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44600000012

第12章 占领平台才是王道(1)

平台化发展已经势不可挡,微软、苹果、Google等互联网巨头都基于自己的核心业务打造属于自己的平台。平台化战略的最大优势是可以通过开放,提供一切应用和程序来捆绑用户,让用户只在自己的系统中消费,进而产生“垄断”利润。扎克伯格从未掩饰自己想占有网络平台的野心,就像他曾宣称的:“我更多是在考虑像比尔·盖茨那样。”想想微软凭借Windows操作系统所取得的成就吧,扎克伯格就是要Facebook成为社交领域的“Windows平台”。

不可避免的平台战争

抛开自由、开放、分享等冠冕堂皇的话不说,仅从微软、Google、苹果等取得的巨大成功中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不管开放与否,占领平台才是王道。

Windows平台

微软一直是人们诟病的焦点,它封闭、垄断、落后……事实上,在与Google、苹果的竞争中,微软已显颓势,手机操作系统、平板产品、搜索等都很难再找到当年Windows的“雄风”,但这并没有改变微软仍然是全球最赚钱的科技公司之一的事实,比尔·盖茨的财富也没有因为微软的风光退却而迅速缩水,探究根底是微软坐有Windows这个操作系统的平台。

在微机革命刚刚开始的时候,比尔·盖茨就意识到只要有操作系统,就间接控制了整个软件行业。操作系统和别的软件不同,所有的应用软件必须在操作系统这个平台上开发,而且操作系统一般都是在买计算机时预装好的,用户没有选择权,应用软件却存在选择权。基于这种认识,盖茨从一开始就很看重连接用户和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创立微软是他最英明的决断。

微软通过控制操作系统平台的做法迅速打败了风光一时的苹果,成为炙手可热的公司。基于这种平台战略,微软至今仍然垄断着操作系统领域。尽管很多人都在批判微软,但却没有真正能离开过它,这就是微软操作系统平台的威力。

APPLE商店

尽管硅谷的天才们总是在批判、否定着微软,但其实谁不想拥有一个像Windows那样的平台,然后在此基础上构筑自己的生态系统呢?苹果就是其中之一。

苹果拥有自己的iOS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推出了风靡全球的iPhone和iPad。从某种意义上说,iPhone和iPad已经成为承载iOS系统的硬件工具,它们对基于iOS的平台的形成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从APPLE应用程序的增加以及下载量的陡增中可以得到佐证。

曾经,苹果系统被人们誉为世界上最不开放的平台,无论硬件、软件还是内容产品都由苹果自己提供。苹果发布第一款iPhone时,并没有向第三方提供开发工具。直到2008年,苹果才推出了相关开发工具套件。有专业人士指出,平台战略的开始,并不是苹果自愿的,只是因为iPhone相当成功,很多人想为它写程序,苹果被动开放平台。而当苹果向第三方开放并提供更多服务时,立刻形成了强大的平台效应。

在苹果平台开放后,很多编程高手都积极为其开发软件应用。苹果产品上的热门软件和服务逐渐成为使其产品更具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只要有人购买苹果的产品,如iPhone、iPad,就会有开发者和媒体公司为其提供程序、应用和内容;而应用软件和娱乐服务的增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苹果的产品。这样,苹果推出的每一个产品都会转变为一个平台,然后再通过平台实现技术增长。

苹果采取了封闭的硬件体系研发,但在应用服务方面,已将平台向第三方开放。到2011年7月,苹果AppStore商店提供的应用程序达到了42.5万个,其中开发者为iPad推出了10万个应用程序,应用程序下载量已经达到150亿次。苹果一位全球产品营销高级副总裁感慨:“只用了三年时间,AppStore革命性地发展成了世界上最成功的软件应用商店。”

超过40万的应用程序实现了用户对移动产品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就像其产品广告所说的,“这正是iPhone之所以称为iPhone的原因。”

Google的平台化努力

与微软的Windows和苹果的iOS相比,Google似乎并不具备形成平台的天然优势。对用户而言,Google只是一个入口,并不能对用户形成黏性。开发者也无法基于搜索业务形成开发程序及应用的平台。但Google的决策者们很清楚,只有形成平台,才可以像苹果那样圈住用户,从而深入挖掘用户需求。那么,Google又该如何实现它的平台化战略?

和Windows比操作系统?还是像苹果一样建立自己的商店?

Google的策略是建立一个基于Android系统以及基于Google+的平台。早在2007年,Google就推出了开放平台战略。当时,仍担任Google全球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的李开复强调,平台化、搜索多元化、行动化将是未来网络发展的重要趋势。基于这种认识,Google推出了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

Google推出基于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的战略很简单,就是希望以操作系统为基础,开放该平台给软件开发者,推动该系统得到终端厂商的应用,提升其应用平台所覆盖的用户群,从而建立起强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基础,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占有先机。目前,基于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平台的应用已经超过10万个。

在基于Android系统的平台搭建过程中,Google采用了与当年微软接近的战略,只关心操作系统部分,把上下游全部开放。比微软更彻底的是,Google推出的手机操作系统是完全免费的。这样的开放态势,让Google把整条智能手机产业链串联了起来,不仅拥有像高通、博通、德州仪器这样的处理器厂商,还拥有三星、LG、HTC等手机生产厂商,更吸引了无数个软件开发者为Android开发各种程序、应用。基于Android系统的平台是完全开放的,一旦整个行业的手机厂商都在使用Android系统,Google所爆发的威力恐怕不会亚于当年的微软。

2010年年初,Google宣布社交网络将是其2010年努力的重要方向。显然,这是Google打算建立其社交平台的重要布局。但社交平台的建立并不顺利,Google曾经并购一个名为Orkut的社交网站,但发展并不顺利;后来又推出了一个名为Wave的社交平台,同样没有得到很多关注。尽管Google基于社交的平台建设屡屡受阻,但它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这块市场。2011年,Google推出了Google+社交平台,以此与Facebook等社交平台相竞争。在平台化的道路上,Google一直在不断改进、不断努力。平台化发展已经势不可挡,平台化战略凸显了各大公司的野心。诸多企业力争成为该行业生态链上的掌控者,通过吸引各类开发者、服务商,提供更多服务和软件应用,对客户形成黏性,干预流量走向,从而提升其商业价值。

占领网络平台

早在2004年,在Facebook刚刚建立时,扎克伯格就对平台有着特殊的痴迷。他的创业伙伴肖恩·帕克在回忆起一次与扎克伯格的谈话时曾说,那时扎克伯格就对他说过,要把Facebook建成一个像Windows或者苹果一样的平台,让所有人都可以在上面发布软件。但帕克认为,当时讨论Facebook的平台战略还为时尚早。

在AccelPartner对Facebook投资之后,作为投资人加盟的凯文·埃法西(KevinEfrusy)也有同样的回忆,他说扎克伯格曾提及平台战略。但当时是2005年,Facebook仅有六名成员,这让凯文觉得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006年,扎克伯格认为是时候让Facebook成为一个可以在上面构筑软件的开放平台了,就像他所解释的:“我们希望把Facebook设计成某种操作系统,你可以在上面运行各种各样的程序。”

当扎克伯格在内部会议上宣布要将Facebook搭建成一个平台时,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反对者认为他把Facebook最有价值的信息提供给了竞争者,这对Facebook的发展很不利。争论的关键还在于,如果Facebook将自身的信息全部公开为别人搭建平台,会获得哪些利润。

需要说明的是,扎克伯格当时承诺的是免费搭建平台,开发者可以利用他们自己的应用程序赚钱,而不用付Facebook任何费用。“人们可以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情,可以在Facebook上创业,可以贴广告,可以做买卖,可以链接到其他网站,他们唯一的产品就是镶嵌在Facebook上的软件应用。”对于是否赚钱的问题,扎克伯格也回答得一如既往地淡定:“只要这个平台能够增加Facebook的市场地位,我们就不会强迫自己去问该如何快速利用这个平台赚钱,我们会在以后再解决这个问题。”

扎克伯格提出免费运用Facebook平台的原因很简单,当时Facebook并不是美国最大的社交网站,如果Facebook收取分成费用,它就不可能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开发者会选择当时用户最多的、也是Facebook最大的竞争者:MySpace。基于这种制衡关系,Facebook只能推出免费的平台战略。

内部的质疑并没有动摇扎克伯格开放免费平台的决心,2007年5月14日的“F8开发者大会”上,扎克伯格启动了Facebook的平台。当时,《财富》杂志对其报道的标题为“Facebook企图勾住全世界”。在启动活动中,有40家公司演示了他们在Facebook上运行的应用。Facebook构建了一个以自己为核心的生态系统,几乎所有的软件和互联网公司都开始考虑替Facebook设计应用程序。

新的应用程序给了Facebook用户更好的体验,提高了Facebook对用户的吸引度;而用户的增加又促使更多开发者为其开发应用,由此实现正向循环。就像沃顿商学院信息技术高级主任肯德尔·怀特豪斯(KendallWhitehouse)所说的,“Facebook从一开始就聚集了大量的用户,然后创建了在线互动平台,使社交网络的效应得以发挥。Facebook能获得什么好处?丰富的互动内容会让网站的人气居高不下,并且整个世界的开发者会竞相开发出更新更好的应用软件。”

在MySpace忙着打造自己的媒体内容时,Facebook已经完成了华丽转身。从开发者开始编写简单的应用开始,Facebook就像一个淘金圣地,开始吸引大量开发者参与其中。一年中,共有24000个应用程序在Facebook上发布,从类似打招呼的动作按钮到各种各样的游戏应有尽有。

到2010年9月,Facebook在应用软件上的数量已经超过苹果和Google,拥有55万个应用程序,有100万开发人员为其开发应用软件。

Facebook是当今唯一可以威胁苹果的科技公司。尽管iPhone和其他iOS设备达到前所未有的融合程度,但Facebook庞大的用户基础显示的集体力量仍给苹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Facebook会否使自己的应用占领iOS设备,特别是iPhone,将iPhone变成“Facebook手机”?这甚至都不需要Facebook开发自己的硬件和移动操作系统。

Facebook的秘密“斯巴达项目”传闻已久,它通过将自己的社交层渗透到多种移动平台来替代开发自己的手机(像苹果那样)或自己的移动操作系统(像Android那样)。据传,斯巴达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开发多个HTML5应用程序,这些程序能让Facebook创建一系列的移动应用并规避苹果应用商店的规定和提成。

现在,我们考虑一下另一种情形:Facebook发布一整套的iOS应用(类似FacebookMessenger)。例如,Facebook可以运用资源开发一整套互相关联的原生应用来满足Facebook用户之间的各种互动需求,社交问答、游戏、分享照片和视频、查看好友动态、与好友一起收听音乐、访问地址簿、加入群、观看照片和视频等。我不是暗示这会发生,但理论上,Facebook有开发这些应用的能力,而且巨大的用户基础使这些应用不愁没用户下载。

几个月前,苹果宣布在iOS中深度整合Twitter。许多人认为此举可以实现双赢。此前,苹果尝试过在Ping中整合Facebook,但由于分工不均,双方最终未能达成合作。

无论是斯巴达项目的继续还是Facebook推出所有这些原生iOS应用,Facebook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新应用服务背后的移动身份把关者。例如,社交音乐服务Turntable.fm的iPhone应用就要求用户必须用Facebook账户登录。有一点很明确,Facebook决心入侵iPhone、Android以及其他主要移动平台。它可能通过HTML5开发移动平台的应用,也可能推出一整套的应用。又或者它只是改进现有的iOS系统且不分开各种应用,或者它可能会推出自己的移动操作系统(像Android)或开发自己的手机(苹果)。尽管这些可能性不大,但考虑到过去几个月内,Google收购了摩托罗拉及Android使用量和iPhone的利润不断飙升,Facebook有可能也来一次大的举动。该举动雄心勃勃,那就是利用Facebook庞大的用户基础通过一切必要的方式将社交渗入移动体验的构架中。

——选自科技博客

同类推荐
  • 追思文化大师

    追思文化大师

    现在,一个新的世纪已经毫不迟疑地来到了我们的面前。经过差不多一百年的努力,中国终于赶上了世界前进的步伐,从积贫积弱中崛起,成为我们人类大家庭中最有活力、最有希望的国度。就人类的发展历程来说,一百年的时间不算长,而对于中国来说,二十世纪的一百年却是非常之关键、非常之重要的。没有这一百年的努力变革,中国将仍然像沉睡的病狮一样,不能振作,难以进步。
  • 名人之死(大全集)

    名人之死(大全集)

    本书记录了许多名人的死亡事件,讨论了死亡对于人生的意义,称得上是一本厚重之书。在书中,编者详细地介绍了200多位名人一生中的最后时光,以及他们临终时的一言一行。其中既有奸佞小人的贪生怕死、卖主求荣,也有民族英雄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有千古帝王的劫数难逃,还有治世谋臣的凄凉下场;有孤傲书生的黯然魂销,更有烟花柳巷的绵绵绝唱……有阴谋,也有冤屈;有陷阱,也有泪水;有正气,也有情义……
  • 华盛顿传

    华盛顿传

    乔治·华盛顿的重要地位在美国历史上是任何人都无法超越的。他是第一位由选举产生的总统,在连任两届之后,他自行引退,并两次谢绝连任,开创了总统任期不超过两届的典范,弥补了美国宪法的严重缺陷,为人类结束终身制、消除个人独裁的隐患提供了一个弥足珍贵的惯例,以及表现出的伟大政治家的典范性品格;美国今日的强大和富庶,端赖于此。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他被委任为大陆军总司令。为美国独立和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是美国的开国元勋。回顾两百多年的美国总统史,我们也会发现,没有一位总统在位期间拥有的个人威望能够超过华盛顿。
  • 隆美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隆美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隆美尔是纳粹德国军队公认的天才战术大师,在北非的戈壁沙漠中成就其一世英名。他一身兼备“虎”威与“狐”气,当他率军冲锋陷阵时,像一只下山猛虎。当他施展各种诡计蒙骗对手时,又似一只狡猾的狐狸。
  • 百位世界杰出的发明家(上)

    百位世界杰出的发明家(上)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热门推荐
  • 朗月行

    朗月行

    六年前这样结束,果然不是真的结束。醒来之后,白冉月还是觉得,那是她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决定,她从来不会后悔。真的,手牵手,阳光普照,真的很好。
  • 地理百科知识博览

    地理百科知识博览

    一本丰富的百科字典,一座有创造力的知识乐园,一部健康成长的智慧圣经。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文字,活泼的版式,将科学性和趣味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一同领略和感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阅读文库·我的第一本百科书:地理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羽逆轩辕

    羽逆轩辕

    重生异界,是机缘巧合,还是冥冥注定?神秘玉佩,到底藏着怎样的玄机?血与火的磨练,情与恨的纠缠,现实与梦境的交织,宿命中的相遇,到底在暗示着什么?当天下苍生与一己私利,他会如何抉择?大陆将变,看他如何力挽狂澜,还大陆安宁!
  • 北大历史课

    北大历史课

    北大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一批又一批的北大人见证了时代的变革;回首历史,也看穿了过去的风云变幻。本书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娓娓道来,从远古传说到近代文明,从华夏大地到世界舞台,内容涵盖古今,贯通中外,让我们以史为鉴,立足当下,放眼未来。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穿越医女嫁贤夫

    穿越医女嫁贤夫

    本文已经改名为《菀心有晴天》实体出版上市,当当、淘宝等各大网站均有销售,晚晚求支持哦~穿越不可怕,可怕的是穿越到苦哈哈的农村,医科女研究生摇身一变成为被退亲的村姑。她一不会种田,二不会刺绣,父亲早亡,家里一穷二白,破旧的院子关不住前来顺手牵羊的大伯一家,不怕,她有灵泉有空间良田千倾,更有一身医术,且看她如何带着一家大小发家致富穿金戴银。神马?新皇要选妃?所有及笄未嫁女子都要参选?“关朗哥,要不我嫁给你行么?”某女一脸试探。一句话,被村民笃定嫁不出去的陆家菀姐儿终于出嫁了。丈夫没田?没事!她有!丈夫是猎户,是武夫?没事!有安全感!她陆紫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猴子满山走!那个~贤夫,等等媳妇啊~(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重生之歌声嘹亮

    重生之歌声嘹亮

    穿越到平行空间,变成一名艺术学院音乐系新生,写剧本、唱歌,一步一步成为最知名的“女王陛下”
  • 无限江山

    无限江山

    一双金眸是她的灾难。她被双亲遗弃,被迫在生与死的边缘寻求着人生的希望,直到逃难途中遇到身为皇子的他,从此走入一场无法抽身的棋局。身为棋子的她又该何去何从?棋子是否终究只是棋子?九龙相斗,波涛不息,再回首,只是无限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