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扎克伯格对中国充满野心,但他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市场很复杂,只有做好充分准备,Facebook才能进入中国市场。可是,就在Facebook筹备时,中国互联网市场出现大量的SNS网站,人人网、开心网等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并展开激烈竞争。在一翻恶战之后,谁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的“Facebook”?中国的SNS网站又该向Facebook学习什么?
扎克伯格来了,Facebook还会远吗?
Facebook的用户越来越多,截至2011年12月31日,Facebook的月活跃用户数量已经达到8.45亿人。但这个在全世界风靡的网站至今没有登录中国市场,Facebook在中国甚至没有一个官方的名称,许多人称它为“脸谱”或者“脸书”。
2010年12月,扎克伯格带着华裔女友一起造访中国,名为度假,但是扎克伯格此次的中国之旅可能是最不像旅行的旅行了。他在度假期间,会见了百度、新浪、阿里巴巴和中国移动等中国顶尖公司的高管。随着扎克伯格的到访,有关Facebook进入中国市场的信息频频传出。很多家知名媒体都在预测,Facebook正在与潜在合作方讨论如何进入中国市场。
当微博上流传出扎克伯格参观百度,并在百度食堂与李彦宏共进午餐的照片后,很多业内人士纷纷猜测:百度可能会与Facebook展开合作。随后,扎克伯格又与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进行了会谈。接着有爆料称,扎克伯格欲在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市场寻求合作机会。
中国对于Facebook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扎克伯格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说:“中国是这个世界如此重要的一部分,如果遗漏了13亿人的市场,Facebook还如何能连接整个世界?”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也曾在公开场合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我们的价值观是连结世界,而中国市场的空缺让我们失去了很大一部分世界人口。”
早在2005年,Facebook就开始了进入中国的第一步,注册了“.cn”的域名;随后,2008年3月,李嘉诚向Facebook投资1.2亿美元,并称这项投资会与“和黄业务”形成协同效应,日后在和黄的手机业务上,可以使用Facebook服务;3个月后,Facebook推出了简体中文版本;2010年2月,Facebook在香港开设办事处,为香港和台湾的广告客户服务,一时间Facebook入华的消息沸沸扬扬。
从其他一些细节也可以窥探出扎克伯格对中国市场的兴趣,他拥有一位东方面孔的华裔女友普莉希拉。普莉希拉·陈(PriscillaChan)从香港移民到美国,父亲退休前为香港政府官员。据称,扎克伯格在参加一个聚会排队上厕所时,认识了就读于哈佛医学院的普莉希拉。2004年,扎克伯格创建Facebook时,招募了一些同学帮助自己,普莉希拉就是其中的一员。之后,两人开始约会。
普莉希拉曾给扎克伯格提出一个严格的约会要求:“每周一次约会,最少呆100分钟,不能宅在家里,也不能在Facebook公司的办公室里。”普莉希拉不但在生活上是扎克伯格的伴侣,在事业上也是他的拍档。她一直在背后支持扎克伯格,跟着扎克伯格的团队去加州创业,毕业后正式加入了Facebook的大事业。2011年,扎克伯格花700万美元买下了一套豪宅,他们一起搬进了这套房子。两人还共同豢养了一头名为“野兽”的宠物狗。一切迹象似乎都表明,两人正打算共组甜蜜小家庭。
扎克伯格每天还会花一个小时学习中文,“我每天花1个小时学习中文,我尝试理解这门语言,它的文化、它的心理定势。”扎克伯格在斯坦福的一次演讲中谈到。
长期研究中国市场、学习汉语、访问中国,从扎克伯格的这些行为中可以看出他是多么想让Facebook落地中国。但是,Facebook至今仍然没有进入中国,桑德伯格曾披露:“中国市场比较复杂,我们也在通过不同渠道处理这个问题,但是我们还没有任何具体的安排和措施,也没有做出最终决定。”
由于Facebook入华的时间一再拖延,很多人都认为Facebook已经失去进入中国市场的最佳时机,甚至有人开始唱衰其在中国发展的前景。一位业内人士声称:“即便扎克伯格亲自来华运营,也未必能取得成功。”有人还调侃说Facebook如果来中国是“非死不可”。
事实证明,互联网行业是中国企业可以赶超世界巨头的唯一市场。很多国际互联网巨头进入中国互联网市场时都遭到了惨败,比如,Google就不得不退出中国市场,eBay出售给了TOM网。Google和eBay在进入中国市场时,都想有一番大作为,但由于对中国市场不了解,纷纷陷入困境。他们的失败,对同样雄心勃勃的扎克伯格是最好的警钟。
Google在中国市场的失败可以说并不是产品的失败,而是其在面对中国网络审查制度时不妥协的态度造成了今天的败局。同样,Facebook也强调自由、公开、透明。这些理念使扎克伯格不得不提防可能像Google一样遇到的政策风险。
除政策因素外,Facebook落地中国面临的还有中国网民与海外网民不同的用户习惯和文化习惯。首先,目前中国诚信的缺失让人们无法放心把自己的隐私、家人信息等放在互联网上。网民也不太可能热衷实名制的方式。其次,社会文化不同,中国没有形成国外非常普遍的沙龙文化,这会直接影响到网民们在网上的交流。基于这些不同,Facebook即便在全球已经如火如荼,但在中国市场上,很可能会遭遇“门庭冷清”的局面。就像外媒所评论的,Facebook能否进入中国并获得市场,并不完全取决于中国官方,还取决于中国市场、中国网民的口味。已有不少事例表明,中国互联网用户有自己特殊的习惯,并非都喜欢Facebook的交友方式。
从竞争的角度来看,Facebook似乎也不再具有任何优势。随着Facebook的兴起,中国市场上也开始出现所谓的SNS网站。人人网、开心网等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互联网巨头新浪、腾讯等也都在大力发展自己的SNS势力。可以说,中国市场上的SNS网站竞争很激烈。而且,这些SNS网站大多借鉴甚至模仿Facebook,这让Facebook在中国失去了不少的发展空间。
更为关键的是,Facebook之所以成功,在于用户对其形成的黏性。一般而言,用户一旦选择一个社交网站,不会轻易做出改变。中国的网民已经对其所在的社交网站形成了黏性,比如在QQ社区上,用户关注自己很多朋友、亲人的动态。更换社交网站意味着用户的朋友以及家人都要大规模搬迁,这样的变化不太可能发生。所以,Facebook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很难从已经发展起来的本土社交网站上争夺用户。
不过,扎克伯格对于中国的热情并不是一相情愿的,对于Facebook而言,中国市场也存在有利的一面。从中国企业家们的热情招待,到中国企业家的组团到访,都足以表明中国企业家意欲与Facebook合作、以此站稳中国市场的期望。
2011年11月17日,新浪CEO曹国伟率领冯军、俞敏洪等访问Facebook美国总部。曹国伟赴美的目的远不止参观,这一点从其最大竞争对手腾讯的动作上可以看出。腾讯不仅推出了微博平台,与新浪微博直接竞争;同时,宣布入股国内最大的SNS网站之一的开心网,准备在SNS领域大展手脚。这一举动严重威胁了新浪微博未来的发展。曹国伟参观Facebook总部,与扎克伯格秘密会谈,显示出其有意与Facebook合作,帮助Facebook入华,以此来应对与腾讯的竞争。
尽管进入中国市场困难重重,但从扎克伯格的野心来看,Facebook不太可能放弃中国市场。在经历了漫长的审批等待之后,Facebook又将以怎样的姿态与方式来搅动本已竞争白热化的中国SNS市场?值得期待!
尼尔森的研究人员通过对10个国家的观察,发现社交网站和博客在每个国家都是人们访问最多的网站,占据了人们上网时间的主体,覆盖了至少60%的活跃网民。
澳大利亚:网民在社交网站和博客上的人均访问时间达到7小时17分钟。巴西:Orkut是巴西排名第一的社交网站和博客类网站,2011年5月的访问数量达到3030万人次,比排名第二的Facebook多出11%。
法国:有近1/4的活跃网民(约960万人)会选择访问在法国排名第2位的社交网站Overblog。
德国:网民在2011年5月,总共在社交网站和博客上浏览了127亿分钟。
意大利:网民把近1/3的上网时间花在了社交网站和博客上。
日本:2011年日本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站是FC2Blog,有超过一半的日本活跃网民访问这个网站。
西班牙:排名第4的网站是来自本土的Tuenti,人均访问时间是4小时42分钟。
瑞士:60%的网民使用社交网站和博客。
美国:Blogger是美国排名第2的社交网站和排名第1的博客网站,拥有约5010万美国访客。
英国:网民通过Tumblr访问了2.296亿个页面,该网站在社交网站和博客类里都只排在Facebook之后。
——《社交媒体生态报告》,选自《第一财经周刊》
Facebook的中国模仿者
中国互联网市场的每次“集体狂欢”几乎都是由国外引爆。
当雅虎占领门户时,国内出现了网易、搜狐和新浪;当Google兴起时,国内有了百度;当Google以16.5亿美元天价收购视频网站YouTube时,国内一时间出现了数百个视频网站。同样,当社交网站Facebook在美国悄然兴起时,中国互联网又开始疯狂流行SNS网站,出现了至少40个社区网站,人人网、开心网等都在此热潮中出现。
人人网
人人网是从“校内网”更名而来,这一点与Facebook相似颇多,都是起源于校园,而后向白领和其他市场扩张。到2010年,人人网的注册用户突破1亿,自称是“中国最大的实名制SNS社交网站”。截至2011年3月31日,人人网共有约1.17亿有效用户,平均每个用户每月滞留时间约7小时,用户每天产生内容约4000万条。另外,人人网开放平台有600多个合作伙伴为人人网提供各种软件应用。
人人网早在2008年就实现了盈利,当年净利润为1933万美元,2010年为1737万美元。公司通过首次公开募股成功融资7.43亿美元。2011年5月,人人网登陆纳斯达克,成为第一家以SNS概念上市的中国公司。在路演时,人人网毫无悬念地使用了“中国的Facebook”标签。它的盈利模式基本上覆盖了当今互联网领域的所有主流盈利模式,包括网络广告、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等。尽管人人网先于Facebook上市,但其影响力却远不如仍未上市的Facebook。《金融时报》认为:“虽然市场潜力巨大,但是人人网毕竟不是Facebook,不论是地位还是营业收入,都无法与Facebook匹敌。”
与Facebook相比,人人网的优势:
1.人人网是中国最接近Facebook的项目
人人网一开始名为“校内网”,同Facebook一样首先在大学校园中流行,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地的一些知名大学。
如果不考虑后来出现的新浪微博,人人网可能是中国城市青年、大学生等最喜爱的社交网站。
2.具有竞争力的管理及社交网络经验
人人网CEO陈一舟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坚韧的投资人,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不错的口碑。中国互联网最敏锐的观察者之一比尔·毕晓普(BillBishop)就表示,陈一舟是一名杰出的CEO。
在社交网络热潮袭来之前,陈一舟和他的团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社交网络建设经验,曾在猫扑等项目上取得成功。
猫扑目前在18岁至32岁用户群中仍有很大吸引力,活跃用户超过2000万。虽然在人人的IPO过程中,猫扑被剥离,不过其成长及盈利能力足以证明陈一舟及其团队有能力让社交媒体盈利并保持增长。
3.客户支持
在过去的几年,大品牌已经开始青睐人人网。除了广告,人人网还有两大额外营收来源:团购服务糯米网及人人游戏,后者通过人人及其他平台运营休闲游戏和MMORPG游戏(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另外,日本软银持有人人大约30%股份。
人人网存在的劣势:
1.人人网用户在国内的百分比不高
超过一半美国网民活跃在Facebook上,而人人网2011年每月活跃用户人数只有2000万~3000万,总共注册用户人数约为1亿。中国有超过4亿互联网用户,人人网用户仅为国内互联网用户的四分之一。相比Facebook,人人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人网在中国网民心中的地位无法与Facebook在美国及其他地区网民心中地位相比。
2.竞争激烈
在中国社交网络市场,人人网有众多对手,最大的是开心网,后者也在计划IPO。开心网在中国有很大影响力,在Farmville走俏美国之前就推出过开心农场类的游戏。
除了开心网,人人网还得面对其他数十家社交网站,实力较为雄厚的包括腾讯朋友、腾讯空间、新浪微博以及百度的社交产品。
3.营收并没想象的好
虽然潜力是巨大的,但是人人网并没有赚到很多钱。相较于2008年,2010年的净利润减少,人人公司第一季度净亏损260万美元。2011年5月,为避免其欺诈事件对人人网招股产生影响,人人公司审计委员会主席德里克·帕拉斯楚克(DerekPalaschuk)宣布辞去人人董事职位。
——选自《金融时报》
尽管人人网以模仿Facebook的模式起家,但人人网与Facebook在成就上有很大差距。微博的兴起使人人网受到了巨大冲击。与其说人人网的上市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不如说是被逼无奈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