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和平台应用开发者Rovio形成了一个互赢的局面。在苹果构建的生态系统中,像Rovio这样的公司由此起家并发展起来。同样,在Facebook的平台上,扎克伯格也构建了一个基于Facebook的生态经济圈,很多公司也在这个平台上声名鹊起。而且,与苹果、Google等平台相比,Facebook的优势在于作为社交网站,它有一个动态新闻的功能,该功能可以提醒用户他们的好友下载了哪些应用,在玩什么新游戏。这种方式让开发者不花费任何营销费用,就可以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即便是同一款游戏,放在不同的平台上,也会出现不同的后果。曾有一名开发者开发了一款基于某一平台的游戏,游戏一天的注册用户只有40人。但在Facebook上,一天的用户却可以达到上千人。通过动态新闻的病毒式传播,很多人立即知道了游戏的存在。Facebook平台正式开放半年后,就已经有一半的用户在个人主页上至少安装了一款游戏。
在Facebook上,游戏已经成为最热门的应用程序,吸引的玩家数量让人瞠目。据数据显示,40%的用户上线是为了玩游戏。游戏开发商辛加公司已经成为Facebook平台上最成功的开发者。辛加公司运营着Facebook上7大热门社交游戏中的5个,包括“德州扑克”“边境小镇”“黑帮战争”“咖啡世界”等。2011年7月,辛加公司正式提交IPO文件,融资10亿美元,它的估值高达200亿美元。
Facebook上还运行着一款中国游戏开发者开发的名为“开心水族箱”的养鱼游戏,这个游戏很简单,只有两种玩法:喂朋友的鱼和养自己的鱼。盈利模式是卖虚拟的鱼和物品。这款游戏现在稳居Facebook总收费榜第9名的位置,每天有240万人在线。游戏开发公司乐元素的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不断更新玩法刺激用户,这款游戏两年间卖出了1000万美元的虚拟物品,具有很高的可持续性是我们当时开发这个产品并坚持运营的重要原因。”
辛加公司和乐元素的成功展现了Facebook平台上的商机,推出一款在线应用并不像建立一间工厂那样困难。在Facebook上开发应用软件的门槛很低,基本上只是程序员所付出的时间成本。随着社交网站的风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社交网站中的游戏维系感情,比如好友会帮你喂鱼,邀请你打德州扑克,或是在开心农场里“偷”你的“菜”。人们在社交网站上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基于Facebook平台开发游戏获得成功的机率也会随之增大。退一步说,即便开发的游戏没有成功,开发者又有什么损失呢?Facebook平台已经聚集100万个应用开发商,拥有超过50万个应用程序,超过70%的用户每月都会体验其中的应用。其中,最热门的应用开发商包括Zynga、RockYou、EA、CrowdStar、Cause、Slide、Opzy、iLike、MindJolt等,都依靠该平台赚得盆满钵满。
在Facebook社交网站取得成功需要几大关键因素。首先,游戏开发商必须为游戏的成长提供充足的时间及资金支持。其次,要注意游戏体验的品质。第三,要拥有“速度”,一旦动作不够敏捷就有可能为大型游戏公司制造可趁之机。第四,建议小型游戏开发商聘用少量员工开发以小群体为目标的Facebook游戏,与玩家群体进行互动交流,捕捉机会在Facebook社交网站上成就一番事业。
——摘自新华网《小型游戏开发商如何在社交网站平台取得成功》
Facebook与开发者的博弈
“愤怒的小鸟”与“德州扑克”的成功,被很多人津津乐道为AppStore平台与Facebook平台为广大应用开发者提供了一夜暴富的机会。两款游戏都借助各自的平台,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创造了巨额财富,包括广告、衍生品等授权收入。同时,两家游戏开发商也都拿到了风险投资,纷纷准备上市。
但在风光的外表之下,两家公司也存在着共同的风险,即它们对平台有着致命的依赖。以辛加公司为例,在招股说明书中的“业务风险”一栏中,它不得不提及:“如果无法与Facebook保持良好关系,我们的业务将受影响。”这种高度依存的关系,使辛加公司不敢轻易拒绝Facebook提出的条件。
之前,因为Facebook的用户不如MySpace多,Facebook为吸引开发者,提出免费提供平台供开发应用程序的战略。可是,当Facebook逐渐强大时,这种制衡不复存在,Facebook重新提出了与应用开发商的合作方式。
2010年年初,Facebook以反对垃圾信息为名,禁止辛加公司等社交游戏开发商向自己的用户推广游戏,引起诸多游戏开发者的不满。之后,Facebook发布了自己的支付系统FacebookCredits,并要求所有第三方开发者使用这个系统,而Facebook收取30%的交易费。也就是说,开发商每赚取100美元,就必须向Facebook缴纳30美元的“场地费”。
Facebook提出这一苛刻要求后,它与开发商本来共生共存的关系陷入紧张局面。辛加公司不得不向Facebook妥协,原因很简单,辛加公司几乎所有用户都来自Facebook,如果离开Facebook,很难说辛加是否可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相反,已经足够强大的Facebook对于失去像辛加这样的开发者倒显得不痛不痒,因为在这个平台上已经聚集了大量的第三方开发者和足够大的用户规模。即使Facebook失去辛加,失去一些用户,也很快就会有新的开发者推出新的应用,吸引新的用户。
最终,辛加签署了一份为期五年的使用Credits的协议。看似辛加与Facebook的关系又归于平静,但就像业内人士所分析的,随着辛加公司的强大,两家公司未来还会产生很多摩擦。从辛加最近的举动就可以看出,它在尽量减少对Facebook平台的依赖。辛加先是与雅虎签署了合作协议,未来可能会为雅虎用户开发游戏。接着又传出Google投资辛加的消息,有人预测辛加也许很快就会登陆Google+。但是这一切都要等到2015年,因为辛加与Facebook签署的合同截止到2015年,在此之前,Facebook拥有辛加最热门游戏的独家使用权。
辛加已经拥有多元化发展的能力,Facebook的苛刻条件完全有可能使辛加撕破合同,两者由合作关系变为竞争关系。当然,这其中还存在一种结果,那就是Facebook利用自己的资本优势,收购辛加。这样的结果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这种平台掌控者和开发者的矛盾也发生在其他的平台上,比如Twitter。Twitter向外部开发者开放了应用编程接口,允许外部开发者为Twitter开发应用程序,从而加强Twitter的易用性。这些应用程序包括图片共享、使用智能手机访问等。最初,Twitter是免费提供平台。凭借这种开放的做法,Twitter快速发展,聚集人气。但在聚集足够人气后,Twitter开始抢占第三方开发者的利益。
比如,Twitter收购台式机应用程序开发商TweetDeck,同时还宣布推出Twitter官方缩略网址以及图片共享服务等。这些举措,等于是同Seesmic、Bitly以及Twitpic等具备类似功能的外部应用程序开发者“争食”。Twitter还曾一度屏蔽一款名为“UberMedia”的外部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开发者曾试图收购TweetDeck,但最终被Twitter“抢走”。
一时间,关于平台掌控者与应用开发者之间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浮出水面。真正共生共存的乌托邦关系并不存在,人人高喊的开放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平台聚集的第三方开发者越多,意味着开发者之间的竞争会越激烈,对平台的依赖性也越严重;而平台掌控者随着平台的不断变大,掌控着更多话语权和控制权,只需坐收渔翁之利。从本质上讲,这才是扎克伯格和乔布斯以及拉里·佩奇费尽心力要建立平台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