、拥有超过8亿用户,扎克伯格功不可没。Facebook的每次重大决策都是扎克伯格决定的,他甚至不用得到其他成员的同意,可以自行决定一项重要的决策。
在Facebook内部,扎克伯格就像是一名皇帝,拥有绝对权威。
就像扎克伯格的一位朋友所说的,他有“皇帝”梦,他在Facebook的专制倾向非常明显。事实上,在很早的时候,扎克伯格就已经显出“霸气”的一面。在Facebook刚成立时,扎克伯格等人曾在一个四个房间的出租屋内一起工作,扎克伯格总是最晚入睡的一个。在下午的时候,他会穿着睡衣和拖鞋编写代码。当编写代码进入到最后阶段时,扎克伯格就会成为任务负责人。在最忙碌的时候,扎克伯格不允许任何人离开电脑。“如果有人饿了希望出门购买快餐,扎克伯格会敲着桌子说:‘不,我们处于禁闭期间!在我们完成这些之前没有人可以离开这张桌子’。”
郭台铭曾经说:“民主是最没有效率的管理。民主是种气氛,让大家都能沟通。但是在成长快速的企业里,领袖应该带着霸气。”显然,在快速发展时期,Facebook需要一个强硬并有决心的“皇帝”。
2007年,当扎克伯格决定要开放Facebook的平台时,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大多数人认为,Facebook应该建立一个完全封闭的系统,独家享有各种利益,公开平台就会失去本来属于自己的经济利益。就连扎克伯格的坚定同盟者肖恩·帕克(SeanParker)也对扎克伯格的这个决定持怀疑态度,他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在指责这一做法,就像他在公开场合所说的:“这是公司最大的一次战略赌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面对这些质疑声音,扎克伯格并没有妥协,他只是说:“我不能保证我们会成功,只是觉得如果不这么做,我们最终会失败。”
于是,在众人的反对声中,扎克伯格对全世界打开了Facebook的大门,而这一决策让Facebook用户很快超过5亿。
在面对用户的指责时,扎克伯格也表现出了一贯的强硬。2009年,Facebook对首页进行的改版遭到了用户的集体抵制,但扎克伯格却说:“颠覆性的公司不需要听取用户的意见。”当Facebook推出动态新闻时,很多人都认为这侵犯了人们的隐私并进行抵制,但扎克伯格却用一贯偏冷的口吻说:“受用户意见左右是愚蠢的。”扎克伯格说出这话的时候,俨然像当年极力倡导君主专制的法国君主路易十四在说:“朕即国家!”
我从来没想过运营一家公司
扎克伯格和比尔·盖茨有很多相似之处,两人都是在中学期间就会编写软件并提供给其他人使用,同样从哈佛辍学,在19岁创业,年纪轻轻就赢得世人尊敬。甚至他们的出发点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他们都不是为了创办一家伟大的公司而创业的。当年比尔·盖茨在哈佛的广场上看到《大众电子》杂志的封面,包括Altair计算机的图片以及“全球第一台对抗商业模式的微型电脑”的大标题。他兴奋地跑去拿给保罗·艾伦(PaulAllen),并口气坚定地说:“我们能为它开发Basic程序。”于是,微软产生了。
同样,扎克伯格说过:“我从来没想过运营一家公司,只想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用户的体验上,想着怎样能给他们带来革命性的便利。”对一个迷恋电脑编程的年轻人来说,这的确是真话。
与比尔·盖茨“让全世界的桌子上都摆放一台计算机”的梦想一样,年轻的扎克伯格也有着改变世界的宏大梦想。他要做的是改变世界,改变人们的生活,而不仅仅是像一般的公司一样以生产、提供用户需要的产品或者服务赚钱。在扎克伯格的个人主页上,他这样写道:“我致力于将这个世界打造成一个更为开放的地方。”Facebook网站以更加开放的平台让用户自己上传照片、日记、个人资料。这种做法减少了个人隐私因素对Facebook的困扰,新一代的年轻人对个人隐私已经不如上一代人那么看重。显然,这是Facebook受到很多拥有叛逆心态的年轻人欢迎的重要原因所在。当人们迫不及待地询问Facebook成功的原因时,扎克伯格的回答也是:“如果你提供了更好的信息分享方式,就会改变人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