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41800000015

第15章 何云伟,半道出家的相声师父(2)

何云伟:我对他的关注是在1999年。那阵在西单商场有北京曲艺团的演出,一周演一场,我老上他那儿听。其中有一场,正赶上郭老师跟王月波、陶阳仨人一块演出。郭老师当时演的是一段《杂学唱》,他学唱得非常好,尤其他那阵儿二十来岁,还挺年轻,能够唱京剧、评剧,包括很多梆子,我觉得非常吸引我。我说这年轻演员,会的真多,这是给我第一个印象,而且当时剧场效果非常好,所以我特别关注。我仔细地看了看节目单,记住了他叫郭德纲。后来在《北京晚报》上看到,众友相声队在中和戏院组织天津老艺人进京演出。我就到那儿去听,没想到还有他,郭德纲。那阵儿也是跟王月波,头一场,我听的是他们的《报菜名》,印象又变了,这不单能唱,而且嘴皮子也非常好,灌口,报菜名,然后接着几个礼拜我都去。给我印象最深就是他,像《报菜名》《大上寿》《卖布头》《卖武器》《五锥子》,反正各式各样的不同类型的传统活儿吧,他都能演,我觉得这人太厉害了。临完了又让我惊奇了,他不说相声,排了一个《升官图》,反串剧,是根据《连升三级》单口相声改编的。他在剧里粉墨登场,把京剧、评剧、黄梅戏,各式各样的地方戏,都融入到这个剧里来,我眼前又一亮,这个人非常了不起。一直到2002年才真正有这个机会,王月波引荐我跟他学习。

主持人:一开始的印象都说了,很佩服。

何云伟:对。

主持人:会的活儿挺多,现在回头看郭德纲,你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何云伟:我特别感谢他,要是没有他,我也从事不了我特别喜欢的这门艺术,那阵我是既想干这个,又不想干那个,非常矛盾。跟他接触了很长时间,我才下定决心,就踏踏实实地说相声。他的那种精神感染了我,那么执着。而且他对待一些老艺人,尤其是相声演员,哪怕一些个不知名的老艺人,他都非常客气,向人家问艺,虚心求教。比如哪儿哪儿有一个老先生,在票房里头经常活动,还不是专业的演员,会唱几句莲花落,走走走,背着书包,下午花市,拿着录音机去找那个老先生录音,他经常做这些工作。

主持人:我们现在最关心的一点是德云社是一种什么样的管理模式,是像咱们那个国有的,有团长、艺术总监,下来还有队长、演员,是按照那个三级、二级、一级演员,到表演艺术家,还是像赵本山那种家长式的一种模式呢?

何云伟:基本属于开放式,当然也因人而异。当年没有什么组织机构,就这么几个人,一步一步扩大起来的。我们谁有事去忙自己的事,有演出不耽误,来了一块儿演,演完了就各忙各的。发展壮大到今天了,这个仍然没改,这是让我们很欣慰的。后来有一些新加入到这个组织里边的学员,就要有一定的集中式的管理,你不能进来就放羊,那得找专门的老师来教,得在自己的这个平台上去锻炼,慢慢地培养。这也是一步一步丰富,一步一步摸索着来。当然,我们不是专业院团,没有那么严格的组织机构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又都有师承关系,这就使德云社有点儿家族式企业的色彩。

何云伟和李菁凭借《我要幸福》获得了“2005北京相声小品邀请赛”专业组一等奖,名气大增,成了德云社演出中的“倒二”(压轴)。“大轴”之前上台的“倒二”是最考验实力的,这与一些企业看重员工的头衔、文凭、资历不一样,相声是靠实力说话,谁掌握的段子多,表演得精彩,谁就能挑大梁。

李菁:2002年,我在拍一个短剧,碰上德纲了,他就说咱们弄一个相声大会,来不来啊,我说来啊,然后我就去了,前边弄了3天挺好,演完3天之后,就我们仨人了,因为卖的那票不够挑费。后来范振玉范先生自己掏钱往里头搭,搭了好几场,还是不行,完了就剩我们俩人了。

何云伟:比较坚定。

主持人:何云伟进去的时候,已经叫德云社了,是吧?

何云伟:还不是德云社,叫北京相声大会,就是他说的那一时期。

主持人:那样的话,其实生活是很困难的。

何云伟:是,这是2002年。2003年由于“非典”停了小半年,后来又打算干演出,又找不着合适的剧场。人家的剧场都不要我们,就找一个偏僻的地方,在潘家园鱼市里边,有那么一个棚子,那都不能称之为剧场了,上面铁皮包的,一下雨哗啦啦老响,冬不暖,夏不凉。在那儿干了四个月。2004年年底搬到天桥。

主持人:经营状况是一步一步好转了吗?

何云伟:2003年停演,2004年的时候就没钱了。我们的经营状态是一个循环式的,从恶劣到好转,再到恶劣到停演,周而复始。为什么呢?您找一个剧场,经理说了,可以来,咱们这个三七分账,演员拿七,剧场拿三。然后慢慢演,聚集点人气,观众越来越多,能上百十来人了,这经理跟你说了,咱们三七不行,得四六了。等能上二百来人了,不行,咱们得五五分了,然后倒四六。一旦到了演员接受不了的那程度,就达不成协议了。

主持人:走?

李菁:就得走,周而复始。像广德楼能坐一百多人吧,最后礼拜六满了,演员非常高兴,紧跟着就是剧场经理来找你。

何云伟:他瞧见利了。

主持人:2002年的时候,刘老师你们团年轻的相声演员一个月工资能拿多少钱?

刘洪沂:最少的也得一千多块,一般的两千多块钱。

主持人:一个月如果说有演出的话,还有补助吗?

刘洪沂:演出有。那会儿演一场起码拿到50块钱吧。职称再高一点了,那就更高。所以我说,德云社那一段很艰苦。我上那儿去过,他们有时候给一个观众演。我去的那次,底下有7个观众,可是这7个观众,还有俩是后台的演员。但是德纲他们一直坚持这么做。德云社能走到今天,无外乎天时地利人和。因为当时剧场演出的一家都没有,他没有竞争,别人谁也不可能那么去做,这是天时。地利,最后他是到了天桥,有了一块地,那是相当不简单的,能杀进去。再一个人和,当时只有一个北京东城俱乐部,像他们这类年轻人,那会儿都指着我们这些演员去,做半公益性的,就为他们年轻人搭一个平台。天时地利人和,都占了。

主持人:在北京我认为不缺听相声的观众,为什么经营情况那么差,后来有没有想过?

何云伟:演员都没有号召力,人家拿着这个节目单,给我们打听,有马季老师说相声吗?有姜昆老师说相声吗?我们没有。都是这些演员,知名度不高,观众就走了。进来的就是喜欢听相声的,那么他看着还行呢,他就口口相传的,慢慢地一两百人还是能聚来的。

主持人:德云社真正活起来是什么时间,什么契机,突然在京城就都知道了?

何云伟:2005年。我们参加北京台的相声大赛,我们俩演的是《我要幸福》,结果得了一个专业组的一等奖,这又是一个契机,然后郭老师展演的那个节目呢,又特别火,所以那个时候就是报道铺天盖地而来的时候。

主持人:德云社火了之后,北京像类似德云社这样的民间相声的社团,还有吗?

何云伟:现在多了,现在据说有25家。

主持人:经营情况怎么样?比你们好吗?

何云伟:都不赖,都挺好的。

主持人:那么德云社发展到现在,有没有形成自己从创作到表演的一种风格?

何云伟:当然会有,因为你想现在这个中间力量,都是师兄弟,都跟一个师傅学的,所以风格上雷同。整台节目就形成了自己的一定风格。当然这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不好的地方就是观众想看一台很丰富的节目,结果他发现今天演了一段对春联,是这么演的,明天来又是一段对春联,还是这么演的。

2010年11月5日,星夜相声会馆正式营业。经营这么高档豪华的剧场,每天卖出580张价格不菲的票,决非易事,何李二人任重道远。对何云伟而言,目前重要的是继承,将原有相声进行改编。他有那份自信,相信喜欢相声的观众会一如既往地喜欢下去。

主持人:大家都知道,何云伟跟李菁是搭档。那么,在李菁眼中,何云伟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台上台下,有反差吗?

李菁:是一个高大的形象。

何云伟(笑):亏着心呢,我能高大吗?

李菁:我对他最深的印象,就是用功。同龄的孩子里边找不出来像他这么用功的人。我跟他天天在一块儿,尤其到外地去演出,一分房间就是我们俩一块儿。在任何空间他都是反过来调过去练功,他得有12分的把握,才放到舞台上去演。他早上起来,一会儿在那立柜上压压腿啊,拿一茶壶,沏点水啊,把茶叶沏上,跟那儿吊嗓子。

主持人:何云伟的绰号叫相声界的周星驰。我觉得周星驰是这么一个人,在电影当中表演很搞笑,但在生活中不太爱说话。我不知道何云伟在台上台下是不是同等性格?

李菁:反差太大了,基本上就是俩人。生活里边他不爱表达,很少说话。

主持人:就这点而言,跟周星驰还比较像。

何云伟:这个跟性格有关系,本身就是内向。

主持人:那么在生活当中,什么事能让你兴奋呢?

何云伟:唱戏。

主持人:你们说的很多段子,有传统段子,有别人的段子,有没有说自己创作的新段子?

何云伟:我们现在以改编为主,老瓶装新酒为主。因为我们这个年纪的相声演员,还得把主要精力放在继承上。相声演员的成熟期,应该在40岁往上、65岁往下,这一阶段是最黄金的时间,因为他的阅历,他学的东西,包括自己对相声的理解,都已经很成熟了。像我们不到30岁,还处于学习阶段,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因为你要学会的话,创作起来就会有很多便利。一个组织包袱的方法,我就把它稍微变化变化,这样都不用试验,台下观众准笑。

主持人:可能是电视惹出的祸,现在很多相声演员,春晚也好,各种大型晚会也好,都演小品去了,对吧?你也经常演吗?

何云伟:我没怎么演过小品。

主持人:郭德纲那些舞台剧不就是大小品吗?

何云伟:那是舞台剧。您说真正排一个独立的小品剧,就必须完善那么一个小品。

主持人:是自己不愿意演呢?还是没有一个合适的本子呢?

何云伟:没太想过这个问题,演个相声小品还行。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北京的演艺市场,现在除了刚才说的25家,前年赵本山的刘老根大舞台也扎根北京了,这会不会分流德云社的观众,形成一定的影响?

何云伟:这个倒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各有各的观众,观众群不一样,有的喜欢二人转,有的喜欢相声。喜欢相声的会一如既往地喜欢下去。

《三笑之才子佳人》这部由郭德纲自导自演的喜剧电影自从在全国影院上映以来,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其中华家公子化武就由何云伟饰演。这个神经兮兮的“活宝”在电影中丑态百出,笑料不断,为电影添彩不少。

何云伟是台上的笑星,但在接受采访时,却一反常态地安静。当被问及何时开始喜欢相声,他略微停顿后蛮有兴致地说,小时候家里有一盘《侯宝林相声选》磁带,他便反反复复听其中的段子。随后,电台中《每日相声》节目更是每天必听的功课。渐渐地,对相声就有了割舍不下的情感。职高期间,学习物业管理的他在暑假里放下所有功课跑到剧场听相声。看到他对相声如此痴迷,父母也只好顺其自然。因为在台下听相声的次数太多,在台上说相声的李菁对他印象深刻。恰逢班底缺人手,李菁便邀请他参加,自此,他便与相声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初说相声的那段日子,他每个月只有50元的收入,经济拮据,不得不靠父母的支持,但台下观众的掌声和欢笑,让何云伟对相声的感情欲罢不能。

2002年,号称“小花匠”的他加入到德云社,拜郭德纲为师。个头不高,长得“像个金丝猴”,平日里京剧、小曲不离口的何云伟自从入社,就被郭德纲看好。因属“云”字辈,所以艺名为何云伟。

相声圈内都是靠实力说话,谁掌握的段子多,表演得精彩,谁就能挑大梁。台上的何云伟俏皮、活泼,他经典的招牌动作——灿烂爆笑,更是为他赢得了相声界里“周星驰”的绰号。虽有很多粉丝,在相声界里也有自己的口碑,但他坦言,在每场演出前一天晚上还是依旧睡不着觉,反复吊嗓、串口更是改不掉的习惯。“我希望我说的段子能够出新、出彩,我还需要不断学习”。

2005年,李菁与何云伟二人搭档的相声作品《我要幸福》,获得了“2005北京相声小品邀请赛”专业组一等奖,两人的名气也随之大增。

现在,何李俩人的对口相声已经达到了100多段,并以传统相声居多。

编导 周玮

同类推荐
  • 二三十岁要懂的博弈论诡计

    二三十岁要懂的博弈论诡计

    迄今为止最实用的博弈手法及案例解读。博弈在人生中就像一个策略,不同的策略选择会出现不同的结果。而每一个人都会对自己的策略慎之又慎,这就是博弈能够带给我们的乐趣,让我们在生活中收获更多的精彩。
  • 学会识人、了解自己(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学会识人、了解自己(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先正确的评判自己,才有能力评断他人。你是否欺骗别人,或是自己?想清楚再回答。三思而后行的人,很少会做错事情。企图说服不用大脑的人,是徒劳无功。认为整个世界都错的人,极可能错在自己。观察走在你前面的人,看看他为何领先,学习他的做法。忙碌的人才能把事情做好,呆板的人只会投机取巧。优柔寡断的人,即使做了决定,也不能贯彻到底。
  • 这样的男人最幸福

    这样的男人最幸福

    这是改变一生的幸福课,帮助男人正确经营情感、职场、婚姻及人际关系,理性爱情,性情婚姻,快乐生活,微笑职场,告诉男性收获幸福的黄金法则,小的故事,却有大的智慧,揭示了男人的生活心理学。本书是一本让男人找到幸福之路的散文集。想做一个幸福的男的男人进来看看吧,一定会给你意外的惊喜。
  • 自制力2(实践版):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与命运?

    自制力2(实践版):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与命运?

    在本书中,作者将继续用翔实的案例、专业的心理测试、心理分析、实用有效的方法全面提升你的自制力!帮你战胜拖延症、驱除无力感、告别焦虑、学会时间管理、情绪掌控等。学会本书,让你的自律能力、意志力、效率都将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所有的极端情绪都是假象,“搞破坏”的是你失衡的心理状态。在书中,作者向读者分析非理性的坏情绪是如何发挥积极作用的。我们一定要懂得利用这种积极的力量,而且要避免对自己身上的各种情绪进行一刀切的管理。但前提是,你必须学会如何区分它们。7天改掉坏脾气,7天养成好习惯!本书将重点向你介绍将坏情绪转化为正面能量的具体方法!
  • 九型人格生存手册

    九型人格生存手册

    当你翻开本书时,你就已经开始了一场奇妙的自我发现之旅。如何认识自我,发现自己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与他人融洽相处,九型人格可以助你解开所有与性格相关的秘密。
热门推荐
  • 怎样舍,怎样得

    怎样舍,怎样得

    舍得舍得,人这一辈子应该学会舍得。舍得二字蕴含着极其深刻的智慧,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恐怕只有两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字能够达到如斯境界,一个是历史的民族——中华民族,一个是哲学的民族——日耳曼民族。舍得,有舍必有得。本书并不是要读者按照圣经的教义那样——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相反,本书要告诉读者的是,不是任何舍都能得到你想要的结果,在作出决定前,务必三思,毕竟时间一去不复返。本书不可能为你提供一个万能的公式,让你简简单单就成功。若成功真的这么简单,那写这本书的我不早就成功了——本书要告诉你一个事实,你这一辈子都很难成功。只有明白这个事实,你才会真正的舍,才有可能得,才会真正的快乐。
  • 仙亦是凡

    仙亦是凡

    花尽相思醉,雪落为谁歌?平凡山村的少年,一路走来,人心冷暖,世态炎凉。没有人懂得,从善良到冷酷,从胆小到勇敢,从活泼到忧郁。唯一不变的只是那一颗平凡的心。身虽成仙,心亦平凡。
  • 穿越之明月倾城

    穿越之明月倾城

    她通过自己聪明的才智赦免死罪,虽被帝王封为罪妃,但她一步一步的走向……
  • 揭露骗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揭露骗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字前,苏德两国领导人在克里姆林宫。1939年8月15日晚上8点,德国驻苏联菲斯科大使舒伦堡求见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向他转达了希特勒的旨意,称德国外交部将到莫斯科谈判,以解决苏德关系紧张的局势,此时的苏联已经注意到德国在欧洲的侵略意图,并十分着急地想和其他几个欧洲大国,像英国、法国等建立同盟,以阻止德国继续扩张,确保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但是英法两国仇视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苏联几次提出的建立同盟的建议,都碰了“软钉子”.......本书带你详细解读。
  • 宠上小小妻

    宠上小小妻

    三岁一代沟,十二岁一轮,他们之间,整整相隔了四个代沟。***“穆曦,你可以不爱我,可以不信我,但是,你不能随意挥霍我的爱,不能残忍践踏我的真心。”“曦曦,我一直在等你长大。我给你足够的自由,给你最广袤的天地任你翱翔,给你所有少女该走的成长轨迹,但是曦曦,我不可能一直在原地等你。我老了,可你依然年轻,如果我们之间注定是一场追逐的游戏,我认了,我从来不后悔跟随你的每一步,而现在我累了,再也追不动了……”***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我爱你时你少不更事,我恋你时你心有所属。你可知我最大的梦想,不过是牵你的手,看你粲然一笑,这般当世,岁月静好。***燕回展小怜篇:《臣服》: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锦衣笑傲行

    锦衣笑傲行

    新书《好风青云路》发布,请广大书友支持。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朕的笨丫头:第一杀手妃

    朕的笨丫头:第一杀手妃

    如果入了北国的皇宫,可以吃好喝好睡好玩好,再学一身顶呱呱的医术,那也不错。可这患了失眠症的暴君怎就把她当成了一剂良药,夜夜需要她陪伴,方能成眠。他扶她坐上凤椅,却又远远退开,冷眼旁观。赝品永远不能成为珍珠,当真的浅离归来时,她又该何去何从。(非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