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
茅侃侃,1983年出生,人称混世魔娃,现任Majoy总裁。
14岁自行设计开发软件。两次创业,六七次跳槽,迎接生存与生活的大考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体悟。2004年创办Majoy,时任时代美兆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架构师兼首席运营官。
茅侃侃信奉“生命在于得瑟”,得瑟比运动更有情调、更有意义,得瑟实际是一个真实地展现自己的过程,不管是好还是坏。
奋斗感言:生命在于得瑟。
【主持人简介】
樊登:中央电视台优秀主持人,以能言善辩着称。
【观察员介绍】
陈书京:《环球企业家》杂志主笔。
马汝庆:花木兰投资基金投资合伙人。
主持人:先听茅侃侃讲讲他现在的这个项目,很多人都很好奇,Majoy到底是干什么的呀?
茅侃侃:大院的孩子常玩打仗的游戏,但是,我想做一个没有枪的角色扮演游戏,类似于LocationBaseGame。结果都做了一半了,我突然发现,当时有两家公司在做这个。有人就告诉我,你应该把打打杀杀的东西加进来,当时网游正火。我后来就把枪加进来。当时为了模拟剧情、模拟用户关系,网游那一套,我干脆照搬,不过,我们增加了很多枪支以外的装备,比如现在美军作战用的PDA——个人数字助理——来记录角色的状态;还加入GPS定位,便于后台对玩家的管理。我可以控制玩家打即时战。
主持人:你怎么控制呢,那可是活人啊?
茅侃侃:设定指挥官就可以全盘控制和管理。他可以模拟后勤部门调度、分配资源。
主持人:指挥官说你堵枪眼,然后这人就堵?
茅侃侃:对,我们还有很多炸弹、空袭等概念,这些听起来很嗨。但运营至今我的感觉是,还真不如满大街打机关枪的真人CS好。
主持人:你们这个和它有什么区别呢?
茅侃侃:区别在于,我会设计剧情,有人物属性关系,然后通过网络记录角色状态,任务可变,实际上就是升级版的LocationBaseGame。
主持人:经营得怎么样?
茅侃侃:北京的店都被关停,反而是上海、广州、杭州的加盟商,比我们在北京做得要好。后来我们干脆把一部分给部队,提供训练系统、战术模拟,另一部分转化成类似于人力资源测评,可以根据它设计心理模型、结构人形,然后卖给培训公司。
主持人:你成了一个培训公司的供应商。
茅侃侃:我成了一个技术供应商,应该叫实景技术供应商。
主持人:利润怎么样茅侃侃:单笔的单子远比真人CS的利润高多了。
可以说,茅侃侃不是个好学生,他经常逃课,地理挂科,中途退学,后来转到四川去上学,也是吊儿郎当地混了一年多。他回到北京后,开始打工生涯。其中也有两次创业经历,有成功也有失败。他拒绝了高考,却迎来了生存与生活的大考验。
主持人:听说你上学的时候,地理怎么考都不及格,是吧?
茅侃侃:对。这事挺丢人的,因为育英中学的地理老师是北京第一的。据说他当时一个月头发就白得很厉害。你想他是地理老师,又是北京市地理教研组的组长,然后就我一个挂了。
主持人:你那时候在玩什么?
茅侃侃:计算机和自行车,尤其是山地车。我特能装病。因为我脸色不太好,老师觉得我有黄疸肝炎。我一搭拉眼,老师就说你回去吧,我就玩去了。
主持人:除了玩自行车,还玩电脑?
茅侃侃:电脑玩得很早,小学四、五年级吧。
主持人:电脑玩到什么程度。
茅侃侃:现在有一个做芯片测试的公司,他们用的挖掘和过滤的数据软件,还是我在上初二时候做的。
主持人:我问问投资人,像这人完全没上过大学,在你们投资对象的范畴之内吗?你们有没有硬性指标说,没读过MBA的或者其他条件,就不投?
马汝庆:没有,关键看他的管理能力和他的实际操作能力,这个很重要。一些学院派未必能做好企业,土鳖也未必做不好。
他不停地换工作,从网管到自制节目《网事在说》,那个年龄的他生活并没有清晰的目标,但他重视自己赚钱的能力。最后的失败赔进了他打工六七年的积蓄,但这对茅侃侃来说不算什么,关键是他还有能力,这比什么都重要。并且,无意中他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和体悟,这为他后来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主持人:你一共换了多少份工作,从16岁到创业之前?
茅侃侃:不是六份就七份吧。第一份是在一个互联网公司做网管,然后做开发、市场、公关、PR,然后被同事忽悠,出来开了个公关公司。公关公司失败以后,正好有一个契机,又跑到市科委上班去了,接近于公务员的角色,事业单位,后来被联众挖走了。可是,当时QQ的棋牌游戏上线,我一看,完了,QQ做这个了,联众肯定完蛋。我就辞职,去做电视栏目。我姥姥家是八一厂的,从小摆弄这个长大的,而且我特别爱看电影。电影投不起,攒点钱也能干干电影栏目。
主持人:第一份工作的薪水是多少?
茅侃侃:800块。算是净利润。
主持人:挣800块钱,是什么感觉?够花吗?
茅侃侃:够,北京小孩嘛,大不了回家找爹妈去,一样有吃有喝,有地方住。
主持人:这就是崔健唱那歌——混子,其中有一句话叫“实在没地儿住,就跟父母一起住。”
茅侃侃:我觉得这是典型的北京小孩心态。
主持人:你凑钱做电视栏目的时候,多大?
茅侃侃:20。
主持人:打拼了这么久,才20岁,这个叫做资本,对吧?
茅侃侃:对。其实钱真的不是靠工资挣出来的。
主持人:你制作的节目叫什么名字?
茅侃侃:《网事在说》,实际上就是做了一期类似这样的谈话节目。从写脚本到编导,我都掺和,我是出品人。
主持人:做完以后你得发行啊,发行得怎么样?
茅侃侃:这个挺有意思。跟湖北卫视协议,约定占频费多少钱。广告费我想自己全拿,占频费给卫视。拿的时段是5月1日。结果签约的时候,我去找领导,发现他已经不在了,调走了。新领导对之前的承诺不看好,所以就拜拜了。但说实话,到现在,有足够闲钱的时候,我还想做这种事情,我依然认为它比较有创造性。
主持人:两位嘉宾评价一下,这个孩子发展到现在了,21岁,我觉得算一个阶段,第一次创业失败,你们觉得他的发展是一种正向的积累,还是觉得他做了很多浑事?
陈书京:其实说白了,这是生活的艺术和生存的艺术。这些年来,他学到的都是这些东西,我觉得他挺专注的,每一件事干得都不错。如果我是投资人,我会在意,这个人失败过,他知道生存的艺术,他也得到了生存、生活给他的意见。
马汝庆:我觉得是这样,一个成功的人士一定要经历坎坷。成功的因素往往不好找,但是失败一定能找到原因,所以作为一个投资机构,作为一个投资人,我很看重这一点,他有失败的经验,这些都是他未来做企业需要规避的,早出现比晚出现对于我们来说风险小得多。
主持人:你从《网事在说》失败那件事上,吸取了什么样的教训?
茅侃侃:我觉得自己就是个傻小子,哥们儿技术这么好,大不了我回IT公司,我接着做程序员,打工呗,我照样揽私活,还能把钱挣回来。
主持人:当时你真的没有心疼吗?我看过一篇报道上边说,那是你心底永远的痛。
茅侃侃:那是因为记者说,你一定要有特惨的事,我说那就这件事了。
创业的失败并没有将茅侃侃打倒,他以游戏的态度面对失败,表面的浮躁下隐藏着他细致的内心。做什么事都要专注,哪怕是打CS,这种认真,加之成熟稳固的关系网,让茅侃侃成功掘到人生第一桶金。
主持人:从做电视节目以后,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的人生该朝哪发展。
茅侃侃:我就在家待了两个月。那段时间是我唯一没有工作的时候。
主持人:后来你怎么突然决定不能再这么过了?
茅侃侃:我一个朋友打电话给我,说你整天闲得慌,钱有花光的时候。他刚去了一家新的广告公司,主要负责带活动什么的。他说你要不要过来一块做,反正我的部门缺人,咱俩就好商量了。我闲着也是闲着,就过去了。然后开始带活动,后来接触一些大客户。我原来在科委,资源挺好,很多IT公司我也比较熟。我就想自己弄一广告公司,也不耽误给这打工。因为我始终坚信,别人三个小时干完的活,只要我决定去干了,绝对比一般人快,这个把握我有。
主持人:所以你就分身了,一边打工,一边做自己的公司。
茅侃侃:对,自己的公司也不需要干什么,客户都是关系型客户,我就着眼公司执行。
主持人:这次挣钱了?
茅侃侃:赚了。
主持人:为什么这次就会赚钱,这不跟上次的业务差不多吗?
茅侃侃:之前我没有资源关系,根本意识不到这个行业的特征,而且第一次还小,才18岁。
2004年底,茅侃侃碰到一个国有企业老板,讲起自己筹划了一年的真人实景游戏项目Majoy,没想到两人一拍即合。最终,Majoy落户石景山雕塑公园,项目总投资3亿元,茅侃侃以首席架构师、运营官的身份占有20%的股份。
主持人:广告公司之后是不是就到Majoy了茅侃侃:对。做广告公司的时候,有一次我跟我的大老板聊天,我说国有企业在改制,需要项目。我爱看电影,那两天刚看完《黑鹰坠落》,又在网上刚刚了解到定位游戏的事。我说咱做这个很有前途,那会儿石景山区刚刚成为北京市的数据娱乐产业基地。
主持人:这大老板跟你有关系吧。
茅侃侃:对。关系真的很重要。然后他就说好啊,因为他知道我在科委工作过一段时间。在这种机关工作,比较了解一个产业的高度,而且有政策敏感度。我去做政府立项一定会得到支持,当时石景山数字娱乐产地基地审批的时候,我参与了。
主持人:你知道他们的定位,知道他们要什么项目,要往哪个方向发展。
茅侃侃:包括他们还剩多少块地没卖出去,我都知道。
主持人:投了多少钱给你?
茅侃侃:累计下来不到5千万吧。
主持人:我们拿到的数字都是3个亿什么的。
茅侃侃:那是有一次我在节目里说了一句,说这事要给我3个亿,就能踏踏实实干好了,我记忆犹新。
主持人:谣言就是这么产生的。
茅侃侃:对,还说我有15个亿呢。
主持人:这就是虚拟语态。那就是累计大概有5千万的一个投资。
茅侃侃:当时我真想有3个亿,因为我看好这个概念。现在那块地已经被奥运停车场占用了。
主持人:就想做一个实景游戏,背后有IT支持的这个东西。
茅侃侃:对,当时我并不在乎游戏有没有人玩,大家是不是放得开。我在乎的是这个概念。那个地正好在长安街延长线的南侧,在那周围盖点住宅,类似华侨城那个模式,我觉得这样挺好的,楼好卖啊。
主持人:你又想做房地产。
茅侃侃:因为我的大老板公司改制完了以后,已经有一家房地产公司了。如果我们把这个项目包装好了,置业公司也可以参与进来。我觉得这样的项目对于国企来讲,才是一个稳妥的项目。
主持人:曝了这么多的内幕,听他这么调侃地讲自己融资的过程,你们说这孩子是靠谱还是不靠谱。
马汝庆:我觉得评判一个项目靠谱不靠谱,要看它未来的收益,以及它的商业模式、管理团队、行业未来的发展。既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有一定的竞争壁垒,关注这样的行业,如果能做到双保险,那是最好的。
主持人:他现在是双保险吗?
马汝庆:如果用地作为第二道防线,应该可以。
主持人:但是他这个地,后来没弄成,是吧?